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能力

2022-09-11

发散思维能力是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以新颖的手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发散思维能力具有独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重要发展目标。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体现在小学生用独到和创新的思路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备课中要体现发散思维意识培养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前提和预设。 好的备课能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目标任务、过程和方法,以及采用什么方法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备课时应该体现出挖掘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教学环节。 例如:填写出下一个数字:2,3,5,8,13,21,( ), 经过思考班级里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做出了答案是34,这个时候可以提问学生说出为什么是34 呢?就有同学说出了从第3 个数起, 每个数都是前面两个数的和。很简单的数列问题,看似很简单的几个数字,需要学生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才能做出答案,这里面就需要学生的灵性,对数字之间关系的敏感程度,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紧接着可以再设计一个题目: 在3、6、9、14 这几个数中找出一个你认为不同的数字? 因为这个题目里面关联到质数、因数、倍数的基本原理,有学生选择了3,说3 是质数,其他都不是;有学生根据上一道题目的思路,说是应该选择14,说是6 和9 都是最前面的一个数3 的倍数,而14 不是3 的倍数。 这样的数学题目会让小学生感到很新颖,他们乐于积极思考、用打破常规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促使他们产生一个强烈的求知欲望。 通过备课时的发散思维教学设计,让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学习过程也变得有趣,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整个课堂也就轻松活泼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在自主学习中体现发散思维能力

学讲方式课堂的关键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现出发散思维能力,例如,一些数学公式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动手动脑推导出新公式,让小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例如,在学习“圆柱形的体积”时,笔者先是让学生回顾“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当时是老师把一个圆形的纸片用小刀划出很多的长条在黑板上粘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长方形,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的圆的面积公式。 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思考怎样才能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呢? 受到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迁移,一些学生提出可以把圆柱体分割成小木条然后拼成一个长方体,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是底面积乘以高,那么自然圆柱体的体积就是圆的底面积乘以高了。 打破常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学习到自己去实践探索,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在联想迁移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联想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由某一种事物联系到另一种事物的过程,在联想的过程中,开拓学生思维的发展。 联想是发散思维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学习“比例”时,有这样一个题目:红蓝两队人数比为3:4,笔者让学生思考,从这道题的题设中你联想到什么? 学生经过思考、交流、讨论,回答出了以下命题:蓝和红的人数之比为4:3,红队是蓝队的3/4 倍,蓝队是红队的4/3 倍,红队占总人数的3/7,蓝队占总人数的4/7 等等。 通过这样的学生类比推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增强知识的联系,开发学生思维,学生的发散思维意识进一步增强。

4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要体现差异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教学时应结合学生实际,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尽量照顾到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促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例如,在布置作业时,笔者会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必做题和选做A、B两类题目,必做题一般是4-5 道题目,选做题则是1-2 道题目。 具体是这样要求的:后进生,只要求掌握和教材例题相似的基本题,也就是必做题;中等生,要求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能够举一反三,解决一些变式题,也就是在完成必做题以及选做题的A型题;优等生,要能够将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到实际应用题中,发散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要完成必做题以及选做题的B型题。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布置层次型作业,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创设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平台,有效避免优等生“吃不饱”以及后进生“吃不消”的现象,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不断提高,优化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课的教学不只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是一门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科,教师首先制定好教学计划,从备课设计时就着眼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要鼓励小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自己发现,自己研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会在实践中理解问题,然后引导小学生学会联想,在联想迁移中体现出发散思维能力; 发展思维能力还要注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因材施教和层次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摘要:发散思维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当作一个重要课题研究。通过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关键词:数学,发散思维,培养

上一篇:浅析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下一篇:焊接工程技术措施在建筑钢结构领域中得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