自主学习与创新

2024-05-05

自主学习与创新(精选十篇)

自主学习与创新 篇1

一、学习策略教学的内涵

学习策略教学指教师系统地教授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学习策略,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的习惯, 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发展的教学活动。进行学习策略教学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策略教学包括:认知策略教学、元认知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策略教学三方面[5]。Winogrand (1989) 认为[6], 学习策略教学的宗旨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掌握信息加工与处理、问题解决、善于开动脑筋、积极选择策略进行有效的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满学习的选择性和思想性。学习策略是帮助学习者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进行沟通的操作系统。因此, 学习策略教学中的策略并不是某种具体的方法或要求, 而是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学生获得学习策略的过程, 是一个学习的监控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活动积极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 他们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控制、主动认知, 是学习活动真正的主人。此外, 学生作为学习策略的受用者和践行者, 要想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 就必须不断地改善先前学习过的学习策略。这种改善也是受个体认知加工过程决定的。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繁杂、由浅入深的过程, 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完善认知的过程。因此, 这种对已获得学习策略的改善就为学生创造了创新学习的情境, 提供了自主创新学习的空间, 培养了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二、学习策略教学对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价值

(一) 学习策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类知识。学习策略属于策略性知识。学习策略性知识不仅需要知道“是什么”, 还要懂得“如何做”。要做到这一点, 掌握一种策略, 就必须经历一个内化过程, 从而使这种策略由外在的东西变为自身学习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任何一种内化都是在主体的自我实践中实现的, 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造就是一个内化过程, 因而也只能在学习者自主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实现。林崇德教授认为[7],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强调和重视学习策略就是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和能动作用。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过程。这种探究与发现所获得的东西,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 有助于不断创新, 并在不断发现的积累中走向成熟。

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兴趣、质疑精神、批判精神、主动性、积极性等。某一创造技巧或创造方法可以通过专门训练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 但是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却不可能在短短的几节课就获得。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而这种教学实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一点上, 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善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存在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在我们结合学科教学向学生传授学习策略的过程中, 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 而这些都是培养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 学习策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创造性想象的过程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是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和创新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力。

精加工策略中的人为联想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为联想策略是指当学习材料本身意义性不强时, 学习者可以展开联想, 牵强附会地赋予其意义, 以便于学习者记忆与提取。人为联想策略主要有形象联想法、谐音联想法。人为联想策略要求其结果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因此, 在运用人为联想策略的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训练。形象联想法是使用率较高的一种人为联想策略, 常有两种具体方法:一是将抽象的材料与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 如在小学生初学汉语拼音时常常采用这种办法。课本上编者在韵母“O”的旁边, 配上甜甜圈的图, 甜甜圈的外面一圈用粗线条标示出来。这样, 老师就会很容易地引导小学生把拼音和图画联系起来, 从而更牢固地记住字母“O”的发音与形状。小学生会借助图画在头脑中再现甜甜圈的形象, 并且把它和韵母“O”的形状与发音联系起来。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再造性想象过程。二是借助离奇的想象, 将毫无联系的材料人为地联系起来, 使其成为一个新鲜而离奇的故事, 从而便于记忆。例如, 要记住“飞机、大树、信封、耳环”等20个相互没有内在意义的词语, 可以进行如下的联想:天空飞着一架银灰色的飞机;这架飞机突然撞到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上;这棵大树非常奇特, 它的树叶形状像是一个信封;信封状树叶上挂着一个个闪闪发光的耳环……

(三) 学习策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应用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思维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这些思维能力的学习、掌握和有机结合, 必须结合特定的学习要求、学习情景和学习评价方式。学习策略恰恰为这一学习理念提供了可操作的工具和环境。因为首先, 学习策略形成于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是指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活动, 学习策略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中发现、总结和提取出来的。例如, 学生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一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常将这些内容用笔勾画出来或者摘录出来, 这种最简单的勾画和摘录在长期的实践和操作中就成为精加工策略;其次, 学习策略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任何一种学习策略, 即使是最低级的学习策略也都联结着不同的思维训练点, 都在各个环节上保证信息加工的顺畅进行。笔者认为, 学习策略与创造性思维中的具体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存在着一致性。比如, 精加工策略常常与创造性思维方式中的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等紧密联系, 它增强了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元认知策略常常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联系, 它对思维的批判性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WENJIAOZILIAO

三、实施学习策略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一) 认知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

认知策略教学是个体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大量不同类型的认知策略构成了认知策略系统, 它包括若干一般性的认知策略, 如记忆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 也包括大量与具体任务相关的策略, 如类比记忆法、补充细节策略等。使学生拥有充足的认知策略并且熟练地运用这些策略是学生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8]。在自主创新学习的过程中, 个体要根据任务条件从认知策略系统中选择相应的认知策略。教师首先应传授给学生各种一般性的和领域内具体性的学习策略。常见的一般性的创新学习策略包括目标设置、计划、自我监控、复习等。其中, 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学生的学习计划的制订, 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例如, 学习较差的学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有难度的题目上分配的学习时间不足, 对此教师应予以指导。常见的领域内具体性的学习策略包括复述、分类、利用心理表象、作小结、头脑风暴法、列提纲、画示意图等。对于领域内具体性的学习策略, 教师应把它们渗透在各科的具体教学内容中教给学生。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结合文本的内容对阅读策略进行训练,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对列提纲策略进行训练。

