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哲学审视分析论文

2024-05-06

高校英语教学哲学审视分析论文(通用10篇)

篇1:高校英语教学哲学审视分析论文

高校哲学教学困境及出路论文

摘要:目前,哲学教育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做到与时俱进的革新。在此前提条件下,简单分析了当前我国哲学教学困境,并针对教学困境,积极地探索问题的突破路径,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哲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有关教育哲学的论文

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我国的哲学教学必须与世界接轨,才能促进我国哲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然而,面对哲学教学现状,我们发现其教学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需要以长远发展的视角,积极探索哲学教学的突破路径,全面提升我国哲学教学水平,促使其与世界接轨,提升我国哲学教学的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哲学教学困境分析

(一)教学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哲学教学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硬性地将抽象的哲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且我国的哲学教学往往与政治思想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哲学知识,大多硬性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在应试考试中学生获得优秀的成绩,便觉得“灌输式”的哲学教学理念是对的。在难以理解哲学知识的状态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会受到打击,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严重阻碍我国哲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学手段单一

信息时代,教学资源的共享性获得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且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哲学教学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但是,目前我国哲学教学手段依旧采取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板书教学模式),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材诵读方式,向学生传达哲学信息,与学生保持“距离”。这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疑惑越积越多,最终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哲学教学难以继续,对提升我国哲学教学质量及与世界的接轨度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教学内容不与时俱进

我国哲学教学内容依然停留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上。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缺乏中国现当代特色。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已不能完全涵盖中国哲学。所以,应积极探索与时俱进且能展现中国哲学特色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加大现代哲学、中国特色哲学的比重。但目前我国的哲学教学尚未达到这一点,因此,难以有效提升我国哲学教学质量,且不利于我国哲学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哲学教学缺乏强大的师资团队,而且现有的哲学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差,与国际水平具有相当大的差距。哲学教学师资一般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哲学相关爱好者、其他专业的教师等构成,缺乏系统性的哲学知识且哲学知识的科学传授技巧不足,往往使得哲学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针对教学困境,积极探索问题的突破路径

(一)革新教学理念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注重审核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哲学知识,摒弃一味地追求考试成绩的观念,并在考试成绩的评定中加大学生日常学习能力、哲学知识的悟性等内容的比重。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知识的重要性,摒弃死记硬背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缩小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丰富教学手段

信息化时代,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得以提高,因此,哲学教学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互联网教学。教师将优质的教学资源投放到网络上,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进行线上线下的哲学交流,并积极吸取国外哲学教学经验和手段,有机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哲学教学质量。

(三)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说服力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积极注入现代因素。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哲学知识的说服力,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强化师资团队建设

师资力量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促进我国哲学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如岗前培训、定期进修和审核等,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以便能够将新的哲学内容带入到教学中。我国的哲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与国际水平具有较大差距,需要不断革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说服力、不断的强化师资力量,与时俱进地提升我国哲学教学的活力,缩小与世界水准之间的差距,促进我国哲学教学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丹.走出哲学教学困境彰显思辨精神魅力: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34(1):155-157.

[2]谢晓健.哲学教学的困境、成因及出路[J].课程教育研究,(14):76-77.

篇2:高校英语教学哲学审视分析论文

摘要:通识教育是一种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教育,其实质在于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人文传统的继承。哲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主干,其目的在于促使人们理解人类与其自身的关系,理解人类内在的期望与理想,这与通识教育注重自由与人文的内涵不谋而合。虽然现今很多高校开设了通识哲学课程,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着力解决当前高校通识哲学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各大高校践行通识教育理念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哲学课;教学策略

自由人教育与通识教育都主张培养健全的、有责任心的公民。当前,一些高校教师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并不深刻,通识课程被当作一般的课程来讲授。但是,通识教育的实质在于对自由的追求与对人文传统的继承,它是一种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健全的人格及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人文学科的主干,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探讨人类的期望与理想在世间万物的整体格局中的位置。其目的在于促使人们理解人类与其自身的关系并理解人类的内在期望,这与通识教育注重自由与人文的内涵不谋而合。因此,哲学课程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哲学知识较为晦涩艰深,因此被很多人视为“玄学”。所以,如何能够将晦涩的哲学知识通识化却又不失哲学思想的深度成为了目前通识哲学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通识哲学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从学生学习层面来看,学生对哲学课的兴趣不足

1.学生对哲学课程的期待与哲学的学科性质不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笔者曾做过一个调查:一个约有140名学生的班里,在上《罗素与西方哲学史》这门课之前就已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只有4人,占比2.8%。在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对哲学产生兴趣的`学生比例提升至30%,虽然人数有所增加,但绝大多数学生仍对哲学课程不感兴趣。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受当前社会追求实用的风气影响,“我学习它有什么用?”成为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必问的问题,这也是他们学习的动力。这种“学以致用”的想法并没有错,但却与哲学的性质不符。哲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知”,它是一门为了满足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心、为了人类追问人生意义而诞生的学科。哲学的学科性质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哲学无用”的错误观点,学生对哲学课程的期待与哲学的学科性质不符,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2.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不足,影响了学生对哲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大学生在过去十多年的学习中普遍习惯的学习方式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就给出标准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也使得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导致学生缺乏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这些思维能力对哲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思维能力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3.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健全,导致他们在学习哲学知识时感到困难。在高中分文理科之后,文科学生基本不再学习数学以外的理科知识,理科学生也不再学习除语文、英语以外的文科知识,这就导致了学生知识背景的不健全。举例来说,笔者所在的学校属于理工科院校,理科的学生占比很大,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背景偏向理科,对文科知识的了解则比较有限。而哲学是人文学科的主干,研究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与理科有很大区别。这种学习方式与学习思维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哲学知识时感到困难。

(二)从教师教学层面来看,部分哲学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1.对哲学课的讲授偏向理论化哲学系的研究生从导师那里习得哲学理论,等到自己做教师后,再把这些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不利于我国哲学教育的发展,还会抹杀哲学追求自由、追求创新的特质。一些哲学课教师并未形成自己的哲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只知传授哲学思想,却不能引导学生思考哲学问题,教学偏向理论化。2.教师难以将哲学知识通识化在哲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能深入浅出地将哲学知识介绍给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将哲学知识通识化,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听课效果不佳,不能及时地反馈学习成果,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启发式教学除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哲学思想的魅力,还可以引发学生对哲学问题的思考。然而,目前一些教授哲学课的教师并未注意到这一点,在课堂上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关心学生个人的哲学观点,也未能引导学生对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哲学课程时体会不到哲学思想的魅力,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事倍功半。

(三)从课程教学层面来看,深奥的哲学思想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哲学思想普遍比较深奥,部分内容更是艰深晦涩,这就使得哲学历来被人称为“玄学”。对哲学的错误认识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压力,学生担心听不懂哲学课的内容,也担心不能理解哲学家的思想,这种畏难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识哲学课教师的教学策略

