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调查研究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思想、观念、制度、载体和人才队伍入手,提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路和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论文 篇1: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探讨

摘 要: 文章分析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借鉴企业管理模式,采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方式,加强高校党支部文化建设,以解决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学生党员 教育管理 文化建设

近10年来,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多,学生党员的发展数量也在增加。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的重要课题。不少学者[1-8]开展了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大多从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本身谈教育管理,我拟借鉴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来探讨如何创新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方法。

1.存在问题

中共中央在《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根据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重点在青年学生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切实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但是,目前部分大学生党员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大学生党员党性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不能正确处理市场经济趋利原则与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关系;有的大学生党员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有的党员不思上进,没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甚至违反校纪校规;部分学生党员对学习自觉性差,意识懈怠,缺乏必要的理论修养[1]。

2.原因分析

2.1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高校党建工作人员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不能很好处理学生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对学生党员“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培养”等不良现象比较普遍[2]。由于不够重视,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抓得不紧,尤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各项改革的深化,对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面对扩招、选课制、学生宿舍多元化管理等,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举措;由于不够重视,也缺乏有效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考核机制。

2.2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缺少创新

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必须深入探索和研究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真正取得实效。但目前很多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还采取传统的灌输式的说教方式,教育手段陈旧,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仍习惯于集体读报、学习文件、组织讨论等形式,因而效果不佳。如何采取新的教育管理方式帮助大学生党员不仅组织上入党,而且在思想上入党,解决他们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困惑,充分发挥他们先锋模范作用,这些问题亟待进一步探索研究[3]。

3.管理方式探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除了从思想上重视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还应加强探讨如何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创新和借鉴其他行业的管理理念、模式来进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本文拟探讨的问题。我拟借鉴企业管理的理念、制度和方法,探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3.1规范化管理

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管理制度科学规范,且处在不断优化中,以保持并增强科学而高效的企业运转。[4]科学规范的基本含义之一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按规律办事,一方面在纵向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工作方法,另一方面在横向上根据不同组织、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工作方法。

《中国共产党党章》第8条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必须编入党的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首先必须进行严格的党员组织观念教育,要求他们积极参加组织生活,自觉接受组织教育,保证组织生活正常化。对那些组织观念强、自觉接受组织教育并表现突出的学生党员,应给予表彰激励;而对那些不能按时参加组织活动又不请假,或者参加组织生活又不用心的学生党员要给予严肃批评教育,以保证党内组织生活的良性运转,发挥党支部的教育管理作用。

3.2标准化管理

现代企业生产流程都有标准,产能实施计量化管理。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也可实行标准化管理,即通过权责对应清晰、行权精简流畅、运转协调高效的管理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党员学习制度、联系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预备党员转正考察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缴纳党费制度[5]等,来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具体措施有:①制定党员联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谈话制度,定期安排党员联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谈话,并规范谈话主题与内容,同时填写谈话记录表,并由支部组织委员定期检查;②选派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助理、班主任助理,并规定其工作任务与目标,发挥他们对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③开展党员与困难同学“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填写党员“一帮一”、“一带一”工作记录表,详细记录党员对困难同学的帮扶;④在年度总结时,将填写的相关记录作为学生党员年度考核的重要量化标准和学生党员按期转正的重要依据。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考虑相互监督的问题,防止标准化、计量化的考核方式演变为形式主义。

3.3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文化建设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就是综合运用各种资源,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度是有形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可以使一个组织合理、高效、规范地运转。但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再周全也不可能凡事都规范到,制度的背后是文化,文化影响着制度的制定、实施和效用。可以说,制度规范人、约束人、强制人,而文化激励人、教化人、引导人。好的文化时时处处对人们的行为起引领、规范和约束作用,著名企业都特别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如,海尔集团的文化核心是创新,TCL集团则形成了以“合金文化”、“创新文化”和“危机文化”为特色的企业文化,世界500强之一的IBM也有着被称为“蓝色基因”的企业文化。我认为,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应该注重文化的建设,高校学生党支部应该是严肃、认真、团结、活泼的,应该在这一大方向下构建高校学生党支部特有的文化。正如同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样,高校学生党支部文化的构建不会一蹴而就,也是在党支部日常管理、运作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形成一种能够激发党支部全体成员团结一心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精神力量。构建学生党支部文化,要求加强对支部党员的人文关怀,做到人性化管理,例如做好学生党员的心理调控: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不如意的事情,学生党员可能会出现消极的心理,这就需要定期找党员交流、谈话,了解他们最近做了什么、干了什么,又有哪些需要帮助的地方,时时刻刻关注他们,以防他们产生对工作的消极、退避心理。另外,还可不定期地开展主题积极却又形式多样的党支部活动,既放松党支部成员的心情,又能增进党支部的凝聚力,这是构建和谐支部文化的必要手段。

