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体系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评价体系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本文总结了我国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并从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四个方面对美国教师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改进我国教师评价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篇:评价体系论文范文

煤炭物流绿色度评价体系评价因素选取研究

摘 要:煤炭产业要实现绿色化,离不开煤炭物流的绿色化转型。为了使煤炭生产企业能客观了解自身物流的绿色度状况,有必要建立煤炭物流绿色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能否达到实用并且易于操作的程度,对评价因素的选取十分重要。

关键词:煤炭物流;绿色度;评价体系

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为未来的经济建设策划了三大转型方向:从外需向内需,从强国向富民,从高碳到低碳。可以看出,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国家今后经济工作的三大重点之一。而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产业的支撑,国家要走绿色发展之路,能源的生产、利用方式也必然随之进行相应的变革。中国不仅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而且从2001年起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最主要的能源矿物仍将是煤炭,煤炭工业也仍将是中国能源工业的重中之重。国家对于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必然会深刻影响到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

另一方面,绿色化压力还不仅仅来自于国内。从政经角度看,首先,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作出了到2020年时的单位GDP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时减少40%~45%的郑重承诺,此后又多次在各种国际会议上申明将信守这一承诺。煤炭生产企业自身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跟煤炭用户企业一样必须尽到自己的一份减排责任。其次,近年来,中国许多矿产企业在试图走出国门开发境外资源的过程中,遭到了所在国政府乃至当地居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借口的阻挠干涉,一些西方国家更是已经开始用“绿色壁垒”代替传统的贸易壁垒来充当打压中国企业竞争的手段。中国企业要想开拓海外市场,就必须取得“绿色护照”;从技术角度看,采用高新技术来实现煤炭开采、利用的洁净化,已经成为全球煤炭产业的发展趋势。国内的煤炭工业必须跟上这一潮流,才不至于落伍。

煤炭产业要实现绿色化转型,就必须实现开采、运输和利用三大环节的绿色化。对跟前两个环节直接相关的煤炭生产企业而言,是不可能简单地只按“开采”和“运输”两项进行自我考评的,它需要考评的是一整套物流系统。具体而言,是一个包含了供应物流、逆向物流、生产物流和煤炭运输在内的大系统,煤炭运输只不过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环节。要对如此复杂的一个大系统进行评价,企业必须拥有一套专门设计的评价体系。它必须能对物流系统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客观的评价。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工作情况了如指掌,并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国内目前对煤炭物流绿色度评价体系的研究仍未到达成熟的程度。在近年来各类研究文章中提出的评价体系中,我们可以挑出两个较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来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表1的评价模型包含15个评价因素,其中定性因素有7条,几乎占了一半。定性指标一般需要依赖专家或使用者根据个人感觉进行打分,所以容易受到打分者个人偏好的干扰。另外,该体系的覆盖面不够广,还有许多影响因素没有考虑到。当然,该评价体系本身并非为煤企而建,而更适合供政府部门作为制订法规、政策时的参考。

表2的评价模型则是针对煤企而设,多进行了一级指标分解,所以底层的评价因素较为全面,但仍有一部分指标的选取不太合理。比如 “绿色管理人员比例”一项,本文认为,推进绿色物流的企业应当全员都具备绿色思想意识,跟“绿色”相关的规章制度也会直接反映在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管理环节中,它们跟其他各种规章制度一样应当得到员工的自觉遵守,同时也具有其他规章制度一样的监察措施,而无须为此专门设置“绿色管理人员”。还有一些指标反映的信息有重叠之嫌,比如“服务水平”项目中的 “平均等待时间”和“客户满意度”、“准时交货率”等。这些繁杂而且划分不够明晰的指标在实际操作中会带来诸多不便。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弄明白这套体系到底需要对哪些具体因素进行评估,而这又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掌握煤炭物流绿色度中“绿色”两字的涵义。