通识哲学课的授课教师作为通识教育理念的直接贯彻者和执行者,与学生和教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教师应设法将深奥的哲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哲学知识,将哲学知识通识化,并引导学生及时反馈学习成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具体来说,教师可从如下四方面着手解决问题: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哲学学习观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伦理学、政治哲学等都可以解决现实社会的具体问题。学生应对哲学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哲学并非“无用之学”,而是“大用之学”。哲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还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改进教学方法很多学生不擅于主动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机会,并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互相讨论哲学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再讲解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观点,加深对问题的思考,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从中引出哲学问题。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哲学的价值。3.提高自己的备课能力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所侧重,所教授的内容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专业、知识背景作相应的调整。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发现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有困难时,应及时作出相应的补充讲解,逐渐帮助学生健全知识背景。此外,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文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文科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4.注重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及师生情感培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讲解,应学会将艰深的哲学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出来,多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通过例子深入浅出地引出哲理。此外,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建立情感纽带,用“三心二意”来对待学生。“三心”指的是真心、爱心和耐心;“二意”指的是诚意和全意。只有做到“三心二意”,教师才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学习兴趣。讲好通识哲学课并不是一件易事,教师除了要保留哲学思想的深度,还要将哲学思想通俗易懂地阐释出来。因此,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教师还应以初心对待教学,时刻向书本学习,向周边的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实践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让通识教育的理念真正影响每一位学子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3:诚信价值的哲学审视

诚信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在传统道德社会,它发挥了重要的调节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出现了许多缺陷与不足,审视这些不足,对于重构诚信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 者:崔光胜  作者单位:湖北省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22 刊 名: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SOCIALIST COLLEGE 年,卷(期): “”(5) 分类号:B82-02 关键词:诚信   诚信危机   哲学审视  

篇4:大学文化内涵的哲学审视

文化是一种社会形态,也是人的生活方式,对于人的存在具有本体的意叉.文化内涵包括理念、行为、制度和器物四个层面的要素.在哲学视角观照下,大学文化是大学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整理、吸收、升华.并融入学校自身特点与条件形成的文化,是大学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共同创造、共同遵循和分享的文化形态.比照文化内涵要素,大学文化由环境、行为、制度、精神文化四个相互联系的层面构成.尽管大学文化中存在着精华与糟粕,但与其他文化相比较,它具有先进性、多元性、创新性、主体性与教育性的基本特征.

作 者:黄遵斌 刘浔 HUANG Zun-bin LIU Xun  作者单位:黄遵斌,HUANG Zun-bin(赣南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刘浔,LIU Xun(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刊 名: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SOCIAL SCINECES EDITION) 年,卷(期):2009 24(3) 分类号:G64 关键词:大学文化   高等教育   哲学视角   内涵发展   办学理念  

篇5:从哲学视角审视党的思想路线

从哲学视角审视党的思想路线

正确的思想路线维系着党的生命.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革命与建设事业的成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在于我们党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指导,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革命与建设的实践.

作 者:周导杰 作者单位:江苏省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淮安,223001刊 名: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7(4)分类号:B017关键词:哲学 审视 思想路线

篇6:用哲学观点分析的论文

时代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都在不断变化,需要企业不断对管理方式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这种改变。

用哲学观点分析的论文

用哲学观点分析的论文篇一

用哲学的观点分析中药的毒性

摘要: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中药的毒性问题。

首先运用了对立统一的观点阐明有毒成分的存在是中药显示毒性的本质内因,然后应用质量互变的观点探讨中药有毒与无毒之间的关系,

最后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多种因素都可能对中药的毒性产生影响。

关键词:哲学;中药;毒性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有一句药品广告语“中药好,西药快!”,这句话体现了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观念:中药比西药好,因为中药无毒,可以放心吃。

但是最近几年却出现了接二连三的中药中毒事件,如的龙胆泻肝丸事件、20的鱼腥草注射液事件、的糖脂宁事件等等,

甚至在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全省药物不良反应统计表中,某中药品种位列第九,这也是中药首次进入不良反应前十位,这些事实显示中药好像越来越不安全了,

毒性也越来越大了,那么中药到底有没有毒呢?究竟怎么来理解中药的毒性这一问题呢?

在药理学上,对药物毒性的定义就是药物对人体造成的不适和伤害。

这种伤害,不论是天然药物(就是我们说的中药),还是化学药物(就是我们说的西药)都会存在,只不过有的轻些,患者可以耐受,而有的则比较严重,甚至会致人死亡,正所谓“是药三分毒”。

其实,我国古代的中医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毒”即是药,而凡药皆可谓“毒”,“毒”、“药”是相通的。

这种观念虽有偏颇之处,但由此也说明,中药从来都不是绝对安全无毒的。

中药到底有无毒性,毒性大小如何,我认为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中药毒性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或者说矛盾的相对同一性和绝对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看中药的“毒性”,实质是找内因的问题,什么是药物“毒性”的内因?我认为可以分为下列两种情况:

1.1 由所含的毒性成分来决定

为什么中药会有毒,毒的本质是什么?《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这就是古代神话传说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明在原始社会,先祖们就通过生产和医疗实践对药物有毒无毒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这种了解是不全面的,到底中药为什么会有毒,现代药学工作者早就凭借先进的化学仪器和方法,从中药里提取和分离出了各种成分,如生物碱、苷、糖类、木脂素、有机酸、鞣质等等,对这些成分进行分析,就发现了正是这些成分中的某些成分使得药物有毒,从而科学地揭示了“毒”的本质。

这些有毒的成分就是内因,内因决定了事物的本质,决定了药物是否有毒。

一般不含有毒成分的中药对人体是无害的,而含有有毒成分的中药对人体有害,如马钱子有剧毒可以致人惊厥死亡,是因为含有“士的宁”这一有毒成分,而乌头有大毒可使人心律失常死亡,也是因为含有“乌头碱”这一有毒成分。

1.2 由整体表现是否有毒来决定

虽然有的中药含有有毒的成分,但它并没有表现出毒性,其原因是较为复杂的。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但外因也是事物发展的影响因素,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统一的。

由于中药是天然药物,其成分非常复杂,每种成分又受到其他成分的制约,毒性成分也不例外。

有的中药,所含的糖类、维生素C、某些蛋白质等在不同程度上有缓解毒性的作用,所以中医上才有“配伍减毒增效”一说。

将几种中药联合起来使用,是希望通过增添某些中药(其实就是增加了某些成分)来抵消或减轻原来的药物的毒性,这是由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

甚至有的中药有毒成分含量低,并不是事物发展的内因,所以整体表现出无毒的药性。

2 用质量互变的观点看中药毒性

质变和量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累积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变化表现为质变和量变两种运动状态。

一般情况下,药物在不超过常规使用量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然而,大量使用或长期使用则可对人体造成伤害。

量变的累积会导致质变,用药更是如此。

比如说人参具有补气生津之功效,常用量可治气虚津亏,但大量或超量使用则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轻则火热上炎,口鼻出血,重则兴奋狂燥,乃至于死亡。

中药无论“有毒”或“无毒”,它的治疗作用与毒副作用既是相对的,又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

