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2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1:

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成长的经历,都可以在结果中体现出来。因此在学生的课堂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和态度、数学学习的信心、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从教师搭配合理、评价有的放矢,评价把握公正、学生争优创佳,学生学会欣赏、学习勇往直前这三个方面浅析如何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得到体现,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而且当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知识体系总是处于变动的状态中,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应注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况。

一、教师搭配合理 评价有的放矢

新课标提到:“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了更好地实施评价,老师应合理搭配所提数学问题与所评价学生,即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数学题目的难易程度与考查目标,又要考虑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水平。然后将难题与尖子生、中档题与中等生、简单题与学困生一一对应,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评价,不会做无用功。教师要时时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把他们值得同学赞赏的一面展示给其他同学。特别是班上的中等生,他们是最容易被老师忽略的群体,他们似乎没有优点也没有缺点。其实他们身上也有闪光之处。老师应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品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因此最好能每节课都同时关注到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每学期至少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被评价与评价。例如,在学习解绝对不等式时,可出以下三题:解下列关于x的不等式:

1.(x+3)+(x-1)=6

2.(x+3)-(2x-1)=6

3.(x+3)-(2x-1)=■+1

以上三题就可以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第一小题,考查的是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小题,在前一题的基础之上还要注意负号的问题,进一步考查了学生有效选择方法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小题,在第二小题的基础上还需要运用“整体观”的数学思想加以解决,这体现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与数学思考的深度。那么对于这三道题三个学生都是有可能出错、有可能做对、也有可能不够完整。这时老师就可以针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成长有的放矢。

二、评价把握公正 学生争优创佳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评价倾注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教师的评价也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但落实人文的公正性并不等同于不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要把握好“公正”尺度,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由于学生回答的问题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回答正确;二是回答不够完整;三是回答错了。

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应给予肯定,教师可以通过重复予以肯定来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对于学生有创新性的回答,教师更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鼓励点评,可以包含捎带赞许的目光,更需要附带一个满意的微笑,还可以是教师主动鼓掌引来全班同学的掌声。但在肯定其成绩时,也应指出其不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你真聪明!你的解法很妙!做得真好!回答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等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第二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补充不足,完

善答案。由于受学生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的限制,或是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时顾此失彼,答案不够严密完整;或者只看到现象,抓不住本质和中心;或是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恰当等等。教师可先肯定学生回答正确的部分,然后再引导其启发点拨,补充不足,使回答趋于完美。如:你已经在某个知识点回答得很好,若在易错点上注意些那就更好了等。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第三种情况教师应该纠正错误,但千万注意用词要婉转。学生回答问题不能保证每道题都能答得完善,有时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或错误,思路不清晰,语言表达混乱等,这些都是难免的,也在情理之中。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妥善处理,不要匆匆或粗暴地打断学生的回答,应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或答案说完,再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空间。如:我觉得你的解题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对某某知识点的定义你应该再回顾一下,对比看看,有无可以纠正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也自然巧妙地把学生的思路往正确的方向上引导。

当然,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必然也是有差异的,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特别是对学困生,评价更要倾注热情和爱心,这样可以培养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的学习习惯,保护他们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个个都能在学习上争优创佳。

三、学生学会欣赏 学习勇往直前

新课程标准倡导实施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即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所谓主体多元化是指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等结合起来。

首先,要以老师的评价为榜样,教导学生一定要先评价同学的成功之处,然后再指出其不足之处;一定要先评价同学的解题思维过程,再考虑同学解决问题的结果;一定要先评价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及思想方法,然后再针对同学的表达方式与态度情感;一定要先评价同学解决问题不足的原因,再讲明同学解决问题可采用的新途径;一定要语言简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感染力。只有这样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让学生的体会与收效更大。

其次,提倡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因为学生之间朝夕相处,相互最了解,所以学生之间的评价,最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的细微变化。同时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教育学生从小就学会欣赏别人,而不是两眼总盯着别人的缺点,要以一颗博大的胸怀对待世间万物。这样教师不仅教会了学生学习知识,更教会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并且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也让学生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

最后,引导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因为真正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人,其实就是学生自己,而学会自我剖析是学生真正踏入学习的第一步。也只有进行深入地剖析,才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与优势,才能有针对性地取长补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好细致的安排,特别是对课堂教学中学生适时的评价。因为这不仅是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的掌握、情感态度的变化、学习能力的信息反馈,更是教师课堂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的最好体现。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1.

