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论文

2022-05-01

[摘要]国家统计局2016年1月19日发布,在中国13.74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2.2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6.1%。目前,老龄化已经快速发展,从国家到地方非常重视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但老年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人才匮乏紧缺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论文 篇1:

对接地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摘           要]  为培养适合地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护理人才,探求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常德医养结合养老护理人才职业能力需求调查结果,将职业需求分为核心能力、重要能力、一般能力,对接12项职业能力、19个维度、34门课程,提出了“1-2-3-3”地方医养结合养老护理人才模式。

[关    键   词]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方案

“开放强市,产业立市”职业教育为地方打造职业人才培养高地。2018年常德老年人口139.7万,占总人口(604.2万)23%[1]。未来老年人口占比将更高,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出生率处于持续走低现状。中青年离开家庭外出就业导致老人留守的生活方式,加上每年递增的养老数据,加大了本地养老、医疗、照护的压力。医护人员长期处于紧缺状态,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因缺乏专业知识、待遇低等导致人员不足问题突出,严重的供需失衡矛盾给我国应对老龄化问题带来较大的困扰。国内老年护理教育相对国外老年护理教育发展慢了一些,目前为老年人服务的护理员大多没有系统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背景,护理员的老年护理相关知识更加缺乏。本项目依据本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职业能力需求特点,确定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老年护理适用人才。

一、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

孙子科技木等借鉴国内外老年护理发展,较早变更了老年护理课程,设置的课程有社会学、药理学、营养学、老年护理、康复学、中医养生、临终护理、老年护理管理、老年人际沟通、美学、体育等,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养老机构见习的时间,提出师生加强与国际合作交流,倡导教师到养老机构实践,或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提高护理能力[2]。老年护理方向护生培养层面,目前院校的培养起步较晚、规模较小、生源有限,且多为职业院校[3],专业教育中,虽然一半以上的高校都开设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职教高校就比较少了[4]。部分院校采取“护理学+老年护理”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方面,有老年病学护理、老年护理、护理基本技术、长期照护、康复护理、老年营养、安宁护理、老年社會学及社会保障、健康管理、机构管理、护理伦理与法律等课程。陕西能源职院根据岗位基本素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及岗位持续性发展能力将老年护理课程分为五大任务:老年疾病护理、老年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居家养老、临终关怀。开设职业基础课程为老年疾病护理、老年营养与膳食、老年心理学、老年健康管理学、老年康复护理技术、社区护理、老年人际沟通、老年中医养生,核心课程为老年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护理基本技术、急救护理、人文修养[5],实践时间采取“1-2-3”模式。

二、本地医养结合养老护理人才培养

(一)本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现有老年护理人员职业能力需求

本项目组设计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职业能力需求问卷,问卷有12个项目,12项职业能力含有19个维度。经检测本问卷Cronbach’α系数0.86,12项职业能力对问卷的贡献值最低为0.529,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问卷调查了我市收治100张床位以上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福寿颐康院、寿星嘉乐园、和生源、康福莱、永丰5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42位医养结合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调查结果为本地医养结合养老护理人员学历层次明显提高,同时从业人员养老护理知识培训率、持证上岗率明显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护理人员对老年护理职业能力12个项目、19个维度需求分为核心需求、重要需求、一般需求。其中职业道德需求、安全防护能力、组织活动能力、网络信息化能力、专科护理能力、认知障碍照护能力、院感防护能力、心理护理能力、饮食营养技能为核心需求能力;中医保健能力、临终照护能力、药物药理知识、机构管理能力、急救应急能力、健康评估能力、技术设备改进需求、法律相关知识、康复护理能力为重要需求能力;生理结构知识为一般需求能力。以上19个维度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课程设置依据。

(二)对接地方医养结合养老护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通过调查本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我院结合本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的核心需求能力、重要需求能力、一般需求能力进行了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见表1。

