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2024-05-05

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精选十篇)

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篇1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毛泽东是最早提出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领导人之一。1956 年初, 在当时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形势下, 毛泽东开始逐步把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来。

在《论十大关系》中, 毛泽东强调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 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必须处理好。”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文献中还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 即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他认为,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初期, 我国区域发展并不协调, “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 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 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

在1957 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 毛泽东再次强调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特别提出, “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献中通过对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关系,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的阐述, 逐步提出并完善了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二、改革开放后对毛泽东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毛泽东的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并根据新的实践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 为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邓小平主要从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的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经济协调发展思想。他认为, 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对整体经济的运行有着重要作用, 工业和农业要互相支持、互相推进、互相发展, 要实现“工业支援农业, 农业反过来又支援工业。”

改革开放以后, 东西部经济越来越不协调。江泽民指出:“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 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

党的十六大之后, 胡锦涛强调要重视经济协调发展, 提出要继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他认为, 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地位要稳固, 同时要带动内陆经济的发展, 加大对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计划的支持力度。

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也体现了他重视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 他指出要发展现代农业, 积极建设新农村, 这能够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经济协调发展思想上都有所建树, 是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并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

三、当代启示

毛泽东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对我国今天及今后的经济发展仍有重要启示, 主要应做到:

1. 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

第一, 牢固确立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我国经济发展目前仍有不少不协调的地方, 产业结构、区域发展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比如,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现代农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比重所占比例仍然不高、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状况突出等, 要解决上述问题, 需要国家牢固确立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此来指导经济发展。第二, 牢固树立经济协调发展的普遍观念。在国家提出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 也存在部分官员从政绩出发考虑本地经济发展的问题, 忽视这一政策, 使不少地方的产业重复建设, 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损失。要改变这种状况, 需要牢固树立经济协调发展的普遍观念。

2. 在实践中继续积极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 继续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基础, 解决好农业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的大局。特别是为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需要努力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第二,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动工业的升级换代。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同时要优化工业内部产业结构, 实现工业的优化升级。第三, 继续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努力提高传统服务业的质量, 积极拓展新兴服务业, 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第四, 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在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要继续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推动中部崛起步伐。

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 在实践中积极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构建“中国梦”所需的强大经济基础有重要作用。

摘要: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之后, 毛泽东的经济协调发展思想被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 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当前及今后的经济发展中, 这些思想及其实践经验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实践,启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 (第七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2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22.

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探讨 篇2

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探讨

旅游经济活动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我国旅游经济应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西部经济亟待开发,在城市发展战略中,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被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由于旅游经济的`特殊性,在不同城市进行旅游规划时必须考虑到,旅游经济一定要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以保证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城市特征与旅游业间的关系,本文将城市分为三类:资源型城市、经济型城市和混合型城市,并对各类城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探讨.

作 者:雷汝林 杜远生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2 2(2) 分类号:F590 关键词:旅游经济   旅游资源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  

重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篇3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距协调发展途径

时至2010年底,全国区域规划除了注重沿海布局外,同时开发沿边,并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地,目前我国新的区域经济格局逐渐成形,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两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等横贯全国的庞大经济区域。

“十一五”规划首次把以经济区发展为内容的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位置,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开始从省份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有专家认为,区域振兴规划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力量,新的区域振兴规划还将不断出台,毫无疑问,过去的一年是区域经济规划发展的重要推进期。

政府一直以“先富带后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理念引导经济政策的施行,先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腾飞,紧接着是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近又把中原经济圈划入发展规划。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招商引资并且为东部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东部则为中西部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如此一来,全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各自发挥所长相互配合,堪称完美。

难以忽视的问题是,虽然区域振兴规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区域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在各个经济指标上都显示出了经济上的成就,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一直存在的现实问题。即使GDP总量跻身两万亿俱乐部,即使经济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但是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仍然显而易见。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历史必然性。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和地区应切实坚持从各地区实际出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最终实现各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纲说。

我们很容易从典型城市的对比之中窥见一斑。

中国东部沿海璀璨的东方之珠上海,金融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总额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金融要素市场完备度居全国第一。上海外资银行境内总部数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二,资产占全国外资银行85%,上海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境内总部约占全国七分之五,此外中国六成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与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总部位于上海。上海吸纳到的海归人才的数量位居国内第一,上海吸收外资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位居国内第一。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第一”,而这样长的篇幅还不足以说明上海经济实力之强。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上海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不但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更加优化,高新技术得到交流与发展,直接间接投资收益,又或者是游览观光人员带来的第三产业收入,被世博会这个巨大的蛋糕砸的欢天喜地。

可是这样的喜事确实中西部地区难以企及的。当上海骄傲于浦东外滩的金融成就时,遥远的新疆却仍然只能拿出自然赐予的资源宝藏作为资本。2008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全区生产总值预计4150亿元,增长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8元,分别增长10.8%和9.6%。这样的收入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自是难以启齿。而新疆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目前完全没有能力举办一场像样的金融经济、体育等盛会,都没有考虑过这些地方。

