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评价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会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拟在透视盈余管理动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三大理论进行系统的归类和综述,并对相关研究作出展望。[关键词]盈余管理;动因;评价一、引言会计信息(尤其是盈余信息)的披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盈余信息公开披露的程度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密切相关。

第一篇:评价管理论文范文

学校教学管理评价初探

教学工作是一个学校存在和运行的要件之一。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学校教学管理评价就是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给予评判和估量,肯定成绩,发现不足,从而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更好地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内容

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内容丰富多彩,牵涉学校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从近年来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一些专业量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1.领导重视教学工作。对于一所学校来讲,我们赞成这样的观点:一流的设施不如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师资不如一流的校长。这是因为,校长的办学理念能够引导和激发设施和师资发挥其作用。学校领导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管理质量。领导重视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评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学校领导应将学校的教学工作永远放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校的其他各项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学校的教学工作而开展;其次,学校领导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明白人,是讲求教学法,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才能抓得实,有成效;最后,学校领导要做学校教学改革的排头和旗帜。只有学校领导重视教学改革,鼓励教学改革,并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改革的进行,学校的管理才是会有前瞻性,学校的前途也才是光明的。

2.教学管理文件整齐有序。学校教学管理文件是否整齐有序,归档及时,查询迅捷,表明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否规范、高效。在评价一所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学校的教学管理文件是很有说服力的书面文字材料,给评估人员提供了较为真实可信的依据。这项工作,因其具有较长期存档的可能性,而成为一般学校教学管理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分值设计较高的部分。

3.教学管理措施前瞻可行。每所学校都有成套的教学管理措施、规章制度。但是,更多的情况是这些措施和规章多为难以操作的套话和旧话。比如,要求教师授课要提高质量,要求教案规范整齐等,这些规章制定容易,执行却不容易,也往往老调老腔,令师生头疼。因此,教学管

理评价要求学校的教学管理措施前瞻可行。前瞻是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可行是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易操作性。

4.学团工作配合得力。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需要其他各项工作的紧密配合和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学团工作的密切配合。可以说,一个学校的学团工作的质量、水平和目标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这是因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学的指向是学生。学生在学校期间,除了学习还要有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这些学团活动的设计和运行,应该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学管理评价也要关注学团活动体现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程度,使学团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要求

1.真实性。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真实性即要求评价能够反映学校教学管理的真实水平。这也是任何评价工作的第一位的要求。只有在真实性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校教学管理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也才能对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2.开放性。学校教学管理评价要实现真实可信的目标,就必须有开放性的检查评估思路和方法。教学管理评价要充分发挥本校师生员工关心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力争做到群策群力。在检查评估的工作中,广开言路,认真听取各方意见,这样,评估的结果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和愿望。

3.综合性。学校教学管理评价是一项带有综合性要求的工作,参加评价工作的工作人员应该客观公正地对对象学校进行综合的考察,包括学校教学管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及预测今后的走向。惟有如此,得出的评价结果才能全面翔实。教学管理评价不仅要评价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要关注学校的全面管理工作以及与教学管理密切相关的学团工作、后勤管理工作等等。

4.前瞻性。学校教学管理评价还要具有前瞻性。这就要求评估人员不仅要考虑学校的教学管理发展现状,还要考虑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前进走向和发展后劲。比如,能够体现学校师资力量的不仅是现有的师资队伍学历状况,还要考察教师队伍的思想稳定情况、敬业精神,以及师资队伍的梯队组合是否合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是否得力等。

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过程和方式

1.听取学校领导汇报工作。学校管理评价,一般应该以评价工作小组听取学校主要领导作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汇报为开始。

2.具体进入全方位的教学工作评估。这项工作大体包括研读学校提交的文字材料以及听课、召开类型多样的专题座谈会、走访学校各有关部门。评价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学校准备的文字材料和自评报告的阅读研讨。在此期间,评价组还要进行现场随机抽样的听课,并召开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座谈会,还可能走访二级教学部门、图书馆、实验室等,以取得第一手的资料。

3.形成对学校的综合评估结果。评价组成员通过对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形成初步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员讨论会,形成有理有据的评价结果。

