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经常性教育研究论文

2022-04-21

摘要: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重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在平时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先进模范作用。高校学习型基层教学党支部的建立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党员经常性教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党员经常性教育研究论文 篇1:

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运行机制的研究

摘要: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落实高校管理重心下移院(系),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根本保证。本文主要从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内涵和意义的认识、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和构建监督制约机制三个方面,探讨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等学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机制

2007年5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规定:院(系)党委(党总支)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支持行政负责人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院(系)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要经过党政联席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2010年8月中共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再次重申高等院校二级院(系)级单位党组织要“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導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正式确立了高等院校二级院(系)管理中应当坚持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当前,在大力推进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过程中,随着管理重心的下移,院(系)在整个学校改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因此,完善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运行机制刻不容缓。

一、充分认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内涵和意义是贯彻这一制度的思想基础

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指以党委(总支)为政治核心,院长(系主任)为行政指挥,院(系)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三重一大”)等,实行集体领导,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党政密切配合,共同推动院(系)发展的工作模式。科学准确地理解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内涵,需明确党政联席会议的职能定位。党政联席会议既有二级院(系)党政研讨工作、统一思想、交流信息、沟通工作、协调关系的议事职能,又有决定二级院系重要事项的集体决策功能。议事与决策双重职能定位,确立了二级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党政联席会议的职能定位,决定了它不同于二级院(系)的党委会、行政办公会。党委会主要研究讨论有关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的常规性工作。行政办公会主要研讨日常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常规性工作。党政联席会议主要是对院(系)“三重一大”问题进行研讨并做出决策。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我国高校院(系)领导体制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历史选择。随着高校二级院(系)规模不断扩大,经费越来越多,教学、科研、校企合作、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日常学生管理、学生实习就业、服务地方经济等,事务繁杂,运作协调难度加大,二级院(系)配备正副书记、正副院长(系主任),党政密切配合,共同负责,有利于提高二级院(系)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是贯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关键所在

高校院(系)贯彻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必须制定和执行配套的《二级院(系)党政领导的职责》、《二级院(系)党政领导人员关系准则》和《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规则》,实行规范化管理,从而避免党政联席会议次数增加、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等现象发生。

1.明确二级院(系)党政领导的职责。高校要在新《条例》列举的二级院(系)党组织六个方面工作的基础上,细化院(系)党委(总支)正副书记、正副院长(系主任)的岗位职责。党政共同负责制,既是院(系)领导体制,也是工作机制,是一种在事实上强调共同负责基础上的分工负责。凡涉及院(系)发展的“三重一大”问题必须要在党政联席会议上共同商定,共同负责。常规工作和一般事务性工作则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不越权,不推诿。

2.科学界定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范围。院(系)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决策,党政是决策的执行者,决策落实的保证者。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党政共同负责的决策机制,要求党总支和院行政共同领导本单位的发展改革稳定等各项工作。总体而言,党委(总支)对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群团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全面负责,院(系)行政对教学、科研、学科建设、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但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重大事项需要党政共同负责。具体来说,针对目前高校二级院(系)工作的实际,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范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党务工作:学习传达贯彻上级和学校党委的指示、决议、决定,研究制定实施意见;研究决定教职工考核与奖惩等重要事项;研究决定科级干部推荐人选,报学校党委组织部考核审批;研究决定学生教育管理、学生奖励和处分、毕业生就业工作等重要事项;研究决定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稳定工作以及突发性重大事件中的重要事项;研究决定应向学校党委请示的重要问题。②行政工作:学习传达贯彻上级和学校行政的指示、决议、决定,研究制定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年度、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安排阶段性重要工作;研究决定教学运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审定年度经费预算,大宗资金使用,收入管理办法和分配方案,设备采购计划,教学、科研、实验工作量计算办法及考核等;研究决定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外出进修、攻读学位等重要事项;研究决定受院(系)行政表彰或处罚,以及学校要求院(系)审核或推荐的教学、科研等重要奖励的集体和个人名单;研究决定应向学校行政请示的重要问题。③其他事项:研究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和重大措施;研究决定招生、学科与专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事项;讨论通过管理工作的重要规章制度;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他应提交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3.遵循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必须严格遵循议题的提起、表决、通过等基本程序。会议的议题,由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共同协商确定。重大事项的议题,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充分交换意见,当意见一致或基本一致时再上会。议题确定后应提前通知与会者。根据会议的中心议题确定党政联席会议主持人。党政联席会议为例会制,一般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必须有■以上的应到成员出席。会议主持人将参会人的意见集中、归纳,并征得参会人员的同意后,作为集体意见,形成决议。会议要有详细的记录,形成会议纪要。

