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论文

2022-05-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英语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0)摘要:《高校基础英语教学》作为高校基础英语教学的重要指导教材之一,其相关内容直接关系着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而影响着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第一篇:高校英语教学论文

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教学档案建设探析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文章以高校教学档案作为研究对象,论述教学档案对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并提出以高校教学档案建设为基础,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教学档案;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档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并就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可见,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已被提升到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战略高度,并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指出,教学类档案主要包括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等活动的文件材料。教学档案既是高校档案,也是高校档案的主体和核心。以高校教学档案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可以在对教学档案资源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学校整体及教师个体的教师教学能力,从而制定适合学校整体及教师个体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一、高校教学档案及归档范围

原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发布的《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87]教办字016号)指出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

1.上级教育主管机关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教育改革、教学计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招生、毕业生分配等方面的计划、指示、规定、办法等。

2.综合性教学文件材料:学校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办法、规定、条例,教学工作的各种统计表。

3.招生工作的材料:招生计划、简章、专业介绍、新生名册,代培计划、合同,招生工作总结等。

4.学籍管理的材料:新生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成绩卡,在校学生名册,学生学籍变更(升级、留级、休学、转学、复学、退学)的材料。

5.学生奖惩材料。

6.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大纲,教学改革方案、总结。

7.教材方面的材料:自编、主编教材的正本,各系各专业教材使用目录。

8.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方面的材料: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的计划、大纲、总结、实习指导书、实习讲义、实习结果鉴定,有代表性的实习报告等。

二、教学档案对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

教学档案是高校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和保存价值的多种载体形式的原始记录,它客观、公正地反映高校教师理论知识水平、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性、文字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先进信息等方面的情况,它能够为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凭证,是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具体作用表现在:

1.教学档案为了解高校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提供

重要依据。要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首先需了解高校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教学档案全面反映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能为了解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供重要依据,如从教学档案中的教师进修、培训经历等可直接了解教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能力,从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大纲,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方面的材料可了解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教学档案对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

的作用。学校通过研究教学档案,在了解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教师在教学能力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需求分析,制订适合促进教师个体和学校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计划,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学校还可通过研究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大纲,课堂教学材料,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招生、就业质量等教学档案的质量,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步培训教师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以高校教学档案建设为基础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主体和核心,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实施离不开教学档案的建设。为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教学档案建设:

1.加强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建立完整、系统的教学档案资源体系,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供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条规定:“对国家规定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因此,高校应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教学档案管理办法,明确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等。教学档案收集是否及时、完整、系统、鉴选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档案资源的建设。完整、系统的教学档案资源能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分析提供全面、客观的基础,否则,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分析将是“无米之炊”。

2.以网络技术为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的保障。在高科技发展的网络时代,教学档案的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将文字档案变成电子档案,如将教学档案中一些优秀的教改项目成果、精品课程、优质专业、专业课程试题库制成教学资源数据库,放在学校校园网上,利用网络技术快捷、生动、便利、开放的优越条件,便于全校师生上网进行查询,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也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从学校需求出发,加强教学档案的开发利用工

作,编研出反映教师教学能力的各种材料。教学档案真实、完整、系统地反映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学校应结合教学档案利用的实际,对其进行有效开发,更好地发挥教学档案应有的作用。如广西工学院教务处依据教学档案编制《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表》、《本科教学学生评教情况》、《教师教学工作手册》、《人才培养方案汇编》、《专业评证及专业评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汇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实施方案汇编》等多种材料,不仅为学校教师工作和发展提供方便,而且也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

总之,为了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已逐渐把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而教学档案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的建设,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这样才能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8):47-49.

[2].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EB/OL].(2008-09-12).http://www.gov.cn/flfg/2008-09/12/content_1093980.htm.

[3]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EB/OL].(1987-04-23).http://wenku.baidu.com/view/6abe14c6d5bbfd0a7956737b.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EB/OL].(2007-11-04).http://www.chinaarchives.cn/lanmu_view.asp?id=1248.

[5]邱九凤.教师成长档案袋对成人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8-70.

[6]蔡青.关于高校教学评估与优化教学档案管理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6,(2):110-111,127.

[7]袁毅纯,李家强,王成东.以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对策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6):135-137.

[8]滨州学院关于档案工作实行“三纳入”、“四同步”管理的具体规定[EB/OL].(2010-06-28).http://bgs.bzu.edu.cn/s/2/t/7/a/871/info.jspy.

