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管理办法论文

2022-04-19

【摘要】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治疗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贯穿于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社会公众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逐渐成为了一个制度探讨的课题,当前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既包含护理人员素质的不足也包括护理人员数量的欠缺。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护理人员管理办法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护理人员管理办法论文 篇1:

如何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加强护理安全

【摘要】

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对医疗市场产生的巨大影响,患者的自身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加,患者的医疗需求不断提高,要求医务工作者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而且要求有优质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满意度。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避免来自于药剂,器械,病菌对人体的伤害,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以操作规程为典范,做好各项护理记录,从而避免来自于患者的 医疗纠纷,法律安全。

【关键词】提高满意度;加强安全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要求,从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技能要求和言行规范入手,制定护理人员的管理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1.必须强调“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转变护理服务观念,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士要积极为每位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并进行换位思考,经常与患者进行交谈询问,直接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期望和需要,以及期望被满足的方式 。多提供给病人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满足患者生活需要。

2.要求每位护士明确对患者应负的责任

(1)承担治疗护理责任:护理人员应该以其所掌握的全部护理知识和护理手段,尽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服务,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解决生活需要,比如:压疮护理,排泄护理,口腔护理等等。(2)承担解除痛苦的责任:患者的痛苦来自躯体和精神两方面,护士不仅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努力控制患者躯体上的痛苦,而且还要做好心理护理,避免不良刺激,解脱心理上的痛苦 。不能因为工作繁忙,没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3)陈述、解释的责任:护士有责任向患者说明病情、诊断、治疗、预后等有关医疗、护理的情况。特别是我科肝胆外科是一个手术科室,医生经常在手术,这就要求我们更要耐心的和患者解释。

3.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制订了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计划、护理人员“三基”培训计划。规定护理人员在职期间,必须参加规范化培训及继续护理学教育。鼓励她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学习,争取拿到高一级的学历。并组织经验交流会,安排“老”护师介绍工作学习经验,以便提高新进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在工作中实行“传、帮、带”。 (2)实行岗位培训抓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3)规范护理记录:根据护理工作实际,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制订了护理记录单书写规范及检查标准。对护理记录的书写格式、记录原则、内容要求做到详细的规定。要求新进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严格按规范进行书写。(4)每季度进行危重病人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危重病人做到“3清,一病情清,二治疗清,三护理清”。(5)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是防范护理缺陷的关键。(6)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和慎独意识:安排安全隐患分析会,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职责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医护人员道德规范,营造一种强烈的职业安全氛围。(7)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组织护理人员经常学习《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护士管理办法 》、《护理工作流程再造》及《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等护理安全管理的有关文件,使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让护理人员懂得安全保证对病人来说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提高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让护理人员知法、守法、依法、护法,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护理。(8)规范护理过程,提高护理质量:对我科室每周定期电话回访,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平时不定期进行考核、提问,以加进护理人员的责任性,防患于未然。

4.健全了收费制度,做到账目日日清,使患者、家属心中有数,制定各种便民措施,做到让患者满意。

5.完善安全制度

(1)严格交接班制度,按照治疗情况交接班,对抢救仪器交接班,床边交班做到床头看清,口头交清,书面写清。(2)认真做到患者身份核对流程,不要流于形式主义。(3)认真执行“三查八对”:服药,注射,输液,输血查对。(4)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定人负责,定期消毒检测。

6.完善人员管理

(1)合理安排人员,保障足够的护理力量。(2)依法执业,杜绝无证上岗,保证行医安全。

7.给病人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和谐的护患关系“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关怀备至,处处体现人性关怀的理念,用心守护健康。关爱生命健康,保障患者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罗敏

护理人员管理办法论文 篇2:

浅析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治疗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贯穿于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社会公众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逐渐成为了一个制度探讨的课题,当前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既包含护理人员素质的不足也包括护理人员数量的欠缺。本文将主要以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现状与对策分析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并对其中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不足;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护理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良好的护理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康复,但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如果不进行认真对待和防范很可能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就对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特点的影响

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相对于其他护理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由于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繁重,压力也相对较大,在护理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需要注意的要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得从事此方面的护理人员数量极为有限。通常情况下,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何时能够恢复,如果医护人员在这方面没有进行仔细的告知,使得患者对于疾病的恢复情况进行不准确的估计和期望都会增加医疗过程中的阻碍。据相关的统计和调查发现,大多数医疗纠纷都是产生在一线临床中,尽管许多人都知道事故的产生不属于院方的责任,但是如果在治疗前没有对家属进行详细的告知,到最后只能是双方各执一词,不便于日后的责任划分。随着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以及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这种风险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患者由于疾病的困扰,很可能导致心理上的波动,情绪急躁这都是护理中的重要隐患,医患纠纷将会严重影响都护理人员自身的健康和安危。在这些不良影响的作用下,使得从事一线临床护理工作的人员大幅减少,成为了一线临床护理人员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及院方的重视程度不足