有些“无毒”的中药,用量过度或不合理应用,则会转化为“有毒”的中药,毒害人体。

反之,有些“有毒”的中药,只要适量合理应用,则能化毒为利。

如半夏有毒,在预先暴晒处理和常规使用量下,不但不会毒害人体,还可以治湿痰咳嗽、腹胀而食不消。

3 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中药毒性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世界上的事物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中药是否有毒,虽然受其内因和中药应用的质、量即是否含有有毒成分、是否整体表现无毒以及用量是否适当所决定,但这三种因素又受到许多别的因素的影响。

因为中药的应用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中药最终的毒性。

笔者认为这些因素可以分为药学因素、用法因素、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3.1 药物因素

中药的品种与使用部位、产地与来源、采集时间、储存条件、炮制方法、剂型、制剂工艺这些药学因素对中药有毒无毒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中药的品种不同,所含的成分和含量就会不同。

如五加皮,有南北之分,南五加皮不含强心苷,从而表现出无毒,北五加皮因含强心苷而有毒。

即使是同一种中药因药用部位不同,各部位的成分和含量就会不同,所以可能显示出不同的效能与毒性。

如全蝎,因有毒物质集中在尾部毒腺中,故蝎尾毒性大,蝎身毒性小。

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如土壤、水质、气候、雨量、光照、温度、海拔等相差很大,从而会导致同一中药品种因产地不同而疗效和毒副作用也有较大的差异。

如上面所提乌头,其毒性成分为乌头碱,但不同地区的乌头中乌头碱的含量差别较大,四川的乌头中乌头碱含量为0.5%左右,北京的为0.2%左右,而甘肃的只有0.1%。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及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故中药的采集时间是否适当,直接影响药物的有毒无毒。

如乌头母根中乌头碱含量春天最高,至夏剧减,从秋入冬渐减直至基本消失,乌头子根则刚好相反。

以植、动物占多数的中药,均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糖类等有机物与多种无机物,若储存条件不当,方法失宜,则产生复杂的理化反应,导致部分或整体质变。

中药材通过炮制,内部的各种成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不少有毒中药,通过合理的炮制,其毒性即可减少或消除。

蜈蚣有毒,其毒性成分为蛋白酶类物质,主要存在于活体当中,经沸水烫和干燥加工后,毒性蛋白酶可全部灭活。

篇7:塞涅卡哲学治疗范式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这里分析斯多亚治疗哲学中有关理性与激情的伦理思考,指出希腊化时期哲学的实践理性特征;并初步阐释治疗哲学在塞涅卡哲学文集中的解读。塞涅卡是斯多亚学派中晚期代表人物,他通过哲学式书写分析激情症候之表象,通过哲学思辨操练与沉思治愈灵魂本体疾病,使之回归理性本真,达到宁静无欲与幸福恒常的自然状态。塞涅卡哲学文本研究将丰富对斯多亚治疗哲学思想的挖掘。治疗哲学已为受虚无感困扰的现代人提供了古典智慧良方,赋予人们对自我意义的不断思索。

关键词:塞涅卡研究;激情;哲学治疗;斯多亚伦理学

谈到希腊哲学,先入为主的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典希腊时期的理性主义哲学,而忽视希腊化时期逐渐走向主流的斯多亚哲学流派。古典希腊时期强理性保证真理的思潮逐渐落幕,推崇的智性生活已很难为希腊化时期人们的灵魂提供充分的慰籍。后随着古希腊城邦时代结束,由国家代之,人们政治生活方式因之断裂;加之帝国不断的扩张、地中海区域频发的战乱、风云诡谲的政治、时代裹挟着的无常人生———这一切使当时的哲学家们陷入哲学与个体生存关系的思考之中,幸福的内涵也随之从古典希腊时期至希腊化时期悄然发生变化:至善由城邦的正义蜕化为个体的幸福。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Windelband)认为,希腊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原始的伦理意识分崩离析,这使有关正当的生活行为的教导成为首要目标,最终成为哲学的主要内容。[1]希腊化时期哲学进入个人伦理学时期,哲学不再表现为为思辨而思辨的空洞玄学,而生发为一种关注切己问题的实践性智慧。希腊化时期哲学的本质乃在于治疗人的疾病,作为希腊化时期的主要哲学流派的斯多亚派,正是治疗哲学的代表,它视治疗灵魂顽疾为哲学的使命。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斯多亚哲人都十分关注当下所出现的因外在生活而映射到个体心灵的疾病症候谱系;他们认为,哲学论证如果不能帮助治疗人的灵魂疾苦,正如医学不能解除人的身体疾病,都是一无是处、空洞无益的。[2]因此,从这个意义而言,哲学的教导与训练就不只是指向语言思维与逻辑学的规范,而是更新存在方式的伦理学问。

一、理性与激情:斯多亚治疗哲学对象的分析

斯多亚主义把哲学分为逻辑学、物理学以及伦理学三个部分,伦理学是斯多亚哲学关注的焦点,到了晚期,斯多亚哲学家们甚至只视伦理学为哲学探讨的对象。他们认为,无论逻辑学、物理学还是伦理学都本着对生活的理论性训练,从而更新个体生活方式,形成生活的逻辑学、生活的物理学以及生活的伦理学。对于斯多亚而言,从事哲学便是指实践如何“生活”,如何自由并自觉地生活。自觉地生活,是指我们超越个体性的局限,将自己视为理性生命的宇宙(reason-animatedcosmos)的一部分。自由地生活,就是指我们放弃去欲求自身无法控制的事物,让身心归属于那依赖于我们的只是出于理性且与理性一致的行为。[3]斯多亚学派极具代表性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塞涅卡、奥勒留等———都通过灵性操练,规范判断与欲望,展现了灵魂理性本身的一致性与和谐性。

(一)灵魂疾病的产生根源

希腊化时期,部分哲学家一度将哲学视为空洞的思辨,远离生活内涵本身,也从而失去了古典时期哲学关注生活的本质。古典希腊时期,公民在城邦的政治生活中探索个体的人生价值。后随着马其顿南下入侵希腊本土,希腊诸城邦开始瓦解,国家代以形成,城邦自由的公民也变成了国家的臣民,也不再如个人与城邦的关系那么密切。社会变革的动荡,政权交替缺乏稳定;人们常感到朝不保夕,就开始放纵自己,尽情享乐人生。社会风气腐化、公共道德逐渐堕落。现实的社会历史背景,促使哲学家们转换了前人开创的希腊哲学的.主题,即不再把思辨的生活看成是最高的生活,也不再关心城邦的生活,而是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由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疏远,便从政治生活退守到个人生活,也即合乎自然和灵魂宁静的幸福的个体生活。斯多亚哲学家意识到希腊化时期的人们因内心心灵生活与外在实际生活分离而产生的焦虑,观察到需要治疗的失范世界,分析了在失范世界中人们因贪婪、愤怒、悲伤、恐惧,以及自私所起的不感恩等无节制的理性(灵魂)疾病症候群。