首先,“绿色”二字毫无疑问地跟环境和生态保护相关联。绿色的煤炭物流必须是低污染、低排放的物流。这便要求煤炭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减少沿路抛洒和煤尘飞扬的现象,同时运输工具的尾气排放量也必须尽可能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比如车厢遮盖蓬布或是喷洒抑尘剂,并且尽量选择铁路运输和海运方式,减少公路运输量在企业物流总量中的比例等等。

其次,绿色的煤炭物流必须是高效率的物流。它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用尽可能少的人员和设备,通过尽可能短的运输里程,将煤炭送到客户手里。其目的是通过减少整个物流过程的资源消耗量和排放量,来达到保护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之效果。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提高物流的组织管理水平,改善人员和设备的工作效率,并且尽量采用技术指标先进的设备等。

最后,绿色的煤炭物流应当是健康的物流。“健康”两字的涵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个认真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绿色度的企业,必然得保证对绿色相关技术的研发、应用的投入力度,不然绿色物流就难以健康成长;但另一方面,绿色物流也不能变成企业的累赘。如果对绿色的投入超出了企业的实力范围,则企业的竞争力必然受损。若是企业被拖垮了,物流自然也会随之病重乃至死亡。所以企业方面必须能够找到一个“绿色成本”和“绿色效益”之间的合适的平衡点。

若是从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来考虑,又能发现一些新的考评项目。

前面说过,煤炭物流上是一个包含了供应物流、逆向物流、生产物流和煤炭运输在内的大系统。不过生产物流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会归属于生产环节,所以本文研究的煤炭物流绿色度评价体系实际上考察的是企业的供应物流、逆向物流和煤炭运输这三大项。其中煤炭运输环节在前面已经分析过,另两项则仍未涉及,必须加以考虑。

供应物流的绿色化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环保层面,二是效率层面。环保层面涉及企业采购的各种生产物资的绿色度,以及这些生产物资在制造、运输时的绿色度——可以将其归结为:企业是否对其供应商提出了环境绩效方面的要求。效率层面则涉及到企业自身的采购管理水平的高低。高效率的采购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资金、时间、人力、运力的非必要消耗,从而达到减量化和节约之目的。为此,企业不仅需要拥有合理、周密的采购管理制度,也需要实现网络信息共享和无纸化办公,以及对采购、仓储管理、运输调度等环节实行计算机管理。

煤企的逆向物流本身就属于绿色物流的范畴,它包括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就回收物流而言,具体又包括对运输过程中抛洒遗落的煤炭的回收、洗煤厂通过对中煤再洗而获得的精煤回收、以及对煤矸石的回收再利用,包括矿井回填、发电、制备建筑材料等。所以回收物流实际上是煤炭物流中一个可以产生经效益的组成部分。而废弃物物流指的是无再利用价值的报废物资的处置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综上所述,一套完整的煤炭物流绿色度评价体系应具备以下考评功能:

1.企业对绿色物流的重视程度。

2.煤炭物流的各个环节是否注重了环保。

3.绿色物流为企业节约的成本及产生的效益。

4.对绿色物流的投入给企业造成的负担。

5.绿色物流带来的工作效率改善。

6.绿色物流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改善。

7.社会大众对企业绿色度方面的评价。

8.企业供应链中各供应商的绿色度。

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如何将上述的考核项目具体化,或是进一步拆分为可以对其进行打分的可衡量指标因素,然后对这些指标因素进行整理和归类。笔者析取了若干指标,分别对应以上八个类别。

观察表3可以发现,可以进行定量打分的指标占据了绝大多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当然,评价因素选取得再成功,也只是完成了评价体系模型搭建的第一步,此后还要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专家设定法等多种工具进行权重的分配计算,然后再为底层因素制订具体的评分标准。这两个步骤因不属本文的研究范围,在此不再作具体论述。

作者:易昱

第二篇:美国教师评价体系对我国教师评价的启示

【摘 要】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本文总结了我国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并从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四个方面对美国教师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改进我国教师评价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美国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 问题 启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对学生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角色。因此,在新一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评价中,必须建立一套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教师评价的内涵