(二) 元认知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

“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 旨在推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 教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创造的本领, 引导学生走创新性学习之路。因此元认知策略教学是个体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必不可缺的条件, 是学习策略教学的核心。元认知涉及某人有关认知的过程或某些与之相关的知识, 元认知包括对认知过程的积极监控和调节, 这是对一种执行性控制系统的表征[9]。元认知对于制订计划、问题解决、评价和语言学习的许多方面而言, 是处于中心地位的[10]。高自主创新学习能力者在有关学习的元认知方面发展水平较高, 他们有丰富的元认知知识, 并善于通过这种知识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灵活运用各种策略, 迅捷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完善学习者的元认知, 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 建议采取三种办法:第一, 自我提问法。自我提问法, 就是在元认知训练中, 通过提供一系列学习者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清单, 不断促进学生自我反省,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特别是问题解决能力;第二, 相互提问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两名学生, 给学生一份类似于上述自我提问的问题清单, 要求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同时, 根据问题清单相互提问并做出回答, 这种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与竞争。解决问题时, 相互提问最多的学生, 解决问题的速度也最快;第三, 计算机程序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教学中, 计算机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大量操作和练习的机会, 而且能对学生实际操作和练习中的错误给予分析和及时反馈。正是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反复练习和反复思考过程中, 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加以监控、调节, 对认知活动的结果加以设想和预估, 并及时改正错误, 从错误中获得经验, 学习者在提高认知能力的同时, 也提高元认知能力, 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三) 资源管理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保障。

资源管理策略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寻求支持策略等。成功使用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外界条件, 合理分配自身有限的资源以适应自己的需要。认识不到影响自己学习的内外在因素, 不能合理分配有限的个人资源, 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而且越是年龄小的学生表现得越明显, 越是学习差的学生表现得越突出。资源管理策略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这些资源, 告诉他们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自主创新学习者需要一定的学习资源作支持。学习的时间、付出的努力、学习的物质条件和他人的帮助都属于学习资源。其中, 时间管理和注意力培养是资源管理策略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 把自己的学习安排得合理、有序, 是时间管理的主要内容。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和做多长时间的问题上, 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科、不同内容, 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规律来指导学生, 尽可能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使用学习时间通常是基于习惯, 而不是基于计划。训练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策略, 需要帮助学生意识到时间计划的重要性, 并优先考虑时间的运用[11]”。资源管理策略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策略的运用与努力的关系。那些相信自己的学习成功与努力分不开的学生, 与那些持有不同看法的学生相比, 更为经常地使用自己已经习得的策略。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成败的归因训练, 引导学生将学习结果的取得主要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和不断发展的能力, 这样有助于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去接近学习的目标。在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利用有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性资源, 其中一种重要形式就是主动寻求学业帮助。在自主创新学习过程中, 学生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学习困难, 遇到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这时就要求个体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以克服自身的学习困难。所以教师应教学生一些工具性求助策略, 使个体知道何时、何地、如何主动地寻求他人的学业帮助。

总之, 开展学习策略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路径, 因此教师要牢固树立为有效而教的理念, 科学设计学习策略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是解决当前学习策略教学低效问题的基本。此外还应为学生提供自主创新学习的空间, 展示才华的舞台,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生“乐学”“会学”,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 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有义务为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周炎根.实施学习策略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J].教学与管理, 2006 (1) :4-6.

[2]崔立中, 杨竞, 郑凯.自主创新的心理实质[J].心理科学, 2006, (3) :744-746.

[3]桑青松.试论策略型学习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9) :34-36.

[4]缴润凯, 华炜.学习策略:发展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助推器[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4, (6) :54-56.

[5]周炎根, 储争流.如何培养一个高效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 (理论版) , 2006.2.24, (3) .

[6]Winogrand P..Paris SG.A Cognitivand motivational a-genda for readin instruction[J].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89, (1) :30-36.

[7]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78-79.

[8][11]Alderman, M..Developing student self-regulatorycapabilities[M].Lawrenc Erllbau Associates Publishers, 1999:112-141.

[9]Flavell, J.H..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memorizationprocesses[J].Cognitive Psychology, 1970, (1) :324-340.

自主学习与创新 篇2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三)莘县樱桃园镇中心初中课题组

2009.10

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下广为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也受到了许多教师的亲睐,在各类公开课、教研活动中我们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是“美丽而又有效”的,特别在我们条件简陋的农村小学地理课堂中,利用这简单而有效的学习方式,能让我们的地理课堂变的活泼、生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体合作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得到了增强,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所要求的条件十分简单,特别适合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学环境,能极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但是现在许多教师只是将这种形式作为一种摆设,走走过场,课堂上演的十分精彩,其实课堂效果很一般。如何才能真正将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合理的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它的最大功效,积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一点我校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把握好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在我们小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合理时机,发挥它的效率,让学生创新火花有滋生的土壤。

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在我们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首先要把握好运用的时机上,广大教师在运用上过分强调在形式上走过场,演得精彩,其实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要充分论证它们之间存在的必要性,有无它们存在的基础,不是每一堂课都能运用它们的,只有课堂中确实需要它们,它们才会为我们的课堂增色添彩,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如:《经纬网》一课教学中,在理解经线、经度、纬线、纬度这四个词语的意思时,教师就设计了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这四个词语的不同含义,然后学生分组表述讨论各自的见解,最后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表演这四个词语的含义(老师从旁点拨、学生小结),学生对这四个词语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的十分透彻。这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就有它存在的必要(学生独立解决有困难),运用的时机也很合理,收到的效果自然很理想。因此,在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前,一定要充分考虑本堂课是否有必要,这个知识点学生独立解决是否有困难,是否需要合作解决,把握好它的运用时机,千万不要走形式,一定要用它去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样既能解决问题,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滋生的土壤。