与此同时,一线临床护理工作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求其能够具备相应的护理经验,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同时具备专业知识技能与经验的护理人员仍属少数。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也是影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个人素质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能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根据我国有关的护理人力资源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一线临床护理人员的数量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备,护理人员的不足进一步加深了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医疗服务水平。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因素就在于医院管理人员对于护理工作的不重视,大多数医院的管理者都是重医疗、轻护理,没有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一线临床护理工作更加难以得到有效的关注和重视。此外,由于护理工作的任务量较为繁重,薪资待遇水平也并不优越,并且社会地位相对偏低,使得许多护理人才都被迫转投到别的行业。大量护理人才的流失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护理的工作压力,并限制了我国一线临床护理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缺编所致的护士超负荷劳动,加上工作压力的增大,使得护理人员在心理上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到其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三)患者自身的因素

除此之外,患者自身的因素也是影响一线临床护理人员不足的因素之一。大多数患者处于对陌生环境的恐惧以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并且自身的医学知识又比较匮乏,在这样的条件下,许多患者都会在心理产生压抑感,具体表现为神经紧张、焦虑。恐惧等。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到患者自身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医护人员的治疗。为此,相关的护理人员一定要与患者尽早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引导,争取帮助患者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部分患者对医生的嘱咐不加理会,未经请假,擅自离开医院,为医护人员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阻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医疗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升高,使得医院中一线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在这众多的患者中,心态较差的患者数量也会大大增加,患者的不配合以及对护理人员的不尊重都会造成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兴趣的丧失,间接地引起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排斥感,进而远离护理行业,造成护理人员的匮乏。

二.关于一线临床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解决对策

(一)合理的配置一线临床护理人员

要想彻底解决一线临床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升护理的工作质量,就要从多方面共同入手,对各种因素予以认真分析,找出正确的解决对策。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的配置护理人员,保证患者的护理需求,最大限度上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减轻一线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为了确保一线临床护理的质量以及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应该合理的配置护理人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發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医疗技术也取得重大的发展,随着人们护理观念的不断转变,现在的病人对医院的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量的评价依据内容包括间接护理和直接护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项内容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中间接护理增加了7项,直接护理增加了13项。先前的医疗配置已经无法达到护理工作者的工作要求,也无法满足病人的要求,所以,相关医疗单位要重新审核现在的工作情况,并且制定合理的护理人员的编制标准。针对一线临床护理人员缺编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线临床护理技术人员培养引进计划,不断增加一线临床护理人员的数量,不断地壮大这支队伍。

(二)强化一线临床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

与此同时,还要做到强化一线临床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一线临床护理工作者的护理活动贯穿于对病人进行治疗的每个环节,护理人员在进行治疗护理无人监督时,应该严格遵守一线临床护理的原则,并且要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还要按照一线临床护理的规定流程严格完成自己的工作,加强自我约束,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出现。医院还应该开设专门培训课程,加强护理人员对《医院护理管理条例》、《医疗事故管理办法》及其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一线临床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護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从而规范一线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相关管理单位还要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尽可能消除一线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隐患,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通常情况下,一名优秀的一线临床护理人员其工作量是正常护理人员的几倍,并且其护理质量也能够得到十足的保证。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起一线护理人员数量的提升,更要注重一线临床护理人员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对一线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最后,医院还应当强化对一线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为此院方应对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和标准,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通常情况下,针对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培训的内容也不同,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如果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合格,则可以允许其对病人进行护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医院应当逐步重视起一线临床护理工作,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定期的组织护理人员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做预见性教育,积极地去学习国内外关于一线临床护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且立足于我国当前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线临床护理人员的编制名额,完善当前的薪酬制度。并且对于护理人员来讲,不应当单纯的去学习理论性知识,更要在实践中去验证,在不断地护理工作中去总结经验,对于不同的人群要掌握不同的特点和经验,便于日后护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和开展。

参考文献

[1]谈瑞娟. 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分析与对策[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9:231-232.

[2]彭刚艺. 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研究与临床实践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09.

[3]张晓兰. 蒙医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02:78-79.

作者:朱俐 胡建美 段雪德

护理人员管理办法论文 篇3:

激励机制对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 目的:探索激励机制对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本院在职女性护理人员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观察组实施明确责任、绩效考核及改善工作氛围等激励机制,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根据护理人员自身成就感、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来评价激励机制对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自身成就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明显高于实施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13.67,P<0.01;字2=6.69,P<0.05)。结论:采用激励机制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化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自身成就感及工作能力等,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激励机制; 护理; 积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也成为现今护理管理工作应用的研究重点之一[1],旨在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方式提供思路。

