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师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安全评价师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卓越的医药营销人才是医药行业重要的人才资源,如何对其培养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基本职业技能、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关键词】医药行业卓越医药营销师评价指标医药行业迅速发展,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尤其是优秀的医药营销人才成为医药企业争夺的重要资源。

第一篇:安全评价师论文范文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评价素养发展探讨

摘 要 在国家义务教育德育质量监测常态化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评价素养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成为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评价素养既要体现学科共性,更应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个性,即内化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层面的学科教师日常评价行为的一种品质。为此,从评价理解、方法选择、工具研发、结果解释、交流应用和反思改善六个维度,尝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评价素养结构,是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师评价素养的实践路径。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评价素养

文献编码 A

距离2012年2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统称《专业标准》),已经六年多了。该《专业标准》把“激励与评价”能力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组成部分,且作为独立的二级指标,在领域(十一)“激励与评价”条目下提出“四条基本要求”。这可以认为是我國教育行政部门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对小学教师的评价素养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将德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范围,2017年5月小学德育实施第一次国家监测。在今后国家义务教育德育质量监测常态化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评价素养再也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那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评价素养现状如何?学科教师的评价素养能否满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学科教师的评价理念、评价知识和评价方法现况如何?目前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学科教师的评价素养如何进一步提升?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本文试图结合我们的研究实践,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内容结构及其如何发展做出尝试性回答。

一、道德与法治教师评价素养现状透视

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和了解,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从学校的培养到岗位的培训现状,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如何教”备受关注,“如何评价”基本上被忽视,关注学与教及其测评的一致性问题少而又少。实践中,一些学科教师认识到评价的价值,尝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评价。但是,这些评价往往缺乏科学性和专业基础,教师更多的是凭借习惯或者自己的教学经验行事。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评价目的和用途不明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多为兼职老师,专职教师少,平时不仅缺乏评价实践研究,还缺乏学习评价理论的主动意识。在教学中,许多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虽然会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他们往往不明确评价到底是为自己教学还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依据,或者为学生学习水平做出鉴定?这种模糊的、不知道为什么要评价的评价,实际上源于教师对评价价值的认识混乱。如普遍存在的为考试而评价、以评价代替教学和为管理而评价等现象,就是将考试作为自己的评价实践的目标。这样,势必影响到学科教学质量的落实,甚至影响到作为德育课程的育人目标实现。

2.评价知识和技能缺失。随着《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和使用,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日益进入学科教师的视野,大多数学科教师对于“发展性评价”“多元评价”“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等概念,都能说出一二。 可是,许多专职和兼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培训不到位,没有太多的时间学习学科评价理论和知识。如果要他们说明和解释教育评价领域的基础性核心概念,如双向细目表、信度、效度、常模参照和正态分布等,很少人能够正确解释,学科教师的评价知识基础十分薄弱。学科教师缺乏新型评价技能,甚至不知道评价需要有什么技能,平时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用的词就是:好和不好、对与不对、棒与不棒。许多教师既不能基于评价结果对自己的教学和评价进行调整,也不能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及时的反馈,明显缺乏运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学习的技能。

3.评价工具研发能力不足。如果说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对评价方法的选择略知一二,那么,对学科评价工具的研发则是一个大的问题。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教师接受的培训内容根本没有涉及评价知识与技能[1]。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培训也不例外。再加上统考之类的外部评价存在,不仅剥夺了本来就归属于教师的教学评价自主权,也不同程度地退化了教师科学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科教师只能通过平时教学实践中的试误来学习评价,自己编写题目能力的缺失,网络下载成为主要的渠道,富有学科特色的表现性评价工具的开发成为难题。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殊性,许多老师在如何实施评价的问题上基本处于盲目的状态,许多人不能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开发合适的评价工具,实施有针对性的评价实践。显然,这样的评价实践不足以为教师评价素养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撑。

当然,以上学科教师评价素养的缺失并非是教师个人造成的。这里不仅有师范生在校教育的问题,也有在岗教师培训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的学校教育和岗位培训都对于评价素养的地位和价值重视不够,评价素养并未纳入教师专业素养结构,这是导致在教学实践领域对教师评价素养忽视的关键。众所周知,在教师的职前教育中,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等,再加上一些选修课,是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其中,有关评价的专业学习内容所占比例极为有限,而且通常是基于心理学的内容。评价部分的教学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偏重于理论介绍,而实践应用的教学明显偏少。而当前的相关教师培训中,关于评价的课程同样明显偏少,而且开设的课时也非常有限。