二、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思考的空间,再进行合作学习,将自主、合作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教学中经常会忽略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保证,就急不可待的进入课堂的 “小组合作”部分(特别是有人听课时),这样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但是合作学习的质量很一般,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只是作为教师课堂中的一种摆设,根本不可能收到预想的效果。在课堂中运用它时,在充分论证了它的必要性后,其次就是要保证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才有可能获得合作学习的成功。教学中学生在小组合作时,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在指望着对方,有一些调皮的学生甚至开始在互相做起了小动作,课堂上乱成一团。这时这位老师发现教学设计上的失误,急忙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自己独立思考怎样用准备好的图形展示出来(这里一定要保证他们的时间)。经过学生的充分考虑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学生十分兴奋,通过这次的教学,使我们认识到,在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时,一定要保证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时间,才有可能取得合作学习的成功,同时有利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

三、教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乐于去创新。

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有了运用的必要和充分的时间保证后,教师就要教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他们用好这些方法,才有可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我的具体做法有:

1、合理的安排小组。在安排小组时应该摒弃了传统的按座位或教师指定分组法,安排小组前让学生自由选择,然后教师在学生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加以协调,保证每个小组中好、中、差学生的比例,让各小组之间保持能力、水平上的平衡,然后在各小组中进行合理的分工(关键是选出组长)。这样的小组是学生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更乐于接受,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及合作解决问题。

2、在小组合作前,学生自主思考时要提醒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才有合作的内容。每一次合作,一定要鼓励各小组内的学生在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不能解决或理解不清楚的问题,然后放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合作解决,这样学生的小组合作就有的放矢了,也能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3、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学会向他人倾述,倾听他人的意见。小组合作的最大优点也就是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他们适应集体协作解决问题的环境。只有经常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会去倾述和倾听,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收到较好的效果。

4、教会学生进行记录和总结。在讨论过程中要强调让学生做好记录工作,把每一个谈论的焦点记录下来,以备集体交流,同时要让学生能把自己组内的讨论结果进行小结,这样讨论就有了结果。

5、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协调好小组内的问题。小组长是小组合作的核心,在讨论过程中他是协调的中心,在总结时他是引导人,出现问题时他是决策人,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他还要向老师及时的加以记录,在集体讨论时交给大家讨论。因此选出组长后老师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才能发挥他们的最大作用。

6、最后老师要注意让各小组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千万不能扼杀了他们表达的欲望,这样他们才会越谈越有味,学生乐于去创新,有利于学生地理能力的提高。

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民主和谐教学氛围,让学生闪现创新思维的火花。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实验操作,师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地理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2、引导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其次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

3、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

再次课堂教学上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浅显的问题学生自己解答。日常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大多提出的问题是一般性的问题,教师可以不必急于解难。应鼓励学生自己解答,使学生既敢于质疑,又能解疑,以树立信心。

自主学习与创新 篇3

关键词比较优势自主创新国际竞争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

作为全球经济和技术竞争中的后来者,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在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不会是一个随经济增长而能自动发生的“技术收敛”过程,而是落后者如何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前提下,不断摸索有效的技术学习路径,不断累积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能力形成过程。片面强调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而忽视本土企业的技术学习和能力积累,只会激励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更为注重“技能密集偏向的创新”,从而使技术转移和技术模仿更难以发生,进一步加大落后者与先行者间的“技术缺口”。反之,只从主观愿望和民族情感出发,片面强调“自力更生”式的自主研发而不充分发挥现阶段难得的比较优势战略机遇期,只会加大研发的成本,使本土企业失去难得的技术学习和能力累积的良好外部环境,也会使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失去通过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而获益(不仅是收入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本的积累)的机会,这显然也不是社会福利最优的选择。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既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学习和能力累积的过程,也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要考虑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本地新兴产业的保护,以及本土企业对本地市场知识的开发和累积,尤为关键。

1 比较优势与技术收敛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是现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从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角度上说,也是必需的外部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是我国整体技术水平不断向发达国家收敛的必要条件。

1.1 比较优势促进资本积累的形成

作为落后者,我国大多数企业参与全球经济和技术竞争主要靠的是成本优势,而难以实施产品差异化和多元化的竞争战略。产品差异化和多元化所依赖的是产品价值链的两个高端,即“自主创新的自有知识产权”和“品牌”,而这两者都是需要大量的投入才能逐渐累积和形成的。现阶段,只有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我国的大多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自我积累和自我成长的机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力资源丰富既是我国现阶段取得比较优势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诸多经济社会问题的交结点,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不断的累积。只有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下,更多的人群才有机会参与全球经济活动,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通过学习不断累积生产和市场知识,从而促进全社会人力资本积累的形成。从长期来看,这是催生整体经济创新和创业活动丰度的基础,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社会根源。

1.2 比较优势加快技术转移的速度

在开放的全球经济环境下,生产要素分布的地理差异,促进了分工的深化,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大量涌现。特别是制造业生产的模块化趋向,使产品价值链不断拉长。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我国大量的企业获得了参与制造业价值链中低端的生产机会,大量元器件装配乃至元器件制造工艺技术迅速向本土企业转移,本土企业因而在较短时间内迅速积累了大量有关元器件装配及其制造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不可否认,这是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相较片面强调自主研发成本更为低廉、社会福利更优的技术进步路径,为整体经济建立在“二次创新”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和知识累积的基础。

1.3 比较优势为自主创新指明了方向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不仅使本土企业在较短时间内迅速积累了大量有关元器件装配及其制造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一些通过装配和制造积累了一定物质和人力资本的本土企业,基于自身对于本土市场消费者偏好的理解,发展岀独特的“产品概念”。以此为基础,这些本土企业开始谋求对产品元器件架构技术及其性能改善的创新,开发拥有自己专利、具有满足本土市场独特消费需求的新性能的新产品;少数企业甚至谋求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元器件,企业由此步入基于自主创新的成长道路。