我们当然承认这些地区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为金融发展的领军,又有人才资源、经济结构、发展能力等各种因素的阻碍,又或者听取某种“因地制宜”的言论向导。中西部存在着种种不适宜的条件,这是事实。历史给予了东部沿海地区众多的发展机遇却无视了中西部的需求,这是我们难以改变的;但是当现在人有余力策划经济发展时,我们仍然难以想起来还有广大的中西部需要分一杯羹——否则是否会饿死。有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达35696亿元,最低的只有392亿元,前者是后者的91.06倍。城乡居民收入从1998年的2.52∶1扩大到2008年的3.31∶1。所以说,无论是东中西部,还是沿海与内地;无论是各省之间,还是城乡之间,都存在很大差距。区域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协调现象。

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种观点为许多学者所赞同。东部应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上,而把传统产业转移给中西部,在转移过程中,东部应帮助中西部对这些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进行技术、资金、人员上的交流与帮助。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在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同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市场开放度方面要保留适当梯度,以促进当地相关产业自身的调整与发展。

而对于机制环境而言,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机制是协调区域发展的主要机制。市场机制是一种“自然秩序”,政府机制是一种“人为秩序”,都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国内外区域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纯粹的市场机制与全面的政府干预机制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是中国区域经济运行合理化的必然选择。因此,有专家提出了由市场机制、微观组织机制和空间组织机制组合成为区域协调机制体系的概念。认为,成熟市场条件下的市场调节、企业跨区域扩张,以及区域开发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完善的市场机制,加政府科学的调控机制。因为,制度创新是转型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第一要素,推进体制转型在东中西部的均衡化正是转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特殊机制。

综上所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视中西部地区,在政策及资金技术上扶持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区域,同时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导干预,推进制度创新,为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这一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暂时的现象,认识到这样差距的存在是首先的前提条件,面对这样的现实条件,而不是拿出所谓的理论依据而避而不谈或者迟迟不付诸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已然存在并且日益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及路径选择》赵峰.中国行政管理.2007.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仍需扫除诸多障碍》.朱晓萌.中华工商时报.2011.

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篇4

关键词: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目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如何实现振兴经济和社会进步,实现“十三五”的宏伟目标,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取得伟大成就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顺利地迈向一个新的更有成效的发展阶段,在战略选择上仍然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后来,把经济与社会联系起来称之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应该说是战略研究的一大进步。而至今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必须引起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广泛和高度的重视,即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关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虽然人们也逐渐感觉到了生态环境对自己的威胁,但是还没从理论高度来认识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关系,还没有将三者的关系摆在发展战略的地位,经济建设缺乏协调发展的理论做指导。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分析研究这个问题。

一、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是客观规律的要求

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们比较清楚:经济是基础,社会的发展依赖于这个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可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却易被人们所忽视,特别是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常常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生态的制约条件。其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内在本质联系。它们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是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第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可分离,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基础。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也就是说,社会生产的过程,就是变自然资源为社会财富的过程,是社会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社会生产所需的全部物质要求,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承载基础和客观条件。经济系统的运行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无不取自于生态系统。有的生产部门直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如农业、采掘业、能源工业和部分化学工业,它们把自然物直接转化为社会产品。其他生产部门则把上述生产部门的产品作为原材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木材、棉花等),进行再加工、深加工,生产出种类繁多的社会商品来满足人类的需要。那些进入社会生产过程,而又不能转化为最终产品的物质,就会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以废气、废水、废渣的形式被排放到周围环境中。最终产品通过消费,又会变成垃圾或废弃物返回自然界。社会产品就是在这个大自然循环往复。离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个基础和条件,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永续生存。由此可见,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经济发展必须凭借和依赖生态系统。

第二,经济发展又给生态环境带来强烈的反馈作用,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主导。经济发展是以生态资源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反过来,生机勃勃的强有力的经济活动又会对生态系统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方面,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所形成的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来保护生态,增强生态系统的自然再生能力,维持生态经济平衡,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另一个是消极的方面,违背生态经济规律的经济活动,通过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又会干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物质循环率和能量转化率下降,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生态平衡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恶化,最终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积极的主导作用,而限制其消极的作用。由于人是经济社会系统的主体,是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力调节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对森林、土地、草原、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勘察规划,可以从量上确定森林开采量与自然更新量的合理比例,牧草更新生长量与载畜量之间的比例,矿产资源开采量与贮藏量之间的比例等,从而达到既能有效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又能维护生态平衡。

第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在农业社会中,尤其是原始农业时期,生产比较简单,经济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与环境的破坏作用较小,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尤其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处于防御、被动和适应的地位,人与自然比较和谐。在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力也随之日益扩大,人与自然的矛盾急剧发展。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城市兴起,都导致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尤其无节制地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和人口膨胀更导致生态的恶化。而随着经济进一步增长,科技文化发达,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迫使人们更加注重解决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这时,如果决策正确,经济增长又能提供更多的条件,就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使两者由对立走向和谐。

