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旅游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贵州省旅游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给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客源市场格局的改变、游客旅游体验方式的转变以及贵州省文化旅游建设等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与旅游企业人才培养再次成为热点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企业旅游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企业旅游管理论文 篇1:

全域旅游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战略转型分析

[摘 要]目前,全域旅游的发展对我国当前旅游业的服务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全域旅游背景下,对于企业旅游管理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企业的战略转型相关计划,期望我国旅游业能够更好发展。

[关键词]全域旅游;企业;战略转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0.047

0     引 言

全域旅游指一定范围内,旅游企业合理利用地区具有优势的资源,并与产业相结合的新兴发展理念。如此一来,不但可以降低景区压力,还可以有效促进旅游开发工作开展。结合旅游类型、景区环境情况、景区生态等各种因素,发展绿色环保的理念,并在开发工作的方案设计环节,制订更加合理环保的开发方案,明确旅游企业的发展方向。

1     全域旅游的内涵

全域旅游是在打破传统旅游、只靠旅游企业发展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各个领域和企业一起参与旅游景区的建设规划中,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发掘,开发旅游地区的景观特色,更好地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现阶段,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管理需要满足游客新的需求,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模式,开展战略转型,提高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促使旅游企业能够更好发展。

2     全域旅游对企业旅游管理的影响

2.1   旅游产品的设计理念细致化

全域旅游指在一定景区范围内,以旅游业为主体,对该景区资源进行产业融合以及创新企业发展模式。现在,随着游客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全域旅游也有了一定了解,以往的旅游模式和旅游产品渐渐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要求,游客们更加喜欢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更加多样化的旅游方式或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必须考虑到这点,在企业开发设计过程中加入更多灵活元素,让旅游模式和旅游产品细致化。

2.2   使旅游产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

在开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各个企业和城市居民积极参与其中,各企业管理部门共同监管,通过运用目标景区的景观要素,为游客们提供更加细致、更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此更好地满足游客的旅游需要。同时,旅游企业还要在旅游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结合游客需求和共同喜好以及景区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具有文化特色、领域更加广泛的旅游产品。此外,还要和当地相关部门以及参与企业进行协商合作,共同促进旅游企业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完善的全域旅游。

2.3   促进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在全域旅游管理背景下,旅游企业若想在市场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就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编排。每个企业员工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相互合作,为旅游企业的快速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此,旅游企业需要在管理方式上做出创新,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企业管理策略,做到以人为本。只有明确员工自身的价值和责任,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旅游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     旅游企業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专业的规划单位

现阶段,我国一些旅游企业缺乏专业的规划单位,缺乏有效且统一布局,这种现象使旅游景区缺少区域宏观效果,且全局建设存在问题,与相近景区建设无法达成一致,也产生了电力、道路、相关设施配置不足等现象。建设规划是企业资源分配的根本条件,若是缺乏有效的设计规划,那么会导致景区资源不确定的定价、旅游设施的建设分布以及空间占用不确定设计等问题。不管是景区建设,还是企业发展,最忌讳的便是不确定,而这两种不确定会直接导致资金和资源无法进行合理预算以及设计,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利于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

3.2   产品创新性不足

随着近年来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某景区游客流量自2012年的7亿人次,到2017年增长到28亿人次,可见如今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于旅游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但是,该景区在发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也存在着旅游产品问题,比如,质量存在缺陷、创新性不足等。在该景区中,产品单一和品质高低不均等情况非常常见,造成了供给过剩问题,而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数量不仅少,而且分布也不稳定。在旅游产品的创新方面,多数都只是借用别的产品之后再进行简单处理和包装,并没有什么特色,而且也不能激发游客的消费欲望。甚至一些景区也存在本身资源丰富,但是创新和开发明显无法发挥应有价值的现象,因此,加强对旅游产品的创新、合理开发资源十分重要。

3.3   营销模式滞后

不少旅游企业在营销模式上出现了滞后现象,只借助以往传统的方式进行经营推广,比如,电视及广播广告、宣传单、人为宣传等方式。而如今时代的变化,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很多企业在推广方式都逐渐转到了互联网上,而一些旅游企业在这方面则并没有很好地跟上时代脚步。传统营销模式在推广效率上明显受到了种种因素的制约,且传统推广模式在景区特色的表现能力上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体现景区的优势和特色,从而无法让人们对其有着深入了解。