诚然,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只是从宏观上为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它并不能保证技术学习能够自发地形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为应对来自落后国企业的技术模仿及“蛙跳”的威胁,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往往趋向于“技能密集偏向的技术创新”,如高度集成的模块化元器件创新以及生产过程对高密集技能知识的更多依赖等,使技术外溢和技术转移更难以实现,落后企业更难以进行技术模仿和学习。因此,没有一定的自主研发投入,没有细致的知识吸收和累积过程,及对基于本土市场的“产品概念”的把握,和植根于本地的创新网络的形成,落后国企业的技术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累积是难以取得成效的,向发达国家的技术收敛更不会自发地实现。

2 技术学习与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学习和能力累积的过程,有着自身的微观机理和演化的规律。

2.1 技术学习是产品内分工中沿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不断爬升的过程

由于技术水平的巨大差距,全球市场上现有产品的主导设计和产品标准大都作为“自有知识产权”掌握在發达国家的先进企业手中。对落后国家的后来企业而言,“重新发明”是不现实的,通过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全球的产品内分工,从附加价值较低的装配制造环节开始技术模仿和学习过程,是较为现实的选择。经由对元器件装配乃至元器件制造技术的模仿、消化和吸收,重视对生产现场管理的学习和创新,力求获得更多的提高工艺技术水平的增量性创新;同时,通过增加研发的投入,开发自己的元器件及元器件架构的设计制造技术,为进一步的开发拥有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技术、经营自己的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乃是技术学习的本质所在,也是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沿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不断爬升的必由之路。

2.2 技术学习是一个知识吸收和累积的过程

技术学习过程中,对元器件装配乃至元器件制造技术的模仿、消化和吸收,本质上也是对元器件装配及元器件制造技术知识的吸收和累积的过程。本土企业在谋求开发自己的元器件及元器件架构的设计制造技术时,应高度重视对本地市场特性的把握。只有对本地消费者偏好的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形成自有的“产品概念”。由此,基于产品性能改善和质量提高的元器件创新和架构创新才有可靠的基点。一般而言,本土企业对本地市场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因此也更易于形成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新的“产品概念”,这是落后企业在谋求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在像我国这样疆域辽阔,地理差异、文化差异和发展水平差距甚大的条件下,这更是一笔宝贵的“创新资源”,理应去好好开发和加以保护。如若不然,随着先进跨国企业在本地研发中心的不断设立,随着跨国企业对本地市场知识的学习和把握,依托于其雄厚的研发实力,本土企业原有的一点“比较优势”也会很快消逝殆尽,这是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

2.3 技术学习是内嵌于创新网络中的动态交互过程

对大多数本土企业而言,由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都十分有限,无论是在元器件装配乃至元器件制造技术的模仿、消化和吸收过程中,还是在谋求开发基于自身“产品概念”的新的元器件架构和制造技术过程中,仅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进行的。因此,重视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间的交互学习,重视与领先企业、大学和独立研发机构的合作,显得尤为关键。实际上,技术学习本质上是一个知识流动的过程,创新是知识的新商业化运用。因而,学习和能力累积过程中的本土企业,应把自己深深植根于本地及全球创新网络中,通过复杂的动态交互过程,不断转移技术和知识;通过增加研发的投入,提升自身对技术和知识的吸收能力。只有这样,本土企业才能在谋求自身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获取各种宝贵的互补性资源,使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不断的知识累积过程中逐渐成长。

3 自主创新能力的成长与政府的作用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仅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1 要继续实施基于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在目前阶段,应继续实施基于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鼓励全球制造业向本土转移。尽管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各种要素成本也在不断提高,相较于一些其它的后发地区(区域),我们的比较优势也逐渐在减弱,但这未必是件不利的事情。从对企业的创新激励角度上说,它会激发本土企业不仅仅是靠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廉的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而是逐渐转向更为重视基于生产现场的工艺流程的技术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该帮助本土企业克服资金、技术和知识积累不足等诸多难题,通过大力推动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为企业创造获取创新过程中各种必需互补性资源的有效途径。比如,政府有关部门能否区别对待一流研究型大学与地方性大学,对它们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要求地方性大学“举全校之力”去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去争取在国际SCI收录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只会造成智力资本的误配和浪费。可设立国家级的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相對应的“国家工程技术研发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地方性大学面向本地企业,帮助本地企业解决生产现场大量的产品和工艺技术增量创新问题。

3.2 要激励本土企业开发针对本地市场的自有“产品概念”

除了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从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角度说,本土企业对本地市场的“亲近性”与了解,也是一项不可多得的“比较优势”。它有可能使本土企业先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形成基于本土市场的新的自有“产品概念”,从而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的成长找到一个最为坚实的基点,国内近年来成长较为迅速的拥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如江苏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和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等的经验无不印证了这一点。因之,政府制定的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政策,应把扶持本土企业开发与基于本地市场的“产品概念”相关的元器件架构及其制造技术创新,作为一项事关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战略予以关注,甚至应上升至与诸如“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科技发展战略同等的地位予以支持。

3.3 要对本土新兴产业(市场)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体育课中的创新、合作与自主学习 篇4

体育课教学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 要改变教学以简单的体能达标与锻炼身体为教学目标的思想观念, 而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 把体育作为学生个体延伸发展的学习活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积极地、有意识地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增强学生发展占首位的意识, 不断地探究如何才能教好学生, 怎么样会让学生安心扎实愉快地学会、练会体育运动基本功, 让他们喜欢体育运动, 作为我们教好每一节体育课的首要任务, 这也就是我们大力倡导的创新、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

