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尝试与探索

2022-09-11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 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已提出多年, 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屡见不鲜。课堂主要还是教师舞台, 而学生则成了看客和听众。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率较低。因此, 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经之一。那么, 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呢?学生在近几年的一线数学教学中不断尝试与探索, 有如下体会。

一、提供自主努力目标, 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本节课各个自主努力目标, 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 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 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 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 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 摒弃错误, 发现解决新知的办法,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样, 通过活动, 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 能够积极地被同化, 从而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使新知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如教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一课时, 课始我先出示第一个学习目标:今天我们用直尺和线来测量一些图形 (包括规则和不规则图形) 一圈的长度。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 随即动手测量。当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后, 我即告诉学生:我们测量的这些封闭图形一圈的长度就是这些图形的周长。学生对周长的含义得到理解后, 我再出示第二个学习目标:测量长方形卡片的周长并计算出来。有的学生根据长方形边的特点很快得出答案;有的一边一边去测量后再计算, 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结果是一样的。我又出示第三个学习目标:比比看, 你喜欢哪种测量方法和算法, 找到你最喜欢的方法, 练一练。学生在相互讨论交流并比较中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方法。整个课堂学生在教师提供的一个个自主努力目标中, 有效地掌握了新知, 自主参与性得以充分体现。

二、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形成自主参与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 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关键。所以, 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有趣", 就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

如我在教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 两位数减两位数一节时, 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北京赢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播放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 全国人民欢庆的不同场面, 并介绍申奥成功来之不易, 学生的情绪显然受到极大感染。再出示北京是以多数票的绝对优势获得申奥成功的统计表, 提出:算算看, 当时我们北京获得的票数比其他国家城市获得票数多多少呢?学生在兴奋中都急于想知道北京比其他国家城市多多少张票, 学习兴趣再度高涨。从而为本节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带来很好的学习契机。整个一节课, 学生都带着“北京比其他国家多多少张票?”的问题而乐于去算, 带着“北京赢了”的喜悦心情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创设主动探索空间, 促成自主参与学习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 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 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 从而获取知识, 发展智能, 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一般应当在做好铺垫, 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 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 享受成功的喜悦, 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 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 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例如: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 在学生已了解周长的含义后, 放手让学生自己测量, 按自己的测量数据去计算出它们的周长, 通过与其他学生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 从而找到自己喜欢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 不但要给他们多吃“偏饭”的机会, 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 教师巡视时, 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 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 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 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四、着力学习方式的指导, 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 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 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 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 (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即为典型) , 学生学习成为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 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 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教师就要着力于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 转变传统学习方式, 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首先让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 然后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断出它的面积。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笔者在此理念指导下, 践行“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 提供自主努力目标, 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创设自主探索空间, 指导自主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课堂学习。

关键词: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

上一篇:5S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下一篇: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