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员实习期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28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是把优秀的大学生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造就一批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党的事业的接班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党员实习期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党员实习期教育管理论文 篇1:

高职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分析实习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探索加强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习管理 学生党员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的基础课、专业课学习加上一年的实训实习教学。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新问题。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是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更是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措施,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一)实习期学生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1.实习期学生党员多数是预备党员。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特别是在实行“2+1”教学模式后,学生实际在校时间只有两年,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及党的组织发展相关条例和制度,培养一名学生入党,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为此,发展学生党员基本是在大二下学期,这是发展学生党员的重点阶段。可见,实习的学生党员几乎都是一些刚入党不久的预备党员。例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即将于2013年7月离校外出实习的学生中,共有学生党员176人,全部都是预备党员。

2.实习期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不强。实习期学生党员刚入党不久就离开学校外出实习,几乎没有参加过组织生活,受党教育的时间不长,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较为薄弱,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成熟。而学生党员通常是在党组织生活中才能感受到党性意识和宗旨信念,实习学生党员由于无法回校参加组织生活,在有党组织的实习单位“无权管”,在没有党组织的实习单位“无法管”。这些学生党员离开教师和党组织,他们的归属感淡化;离开校园和同学,他们的责任感减弱,自豪感衰退,长期缺乏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导致他们思想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党性意识不强。

(二)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育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不健全,缺乏校企联动党建管理机制。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对于在校学生党员管理,有相应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但对于长达一年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党员,学院原有的考核培训与教育管理制度不适用,而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实习学生党建工作制度。许多学生党员实习的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或有党组织的也是流于形式,对实习学生党员只关注他们所学专业与实习内容是否与企业的利益密切联系,而对于政治思想的教育培养关心不够,学生党员在企业中缺少组织归属感。

2.教育管理实习学生党员的力量不足。由于受编制所限,多数高职院校党务干部配备不足,系一级没有配备专职的党务干部,从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职责通常落在辅导员肩上,对于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力量无法到位。辅导员多数不是专业教师,在实习期学院都会定期指派相关专业老师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和消化理论知识,却无法专门派辅导员参与党建工作指导。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在中小企业或者私营企业实习,这些企业大多没有规范的党组织,缺少专职党务干部,也缺乏学生党建的经验。这两方面原因使得对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难以到位。

3.实习生党员分散,管理难度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往往都是去企业,尽管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加强与拓展校企合作关系,建立有一些固定实习的基地,可以集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集中实习,例如我院路桥工程系的学生,往往可以在同一个工地就可以安排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实习。但也有不少学生由于专业、岗位的限制,他们是分散实习的,例如我院管理类、外语类的各专业,经常出现只有几个,甚至是一个学生在某一城市、某一单位的情况,那么在一个单位实习的学生党员人数就更少,几乎没有符合党章所规定的成立党支部的条件。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实习单位在境外,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越南语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在越南各省实习。实习学生党员远离学校,与学校党组织、联系人的距离拉大,沟通联系困难,也无法参加学校的组织活动;有的实习单位党建工作不规范,不能对实习学生党员提供很好的党建教育;也因为实习生不是单位的人,组织关系又不在实习单位,单位党组织也难以管理;实习学生党员的实习地点分散,难以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同时,他们面临就业,为找工作东奔西跑,高职院校很难及时准确地把握其情况,容易造成监管脱节现象。

4.教育管理的内容与方式简单,影响教育效果。由于实习期间学生党员离开了校园,学校对实习学生党员思想教育一般就是政治信仰、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要求实习学生党员学习的内容多是党史党章和时事,内容比较简单;党内生活基本是“学党史、读文件、写心得”,教育形式的单一。实习学生党员对此类教育模式心生厌倦,加上监管不到位,对预期的教育目的就难以实现。

5.网络利用率不高,难以实现信息化管理。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尤其是直接面对学生党员的学生党支部,基本实现了从网站建设到QQ群、MSN、飞信、博客到微博的信息通道,完善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能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的作用,实现网上学习和交流,为党员建立网上精神家园。然而,由于学生党员实习地区较为分散,实习时间相对较长,联系方式更换频繁,传统的QQ、BBS、博客、网上党校等也因学生实习地点上网受限严重、网络平台利用率不高而无法发挥作用,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路桥系实习学生,多数是在修路修桥的施工工地,这些地方通常是比较偏僻、交通不便、信号不好,住在工棚里,要想上网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对策分析