(二)斯多亚伦理学中的激情

斯多亚治疗哲学明确治疗对象上述心灵疾病症候群,斯多亚主义称之为激情(pathos)。斯多亚哲学家将一切事物区分为善(good)、恶(badorevil)与非善非恶之物(indifferents)三类。非善非恶之物指生命的健康、富足、贫穷、疾病、死亡等这些无谓善恶且不受自己控制的自在之物,其得失取决于命运安排,不受人之左右;非善非恶之物又可阐释为身外之物,外物。善、恶并非物的属性,而是灵魂特有的属性,由人的灵魂对待与处理身外之物(indifferents)时彰显。换一种方式表述:幸福与不幸,或善与恶只是灵魂对外物的认识与判断。智者或圣人能够对外物有正确的认识与判断,便能获得灵魂的宁静与幸福。平常人要获得自身幸福,必须超然于外物。一旦受外物所累,灵魂内部将产生一种非理性与非自然(或非本真)的运动,也即过度的冲动,芝诺定义为激情。[4]罗马人加图(Cato)将希腊语pathos(激情)翻译为拉丁文morbi(疾病),正好契合了斯多亚学者认为激情是理性(灵魂)患疾这一观点,人正因为受激情支配而导致灵魂的疾病。斯多亚学派把激情看成是疾病,一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精神,另一方面,这一理性一元论观点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德性论存在根本性分歧。后者认为激情是中性的,即非善非恶,或可善可恶;理性本身不会出现错误。譬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如果激情能受理性指导,就能做出良善之举,如果激情受欲望控制,则可能做出违背德性之事。从传统德性论来看,激情与理性乃二元对立的两极;柏拉图及其追随者认为非道德行为源于激情、理性和欲望之间关系的错位,也就是原本由理性主导的生活,现在由欲望主导,且因激情助燃以至出现非理性而造成的过度冲动。在斯多亚学派看来,理性是一元的,理性本身会出现错误,而激情就是一种错误的理性判断状态。理性的误判与误用是灵魂顽疾的根源所在。激情源于判断的结果,起自于印象被赞同这个环节。人首先对物体或事件形成印象,并对这一印象形成赞同;当人们赞同的印象本质上是错误的时候,就形成了诸如痛苦、害怕、高兴和伤心等传统德性论所指的灵魂非理性部分的激情。斯多亚认为激情错误地运用了印象,产生于错误的判断中,从而使理性失去了正确的定位。[5]治疗激情就必须“正确地运用印象”,将理性由错误判断所造成的“激情”中疏解出来,通过治疗激情状态下的理性回到理性的正常状态,也就是回到理性正确的判断状态。在斯多亚学派看来,灵魂中没有非理性的力量,人只是在婴幼儿时期才有非理性的东西,到了成人时,非理性消失,灵魂中只有理性。激情也是理性的,激情不是人面对外界刺激而产生的本能反应,而是对本能反应做出的判断,即理性参与之后形成的激情。[6]斯多亚学派认为人的灵魂并不存在与理性对立的状态,从而将传统德性论的理性二元论修正为理性一元论;斯多亚学派认为所有的激情和欲望也是理性的判断,或者理性判断的产物,是由于人们对于非善非恶之物的错误认识。对斯多亚学派而言,各种激情均因为高估了外物的价值。举例说明,人们可以平静接受“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而对“某人是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文学家”这样的判断欢欣鼓舞;或者人们可以平静接受“有人离世”,而“我的父母突然离世”的判断令我们茫然无措与伤恸不已。

(三)哲学治疗的目的

治疗哲学就是要把这些激情与非理性判断从灵魂中连根拔除。《治疗欲望:希腊化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一书中提出,希腊化和罗马时期的各派哲学为了治疗人类的心灵疾患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治疗方案。治疗哲学的首要目标是获得幸福(eudaemonia)。希腊化时代的“幸福”,基本含义是“心灵宁静”。这个词有两个来源:一是希腊语中的“ataraxia”,字面意义是免于烦扰或焦虑。二是拉丁文“tranquillitas”,意思是灵魂强大而平静的状态,不为任何恐惧、迷信或其他感情纷扰。[7]在此基础上,斯多亚学派提出,作为正确判断的德性可以修正乃至消除作为错误判断的激情,从而获得百分百的心灵宁静和幸福。

二、塞涅卡的创作处境与自我治疗

斯多亚学派中晚期代表人物塞涅卡(LuciusAnnaeusSeneca,公元前3年-公元65年)对斯多亚激情的各种表现分析得细致而彻底,读他的作品如读一部人类本体疾病大全。各种本体性的精神疾病,在塞涅卡看来,必须从哲学根本上进行治疗。塞涅卡一生经历罗马帝国四位皇帝的统治,刚好跨越帝国初期建立的劳狄乌斯王朝(公元前27年-公元68年)。塞涅卡鼎盛时期为著名暴君尼禄在位的初年,作为尼禄的治国之师与曾经的太子太傅,为这位著名的暴君提出过诸多道德训诫,如《论仁慈》;塞涅卡作为斯多亚学派哲学家的身份也正因此得以彰显。塞涅卡一生作品丰富,共创作哲学文集十卷,分别包括《天命论》《论智者的恒常》《论愤怒》《致玛西亚的劝慰书》《论幸福生活》《论闲暇》《论心灵的宁静》《论生命的短促》《致波里比乌斯的劝慰书》《致母亲赫尔维娅的劝慰书》;长篇论说文《论仁慈》《论恩惠》两部;晚年完成伦理学力作《道德书简》与自然哲学力作《自然问题》;以及《美狄亚》等悲剧作品若干。[8]塞涅卡很少在作品中谈及个人生活,所以很难梳理出作品集的时间线性。不过,他宦海沉浮的一生有几桩标志性事件,便于我们基于此修补塞涅卡作品谱表。塞涅卡公元41年遭克劳迪乌斯流放八年,公元49年被王后阿格里皮娜召回任太子尼禄的太傅,公元59年淡出仕途,62年完全隐退转而专注于哲学思考与写作;公元65年被暴君尼禄下令赐其自尽。[9]在漩涡般令人无法喘息的政治激流中,塞涅卡还写出了大量文学与哲学作品;创作盛期恰好在惨遭流放的八年以及自杀前被软禁的三年。塞涅卡体会到人们生活的危机与奴役,也许,正是通过这些密集的哲学书写与治疗,帮助他度过险恶的政治生活与人生激情的重创。塞涅卡从斯多亚哲学的治疗性出发,区分出那些不属于我们的非善非恶之物,操练灵魂的坚韧、内心的宁静。先对这些密集创作的政治隐喻与政治目的避而不谈,值得肯定的一点,塞涅卡宦海沉浮的一生经历给予他对人性激情与欲望切肤之痛的体会。通过这些哲学书写式治疗———特别是通过分析斯多亚伦理学对心灵激情与欲望的哲学认识与治疗———帮助哲学家本人从容度过了政治生涯的重创。

三、塞涅卡的治疗哲学范式

塞涅卡著述中,频繁出现“愤怒”“劝慰”“智慧”“宁静”“幸福”等斯多亚治疗哲学关键词汇。同斯多亚哲学如出一辙,塞涅卡认为理性不再是以观念为对象的凝思活动,哲学也不是把玩观念的沉思活动,而是实践意义上的治疗灵魂激情的哲学;理性即实践理性,从而区别于古典哲学提倡的理论理性。

