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生生活培养发散思维

2022-09-11

数学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生和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在进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探究过程中, 我深深的体会到, 学生的创造灵感来源于生活实际, 其生活的实际经验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及思维的发展。

为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情景, 以学生熟悉的人与事、学习与生活活动为载体, 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 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条有效途径,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愉快地学习数学。在教学设计时, 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生活中“引”知, 多角度去“认”知

从生活实际中引出问题来, 将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这一往复过程中不仅能启迪学生思维, 还能巩固和升华学生所学的新知识。因而,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 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或物着手去引入新知, 也就是问题解决首先要学生创设现实生活问题情境, 找准学生现实生活的切入点, 使问题解决“有米可炊”, 进而促发学生多角度地去思维。例如, 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 教师基于24时计时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有所接触, 但这种认识往往是无意识的。因而, 教学中设计了一个生活场景:一天, 小球迷小宇兴奋地告诉大家, 明天下午6时体育频道将现场直播世界杯足球大赛, 小明听了非常高兴。第二天早上, 小明早早就起床了, 打开电视, 等啊等。过了6时, 可还是不见球赛, 小明拿起电视报一看, 尖叫起来:“唉, 搞错了。”小明为什么说搞错了?老师话音刚落, 就有学生指出:小明把下午6时记成上午6时了;下午6时就是18时;老师接着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这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开启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对以往的无意识进行了认真的思索。有的说“妈妈告诉我新闻联播的时间7时, 但电视上显示的时间是19:00”有的说“下午6时, 我听到的是现在是北京时间18时”, 还有的说下午放学我电子表显示的是16:30, 而那时是4:30;学生们在各自不同角度的猜想和交流中, 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去思维。

二、捕捉“生活素材”, 多角度地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是从实际生活提炼而来的,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能力、品质思维。首先要帮助学生形成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善于捕捉“生活素材”, 练习题要生活实际化,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要是他们熟悉的事和物, 并且在数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 有此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 开拓学生的思路, 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 “方向与位置”, 对小学生而言, 要学会在平面图形中认识空间位置关系、辨别方向是一个抽象认识过程。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这一知识呢?学生放学走到校门口的时候, 有同向而行, 有背向而行。教师可以将这一生活情景为背景, 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空间情景数学化, 设计为小明家离学校400米, 小红家离学校300米, 两家相距多少米?学生面对习题, 借助生活中的现象展开因果联想, 得出了多种答案。如果他们像我和某个同学一样住在学校的相反方向, 那么他们两家的距离就是400+300=700米。另外一个学生说, 如果他们象我和某个同学一样住在学校同一方向, 那么他们两家的距离就是400-300=100米;又有一个学生说:如果他们象我和某个同学一样与学校的位置是三角形的, 那么他们两家的距离肯定大于100米, 而小于700米。象这类由生活问题转化而来的数学问题, 能为学生多角度、多策略地解决问题提供材料, 引发学生求异发散思维。

三、依据“生活经验”, 注意例题的坡度与深度

培养发散思维, 要让学生充分地展开联想与想像的翅膀,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无目的、无指导。它要求教师既要制定一定的目标, 鼓励学生多角度地采用不同策略去解决问题;又要重视教学中开放的度、教师的指导作用, 也就是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训练之时, 要把握大纲, 吃透教材。然后, 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和认识事物的能力等具体情况为依据, 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设计的题目既要具有思维的可发散度, 又要能让学生把握得住、操作得了, 从而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体验成功, 逐步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学习长方形表面积时, 出示这样一题:有一个长方形纸箱, 长、宽、高分别为9分米、5分米、4分米, 它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学生读题后, 有不少学生依据日常生活经验, 联想到纸箱可有不同的放置方法, 这样它的占地面积就有三种可能:9×5=54平方分米, 9×4=36平方分米、5×4=20平方分米。通过交流, 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习了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对知识的认识有了深度。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思路, 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教学必须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水平, 要合乎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 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体验到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摘要:发散思维是从不同方向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因而发散思维富于联想, 思路开阔, 从多方面寻求各种答案的展开性的思维方式。在进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探究过程中, 我深深的体会到, 学生的创造灵感来源于生活实际, 其生活的实际经验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及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发散思维

上一篇:浅谈对中小学英语早读的重新认识下一篇:加强党建工作,全面促进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