4.规范党政联席会议的决策程序。党政联席会议决策要按“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会前,要建立重大决策事项论证制度。对重大决策事项要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协调会等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提出备选方案供讨论。会议表决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如对重要问题意见分歧较大,除紧急情况外,暂缓做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下次再议,必要时可请示学校分管领导。学术问题应听取院系学术委员会(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党政联席会议一旦形成决议,所有成员必须坚决执行。若在执行中发现新的情况,确需对决策进行重大调整或变更,及时提请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再做出决策。

三、构建监督制约机制是贯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根本保障

任何制度要建立起长效运行机制,必须加强对其主体的监督与制约,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任何监督,若没有必要的组织形式、工作形式都将是空泛而缺少效果的。结合高等院校及二级院(系)的实际,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构建教育自律机制,增强勤政廉政意识。《条例》规定:高等学校党组织应当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对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并教育党员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高校和二级院(系)要始终把勤政廉政学习教育活动作为构筑班子成员思想道德防线的有效手段,通过组织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各级党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切实增强党政联席会议成员的廉洁从政意识。

2.构建制度制约机制,增强责任意识。当前有些高等院校二级院(系)中存在党政两张皮、互不通气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的缺失。《意见》中也规定: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因此,党总支要切实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建立起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党员大会制度、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民主选举、党内情况通报等党内民主制度,加强了党内民主建设,并在全院(系)形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

3.构建公开监督机制,增强民主意识。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意见》中强调: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制度和形式,增加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落实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学校和院(系)应将党务政务不公开不透明作为重点难题来抓,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公开,促进了党内民主和谐和基层组织建设。高校院(系)民主建设,无论党内还是党外,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广大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民主权利。

4.构建惩处治理机制,增强法制意识。要充分发挥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及时发现院(系)党政领导在谋事与用人中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并严格予以追究。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Z].中发[2010]15号.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Z].教党[2007]11号.

[3]裴银伟.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刍议[J].世紀桥,2009,(7):30-31.

[4]崔润东,刘占军,宋德群.高校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与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38.

[5]王毅.完善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2,(3):224-226.

[6]蒋云尔.高职院校深入贯彻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理略[Z].

基金项目: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资助项目(2013DJ004)。

作者简介:孙峰(1965-),男,辽宁省凌海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孙峰

党员经常性教育研究论文 篇2:

论高校学习型基层教学党支部的建立

摘 要: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重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在平时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先进模范作用。高校学习型基层教学党支部的建立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先争优;学习型;基层党支部

党的十七大在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时明确提出要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继学习实践活动之后,党中央部署的又一项经常性工作,对于巩固和扩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对于切实加强与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党建工作,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对于大力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实现学校内涵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基层党支部是依据党章而设立的基层组织,是党在高等学校的组织基础,是高校党员组织起来的基本形式和日常管理的基本单位,是高校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因此,高校基层党支部在教书育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高校党委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是加强和改善高校党的领导,团结广大教职工,确保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的着力点。

一、高校学习型教学党支部建设及其意义

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高校各级党组织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力量,肩负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组织引领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创新能力也越来越影响国家的竞争力。高等教育需要实现科学发展,这就需要学校各级党组织加强学习,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经验,适应时代发展对高校提出的要求。

第二,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组织开创教育改革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教育质量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距离。高校要提高质量,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而在前进之路上,我们也会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也需要高校各级党组织加强学习,探索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之路。

第三,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保持和发展师生党员先进性的紧迫任务。党员教师应该在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要在高校良好学风的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师生党员的先进性与其不断地学习是紧密相关的,要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保持其先进性,为高校各项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推动高等教育继续发展,这也需要高校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二、“创先争优”活动是创建学习型基层教学党支部工作的先导

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只有思想理论上先进才能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所以,高等院校创建学习型基层教学党支部应该与在党的基层组织中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和在广大共产党员中开展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党的基层组织只有率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率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作指导,并牢固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真正成为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拥护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共产党员,只有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只有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具备较高的教科研能力,才能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三、教学科研工作是创建学习型教学党支部工作的中心

高等院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教学科研,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水平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质量。所以,高等院校创建学习型基层教学党支部应该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党的基层组织只有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和科研工作水平,并努力创造条件使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才能完成学校的中心任务。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共产党员,只有在教学和科研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成为本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楷模和带头人,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可见,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必须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教研室是学校最基层的教学和科研组织,处于直接沟通教师和学生的前沿,教研室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科研工作的水平。因此,党支部要把参与教研室课题研究,参加教研室学科建设,参谋教研室课程设置作为对共产党员的组织要求。

(一)共产党员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常见的、最基本的方式。参与课题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让共产党员真正成为学术型教师,实实在在促进党员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了实现党支部工作与教研室工作对接,在课题研究方面,党员要争当课题负责人,或者带头参与某个课题小组并开展研究活动。每年做到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