(一)注重对学生党员加强离校前的教育管理工作

1.加强主题教育或专题培训,提高思想认识。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应在学生党员离校实习前,对实习党员进行一次以“牢记党员身份,履行党员义务”为主题的教育或专题培训,对其进行加强党员组织观念的教育。教育他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主动学习党的理论,增强党性观念,主动与党组织联系,积极参加党的组织活动,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自觉履行党员义务,自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

2.建立实习学生党员个人档案。基层党组织应在实习生党员离校前将其姓名、性别、班级、实习单位、入党时间、介绍人、第一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码、QQ、邮箱等有关情况进行认真整理登记、建档,然后告知其培养联系人。同时,要强调建立第二联系方式条目,便于及时把握部分学生党员更换手机号码、QQ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确保党支部能动态管理实习学生党员奠定基础。

3.建立学院所在地实习学生党员与外地实习生党员联系制度。确定一名在学院所在地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联系若干名在外地实习的学生党员,通过他们来了解和掌握在外实习的学生党员各方面的表现,既减少了学校党组织繁琐的管理任务,保证了学校党组织与实习学生党员的联系畅通,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4.给每位实习学生党员发《实习学生党员日志》,作为实习生党员考核依据。实习前,给实习学生党员发放《实习学生党员日志》,要求他们每天记录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情况,实习结束后统一交回所在支部,对于正式党员的实习学生,《实习学生党员日志》可以作为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对于预备党员的实习学生,《实习学生党员日志》可以作为转正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实习期间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措施

1.科学合理设立实习学生党支部或党小组。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学生党员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岗位受限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立实习学生党支部或党小组,一是可以在学生党员比较集中的企业,打破院系的界限,成立临时党小组,推选或指定党小组长;二是根据学生党员的行业和岗位层次、专业等划分党小组,使不同企业但属于同行业、同岗位的学生党员加强联系和交流,有机会共同提升思想和专业能力。

2.制定和完善各种教育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实效。基层党组织要根据预备党员考察的需要以及本系学生实习特点,制定和完善实习学生党员一系列的教育管理制度,促使预备党员在实习期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组织活动,严格要求自己,为转正做充分准备是很有必要的,用制度来规范和强化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体现。

一是建立实习学生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基层党组织对实习学生党员的学习教育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对方便上网的学生党员发学习资料、时政要闻、校园党建动态等,对于无法上网的学生员定时寄发纸质教育资料、慰问信。

二是建立实习学生党员思想汇报制度。由于实习学生党员几乎都是预备党员,规定他们每月一次思想汇报是很有必要的,思想汇报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电话、短信交谈,发E-mail汇报,也可以邮寄书面的思想汇报,无论哪一种方式,但必须要求他们三个月至少有一份是书面汇报,以便作为预备期满转正材料。我院外语系越南语专业的实习学生党员就是用这种方式,每个月发E-mail汇报一次,每隔三个月就寄一次思想汇报回校。

三是建立按时缴纳党费的制度。根据实习学生党员实际情况,一般要求他们每季度向党组织交纳一次党费,可以邮寄、异地打卡,特殊情况可以委托他人代交。

四是建立实习生党员考核制度。对实习学生党员提出明确的实习要求,强调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遵守职业道德,虚心好学,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实习期满,由实习单位对每一位实习生党员进行评价鉴定,出具统一的鉴定表给到学院基层党组织。

五是建立党组织建立跟踪走访教育制度。基层党组织可以结合专业指导教师走访实习学生的实际,整合资源,充分合理利用。事先将需要向学生党员了解的情况列成表格,如果走访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教师是党员的可以直接跟踪走访实习学生党员,并将相关表格给学生党员填好带回交给党组织,如果走访实习学生的教师是非党员,党组织可以派一名党员随同一起去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与学习情况。