4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企业的转型措施

4.1   统一规划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全域旅游进行规划,需要相关政府和开发单位以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并结合游客市场、旅游资源、游客喜好、景区设施等进行分析,借鉴以往或其他相关景区的设计经验进行商讨,了解到旅游企业的开发目的和旅游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联系,并逐渐完善开发方案,做到对游客以及景区设施的有效管理。具体来看,比如交通方面,景区和城市在交通上要设计两全之法,保证城市交通与旅游景区的建设发展共同开展和统一规划,保证能够拥有足够的游客对新开发景区进行了解与支持。在财务上,还要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以此实现供求平衡,促使旅游企业转型与发展。

4.2   完善景区经营及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旅游企业也要对景区经营方式以及发展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比如,可以在景区水面上种植一些王莲、睡莲、雨久花、萍逢草等浮水植物,不但对景区湖面有着点缀作用,提高审美价值,还可以有效改善水质,起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保护景观生态环境,提高景区的整体环境质量,在旅游开发时就要运用绿色材料和技术,比如,为了避免游客扔掉的塑料袋等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可以在游客购物或用餐时,商家推荐使用布袋以及可降解餐具等。在旅游企业的发展模式上进行创新,以此促使企业能够稳定发展,且企业还要改善只靠旅游门票的单一收入情况,制定企业多元化发展模式,促使旅游经济与消费理念相结合,使旅游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4.3   加大管控力度,完善旅游监管体制

全域旅游背景下,企业转型与发展必须有相关法律政策支持,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如今,游客们的消费是理性的,所以全域旅游要通过各种方法不断为游客们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全域旅游具有一定的市场同质化特点,所以还要对旅游企业的开发及发展进行有效管理,健全旅游企业的监管体系,在景区开发过程中,要最大程度上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对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以及合理制止。此外,相关部门还要检验企业全域旅游资格,严禁一些旅游企业扛着全域旅游的大旗,却只为获得更高利益,避免这种滥竽充数的现象。

4.4   加大宣传力度

按照相关调查显示,全域旅游的游客人员逐渐年轻化,且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全域旅游者年龄构成上较为年轻化。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广全域旅游概念,相关部门还要对全域旅游进行推广和宣传,对全域旅游企业进行整治,开展推广投资,将全域旅游真正实行在各大旅游企业中,并不仅存在于理论上。利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推广,比如旅游宣传节目、广告、微博、微信、论坛等,开发更多的游客资源,采用视频宣传的方式让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景区特色,且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推广,从而节约宣传成本,提高推广效率和效果,吸引更多的游客。

4.5   強化旅游设施建设

完善旅游景区的相关旅游设施更加利于企业发展。当旅游设施的质量、分布、规模等达到一定标准时,能够有效提高旅游企业的综合实力。因此,旅游企业需要提高对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投资,对景区的道路、厕所、休闲区域等进行设施完善或改进,不仅方便游客们的休闲使用,而且还能为景区增加一定的美观性。对旅游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将他们的服务规范化,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当地群众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也能促进全域旅游的健康发展。

5     结 语

如今,全域旅游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需要企业通过不懈努力不断完善,并给当地旅游行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解决景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因此,政府应提高对全域旅游的重视,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制订相关发展方案,加大宣传力度,激励群众积极参与全域旅游建设过程中,实现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陆明明.全域旅游背景下企业的战略转型[J].旅游纵览,2018(1).

[2]石斌.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动因及路径——以陕西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8(7).

[3]吴海燕.以智慧旅游视野发展全域旅游的理论和实践[J].经济问题探索,2018(8).

[4]周怡岑.“全域旅游”背景下湖南实施旅游强省战略的思路、重点和政策建议[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

[5]胡玲.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与创新驱动型农业联动发展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2).

[6]付文武.全域旅游视域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4).

作者:杨宏伟

企业旅游管理论文 篇2:

基于旅游企业现实期待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贵州省旅游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给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客源市场格局的改变、游客旅游体验方式的转变以及贵州省文化旅游建设等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与旅游企业人才培养再次成为热点问题。通过对已就业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和旅游企业员工发放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现实期望,并针对这些现实期待,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求能对贵州省高校培养旅游人才提供建议。

关键词:旅游企业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 现实期待

目前贵州在推进旅游强省的伟大战略,全省旅游企业度对本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特别那些高素质、具备相当技能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将会大有用武之地。那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呢?高校又如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呢?