[9]曲靖师范学院档案工作“三纳入”、“四同步”规定[EB/OL].(2011-04-08).http://dag.qjnu.edu.cn/zhidujianshe/label2351.htm.

作者:韦娇艳 罗秋兰

第二篇:探讨高校转型下的《高校基础英语教学》课程新教学模式分析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0)

摘要:《高校基础英语教学》作为高校基础英语教学的重要指导教材之一,其相关内容直接关系着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而影响着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基于《高校基础英语教学》下高校英语基础教学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本文从高校转型的角度出发,在分析高校转型对《高校基础英语教学》课程的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构建办法。

关键词:高校转型;《高校基础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前言:对《高校基础英语教学》进行分析可知,该门课程从我国高校基础英语教学的概况与经验着手,指导教师逐步领悟高校基础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的精读教材。在当前我国高校英语应试教学向基于学生个人兴趣培养与素质修养提高等方向转型的背景下,以《高校基础英语教学》为参考,积极构建高校基础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无疑对于加强英语专业建设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 高校转型对《高校基础英语教学》课程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基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毕业生专业、能力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此种情况下,我国多数高校也逐渐认识到了自身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强化自身专业建设和开展校企联合等多种办法试图通过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于《高校基础英语教学》而言,其在高校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关系高校学生英语运用水平能否提高的关键课程。高校转型一方面要求在《高校基础英语教学》指导下,教师尽快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将教学主体转移到学生方面;另一方面,要求高校英语教师依托于《高校基础英语教学》,丰富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1]。然而,就现阶段而言,基于《高校基础英语教学》下的高校基础英语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升,具体问题如下。

2 《高校基础英语教学》下英语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

目前,部分教师在开展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将自身视为唯一的课程教学主体,这导致其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难以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学生个体,二是难以对学生所提出的质疑做出正面、科学的回应与解答。此外,基于填鸭式教学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这一教学模式也严重阻碍了学生關于基础英语学科学习的积极性的提高,在降低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2]。

2.2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力度不足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力度不足是当前教师在《高校基础英语教学》这一指导教材下关于基础英语教学存在的另一问题,这一问题则主要体现在对相关问题答案的直接公布上。例如,在讲解《大学英语》第二册Uint One中课后IX翻译部分的练习题1“我们为顾客提供各种优质商品”时,教师通常在留给学生数分钟的解题时间后,便将正确答案“We offer our customer all kinds of high quality goods”予以直接公布,而并未对学生自身的解答情况和想法予以考量,这在增强基础英语教学机械性的同时,也阻碍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3]。

2.3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是当前高校转型下教师在《高校基础英语教学》指导下开展基础英语教学时存在问题的另一重要表现。虽然对于部分教师而言,其能够初步认识到高校转型下丰富基础英语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但由于其自身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限制,导致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即自身并不具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水平的能力,这不仅阻碍了高校英语专业的建设,而且对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也产生了严重影响。

3 高校轉型下《高校基础英语教学》课程新教学模式构建

3.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师在高校转型背景下依托于《高校基础英语教学》开展其教学工作的首要办法。对于高校英语教师而言,其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此基础上,将学生融入到基础英语教学的主体当中,并以公平、公正和公开为原则对待每一位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和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而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对于高校英语教师而言,其还应不断强化自身修养和认知,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用于接受学生提出的质疑,同时,还要对学生所提出的质疑予以耐心解答,进而在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中提高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效果。

3.2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

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高校转型下教师依托《高校基础英语教学》构建英语教学课程新模式的有效措施。在高校转型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也应充分认识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将传统的以单方面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逐层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当中来,从而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形成对相关问题的正确认识与了解,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独立性的基础上,促使其个人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

3.3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应用

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应用是当前高校转型下英语教师依托《高校基础英语教学》构建英语课程新模式的重要途径。《高校基础英语教学》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应用对促进基础英语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行,该书指出:“加强对多种有效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对于高校英语教师而言,其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系统地开展对各类教学方法的学习,通过参加关于教学方法的交流会和参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提高自身对相关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指导。例如,在讲解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办法以图片展示阅读材料的相关背景,再利用情景教学法再现阅读材料中的场景,并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的方式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在增进学生对阅读材料理解的同时,提高其英语阅读水平。

结论:本文以高校转型为背景,通过阐述高校转型对基于《高校基础英语教学》的高校英语教学课程的要求,进而对高校转型下《高校基础英语教学》课程新教学模式的构建办法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高校基础英语教学仍然存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力度不足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等诸多问题,未来,还应进一步加强对高校转型背景下高校英语基础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力度,为加强高校英语专业建设和提高学生英语专业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萍,郭旭东.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4(13):62-64.