二、道德与法治教师评价素养的内容结构分析

1991年,美国学者斯蒂金斯(Stiggins,R.J.)首次明确提出评价素养的概念,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与讨论。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国外的相关研究起步早、相对成熟,而国内关于教师评价素养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也已有一定积淀。这些研究成为我们厘清道德与法治教师评价素养内容结构的重要基础。

有学者认为,教师评价素养框架应包括理解评价、明确“成就期望”、运用适当的评价方式、适当地解释、运用评价结果五个方面[2]。有学者则用“4个维度、12个表现视角”构建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即:理解“评价”、使用“评价”、管理“评价”、评价“评价”[3]。还有学者对2008-2017年,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教师评价素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统计和分析,由此得出结论:当前,国内教师评价素养研究主要围绕发展机制、内涵框架、现实问题和研究现状四大主题,内容较为宽泛,存在明显的问题:一是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跨学科和跨学段的一般性教师;二是研究方法主要以非实证研究为主[4]。国内这些研究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评价素养构建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综合以上研究和日常教研实践,我们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教师评价素养既要有共性,即教师拥有的关于评价活动各方面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相关的理念;更应该具有不同于小学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的个性,即内化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层面的教师日常评价行为的一种品质。借鉴美国教师联盟、国家教育测量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协会联合开发的“教师的学生评价能力标准”,斯蒂金斯(Stiggins,R.J.)1999年提出的教师评价素养“七要素说”,并结合国内教师评价素养相关研究成果,我们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按照评价实践的逻辑顺序,尝试从六个维度,即评价理解、方法选择、工具研发、结果解释、交流应用和反思改善,构建了本学科教师评价素养的内容结构。具体分析如下:

三、道德与法治教师评价素养养成建议

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兼任、不稳定等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存在诸多现实问题。结合实际,我们提出以下培训与学习建议,希望有助于道德与法治教师评价素养的养成与发展。

首先,加强学科发展性评价的示范引领。

一般来说,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活动周期性可以归纳为三环节: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和教学结果(质性指标)。其中,教学结果的测定与判断需要通过学科特定的方法和途径,搜集和反馈教学实施中的有效信息,从而为教学计划的调整和教学实施策略的改进提供依据,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活动。

当前,伴随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使用,前两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教学评价环节仍然是学科教师能力的弱项,甚至是缺项,这是不争的事实。许多老师对于传统纸笔测试的量化评价方法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非常需要的档案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评价方式,老师们则了解甚少,而且缺乏有效的学习途径。因此,无论是岗位培训,还是校本培训,我们都应当强化质性评价方法的示范和引领。此外,组织学科教师学习国家义务教育德育质量监测的新理念、新做法,开展小学德育监测结果的分析应用等,都会产生很好的示范引领效果。毕竟,合适的外部评价往往会对学科教师的评价活动产生示范和引领作用,会成为他们评价素养发展的沃土。

其次,结合实际提供学科评价培训支持。

日常实践中,学科教研员一定要深入当地学校听课调研,与学科教师、班级学生广泛交流,及时发现一线教师的需求及教师希望的培训方式。在调研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根据本地教师对评价素养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求,改进培训方式,精选对于教师评价素养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编制合适的德育评价培训教材;实施有针对性的评价培训,帮助教师获得必需的评价工具和技能。同时,基层的培训更为直接有效,我们应努力做到评价知识构建、课例研究分析、评价理论学习和专题教研活动相结合。这样的培训不仅要帮助学科教师较熟练地掌握评价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促进他们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日渐完善和提升教学评价能力,实现教学评价知识构建和教学技能的提升同步。尤其要指出的是,我们的评价素养培训不能停留在学习和讲解诸如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SOLO分类理论等评价理论层面,而是要将培训重点落实在应用层面。比如,帮助教师学会将科学的评价理论应用于学科命题实践等,做到手把手地教,从编写测评框架和命题双向细目表做起,区分不同题型进行指导。这将有助于教师理解评价理论的实质与精髓,从而学会创造性地使用评价理论,并逐渐将其融入日常学习评价之中。