教师评价,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指导能力以及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指通过对教师素质及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状况进行测量,评判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效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1]。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师自我评价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方面,对教师的自我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教师自我评价存在的问题

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教师的评价制度也在不断改进。教师评价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它对教师的成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教师评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以奖惩性评价为主

目前,我国教师评价的目的偏重于奖惩性评价,即通过对教师以往工作的总结来对教师进行评价,进而做出相应的晋级、加薪、降级或解聘等决定。终结性评价,就是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是否具备奖励和惩罚的条件,并把对教师的奖励与惩罚、鉴定优劣作为教师评价最主要的目的。这是一种单纯运用利益驱动机制的自上而下的评价,难以得到所有教师的认可和积极的反应,更难以从根本上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

(二)过于注重量化的教师评价方法

现阶段,在教师评价的方式上多以定量评价方法为主,忽略了定性评价。评价方式过于形式化或片面追求量化,倾向于用某种僵硬、外在的所谓客观尺度来衡量个性各异的人。评价标准大体统一,致使全校教师评价采用同一标准。教师评价方式,要采用教师自评、同行评价和学生评教等多种方式,并注重把教师的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2]。尽管定量评价能够大大降低教师评价的模糊性,增大评价结果的区分度,但是并非所有的因素都可以进行量化。可想而知,依据这样的教师评价方法,不能保证教师评价的有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缺乏多元性的评价主体

目前,在对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多以他人评价为主,主要是领导评价,而对于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以及家长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等都不重视,甚至没有提到日程上来。教师评价中的主体是学校领导,其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同行评价和专业性评价机构还没有发挥作用。另外,由于他评更多地依据对被评教师工作结果的考察而忽略了教师的工作过程,更注重教师的显性工作而忽略了教师的隐性工作,很难对教师的实际工作进行恰当公正的判断,结果是必然打击被评价教师的积极性,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四)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内容

现行教师评价指标过于狭窄,主要针对“德能勤绩”或“备教批辅考”进行评价,侧重于教师素质评价和教学输出性效能评价[3]。当前,学校普遍将学生在各种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作为教师评价中最关键的指标。就目前评价内容来看,对同事的关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对学生的爱心等方面的评价较少[4]。我国教师评价内容还存在“一刀切”、单一化的评价,对不同的教师没有形成区分性的评价。

三、美国教师评价体系

(一)发展性的评价目的

教师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对教师工作的评定,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技能,进而更好地教育学生,推动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 发展性评价体系逐步成为教师评价的中心体系,最终的目标是提高整个教育水平。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的重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教师的素质,凸显出以发展性为特征的评价理念。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的形成,要求转变传统的评价观念,把评价作为单纯监督教师教学成败和判断教师工作好坏的工具,走向教师评价双重目的的统一,即教师素质养成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质量提高的统一[5]。美国评价的重心放在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增强责任心和发挥主体性上,放在评价双方的对话和沟通上,放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上。

(二)多样性的评价方法

美国在教师评价研究中创新出多种不同的教师评价方式,主要有增值性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个别化督导等。增值性评价方式是追踪学生每年获得的学业成就,由于是一种累计性的得分方式,更能精确地衡量学校或教师对于学生形成影响的程度[6]。档案袋评价,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教师通过反思与合作,建构和丰富起来的有关师生工作信息的系统收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进步[7]。档案袋是由教师本人创建的,每个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建立不同的档案袋,它描述了教师的责任、专业和教学方面的成长。个别化督导与评价是运用个别差异的方法,对不同的教师群体通过不同的活动、程序和时间安排进行评价和指导[6]。个别化督导和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区分性的评价,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情况,考虑到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进而促进教师的发展。

(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美国的教师评价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内部评价就是由学校自己掌握主动权来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评价;外部评价就是由学校以外的人员来评价教师的行为,如政府、民间组织机构等。美国学校内部已形成一定的质量保证体系,其内部评价能为学校管理人员诊断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进行校际比较提供参考信息,有利于学校提高创造力,使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迅速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发挥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外部评价方面,美国教师评价是通过民间机构进行的[8]。在美国,拥有许多权威的评价机构和专家,因此,美国的外部评价对教师评价具有很大的影响。美国教师评价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丰富,形成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具有完整的评价方案及明确的评价程序、评价周期和奖励方法。