(三)本地“1-2-3-3”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老年护理职业能力需求,落实“1-2-3-3”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即“1条主线,2个资格证,3类实习单位,3段实践”。“1条主线”以培养适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老年护理人才为主线。“2个资格证”通过三年培养,落实学生考取“护士资格证”,其中老年护理教材采取课证融通,合页式教材,培养学生通过“1+X”系列之“老年照护资格证”的中级证考试。“3类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分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二甲以上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段实践”,第一学年志愿者服务。作为志愿者每月一次前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老年人进行志愿活动,通过志愿活动近距离了解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状态,对老年人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第二学年老年护理体验。每月两次前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实践,第一次观察护理员工作,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第二次开展对老年人健康评估,结合所学内容对老年人进行初步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精神状态评估、感知觉与沟通评估、社会参与评估、跌倒评估、跌倒风险评估、Berg平衡评估、简易智力状态评估、压疮风险评估等[6]。第三学年临床实习。临床实习采取“8-6-2”结构,二甲以上综合医院实习8个月,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实习6周,社区服务中心实习2周。综合医院实习8个月达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在综合医院里学生可以实践各种疾病护理知识、急救知识、药物治疗方案、药物不良反应、医院感染控制、医院管理等。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熟悉护理人员的常规工作、组织活动、管理制度、安全防范制度、老年人入住管理、文案处理、人员管理等,采取分区岗位轮转方式实践。民政部先后五次推进居家养老试点工作,主要实施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训,同时开展养老护理员短期培训,在人社局引导下,开展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参加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认定,设立“家庭照护床位”,社区服务中心实习有助于学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疾病特点,以及社区护理工作范畴。

以上人才培养方案依据来自国内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结合地方医养结合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设置,方案落实在一定程度上能推进本地老年护理发展。

参考文献:

[1]红黑人口库.常德市人口数据[EB/OL].[2020-08-24].https://www.hongheiku.com/shijirenkou/630.html.

[2]孙子科技木,张宝露,王洪娅.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人才培养现状及思考[J]护理学报,2016,12(23):32.

[3]王晋芳,李燕,宋洁,等.基于供需平衡机制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策略分析[J].护理研究,2021,

35(1):155-158.

[4]郑翠红,陈楚,李淼淼,等.福建省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及校企合作意愿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506-508.

[5]南联红,刘峰,吴安琪,等.医养结合养老视域下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17(5):147-149.

[6]冯晓丽,李斌.老年照护(中级)[M].北京:北京中福长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2019:46-51.

◎编辑 鲁翠红

作者:周立平 杨云帆 肖潇

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论文 篇2:

“校企医”三方共建协同育人模式初探

[摘 要] 国家统计局 2016 年 1 月 19 日发布 ,在中国13.74 亿人口中,60 岁及以上的老人 2.22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的 16.1%。目前,老龄化已经快速发展,从国家到地方非常重视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但老年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人才匮乏紧缺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培养一批高素质、职业化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成为当前发展养老产业亟待解决和思考的关键问题,高校在这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

[关 键 词] “校企医”;协同育人;专业建设

“校企医”三方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校、企业、医院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教育平台,以学校为教育的实施主体,整合三方资源,共同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承担教学工作,共同商讨课程设置和实践计划,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兼职教学、开展专题讲座,企业和医院共同作为专业实践基地,形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和培养过程中,采用“校企医”三方共建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在医院(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病专区)实习,同时,与行业高端养老机构南京朗诗常青藤合作,采用现代学徒制共同培养人才。经过近三年的时间,培养出了第一批毕业生,全部输送到常青藤养老机构的第一线,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也满足了企业用人需求,更为养老行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人才,真正实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

一、制定目标

在充分调查高职院校中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实施“高职院校与养老企业、医院三方共建协同育人”具有重大意义。

老年服务相关专业由于行业待遇、社会地位、公众认识等问题导致招生难、就业难,限制了专业发展。我校在与合作企业深入研讨后,提出:学生入校即可签订就业协议,与专业老年服务机构签订订单式培养计划,保证学生“毕业即可就业”;就业岗位包括:介护师、老年人生活管家、老年人心理咨询顾问、老年人健康咨询顾问、老年活动策划专员、社区养老工作者、老年创业指导顾问、养老护理培训师等。

