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方法论文范文

2022-05-14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评价方法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绩效评价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常见的绩效评价方法的管理内涵、应用环境和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绩效评价方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第一篇:评价方法论文范文

不同评价方法对水库水质评价的适应性

摘要:目前水体水质评价方法众多,如何筛选合适方法对水质状况进行科学评价,是环境保护中一项基础性和重要性工作。以广东省某水库2008年-2013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对比分析了这四种方法评估结果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缺陷。研究表明:(1)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的水质状况最好,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评估结果的一致性最高。(2)不同方法受权重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灰色关联分析法受权重影响最小,而模糊综合评判法受权重影响最大。(3)灰色关联分析法则适用于初级使用者;模糊综合评判法适用于相关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人群;单因子评估法适用于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综合污染指数法仅能确定水体是否污染,但不能确定具体水质级别,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方法。(4)为准确评估水体水质级别,减少权重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建议采用多种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水质评价;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关联分析法;适用性分析;水库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剧烈人类活动的扰动造成了河湖水环境恶化严重[1]。水环境综合评价与防治已成为我国流域管理中关键内容之一,也是环境水文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25]。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将单因子评价法作为国家统一方法对主要河湖水系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该方法使用简单,不确定性较小,但评价结果过于严厉,表现为过保护[6]。多指标综合评估法是目前水质评价中最常用手段,如污染指数法[78],模糊综合评判法[910],灰色系统评价法[1112],人工神经网络法[13],水质标识法[1415]等。但综合水质评价结果的适用性和不确定性一直是探讨的热点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研究区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指标和多种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估[1618]。杨磊磊等[19]利用桦甸市5个监测断面数据分别采用传统、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模糊综合法对水质数据进行了评估及其适用性分析,结果发现内梅罗指数法更适用于掌握水体被污染的程度、模糊综合评判法更适用于评价水体功能及水质类型。李名升等[20]利用190个国控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对单因子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模糊综合评判等7种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分级评分法和单因子评价法的结果差异较大、物元可拓法对权重变化较为敏感。因此,水质评价结果受评价方法、赋权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分析不同评价方法的适应性、筛选合适的方法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

本文选取广东省某水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四种常用的水质评价方法,即: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该水库2008年-2013年月和季度等不同时间尺度水质进行评价,探讨了不同评价方法和赋权方法对水质结果的影响;最终得出四种方法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1数据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收集

研究水库为广东省南部某城市重要的供水水库。该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 224 ℃,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 837 mm。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暴雨集中;加之境内河流水库蓄水能力非常有限,使得该城市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很少。水库集水面积为64 km2,总库容为9 950万m3,正常蓄水位下水面面积约115 km2,属于中型水库,具有城市供水、调蓄和防洪三大功能。水库的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和生活污水,主要超标指标为总氮。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该水库是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水质目标为Ⅲ类。

研究收集了水库库心监测断面从2008年-2013年共6年169组水质数据,除极少月份只有1组监测数据外,其余月份都有2~3组监测数据。监测指标包括锰、总磷、硝酸盐(以N计)、氨氮、铁、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原始数据的统计描述见表1。本研究分别以月平均和季度平均观测值为基础,评估了研究水库各月份和各季度水质变化规律。

1.2水质评价方法

[BT4]1.2.1单因子评价法

单因子评价法通过将各水质指标监测结果与所测水域水功能保护目标进行比较,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水质类别,最终以最差指标对应的水质类别作为所评价水体的水质类别。该方法是目前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水质评价方法。

[BT4]1.2.2综合污染指数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代数叠加型综合污染指数、加权平均型综合污染指数、幂指数型综合污染指数和向量模法综合污染指数。本文采用的是加权平均型综合污染指数,加权平均综合污染指数表示为:

P=∑[DD(]n[]i=1[DD)]ωiIi=∑[DD(]n[]i=1[DD)]ωi[JB<2(][SX(]Ci[]Si[SX)][JB>2)][JY](1)

式中:P为综合污染指数;n为参与综合水质评价的单项水质指标数;ω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Ii为第i项指标的单项污染指数;Ci为单项水质指标的实测浓度;Si为与水域功能类别对应的单项水质指标浓度限值。

[BT4]1.2.3模糊综合评判法

由于水环境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模糊和不确定的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法[19]在水质评价中引入了模糊数学的概念,由监测数据确立各指标对各级水质标准的隶属度集,形成隶属度矩阵,再把指标的权重集与隶属度矩阵相乘,得到综合评判集,表明评价水体水质对各级标准的隶属程度,其中值最大的元素所对应的类别即为水体评价类别。

[BT4]1.2.4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5]引进了灰色系统理论,以水质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为参考数列[ X0(t) ],以水质评价标准的各级数据为比较数列[ Xi(t) ],通过计算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关联系数,然后对关联系数进行加权求关联度,最后按关联度大小排序,关联度最大的即断面的水质为该级别。