(四)全面的评价内容

美国教师评价体系主要从教学效果、专业水平和个人品质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内容明确而细致。如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时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掌握学生需要和进步的信息并用于改进教学;帮助有特殊问题的学生向专家请教;掌握有关教学效果的信息并加以改进;与学生交流信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对所教学科的理解程度;对时间、空间与设备的运用与组织;对教学与所教学科具有的热情;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认识;课堂内学生的相互作用;履行专业职责;参与专业发展等[8]。 从美国教师的评价内容可以看出,其内容比较科学合理,实用性和操作性强,注重把教师评价内容和教师的身心发展及专业成长有机结合起来,评价内容更全面、更系统。

四、美国教师评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教师评价要以教师的发展为目的

在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中,学校领导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注重教师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注重长期的发展目标[9]。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为了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满足学校的需要,而被评者在发展性教育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10]。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在评价过程中尊重教师的存在价值,尊重教师的独立性、能动性的评价。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教师评价应以教师的发展为最终目标。

(二)在教师评价方法和手段方面,注重科学性和多样性

教师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课堂观察、课堂绩效评定、学生学业成就、成长档案袋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同行评议/协助、教师自评/行动研究、纸笔测验/测试及问卷与面谈等[11]。教师评价方法要建立科学和多样性的教师评价方法和手段,使不同教师的个体都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避免采用单一模式对所有教师进行评价,做到以教师的发展为本。要使教师评价达到客观和合理,必须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三)在评价主体方面,进行多元主体的合理搭配

要实现教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教师的自我评价为主体,综合同行、行政人员、学生、家长、专家以及他人评价,依据多方面信息,对教师的教学与发展形成全面立体的印象,从而形成真实有效的价值判断[12]。在不同的教師评价方法与多元评价主体间进行合理搭配,为教师评价方法选择最适切的评价主体,就成了增强教师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升其应用价值的关键。我国要充分发挥各项制度和政策的导向功能,形成推动教师自我评价的有效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评价内容要合理全面

教师评价内容要具有全面性,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教学考试成绩的考评。既考评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也考评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方法;既考评教师的教学内容,也考评教师的职业道德[2]。教师评价内容除了具有全面性,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师群体,用不同的准则、程序和时间来进行评价和指导。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正是整合了保证教学质量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学习的要求双重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师,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提供最适当的方式,使教师在最适合自己的成长环境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此,建构一个全面合理、灵活宽松、具有区分性的评价标准体系,才能更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46-374.

[2]刘祖琼.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J].台声(新视角),2006(01).

[3]吴麟麟,周西安,符永宏,等.发展性教师评价探微[J].教育发展研究,2003(04):169-172.

[4]梁红京.区分性教师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闫兵,魏宏聚.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理解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8(03).

[6]蔡敏,李艳.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主要模式及特点[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04):28-32.

[7]刘朋.美国教师教学档案袋评定的基本理念及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04(Z1):18-21.

[8]徐绍琛,胡清祥.美国教师评价制度对提高成人教育质量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7(03):124-126.

[9]朱淑霞.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问题浅议[J].当代教育科学,2003(18):50-51.

[10]张祥明.一种新的教师评价观:发展性教师评价[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01):22-25.

[11]刘彬,马永军.构建区分性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9(09):124-125.

[12]李润洲.发展性评价:教师评价的新理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06):53-55.