3.建立“双管”模式,发挥企业育人功能。基层党组织要积极主动与学生实习单位的党组织联系,在有党组织的企业,建立“双管”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各指派有党员与实习的学生党员对接,共同对实习期间的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在学生党员数较多的实习单位成立临时学生党支部,接受学院和实习单位的双重管理,双方党组织经常互相交流,共同指导和鼓励实习学生党员主动向学院联系人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定期与企业联系人进行面对面的汇报交流,积极协助实习单位开展党建活动,通过自身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有效带动其他员工、促进企业文化的进步,学生党员在企业实习的实践中锻炼增长才干、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又使他们了解社会,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通过这种“双管”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校、企业、学生自我三方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党建与企业党建的良性互动,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无缝对接。

4.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丰富学生党员的管理手段。基层党组织应结合学生党员实习地点以及网络使用是否方便的实际,运用灵活多变的管理手段。当学生党员实习地点分散、人数不均而网络使用方便时,建立相应的网站、网页、QQ群、博客,还可以利用网络开支部会议、发布各类通知、告示,上传各类学习资料等,便于对实习学生党员进行动态管理;对于无法上网的学生党员来说,还得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寄学习资料,发各种书面规定。

总而言之,在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实习期间学生党建工作更是面临更大的困难。其难度大而且任务重,关系到党员质量和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学生党员政治理想信念的树立,也关系到高职院校党组织先进性的体现。因此,积极探索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是非常必要的,使学生党员在实习中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学生党员实习期间离校不离党,永葆党员本色。本文虽然对实习生党员管理难问题进行分析,对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提出了思考,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尝试,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对实习学生党员管理的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探索。相信在今后的实践中,将继续研究可操作性强的新方法、新手段,创新管理体制,落实管理责任,做好高职院校实习生党员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洪敏,丁莹莹.高职院校“2+1”模式下学生党建分类管理探索[J].价值工程,2012(12)

[2]郭子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顶岗实习期间培养模式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2(11)

[3]席亚萍,赵红深.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管理现状与思考[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4]徐玉凤.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教育的探讨[J].华章,2012(6)

[5]刘莎.加强高职院校实习生党员管理[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5)

(责编 何田田)

作者:刘爱英

学生党员实习期教育管理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实习期间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是把优秀的大学生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造就一批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党的事业的接班人。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最后一年将进入顶岗实习期,由于学生实习地点分布范围广、工作流动性大,工作地址和联系方式经常更换等状况,导致对处于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考核和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对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所在的实习单位数量多、地域分布广,性质各异,学校党组织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生党员所在的顶岗实习单位分散、流动性大,组织集体活动存在困难[1]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建筑类高职院校,其行业特点决定了学生党员实习地点分布广,工作流动性大,学生党员很难集中,组织生活、学习讨论、支部会议、民主评议等活动难以开展,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考核仅靠培养人等对学生的“遥控”教育,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另外,一部分学生党员顶岗实习的单位是合资企业、私企,也有一部分学生党员自主创业,成为个体业者,所在单位没有党的组织机构。因此,在这些没有党组织的单位,整体氛围不重视党员,学生党员想参加党组织活动非常困难。

(二)顶岗实习期组织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学习有难度,部分学生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党性意识淡化

学生党员步入社会后,不能经常回校参加党的组织活动,从而缺乏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之工作环境、经济条件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党员思想上难点、疑点增多,政治热情开始下降,组织观念趋于淡薄[2],放松了对自身党性方面的要求。2013年11月,笔者所在的学校对2011级顶岗实习期127名学生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但仅回收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仅为74.8%,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党员未能如期按所属党支部要求参与问卷调查,客觀地反映出这些学生党员的行为已经游离在党组织的约束之外,他们的组织观念、党性意识、自觉履行党员义务等方面逐渐淡化。

(三)处于考察阶段的预备党员,其教育和考核难于进行[3]

高职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接受入党启蒙教育,到培养为发展对象需要一个过程,加上学制短,大部分学生党员顶岗实习的同时处于预备党员的考察阶段,这些学生党员党龄时间短,需进一步接受党组织的培养与教育。事实上,由于学生党员实习的单位数量多、地域分布广,且远离学校,学校不能深入地了解处于考察阶段的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里的具体表现,也难以对他们进行适时的教育和考核。