[2]彭燕.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语法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12):19.

[3]唐玉凤.高校转型下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英语广场,2015,06(13):51-52.

作者:肖颖颖

第三篇:更新高校教学管理理念 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教学也要不断更新自身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中“人”是核心,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以人为导向,围绕人全面展开各项工作。树立合理的理念,将大大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关键词:更新理念;教学管理;和谐发展

一、“以人为本 ”理念

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以人为本,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充分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去开展工作,以实现人与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共同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活动。[2]

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人的因素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人——大学生,而高等教育的实施者也是人——教学管理者、教学组织者。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真正“以人为中心”,使教学管理活动从学生及教师的客观需要出发,做到“理解人、尊重人”。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当前各大高校并没有意识到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事实,在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学科体系的构建上,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的模式之下,致使教学管理体系、课程构建体系及教育实施者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都没有充分考虑社会生产的实际需求,造成所培养的人才严重脱离社会需要,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教学管理者在工作中还表现出“人性化缺失”的现象:首先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相对死板,不能灵活变通,难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表现为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相对死板,高校学生在学习上没有自主权。尽管有些高校已经开始实施选修课,但也只是停留在一些不重要的学科上,学生选课的目的也相对单纯,一味追求学分。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必须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再次,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计划性、规范性过于强烈,统一性要求较强,往往计划有余、灵活不足况,形成了教育教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这种情形下的教育教学管理者具有绝对权威,直接造成被管理者的主动性不足,固定模式也会直接影响甚至禁锢教师的思维,进而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不利于独立人格的培养和发展;最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评价方式也相对传统、死板,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根深蒂固,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利用不足。此外,高校学科设置过于注重理论,对学生操作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与社会的迅速发展背道而驰。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是高校教学管理更新的前提。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从高校直属领导到教育教学管理的直接负责人,再到具体实施者,都应充分考虑社会和人的需要。高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都依靠这些人最基本的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因为人不仅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各种措施、手段的运用,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达到协调互通,促进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有效运行至关重要。因此,“以人为本”将成为现代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理念,也是现代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必然要求。

1.“因人而异”优化教育教学管理。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对象主要涵盖各学院教学组织实施者、教师及学生。因此,应充分尊重各个学院的实际情况,“因院而制”甚至“无为而治”,充分发挥各学院的主动性,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教学规划体系,还要充分尊重教育的终极目标——学生。高等教育教学应该“因人而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实现高等教育教学知识本位、能力培养及人格塑造齐头并进的模式,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必须“以人为本”, 采用多种方式方法优化学科设置,丰富教学内容。

2.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激励制度。现代管理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人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其实质是管人理事、用人成事,借助他人的力量。[3]因此,对于高校来讲,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监督人,以制度激励人,让人能干要比本人能干更为重要。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制度与人的差异性,必须对管理的对象——人有基本的认识。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制度化管理更容易实施,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人的因素,因为个体差异客观存在。管理者要有效地管理好员工,就应充分考虑个体特征,承认个体差异,激发个体潜能,使每个人都有所擅长。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也应该充分考虑管理工作及职工的特征,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管理人员的能力。提高内部竞争机制,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不断更新理念,实现高校管理现代化。

3.“以人为本”优化高校学科建设。当前,高校数量激增,以及严峻的招生、就业形式,促使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必须更新理念,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不仅要教育人、培养人,还要更好地教会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因此,当前我国高校教育首先要合理定位,突出自主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将极大地推动学校的发展。对高校而言,这种特色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合理的学科专业设置等诸多方面。高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高校只有抓住生存发展的根本,合理定位,适时改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及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创新,都体现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些都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来实现。因此,对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而言,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认真地贯彻执行,才能使高校健康和谐地发展。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应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作为核心来合理地安排、优化各项工作,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中心,旨在通过合理的机制来充分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人的综合能力提升与高校教学管理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使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也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孔丽丽.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探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2]王茗茗.以人为本做好医疗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J].管理学家,2011,(6).

[3]赵少平.现代管理理念在高校体育部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

(编辑:陈见波)

作者:王艳琴

上一篇:物理教学设计论文下一篇:电工基础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