二、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历史必然

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既带来了经济繁荣、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又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危机。这是因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增大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又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取用扩大了范围和深度,从而加深了与自然资源再生的长期性和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有限性的矛盾。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等五大生态经济问题的严峻挑战,在我国这五大问题也日益尖锐。

第一,人口问题。这是人类面临的第一个挑战。20世纪初全世界人口只有16亿,而到1988年全球人口已达50亿,21世纪初达60多亿,到2025年预计达82亿,到2050年将突破100亿,我国人口目前已达13亿多。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公布的最新预测,210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142亿。而90%以上的人口增长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将加剧贫困和资源危机;而贫穷落后又加剧资源和生态破坏,如滥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使用土地等。

第二,粮食问题。随着人口的膨胀,粮食需求迅速扩大与粮食增产步履维艰的矛盾逐渐加深。

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资料。全球现有7亿多人是在饥饿线上挣扎。吃饭问题历来也是中国的最大问题。目前,中国的农业在占全球7%的耕地上养活了占世界22%左右的人口。中国的播种面积只有美国的70%,但必须供养比美国多三四倍的人口。面临的问题是用什么办法来提高粮食产量,供养不断增加的人口。中国过去的历史,粮食总产量增产的途径主要是一靠扩大耕地面积,二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两条腿走路,其贡献各占50%左右。但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粮食总产量增产途径由靠两条腿走路变为一条腿,即基本上只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且还要补偿因耕地面积或播种面积下降所造成的负贡献,提高单产所做的贡献高达119%。长期仅靠一条腿走路来支撑我国如此众多并不断增长的人口吃饭问题,负担十分沉重。

第三,资源危机。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是个资源有限的星球,而现在人类正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

一是水资源不足,水污染加剧,出现全球性淡水危机。水,直接关系人类的命运,像空气、阳光一样的不可缺少,是资源中居首位的。据报导,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近5 000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近6 000亿立方米的淡水,相关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5%以上,由于水污染导致饮用水危机席卷全球。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一方面淡水资源的消耗量大大增加,全国许多地方用水告急,全国农村有5 000多万人饮水供应不足,有近200个城市缺水,40多个城市为供水危机城市。现在全国已进入水资源危机的初期阶段,局部地区和城市进入水资源危机的中期阶段。

二是森林资源减少,覆盖率不断下降。自20世纪中期以来,全世界森林已损失一半,每年都要毁掉2 500万公顷森林,截至2000年森林面积已下降到21亿公顷,人均森林面积由1975年的0.68公顷下降为0.33公顷;人均木材蓄积量由80立方米下降到40立方米。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森林又是贮存和繁衍多种动植物的基因库,是提供国家建设用材及林副产品的唯一源泉。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15亿公顷,森林蓄积量90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2%,在全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31位,人均森林面积0.115公顷,蓄积量9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7%和12.6%,这与国家建设和生态环境要求相距甚远。

三是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这是又一个带有全球性的问题。据粗略估计,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每年大约为230亿吨,全球大约有29%的陆地发生沙漠化,全世界每年有600公顷可耕地变为沙漠,100万公顷的土地严重退化。联合国专家估计,全世界35%以上的土地面积正处在沙漠形成的直接威胁下。从20世纪到现在,荒漠和干旱区的土地面积已由11亿公顷增加到92亿公顷。我国建成国以来,人均耕地由0.169公顷下降到0.087公顷,约减少1/2,全国人均占有耕地仅为美国人均的1/15。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总耕地1/3,因农药污染的耕地占总耕地的1/7。五十多年来,我国沙漠化面积几乎扩大1倍,从66.67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5%,土地沙漠化,正以每年66.7万公顷的速度发展。

第四,能源危机,这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森林资源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燃料紧缺,发展中国家砍伐的树木90%是当作燃料烧掉。许多地方将树木砍光、植物秸秆烧光,连牲畜粪便也被当成了生活燃料。我国年产原煤9亿多吨、石油1.5亿多吨,加上水力发电、天然气等能源,绝对数不算小。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量就很小,无论生产用能源,还是生活用能源,都供不应求。能源紧张已成为工业生产发展的重大障碍,每年因能源短缺而造成工业生产损失达数百亿元。我国农村80%以上是消耗木柴、草、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能源,石油、煤炭、水力等能源仅占20%。由于燃料短缺,每年要烧掉5亿多吨的植物秸秆,仍不能满足需要,人们就去砍树,挖草根,烧牲畜粪便,严重破坏了有机物再生的链条,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目前,我国每年缺口煤炭2 000多万吨,石油1 000多万吨,电力500多亿度。能源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形势将更加严峻。

第五,生态环境恶化。这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全球环境和生物圈受到破坏,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由于工业迅速发展,排放到大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与日俱增,致使造成国际性的酸雨危害、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等三大公害。据统计我国废气排放量每年达60多亿立方米,排放的各种有害物质达4 300多万吨,它们都可能引起人体慢性中毒。四种大气污染排放量在2000年已达1.1亿吨,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成为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可达200多亿元。