一、贵州旅游企业岗位人才匹配现状

1.旅游企业工作人员的结构。相当一部分旅游企业往往要求年富力强的人员从业,年轻员工在其单位所占的比例最大,使得大部分人认为从事旅游就得有“青春”资本,这部分人员主要是旅游饭店服务人员、导游;当然也有部分企业在招收行政管理人员时候比较看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如景区管理人员、旅行社高管等。此外,旅游企业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特别是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多,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还是初高中毕业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根据调研,当前贵州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当中高中级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大致是10%-15%,基层服务人员所占的比例高达85%—90%。

2.旅游企业提供的岗位及薪酬。对旅游及相关企业提供的岗位进行透视,新进员工一般是餐厅服务员、客房部服务员、市场营销、大厅服务员、导游员等,部分旅行社导游员还兼接待、票务、文员等基层岗位。除导游工资月基本工资300-500元外,其他基层人员的月工资水平贵州全省平均在200元左右,地区不同工资略有不同。

3.旅游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据调查,大多数旅游企业对新进员工的外在条件如身高、容貌等比较讲究。甚至部分企业在招聘时候将五官端正、身材匀称、女生身高1.60米以上等条件明确列入应聘条件。除此外,绝大多数旅游企业将毕业生的道德素质列为首位,然后比较看重学生的为人处事和沟通协调能力,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毕业生实操能力、外语等级、计算机等级、心理素质等比较讲究。在同企业负责人的访谈中得知,企业在决定应聘者是否录用的时候,往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团队精神、实操技能以及为人处事甚是关注。因而旅游企业的员工都是具备了一定的综合技能。因此,具备综合技能的学生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实期待

1.需具备一定的协调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经调研,旅游企业从多年已有的工作人员中发现,刚毕业的大学生比较欠缺协调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对旅游这个特殊行业,企业企业十分看重学生这些能力。然而我国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人员几乎都是老师家长,显得比较单纯,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或“心肝寶贝”,其成长历程普遍由父母设计,因而,大学生待人接物、与人沟通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提升。旅游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表达能力,大学生协调沟通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就是要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然而高校往往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重视不够,即使部分学校意识到这个问题,其相关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不合理,恰恰又是企业非常看重的。几乎很少有学校让学生去独自和社会上的人和事打交道,没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没有让其多看、多问、多体悟。

2.需具备一定的领悟能力和自学能力。领悟力及自学能力是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内核,也是旅游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不同类型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总体而言就是领悟力及自学能力。前述的调查数据只是非常笼统的说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旅游企业非常看重的能力之一。我们的深度访谈结果则清晰地表明,旅游企业对毕业生的此项能力非常不满意,其缘由主要在于毕业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领悟能力不足。他们所指的领悟力在一定程度即指学习重组能力,有时也指对问题系统化思维的洞察能力。具体而言,毕业生在与上下级沟通过程中,能不能清晰地明确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能不能对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系统分析的能力,如果暂时还不具备这些能力的话,那么毕业生有没有意愿与能力通过自学去逐步提升。

3.需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经过调研,大多数旅游企业都在降低成本,不愿送学生去继续学习,一是因为企业担心旅游行业的人才流动,送人学习不会为自己企业带来长久利益。二是很多企业节约成本,压缩开支。因此,旅游企业希望学生能立马上任,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然而企业文化、企业管理风格往往高校无法给学生提供,高校给学生提供的理论知识,泛泛而谈,但缺乏企业的具体实践教材。因此刚毕业的大学生实践能力欠缺。很多旅游企业往往愿意接受在其他旅游企业工作过具备一定经历的学生。这次调研中,用人单位最希望高校毕业生在学校学习就是经历真正的实习,与问题解决能力一样,实践能力也是受访者提及最多的一种能力需求。毕业生在校期间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有一个专门的实习,时间尽量长一点。实践能力可能不是一两个月就能体会出来的,我觉得至少半年。另外,不要为了实习而实习,尽量不要将相识的同学一窝蜂都分在一个部门,这样会让个体有依赖性,妨碍真正体验社会,适应社会。