1.3权重计算方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都需要对各评价的水质指标赋以权重。目前赋权方法较多,如污染物浓度超标法、等权重法、专家打分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其中污染物浓度超标法是水质评价中最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之一[20]。本文用来计算权重ωi,即按照各评判指标超标情况进行加权,超标越多,权重值越大;针对水质指标数值越大则水质越好的情况,其权重为1/ωi。具体计算如下:

ωi=[SX(]xi[JB<2/][AKs-]i0[]∑[DD(]n[]i=1[DD)]xi[JB<2/][AKs-]i0[SX)],i=1,2,…,n[JY](2)

[AKs-]i0=[SX(]1[]k[SX)]∑[DD(]k[]j=1[DD)]sij,i=1,2,…,n;j=1,2,…,k[JY](3)

式中:ωi为第i个水质指标的权重;xi为第i个指标的实测值;sij为第i个指标的第j级水质的评价标准值;[AKs-]i0为第i个指标的各级评价标准的均值;k为水质评价分级总数。

1.4水质分级标准

研究选取锰、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以N计)、总磷、铁和总氮作为评价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的分级标准采用最新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由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没有锰、铁和硝酸盐(以N计)的分级标准,但是为了考虑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使评价指标更加全面、研究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作为锰、铁和硝酸盐(以N计)的分级标准。具体分级标准见表2。

利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来判别污染程度是相对的,可将水体分为清洁(污染指数≤1)、轻污染(1<污染指数≤2)、污染(2<污染指数≤3.9)和重污染(污染指数>3.9)四类。

2结果与分析

2.1水质评价结果

[BT4]2.1.1各月份水质评价结果

各月份水质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为8个月份(1月-7月和12月)的水质类别为Ⅴ类水,其余4个月份(8月-11月)为Ⅳ类水。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为8个月份(1月-7月和12月)的水质污染程度为轻污染,其余4个月份水质污染程度为清洁;各月份水质变化与单因子评价法的结果相似。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为仅1个月份(5月)水质最差,为Ⅴ类水,其余月份均为Ⅳ类水。而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结果的差异性较大,其中有2个月份(5月-6月)为Ⅴ类水,2个月份(1月和4月)为Ⅳ类水,4个月份(2月-3月、7月和12月)为Ⅲ类水,2个月份(8月-10月)为Ⅱ类水,1个月份(11月)为I类水。

2.1.2各季度水质评价结果

春季水质评价结果见图2(a)。单因子评价法的结果均为Ⅴ类水;而综合污染指数法的结果也均为轻污染,结果的年际变化与单因子评价法的结果一致。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显示只2010年为Ⅴ类水,其余年份都为Ⅳ类水。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各年份评价结果的差异性最大,有2年(2008年和2013年)春季为Ⅲ类水、3年(2009年、2011年和2012年)为Ⅳ类水,1年(2010年)为Ⅴ类水。

夏季水质评价结果见图2(b)。单因子评价法的结果有2年(2011年和2012年)为Ⅳ类水,其余4年为Ⅴ类水。综合污染指数法除2012年结果为清洁外,其余5年均是轻污染。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为2008年最差(Ⅴ类水)、2012年最优(Ⅲ类水)、其余4年(2009年-2011年、2013年)为Ⅳ类水。灰色关联分析法的2008年-2013年水质的评价结果均不同,依次为Ⅴ类、Ⅲ类、Ⅲ类、Ⅲ类、Ⅰ类和Ⅳ类。

[JP+1]秋季水质评价结果见图2(c)。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为2008年-2009年为Ⅴ类水,而其余4年为Ⅳ类水。综合污染指数法的结果为2008年、2009年和2013年为轻污染,而其余3年(2010年-2012年)为清洁。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为仅2011年为Ⅲ类水,其他5年为Ⅳ类水。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结果为也仅有2011年为Ⅱ类水,2008年和2009年为Ⅳ类水,2010年、2012年和2013年为Ⅲ类水。

[JP2]冬季水质评价结果如图2(d)所示。单因子评价法的结果为2008年、2009年和2012年共3年为Ⅴ类水,其余年份为Ⅳ类水。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也是2008年、2009年和2012年为轻污染,其余年份为清洁,评价结果的年际变化与单因子评价法的结果一致。模糊综合评判法结果中有3年(2008年、2010年和2011年)为Ⅳ类水、2年(2009年和2012年)为Ⅴ类水、而仅1年(2013年)为Ⅲ类水。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结果差异性最大,2008年-2013年水质级别依次为Ⅲ类、Ⅴ类、Ⅱ类、Ⅲ类、Ⅳ类和Ⅰ类。[FL)]