其三,多渠道提供发展评价能力的机会。

我们在日常教研培训中发现,受过去错误的德育评价认识影响,许多老师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评价实践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能, 有的学科教师甚至还产生了“去技能化”的误解。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让他们认识到评价是学科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通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让他们主动参与评价活动的全过程,从中体会德育评价活动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并指导他们开展评价实践的经验反思。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开展不同类型的优秀题目评选活动,也可以在校本教研中进行说题活动,还可以开展学科评价课题研究等。渠道可以多种,形式也可以多样,但是,它们都指向评价目标设计、评价工具研发、评价结果解释和应用等学科教师评价素养的培养。通过集学科教学活动、评价理论学习、评价实践探索于一体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科教师的评价素养,提升其评价能力。

总之,良好的评价素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关注学科教师的评价素养,就是在关注日常学科教学质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学会教,更应该学会评价,开展学科评价应该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份内事”。

参考文献:

[1]陈向明,王志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价培训调查:现状、问题与建议[J].开放教育,2013(4):11-19.

[2]杨国海.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及框架[J].当代教育科学,2011(4):18-19.

[3]王少非.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框架及发展建议[J].人民教育,2008(8):31-34.

[4]许明,朱文君.教师评价素养研究:近十年国内核心期刊的统计分析[J].教育观察,2018(7):8-11.

責任编辑 毛伟娜

作者:高本光

第二篇:卓越医药营销师的评价指标研究

【摘要】卓越的医药营销人才是医药行业重要的人才资源,如何对其培养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基本职业技能、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医药行业 卓越医药营销师 评价指标

医药行业迅速发展,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尤其是优秀的医药营销人才成为医药企业争夺的重要资源。卓越医药营销师是高质量医药营销人才的代名词,作为教育工作者,卓越医药营销师评价指标的研究是提高医药营销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是值得重点思考的课题。基本职业技能、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是衡量卓越医药营销师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

一、基本职业技能

卓越医药营销师的基本职业技能是从通用职业胜任力的角度探讨的,包括职业素质、工作态度和基本工作能力。

职业素质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个性等方面。卓越医药营销师的职业素质主要体现在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较高的文化素质,包括企业、产品、市场、顾客、竞争相关知识的熟悉;强健的身体、旺盛的精力、充满活力的朝气;性格外向、自信心强、良好的个性品格等。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包括工作的认真度、责任度、努力程度等。卓越医药营销师的工作态度主要体现在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坚持原则等方面。

卓越医药营销师的基本工作能力主要体现在: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社交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专业知识

卓越医药营销师指的是既熟练掌握医药知识,又具有丰富营销理论和技能的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从专业知识层面上来讲,卓越医药营销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一方面包括营销专业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体现在医药市场营销学、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品牌营销、营销策划、医药消费者行为学、现代推销学等课程的学习和考核中。另一方面还包括对医药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熟练掌握,通过医药相关课程的学习,比如:《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西药学》、《中医诊断学》、《临床医学概论》、《医药商品学》等课程,能够分析相关药品的有效成份、功效、使用方法等,在营销的过程中可以从医药专业的角度给消费者提供专业的产品知识、使用知识、购买知识的讲解,这也是医药营销人才与一般营销人才的区别,从医药专业知识的角度形成差异化。除此之外,卓越医药营销师的培养隶属于管理学科,所以相关经济管理的知识也要有所了解,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

三、專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卓越医药营销师评价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主要体现在营销相关岗位的胜任力上。营销岗位有很多类别,包括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推销服务、教学科研等等,具体有:医药企业销售部门的业务员或主管岗位;医药零售企业或批发企业的促销员、推销员等岗位;医药企业营销部门的市场调查、信息统计、售后服务等岗位;医药企业的营销策划、市场预测人员;其他各类咨询公司的相关岗位等。不同的岗位具体的营销业务能力有所差别,但在卓越医药营销师的培养过程中,相关的营销专业技能我们都要涉及到,包括市场调研、商品推销与商务谈判、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专业技能。比如:市场调研要求学生会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相关方法和手段,结合实际营销活动的不同任务要求,开展实际的市场调查工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市场分析和市场预测;商品推销与商务谈判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推销与谈判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成功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与推销,具备寻找有效顾客的能力、独立推销谈判的能力、处理推销顾客异议的能力、促成交易的能力、设计并签订合同的能力、维系客户关系的能力等;营销策划要求学生利用相关理论与知识,根据特定企业及产品的营销目标,设计和规划企业产品、服务、创意、价格、渠道、促销,学会制定具体的广告、促销及品牌策划方案,具有新产品推广、广告、促销及品牌整体策划的能力;销售管理是对销售人员的管理,涉及到对销售队伍的目标、战略、结构、规模和报酬等进行设计和控制,包括:制定销售计划及相应的销售策略、建立销售组织并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制定销售人员的个人销售指标并将销售计划转化为销售业绩、对销售计划的成效及销售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要求具备相关的管理能力;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获取、保持和增加可获利客户的方法和过程,是一种新型管理机制,极大地改善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包括市场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销售过程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服务过程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通过CRM软件实现,但又不仅仅是一个软件,更是方法论、软件和IT能力综合。客户关系管理能力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技巧,结合岗位工作要求,熟练地处理各种实际的客户关系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任建萍,李宇阳,应维华,高启胜,郭清.医药营销人才培养需方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26-27.