三、聚焦旅游企业现实期待的教改建议

1.注重职业软素质的课程教导。根据对百里杜鹃、黄果树、十里河滩等景区企业的调研来看,随着旅游管理毕业生的增多,包括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忠诚度等在内的职业素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唯学历是尊”的现象在逐渐改变。如何提高学生的软素质,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其与企业的期待值相吻合。如果一个员工文化理论水平高,实践技能强,但敬业意识差、忠诚度不高,这样的话,旅游企业肯定不会接受。这就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样的课程重点就是要瞄准学生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等软素质提升进行展开。如果靠传统的讲授法和实训,是无法提高学生的软素质,软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学生的教化能力,靠学生的潜移默化,需要学生从内心深处获得共鸣,并下功夫。

2.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课程。在校期间开设职业规划课,科学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可以帮助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就业率。因此,在整个教学规划中,帮助学生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为学生胜任底层到高层的工作岗位打基础。学校定期或不定期请旅游企业各岗位的人士到学校来讲课,这些人均由不同年龄和学历构成,由其讲授在其岗位上的乐趣及人生感悟,适当渗透一些企业文化,以改变学生的就业看法。学校开设名人讲座、组织交流会和咨询会,请旅游行业有权威的专家学者来进行讲学,为学生的就业答疑解惑,让学生和专家学者们正面交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旅游行业的现状、发展前景、就业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在读书期间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3.实践实训设计与安排。实训课程是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软肋,根据现行是否在校划分,一般可分为校内和校外实习两种模式,本科生一般是前3年在校内进行实训(高职高专是前2年),学生在校最后一年才有机会安排出去实习。学校和企业要进一步合作,建立持久的合作模式。双方可以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需要,制定教学改革模式和考核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推行“伴工伴读”式教育。旅游旺季期间,将课堂搬至课外,进行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旅游淡季,再回到教师和校内实训。这样工读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与水平。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高校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定位特点,通过制定机制,加大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既要在数量上保持完美的比例,又要保证双师型的老师的质量。学校要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又要为双师型教师制定合理的授课计划和任务实现目标,也要合理设置专兼的双师型教师的课程。专兼职教师需要分开的课要分开,需要配合的就要配合完成。对于完成不好的或配合不好的给予一定的处罚。如果保障不力,师资队伍建设就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5.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高校通过制定政策,并提供制度作为保障,激励教师将其教学过程设计与旅游企业的操作流程相结合,根据岗位的特点,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任务,开设相应的课程。通过调研发现,贵州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很多课程现行的教学模式依然比较传统,教师在唱独角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教师会单向传统信息,师生互动性不强,整个内容照本宣科,知识比较僵化。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在整个课程设计建设上,要突出旅游管理的实践性特点,整个教学内容要建立以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将旅游企业完整的操作过程为核心,并在过程中设计一定的工作任务要学生完成,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适应具体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红芳.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市场需求[N].中国教育报,2007-07-30(5).

[2]李兆舉.旅游本科生为何高不成低不就[N].中国旅游报,2006-04-28(7).

[3]陈国成,范晓辉,赵静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情况调查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93‐194.

[4]陈世伟,王珏.我国旅游企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探索[J].科技广场,2008,(6):238‐240.

[5]李莹. 大学生就业行为与心态调研分析及对策 [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0):179‐180.

[6]王海娟. 浅析我国旅游企业的薪酬激励制度 [J]. 燕山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S1):101‐102.

[7]王佩良.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素养与能力的内涵及培养途径[J].文史博览(理论),2008,(10):52‐54.

作者简介:张世兵,男,苗族,博士,副教授,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国际经济与贸易。熊兰,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人类学。通讯作者:丰凤,女,汉族,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农村发展。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贵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研究[2013B133].