编辑 薛直艳

作者:林忠德

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2:

例谈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实现以上的目标,教师必须努力把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下面结合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经验,介绍几种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型情境

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设置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除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外,还可创设更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份,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份。如此重复下去,第四十三次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000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又好奇,很快就谈论开了。此时,教师指出这个问题需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感受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学习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此,教师可以用生活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如教学“打折销售”时,提出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某个体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买出两件上衣,每件都以135元出售。若按成本价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本25%,这次买卖中商贩赚了还是赔了?”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猜测后,教师指出,通过“打折销售”的学习,我们就能明白商品的成本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有关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轻松地解决刚才的问题了。

应该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或者具有悬念的生活素材,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二、创设活动型情境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带一把小剪刀和几张旧的挂历纸。上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剪一剪、折一折,在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经过大量的展开与折叠的操作活动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根据立体模型想象展开图形。最后,让学生再动手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整堂课在活动情境中开始,又在活动情境中结束。学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统计图选择”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课前调查七年级各班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中,分别获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人数及团体总分等情况。并将收集到的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经过学生的调查活动,教师将该节的教学放入了实际背景中,放入了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并对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避免了单纯的制图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而且品尝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应既具有可操作性,又面向全体学生,要给学生有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时间,使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形成新的知识。

三、创设探究型情境

即教师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创新,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

“截一个几何体”的课堂教学拓展训练中,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探索情境:如果用平面截掉长方体的一个角,剩下的几何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学生纷纷切起了自己的萝卜(正方体、长方体),说出了多种答案,有的同学还争了起来。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最后归纳出完整的答案:当截面不过顶点时,有10个顶点,15条棱,7个面;当截面过一个顶点时,有9个顶点,14条棱,7个面;截面过两个顶点时,剩下的几何体有8个顶点,13条棱,7个面;截面过三个顶点时,有7个顶点,12条棱,7个面。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浓厚,合作交流的气氛活跃。并经历了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尝试解决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创设探究型情境,教师应精心设计让学生探究的问题,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诱导学生去猜测、尝试、实验、发现。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学习内容进入“愤悱”状态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材,设计出不同的探究情境,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跳起来摘桃子”。

总之,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创设出更具新意的课堂教学情境。

作者:宋俊

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3:

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学具的尝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数学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本文就使用数学学具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几点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巧用学具,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课堂教学中利用学具把一些问题联系起来,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通过自己活动,把三根长短不等的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在摆弄过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然后,可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手感”的比较中发现三角形有固定不变的特点,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学生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①一人得1个,另一人得7个;②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③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個;④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巧用学具,强化内容理解

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是数学的生命,没有问题数学就失去了魅力。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出现美好的数学问题情景,更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向力,

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一副直角三角板伴随了同学们多年的学习,你对它们有研究吗?对于一个单独的直角三角板,同学们都知道:①含有一个直角,可以用它来画垂直;②两个锐角的和是90°;③两个三角板,一个三角板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30°、60°、90°,另一个三角板的度数分别为45°、45°、90°,利用这种特殊角我们可以画15°、45°、75°、105、120°、135°、150°等角。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整齐地摆,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渗透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数学问题情境教学重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学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而巧用学具就是培养兴趣的乐土。

三、巧用学具,培养创新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贾姆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学习了“分米”后,让学生量课桌的长、宽;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量常用物品的面积等。课外学习七巧板,它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在国外被称为“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由下图中标号为“1”“2”“3”“4”“5”“6”“7”的七块板组成,它虽然仅有七块板组成,但用它们可以拼成千种以上的图形,我要求学生拼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也可以拼成各种人物、动物、桥、房、塔等等,亦可是一些中、英文字母。这样训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丰富想象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学生通过操作,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通榆镇万岗小学)

作者:陈志仁

上一篇: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党员经常性教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