二是自然灾害增加。过去四十多年里,世界因灾害造成约300多万人死亡,经济损失千亿元以上。近些年来,我国的江西、浙江、黑龙江、广西、安徽、内蒙古等地也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四川、广西、湖南等省市发生少有的旱灾。地球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活动时期,地球的岩石圈将发生变形、地震、火山、洪旱、山崩、滑坡等十分活跃,自然灾害有日益严重的趋势。由此,减少自然灾害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要求。

三是有毒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事故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例如: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有毒化学品的泄漏,使20万人致伤,死亡2 000多人;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使10万人过着流散生活,这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百亿美元以上;1988年1月,我国上海由于市民食用了有污染的毛蚶而中毒,20万人患了甲肝。我国现在每年发生的工业污染事故有上升的趋势,高达5 000多起。

上述事实充分表明,人类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挑战,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之间不协调的结果,是人类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严厉报复。因此,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制止环境进一步恶化,使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已是我们当今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是我国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战略选择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已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在今后十多年,要使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另一方面又要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迈进。生存是发展的基础和首要前提,而发展又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求取生存。这两者之间既是统一的,而常常又是矛盾的。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矛盾,关键是战略选择得当,目标要求适宜。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这就明确强调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意义,这是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因为生态环境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人们进行经济的、社会的活动,都离不开这个基础。没有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内部的比例关系的协调,不可能有合理的生产结构,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生态文明进步。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首先从经济、社会、生态大系统协调的角度来制定总体的发展战略。把经济、社会、生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大系统来看待。考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它们之间的发展规律,从而选择制定正确的战略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人口与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黄键.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与中国[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0.

[3]党的十八大报告[R].2012-11-08.

[4]应启肇.环境、生态与持续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下) 篇5

只选错的

1、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公有制和非公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

正确

错误

2、生产要素流动的规律是边际效益率。生产要素流向边际效益低的地方。

正确

错误

3、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是否为公共财政,主要看其收入来源,而不是财政支出结构。

正确

错误

4、农业现代化的一般和中国特色结合起来,才是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正确

错误

5、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多种经济成分不断发展,非公经济越来越少,独资企业越来越多,各种企业的财产组织性日渐增多。

正确

错误

6、我国的三大产业:工业、农业、服务业。

正确

错误

7、我国东部地区想继续保持经济不断增长,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还要向质量效益型企业发展。

正确

错误

8、建国初期我国重点发展农业,优于服务业,如今世界粮食危机严重,农业仍然是优于服务业发展。

正确

错误

9、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把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变为进口协调拉动。

正确

错误 10、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土资源划分为若干板块实行切合实际的区域政策。

正确

错误

11、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分为三大功能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

正确

错误

12、限制开发区如自然保护区等,有不允许开发的地区。

正确

错误

13、国土开发格局的区域划分,以行政区为依托,没有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正确

错误

14、各主体功能区之间,需要西部向东部产业转移。

正确

错误

15、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正确

错误

16、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

一体化

多元化

丰富化

同步化

17、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立。

政企合并 政企分开 政企对立

政企同步发展

18、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需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要实现公共服务,建立完善的公共体系,实现()。

基本公共服务特殊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重点公共服务优先化

重点公共服务均等化

19、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对()进行就业援助制度。

单亲家庭

军属家庭

零就业家庭

无子女家庭

20、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是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

核心

关键因素

前提条件

手段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私有制

混合所有制

公有制

公有制和私有制

22、《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出台和执行,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我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国有资产

企业财产

公共财产

公有制财产

2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单独编制,纳入本级人民政府预算,报()批准。

上级人民代表大会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当地财政部门

国家财政部门

24、建立起城乡公共服务的统一制度,要靠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 ;要靠全国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

财政直接支付制度

资产异地管理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25、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五个统筹”提到农村服务业的发展,要与农民接受服务的能力和()相适应。

消费水平

消费喜好

消费环境

家庭收入

26、十七大报告指出:把过去主要依靠()产业拉动,转变为一二三产协调拉动。

27、企业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为()。①资金投入②取得技术效果③转化为经济效益④资金再投入

①→③→②→④

①→②→④→③ ③→②→①→④

①→②→③→④

28、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阶段。

大力兴农

先工业后农业

一元结构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29、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是在()提出的。

十七届六中全会

十七届三中全会

十七届五中全会

十六届三中全会

30、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实行政企自觉分开,()适当分立。

所有权和经营权

所有权和管理权

财产权和管理权

以上答案都不对

31、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主要用于()的一种财政。

提供公共产品

提供公共服务

履行政府职能

履行宏观经济政策

3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针对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的利润如何()的一项经营制度。

收缴

分配

监管

使用

33、国家取得的下列国有资本收入及支出中,应当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包括()。

从国家出资企业分得的利润

国有资产转让收入

从地方出资企业取得的直接收入

从国家出资企业取得的清算收入

3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整体与局部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政治文化发展