2.2评价结果分析

2.2.1评价结果比较

综合污染指数法用一个指数来表示整体的水环境水平,而且可以通过比较污染指数的大小来判断同一类别不同水体的污染程度,但是综合污染指数法不能确定水质类别。因此无法将综合污染指数法[HJ]的结果与其他方法的结果进行直接比较。图3所示为单因子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两两比较的结果。从图3可以看出,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单因子评价法所得结果一样的比例有44%,结果相差一个等级的比例为56%,因此所有的评价结果相差都不超过一个等级。

灰色关联分析法与单因子评价法的结果相差比较大。两种方法所得评价结果相同的比例仅占14%;有39%的评价结果相差一个等级;而其余47%的结果相差两个等级及以上。两种评价方法最多相差三个等级,如在评价11月份和2012年夏季水质时,单因子评价法的结果为Ⅳ类水,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结果为Ⅰ类水。

模糊综合评判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所得结果等级相同的比例占33%,相差一个等级的比例为47%,相差两个等级的比例为17%,评价结果最大相差了三个等级,占3%。在评价11月份水质时,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为Ⅳ类水,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结果为Ⅰ类水。在本次应用研究中,结果表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所得的评价等级要优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所得的评价等级差异性较大,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水质指标浓度的变化反应更加敏感,即存在较小的差异会使得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发生较大的改变,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水质指标变化的反应则没有那么敏感。

由于不同水质评价方法的结果并不完全一样,而综合污染指数法无法判断水质类别,本文根据单因子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评价结果来确定最终各月份和季度的水质级别。具体确定标准为:当三种方法中有两种及以上方法的评价结果相同,则该结果作为本次评价的水质级别;当三种方法的评价结果都不一样时,将三种评价方法的中间结果作为本次评价的最终水质级别。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与最终水质类型一致的比例最高,达到97%,而且剩余3%的差异性仅为一个级别。其次是单因子评价法,比例为47%,剩余53%的差异性也为一个级别。最差的是灰色关联分析法,比例仅为36%,且其他结果与最终水质类型差别较大,其中20%的结果与最终结果差二、三级。具体统计结果见表3。

2.2.2权重影响分析

本文采用污染物浓度超标法赋权的评估结果与常用的等权重法的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权重确定方法对三种水质评价方法的结果都有一定的影响。灰色关联分析法受权重影响最小,36组评价数据中有13组因为权重的改变而使得评价结果发生了变化,并且只有4组数据的评价结果相差超过了一个等级;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的36组数据中有21组发生了改变;模糊综合评判法受权重影响最大,36组数据的评价结果都发生改变,且大多数评价结果相差三个等级。两种赋权方法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见表4。

两种赋权方法对结果影响的主要原因是:污染[JP2]物浓度超标法重点关注超标指标,超标越多,权重值越大,因此浓度极值对权重影响很大;而等权重法是将所有评估的水质指标同等对待。在本文研究的水库中,锰、氨氮和硝酸盐(以N计)的浓度较低,均小于Ⅰ类水的标准;但总氮的浓度超标严重,最高浓度超过了V类水标准。浓度超标法确定的总氮平均权重为061,是等权重法的44倍(图4)。由于总氮等少数指标严重超标引起权重的分配发生很大的改变,从而影响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相对隶属度、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关联度,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评价结果。此外,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污染物浓度超标法权重分配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中,权重矩阵和隶属度矩阵均由实测水质指标直接确定,均受超标指标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少数水质指标严重超标时;而在灰色关联分析法中,首先需将实测水质指标和各级水质标准归一化处理,分别形成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然后利用权重矩阵计算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的关联度矩阵,因此评价结果受超标因子的影响比模糊综合评判法要小。但在水质指标均不超标时,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受权重的影响都较小[21]。

3结论

水质评价结果受不同评价方法、权重以及不同数据来源等影响,结果的差异性较大。本文比较了单因子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四种评价方法,以及污染物浓度超标法和等权重法两个赋权方法对广东某水库水质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的水质状况最好,单因子评价法所得的评价等级最差。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的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最高,但是受权重的确定影响最大。综合污染指数法只能确定水体的污染程度,而不能确定水体的类型。对于权重影响来看,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受权重影响最大;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结果受权重影响最小;单因子评价法则不受权重的影响。受采样数据的限制,本研究并未对不同站点的数据、水质优劣程度不同时等其他情况分析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在实际应用中,水质评价方法的确定应该参考当地水质保护和水资源开发目标,以及使用人员的经验等。例如,对于水源地、水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质评价,可以选择单因子评价法来实现水资源的最严格管理和保护;而对于下游的经济开发区、灌溉区的水质评价,可以选择灰色关联分析法来进行评价,从而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最大化;若使用者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对权重的确定比较有经验,建议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否则采用灰色关联或多种方法综合评价。但为准确评估水体水质级别,减少权重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建议采用多种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丰,郭怀成,刘永,等.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 RBFNNs的水质评价方法[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5):846853.(ZHOU Feng,GUO Huaicheng,LIU Yong,et al.An new approach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based on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07,27(5):846853.(in Chinese))