(二)共产党员要热心参加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极其关键的一个方面,更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学科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学科建设涉及人才培养、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是高等教育一项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在学科建设方面,党员要争做学科带头人,使之成为某一学术门类上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能够带领、指导和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这一学术门类的学术研究,并取得科研成果的专家。

(三)共产党员要经常参谋课程设置

为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减轻学生的压力,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需求,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在高等院校进行课程开发意义重大。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基层教学党支部要为教研室的课程设置当好参谋,基层教学党支部中的共产党员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带头进行课程开发。

四、学生思想教育是创建学习型基层教学党支部工作的践行

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是学校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党组织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高等院校创建学习型基层党支部应该与学生思想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党的基层组织只有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中积极学习、研究、发现和掌握学生思想教育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变化的新特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他们,积极有效地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党的基层组织才能实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共产党员,只有广泛参与学生思想教育,把学习的成果传播于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使他们都能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践行者,才能体现学习之目的。可见,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必须与学生思想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在具体联系方式上,教学党支部应通过橱窗、院报、网络与学生们建立学习交流平台,定期公布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体会。通过院系团委学生会每月组织一次讲座,学习讲坛、读书会、知识竞赛、技能比赛,请党员教师作主题发言或者学术报告。党员班导师应经常深入班里,用自己学习的收获和生活的经历辅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党员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应把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认识与同学们沟通,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这样,党支部的学习活动既不流于形式,又强化了党员的日常学习和激发党员个人自学的内在动力。

学习型党支部是将西方学习型组织理论融入支部建设的一种组织模式,是将党组织政治上的先进性与学习联系起来,将学习作为保证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因素。高校创建学习型基层教学党支部,是一项新的任务,需要我们开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首创精神,积极拓展学习的内容、途径、渠道,不断创新组织学习的思路、办法和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DB/OL].http:xinhuan.com.

[2]钱金山.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学校和谐发展[J].宁夏教育,2010,(12).

[3]陈章龙.以经常性的创先争优活动推动高校事业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

[4]张应强.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及责任与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

[5]宣勇,何作井.支部建在学科——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1,(3).

[6]黄亚平,史旦旦,王慧等.高校党支部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内涵、途径探析[J].高教与经济,2008,(4).

作者:王松

党员经常性教育研究论文 篇3:

高校学生党员自主学习模式探讨

摘 要:目前,高校各级党组织都积极开展了以组织生活、集中学习为主要形式的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新时期、新形势要求高校党组织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员的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学习的实效性。高校党组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充分发挥党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党员自主学习的活动,同时,要发挥好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各项学习机制,引领学习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自主性学习

收稿日期:2008-05-20

作者简介:

李国(1965-),男,重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陈宇(1968-),女,重庆工学院商贸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研究员;粟道平(1972-),男,重庆工学院商贸信息学院学工部主任;张晓刚(1973-),男,重庆工学院商贸信息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由此,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的学习,是目前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项永恒主题。为了进一步开展好学生党员学习教育工作,了解目前大学生党员学习教育的基本情况,我校于2007年以重庆工学院学生党员为调研对象,开展了大学生党员学习情况调查的调研工作。首先,进行了大学生党员学习情况的组织评价,发放问卷200份,调查了50多个基层党组织(主要是面向党支部),收回有效问卷183份。其次,对在校大学生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69份。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对当前大学生党员学习情况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对存在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高校学生党员学习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组织生活学习是学生党员学习的主渠道,但党员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开展学习基本以组织生活为龙头,以集中学习为主要方式。绝大多数学生党支部能够按照上级党组织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党员实际情况,开展集中学习,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三会一课”的学习制度。同时,学生党员也能够普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他们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满足于党组织的集中学习活动,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学习方式”调查中,“听老师(或支部书记)讲解”的占70.23%,“会主动思考”的占10.79%,“有讨论发言”和“查阅过资料”的分别占11.41%和7.57%。这充分说明学生党员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强。

(二)多数学生党员对当前的学习状况不太满意。多数学生党员认为学习内容不够丰富,应进一步拓展学习领域,丰富党员知识,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学习形式不够灵活:以会代学多、系统学习少,听读文章多、自我见解少,你说我听多、党员发言少;学习资料不够充分,缺少系统的指导和引导。由此,学习氛围不浓,学习效果不明显。同时,我们调查得出:占86.26%的学生党员迫切要求改变当前的学习状况。

(三)多数党员认可自主性学习制度。89.24%的学生党员认为有必要将集中学习与自主性学习结合起来,仅1.30%的党员认为没有必要。在开展自主性学习的建议中,广大党员普遍认为应该加强组织指导、拓展学习内容,建设学习阵地、完善学习制度等。使自主性学习作为集中学习的有效补充,结合党员自身实际和兴趣扩充学习内容,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学生党员学习理解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获取信息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虽然多数学生党员相信自己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在理解接受方面仍有近40.00%的党员认为自己还有一定差距。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党员在获取知识和信息方面更愿意依赖党组织,而不是主动获取和进行独立思考(见下图)。