为实现培养目标,我校制定了“三步走”的专业发展目标:第一步,制定“学校+企业+医院”三方共建、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二步,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及实训体系,构建多元化的人才评价考核体系;第三步,在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中,逐步完善“校企医”三方共建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实力。

二、明确内涵

明确“学校+企业+医院”三方共建协同育人的概念,厘清三方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及目标,才能有效实施共同育人方案。校企医共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以企业和医院的实际工作环境为实践教学基地,以学校为教育实施主体,以资源整合为目的,三方共同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承担教学工作(理论与实践),共同商讨制定课程标准和实践方案,邀请企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行业专家担任学业导师,企业和医院作为学生的专业实践实训基地,从而形成校企医互动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以校企医三方的特色资源为依托,开展校企医合作项目研究、校企联合课程及教材开发、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企业或医院专家进课堂、交互式人才交流培训等形式的深度合作。

三、实施方案

“校企医”三方协同育人的提出,是在国家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指导下,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以校内专家、企业专家和医院导师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技术专家、管理专家、人力资源專家和医院行业导师共同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形式,推行面向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企业全面参与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促进企业需求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环节,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医协同育人,促进老年产业的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建立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

坚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大力发展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工教育,深化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在老年服务与管理这样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在“校企医”三方共建协同育人制度下,保证实践性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30%。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最终考评标准。以就业为导向,是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在三方共同育人模式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促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企业与校方全面整合在市场、平台、学科、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共同搭建高水平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体系。因此,我校与朗诗集团联合成立了“朗诗订单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订单班,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朗诗订单班采取“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即学生第一、第二学年在学校接受理论课程学习,第三学年最后一个学期在企业进行实习。企业会定期走进订单班宣讲企业文化,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订单班坚持“学生自愿、优胜劣汰”的原则,所有订单班学生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学金,资助其更好地完成学业,对于优秀学生,企业会将其纳入储备干部队伍,重点定向培养。

(二)以能力为本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校企医”三方共建培养模式下,高校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三大核心能力:老年服务与管理能力、老年健康照护能力、老年资源开发能力。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有:老年护理、老年常见病防治、老年心理健康、老年膳食与营养、老年运动与保健、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康乐活动策划、老年社会工作、老年人权益保护、老年产品营销应用等。教学内容全面涵盖老年人生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休闲娱乐服务、老年服务管理、社会工作等五大类别,全面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和行业发展要求。

教学过程采用项目式、模块化方式教学。学校根据行业与企业需要,将专业延伸至对应的职业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与专业相适应的具体学习领域,并安排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例如,“老年康乐活动策划”课程,以培养老年社会工作师为职业岗位目标,满足机构中老年人康乐活动策划组织需求,采用任务式教学方法,由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和教材开发,有效提高了课程实用性。高校按照企业实际需求,研发具有职业岗位特点的课程,高职院校教师对企业制定的课程进行完善,针对职业工作过程,选择、组织、安排相关课程内容,以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例如,我校在开设老年人护理和常见病防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需求新增了“老年人介护”课程,采取企业专业人员培训和校内教师讲授结合的方式,培养机构内老年人日常照料所需基本职业能力,满足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三)以技能为中心,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遵循满足教学需求、适应行业发展的原则,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和企业、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平台。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进行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的重要场所。我校依托校外合作企业和医院的设备资源优势,通过签订合同协议,确立长期合作关系,既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实习实训环境,又满足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紧迫需求,实现了双赢。

1.创建“双师型”教学队伍

在老年护理课程这门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聘请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知名护理专家作为老年护理课程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共同组成“双师型”师资队伍,行业护理专家讲授操作技能,校内教师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实现校内外资源的互补。