[2]孟伟.中国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战略[J].中国环境科学,2007,27(5):712 716.(MENG Wei.The Strategy of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ure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Chinese watershed[J],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7,27(5):712716(in Chinese))

[3]孟伟,张远,郑丙辉,等.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应用研究的意义、难点和关键技术[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6):906910.(MENG Wei,ZHANG Yuan,ZHENG Binghui,et al.The significance,challenge and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ecosystem health method in watershe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07,27(6):906910(in Chinese))

[4]荣冰凌,孙宇飞,邓红兵,等.流域水环境管理保护线与控制线及其规划方法[J].生态学报,2009,29(2):924930.(RONG Bingling,SUN Yufei,DENG Hongbing,et al.On connotation and planning method of protection line & control line for wate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under watershed scale[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9,29(2):924930.(in Chinese))

[5]夏军.区域水环境质量灰关联度评价方法的研究[J].水文,1995(2):411.(XIA Jun.Grey associative analysis method used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in a region[J].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1995(2):411(in Chinese))

[6]尹海龙,徐祖信.河流综合水质评价方法比较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5):729733.(YIN Hailong,XU Zuxin.Comparative study on typical river comprehensive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s[J].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2008,17(5):729733.(in Chinese))

[7]杨文斌,王国祥,张利民,等.常熟市昆承湖水质时空变异特征和环境压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2):185192.(YANG Wenbin,WANG Guoxiang,ZHANG Limin,et al.On Temporalspatial variability of water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stress of Kuncheng Lake in Changshu City[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7,22(2):185192(in Chinese))

[8]张婷,刘静玲,王雪梅.白洋淀水质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评价与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0,30(2):261267.(ZHANG Ting,LIU Jingling,WANG Xuemei.Causal analysis of the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Baiyangdian Lake[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10,30(2):261267(in Chinese))

[9]CHANG Nibin,CHEN Hongwei,NING Shukuang.Identification of river water quality using the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approac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1,63(3):293305.[ZK)]

[10]LU Xinwen,LI Loretta,LEI Kai,et al.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of Wei River,China using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J].Environment Earth Science,2010,60(8):16931699.

[11]姚建玉,钟正燕,陈金发.灰色聚类关联评估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2):172 174.(YAO Jianyu,ZHONG Zhengyan,CHEN Jinfa.The application of grey cluster and relational analysis in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2009,34(2):172174.(in Chinese))

[12]吴彬,臧淑英,那晓东.灰色关联分析与内梅罗指数法在克钦湖水体重金属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12(5):134137.(WU Bin,ZANG Shuying,NA Xiaodong,Application of grey relation analysis and Nemerow pollution index in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for heavy metals in Keqin Lake[J].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2012,12(5):134137.(in Chinese))

[13]GUO Jinsong,LI Zhe.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ing of water qual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system:A case study in reaches crossing the city of Chongqing[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2009,8(1):19.

[14]富天乙,邹志红,王晓静.基于多元统计和水质标识指数的辽阳太子河水质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4,34(2):473480.(FU Tianyi,ZOU Zhihong,WANG Xiaojing.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for Taizi River watershed in Liaoyang section based on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water quality identification index[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14,34(2):473480(in Chinese))

[15]胡成,苏丹.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浑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1):186192.(HU Cheng,SU Dan.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water quality identification index in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of Hun River[J].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1,20(1):186192.(in Chinese))

[16]解莹,李叙勇,王慧亮,等.滦河流域上游地区主要河流水污染特征及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2,32(3):645653.(XIE Ying,LI Xuyong,WANG Huiliang,et al.Stream pollution analysis and hydrochemical assessment of the upper Luanhe River Basin[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12,32(3):645653.(in Chinese))

[17]WONG Heung,HU Baoqing.Application of improved extension evaluation method to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J].Journal of Hydrology,2014,509:539–548

[18]杨晓华,杨志峰,郦建强,等.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J].水科学进展,2004,15(2):202205(YANG Xiaohua,YANG Zhifeng,LI Jianqiang,et al.Multiple objective decision makingideal interval method for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04,15(2):202205(in Chinese))

[19]杨磊磊,卢文喜,黄鹤,等.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6):4144.(YANG Leilei,LU Wenxi,HUANG He,et al.Application of improved Nemerow pollution exponential method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used in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J].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2012,30(6):4144.(in Chinese))

[20]陈克亮,王金坑,朱晓东,等.三种权重识别方法在同安湾水质模糊评价中的应用比较[J].海洋科学,2010,34(5):3336.(CHEN Keliang,WANG Jinkeng,ZHU Xiaodong,et al.Three recognition methods of weight coefficient in fuzzy evalu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Tong′an Bay[J].Marine Sciences,2010,34(5):3336.(in Chinese))