4.评估结果反馈。除非有特别重大的情况发生,评价组一般要向对象学校反馈评价结果。形成的反馈结果应该既包括肯定成绩,寻找特色,同时也要客观地指出不足,限期整改。当然,一项评价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需要针对学校的欠缺,有一次后续的检查和评估。但是,由于一般的教学管理评价都是临时成立评价小组,工作时间也极其有限,实际上不能完成进一步的工作。

学校管理评价的走向

1.学校管理评价的目标主体与实施主体分离。尽管在今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评价目标仍然表现出以上级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制订为主,邀请各级教育教学专家及社会评价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制定的特点,但是,具体实施评价的主体应该逐渐社会化,最终走到委托完全中立的专门从事评价、评估工作的事务所进行,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评价结果的真实准确。

2.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学校教学管理评价注重过程评价,首先要求改变以往后续评价不利或者后续评价缺失的情况,进而,要努力实现对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的动态把握。这里,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可以借助局域网(校园网)和互联网来进行沟通和联络,从而在过程控制中实现评价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3.学校管理评价要建立常规评价机制,尽量减少突击性的评价。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常规评价机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击性评价造成的迎评学校临时凑材料、“抱佛脚”的情况发生。这也是杜绝学校教学管理评价过程中发生腐败的有效措施。

编辑:常忠武

作者:孙立新

第二篇:对盈余管理动因的评价

[摘要]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会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拟在透视盈余管理动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三大理论进行系统的归类和综述,并对相关研究作出展望。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因;评价

一、引言

会计信息(尤其是盈余信息)的披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盈余信息公开披露的程度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密切相关。企业靠各种契约的维系去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会计盈余信息对契约的签订和履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的不对称、契约本身的不完备性。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公司与政府、公司与社会等之间相互产生矛盾。作为理性经济人。报酬和声誉需求促使管理者有意识地进行盈余管理。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可以提高公司的效率。但超过一定界限就会演变成为内幕交易、舞弊、欺诈等恶劣行为。在我国,金融市场还不稳定,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监管部门还不够健全。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

二、盈余管理及其动因

盈余管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常与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性一起探讨。已有文献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分别从正、反两方面下定义。笔者认为盈余管理是“中性”的,这可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盈余管理不同于盈余造假。它是在合乎相关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大前提下,管理者对现行制度存在漏洞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这种程度上说,它存在利润调整的余地,降低了管理者的报酬风险,有利于激励管理者采取更好的策略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可以促进社会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盈余管理存在一个限度问题,如果管理者采取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就会使会计信息失真,对利益相关者产生投资误导。扰乱资本市场秩序。从这层意义上说,盈余管理行为是一种有害行为,它使投资者在决策时无法区分优、劣企业。进而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经济发展。所以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

(一)盈余管理动因

总体来说,企业管理层为了避免亏损、避免退市、使管理者报酬最大化、操纵股票市场、少交税或延迟纳税等运用应计项目和构造真实交易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已有文献对盈余管理动因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类分析:资本市场动因、契约动因和监管动因。

1.资本市场动因: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都会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对公司股票进行估价,促使管理者为抬高股价而进行盈余操纵,具体可从IPO动因、配股动因和避免摘牌动因三方面来理解。

(1)IPO动因。在我国,只有符合特殊规定的企业才能上市,其中公司过去的经营业绩是决定企业能否上市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争取上市资格,企业管理层便会进行盈余管理,尤其是经营效益差的企业。同时,公司过去的盈余状况还会影响到股票能否顺利发行和发行价格。

(2)配股动因。配股是公司上市后筹集长期资金的主要渠道。为了符合配股融资的规定,管理者会在会计原则的约束下进行盈余调节。它是在中国特有的融资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种盈余管理行为。

(3)避免亏损、摘牌的动因。上市公司面临因连续三年亏损而摘牌时,为了维持上市资格而进行盈余管理,先摊后转费用。为第三年的“转亏”做好准备。赵春光研究(2006)指出: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资产减值进行利润平滑化的盈余管理。

综上可知,资本市场动因产生的盈余管理在我国较常见,可能与我国不健全的资本市场和不完善的法律法规有关。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投资环境不稳定,行业竞争也不平衡,导致某些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钻空子。