创新是在日常的体育课教学中, 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们多积累、多练习、广纳多学科知识, 培养他们学习的好习惯, 不断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尤其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更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创设丰富充实的教学环境, 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我们所说的合作教学通常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能够掌握体育运动达到教学的任务及预期目标,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通过相互协调的活动, 达到交流、互动合作学习的目的。合作教学给每一位同学都提供了主动参与、感受成功的机会, 它也是促使学生逐渐适应生活、适应社会有效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从“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中走出来。

自主学习是以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学习进度, 并最终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评价体系。在课堂上, 同学们可以随意提出问题, 学生是各项体育活动的“主人”。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促进他们的思维活动, 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得以充分的发展。我们强调学生要“自主”就是应该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们的那一点点的任性与自作主张在心底获得一些满足, 而不是至自至终都在教师有意的安排和指导的背景下去锻炼、去学习。

创新、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是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提出的, 它是在既定目标和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上, 选河北秦皇岛●王继巍

择与确认达到最终学习目的的最佳途径, 彻底改变了以往将有限的学习内容直接认定为学习目标的模式。

一、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好各学科的前提。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只限于教师有意识地安排课上的一些项目或是情境,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 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出的学习方法远比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效果更好、兴趣更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首先要营造出一个有创造性、轻松愉快、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改变以往学生都被训练成听话的“乖孩子”唯师是从的教育教学环境。那种老套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不相适应, 我们教师一定要淡化我们的“威严”, 不再摆架子, 和每一位同学去交朋友, 使学生尽情地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不断地探究学习, 为社会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

二、加强学生间的互相合作、互相交流, 不断提高集体学习的效果

通过合作学习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积极性, 可以增强学生、师生之间情感;通过合作学习在获得新的知识的同时, 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 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我们通过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当中, 不断强化学生合作意识, 强化学生参与合作管理等几方面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主人。

三、要构建“开放式”体育课堂教学环境, 让学生自主学习

所谓“开放”, 并不是说老师与学生都是和“放羊”一样的自由散漫, 老师不负起责任, 随意地放任学生。实际上我们提倡的“开放式”教学是指老师在有充足的准备、有明确教学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成了课堂上的主角, 不断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在体育课堂中我们如何才能合理有效地做到“开放”呢?笔者认为, 作为教师要从发挥体育骨干学生的作用、明确表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着力做好教学工作。

总之, 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 我深深地感受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 让他们成为教学活动中真正的“小主人”, 使体育教学真正达到高效、优质的效果, 不断增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为以后的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主学习,创新阅读 篇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摘要:以教师为导,学生为本,人人参与,个个都有创新意识的阅读教学模式过程是:创设情境——目标导读——自读自悟——讨论交流——评价归纳——实践创新。

关键词:教学模式

自主

实践

创新

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工作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只有不断地探索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才能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效果,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尝试构建的“自主学习,创新阅读”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学生为主,课堂开放,人人参与,个个能说会道,大家都有创新意识。

一、模式产生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近几年来,我听了大量的语文课,发现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三个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原则,还得不到充分贯彻。教师重“主”不重“导”,总是站在“教”这个角度去设计每一个环节,试图用自己的“教”去代替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大多是学生被动参与,被动接受,脱离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使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为此,我尝试构建的“自主学习,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模式的指导思想

让学生在学习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人人参与,在自主参与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最终能主动、全面发展。

三、模式的操作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只有当学生充满兴趣的时候,才会有创新思维。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教师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电教媒体、游戏、图片、实物、教室布置、播放音乐等手段。如喻兰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小鱼的梦》,课前,教师在黑板上画上蓝蓝的海水,绿绿的水草,透明的水泡,可爱的小鱼,耳边是优美的音乐,创设了奇妙的海底世界,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

2、目标导读,明确方向

有目标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确立目标时,要注意:一是既要有统一目标,又要有个别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后,同学间互相交流,共同完成基本目标的制定。另外还要根据个别学生的意见,制定一些特殊目标,使有特殊兴趣、爱好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

二是学会根据两示(单元提示和预习提示)、三题(课题、思考

题、练习题),确定重点,准确制定目标。

三是学生在阅读当中,发现新的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时,及时纳入目标当中,鼓励学生提出新目标。

四是教师提出目标。在新知识出现时,在学生提不出必需完成的目标的情况下,教师要不失时机把目标展示给学生,在展示的同时,要给学生做出寻求新知识目标的示范。

在这个阶段,把这篇文章的重点明确了,把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明确了,既可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又可以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使自主学习方向明确,重点突出。

3、结合目标,自读自悟

这环节就是让学生根据既定目标和学法自己去读书,去发现疑难问题和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教学时以读书为主要活动,留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学中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达到自悟,同时对疑难问题或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进行勾点圈画,批注或写简要的心得体会。自学时,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可采用个体自学或合作自学,也可以使用工具书或资料自学,还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自读自悟一般可采用“五读法”进行:①初读,正确认读,整体感知,知道写什么。②细读,理清思路,了解作者怎样写。③精读,统摄全文,了解课文为什么写,品其味,会其神。④熟读,自省自悟,自问悟什么,疑什么。⑤赏读,体会谴问造句的奥妙,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4、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学生只有在互相讨论交流中,才会有思维的互相碰撞,撞击出创造思维的火花。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前要先让学生把问题进行综合归类,然后组织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有同桌互帮式,四人小组研讨式,多人小组协作式,全班合作式等。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读书的习惯,善于发现他人长处,向他人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应起到点拨导思的作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掌握调控的策略,围绕本课目标,引导有序汇报,鼓励中下程度的学生也积极参与。教师要善于运用诱导语言,如“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他这样回答全面吗?为什么?”“对他的理解你有什么看法?”等,把学生推进讨论的“漩涡”中,当发现多种结论,尤其是与教师自己备课不一致的结论时,变教案为学案。对有些问题要抓住要害,来个小题大做,组织学生争论甚至辩论,激发他们的主体探索精神,在争辩中激活思路,激活语言,激活知识,有效地培养创新意识。