高校学生党支部文化建设不能忽视网络文化的建设。网络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已经广泛渗透到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网络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模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网络的发展给党支部文化建设搭建了新的平台,可在网上组织开展各种竞赛征文活动,宣传党的理论;可建立网上学生党员信箱,在网上收集思想汇报;可开通网上党员咨询热线,解答学生党员的困惑,帮助学生党员渡过思想或生活的难关;还可在网上创办党校,对学生党员进行党的理论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学生党员学习、生活与实践。[5]

4.结语

借鉴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将其创新性地应用于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聂世平,张志成.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之探析[J].今日科苑,2009,(18):273.

[2]张艳.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9.

[3]谷凤艳.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机制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8,(2):212-213.

[4]王战峰.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J].纺织器材,2008,35(4):343-344.

[5]李明升.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研究[J].重庆科技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91-192.

[6]蔡喆.略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68-69,73.

[7]王光辉.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制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5):223.

[8]王永利.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10(1):71-73.

作者:蔡震宇 薛 峰 王希文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论文 篇2:

多校区办学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摘 要: 调查研究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思想、观念、制度、载体和人才队伍入手,提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多校区办学模式 学生党员 教育管理

目前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已成为全国高校普遍的运作方式,多校区办学给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高校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多校区办学格局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已成为新时期党的基层建设和创新的重要内容,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调研及问题分析

2012年6月,以扬州某高校为例,选取不同校区的学生党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96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93%。样本结构如表一:

表一 调查样本情况统计表

表二 学生党员现状统计表

1.学生党员思想现状。从表二可见,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党员在作用发挥上未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党群关系总体比较满意;党员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在党员教育上,希望教育形式多样化。

表三 不同校区学生党员对党支部工作评价统计表

2.不同校区学生党员对学生党建工作的评价。表三可见,对党员发展程序规范、发展质量评价、组织活动状况和作用发挥情况认识差异性较大,新校区学生党员满意度相对较差。

二、多校区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与对策

多校区办学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一种新形式,它给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成为新时期党的基层建设和创新的重要方面。

1.统一思想,创新新校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路和实践。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多校区大学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应有统一明确的学校指导思想,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有目标、有方向、有主线。同时,要发挥各校区各院系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在统一思想指导下开创有特色的工作。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主动听取各校区院系党委的意见,使学校决策更加符合实际,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尊重各校区院系党委的创新性,鼓励结合各校区实际,出特色、出典型、搞试点、出经验。如以校区或院系为单位进行党员教育,以校区或院系为单位制订党员管理活动计划,学校党校可以在各校区或院系成立分党校等。

新校区学生相对较多,部分高校对学生管理干部没有按照学生的比例和规定配备,导致学生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学生党建管理队伍专职人手相对较少,工作量大,加上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复杂,工作难度大,导致党员干部与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不到位,细致管理难,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互联网的冲击,独生子女增多,贫困生增多等。加上学生思维活跃,价值取向多元化,注重自我,同时又受到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学生较注重功利,这就导致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难以实施[1]31。新校区由于人力、财力、物力和交通的限制,学生党建活动往往局限在校内,局限于传统形式,这与当前学生求新、求个性化的思想与行为模式存在强烈反差,无疑严重影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应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大学生培养成理想远大、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教育青年大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无论高校如何改革与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都是高校的重要目标。各校区应根据自身实际,开展有特色的党建工作。如鼓励各学院开展具有各自特色、充满活力的学生党建工作,开展党员交流活动,开展学生党建专题研讨,探索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