(一)塞涅卡的治疗对象

塞涅卡在哲学文集中对欲望、恐惧、快乐和痛苦四类斯多亚激情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愤怒、贪欲、失去的痛苦、死亡的恐惧等激情(常在文集中以怒气、不安、恐惧、忧伤、贪婪、嫉恨等方式体现),通过书写给出哲学治疗良方,让灵魂回归本真与自然,回归理性,最终达到“德性、宁静”的幸福恒常状态。以《论生命的短促》为例,这是一篇针对恐惧生命短暂的文章。塞涅卡分析,并非生命短暂,而是常人处于一种忽略过去、无法把握当下并奢求未来的“非自然状态”或“非本真状态”;只有选择顺乎灵魂理性的本真生活,才可延长生命使之不朽。《论心灵的宁静》指出自然宁静的最大敌人莫非求之外物而累及心灵的贪欲,以及因求之不得相伴的痛苦。灵魂必须从外部利益抽离,回到心灵自身,方能得以宁静,过朗观从容的闲暇生活。在《论愤怒》中,塞涅卡认为愤怒是重要的精神疾病,是迫不及待产生惩罚或伤害他人的激情。愤怒与人的理性本质不相符,它表现了人内心的脆弱和不宁静,并最终会以伤害他人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执政者的愤怒,由于可以被权力放大而带来更大的危害。塞涅卡以亲人或挚友为倾诉对象,其治疗良方注重哲学思辨,增长智慧与德性,成长为洞明宇宙真理且兼具主体性的自由人(autonomousbeing)。智者的“无欲”与“免于激情”(apatheia)的状态常人难以企及,但灵魂可以通过自省臻于完善。斯多亚学派认为每个人理论上都能达到无欲状态,因为无欲源于人类自然本性———理性。值得嘉许的是,塞涅卡作为一个深陷政治旋涡中的斯多亚哲学家,在书中公开承认自己同样患有各种“疾病”。例如在《致母亲赫尔维娅的劝慰书》中,塞涅卡描述自己既是“医生”,又是“患者”,与写作对象母亲同样需要诊断、治疗与自我提升。塞涅卡的哲学治疗不是针对智者或圣人,而是包括自己在内的平常人;这一道德目标成为统一塞涅卡作品整体性的核心体现。

(二)塞涅卡的治疗手段

塞涅卡作品中呈现的对灵魂本体疾病的治疗手段有二:之一,语言修辞,之二,哲学思辨。塞涅卡是一位称职的哲学“医师”,他的哲学治疗采取与亲人或友朋一对一促膝谈心的方式展开。劝慰三连篇以亲人或挚友为倾诉对象,或娓娓而谈斯多亚伦理,或耐心疏解写作对象灵魂之困顿,对“悲伤、愤怒、贪欲”等激情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斯多亚学派认为,激情源于错误认知,属于灵魂失去理智的状态。塞涅卡通过分析激情在不同阶段的体现提出治疗的阶段性。第一阶段灵魂被激情困扰,无法诉诸理性;所以,灵魂的医生需要采取劝诫(admonitio)与沉思(meditatio)的治疗方法。劝诫针对所有激情,沉思则主要针对恐惧———恐惧是斯多亚主要的激情之一,主要指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不幸的恐惧。《致波里比乌斯的劝慰书》中,塞涅卡劝诫,悲痛无任何益处,一切有始之物必有终结,宇宙亦如此。因此一个人并没有过多的理由沉浸在悲伤的情感中。[10]可见,斯多亚学派继承了柏拉图拒斥“诗人”通过幻象或幻想蛊惑人心的传统,作为一个致力于“治疗”的哲学学派,斯多亚哲学家不创作任何虚幻的补偿意象(compen-satoryimage),而是分析可以避免的愚蠢,进而开出治疗的良方。塞涅卡在与卢西里乌斯通信中提到,我们必须期待将要发生的所有可能的不幸,这样真正发生之时,我们才能准备好。比如对死亡的沉思,塞涅卡认为是所有沉思冥想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死亡是人生必须面临的不幸,无法预先演练。[11]劝诫与沉思这两种治疗手段运用修辞诉诸感性而非理性。沉思、冥想与自我暗示能够治愈灵魂的激情与欲望,但却不能达到“幸福生活”。沉思有别于劝慰的重要性在于,前者不仅是为了暂时抚慰,而是为获得智慧,使灵魂成为具有德性的自主个体。劝慰是一种语言行为,沉思既是一种语言行为,也是一种实践行为。沉思实践包括自我觉察以及有益德性增长的想像力。[12]自我觉察是一种“精神操练”,塞涅卡日省吾身,也敦促他人过一种自我觉察的精神生活。自我觉察审视过去,而非展望将来,一个人自知便能自制。塞涅卡大部分作品写作思路都在上述早期治疗阶段的框架之内,不乏系统的理论因素。塞涅卡从未忽略矫治激情之后哲学智慧(sapien-tia)的学习。他的作品中不乏将伦理学理论放入具体实践中的操练。由此可知,只有吸收并内化哲学原理,治愈的真正目标才能达到。当人激情的矫治还在最初阶段,是无法通达哲学智识的,只有内化为行为,才会得到美德。最后阶段实际上也是哲学智慧的习得阶段,也即从对哲学的认知(studyphilosophy)内化为哲学生活(dophilosophy)的阶段。一旦个体的哲学治疗完成,斯多亚学派的目标(telos)———个体获得智慧、德性、幸福的状态———也就达到了。

四、结语

篇8:本雅明翻译哲学思想分析论文

瓦尔特·本雅明是20世纪翻译界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翻译家,对翻译理论发展史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在1923年为波德莱尔的诗集《巴黎风貌》所撰写的序言《译者的任务》一文对翻译的实质、标准、方法等方面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其观点高屋建瓴,神秘独特,将译者从幕后推到了前台,从边缘推到了中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翻译的地位,一度被奉为“翻译的圣经”。国外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了对本雅明的关注和研究。美国女作家汉娜?阿伦特,英国翻译家保罗?德曼,法国解构主义创始人德里达、以及美国诗人、翻译家威利斯?巴恩斯等人均对本雅明及其翻译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德里达的名篇《巴别塔之旅》就是在他认真研究本雅明翻译哲学思想之后的成果。国外学者对本雅明翻译思想的研究注重从哲学及语言学角度的挖掘,认为本雅明的翻译思想重点是从语言的角度揭示翻译的哲学本质,即翻译行为所具有的形而上的本质与使命。然而,受长期以来的实用主义影响,我国译界对交际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目的论、文化翻译理论等研究比较深入,对本雅明翻译理论的价值认识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拟从本雅明翻译哲学的各个层面对其翻译哲学思想进行再探讨,并着力分析本雅明的翻译观对一系列翻译问题的启示,特别是对历来争论不休的一些问题的启示,从而进一步揭示其翻译哲学思想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一、本雅明翻译思想概要解读