[2]樊文婧.A 企业营销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研究——基于多重匹配胜任力视角[D] .山西大学,2014.

[3]吴春英,朱立华,杨岩涛.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3):144-146.

[4]吴春英,夏新斌,周良荣.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三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5):159-161.

作者:吴春英 蒋苁 周良荣

第三篇:高师物理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模式及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新时期的教学改革,目标是培养具有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的教学人才。对高师物理系学生而言,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语言教学能力,广博的知识,还要有较高的素质,较强的物理教学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时,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不论学习、教学和研究也都应以实验为基础。所以,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才能适应新时期物理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怎样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怎样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对新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进行研究。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主要包括:基本仪器的认识和使用能力、设计实验计划能力、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总结能力、研究实验创新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和基本实验素养。实验教学能力包括实验的讲解、运用、组织和探索教学规律等方面的能力。

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培养学生实验与教学能力的模式,并进行了新的评价探索。这种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与评价方式是:摸底诊断(调查了解阶段, 诊断性评价)→提出要求→实验研究→讨论讲解→设问答疑→教学检查(实验教学技能训练阶段, 形成性评价)→结果验收(考核评价阶段, 终结性评价)。

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一)摸底诊断。在本课程开设之前,制定一套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学生在实验技能训练前的基本实验情况、基本实验理论和能力,以便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具体操作策略以及教学中的侧重。

我们对2001级物理系12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对学生技能培养影响较大的实验类型,以及学生遇到实验问题所采取的态度,还有中学开展课外活动情况等。还调查了学生对科学方法、素养和实验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在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之后,确立了开展实验教学应注意的事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提出要求。在本课程开设之初,教师集中讲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概论,让学生认识到开设本课程的意义、作用,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实验教学类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明确培养提高实验教学的内涵、本课程所采用教与学的模式、评定成绩的方法等。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侧重地提出要求。让学生清楚自己应进行职能角色的转变,以一个教师的身份来研究和开展教学实验活动,是与已往做过的实验不同的过程。

(三)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实验教学技能训练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学生分成实验小组,轮换参加各课题实验和教学训练。学生根据操作前提出的要求,在预习或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预习应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着重记录没有看懂或有疑问而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测量项目、设计表格和注意事项。实验中按自己预先设计好的计划进行实施,注意解决预习时注意的问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仪器故障要尽可能自己排除。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寻求答案,理论联系实际。实验结合模拟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探索问题的能力。

(四)讨论讲解。一方面是指在实际过程中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共同研究讨论,提出设想,通过实验寻找答案。另一方面进行互动教学演练,既当学生又当老师,互相交流实验教学体会,讲清实验教学过程或问题。

(五)设问答疑。实验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把一些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解决。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引导,组织讨论。对于没有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教师要设问,让学生回答。积极促使学生细致思考,认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检查。实验结束前,每个学生要准备5~10分钟实验教学内容的一个小课题,分别面对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生”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模拟教学。这其中教师、学生都可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运用此种方法来检查学生掌握实验和教学内容情况,提高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设计与实验教学、语言表达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按一定评分标准记载学生成绩。