2.契约动因:会计盈余信息对契约的签订和履行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契约存在的基础。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本身的不完备性,在契约维系过程中,管理者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取利。同时,债权人为了自己的资金得到保证,在签订合同时会作出限制性规定,如银行依据企业经营状况而制定的贷款限额。

(1)管理者报酬契约动因。管理者的报酬常与经营业绩挂钩。刘睿智(2009)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时发现:操纵性应计利润对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存在显著影响;高管操纵盈余的动机随着年薪与报告利润相关性的增加而增加。可见,信息不对称使离管总能找到机会避开董事会的监督进行盈余管理。这在英、美发达国家比较普遍。英、美国家的股权高度分散,治理层对经理人的监督相对有限,所以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也多一些。

(2)债务契约动因。Sweeney(1994)讨论了债务契约对于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和盈余管理的影响后发现:最终出现债务违约的企业在违约前的数年中平均来说更加偏好选择可增加收入的会计政策。这种情况在我国尤其严重,由于资本市场不健全,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发达国家较狭窄,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为了达到银行贷款的条件或取得更多贷款,公司管理层会尽力进行盈余管理。

信息不对称理论告诉我们,契约会产生成本,契约动因产生的盈余管理从另一个侧面可以说是股东或债权人为了保障权利而支付的成本。

3.监管动因。在许多国家。有些行业会受到监管。如美国申请进口减免税的行业与企业的财务数据密切相关,即行业监管也会诱发盈余管理。我国监管比较严格,当然也会存在企业为应对各种监管而诱发的盈余管理。

(1)应对政府监管的动因。在国有企业中,国家凭借相应的所有权收取报酬,管理层为了少缴利润而进行盈余管理。孙铮(1994)指出上市公司操纵盈余问题与政府的监管政策不无关系,某些不合理的监管政策客观上促发了一些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由此损害了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虽然有研究认为政府监管会诱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但笔者认为若没有政府的监管,市场会形成一种无序状态。重要的是要确定政府监管的界限,哪些环节要紧,哪些环节要松,促进企业进行有效的盈余管理,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

(2)应对税收监管的动因。税务部门及时、足额、合理地征收各种税收是对企业的一种强制性监控,国外研究已发现税收因素是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动因。Guenther(1994)研究了美国1986年的所得税改革,发现了税务成本对公司收益转移的影响。Thomas等(1998)进一步研究发现,收益转移主要集中于税务筹划更为激进的公司。国内对于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研究相对较少,已有文献主要是关于所得税费用方面的盈余管理。笔者认为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可以与税收筹划结合起来研究,尤其是与跨国税收筹划问题结合。

(3)应对鉴证会监管的动因。上市公司要增发股票就要使其过去3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Chen and Yuan(2004)发现。许多上市公司是通过盈余管理行为达到这一利润指标的。我国基础服务相对欠缺,外部市场不完善(这种不完善性导致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增加了企业取得资源的成本,所以企业高层进行盈余管理也就成了外部市场不完善

性的替代品。

从上述动因分析中可发现,国内研究盈余管理动因的文献主要以财务报告动机为主。为了取得IPO上市资格、取得增发配股资格、避免亏损以及避免被退市而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满足监管需求的目的,是中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而欧美国家由于股权高度分散,职工流动性较大,经理人更重视个人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即国外学者比较关注契约动因研究。

(二)基于三大理论的动因分析

结合三大理论来分析盈余管理的动因可以帮助我们从理论层面找到解决各类盈余管理的根本途径。

1.基于激励理论的动因分析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来处理需求、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盈余质量作为评价管理层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自然会激励管理层有目的地进行盈余策划。同时,盈余信息作为预期使用者的重要信息,也会激励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取得上市、配股,甚至炒作公司股价。基于此,用激励理论来分析IPO上市动因、配股动因以及管理者报酬契约动因是合理的。

在激励理论基础上分析,可知:企业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操控应计利润项目完成的,这主要与会计政策的选择弹性有关。所以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加强对会计政策选择自由度的规定是必要的,将准则中现有的可以选择的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结合进行研究分析并比较,适当地加以规定可以防止企业过度进行盈余管理而损害社会。