5、自我回顾,评价归纳

教师依据课前的既定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回顾学习过程,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总结、分析。教师启发学生主动整理学习新内容的规律和方法,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打好基础,如在教学《题西林壁》一诗后,我引导学生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和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6、实践练习,拓展创新

教师依据目标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练习题,帮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顺向迁移,如在教学《颐和园》一文后,我让学生仿写我的校园;学《酸的和甜的》一文后,我设计了一个口语练习,假如你是一名法官,犯人都说自己有理时,你会怎样做呢?在学《小木偶的故事》一文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即兴表演小木偶的续集„„这样,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创新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会学习,而且要让学生创新学习。“自主学习,创新阅读”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还为学生树立了创造意识,落实了创造行为,从而有效地缔造了学生的创造品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7

2、小学教育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12

自主学习与创新 篇6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主创新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被广泛运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不仅扩展学生视野,还给予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对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性的要求,培养大学身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二、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的特点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主要指的是学生能够在自我控制的范围内进行管理学习,同时自主学习也是一种主动的、构建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够通过自身的学习情况,积极制定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计划,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控制,并积极主动的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通常情况下,自主学习也是一种自我控制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感情引导、约束自身的行为以及动机。自主学习中的个体以及环境总体对学生的学习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创新学习

创新学习指的不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行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身的学习方式,将原本不存在的创造出来。在学术上对这种创新学习定义为: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在强烈的学习支配情况下,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并且能够积极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在与同学和教师的探讨的过程中解决问题,通过自身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同时创新学习也是当前学生培养自身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

3.自主创新学习

自主创新学习也就是在学生自我支配的情况下,主动确定学习目标,并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方法。自主创新学习的特征就是将“自主”和“创新”进行融合,在一定的情况下做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创新,同时通过自身的创新不断激励自身自主学习。即吸纳自主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又能够展现创新学习的创新性。

三、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培养途径

自主创新学习就是将自主学习以及创新学习互相融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机动性,从而能够有效的进行学习,并能够主动学习。

1.转变学习方式

当前的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保留着高中学习方式,每天的路线基本上也就是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式的学习方法,偶尔上课的时候会向同学或者教师请教一些问题。在面对当前互联网时代下海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却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利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大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应当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并能够主动控制自身上网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自我监控,转变原本“三点一线”的学习方式,培养自身的自主创造性学习。

2.合理的运用互联网

当前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总往往不能够控制自身的习惯,坐在电脑面前就想看电视或者玩游戏,很多学生往往就是整天呆在宿舍里,不与外界接触,课堂上对教师的提问也是漠不关心,这样的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因此,学生在大学的生活中要学会控制自身的上网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互联网资源,积极通过互联网查找与学习有关的内容。同时,在计算机课程的时候学生要能够积极运用互联网进行相关操作,使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自主创新学习。

3.充分发挥教师在自主创新学习中的主动性

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发挥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大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使学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知识有一个全面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互联网,通过网络,查找有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转变学习方式、合理的运用互联网、充分发挥教师在自主创新学习中的主动性三个方面分析互联网时代下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晓波,陆文,沙玲,陈惠方,哈兰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索[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12(03):14-17.

[2]刘秀娟,王歌云,葛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13,12(06):148-149.

[3]李勇帆,廖瑞华.基于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4(06):214-215.

[4]沈兴全,吴淑琴,温全生,李俊华.测试报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2012,13(03):101-102.

作者简介:

自主学习与创新 篇7

一、从学习“规范”做起,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重要前提。为此,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做到“六会”, 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 提出具体要求, 作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常规, 在每节数学课上, 由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指导、训练。

1. 会听

是指在课堂上要注意力集中, 会听老师讲;尊重同学, 会听同学说, 会倾听小组内同学的发言;要谦虚耐心, 能认真听取别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并产生自己的想法。

2. 会说

是指在课堂上要敢说, 能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别人的回答, 能较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能有条理、逻辑清楚地描述数学学习的过程、思路和方法, 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会辩论、会修正补充别人的意见, 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 会读

是指能读懂数学课本上各种形式如情境图统计图、统计表、文本等) 呈现的数学信息, 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主要的、有用的数学信息, 用简洁、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会用自己喜欢的阅读符号对主要内容做出标记, 能读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会阅读有关的数学资料。

4. 会问

是指课堂上要敢于提问, 能积极主动地提问题;要学会善于提问, 针对别人的回答进行提问、质疑;能逐步提出合理的、有价值的、有创意的数学问题, 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5. 会交流

是指敢于和别人交流, 能在学习小组内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提出疑问, 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会进行组际交流, 乐于接受同学们的意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 能从交流中获得收益。

6. 会做

是指根据老师的要求和示范, 逐步达到正确的、创新性的动手操作;能根据学习要求, 认真规范地书写作业和练习, 达到一定的速度;会写数学日记;会设计有创意的数学专题活动方案等。

二、抓住课堂教学“牛鼻子”, 构建自主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途径, 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学生观察、实验、猜测、推理、抽象等数学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们构建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启发诱导、问题设疑———合作探究、释疑质疑———分层练习、拓展延伸。基本操作要领:一是教师采用启发讲解、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通过点拨、启发、引导,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三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建立生生、师生之间多维互动的合作交流方式, 让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 运用分析、比较、讨论等方式, 促进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交流、融会贯通, 使学生真正参与自主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四是精心设计练习, 以教材为依据, 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 挖掘问题的多向性,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分层分类设计具有针对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练习;面向全体学生, 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可选择的空间, 促进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多变性和独创性。让学生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有收获,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