作者:张世兵 熊兰 丰凤

企业旅游管理论文 篇3:

论景区旅游管理企业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摘要: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是当前旅游景区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管理价值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征,旅游景区企业为工作重点载体,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工作。景区的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文章针对旅游景区管理的成本工作做出分析,为后续高质量的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景区管理;旅游景区管理企业;成本控制

旅游景区管理工作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自然保护区、度假区、森林公园等具有旅游服务性质和能力的场所都被称为旅游景区,在内部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服务工作。在此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还可以实现自身旅游景区管理企业的良好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提升效益。旅游景区为了获得更好地经营效果,会组织专业的经营机构来主导管理工作。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旅游景区和景点数量随之增加,旅游景区管理企业的水平上还需要加以提升,并且利用专业化的服务和管理手段进行有效的控制工作,促进多元化旅游工作开展。只有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才能真正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旅游行业发展。

一、成本分析理论基础与成本费用控制的组成要素

(一)成本分析的含义

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会伴随着经常性活动的形式,这部分工作也会产生一部分人力、物力的消耗,消耗则以货币的形式出现,对于景区管理工作而言也面临着这方面的成本压力,这需要从会计学或者经济学角度作出分析。成本分析具有科学性特点,因此,管理人员只有充分分析了成本变动和支出等方面的内容,在这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复杂性问题,为今后的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景区的成本构成

游客在景区内的游览活动需要景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服务会产生费用支出,主要分为景区内必须的物资消耗和景区服务人员的人工两个部分的成本。

(三)成本费用控制的组成要素

成本管理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和框架结构的工作,需要将主体工作内容融入其中,包含主体控制、控制对象、控制目标等。这些要素都是系统工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对其进行精准控制和分析。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则需要进行每个要素精准分析,实现系统化、科学化的控制工作。

二、当前旅游景区管理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

(一)物资管理涉及的成本控制问题

1.物资管理台账不全

管理的台账不全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旅游景区管理企业的物资采购工作和采购管理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采购、保管、领用、登记的工作,整体的物资材料不符合设计的规范和使用要求,台账和盘点工作都存在着漏洞。剩余的物资没有及时做好移交工作,出现资产使用数量、用处不明确的现象,使得物资管理混乱的现象十分严重,不利于日常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

2.物资管理意识不强

在景区管理中,旅游景区管理企业在物资管理的环节中因为对工作部分认识不清晰、意识不强等,容易在实际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出现了物资管理模式固化等一系列的现象,也在许多细节方面无法做好深入管理和分析等工作,从而导致了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程度不高。在项目管理的相关要求中,在项目进程和运行收益方面无法做好配合性的工作,物资成本管理效果不佳,从而导致了各种生产和经营问题的发生。

3.物资库存管理不规范

在旅游景区管理和标准的控制方面都存在著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在物资管理方面尤其严重。在复杂管理过程中和较大规模的物资需求方面,无论是物资的安防、运输通道等,都是在库存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相关工作点,如果不及时进行管理工作,就会对整体的生产和经营等产生严重的影响。在人员管理和相关的职位标准设置方面都没有达到国家的相关工作要求,这就导致了库存管理方面的缺失,在长期的运行中出现了管理问题,给后续的高效服务带来不便。

4.成本管理和采购等方面结合不稳

项目的物资管理过程中,物资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是主要的工作之一,这就需要解决好成本管理和采购信息不匹配的问题,而这种问题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组织建设方面的能力不足。这就需要企业在物资管理各方面进行改革,契合分析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人工成本管理涉及的问题

在旅游景区的服务和管理过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在此过程中人工成本包含了服务人员的工资、绩效、福利等多方面内容。但是目前景区服务和管理中面临着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绩效考核有效性不足、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实现高效、集约的人力资源利用十分关键。

三、旅游景区管理企业成本优化路径

(一)加强对物资采购招投标的管理

在物资管理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物资管理的效果,应该从实际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相应地分析和处理工作。第一步,需要在采购单位方面做好控制,从招标工作的源头出发进行招标质量的控制。第二步,在招标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认真选择合适的物资采购单位,无论是从质量还是从渠道上都需要进行控制和管理工作,严格审核流程,满足相关工程的需要,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做好分析工作。

(二)加强价格信息平台的建立

物资管理工作等在成本方面都是由于采购的价格引起的,尤其是管理中需要在物资价格等多方面建立起共享和开放的信息平台等,从而在此信息平台中对于物资的种类和物资的供货渠道等进行多方面分析和控制的工作。在其中最重要的物资价格等,都以数据形式出现,在相关工作人的物资采购过程中可以更加便捷完成相关的采购工作,以大数据的优势条件作为依托,实时进行物资价格变化的分析等,做好动态化的成本控制,实现综合分析和管理。