二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策略

(一)提高对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及考核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群体,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提高对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及考核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有利于帮助学生党员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获得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身发展。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对他们就业竞争力及职业适应能力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党员积极适应从学生党员到社会党员这一身份的转换,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身的言行,在实习岗位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自己以后走向正式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探索加强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及考核的有效途径

1健全规章制度,确保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学生党员在顶岗实习期间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者。因此,根据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现状及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解决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促进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培养,并为学生党员的考核提供有利保障,从而使顶岗实习期的学生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组建临时支部,确保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不出现断层

《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4]。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步入顶岗实习期是他们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实习岗位具有分散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而且,有的实习单位有党的组织机构,也有的实习单位没有党的组织机构,在对实习学生党员的问卷调查中显示,85份有效问卷中,学生党员所在实习单位有党组织的仅有34个,占调查比例的40%;34个有党组织的实习单位中,对于开展党组织活动期限的回答,“一个月或更短”的有7人、“两个月”的13人、“三个月”的6人、“三个月以上”的8人。从上述数据反映的情况看,学生党员在顶岗实习期参加党组织生活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组建临时党支部,把比较集中的一个区域或者临近的几个区域的学生党员集中起来,学校指派老师进行专项指导,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规范性的党组织生活,关心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党员进行学习与交流,并联合用人单位一起开展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实习单位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可以有效地延伸党建工作的阵地,使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不出现断层,也使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3搭建网络平台,实现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教育与考核“跨越时空”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密切与外界沟通、了解周围世界、获取需要信息及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手段,特别是对90后大学生群体,上网学习、浏览新闻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由于网络具有海量信息容量、高速广泛连接、互动及时方便等特性,它可以成为我们做好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建工作的好帮手。

第一,搭建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微博、微信群、飞信群、qq群、BBS及电子邮件等方式,让学生党员时刻与党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系,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从而使顶岗实习期的学生党员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考核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

第二,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在学校网站党建专栏设置实习党员教育培养专栏,将学生党员接受教育的阵地由实地搬至网络,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对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实现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教育与考核跨越时空。如在实习党员教育培养专栏内可设置在线党课、十八大学习专栏、党的知识知多少在线答题、優秀党员事迹教育、在线提交思想汇报和学习体会等栏目。让校外实习的学生党员依然能够感受到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也让学校的党组织利用网络平台更加真切、及时地了解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表现和学习状况,提高对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6]。

4拓宽考核途径,力争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考核多方位、多角度

学生党员是高职院校培养的具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又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做好他们的考核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考核可以促进学生党员提高自身操作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社会竞争力。因此,在对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进行考核时,要充分考虑考核中出现的各种复杂因素,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拓宽考核途径,尝试从多方位、多角度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进行考核,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第一,走访考核。深入学生党员所在的实习单位,与学生党员交流、听取顶岗实习单位领导、同事对学生党员在岗位上的评价。通过走访考核,学校党组织可以与学生党员近距离接触,及时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及工作表现;通过走访考核,学校党组织可对学生党员进行适时的联系实际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7];通过走访考核,学校党组织可根据学生党员在实习岗位的综合表现,给予客观的考核。

第二,校企合作考核。校企双方就学生党员教育、培养、考核形成合力,实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校企合作,确保学生党员顶岗实习期的考核质量。校企合作考核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第一个层面是企业层面,主要对学生党员在实习岗位上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方面的情况定期考核;第二个层面是学校层面,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与顶岗实习单位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党员动态,积极为他们排解生活和工作难题,对于存在思想问题的学生党员,要及时进行开导教育,形成对学生党员共同培养和考核的机制。

除以上考核途径之外,对于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考核还可以通过参与临时支部活动及网上与党组织互动等情况进行考核,这样做的方式有利于多方位、多角度完成对学生党员的考核,促进学生党员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党员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婷.浅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途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163-164.

[2]杨丽贞.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81-82.

[3]蔡天作,张承秋.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党员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153-155.

[4]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5]李宏芳.顶岗实习期高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方式的探讨[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3(3):45-48.

[6]汪小义.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88-90.

[7]张仕青.关于高职学生预备党员顶岗实习期间考核体制研究初探[J].价值工程,2010(12):182-183.