2.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动因分析

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股东与经理人、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典型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具有信息优势的经理人和债务人,进行盈余管理达成目标是可行的。因此委托代理理论为管理者报酬契约动因、债务契约动因的盈余管理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委托一代理理论基础上分析,可知:由于信息不对称,盈余管理行为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浪费稀缺资源,阻碍经济发展。那么怎么去揭露这种不对称的信息?有没有第三方愿意来揭露这些信息?值得进一步研究。刘继红(2009)经研究发现审计师能够鉴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并对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上市公司发表非标意见。但是盈余管理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出具非标意见他并没有指出。另外关于如何激励注师去披露公司盈余管理信息,国内外研究都比较少。

3.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动因分析

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的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由于使用市场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企业为了降低有关成本,比如“政治关注成本”、税务成本、被监督成本,通过内部机制进行盈余管理缩减企业运行成本。比如,关联交易作为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郑国坚(2009)分析得出:关联交易程度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大。所以交易成本理论为监管动因的盈余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盈余管理是由监管带来的一种交易成本。

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应尽快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权利监管”。外部市场不发达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集中体现为缺少必要的基础服务,而在发达市场经济中,这些基础服务可以通过各种成熟的市场及其定价机制完成。不完善的外部市场增加了企业获取必要生产要素的成本,而盈余管理是企业为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手段。陈冬华(2009)指出:真正损害投资者价值的是薄弱的法律机制,而不是盈余管理。因此设法降低不必要的交易成本(社会和企业的总交易成本)以引导企业减少低效率的盈余管理,从盈余管理角度出发去研究我国市场体制问题,可以为完善市场体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现实依据。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国内外大多数的研究指明盈余管理是一种对社会有害的行为,只有极少数认为盈余管理其实也是有效率的一面。例如,陈冬华(2009)认为:在符合契约的框架内。盈余管理本质是一种平等自由的交易。那么盈余管理是否有效率,是否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一些问题值得作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作者:潘学模 蒋圣丹

第三篇:电子银行风险评价与管理

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目前已初步建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渠道在内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虽然近些年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较之国外同行,电子银行在产品特色、经营理念以及管理水平上都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全面进军国内市场,在经营地域、业务范围和客户市场上将与中资银行开展全面竞争,国内各银行风险的把握是极其必要的。因此,对我国电子银行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就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把握机遇、降低风险的必要步骤。

电子银行风险分析

关于电子银行的风险,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在电子银行业中,因特网及其他各种电子传送渠道仅是作为一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途径,当银行借助其开展业务时,并不产生新的风险类型,但给银行业经营风险带来了新的内容,引发风险的因素更多地与技术操作联系在一起。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发表了《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原则》(Risk Management Principle for Electronic Banking),将电子银行中与技术相关的风险归结为: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和其他风险。

中国银监会认为,电子银行业务主要存在两类风险:一类是系统安全风险,主要是数据传输风险、应用系统设计的缺陷、计算机病毒攻击等;另一类是传统银行业务所固有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等,但这些风险又具有新的内涵。

电子银行的技术方式及手段决定了其风险的特征。由于电子银行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必须以计算机为手段、以网络技术及其他各种电子传送渠道为途径,这就造成了电子银行的虚拟性。电子银行的风险在于,其虚拟的特性使其能够突破现有的银行监管体系,增加金融风险的放大效应。电子银行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风险的扩散快、破坏力强。高科技的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快速远程处理功能,为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加快了支付清算风险的扩散速度。相比传统银行,在电子银行中流动的更多的是数字化信息与电子货币,一旦风险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爆发时,风险的化解就很困难,也难以预防。在传统银行的“纸质”结算中,对于出现的偶然性差错或失误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纠正,而在电子银行中出现这种错误则立即会引起巨大的风险和损失,加大了风险的扩散面和补救成本。

风险交叉传染强。传统金融监管可以通过分业经营、提高市场准入规则、设置市场屏障或特许方式,将风险隔离在相对独立的领域,而电子银行削弱了传统银行金融监管的这些属性,使得监管的物理隔离有效性大大减弱。银行、证券、保险的业务不断交叉,同时也使得风险极易在这三个领域里交叉传染,而且金融业客户的相互渗透和交叉,使金融机构间、国家间的风险相关性日益加强。