(三)人工成本管理

旅游景区管理企业的人工成本管理工作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对旅游景区管理企业的年度生产经营基本策略等进行分析,对于旅游景区管理企业的人工成本进行有效预算和分析,进行人力成本有效控制工作。每个成员都应该根据当前的的预算目标等进行全方面分析,按月或者按照季度进行控制。旅游景区管理企业应对福利费用进行统一规范,完善薪酬预测预警机制。具体管理办法如下:

1.推行旅游景区管理企业绩效工资制度

具体地说是根据旅游景区管理企业的效益情况来确定员工的绩效工资。公司先确定年度综合预算,依据产品销售量、成本费用等各项经济指标等确定好员工的绩效工资,然后确定年度绩效考核的关键性办法,再进行具体的年度预算和绩效工资的全方位分析,制定好部门或者公司内部的考核制度。每个季度或者每年都需要进行总薪金的核算工作,也就保证预算和实际的薪金总和保持在一致的水平上,减少超支情况的出现,超出部分将从下一季或下一年的总薪酬中扣除,以此类推。

2.规范福利费用项目和标准

对员工福利费用项目和标准,旅游景区管理企业可以统一规范,如员工福利费用的规定为:高温津贴、节日食品津贴、女员工卫生费等。旅游景区管理企业应严格按项目和标准发放福利费用,不得随意增加其他不在范围内的福利费用。

3.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重组降低成本

因为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就有可能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在统一的工作部署中提升统筹联动的工作能力,也就保证了人力效率。职位任职资格的界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旅游景区管理企业要结合实际,明确各岗位人员的核心资源。重点岗位设置严格的资格要求,技术含量低的岗位试行劳务派遣。

4.科学定员和控制劳动力投入

因机构调整而发生的人员变动,通过定员定编对岗位设置进行新的梳理,始终坚持减员增效的宗旨,旅游景区管理企业中已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在旅游景区管理企业中建立一套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员配置制度,实现员工劳动生产率的优化。

(四)薪酬成本控制

人力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薪酬管理,这也是成本控制工作的关键性内容之一,员工工资在人力成本中占最大比重,这就对总工资的有效控制直接决定劳动力成本水平。

1.绩效评估单元

绩效考核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对于绩效考核工作的落实等还需要对于每个不同的工作单元进行合理的划分和有效的梳理工作,针对于考核标准和内容等进行全面的落实。

2.将旅游景区管理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和薪酬管理目标有机结合

旅游景区管理企业薪酬管理策略的制定也与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应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在旅游景区管理企业开始建立的阶段,员工薪酬需要与旅游景区管理企业的发展风险、收益等基本保持一致。在后续旅游景区管理企业发展平稳期中应该与员工的工作岗位进行结合,为员工提供基本的福利和科学、合理的薪酬待遇。根据旅游景区管理企业所在的发展行业不同,薪酬体系的设置或者考核目标的设置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薪酬管理还需要与客户的反馈紧密联系在一起,员工支付的工资需要根据客户对于员工的评价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从而更好地提升服务管理的质量。

3.完善薪酬激励制度

第一,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保证薪酬管理制度的充分落实,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是旅游景区管理企业发展公信力的重要表现,在开展激励政策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通过员工入职之后的岗前培训、个人工作情况分析等,合理调整薪酬管理制度,做好工作职责的分析。第二,需要营造起合理、公平的薪酬管理竞争体系,在薪酬激励的过程中与员工的个人发展情况相结合,以市场经济的主导思想作为依托,进行薪酬管理制度的完善。充分调节内部、外部的发展环境,在旅游景区管理企业的文化、制度等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调整工作,完成旅游景区管理企业发展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成本管理与控制和旅游景区管理企业的长期发展密切相关,也是推动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实现了未来战略目标的发展和提升。旅游产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突出的力量,尤其是在当前产业结构优化中,要不断关注旅游景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曾聪欣.论景区旅游管理旅游景区管理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J].中国产经,2021(20):108-109.

[2]周云平.旅游管理旅游景区管理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大众投资指南,2021(03):147-148.

[3]任艳霞.旅游旅游景区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研究[J].当代旅游,2019(11):110-112.

[4]李天元.试析旅游景点经营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营销工作的影响[J].華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48-53.

(作者单位:济南市公园发展服务中心动物园工作部)

作者:刘杰

上一篇:高职学生管理论文下一篇:汽修专业职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