激励机制是管理者依据规章制度、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的行为从物质或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使其行为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2]。我国的一些医院已经将激励机制引入到护理管理中,使得护理工作的安排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并使患者得到更快捷、安全、有效的优质服务[3],从而进一步融合了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笔者在本院采用激励机制管理护理模式,选取2012年本院在职女性护理人员60名,分析了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可行性,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本院在职女性护理人员60名,年龄20~42岁,平均30岁,工龄1~23年。学历:中专18名,大专31名,本科11名。职称:主管护师6名,护师29名,护士17名,助理护士8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护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工龄、学历、职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措施

1.2.1 观察组 激励机制管理模式:(1)明确责任机制。制定护理工作层次化管理制度[3],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及平时表现、民主评议、理论操作考核等方面综合评定等级,将人员划分为高级护理负责人、初级护理负责人、基础护理人员三个级别,一般由年资高的主管护师担任高级护理负责人[4]。制定每级管理责任细则,按照由上而下的分层管理模式在严格执行本职责工作之外,由上级护理人員分配下级工作,并参与指导和辅助下级人员[5]。(2)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工作质量量化奖惩制度,考核指标与奖金量化挂钩,将科室奖金30%作为量化管理的机动资金,针对各项工作内容建立评分标准,对护理人员的考核定期由分管领导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的结果进行该部分奖金的分配。(3)改善工作氛围激励。采取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让护理人员融入到良好的工作氛围当中,感受医生、护理人员及病患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及相互理解,以激发自身的积极性[6]。从患者入院开始,引导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正确沟通,避免机械式的医嘱模式,悉心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减少患者的恐惧不安等心理,参与到主治医师的临床质量的过程当中,与医生、病友建立融洽的关系。在提高病患满意程度的同时,期望能让护理人员以自主的态度和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进而有效提升本院的护理水平。

1.2.2 对照组 常规护理管理:(1)采用传统的管理办法,按照护理人员的经验、特点分配日常护理工作,由护士长向下属每位护理人员直接指派工作任务,各自负责一定数目患者的用药及常规检查。(2)按照学历、职称、工作量等情况发放科室奖金。根据病患情况明确日常职责,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按职责完成本职工作。

1.3 评价标准 采用自身成就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1)护理人员自身成就感:采用自评的形式进行考察,调查的结果分为很强、一般、较弱。(2)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由分管考核部门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总成绩为100分,大于等于90分为优秀;高于等于80分,低于90分为良好;高于等于60分,低于80分为一般;低于60分为较差几个层次。(3)患者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考察,评价的结果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患者满意度=满意人数/总调查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自身成就感比较 两组护理人员实施激励机制措施前的自身成就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激励措施后观察组护理人员自身成就感明显高于实施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13.67,P<0.01;字2=6.69,P<0.05),见表1。

2.2 两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比较 两组护理人员实施激励机制措施前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激励措施后观察组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12.62,P<0.01;字2=9.66,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两组护理人员实施激励机制措施前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激励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7.4,P<0.05),见表3。

3 讨论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管理者通过相关法规、价值取向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激发管理对象的积极性并使其行为继续发展。随着社会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管理模式的改革需求也日益凸显,将激励机制在护理人员的管理的作用中尤为重要。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护理人员由于制度分工不明确、管理方式不合理、奖惩制度不分明,加之日常工作繁杂以及患者人文背景复杂等原因,给护理人员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严重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甚至会有不良情绪的产生,直接影响到和医患的沟通和护理质量。

本院将激励机制纳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管理轨道,充分将个人与社会的需求结合,通过制度管理、绩效结合以及人文调节这三个方面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調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7]。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成就感是作为评价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指标,理论及操作技能等护理能力考核是专业能力的指标,而患者满意度则是总体评价护理效果优劣的全面指标[8]。本院在采用激励机制后,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成就感较之前大幅提升,理论及操作技能等护理能力考核指标提高显著,尤其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的效果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几项激励措施中,制度管理责任明确、层次分工对护理人员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责任感有很大帮助[9],绩效结合以经济刺激的方式提高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医生、患者、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也能同时改善医疗氛围,让患者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研究调查的各项数据结果明确了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

激励机制对提高医护人员积极性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应当大力推广。具体激励措施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护理工作的不同特点加以运用和调整,如何全面合理的推进激励机制,继续改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激励措施,建立良性、有效的护理工作模式值得广大护理工作者的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袁涛.浅析现代医院知识型人才的激励机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9):171-172.

[2]高展志.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2(16):4888-4889.

[3]刘晓红.优质护理服务中新型护理模式的实施方案及体会[J].全科护理,2013,1(11):259-260.

[4]吴淑萍,李静萍.建立持续激励机制培养护理骨干[J].中国医疗前沿,2013,8(7):106-107.

[5]王先美,黄明静.流程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3,1:23-24.

[6]周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对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2):102-103.

[7]曾玲玲.人文关怀和激励机制相结合在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71-72.

[8]缪秀多,吕桂丽.护理安全层级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7):135-136.

[9]王冰.激励机制在护理团队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94-95.

(收稿日期:2013-07-08) (本文编辑:欧丽)

作者:舒幸茹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论文下一篇:环保资金审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