35、以()作为划分企业类型的标准。

企业的财产制度

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

企业的资产规模

企业的盈利能力

36、自主创新包括()几大创新。

新能源创新

技术的创新

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管理的创新

37、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中,公共服务包括()。

“三就一保障”

交通

科技

通讯

能源

38、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共财政的是()。

税收

财政拨款给交通建设

国家支付的义务教育经费

外汇

39、国有资本中企业的改革包含()制度。

政企分开

政资分开

利税分开

人岗分开

40、国有投资可以有()形式,是相对非国有投资而言的。

国有独资

国有控股

国有参股

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篇6

今年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呈现出两个积极变化:一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速降幅逐渐收窄,呈现逐步趋稳的良好态势。二是中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速居各地区之首。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各个地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东北地区深层次问题凸显,西部地区总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地区经济增长格局呈现出“东部缓中趋稳,中部稳中有进,西部稳中有忧,东北降幅较大”的总体特征。

从经济增速看,初步预计,上半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继续快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仍低于东部地区。从工业增速看,中部地区保持较高增速,上半年,中部地区除山西以外,其余5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在11%以上;东部地区的天津、江苏、福建、海南等省份增速较快;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增速较快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降势明显。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同比均有所回落,中西部地区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对外贸易看,西部地区趋于好转,东、中部和东北地区下滑明显。从地方财政收入增速看,东部地区增速最快,东北地区增速最低,中西部地区降幅较大。

二、今年以来开展的重点工作

(一)继续编制实施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

一是组织编制若干重要区域规划,支持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主要包括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等,并报经国务院批复实施;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批复云南桥头堡滇中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抓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积极做好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二是大力推动已出台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大实施力度,对近几年出台的若干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开展第三方评估;积极发挥部际联席会议、省际会商制度等协调机制作用,推动解决规划实施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是落实中央关于实行精准扶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的战略要求,继续加大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力度,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55亿元,比上年增加20亿元,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91.69万人。继续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与扶贫攻坚,加快落实片区规划明确的重大项目和政策。二是全力做好涉藏涉疆和对口支援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疆西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口支援新疆、西藏、青海等省藏区工作力度,着手开展“十三五”对口支援规划前期研究,全面启动南水北调中线对口协作、对口援黔等工作。三是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组织编制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三)统筹推进国土开发整治

一是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二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组织开展试点工作跟踪评估与监督检查,强化围填海计划管理,国务院批准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三是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继续做好太湖、渤海、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工作。

(四)不断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

一是加强对国内合作的统筹指导。指导重点示范区产业转移承接工作,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加强跟踪评估,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二是推动完善国际区域合作机制。继续强化中欧区域政策对话合作机制,推进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工作。继续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进一步深化中亚区域经济合作。

三、下半年区域经济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东部地区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稳定发挥东部地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特殊“稳定器”作用。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努力扭转东北地区经济下滑趋势。落实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内陆和沿边开放,保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是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不断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扎扎实实打好扶贫攻坚战,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全面贯彻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重点落实有关政策。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三是加强区域规划和政策的贯彻实施力度。高度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抓紧推进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等重点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强化已出台规划政策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估与监督检查,狠抓政策落实和规划实施工作。研究制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丰富发展更加灵活有效的区域政策手段,逐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篇7

1.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概念萌芽于上世纪60 年代, 并正式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其“宇宙飞船理论”中首次提出。循环经济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有限的资源和无限需求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两大矛盾, 发展到当今,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种表征低消耗、低污染、多劳动就业、高效益回报的经济模式。

2.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 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切入点, 通过制定各类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降低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关系

1.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相通点。 (1) 二者的出发点和目标一致,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组成部分, 虽然在解决问题侧重点和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但二者都是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能的传统经济模式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能效的现代经济模式转变, 都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质排放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2) 理论基础一致,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人类和自然界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理念作为理论基础。前者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视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依存的大系统, 而后者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温室气体排放超标、全球变暖和极端季候频发等气候环境问题。

2.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不同之处。 (1) 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 循环经济提出时间比低碳经济早, 其目的是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工业发展速度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废物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而低碳经济的提出是为了对应温室气体排放超标, 有效解决全球气温变暖问题, 其主要途径是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来达到低排放目的。 (2) 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特别针对一些高能效的资源, 其目的是解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和。

三、促进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

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而低碳经济着眼于低排放, 其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超标带来的全球气温变暖, 极端恶劣气候频发问题。

综合以上, 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既有相同之处, 又存在各自的不同之处。循环经济侧重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而低碳经济则侧重低碳减排。低碳经济晚于循环经济出现, 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制定国家战略

发展循环- 低碳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和经济手段, 二者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可持续型转变和应对气候环境恶化的必经之路。为确保中国特色的循环- 低碳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须在国家战略高度上足够重视并制定相关战略性部署。首先要把循环发展和低碳理念纳入到工业和城镇可持续化建设各项规划政策和实践中;其次要有效协调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近远期目标, 处理好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减排和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再次要加强各部门、地区间的合作, 最广泛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循环- 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性。最后要积极参与到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中, 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2.调整产业结构