(七)结果验收。针对每次课题研究和学期所做的实验进行综合成绩评定,以此确定每位学生的总成绩。

二、实验教学模式评价

实验教学模式评价分三个阶段:(1)调查了解阶段——诊断性评价;(2)实验教学训练阶段——形成性评价;(3)结果考核评价阶段——终结性评价。

(一)诊断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实验基础状况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但由于学生来源不同,实验能力相差较大,因此更应加强基本技能、操作规范性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是此课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之一。其二,学生长期以来都是以学生身份进行验证性实验多,要让他们转变观念,参加实验与教学训练,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三,加强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的活动,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与仪器制作活动。其四,加强实验仪器设计理论、方法教育,研究仪器的设计方法,掌握实验关键,提高实验教学理论水平。其五,提高实验素养,养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去实验、思考的良好习惯。此阶段只对学生整体作定性评价,不给学生具体成绩。

(二)形成性评价:对于实验教学技能训练过程的评价,我们设计了如下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预习,5分;操作,10分;讨论,10分;表达,10分;实验素养,5分;报告,10分;制作仪器,10分。

以上评价除制作仪器外,各项均为n次课题研究和实验技能训练平均分。每次课每项按A、B、C三等记分。满分为10分,按A(10~9)分;B(8~6)分;C(5分以下)记录。满分5分项则按A 5分、B 4分、C 3分以下记录。这个阶段学生成绩满分60分。

(三)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整个实验教学技能训练课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口试考核和笔试考核两项内容。

1.实验操作+口试考核。此项考核采用抽签方法进行,占总成绩10%。考试实验题目控制在50道左右,事先做出评分标准。学生抽到题后,进入实验室按着考题要求选择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边操作边按教学要求进行讲解。每人考试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这种考核方式可以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复习的目的,能较真实反映出学生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2.实验笔试考核。实验笔试考核是根据学生实验中的具体情况有侧重地出考试题目,其考察内容面广。考核主要内容有: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设计方法、注意事项;实验方案与仪器的选取;各类教学实验特点、作用、功能与教学要求;取得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和实验间的必然联系等。此项占学生总成绩的30%。

三、学生实验考核成绩统计分布(以2001级学生期末成绩统计为例):

实验参加人数128人,成绩优秀1人,占0.78%;良好92人,占71.88%;中等30人,占23.44%;及格5人,占3.9%。从学生成绩分数统计看,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29分,平均分81.43分。成绩分布比较集中在分数高的一侧,呈负偏态分布。分数差异较小,分数分布较集中。说明大多数学生已达到预期制定的教学目标,达标程度较高。结果证明,学生对实验教学技能训练重视程度高,新的教学措施和方法是有效的。

四、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结果统计

学期末制定学生自评量表与互评量表,发给学生作答,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认可程度,也为教师掌握学生水平状态作参考。

对自评量表与互评量表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如下:(126人)

1.从自评量表(见附表1)前2项看,通过本课学习,99%以上的人认为有收获和收获很大,特别是教学技能和实验教学技能提高。对自己的满意程度占86.5%,有13.5%的人对自己不满意。第六项“你认为自己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的有”主要集中在:①语言表达能力上46人,占36.5%,②实验操作能力养成良好操作习惯、提高技巧43人,占34.1%。③实验教学技能24人,占19%。其次提到需进一步加强的有“创新设计实验能力”“讲课设计能力”“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高心理素质”“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应变能力”等各占3%以下。第七项“你认为对自己提高最有效的实验”主要集中在:①选静电实验80人,占63.5%,②选牛顿第二定律实验26人,占20.6%,③选光学实验25人,占19.8%。这说明学生喜欢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去探究、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 互评量表(见附表2)主要是同一小组人给某个人的评价。从填表情况看,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准确客观给予评价,其结果与学生最终成绩基本一致。但学生互评成绩普遍较高,个别学生评价出入较大。这项内容只作为学生成绩的参考,不计入学生最终成绩。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材体系对高师物理学生进行能力培养,重点抓基本实验技能与教学技能的训练,重视物理实验研究与教学能力培养,与各种考核方式相结合评定学生成绩,使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从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和学生最终取得的成绩上来看,这种培养学生实验教学技能模式与评价方式是可行的,有效的,也便于掌握与应用,希望与广大同仁交流。

作者:类维平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安全评价师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安全评价论文范文05-14

营销师论文范文05-08

高师论文范文05-08

采购师论文范文05-08

架构师论文范文05-08

畜牧师论文范文05-09

高中三年老师评价04-16

高级畜牧师论文范文05-13

高级营销师论文范文05-13

中级畜牧师论文范文05-13

上一篇:绿色节能技术论文下一篇:微课程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