风险的责任难以区分。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融入银行业,电子银行业系统建设、运行和管理中常常会涉及到电信、电力、产品提供商、外包技术服务商等多个行为主体,有些则直接参与其中,因此,一旦发生如服务中断、系统崩溃、客户信息外泄等的情况时,往往难以区分事故的责任方。

风险监管的难度高。电子银行的交易过程是在网络上完成的,交易的虚拟化使金融业务失去了时间和地理限制,交易对象变得模糊,交易过程更加不透明,金融风险产生的形式更加多样化。由于被监管者和监管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金融监管机构难以准确了解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实际情况,难以针对可能的金融风险采取切实有效的金融监管手段,最终使得金融监管难度高、复杂化。

电子银行的风险分类

电子银行的风险划分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按照风险产生的原因,一般而言,可将电子银行的风险分为传统风险和特殊风险。

电子银行的传统风险

电子银行的传统风险是指银行所固有的风险,是最基本的风险。这类的风险在电子银行和传统银行中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电子银行的一般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合约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在银行业中,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在到期日不能完全履行其还款义务或按约定行事而给银行带来的损失的可能性。与传统银行相同,电子银行也面临着贷款业务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并且由于电子银行的特殊性,其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将会更大。比如,当电子银行在通过各种电子通道实现了跨地域跨国界的信贷时,银行和客户不再是面对面地交流,使得银行更加难以判断借款人身份真实性、评判其信用评级、核实借款担保抵押等方面的信息。另外,相对于传统的银行信贷,电子银行的信贷业务中除了银行和客户两个基本的当事人外,还常常包括网络运营商、网络设备提供商等主体,当发生信贷风险时,往往会因为责任方难以明确辨别而产生经济纠纷,这些都会使信用风险大大增加。

流动性风险。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的某种资产不受损失的变现能力。流动性风险对于任何商业银行都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从事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运作的电子银行而言,如果在电子货币的投资和电子支付业务中,电子银行本身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偿还或支付,则将遭受流动性风险,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将连锁引发信誉风险,甚至导致电子银行的破产和倒闭。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化,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表内和表外头寸面临损失的风险。电子银行在存贷款业务、证券业务及电子货币支付中进行外币交易时,无疑将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

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出现不利的变动而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利率的不利变化,同样会使电子银行的资产相对其负债发生可能的贬值。另外,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国际资金特别是国际游资的流动速度将更加迅速,而这种期限较短、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强的资金在利率的变化下更容易对电子银行产生巨大的冲击,使

电子银行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进而对该国的国际收支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电子银行的特殊风险

电子银行的特殊风险并不是电子银行所特有的风险。这类风险,如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在传统银行环境中也都存在,只是在电子银行环境中,这些风险更具特殊性。电子银行的特殊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风险:

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电子银行由于技术采用不当,或是采用的技术相对落后所造成的安全性风险或系统性风险。电子银行,特别是纯电子银行主要依靠信息技术作为其技术的支撑,无论是在构建初期、正常运行还是后期日常维护,电子银行都会因其所选择的相关技术而面临风险。在构建初期,电子银行机构决策层在制定银行战略发展计划时,如果选择实施此计划的相关技术有误或不当,将会面临严重的技术决策风险;当电子银行正常运行和维护时,如果采用的技术有缺陷或者相对落后,可能会因为某一个技术环节出现问题而使整个电子银行系统出现故障,甚至停止运行;或者因为技术上的原因而使得网络黑客得以入侵电子银行系统,这些都会给电子银行带来非常严重的安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并且会连锁引发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而导致的风险。它可能是由于电子银行客户的疏忽,也可能是由于电子银行安全系统和产品的设计缺陷及操作失误产生。操作风险主要涉及电子银行账户的授权使用、电子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电子银行与其他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等。如在使用电子货币期间,网络安全系统的缺陷会令客户误认为是电子银行的欺诈行为,从而引发纠纷和风险;银行职员对业务的漫不经心,也有可能导致电子银行严重的操作风险,从而危及电子银行的总体安全。客户的疏忽也是造成操作风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电子银行会因为客户欠缺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而面临相当高的操作风险。例如,客户在某些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场合使用私人信息,如身份鉴定、银行账号等,容易被他人窃取而导致账号泄密,使客户和银行双方都蒙受损失。此外,如果银行职员和客户不能充分理解电子银行采用的不断更新的软件,进行错误操作也会给银行或客户自身带来操作风险。当网上支付系统建成后,使用电子支票支付账目时,电子银行将摆脱物理状态(如各种建筑、柜台等)而存在。面对这一情况,会有客户因为没有了物理存在的银行而产生不安全感,进而对网络的信用产生怀疑。这种怀疑一旦蔓延开来,将会给电子银行带来另一种形式的操作风险。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违反或不遵从法律、法规、规章、惯例、伦理标准而给电子银行造成的风险。银行本身所具有的高风险特征要求银行在运营中必须遵从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规定,而电子银行的创新性所产生的风险则对与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迅猛发展的电子银行相比,法律环境显得不尽完善,各国在电子银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上步伐不一,从而使得法律风险凸显。