[21]李名升,张建辉,梁念,等.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与比较[J].[JP2]地理科学进展,2012,31(5):617624(LI Mingsheng,ZHANG Jianhui,LIANG Nian,et al.Comparisons of some common methods for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J].Progress in Geography,2012,31(5):617624.(in Chinese))

作者:花瑞祥张永勇 刘威 杨逸航

第二篇: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绩效评价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常见的绩效评价方法的管理内涵、应用环境和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绩效评价方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绩效评价 商业银行 评价体系 价值管理

一、引言

绩效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开展的活动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商业银行作为一个具有特定目标的组织,绩效评价就是对其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具有多元性特点,不同层面会有不同的目标、最终需要综合平衡。同时,商业银行绩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动态性,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期会得出不同的评价。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根据被评价对象不同可分为:外部绩效评价和内部绩效评价。外部评价是商业银行外部(包括公众、监管机构、评级机构等)对商业银行整体绩效的综合性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作为公众投资、外部监管的参考。内部绩效评价是商业银行为了管理需要对银行内部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判断信息、有效引导内部经营管理主体的行为。从不同绩效评价主体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绩效标准和结果:(1)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更多地是关注商业银行价值的最大化;(2)经营者,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发挥支配性的作用,是实现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不可缺少的要素。经营者的利益最大化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薪酬激励,他们对商业绩效评价标准与股东有差异;(3)存款人,是商业银行特有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是商业银行的债权人,商业银行绝大部分的资金来源于存款人,银行一旦出现风险对他们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存款人最关注是商业银行的安全性;(4)监管机构,是金融市场的秩序维护者、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者。他们对商业银行的评价虽然会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但更侧重于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定和合规经营;(5)客户,是银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对银行的服务、财富管理能力等方面做出评价;(6)社会公众,是商业银行存在的社会环境,主要关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产生的“外部性”。一般而言,股东、经营者会更多地关注商业银行的内部绩效,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则会关注商业银行的外部绩效。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导致了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要选好研究的角度——在各利益相关者中,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相关度最高、也最有主观能动性影响商业银行业绩,因此应当以他们的视角为主,在此基础上平衡好各方利益。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实际管理过程中的综合应用提出建议。

二、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概述

(一)规模指标评价方法我国商业银行业发展的初期,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准入和存贷款利率的严格控制导致了银行之间缺乏充分的竞争,商业银行的规模往往决定了其所拥有的资源,因此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主要是对存贷款等规模指标的考核。这种评价方法所体现的管理思想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生产主导思想。常用的考核指标包括: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发卡数量等,主要的评价方法多是采用绝对指标之间的对比。这种评价方法由于没有考虑成本、容易导致低效益的规模扩张。虽然这样的评价方法从管理思想上是过时的,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这一评价方法至今仍广泛采用,如银行之间为了追求年末在业绩公布上的“市场占比”指标,往往化大力气去争取没有任何价值的存款时点数规模。此外,规模指标评价方法如能合理应用在商业银行的内部评价中、快速推动信用卡、电子银行等战略业务,也可发挥积极作用。

(二)财务指标评价方法随着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自身利益和发展与盈利能力之间的相关性逐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逐步从规模评价转向财务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所体现的管理思想是竞争环境下的厂商利润最大化思想。前期对财务指标的选择主要以当期的利润为核心的一系列指标为主,包括税收净利润、资产收益率、权益收益率、成本利润率等,实际评价往往是对多项指标的综合对比。财务指标评价方法具有目标清晰、评价标准一致、具有可比性等优点,股东、经营管理者是这类评价方法的主要使用者。但是由于财务指标本身没有考虑考虑银行资金所承担的风险和利润创造的一些驱动性因素,此类指标的评价容易导致经营管理者过度扩张或参与高风险业务等短期行为。