三、开放视野广开“门路”, 拓展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空间与途径

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目的, 把学生获取知识作为终点, 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完全“课堂化”, 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在教学中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 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 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方式, 封闭的学习环境, 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尝试着通过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实践活动有机融合, 以促进数学教学。

1. 数学阅读

有效的阅读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针对数学方面的阅读书籍比较少、大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去进行数学阅读的现象, 我们在研究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数学阅读, 从阅读数学课本提供的各类素材开始, 不断拓展相关阅读内容, 利用班内图书角、数学小报等资源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材料教师积极进行参与式阅读, 和学生进行对话式交流, 为学生树立榜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信心, 使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的魅力。

2. 自主整理

我们创新复习课教学, 建立“明确目标———自主整理———交流深化———拓展运用”复习课模式, 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建构的同时, 突出了学生对单元知识或阶段内同类知识的自主整理。根据教学计划, 教师布置自主整理实践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创造性地设计各类整理结构图形、图表对知识进行梳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梳理知识习惯和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

3. 数学日记

数学问题是没有直接呈现明显的方法、想法或途径可遵循的情境, 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然而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 不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来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于是, 我们引入数学日记,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独立见解的阵地, 使学生不能及时暴露、展示的思维状况, 通过日记这一物质载体得到及时呈现和释放, 改变了数学学习单评话语交流的单调状况, 也使日记成为师生数学学习与心灵沟通的一座桥梁。

4. 研究制作

学习是一种综合活动, 某些知识受课堂的限制不能进行实际操作, 校外研究制作旨在体现“做中学, 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课内所学知识, 突出数学学习的实践性、综合性。为此,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我们设计了做活动角、切割正方体、用球画圆、测量操场、调查统计等活动, 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丰富体验, 在活动中得出一些结论或发现规律, 进而提高对相关问题、知识的理解运用水平。

5. 数学小报

数学小报或手抄报能够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通过设计“自我评价、我的心里话、老师我对您说……”等栏目, 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使数学的教与学变得和谐、有趣, 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 开展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主要从抓好学习“规范”、构建自主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拓展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空间与途径等方面加强实践研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解决一线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关键词: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实践,数学

参考文献

自主学习与创新 篇8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高考考试模式改革的背景下,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育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 这就需要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整和改革, 使中学数学课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课程的改革势必要引起一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 高中数学教师就必须根据社会变革和新的课程理念去探索、研究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中教学优化的策略, 即打造新课堂, 赋予课堂教学与学习新的文化内涵, 探索课堂教学新的时代功能, 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重视对高中生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需要高中数学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业务素质

高中数学教师要更新观念, 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运用现代化媒体教学, 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师生交往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真知, 增长才干;要立足课堂教学, 探求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教学操作模式, 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高中数学教师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创新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大胆提出质疑、猜想、标新立异的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高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构建“导与学”结合的学案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习者由内部或自我激发学习动机, 从本质上说学习首先是一种态度, 是思维的积极活动。数学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多表扬, 少批评,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动机。

2.注重学习策略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

首先, 数学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各种一般性的和领域内具体性的学习策略, 常见的一般性的自主学习策略包括目标设置、计划、自我监控、复习等,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谈”“析”“练”, 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要求和指导学生, 尝试运用各种方法, 使学生很快地把方法转化为自学的能力。其次, 在策略教学中还要对学生指明策略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例如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既做示范, 又采取与学生一起学习的方法, 给学生以引导。

3.加强思维训练, 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自主学习与创新 篇9

计算机课程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层出不穷的硬件、软件和新技术不断地冲击着学校的计算机课程, 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永远也不可能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因此,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课, 应该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与意识, 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让学生把计算机当成一种学习新知识和处理问题的工具。

一、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教师

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积极寻找教学方法与策略, 促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渗透自主学习意识

长期被动式的学习方法束缚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 教学中学习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其自主能力的首要问题。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是人机交互以技能操作为主的教学, 我们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技能学习的真正主体, 利用这个教学特点, 我们应要求学生摒弃跟从式的学习方式, 实验结果来自于你的努力, 老师只是“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老师的演示操作仅仅起着指导作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激发其学习兴趣, 寻求其学习方向, 使自主学习的意识渗透到其内心中。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提高学习创新能力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创新精神。首先, 学校为了学生的发展, 已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硬件教学环境。机房的网络功能使得师生间的交流更直观, 这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外在环境为学生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其次, 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教学要求多收集教学需要的有创意的素材, 自己组织并创造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因为你没有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 没有题材新颖的教学启发, 就无法很好地活跃学生自主学习的细胞, 更不用说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了。

实例性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情境, 教师根据自己收集的素材制作好自己满意的作品, 在教学中演示给学生看, 让学生观察所用的知识点, 然后提供相关素材让他们模仿做, 也可以作相应的变化, 实例性启发有利于探索能力的培养。

教师还应有目标导学作用, 每一章都应先以整体教学效果导入, 可以演示实验结果让学生了解本章节的整体学习目的。而每次教学活动又是整个章节中的重要环节, 课前应承上启下, 课后应强调教学重点, 环环相扣, 让教学沿着一根主线, 让这根主线深入学生, 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在这根线的延伸中, 激发其探索下次实验的兴趣。

三、灵活结合实际, 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创造性思维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是发展的灵魂。