首先要加快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要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 控制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增长速度, 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其次要大力发展资源依赖度低、能耗小、污染轻、就业率高的现代服务业。另外还应大力发展低碳农业, 走有机生态农业之路。

3.建立健全经济政策

建立健全循环- 低碳经济政策体系, 形成涵盖从宏观到微观的纵向经济政策体系。如采取提高资源税率, 提高排污收费标准, 对节能产品额外补贴等措施来鼓励和支持企业和个人走循环- 低碳经济之路;结合具体国情, 制定节能减排新政策, 发展低碳产业和研发低碳技术;强化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督促企业建立循环- 低碳生产机制, 使循环- 低碳经济深入人心。

4.加快法制建设, 完善执行机制

加快循环- 低碳经济法律法制建设, 需建立和健全关于循环-低碳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基本法、能源、资源、环境、节能减排等相关体系的法律法规。以完整的法律体系和完备的法律形式来保障循环- 低碳经济协调有效发展。

5.强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循环- 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支持。节能减排技术、能源高效利用和化石能源洁净处理以及结构改善等是我国当前循环- 低碳经济需要攻克的核心技术。要实现这一技术需要加大科技资金和人才的投入, 建立健全鼓励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

6.全民参与

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共性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循环- 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全民共同参与。要实现全民参与, 首先需尽快在技术和管理层上制定循环- 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的标准体系, 以指导具体的实践行动。这一体系的建立需由政府牵头。其次要建立循环- 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组织实施体系, 这一实施体系需层层制定、层层落实到位。再次应充分发挥公众媒体参与和监督作用, 加强宣传教育, 鼓励全民共同参与。

四、结论

本文在分析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概念及其联系基础上, 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中国特色循环- 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如从国家战略高度上制定循环- 低碳经济相关政策、加快产业结构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和调整、建立健全经济政策、加快资源、环境等领域法律法制建设并完善执行机制、强化循环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强调全民参与等。

摘要: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中国特色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分析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概念及其联系基础上, 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中国特色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红兵.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13.

[2]杨晓娣.对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几点认识[J].林业勘察设计, 2010, 155 (3) :16-18.

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思路 篇8

一、河南经济发展与就业现状

(一) 经济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和跨越, 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总体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但人口基数大, 人均水平低;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但仍不合理。2007年全省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持续发展,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5.7∶55.0∶29.3, 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4.3%, 呈现出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显著特征。但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 (11.7∶49.2∶39.1) 相比, 河南省的一二产业比重偏高, 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3、城镇化加速发展, 但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在扩大。2006年全国城镇化率为43.9%, 河南为32.5%, 比全国低11.4个百分点, 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五位;4、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快速增长, 但经济增长方式不均衡。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 01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 598亿元, 进出口总值128亿美元, 分别是2002年的4.4倍、2倍和4倍。2007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消费增长17.8%, 投资增长是消费增长的两倍,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 消费和出口拉动不足;5、民营经济对发展和就业的贡献日益突出, 但仍面临发展障碍, 在税收, 政策、信贷等方面不能享受公平待遇。

(二) 人口多, 劳动者素质偏低, 就业压力大。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2007年全省常住人口9, 360万, 人口总量已成为全省经济加速前进的沉重负担。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下, 劳动力供需矛盾在相当长时期内难有根本性改变。大学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压力突出, 并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思路

河南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人口数量庞大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 这实际上是河南的一个比较优势。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发展思路:在发展中实现就业, 以就业促发展。在短期内, 充分利用河南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发展河南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化人口压力为动力, 借助多种手段、多项措施促进就业;在长期内, 重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把劳动力资源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 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 实现经济的优化增长。

为了实现以上发展思路, 需要抓好以下几点:1、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和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经济发展包含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 就业同时受到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如前分析, 河南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第三产业比重低, 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高, 这不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也不利于吸纳就业;2、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劳动力的蓄水池, 是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的因素,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将有利于河南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3、发展县域经济, 组织劳务输出, 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三农问题”严峻,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 由于河南城镇化水平低, 城镇吸纳的劳动力有限, 发展县域经济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是当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三、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经济发展和就业之间互相影响, 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对河南至关重要。通过以上分析, 得出以下总体结论:结合河南的资源特点和人口特点, 在发展中实现就业, 以就业促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1、针对河南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产业结构, 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就业结构的优化。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 加快服务性行业的发展步伐, 提高经济总量中二三产业的比重, 促使第一产业中的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优化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 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从近期来看, 政府应加大职业培训的力度, 以市场为导向, 以财政投入为杠杆, 从长远来看, 加大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 以市场为导向, 改革学校教育培养方式, 提高人口素质, 把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满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2、充分调动民间经济主体的活力, 鼓励民间创业。民营经济成分中, 许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经济, 可以吸纳极大的就业量。民营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 对于就业增长具有双向作用, 一方面是它本身对劳动力的吸纳, 另一方面就是促进其他部门吸收劳动力。在鼓励民间创业的过程中, 政府应以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为指导, 借助于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等工具, 正确对民间的投资活动加以引导, 在信息、服务上给予支持。

3、发展县域经济, 开拓农村市场。县域经济的发展意义至关重要, 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 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开拓农村市场, 有助于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

4、有组织地实施劳动力转移。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政策支持, 要对劳务输出积极引导, 建立健全各级服务机构, 完善劳务信息网络、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输出基地建设, 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与用工单位、输入地区劳动力管理部门和用工企业建立长期、和谐的劳务合作关系, 建立稳固的劳务输出渠道。

参考文献

[1]周世国.利用回归分析预测河南省第二产业总产值[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5.