在教学过程中企业导师在课堂中引入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专业教师巩固强化理论知识,双导师的密切合作提高了老年护理实训教学环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实施“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建立老年护理实训基地,创新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嵌入老年护理技能实训,即在课程后半段,集中实施两周左右的实训。内容包括: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的各项技能、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常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中级养老护理员操作技能等,体现课证融通的教学理念。

课程教学过程强调工学结合,通过技能训练、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式组织教学,实现学习要求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让学生在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同时,提高专业素质。

“校企医”三方共建,协同育人,首先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是一种新探索,具有引领专业内涵发展的意义。其次,有利于深化专业技能,提高人文素养,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最后,三方共建,充分发挥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资源和优势,实现多方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俊浦.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5-40.

[2]黃岩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J].社会福利,2012(2):18.

[3]侯晓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2):144.

[4]黄岩松.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6.

[5]王燕.校企共建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9):6.

[6]乔维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4.

作者:朱佩

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论文 篇3: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分析

[摘          要]  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加明显。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他们对养老观念逐渐转变,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该行业发展以及服务模式都有待开发。在高校的学习中老年服务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高的学科,而专业实训中心能够更好地培养相关人才,推动该行业的持续发展。首先对老年养护实训中心项目的重要性做出分析,其次对建设和管理内容做出探讨,最后对其内容做出思考,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中心建设;思考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全世界都面临的重点问题,该问题已经得到世界的重视,我国的老龄人口占据总人口较高的比例,同时每年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对老龄人口的服务也在不断增多。不过目前来看,我国的养老机构在各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同时也面对更大的挑战,如何做好教学方面的规划,积极创新模式才是当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老年养护实训中心项目的重要性

早在20世纪末期,我国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曾有专家预测至2030年,我国高龄人口可能会增长至3亿之多,同时还会占据我国总人口的25%。这会给我国人口形成一个巨大的问题,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应该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去面对社会的养老需求,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保证我国持续发展,解决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加强相关机构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大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从目前来看,我国相关的养老机构服务不够全面,同时相关人员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上都有待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比较低。而且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严重缺少新鲜的血液,他们并没有掌握先进的服务理念,在一些工作上的处理不够妥当。为此,应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个专业、高素质的老年服务管理专业实训中心,以此加强人才的培养。

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建立相应的设施。拥有对应的设施有利于更好地培养人才,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在该方面的处理还有所欠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是因为我国对该专业的重视度比较低,在近几年才对该问题引起重视,而且在我国缺少成功先例,导致其他高校没有参照目标。另外,相关设施需要较多的成本,高校方面由于资金方面限制,在一些实训的器材以及设备、场地面积上不能及时满足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实践教学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方面的需求,原有的一些教学器材和设备早已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这也使得在实践时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相关高校需要加强相关内容的建设,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从而满足社会的各项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老年实训养护中心的模式探讨

(一)明确建设理念

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在专业建设思路上形成了依赖,在建设过程中过于参考其他学校形式,所以在建设方面相对比较传统。老年护理专业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它是一项服务行业,用以满足社会需求,从而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相关高校在建设专业实训中心时,应该本着自身的理念进行创设。解决老人的问题是每个作为子女应做的,不仅能够体现孝心,同时还能解决社会存在的困惑,高校应该以这样的理念进行建设。

(二)坚持部门的主导工作

当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下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规划》,其内容表示要求各地区政府需要作出养老服务体系的规划,并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做好各方面的引导工作,同时也鼓励各大高校积极参与到建设与管理之中。例如,在高校建设老年护理实训中心时,其涉及行政行业的相关费用全部免除,同时还允许老年护理实训中心设立相关服务,并鼓励更多人才加入该行业,促进该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实现校企合作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高效的养老服务如果只是依靠高校是远远不足的,应该善用我国市场的经济体系,实现校企联合,从而更好地满足养老需求。这需要各级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相关企业与高校展开合作,可以通过相应的手段实现合作,这样才能够确保老年护理实训中心的正常运作,同时企业的投资融资使得高校更好地展开人才培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原有资金限制问题,让老年护理实训中心更加科学地展开,进而达到校企双盈利的局面。