(三)价值指标评价方法 随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的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逐步实现多元化、产权进一步明晰,股东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力量、股东价值最大化也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财务指标评价方法往往只反映了债权或资本的显性成本,而没有考虑机会成本,从而造成决策的短期行为、忽略长期价值创造。因此,商业银行开始引入价值指标评价方法作为绩效评价的工具。这类评价方法体现的是价值创造的管理思想,能较好地推动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但是其核心仍然是财务指标为主,未能顾及与商业银行长期价值创造相关的非财务性指标。常用的包括EVA方法和RAROC方法。(1)EVA方法。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是目前价值指标评价方法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这种评价方法是美国斯腾斯特咨询公司在1982年提出。企业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运营利润(Net Operation Profit After Tax , NOPAT)减去所占用经济资本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只有当账面利润高于经济资本成本,企业才真正地为股东创造了价值。理论和实证都证明了EVA与基于现金流计算的企业价值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虽然EVA只是一个单一的指标,但是EVA的管理思想是基于价值创造管理思想的完整的管理体系。以EVA为核心的价值创造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简称为4M):评价指标(Measurement)、管理体系(Management)、激励制度(Motivation)和理念体系(Mindset)。商业银行引入EVA评价指标,不仅仅是要掌握指标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将“价值创造”的管理理念贯穿于经营管理的每一个层次和每一个环节。EVA评价方法本质上还是利润评价,所不同的是其考核评价的不是会计利润而是经济利润。EVA评价方法的优点是指标明确、管理导向清晰,并且指标与价值最大化的相关性好。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EVA的计算涉及对会计指标的调整(斯腾斯特公司在EVA应用中提出了对通用会计准则多达160多项的调整)、内部资金成本计算等具体问题,而这些调整和计算对不同的商业银行可能有所差异,因此EVA作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难以保障。同时,由于指标调整复杂,影响了评价的直观性和引导作用、且有可能造成管理者对指标的操纵。这些问题都是EVA在实际应用中需关注的。(2)RAROC方法。风险调整收益率(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评价方法主要应用于银行等风险管理企业的绩效评价。这一方法由美国银行家信托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在90年底后期开始广泛应用。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是基于对风险的承担,商业银行的成本包括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两部分,其中风险成本指的是商业银行承担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这些损失包括三个层面: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 EL)、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 UEL)、异常损失(Catastrophe Loss, CL)。RAROC评价方法将预期损失作为当期成本来调整当期收益,以调整后的收益作为项目投资或绩效评价的标准,也就是说只有当利润足以弥补预期损失时才能够真正为商业银行带来价值。RAROC的管理思想是基于风险成本管理的价值创造, RAROC方法与EVA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将当期投资所带来的、可能在未来发生的成本纳入当期成本,避免短期行为、鼓励长期价值创造。从RAROC和EVA指标的定义可推算出两种方法在价值判断上是一致的(某一项目的RAROC大于0则其EVA也大于0,反之亦然)。RAROC评价方法能真实地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尤其是风险承担业务的业绩,能够促进管理者合理运用银行资本、限制过度投机。但与EVA类似,RAROC评价方法也存在一致性的问题,因此更多地应用于内部评价中。

(四)过程评价方法 商业银行既是金融企业、也是服务型企业,过程管理无论对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还是风险控制都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各商业银行纷纷引入流程再造、ISO9001评价等流程管理工具,在“好过程才有好结果”的精细化过程管理思想引导下,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开始引入过程评价方法。(1)基于“服务-价值链”评价方法。Heskett等在1994年提出 “服务—利润链”(Service-profit Chain)的概念。认为,服务型企业的价值创造存在如下的逻辑,内部服务质量影响员工的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影响员工的忠诚度和生产率;忠诚而高效的员工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产生更高的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而维持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将提高顾客忠诚度,最终带来企业价值增长。基于这种过程管理思想,位于价值创造关键环节的过程指标被纳入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中,常见的评价指标包括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员工生产率等指标。这类指标的评价有个性化和主观性的特点,因此更多地应用于内部绩效评价和改进。(2)效率评价方法。在经济学角度,商业银行可以视为一个生产厂商,其经营管理过程可以视同为一个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生产过程。效率评价方法就是将整个生产过程视为一个“黑匣子”,通过投入和产出与生产前沿函数的对比得出不同商业银行之间或同一商业银行不同时期的效率值,从而进行对比和评价。商业银行的效率结构包括规模效率、范围效率及X-效率。X-效率是除了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以外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总和,可用于评价商业银行的资源整合、实现利润最大化管理水平等。效率评价法的适用范围远超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银行效率测度方法根据是否需要估计前沿生产函数中的参数分为非参数分析法和参数分析法。非参数分析法无需知道生产函数参数,因而在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中广泛使用,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数据包络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参数分析法包括随机前沿分析法(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SFA)、自由分布法(Distribution Free Approach,DFA)和厚前沿函数法(Thick Frontier Analysis,TFA)三种。采用效率分析法可以对商业银行整体、部门或关键流程的相对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并且能够对多个投入和多个产出并存的系统进行评价。但效率分析法对于不同的投入产出指标会产生不同效率值,而这些指标的选择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缺乏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效率值所给出的对比结果对管理者而言不直观、不利于引导经营管理行为。因此,效率评价方法较多应用于学术研究中,实际绩效评价过程中也可作为发现存在问题的辅助手段。