[2]茹莉.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对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12.

[3]胡荣涛, 徐扬.关于提高河南产业竞争力的思考[J].企业活力, 2006.11.

[4]傅端香, 张建香.河南省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3.

[5]梁湄.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2006.

如何在县域经济中协调发展 篇9

“十三五”期间, 县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在一些欠发达的县域, 它关乎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城镇化的发展, 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关系重大。但是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 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工业化与城市化, 我们采取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经济政策。造成了一些以农业为主县域经济发展缓慢, 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另外有些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还处于粗放式, 发展经济的热情很高、力度很大, 但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忽视农业和农村, 过于看重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指标, 也造成经济的发展不协调。所以面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这些问题, 就要求在发展中贯彻协调发展的理念, 在借助于国家区域发展的宏观决策的同时, 还要充分利用区域内部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 工业强县与城镇化相结合, 走共同全面小康道路。

1 协调县域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共同发展

首先, 协调利用县域内优势资源, 做好特色产业发展。中国地大物博, 每个县域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各有差异, 正是这种空间的差异性给每个县域在资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 “五位一体”成为国家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也是国家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对于每个县域经济发展而言, 就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中, 要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协调发展理念, 充分认识县域内的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 围绕如何高效益综合利用这一命题, 在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基础上进行大力度的整合开发, 形成从特色资源利用到特色产业发展的规划体系, 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基地, 从而实现城镇居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

其次, 协调合作, 突破局限, 带动产业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部分, 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破过去单纯的发展局限, 应积极参与分工协作, 全方位多角度接轨其他多方经济体, 最大限度地做实做细做大做强。加强县域间配套协作, 提升各环节的精准化、专业化水平, 打造一批独具特色、成长性好、有代表性的重点产业集群。

再次, 协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 为民营经济彻底松绑放行并大力支持, 让更多的企业家加入到民营经济行列中来, 形成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针对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更应该采取积极措施, 积极调整民营企业经营战略, 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 增强企业发展的综合实力。

2 协调县域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互动发展

首先, 在县域内协调城乡建设, 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区, 由于生态环境敏感、发展基础落后、发展后劲不足、城市规模过小, 县乡经济发展始终面临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协调的困境。需要从理论指导和实践创新中不断探索, 协调县乡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镇化率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 打破城乡界限, 打破行政区域间隔, 打造城镇集群和产业集群, 突破空间发展障碍, 促进公共资源共享。发展连接县乡镇便捷的交通网络, 实现城镇一体化化发展。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划, 集中布局, 统一规划, 通过土地经营权规模流转、户籍等制度等各项综合改革, 形成新型农村社区, 真正实现城乡全方面融合。

其次, 在县域外协调, 形成大区域共同发展, 各县域良性竞争。以前各邻县区相对独立, 各自为政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种的经济模式过于碎片化、单一化, 形不成规模和效益型, 弊端也逐渐凸显。尤其在落后的县区,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招商引资难, 又加上一些不合理的恶性竞争, 造成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县域经济要想发展, 必须要跳出各自为政的窠臼, 打破各类资源垄断和交易壁垒, 在更大范围内去统筹资源, 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从粗放分散向集约型经济有序转变, 资源配置从行政区配置向经济区整体资源配置转变, 产业形态从零散向聚强转变, 空间布局从自然生长向统一规划引领转变, 管理体制从各自为政向区域统筹协调管理转变。

3 协调县域主体事业发展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当前县域经济工作的总抓手, 是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 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农村发展的总目标、总思路。

首先, 要增加农民的收入, 协调推进农业发展。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 就没有社会的全面小康,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没有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因此, 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 着力培育一批实力强、有竞争力龙头企业示范基地, 让农民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

其次, 协调推进城镇化措施, 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加快县域城镇化, 首先要搞好城乡规划, 打破城乡区域藩篱, 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 使县域经济社会合理发展。充分发挥县城的核心和乡镇的主体作用, 加强乡镇开发, 加快建设特色的示范乡镇, 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在城镇化中, 坚持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 进行中心乡镇和中心村建设。

再者,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县域, 脱贫攻坚是当务之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要切实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大力发展科教文化卫生事业,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推进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婚育报销、大病统筹, 缩小城镇差别, 使城镇一体、共享改革成果, 共同实现全面小康。

总之, 发展县域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 通过协调发展可以使县域经济能够持久健康的发展, 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可以避免一些弯路。协调县域内外各产业, 各部门利益共同凝聚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为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军, 张蕴萍.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11.