(一)“纯语言”观

本雅明认为翻译是一种追求“纯语言”的方式,这一思想与他的语言宗教观密不可分。本雅明理论的卓越与非凡正是基于这个包括一切的语言概念:大千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最终的目标是理解世界的构成,在不完整的人的语言和上帝的语言间达成和谐。这种思想受犹太教神秘哲学思想影响很大,并在格尔肖姆?肖勒姆的宣传下,被广泛接受。为了体现翻译的重要意义,一个前提便是首先要考虑语言理论,这是任何翻译和可译性概念的必要基础。在《译者的任务》发表七年前,本雅明曾发表了一篇更加形而上学的文章《论本体语言和人的语言》。在此文中,本雅明提出了人类语言中思想实体和语言实体的区别。本雅明假定了一个普遍的概念范围,将其命名为“思想实体”,完全脱离且区别于“语言实体”。人的思想实体和语言实体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但语言实体永不能包含整个概念范围。因此,一种语言根本无法表达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因为各种语言都是不完整的。依据圣经的观点,在天堂中曾经存在一种完整的语言,在人类企图建造巴别塔通往天堂之后,上帝便将这种语言分裂成不同的语言。因此,特定的单一语言便是起初纯语言的一部分,是不完整的,而翻译就是要使语言完整,要将分解的“意图模式”拼凑起来完善被认为是不完整的源语言。由此可见,“纯语言”是本雅明语言哲学和翻译思想的出发点和根基,它拥有超越性,是本体论意义上的“终极语言”。在此意义上,译者的任务就是把具有亲缘性的各种纯语言的碎片拼接粘合起来,在目的语语言中把流放在原语语言中的“纯语言”的可能性释放出来,从而使各种语言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而趋于圆满。

(二)可译性与后续生命说

在纯语言这个形而上的框架内,翻译于是也被提高到了语言的层面来理解。翻译将在对原作的再创造中把被囚禁在原作中的纯语言解放出来,从语言的流动中获得完全成熟的圆满的纯语言,因而,语言哲学中“不可译”的悖论在本雅明的翻译理论中并不存在。本雅明认为原作的可译性取决于:

1.在原作的读者中有称职的译者;

2.源语言需要翻译,而可译性是其固有的特性及内在法则。因为艺术作品不属于任何特定时期;相反,它的生命是短暂的。艺术作品具有“时间效应”,而这一效应以“语境”的形式渗透在作品中。这一“语境”无法复制,它必须重新建立,译者的任务就是利用语言转换的形式去重新塑造原文本的生命。换言之,每一个作品涉及到它的翻译时,都是一种新作品的诞生,可译性因而成为原作与译作之间至关重要的生命纽带,作品的被翻译则标志着原作的生命在译作中获得了最新的、完整的展现,从而使原作进入了后续生命的阶段。由此看来,翻译是由原作的可译性召唤出来的后代,原作必须仰仗译作来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因此,译作不是服务于原作,而是因原作而获得自己的存在。这一观点为经典作品的复译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译者只有在翻译中不断寻找“纯语言”,原作才能重获新生,原作语言与译作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才可被意指(表达)出来。

(三)意指方式与精英读者观

既然翻译是挖掘原语与译入语之间的“亲缘性”、“互补性”从而达到“纯语言”境界,那么寻求原语与译入语之间意指方式的互补交融则成为翻译的关键所在,因为“纯语言”只有借助语言间互补的总体意图才能实现,而译者正是要“从译入语中找出那特殊的意指方式,以便用那种语言创造出原作的回声”[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翻译是响应原作的要求,将它的意指方式带入译入语中,因为译入语需要这种外部力量来释放自身被隐藏的发展进化的可能性。由此可以看出,译者要传达“如何表达”的,而不仅仅是“表达了什么”。归根结底,翻译就是对纯语言的救赎。意指方式的提出也印证了本雅明可译性论述中对合格译者的选择问题。因为翻译对象不是一般的信息类作品,而是具有高度文学性与文学内涵的经典之作,所以译者必定是精英读者,否则译作必定是对原作内容与内涵的不精确的表述,从而成为劣质译作。因此,作为精英读者的译者,不能迁就一般读者的接受习惯与认知水平,而应该勇敢地传达新颖的意指方式,把原作带到一个更高、更完美的语言层次,用高标准引领读者,拓展其认知视野与鉴赏水平,这是翻译语言具有价值的先在条件之一。

二、本雅明翻译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探析

(一)“形而上”意义

不同于传统观念,本雅明给翻译“赋予了某种本体的地位”[2]。本雅明提出的“纯语言”概念,从语言哲学的层面追问并回答了“翻译何以可能”这样一个翻译的本质问题,这十分类似于康德哲学三大批判的研究方式,追问的是翻译的前提条件、翻译的限度以及从什么意义上来讲翻译是可能的问题,从而深刻揭示了翻译的哲学本质。正如本雅明所说,“翻译最终达到表现语言间深层关系的目的,以满足我们的需要而达到表现语言间内部关系的目的”[3]。翻译的本质不在于交流沟通,不在于其传达的信息,而在于翻译就是人类在试图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必须使用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翻译就是我们的思维本身,是寻找种语言源头的工作。这一思想揭示了翻译这项极具实践经验的人类行为的本质、价值和基本方法,围绕翻译自身构建了一个理论研究的框架体系,并为其提供了相应的视域和立场界定,可以说囊括了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的所有基本问题。因此,本雅明一直被译界公认为是解构学派的奠基人。

(二)“翻译主体”意义

在历来的传统翻译观中,译者与译本是从属于原作者与原作之下的,向来都处于“奴隶”与“从属”的地位。译者甚至被要求隐形,最多只是被视为原作与译作之间的中介,这样,在翻译行为中译者对行为结果———译作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就被忽略了。而本雅明却认为译作其实就是译者用译入语的意指方式所创造出的原作的回声,这样一来,译者与译作的地位就被提高到了与作者和原作相同的高度,从理论上极大提高了译者的主体地位。另外,精英读者观的提出,颠覆了接受理论的“读者中心论”观点。首先,在《译者的任务》一文开篇,本雅明就指出“在欣赏一件艺术品或一种艺术形式时,考虑接受者从来都证明是无益的”[4]346。因而,本雅明把译者的任务定位在了引导读者而非迁就读者的主动地位上。换言之,翻译不应该为了迎合普通读者的需要而存在,译作的优劣不以读者的喜好或可读性的高低为标准,一味迁就读者的认知和对市场的妥协,往往是劣势译作形成的根源。这种对译者主体性的确认、对读者需要的“无视”恰恰反映出了本雅明一贯对艺术作品翻译的严肃态度,也是其作为译者在精神上对艺术价值和职业操守的尊重和坚守,是翻译通往最高境界的努力,无疑值得我们深思。

三、本雅明翻译哲学思想的实践价值探析

本雅明不仅从哲学高度上对翻译的本质进行了追问式的思考,其生前还有大量的翻译实践作品。他的翻译实践为其理论建构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他的翻译思想不仅具有理论启迪意义,而且对于文学翻译实践同样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比如,困扰译界多年的许多纷争都可在本雅明的思想中得到较为明确的答案和启示。