(五)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由于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和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往往将银行视同一个综合性的、多层次的系统,选取一系列的指标对其进行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所体现的是系统化管理和关注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思想。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优点是能较全面地评价商业银行各方面的绩效,但其难点在于指标的选取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为此,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FA)等方法,也有个别研究将这些指标选择方法作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评价法根据其最终评价指标的多少可以分为单一综合指标评价和多指标评价。单一综合指标评价是将指标体系中多个指标通过权重的转换为单一分数或评级进行对比,对商业银行的整体绩效进行综合性评价;而多指标评价则是从不同的维度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进行评价,为商业银行的绩效改进提供方向。常见的商业银行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有:(1)监管者的外部评价体系。监管者主要是从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合规性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进行评价。这类指标体系的代表之一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所采用的“CAMELS”评级法,这个指标体系分别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收益情况(Earnings)、流动性(Liquidity)及对市场风险的敏感度(Sensitivity)等六个维度对商业银行绩效进行评价。我国参考相关的标准也相应制定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等评价标准,从监管的角度说对商业银行绩效进行评价。这类评价体系对商业银行的安全管理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过度强调安全性可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2)民间评级组织的外部评价体系。民间评级组织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主要是作为公众对商业银行投资、存款的参考。这类评价更多是从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等多个方面,并最终形成一个评级(Rating)结果。国外有很多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如穆迪、标准普尔等),他们的评价往往成为公众选择投资对象的重要参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甚至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和产品定价,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商业银行对于这类的评价应给予关注、但不应作为内部经营管理的依据。(3)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是基于商业银行股东和管理者视角的重要评价工具。BSC对商业银行的评价包括财务、客户、内部管理、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指标。财务指标回应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客户指标回应客户服务的要求,内部经营管理指标回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学习与成长指标回应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的要求,这四方面的指标相互驱动、共同支撑组织战略。这一评价方法主要体现了战略管理的思想,BSC目前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广泛使用。BSC评价指标建立在对企业战略有效分解的基础上,尤其是充分关注到客户、流程、学习等前导性的非财务指标,有效平衡了当期业绩与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BSC方法的缺点是指标设置复杂、难以量化,且由于指标之间可能非正相关、权重分配难以确定,评价的导向性不明确,因此BSC方法应用过程中应与EVA价值管理有机结合。

三、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1)以有效控制风险基础上的价值创造为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全面落实,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符合股东利益和改革方向,同时结合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求,其价值最大化必须以有效控制风险为前提。RAROC方法与EVA评价方法有效结合应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2)通过实施有效的战略分解形成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BSC方法能实现有效的战略分解,但在指标选择和分解的过程中,应当紧密围绕价值创造展开。包括在实证的基础上选取与EVA显著正相关的指标构造指标体系;结合价值链的思想梳理出指标之间的驱动关系和逻辑关系、层层分解;对于一些非量化指标应采用量化方法转化为价值指标、有效引导经营管理行为;对于战略性和利益相关者指标,如果短期内无法确定其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可设置下限值作为限制性指标。(3)把握关键流程绩效保障价值创造和风险控制。通过分析创造价值的核心流程、核心部门、核心产品,将价值指标通过内部定价体系分解到流程、部门和产品,并对关键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提高绩效管理的针对性。

(二)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实施 (1)要注重组织绩效文化的建设。商业银行应建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有效风险控制和优质客户服务为基础”的绩效文化,并通过宣传教育获取管理者和员工对绩效文化的认同。只有绩效文化得以认同,绩效改进才能贯彻到日常经营管理行为中,使绩效评价真正发挥作用。(2)要注重完善绩效评价利益导向机制。商业银行实施绩效评价要对所涉及的部门或个人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所评价指标的内涵、改进方向,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指标改进的利益导向机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出激励相容的绩效激励机制,确保绩效评价能对绩效改进产生积极的作用。(3)要注重强化绩效评价系统支撑。在绩效评价方法实施过程中,评价信息的可获取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往往是影响绩效评价作用的重要原因。一方面EVA和RAROC的计算、BSC的指标分解等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和分析,需要数据仓库等信息系统支持;另一方面绩效评价要有效发挥引导作用,必须使部门和员工要及时掌握评价结果,这需要信息的高效处理。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绩效评价的支撑系统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有效实施有关键性作用。绩效评价的信息支撑系统必须与业务服务、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系统有机结合、实现快速而一致的数据交换。

(三)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围绕价值创造这一核心,要充分关注到风险管理、客户管理和流程管理等三个关键环节。结合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目标和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本文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以期对商业银行实施绩效评价工作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傅罡、李向军、李永强:《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郝海、踪家峰:《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李文:《从利润管理到价值管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4]卢国锋:《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版。

[5]王聪:《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与竞争力》,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

[6]谢娟、尤谊:《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探讨》,《财会通讯》,2010年第6期。.