[2]李珂, 罗顺根.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济, 2016 (6) .

[3]钱津.县域经济一体化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重点[J].区域经济评论, 2015 (1) ,

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篇10

1、城乡差异不断扩大, 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沿海各省水平, 尤其是湖北省的城镇平原地区与山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改革开放以来, 湖北省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农村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 城市与农村这两类不同性质的地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仍然十分突出, 而且呈不断扩大趋势, 比全国平均差异和沿海各省区的差异更加明显。据统计, 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的绝对差额由1980年的188元增加到2009年的5300多元, 农民的收支比呈不断下降趋势, 而城镇居民的收支比却不断上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高于支出增长率, 而农民收入增长率低于支出增长率, 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不断扩大。

2、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中部独强, 与鄂东、鄂西梯度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湖北省地理位置按东西走向可将省内十七个市、自治州划分为鄂东、鄂中、鄂西三个地区, 鄂中地区具有较强的城市集聚效应, 人口、GDP和城市化水平在三个地区中都居于最高, 尤其是GDP对整个湖北省的贡献超过50%, 达到54.4%。鄂东地区土地面积达到鄂中地区的69.23%, 其GDP的比重还不及鄂中地区的30%。鄂西地区面积为中部地区2倍多, 人口与鄂中地区相当, 但其GDP的比重只有鄂中地区GDP的57.1%。就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来说, 鄂中地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基本相当, 说明鄂中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 而鄂东和鄂西地区三大产业比重之间差距较大, 尤其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都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因此鄂东和鄂西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由此可见, 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中部独强, 与鄂东、鄂西梯度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

二、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成因分析

(1) 由于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 使湖北省城镇平原地区与山区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如以武汉为核心的“8+1”—武汉城市圈以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和50.4%的人口, 于2009年提供了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60.2%、54.4%的地方财政收人、58.3%的固定资产投资、62.1%的消费品零售总额, 是我省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 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鄂西和鄂东南为多山地区, 远赶不上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由于大山阻隔, 水陆交通不能深入腹地, 通讯发展缓慢, 贫困人口多居住在生存环境极其困难的深山远山

(2) 湖北省中心城市城市集聚效应明显, 而对周围地区辐射影响较小。作为中心城市的武汉市, 凭借其突出的区位、资源、市场及科教优势同时又有雄厚的工业基础, 一直以来都是湖北发展的龙头, 武汉兴则湖北兴, 武汉衰则湖北衰。同时,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惟一一个特大城市, 由于与周边地区产业互补性不强, 再加上对周围州、市、县的辐射能力有限, 也是造成周边地区发展缓慢, 惟独大武汉独树一帜的原因。

(3) 固定资产、基础建设投资分配不均加剧了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从1995年至2009年, 湖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都用于武汉市的经济发展。2009年,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为7183亿元, 而武汉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001亿元, 占全省的41.7%。过多的固定资产、基础建设投资使武汉成为了湖北省资金、技术、要素、人才的集散地, 促使了其区位优势的形成。基础建设的投资构成了产业规模扩张的基础。

三、湖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促进湖北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 按照鼓励先富、带动后富、区域联合、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和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 结合湖北实际, 可采取以下对策:

1、加大改革力度, 促进欠发达区域内经济的相对集中, 营造增长极核, 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湖北山区面积广大, 人口和产业分布相对过于分散, 又缺乏相互间的协作联系, 发展缺乏极核作用和支撑网络。因此, 应该趁机构改革的大潮, 在进行机构重组与合并的同时, 进行区域重组与合并, 力促资源、资金、产业、人口等的相对集中, 重点加快和促进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与小城镇网络体系建设, 营造和培育增长极, 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2、深入研究, 统筹规划, 制定全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 并通过立法形式组织实施。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前提下, 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 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 扶持和振兴特定产业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效率问题;通过制定区域政策, 促进国民收入在地区间的合理分配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公平问题, 二者结合起来, 达到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实现地区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3、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技术协作与联合, 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以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看, 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已经进入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化阶段, 面临产业结构升级, 而广大山区尚处于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的初始阶段, 两大区域正好进行产业衔接, 为区域经济协作与联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也是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利时期。在空间上, 以流域为主体较为合适, 由于流域内特殊的物质、信息等流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湖北的长江流域都穿越欠发达区和发达区, 上中下游都具优势互补, 因此, 按企业为主、利益共享、风险同担、政府引导, 开展一个中心城市——武汉、两个次级中心城市——襄樊和宜昌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技术协作与联合, 将有效地促进全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摘要:本文描述了湖北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现状, 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几个基本原因, 并就如何实现全省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湖北经济,区域差异,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晗, 肖晓勇. 论建立湖此区域径济协调发展机制[J].科技创业, 2007 (5) .1、赵晗, 肖晓勇. 论建立湖此区域径济协调发展机制[J].科技创业, 2007 (5) .

上一篇:自主学习与创新下一篇:电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