战略风险。美国财政部货币监理署OCC将战略风险定义为因决策失误、决策的实施不当或对行业变化缺乏响应而对银行造成的不确定性。为实现战略目标,一般需相关的IT资源来配套,包括有形资源(如计算机硬件、软件、传输网络等)和无形资源(如管理能力和才能等),当银行管理部门未能恰当的计划、管理和监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产品、服务、过程和传送渠道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就会产生战略风险。另外,如果管理部门没有理解、支持或应用Internet技术,而该技术对银行的竞争能力又是至关重要时,或银行使用了某项不可靠的技术时,也会产生战略风险。

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负面的公众舆论而导致银行资金或客户流失的风险。与传统银行相比,电子银行的声誉风险更具特殊性:负面的公众舆论会借助网络迅速的扩散而使声誉风险迅速增加。声誉风险几乎和其它所有的风险相关联,只要是由于某种或某些风险所带来的不利或损失情况被公众所获知,则无疑会连锁引发声誉风险。声誉风险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轻重程度。因电子银行本身的原因而给客户带来短暂的不便,如银行系统故障导致客户短期内无法登录、支付等,使客户不满度增加,则或多或少会产生声誉风险(尽管程度可能比较轻微)。如果出现问题后银行解决不力,则声誉风险将会加大,如果因为银行系统严重故障甚至系统崩溃等情况而给客户带来损失,则会引起严重的声誉风险,甚至将引起客户集体退出的严重后果,从而使银行蒙受巨大的损失。

外包风险。外包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技术上依靠外部的技术提供商等机构而产生的风险。金融机构在选择不同的外包商时会面临不同的外包风险;金融机构在与外包商合作时,因为沟通不力而导致外包商设计错误,也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外包风险;外包商将与金融机构合作中所掌握的如客户隐私等方面的信息有意无意泄露给他人,可能会给银行带来另一种类型的外包风险,如连锁产生法律风险。

跨境风险。跨境风险指金融机构在开展跨境业务后因面临不同的法律法规而产生的风险。跨境风险可能会产生综合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及国家风险等。例如,当银行处理跨国界的客户交易时,它可能面临着不同的法律法规要求,常常会因为违反了法律而产生法律风险;通过电子银行接受来自其他国家客户的贷款申请,而使用国内客户信用评估系统,会面临信用风险;当银行与国外服务提供商或外国参与者发生业务时,因外方可能由于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而无法履行其义务,从而可能会面临国家风险。

电子银行的风险管理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银行仍然存在传统银行所具有的各种风险,也仍然可能发生传统银行所具有的危机或灾难。同时,在网络环境下,电子银行因其信息服务性、数字性、技术性等特点,因而可能具有比非网络环境下的银行更大的风险,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

对于电子银行风险的管理,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风险管理(1993.3)》(Risk Management for Electronic Banking and Electronic Money Activities,March 1993)规定,可对电子银行风险的内容、表现、影响及风险管理做出相关总结(参见表1~表5)。

在对上述电子银行风险的识别与管理进行比较中可以发现,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这四种风险对网络银行来说,同传统业务面临的这四种风险差别不是很大。差别比较大的主要是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其主要原因是网络银行依赖于现代网络技术及其运用,同时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

作者:李伏安 李 良

上一篇:视频监控论文范文下一篇:卫生化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