(一)对翻译立场选择的启示

翻译立场即直译与意译或异化与归化,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对翻译结果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而立场的选择则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与回答密切相关。本雅明认为翻译的本质不在于信息的传递,而在于语言本身,因为语言是伟大作品的基础,伟大作品又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要保持对原作价值的尊重,直译是必然的选择。只有直译,才能达到译作的“透明”,即从译作中清晰的看到原作的所有风貌;只有直译,才能充分揭示语言间的亲缘关系,才能使语言间的意指方式交融互补。也只有直译,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译作中“异”的因素,保留原作的结构、句法、节奏以及独特的语言韵味和魅力,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原作的文学意蕴。本雅明认为,翻译是一种追求“纯语言”的过程。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在翻译中找到合适的意指方式。也正是这种差异本身丰富了目标语言的来源。那些外来的、不可译的概念和结构的引入,便参与到目标语言的持续补充之中,最终达到“纯语言”的顶峰。路德直译《圣经》,直接影响了德语的形态发展和变化,丰富了德语的表达,使其形式更加多样,音韵更加优美,表达更加丰富。因此,站在本雅明的翻译立场上,追求意义的传达与归化观念的译者必定是一个低层次拙劣的译者,他对自己语言惯用法的尊重远远胜过对外国作品精神的尊重,他错误地“保持了本国语言偶然所处的状态,不让自己的语言受到外语的有力影响”[4]358,从而忽视和限制了借助外来语拓展和深化自己语言的可能性,因而也无法完成作为一个译者的真正的任务。在这一点上本雅明与鲁迅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答曹聚仁先生信》中,鲁迅说:“中国原有的语法是不够的”,中国人不但要从外语输入新字眼,还要输入新语法”[5]。翻译要突显语言之间的差异性,新的表达方法便可由此催生。本雅明的直译观虽有一定的局限性,却提醒译者防止以本国语读者为中心的过分归化意译的做法。

(二)对“形意之争”的启示

长期以来,在翻译研究或实践中,无论是语言学派还是文化学派,历来都提倡以交际目的为准绳,力求译文最大限度地传达原文的.精神和内容,即语言服务于内容。而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的第三节就开宗明义地指出:翻译是一种形式。他的意指方式的概念囊括了通常意义上的语言形式概念所包含的绝大部分因素,如词语特征、句法结构、章节构成和修辞方法等等,因此,精心细致的融汇原作的意指方式,“从译入语中找出那特殊的意指,以便用那种语言创造出原作的回声。”[4]354。本雅明使我们意识到,文学作品说到底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纯语言在世间的载体,译者的任务在于在原著当中找出互补的意指方式,把原著带到一个更高、更完美的语言层次。因此,译作的价值不仅在于传递了原作的内容意义,更在于用译入语语言再现了原作匠心独具的独特表达方式,这样才能真正保证译作不把经典的原作翻译成为只传达了内容意义而忽略了原作形式的拙劣译作。也就是说,对文学翻译来说,怎么说的比说了什么更重要———“传意”必须“传形”,“以形传意”才是对原作最佳的翻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译作。这使我们在语言哲学的层面上对“形”与“意”的辩证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我国译界长期以来以追求“神似”向往翻译的“化境”、过分强调“功能对等”、“目的论”等为主流的翻译思想无疑是一种反动,值得翻译界深思。

(三)对经典作品复译的启示

关于复译,我们以往是从文本需要、读者要求、出版市场、译者主体性、翻译质量等方面的因素加以研究与剖析,而本雅明的翻译哲学思想对复译现象做出了语言层面的解释,合理新颖而又独特,颇具启发性,使我们对复译的认识有了新的视角。首先,本雅明指出,原作的可译性取决于原作的语言品质,只有极具特色的高品质语言,才能为翻译提供丰饶的土壤,其可译性才越高。而这些特点正是古今中外伟大文学作品的典型特征;其次,译作是原作的后续生命,越是伟大的作品其生命力越是强大,而“生命的范围是从历史的观点而不是自然的观点来决定的,……伟大的艺术作品的历史向人们讲述了这些作品的渊源,他们在艺术家的时代问世,以及在以后的世代里原则上应有的永恒的后续生命。……那些不仅仅传达原作内容的译作便应运而生,原作的生命在译作中获得最新的、不断更新的、最为完整的展现。”[4]349这清晰地阐释了伟大作品何以超越时代,不断被翻译不断被传颂,生命力如此强大的原因。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的进化发展,过去的意指方式在新的语言中不再适用,必将产生更新,而伟大文学作品的永恒的生命力仍在呼唤着翻译,这必然将产生源源不断的复译行为。本雅明的这一观点为文学经典、艺术经典及文化经典的复译、传承和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结语

本雅明从本体论层面对翻译的本质做出了精辟的论述,他独特的翻译哲学思想引发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界对翻译理论的重新思考,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其从翻译实践的研究延伸到了语言层次和哲学高度。他对翻译标准、翻译立场、译者的天职、以及原文和译文的关系进行了全新的阐释,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使译界重新认识到文学翻译中语言神圣的一面,并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文学翻译的世俗观点。虽然译界对本雅明的翻译观点莫衷一是,有褒有贬,但作为翻译研究的一种思潮,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依然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深入挖掘本雅明翻译哲学思想,必将引发我国译学界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新的思考,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范式。

参考文献:

[1]袁筱一,邹东来.文学翻译基本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54.

[2]袁伟.本雅明说的是啥[J].国外文学,2007(4):47-58.

[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5.

[4]陈永国.翻译与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篇9:高校钢琴教学培养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钢琴教学是高校音乐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钢琴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一门乐器学科,钢琴演奏表演也是高校钢琴教学的重要的内容之一,音乐表现力是钢琴表演的关键内容。如何培养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一直以来都是高校钢琴教师们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就此本文结合实际浅谈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对策分析。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学生;音乐表现力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不断的转变,高校的教学培养目标也发生着转变,现今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们艺术能力的培养,当前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钢琴专业。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的钢琴专业处于开设之初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必定有许多的教育方面的问题。当前高校在钢琴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们的钢琴表演能力的培养,作为钢琴表演能力的关键音乐表现力也被高校的音乐教师们所忽视。这种钢琴教育方式是偏离钢琴教育的正确轨道的,高校的音乐教师们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寻找有效的对策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二、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作用分析

1.使学生门拥有音乐感受能力。感受能力是音乐表现力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感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的曲调、音乐的情感传达,拥有音乐感受能力的学生们在学习钢琴的时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感受能力某种程度上是对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情感的接受,拥有音乐感受能力的聆听者可以极快的进入音乐所描述的世界当中,可以说是音乐作者的知音。拥有音乐感受能力的学生不仅仅能够更好的学习音乐,也会是一个充满艺术修养的人。现今的高校学生们应当是充满艺术修养的,这样的学生才是符合现今社会人才要求的学生,因此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培养。2.使学生们拥有音乐想象能力。音乐想象能力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们来说是相当的重要的。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听觉艺术是相当抽象的艺术,因此需要听众们拥有丰富的音乐想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美。在钢琴教学中学生们的音乐表现能力是和学生们的音乐想象能力相互的关联的,在某种程度上音乐想象能力是实现音乐表现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钢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使用示范性教学、比喻性教学和情景还原式教学来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想象能力。让学生们拥有丰富的音乐想象能力去感受到钢琴旋律所打造的山川河流之美、人生百态之美,让高校学生们成为一个富有音乐素养的人。