[7]许学军:《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实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编辑梁恒)

作者:詹志斌

第三篇:审计风险评价方法探讨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审计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审计的认识、期望也不断提高,同时审计的责任与风险也逐渐加大。当前,审计风险定量分析与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已经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审计风险研究存在着较为滞后的情况,导致审计风险水平的提高与审计质量的降低。本文对审计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此来实现审计风险的降低与审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审计风险;评价方法;审计质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与完善,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人们对审计抱着越来越大的期望,导致审计的责任与风险也不断增大。在新形势之下,实现审计风险的定量分析与防范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点课题。当前,学术界并没有专门的理论框架为审计风险提供评价方法,导致审计风险在确定的过程中带有非常严重的习惯性。

一、审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一)审计风险概念

审计风险指的是由于审计人员发表的意见并不适当而带来的风险。审计人员发表的意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指财务报表并没有实现公允揭示,而财务人员却认为已经实现了公允揭示;另一方面是指财务报表总体上已经实现了公允揭示,而财务人员却认为并未实现公允揭示。

在审计活动中,审计人员对审计客体实施审计,在审计的过程中实现相关证据的收集,从而对审计客体的财务报表及经济活动等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与评价,并且提出相关的审计意见。审计人员所提出的意见是建立在自身的职业审查与专业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可能会出现偏离或违背客观事实的情况,换句话讲审计结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审计结论存在的这种不确定性将会导致审计结果的利用方遭受严重的损失,而审计人员也必须对相应的后果进行承担,导致审计风险的出现。

(二)审计风险的影响要素

审计风险中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分别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与检查风险。审计风险的三个要素同时也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三个环节,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独立的关系,其发生的顺序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与检查风险。审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并不能够完全消除,其中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审计人员之间并不存在联系。审计人员只能够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而不能够对其进行控制,但是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最终造成的后果却可以通过审计程序来对其进行弥补。检查风险与审计人员密切相关,通过对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评估,实现检查风险的有效降低。

二、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客观原因

审计所处的法律环境是审计风险形成的最为直接的原因。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审计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承担相应的权利与责任,如果审计人员出现工作失误,则必须承担法律责任风险。审计对象的复杂性与审计内容的广泛性是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信息系统也更加复杂,这也就增大了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审计的难度与风险不断增大。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提高也是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之一,人们开始重视会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希望通过审计工作实现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提高,从而实现决策风险的降低,导致审计风险增大。

(二)主观原因

首先,审计人员的经验与能力。随着审计对象的不断发展与审计内的更加广泛,社会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可是经验和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避免地会在审计过程中发表错误审计意见,形成审计风险。其次,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职业谨慎态度。如果审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责任心,将导致审计工作缺乏完整性,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最后,审计方法存在的不足。审计人员所采用的现代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着缺陷也是审计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审计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一)期望审计风险模型评价方法

期望审计风险模型评价方法的过程为:首先,实现期望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依据评价体系实现评价指标层次结构的支持,如图1所示。其次,实现判断矩阵的构造。在该阶段中,主要的目的是实现期望审计风险层次结构模型判断矩阵的获得,通过评判小组对被审计单位打分。再次,层次单排序。层次单排序指的是依据判断矩阵对上一层次的某要素与与之联系的要素的重要性全值进行计算。由于判断矩阵本身含有相当误差,而层次排序在本质上只是表达某种定性概念,没有必要追求高的计算精确度。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期望审计风险进行综合评分。具体的步骤包括:第一,实现对象集、因素集与评语集的确定;第二,实现因素集权重分配的确定;第三,实现综合评价矩形R的建立;第四,通过复合运算实现综合评价结果的得出;第五,为评价等级定分值,依据风险的特点可知,如果等级越高风险越低,其所占分值就越低。

(二)总体审计风险评价方法

1.固有风险评价方法

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固有风险评价体系实现权重的确定,之后通过模糊评价法为固有风险计算综合分值。固有风险评价方法的过程为:首先,实现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如图2所示。其次,实现判断矩阵的构造,依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由专家进行评判。再次,利用层次排序法对固有风险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分析,同时进行一致性的检验。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固有风险值。

2.总体审计风险评价方法

在实现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与检查风险的数值计算之后,通过审计风险模型:

总体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在实现了总体审计风险的计算之后,如果总体审计风险值≤期望审计风险值,审计工作可以停止;如果总体审计风险值>期望审计风险,则审计工作需要继续,同时应该实现抽样力度的增加,直到满足总体审计风险值≤期望审计风险值。

总结:

本文依据审计风险评价方法的现状及研究,实现了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审计风险模型相结合的评价审计风险值的方法,同时依据该方法提出审计工作终止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汪立元,顾晓敏,赵冬冬,梁实. 基于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 上海经济研究,2011,08(76):99-105.

[2] 韩晓晨,李枝霖,蒋浩,叶世宏.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LAD会计师事务所[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53):593-598.

[3] 王会金. 基于动态模糊评价的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 会计研究,2011,09(58):89-95.

[4] 项丽.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和控制——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视角[J]. 企业经济,2013,04(36):72-75.

[5] 曲庆杰,宋丽平.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高校内部审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 科技与管理,2012,05(65):89-91.

作者:白莉

上一篇:模块化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资金监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