(四)形成养护一体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已有了改善,人们对精神層面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在当前的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工作中,不仅需要满足老人的日常需求,同时还要让老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确保老人能够生活得更加安逸。为此,高校可以在该方面采取一定的策略,为服务和管理作出调整。如应该有人员24小时对老人进行监护,一旦老人出现其他问题将会有人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照顾。还可以定期为老人们开展相应的活动,外出郊游、老年人运动会等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也可以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作出调查,为他们定制每日的餐饮时间以及营养物品。老人的生活相对比较放松、惬意,可以建立相应的棋牌室供他们进行娱乐,或定期举办相声表演、戏曲表演等满足他们的需求。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更好地享受他们的老年生活,进而达成养护一体化的形式。

(五)加强医教结合

在建立老年护理专业实训的同时,应该建立对应的平台,这样有利于将医学内容融入其中,以此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建設相关基地过程中,可以与护理实训进行结合,这样的情况下也让医学融入平台,为老人的健康带来保障,从而形成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我国相关文件中也明确指出,要求护理类专业内容融入当前养老机构之中,鼓励各大高校学生进入养老机构进行实习,对于老年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后,还可以加入护理专业的实训中进行学习,并且有相应的护理专业人员进行授课,实现全面的服务,这样的形式能够加强学生对医学方面的了解,在对老人的服务中更加全面,保证老人的身体健康,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六)加强战略发展

从目前来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不仅仅是满足社会的需求,它能够与企业实现合作,实现双赢,同时还涉及医学方面内容,它是一项比较全面的工作,同时还关乎我国的战略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该方面的研究力度,同时还要让更多的专业人员投入相关内容研究中,针对当前老年护理实训中心展开分析,并从课程内容、老人内心、护理技术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找到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的行情对内容进行创新,更好地了解老人内心所需,满足老人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也可以针对当前老人对其使用物品以及娱乐项目展开探索,构建一个完善的养老机构,从而确保老年护理实训中心更加全面,为老人带来更加全面的生活体验。

三、实训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一)确认定位,大胆实践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一专业能够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为此,应该找准时机,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并根据当前社会需求做出改善,这样有利于该行业的持续发展。另外,在确保专业的方向正确,应该加大其探索力度,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从而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促进该行业的持续发展。

(二)完善相关制度内容,加强设备的使用管理

相关实训室建设全面只是一部分,后期的管理更为重要,想要其发挥最大作用,实训中心的后期管理工作具有长期、复杂等特点,同时还有较多的工作。为此,应该完善相关制度内容确保后续管理能够有效展开,确保实训室设备不会受到影响,从而有利于后续工作的持续展开。

(三)加强创新,深度探索

从目前来看,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处于初期阶段,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该加强该方面的创新和探索,实训中心建设是为更好地培养人才,从而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其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为此,高校方面应该加强人才的综合培养,要对教育工作展开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而找到更好的培养方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

综上所述,老年服务管理专业在我国比较新颖,它为满足我国社会各方面需求而出现,其拥有较好的发展前途。为此,高校方面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该行业的相关建设,并扩大自身视野,将其目光放远,积极配合政府展开多元化的合作形式,加强该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还要不断创新相关机制,利用全新的手段培养相关人才,从而确保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满足我国社会需求,保证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毓,陆琦,周聪聪.我国职业院校老年服务(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9):1-3.

[2]宋宇宏,黄炜迦,刘佳俏.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浅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180-182.

[3]王燕,刘香艳,张振霞,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岗位与核心能力调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2-8.

[4]田小兵,王港,姜锐.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钟山老年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园区”的创新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6):69-71.

[5]宋艳苹,郭晓慧,蔡巧英.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与实践: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1):18-19.

[6]吴新建,陈艳茜,宁玲.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9):120,122.

编辑 马燕萍

作者:宋玲萍

上一篇:年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研究论文下一篇:互联网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