从调查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要提高学生党员学习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持、改进和完善组织生活集中学习这个“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指导和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开展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兴学习之风,搞活、搞好自主学习这一“自选动作”,才能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才能保证党员经常性教育取得实效,才能真正使广大党员永葆先进性。

二、高校学生党员开展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高校开展学生党员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1.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构建学习型校园的需要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构建学习型校园,既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更是提高高校广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学习型组织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倡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注重团队学习和学习成果的共享共用。因此,每一个学生党员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及自主学习的理念,增强“我要学”的内在动力。随着每个学生党员学习力的不断提升,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构建学习型校园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2.是高校党员自身素质发展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党员来体现。大学生党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始终走在全党广大党员的前列,起好示范带头作用,从而达到高校党员经常性教育的目的和始终保持广大党员的先进性。

(二)高校开展党员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1.高校学生党员自身的素质和学习能力决定

总体上看,高校学生党员都是大学生中先进群体的代表,他们均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学习、吸收和传播先进理论、前沿知识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和较强的领悟能力。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所在集体的骨干力量,善于接受创新理论和前沿知识,这为开展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高等学校自身资源为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平台

高校是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的场所,具有丰富的学习教育资源,能够提供图书资料、影像视频资料、网络平台、各种文化、学术讲座、报告等多种信息资源,能为学生党员开展自主学习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同时高校的办学目的和培养任务又决定了其在接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大学生党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分享最新理论成果并指导实践,能有效确保学生党员自主学习的开展。

三、对高校学生党员开展自主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尊重党员学习主体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用这一原则和精神指导学生党员开展自主学习就是要发挥好学生党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贯彻落实好“学习民主集中制”, 搞活自主学习这一“自选动作”。 要让广大学生党员参与自主学习的指导性计划的指定、学习实施、效果检查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参与积极性,使党员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重庆工学院党委就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在制定自主学习指导性计划时,开展学生党员座谈会,了解学生党员关切与关注,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如商贸信息学院党总支在学生党员中开展的 “五个一活动”:出一个好点子、推荐一部影视作品、推荐一本好书、推荐一篇好文章、做一次主题发言等。在学习效果的检查上,倡导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学生党支部每一次组织生活,都有党员作自主学习交流发言,每一学期开展一次党员自主学习交流会,既可以检验党员学习效果,也是广大党员在交流过程中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共享中增进了解,感受学习的快乐。

(二)坚持以统筹兼顾为基本方法,完善党员学习机制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以此来指导学生党员开展自主学习,就是要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处理好党组织和党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关系,推进党员自主性学习的协调发展。

1.建立和完善“导学”机制

高校党组织和各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同时,党组织应在党员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党员学习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新世纪新阶段党员学习内容、方式和要求,引领好党员自主性学习的方向,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积极开展自主学习。

2.建立和完善“助学”机制

要开展好自主学习,党组织应努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营造氛围。要利用学校的各种有效资源,确保党员学有其所。重庆工学院党委因势利导,整合资源,在不同层面上搭建党员自主学习的平台,如以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为主体建设的党员学习室,以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为主体建立了网上 “青年红色根据地”和网上党校,以商贸信息学院学生党支部为主体与“红岩史料研究会”、歌乐山烈士陵园共建红岩精神教育基地,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为主体开展的社区党员共建等,这都为党员自主学习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学院党委还制定并实施了学生党员学习辅导员制度,学院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担当学生党支部党员学习导读、解读员,还积极邀请中国社科院、重庆市委党校专家开展党员学习辅导活动,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确保自主学习的“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3.建立和完善“督学”机制

自主学习并不是完全自由学习,在广大学生党员还没有达到高度自觉的情况下,党组织应当加以督促、检查,促使广大党员逐步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考学、评学和奖学制度,把党员学习的情况、效果作为衡量新时期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标准之一,纳入到党员考评激励约束机制中去,使党员逐步向自觉学习的方向发展,确保党员学习的经常性、连续性和持久性。

4.要建立和完善“研学”机制

党员自主学习,不是为学习而学习,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服务群众。学习与思考(研究)相互促进,学院党组织因势利导,根据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结合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际,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开展研究性学习。学院党委明确提出,党建课题研究必须吸收学生党员参与,帮助学生党员提升自主学习的层次和质量。以学习助研究,以研究促学习,使广大学生党员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 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6-06-29.

[3] 唐尚钊,张文彬.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管理机制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4] 王春晖.构建高校党员理论学习长效机制的思考[J].决策探索,2006,(11).

责任编辑:王慧

作者:李 国 陈 宇 粟道平 张晓刚

上一篇: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体育训练中心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