作者:冯利

学生党员实习期教育管理论文 篇3:

顶岗实习期间校企联合开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探索

[摘要]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成为目前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跟踪难、教育难、考察难等一系列问题。根据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从严治党的要求,校企需要密切合作,搭建党建共育平台,从制度保障、组织设计、活动载体、评价机制上建立“四位一体”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而提高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党员教育管理;顶岗实习;校企合作

[

一、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跟踪难,组织管理不易到位

开展顶岗实习的单位一般分布在校外的不同城市,企业也基本是按岗位空缺需求安排实习生,接纳人数一般在10人左右,顶岗实习期一般在半年以上。这种顶岗实习区域分散、单位众多、时间较长,加上实习带队指导教师一般为专业任课教师,院系基层党组织管理人员和辅导员较难全面掌握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导致实习中学生党员离开了学校党组织的视野。另一方面,有的实习单位本身没有设立党组织,或者党组织不健全,党建工作较少开展,这样企业管理者对学生党员的思想和活动关注度不够,提供党建活动服务保障还有所欠缺,使实习生党员游离实习单位的党组织之外。这两个方面的原因给实习生党员的跟踪教育管理带来较大难度,造成“活动通知难以下达,组织生活无法参加,汇报思想无人听取,预备党员无法考察,缴纳党费无法收取”的局面。

(二)教育难,党员意识较为淡薄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党员脱离了学校正常党员发展的教育环境氛围,集中性的党的理论实习和主题活动少了,基本是按照企业工作作息时间上下班,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解企业、适应环境、熟悉工作、锻炼岗位技能上,不可能经常请假回校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更无法参加学校党组织活动,这样接受党性教育和锻炼的机会减少,积极性不高,突出表现在一些实习生党员没有按规定时间、规定份数向党组织上交思想汇报。另一方面,学生党员在接触到社会后,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社会上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不积极、工作不作为的消极影响,使学生党员对党员的身份产生怀疑,对党员的价值产生困惑,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在实习过程中不会主动向实习单位领导和同事说明自己的党员身份,更不用说体现党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了。

(三)考察难,党员质量得不到保障

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传统上他们的组织关系仍在学校,仍由学校党组织按党员发展程序来考察培养,但由于学生不在学校,传统的党员发展工作无法实施,学校党员发展的标准也无法适用顶岗实习生党员的思想实际和生活现实,如果学校党组织不针对实习生党员制订发展程序和标准,就会导致培养考察环节虚化、形式化,影响党员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企业较多考虑经济利益,往往党建工作让位于业务工作,对实习生党员的考察基本以业务能力、完成工作情况的标准进行考核,轻视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对其政治思想的考核基本没有或者较模糊、笼统,没有考核到党员在顶岗实习中所表现出的党性修养、理想信念、价值观、模范作用等这些党的标签元素,使党员发展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二、新形势下加强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

基层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7年教育部党组颁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教党〔2017〕11号),明确要“加强对外出、学习进修和因各种原因而未及时接转党组织关系的党员的管理”。顶岗实习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加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二)是新环境中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的需要

专业顶岗集中实习对学生来说,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过程,面临着许多不适应、不协调问题,思想问题较多,吃苦精神不够,工作适应能力不强,由于远离学校,教师较难及时观察和跟踪到位,这就需要学生更多地学会自我管理,开展朋辈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在校期间表现优秀的学生党员这时就需要挺身而出,发挥带头表率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其他学生,带动其他学生,成为学生的“领头羊”。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党员有意识地发现其他学生在思想上、工作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校、企业沟通协调,协助做好思想开导、问题解决,成为学生的主心骨,学校的好帮手。因此,加强实习生党员的教育引导,发挥党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作用,模范遵守并带动周围学生遵守实习教育规定,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三、加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途径与措施

(一)强化制度保障,校企共同承担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责任

制度建设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基础保障。在双方合作的顶层设计上,即学校与企业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上,应该将党建合作列为内容之一。双方在商谈校企合作时,院党组织主要领导应该参与谈判过程,将企业的党建工作情况列为考察内容,将企业是否能为实习生党员开展正常的党组织活动作为合作条件之一,在人员安排、活动场所、活动经费上给予支持和保障,制订实习期间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培养方案。经过双方充分考察与沟通,在签订的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或顶岗实习协议条款中明确双方党建共建的责任和义务,搭建好党员教育管理共育平台。

