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现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叙事探究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变得日益激烈。然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师。所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目前,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师队伍的素质,并提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要求。“教师身份”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提升高校教师身份认同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关键。基于本研究的研究主题,研究者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高校英语教师的跨学科知识有待加强、信息素养有待提高;高校英语教师面临教育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高校英语教师的工资待遇满意度较低;英语学科的地位在下降;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感明显、对科研缺乏积极的态度等等。基于这种研究现状,本研究对三名不同类型的高校一线英语教师深入地开展叙事探究,通过倾听他们的心声,尝试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2)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如何促进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高校英语一线教师在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等领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机遇和出路,旨在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启示。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和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身份理论,对主要来自半结构式访谈和反思日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存在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其中,共同特征体现在:(1)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过程都符合Steffy和Wolfe区分的教师成长阶段,新任教师——学徒教师——专业教师——专家教师,尽管阶段略有不同,但大致轨迹一致。2)他们都经历了从教学实践者向教师研究者的身份转变,而教师学习对这种转变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不同特征体现为:受各自学校文化环境、教授课程性质、专业成长经历的影响,他们的专业身份发展体现出的独特性。(2)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体现了三种发展类型:1)“多重身份冲突”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前期研究对象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如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对其教师专业身份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以及后期研究对象拥有教学实践者、教师研究者、梯队负责人、母亲等多重身份之间产生冲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专业身份的发展。2)“身份危机”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在新入职时期,研究对象对英语教学的热爱和投入建构了积极的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随着学校改革政策给研究对象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导致其逐渐丧失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但是,研究对象能够发挥自身能动性通过继续进行专业学习,如国内访学、考博等方式来积极构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3)“身份重构”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研究对象通过不断地专业学习,如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获得了高校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当专业发展遇到瓶颈时,研究对象能够及时寻找专业发展的新出路,对原来的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进行解构,并重新构建新的教师专业身份,即转型为对外汉语教师。(3)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因素分为两类:1)个人因素,体现为:教师反思、教师情感、教师能动性、教师学习、教师知识和教学实践等;2)社会文化因素体现为:学校改革政策、学校文化、教师收入和家庭因素以及关键事件、导师影响等等。(4)受到学校改革政策的影响,研究对象的理想身份基本等同于他们的应当身份,这表明满足学校改革政策的期待变成了教师理想的职业生涯状态,这往往导致教师失去了身份协商的自由。最后,研究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建构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旨在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提供建议和启示。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视角下Davies和Harre的身份定位理论、Wenger的身份形成理论,以及心理学视角下的Markus的可能自我理论、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及特征、专业身份发展的类型和对教师专业身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建构了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丰富了高校英语教师身份研究的理论视角和研究主题。同时,本研究可为我国教育部门制定教师教育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引起学界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关注;促进高校英语教师对专业身份认同的认识,促使他们反思教学、科研,合理规划自身的专业发展。本研究对高校反思和引导各自的教育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教师身份发展;叙事探究

学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1.1 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1.2 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1.1.3 教师身份认同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身份的源起

2.3 身份的定义

2.4 教师身份的定义

2.4.1 教师身份

2.4.2 教师专业身份

2.5 英语教师身份的定义

2.5.1 英语教师身份

2.5.2 工作定义

2.6 教师身份的国内外研究

2.6.1 理论视角

2.6.2 研究主题

2.6.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2.6.4 国内外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3.2.1 身份定位理论

3.2.2 身份的话语建构

3.2.3 话语中的身份与实践中的身份

3.2.4 Wenger的身份形成理论

3.3 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3.3.1 Markus的可能自我理论

3.3.2 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

3.3.3 实现可能自我的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叙事探究与教师身份

4.2.2 叙事探究的定义

4.3 研究者的角色

4.4 研究对象

4.4.1 研究对象选择阶段一

4.4.2 研究对象选择阶段二

4.5 先导性研究

4.5.1 先导性研究的设计

4.5.2 先导性研究的实施

4.5.3 先导性研究的启示

4.6 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4.6.1 数据收集

4.6.2 数据分析

4.7 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4.8 研究的伦理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发现

5.1 引言

5.2 张玲的身份发展叙事

5.2.1 童年的身份发展

5.2.2 英语学习者的身份发展

5.2.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2.4 硕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2.5 博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2.6 国外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2.7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3 李敏的身份发展叙事

5.3.1 童年的身份发展

5.3.2 英语学习者身份发展

5.3.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3.4 国外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3.5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3.6 国内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3.7 访学结束后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4 宋兰的身份发展叙事

5.4.1 童年的身份发展

5.4.2 英语学习者身份发展

5.4.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4.4 硕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4.5 硕士留校后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4.6 博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4.7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引言

6.2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

6.2.1 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者专业身份的发展过程

6.2.2 高校英语教师研究者专业身份的发展过程

6.2.3 高校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过程

6.2.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特征

6.3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类型

6.3.1 “多重身份冲突”型

6.3.2 “身份危机”型

6.3.3 “身份重构”型

6.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影响因素

6.4.1 影响高校英语教师身份发展的个人因素

6.4.2 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

6.5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模型

6.5.1 张玲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6.5.2 李敏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6.5.3 宋兰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6.5.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引言

7.2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3 本研究的启示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7.4.1 研究视角

7.4.2 研究主题

7.5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7.5.1 研究的局限性

7.5.2 未来展望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访谈提纲之一

附录3 访谈内容节选一

附录4 访谈内容节选二

附录5 学生反馈资料

附录6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调查问卷截图

上一篇:乡镇企业发展探索论文提纲下一篇:企业经营财务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