2.转变观念,适应多校区办学工作的发展需要。创新是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的动力,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基层党建干部的基本素质。多校区办学高校更应该转变党建工作观念,适应形势发展。更新观念,培养和树立创新意识,以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进取心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尝试、开拓,大力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鼓励和支持学生党组织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工作探索和创新。校区之间的差异,使各校区学生管理、思想工作和党建工作也呈现差异。如老校区学生党建工作聚集时间较长,文化内涵较高,活动丰富多彩且质量较高,而新校区相对办学历史较短,力量相对薄弱。多校区办学后,由于党员干部与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分布于不同校区,新校区远离城市,受交通等条件限制,与同学的接触机会和时间相对减少。长此以往,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积压的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解决。他们在心理上、情感上也会对党组织产生隔膜,以致影响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影响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创新工作模式,加强发挥离退休老党员、老同志和老干部的作用,建立老少共建党员教育管理的模式,以老党员扎实的理论、丰富的阅历、生动的内容给大学生党员讲理想、讲信念、讲学业,为青年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健全人格心态,全员育人;积极推进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进社团活动,扩大党组织工作的覆盖面,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制;开辟党建工作网站、QQ群、党员博客、党建论坛和网上党校等,全面构造网络化信息化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平台[2]148。

3.创新和规范党建制度建设,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是育人的重要手段,制度是管理的根本保证。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制度建设既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切实措施。加强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二是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3]189。多校区党建工作的根本是用制度和机制保障工作的规范有序运转,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校区调整后,但由于教师队伍并没有整体跟进,造成老师并不一定完全了解学生,导致教育的连续性中断,传、帮、带的良好作用难以体现,传、帮、带的良性工作机制在多校区难以形成,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学生党建工作存在场地、交通等制约因素,一项教育管理工作往往需要在不同的校区同时或重复进行,额外增加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耗费,有时还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由于空间的限制和时间的错位,校区之间在信息沟通方面会有迟滞或误差。由于传递渠道的限制,使得有些信息在各校区不能及时获取,也对党建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校区分散,空间距离较远,彼此之间的监督不力等问题也制约和影响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

多校区党建工作要突出制度和机制创新,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力求新成效。多校区办学后不能简单地将原各校区的制度进行相加或在各校区原版照抄,必须对各校区原来的制度进行整合,形成多校区高校的统一制度。学生教育管理须有校纪校规,学生党建工作更要有党纪党规,建立各类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保证各项工作有规范性的正常开展。如党员教育制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个人的评选制度、发展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校培训和管理制度、支部生活制度、校园网络管理制度、积极分子培养制度等,依制度对不同校区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管理、教育、考核,依制度保障党建活动稳定、有序,依制度使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形成制度科学、有章可循、按岗履职、规范办事、依法治校、良性运行的局面,同时要抓好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学习;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遵纪必严、违纪必究。通过按制度办事减少失误和差错,通过规范运行提高质量和效率。

4.健全组织领导,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教育管理队伍是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坚强后盾。多校区学生党建工作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领导决策机制、政令畅通的执行机制和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评价体系,形成一个领导有力、运转高效、协调一致的组织网络。强化规则意识,民主决策,公开公正,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多校区高校可以适当下放管理权力,减轻学校集中管理的压力,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自主权,从而改变因权力过分集中而造成的运转不灵、矛盾较多、效率低下的状况。

多校区办学情况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少且分散,必须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品格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是做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即按照“选人、育人、用人”一体化思路,构建备用结合、梯次衔接的干部成长机制;坚持德才兼备的衡量标准;构建鼓励先进督促后进的奖惩机制;按照不断提高办学治校水平和驾驭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目标要求,建立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着重从六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学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学思并重,开展研究。二是加强培训。建立集中学习、集中培训、脱产进修、个人自学“四位一体”的理论学习机制。三是加强监督。通过学习检查、经验交流、建立干部学习档案、建立激励机制,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四是增强带兵意识,不断增强育人的责任感,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促进人才脱颖而出。五是校区间对口锻炼,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开阔思路,取长补短。六是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干部的责任机制,明确工作职责,把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达标考核的内容。

多校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必须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深化大学生对党的认识,促进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多校区办学高校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指导多校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以学生为本,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探索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并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吴小玲.多校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挑战与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31-33.

[2]田明,王宇红,姚永平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多校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146-149.

[3]王小锡,王建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9.