制度保障的关键是人员的配备。学校和企业在配备专业导师的基础上增加思想导师的配备,各选配一名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党员骨干与实习生党员结对子,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师,特别是企业导师要定期跟踪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听取思想汇报,指导其政治理论学习,协助开展组织活动。实习期间发展党员或党员转正时,企业导师可参与讨论或出具政治思想鉴定意见,作为发展的重要参考。

(二)拓展组织形式,校企共同形成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制

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最大的难点在于组织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实习单位远离学校,区域分散、性质不一,没有一个就近、固定的党组织为依托,基本上可以说是流动党员。针对这种情况,对有党组织的国有性质实习单位,学校可以与之党组织沟通,在征求企业党组织的同意下,开具学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将一部分已是正式党员或者发展条件基本成熟的预备党员的关系临时转入所在实习单位党组织,由实习单位的党组织对其统一教育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企业党组织活动,给予重点关注和培养,使实习生党员获得党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发挥其作用。

(三)创新教育载体,校企共同搭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阵地

活动载体承担着具体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关系到教育的质量效果。顶岗实习期间打电话、寄材料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学校和企业须根据自身特点,联合创新党员教育活动形式和内容。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邀请企业高管、模范员工给实习党员上党课、谈心交流、以身说教,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实习单位要给学生党员锻炼的平台,可由学生党员担任实习单位或部门岗位的小组长,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为其他实习生提供心理疏导、人际关系处理、专业技能提升等服务。

在顶岗实习期间,校企要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突破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中的组织、地域、时间限制,开展有效的线上教育管理活动。建立校企共享的微信群、QQ群等党建工作平台,及时将双方有关的党建信息传达给在岗實习党员,同时通过群空间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工作现状,做好教育疏导工作。也可以建立独立的党员教育管理网络平台或微信(微博)公众号平台,将组织学习文件、活动信息上传网络平台,并定期更新,实习生党员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在线讨论、在线参加党的视频会议,使网络平台成为引导学生党员前行的灯塔。

(四)改革评价机制,校企共同保障学生党员培养质量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难点。传统上还是以实习生党员在校时的印象为参考依据,而没有根据顶岗实习的特点制订新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方法,往往使考核流于形式、空洞化。因此在考核指标体系上,不仅要考察实习生党员对客服务、技术攻关、市场业绩等方面有无突出贡献,还要注重考核其吃苦耐劳精神、职业道德修养、社会奉献意识等方面,避免只考核工作,而不考核或轻考核思想的情况。

在考核评价方法上,校企要经常联系、密切配合,学校要不定期委派党务干部下企业巡回检查、听取汇报、跟踪辅导,将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中的精神问题相结合,建立党建工作网络监测系统,具有网络签到、网络投票、网络测评功能,实现党员在线民主监督。在实习考核过程中,主动征求、充分尊重企业党组织的意见,由实习单位党组织出具综合考核评价意见,而不是仅开具实习证明,在实习期间发展的党员,由企业党组织提供发展对象的政治表现鉴定意见。

加强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新时代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也影响到企业后备人才培育的水平。通过校企联合搭建“四位一体”的党建共育平台,从组织设计、制度保障、活动载体、评价机制等方面突破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时间、空间和地域等制约因素和边界,解决校外实习生党员跟踪难、教育难、考察难的问题,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对实习生党员顶岗实习期间的教育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莎.加强高职院校实习生党员管理[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5):178-203.

[2]解圣霞,高飞.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研究[J].职教通讯,2013(17):54-56.

[3]罗本琦.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红旗文稿,2017(10):31-32.

[4]周烁.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9):31-32.

[5]安掌明.高职学生党员顶岗实习期教育管理途径探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2):23-26.

[6]吴天昊.利用新媒体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实习期教育管理[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111-113.

[7]薛惠元.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实习期间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探索[J].贺州学院学报,2018,34(1):126-129.

◎编辑 冯永霞

作者:祁少华

上一篇: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分析论文下一篇:票据丧失的法律法规救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