我们教师在“教”的过程中, 应以创造性教育思想为指导, 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 培养学生创造力。引导他们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 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 并要注意到思维的求同性与求真性, 防止思维绝对化和僵化。

计算机专业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强的特点。而且不同的专业课其特点也各不一样。因此, 在教学过程必须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 结合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例如, 对于《VB》之类的程序设计课程, 我会设计一些难度适中, 同时具有探索性的综合课题, 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 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其它各科知识,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和多运用不同的语法完成同一道题。

四、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案, 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 又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学”。而且“教”与“学”的根本目的不再是单纯灌输知识, 而是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边教学边总结, 边总结边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计算机教学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摸索。

教师的“教”:基本讲解→引导学习→启发思考→归纳问题→讲解要点→设计练习;

学生的“学”:笔记心记→自己摸索→大胆质疑→展开讨论→总结评议→自主创造。而且, 这一过程是反复循环进行的。

“实践出真知”, 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在理论科学的指导下, 我们认真去实践, 成功将在不远处。

例如, 讲授了W O R D 2 0 0 0的文字处理, 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后, 给学生留下上机作业:自己设计制作一份A4纸张大小的海报, 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版面设计不拘一格, 文字优美流畅, 色彩搭配美观大方。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搜集资料, 资料搜集完后又向他们提出一些要求, 比如在文字底下配上图案, 在一张纸上分小块进行编排, 艺术字或图画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放置等等。这就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 综合使用WORD2000的文字处理, 图形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 努力去实现这些要求, 不一定都能实现, 但必须试试。

首先取得成功的是在文字底部配上图案的效果。一位同学利用图片的环绕效果, 使用“无环绕”方式, 使得图片和文字能够重叠放置, 但是图片挡住了文字, 也就是说文字在图片的下方, 于是使用图片的叠放次序使它置于最底层, 这样图片就被“压”在了文字下面。但效果还是有些不好, 因为图片的色彩比较鲜明, 文字尽管覆盖在上面, 却显得有点乱, 再想出最后一招, 将图片设置为“水印”, 最后的效果十分满意。

第二个要求“小块文字进行编辑”也得到了圆满解决。WORD2000的文字编辑是从左到右进行的, 但是如果我们先在左边写一小段, 然后在右边写一小段, 怎么办?他们巧妙利用“绘图”工具栏里的“文本框”和“竖排文本框”, 于是就可以只在文本框范围以内写文字了, 其他区域一律不受干扰。而且利用“线形”和“虚线线形”他们还将文本框线进行随意美化。有的学生不想要这个文本框的方框, 而只想在里面写文字, 他们就想出将“绘图”工具栏里的“线条颜色”设置成“无线条色”或“白色”。于是, 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

五、小结

实践证明:计算机教学灵活多变, 目的明确, 而且教学内容活泼多样, 美观实用。在长期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当然自主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 并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 而是教师长远的任务, 是贯穿于每节课、每个教学设计之中的。

摘要: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从基础教育抓起,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已被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传统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 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以培养学生迅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为目标的, 往往忽视了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创新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目标加以强调, 这已不适应目前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要求。本人作为一名职业高中的计算机教师, 就职业高中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 如何在计算机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在此谈谈本人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钱益.浅谈职校的计算机教学[J].中等职业教育.2006年06期;32-33

[2]李晓玲, 苏亚平.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年04期;35-36

自主学习与创新 篇10

1. 增强学生参与实验的意识

在以往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材料、实验试剂都由书本指定,课前由教师准备好。实验步骤也是书本上规定好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完全按照规定的步骤操作。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成为不需要思考的机械操作者,按部就班,往往到实验结束的时候都只会进行操作,却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操作,甚至对实验根本没留下完整的印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留下积极思考的空间,也不允许学生有任何标新立异的想法和做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而现代教育则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成为实验的主体,而不是简单的机械手。因此,教师应结合具体实验,教会学生一些具体的实验研究方法,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认识,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兴趣和动手能力。

2. 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实验材料最好能从身边选取,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尽量少用或不用制成品。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贴近自然,又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增强生物实验的趣味性。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习与实践的热情才会被充分地调动,实验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植物的向光性运动原理和生长素的作用制作盆栽;用光合作用原理在一片叶子上印出自己的头像等。这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创造力。

3. 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索性实验是发现与创新的手段。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虽然已经增加了一些实习和探究性实验,但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高中生物教师的一般做法都是先讲授知识,然后指导学生按要求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采用这种做法很容易使学生只关注实验结果,而忽略实验的理论背景和实验设计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验课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努力将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索性实验,把注意力从注重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及方案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等方面,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高中生物教材中开设的验证性实验,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在这些实验的选材上,教材建议用洋葱根尖,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材料可以取代?教师可以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验证。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经常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分析常见的生物现象,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既重视实验结果,更重视实验过程

实验要以提高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为出发点,这也是实验的本质要求。然而目前高中生物教材所采用的一些实验设计,是长期筛选的一些经典实验,目的仍然是巩固生物课程中的知识点,这样很容易造成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没有培养学生发现和揭示自然规律的能力。实验的结果固然很重要,然而实验过程更重要。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并处理信息,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实现认知、技能、情感、态度的全面提升。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体验实验过程,从实验中获取经验,获取灵感,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5.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在现代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书本知识结合实际亲自设计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按照书本做实验的效果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造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亲自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调查统计,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高中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重要环节,是生物学实践教学的核心。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素质教育的实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入手,不断改进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创造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到乐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军良.高中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刍议.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8:87-88.

[2]王青凤.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科教育, 2010, 12:127.

[3]李玉玲.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育研究, 2011, 6:191.

上一篇:中药治疗牛瘤胃臌气下一篇:经济协调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