作者:沈广元 俞洪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论文 篇3: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要:高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中学生的党建工作又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并积极探讨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是保证学生党员质量的核心。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实际开展情况作出探讨,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工作

引言

高校是人才的成长摇篮,更是培养党员的集散基地[1]。因此,党员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生党员队伍力量的强弱,更影响到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对党员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是传播科学的文化思想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举措。大学生更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见卓识。然而,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既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高校青年学生党员造成冲击和影响。同时也客观存在一些问题,在价值观和世界观日趋多元的形势下,加大力度开展并且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党在高校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基本体现

各级党组织包括高校的学生党组织以及党员都是党的基本组成。要体现党的先进强大的执政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合力。只有这样,党的领导才有了稳固的堡垒和根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党员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不断趋于完善。同时,高校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首先要注重让学生从思想上入党,紧跟党的步伐,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因此,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还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续有人的措施。通过教育管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坚定信念,熟悉贯彻党的先进性并弘扬发散出来。

(二)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

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提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在高校开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利于宣传中国梦,坚定青年人的信仰。使广大学生可以自觉践行中国梦,并且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同中国的发展结合起来。

(三)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品质

大学生是“三观”塑造和完善的关键时期。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可以从政治立场、逻辑思维、情感态度、远大抱负等方面促进大学生端正自己的思想品质。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可以为社会和国家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虽然很多高校明确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出现一些问题,使得取得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表现如下:

(一)学生入党动机的问题。这是高校中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在成年之前对党的认识还不够成熟透彻,申请入党存在盲目跟风的嫌疑。导致入党的动机并不纯粹,甚至没有弄清自己入党的立场。例如很多学生是为了加强自己的学分;有的是为了以后工作多一道政治“护身符”;还有的是受家中老一辈党员的影响,被动申请。因此高校首先要把好党员的“入门关”。

(二)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管理内容上的,按照一般教育管理方式看,高校千篇一律的模式都是根据上级机关的指示,根据时政热点开展学习或者培训工作。并且只是念文件、读文章、写心得、听报告这样的步骤。内容单调,形式陈旧,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挖掘出来。另一方面,党建工作教育管理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缺乏专门的教育管理的优秀教师,本身政治理论素养不够,导致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质量不佳。

(三)模范带头作用逐渐削弱。这既与学生自身的党性修养较为松懈、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有关系,又和管理监督体系的不健全有关。许多学生党员在正式吸收为党员之前的考察表现优异,然后成为正式党员之后,却变得松懈懒散,工作热情磨灭,没有很好地发挥模范先锋的作用;同时学校的党组织相关部门也放松了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和后期监督,在投入力度上远没有当初发展党员那么大。

三、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

(一)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

要明确党性修养的锤炼和提高是一个长期又艰难的过程,对于学生党员来说,党性修养的锻炼有助于其深入理解党的宗旨和精神。因此,学校要通过党支部建立起严格的学习制度和生活制度。除了高度的政治覺悟和修养外,还要全面加强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在思想上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并且要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向上风貌。如此,学生的入党动机才能端正起来。

(二)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内容,规范教育管理方式

学校应该运用各种创新手段,结合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来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提高宣传教育的普及范围,积极地把党员的教育工作与学生平常的上课学习结合起来。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党员深入社区开展爱心、帮扶、支教等志愿工作[2];抓住国际国内热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细致讨论。要注重选拔和任用优秀的党建人才,扩大师资队伍。例如,可以聘请退休的党内领导干部开展培训指导;还可以定期的组织学校党建队伍去校外和其他政党机关展开交流学习活动,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3]。

(三)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后续教育考核

要明确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积极分子,因此要在学生党员中强化典型示范的作用。不管是开展党组织的相关活动还是发挥学习上的榜样作用,都要让党员彰显先进性,从而号召影响广大的学生寻求进步,共同发展。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生党员日常行为的监督管理工作,增加组织能力/思想品质等方面的考察项目,严格执行,还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定期开展教育考核。

结束语:总之,学生党员和高校党组织是新生的党的基础资源。高校党务工作者要加强构建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此外,广大学生党员也应该以身作则,严格保持党的先进性,积极增加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贡献的观念意识。

参考文献

[1]范艳红.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24(1):42-43.

[2]苏亚彬,曹雨珊,马慧敏.三位一体立体考核监督管理机制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 2013(10):260-260.

[3]许雪峰.对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与监督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11(23):199-199.

作者:杨谨鸿

上一篇:我国高校成人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音乐教学心理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