作者:刘薇薇

第三篇:运用国有资本金评价体系开展绩效审计评价

摘 要:企业绩效审计,是由审计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的业绩、效益进行综合、系统的审查分析,按照规定的程序取得审计证据,按照预定标准对经济效益优劣进行评价,明确经济责任归属,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和建议,以达到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关键词:企业绩效审计 经济监督活动

1、绩效审计概述

随着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规范程序的提升,财务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重要性将逐渐为经济绩效审计所替代。绩效审计将逐步占据内部审计的主导地位,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任务。绩效审计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要对被审计对象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由于绩效不像财务数据那样有客观的会计准则要求,有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支撑,要作出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们先看看常用的几种绩效审计评价方法。

2、常用的几种绩效审计评价方法

2.1、经济效率指标比较法。这种方法是指对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并与预设的参考数值进行比对,从而对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常用指标主要包括:流动资金周转率、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常用的参考数值可以用本单位历史数据,也可以是同行业先进水平。

2.2、经济活动分析法。有三种常用的方法:对比法、因素法、平衡法。对比法把企业现状与计划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症结所在。因素法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各类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从而判别经济责任。平衡法主要是查明各类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不同指标的变化对绩效的影响程度,从而预测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着眼点和措施。

2.3、技术经济论证法。主要是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有关技术方案和决策进行审计,以正确处理技术上先进和经济上合理之间的关系,克服决策上盲目和随意性,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2.4、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法。利用计算机辅助,可以对经济行为过程进行模拟,对各类指标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实际上就是把前述各种方法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固化下来,借助计算机系统提升审计效率,提高审计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大大提高审计质量。

上述几种方法中,经济效率指标比较法由于有指标量化、标准客观、评价全面的特点,在交换意见的过程中便于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运用。下面结合财政部四部委发出的“国有资本金评价体系”,谈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体系开展绩效审计评价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3、基于“国有资本金评价体系”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3.1、评价体系的指标结构。整个体系由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方面内容的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共28项指标构成,其中,基本指标是评价企业效绩的核心指标,用以形成企业绩效评价的初步结论;修正指标用以对基本指标形成的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的初步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以产生较为全面、准确的企业绩效基本评价结果。评议指标计分方法是根据评价工作需要,运用评议指标对影响企业经营效绩的相关非计量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做出企业经营状况的定性分析判断。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大家可自行查阅,笔者不再赘述。

3.2、笔者运用国有资本金评价体系的经验

3.2.1、对财务效益状况指标体系的分析。此项的基本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都是比较适用的指标,而修正指标里由于商业企业的销售基本都是收回现金,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区分能力较低,因此其权重可以适当降低,而资本保值增值率对于国有企业的重要性较大,可以适当调高其权重。

3.2.2、对资产营运状况指标体系的分析。由于商业流通企业的特点和烟草行业的具体情况,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等指标都会非常大,基本没有区分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考察存货周转率与行业标杆数据的比率,通过相对数值对企业进行考核。

3.2.3、对于偿债能力状况指标体系的分析。考虑到烟草行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现金回收能力,偿债能力目前不是我们进行绩效分析的重点,因此为了更好的区分行业内各企业的经营水平,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适当调低了本部分的权重。

3.2.4、对于发展能力状况指标体系的分析。从目前行业的战略发展重点来看,我们更着重于管理体系、制度等方面的更新,因此适当调整了比率计算的公式,更着重于分析公司投入到财务管理、业务管理和物流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系统方面的情况;此外,销售增长状况属于烟草行业应该重点考察的指标,我们调高了此部分的权重。

总之,国有资本金评价体系是国家财政部等四部委根据比较通行的行业状况制定出来的指标综合分析体系,具体运用到烟草行业内部绩效审计中,我们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对其做出了适当的调整,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一是根据行业发展战略和特点,调整评价体系权重,二是针对失去分辨率的指标,重新设置新指标或者是相对值指标提升分辨能力,三是需要与审计主管领导、平行的相关职能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就评议体系调整作出充分的事前沟通,这是保证绩效审计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约翰格林,徐瑞康等译.绩效审计[J].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2]尚德尔CW,汤云为等译.审计理论[J].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3]宋常.管理审计及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审计研究[J],2002(6):58-60.

[4]国资委.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J].

2003.

作者:刘晓东

上一篇:中药学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食品质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