三、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对策分析

1.使用多种音乐素材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音乐是一种相当独特的艺术,某种程度上来说音乐是主观性极强的艺术。因此不同的人的音乐艺术表演给予人的感受是不同的,高校钢琴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要使用多种多样的音乐素材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师们可以选择不同钢琴演奏大师的作品给学生们聆听,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音乐大师们不同的.艺术风格,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钢琴演奏表现力。在了解作品的同时,也要了解作者的出身和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任何钢琴音乐作品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受,因此需要学生们通过作品诞生的时代和作者的经历去寻找共鸣,只有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寄托,学生们的钢琴演奏才能拥有表现力。2.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基础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表现能力。高校的钢琴教师们应当认识到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需要使学生们拥有扎实的音乐基础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们的听觉能力,钢琴表演艺术是听觉艺术,因此听觉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听觉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们要让学生们注意每一个音符出现转变,每一段旋律的起落。教师们可以让所有的学生依次进行示范演奏,让每一个学生们去聆听,从中寻找不足之处让每一个学生成长。高校钢琴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们实践演奏能力的训练,要让学生们在实践演奏的过程中去感受钢琴演奏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关键点,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3.培养学生们实际演奏过程中的反应能力。钢琴表演艺术终究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因此钢琴的表现能力也会被演奏过程中的外物感染,所以需要教师们进行学生演奏过程中的反应能力的训练。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们可以改变演奏的环境,让学生们经历不同的演奏环境,演奏的环境可以是安静的,也可以是嘈杂的,除此之外,教师们甚至可以使用比较极端的方式来干扰学生们的钢琴演奏,培养学生们拥有面对突发状况调整演奏方式的技巧。这种环境的改变锻炼最终为了使学生们拥有一颗能够安静下来沉醉在音乐中的心,是为了使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得到充分的加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表现能力是相当的重要的。高校的钢琴教师们应当认识到这一点,积极的寻找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表现能力,让高校的大学生们经过钢琴学习之后成为一个拥有艺术素养的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伯飞,张静,陈芳清歌.“红色经典”文学审美的史诗性解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S2).

[2]郭琳.试析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实用性教学的达成-以肇庆学院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学改革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6(06).

[3]阎晓雪.浅析清末民初张家口地区的民间歌谣[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篇10:高校英语教学哲学审视分析论文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创设,给予后代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思考问题。三段论中涉及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而每个大前提又可以独立地看成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又会有大、小前提,这样不断往前追索,就会追溯到最初的大前提。这就是一套思想理论的预设前提。

一、预设前提的产生

人类对于未知总是保持着这样的心理,这种心理包含了两层因子,一是恐惧,二是好奇。恐惧是因为人在世界生存必然有的自我保存的本能,当自我保存面对外界从未接触的事物进入时,自然会做对比,即这种不可知的联系是否会对自己的生存产生影响,也就是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之中,发生了好奇和恐惧。这两种情绪总是呈现出某种占据上风、某种占据下风的状态。当恐惧占据主导地位,那么人们就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借此消除内心的恐惧感,以求心安;当好奇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就会对这个未知事物进行探索,直到力求得出一个确定性的答案为止。人类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认知和摸索也就伴随着这基本的心理向前发展。

但正如前文在解释预设前提的时候所谈到的,终有一天人类的认知会因自身环境、所接收的信息的不完全性而面临着停滞。这停滞当然会在后世被后人拾起,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总是难以触摸到那扇“不可知”,即这个思考的预设前提。古希腊时期最初的“气”、“水”等,基督教的发展带来上帝,而后世西方哲学借用上帝的概念解释预设前提,上帝不再是上帝;在东方,儒家将“阴阳”摆在首位,道家用一个“道”字涵盖了一切并以之解释这个预设前提,佛学思想用如来消除了人们对这最原始未知的恐惧。人类的历史向前,但是这些先哲的.智慧我们依然追寻,我们试图站在他们肩膀上看清这个世界,还原这个世界最本真最初始的面貌。而后科学的发展试图从纯粹科学的角度去解释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但这在哲学上是无益的,哲学家们不会满足这个纯粹物质所构造的世界观。

二、预设前提探索中所存在的两个隐性阻碍

每一个学说或者思想体系,都具有一个预设前提。所以批判一套思想体系最直接而又最致命的无疑是找到他的预设前提,然后加以提问。这时对方无非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要么因无法继续往前追溯而不得不怀疑理论的立足点的真实,要么陷在自己的学说里反复循环论证从而被人们揭露出其逻辑上的“循环论证”。

没有人敢于承认自己是无所不知的,而毫无疑问的是,今天也再没有人敢去说上帝是无所不知的。但总有人喜欢重复历史的悲剧,从而走入到第二重困境中无法自拔。这种自我陶醉就好像家长训斥孩子一般教导他们分辨对错,可能做得比他们还要冠冕堂皇一些,因为重逻辑思维的现代人毕竟不会轻易地像家长一般严厉地呵斥和剥夺孩子反问和质疑的权利。人类是无知的。这里所说的“无知”倒不是说人类一无所知,而是说人类的智慧无法穷尽这世界的一切理。朱熹在释“格物致知”章的补文中将“格物致知”释义为“即物、穷理、至极”三个层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首先接触事物,然后追究其原理,最终达到至极的地步。可是,“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之生求无涯之知,殆矣。”古人也会生发这样的感慨,所以,可以说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知的。而现在,面对这个 “预设前提”造成的困境,最终回到的不过是人类无知本身,这种对于自我的批评和评价带来的将是进步和发展。所以笔者希望吁求一种停止。因为正如讨论“永恒”的问题,宇宙可能不会永远存在,人类更加不会脱离一切永远发展下去,那么人类又为什么去创造这样一个词汇?笔者觉得这恰好映射了,一切思想最根基的是立足于人。只有在人类可预见的将来才可能谈永恒。

三、立足于人本身

那么又怎样立足于人?直到今天,我们从未停止过对于人本身的谈论。即使我们已经了解了生物结构、物理机能、化学反应,又或者部分心理思维运行的机制,但依然可以说还是未知的。

不可否认的是,即使面对人这个事物本身我们尚且存在许许多多的未知问题,而将来也应该会面对更多,但这是一个不用再跳的一层了,换句话说不用再对人或者人身上的拥有作一个局外性的追究。例如不用去说明上帝究竟存在与否,因为那与我们无关,只要对人就可以了。回到现实,我们现在所关注的所有问题,可以说都是以人为主体的,无论是对自己的反思和惊醒,还是对于整个人类发展的规划,又或者世界上某个地方发生的种种问题,再或者现实中对于食品、政治、经济发展等等政策的制定和讨论,无一不是与人有关的。

四、每个人都还需要一个上帝

上一篇:第一节电阻教案下一篇:建国60周年作文:写给祖**亲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