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系物资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有电力企业的深化改革和创新升级,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中的应用也逐步深入,甚至成为有效提高电力物资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巧妙借助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热潮,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优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电力企业及其物资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体系物资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体系物资管理论文 篇1:

物流中心战略分析与选择

摘要:分析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物流中心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总结了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关键要素,最后提出了物流中心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物流;战略;选择

0 引言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物流中心成立于2004年11月12日。承担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物资保障与物流服务业务,在研究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基础作用。作为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一家实施改革的单位,物流中心的成立改变了研究院长久以来的物资管理模式。标志着研究院物资供应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物流中心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产业实现“好、快、省”的物资采购、检测与物流服务。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次工作会议提出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确定了集团的四大主业。这对集团内的物流系统无疑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的要求,使物流中心在保障科研生产、加强质量管理、减少资金占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物流中心需要科学的分析存在的问题,紧跟行业发展的前沿,理清思路,做好后续发展战略规划。

1 物流中心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1.1 运营模式急需调整

运营模式未能发挥集聚效用。虽然经过两次组建。扩大了物流中心的规模,但存在各类人员仍按原单位模式工作的现象,集而不合.未能形成一体化的运营模式。

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未能实现有序协调。问卷调查显示,35.7%的调查对象认为物流中心当前应该“建立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有序协调统一的供应链体系”(最多的三项之一)。实际工作中,由于设计生产的不断变化、用户及物流中心未能及时掌握和反馈信息。使得物资需求及需求变更的准确性未能得到有效、及时传递,从而影响物资的保障供应;由于自有资金不足、用户货款时常拖延、库存占用资金较大等原因,造成物流中心的资金紧张,从而拖欠供应商货款,影响物流的运行。物流的运行不均衡,造成集中到货或集体缺货,使得检测、仓储、配送资源的过渡性紧张,加大了协调的难度。

1.2 运营效率有待提高

问卷调查显示。80.7%的调查对象认为物流中心的运营效率比较低或非常低。通过深入分析。运营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运营模式需要调整,即如何设置以用户为中心的组织,如何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如何构建一体化的采购模式。二是激励需要加强,即明确什么样的绩效导向,如何保障部门目标与中心一致,如何保障岗位目标与部门一致。三是流程需要优化.即如何优化流程,如何实现流程制度化,如何监督流程有效执行。四是信息化需要完善,即目前信息化系统不能满足运营需要,目前信息化系统与用户及供应商之间衔接不顺畅。除运营模式问题外,物流中心应重点从绩效管理、流程优化、信息化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以绩效为导向、以流程优化为手段,以信息化为工具,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内部一体化。

1.3 客户管理还需改善

调研发现。用户对于物流中心的满意度偏低,最主要体现在对“供货不及时”和“价格偏高”的报怨。另外,问卷调查显示物流中心应该加强用户管理,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加强对用户生产设计环节的服务,如材料选型建议、合格供应商建议(65.2%);信息沟通与及时反馈(51.8%);用户需求管理(51.8%)。综合分析,由于需求管理能力弱,缺乏有效、及时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以及合理的价格机制,最终导致用户管理能力偏低,给型号供应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物流中心与用户之间在某些方面存在利益冲突,使得物流中心与用户之间的对接难度加大,制约了用户关系的改善。

1.4 供方管理面临挑战

物流中心供应商管理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方法,相关环节缺失或弱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首先在供应商选择方面,由于供应商选择流程不完善,某些环节存在缺失或弱化现象;有时甚至会出现设计师自主选定供应商现象;另外,超出供应商目录的物资在采购过程中,采购渠道单一,大部分物资仅有一个供应商,供应商的选择存在准备不足,造成保障供应的潜在风险。其次,在供应商评估方面,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现有的评价机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到位现象。再次,与供应商合作过程中,信息传递不及时,共享信息能力和意识准备不充分,难以获得对方有效信息,不利于双方利益最大化,无法达成共赢。另外.对供应商的控制能力不足,采购合同(例如采购价格)缺乏有效的流程和制度管理.导致成本上升.造成用户不满情绪提升。

1.5 人力结构必须优化

首先。截止2010年8月底物流中心正式员工平均年龄43岁,老龄化趋势严重。

其次,从员工构成的基本情况来看,物流中心员工由一院原物资部以及各厂、所的物资采购部门员工组成,受原单位不同企业文化的影响,思想观念和工作习惯等存在一定差异,物流中心的统一价值观还在形成之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

第三,从人才结构情况来看,随着一院市场化转型的不断深入,物流中心的作用将愈加突出,需要视野开阔、精干高效的高层次经营管理团队来领导;同时,业务的拓展需要高层次的营销管理人才;另外,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推进.需要各类与之相关的专业化人才。相匹配的人才结构是物流中心实现自身价值与定位的基本保障。

2 行业趋势分析

2.1 集团化、战略性采购是大型科研生产制造集团采购职能的必然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司制(股份制)、专业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等成为当前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在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化的过程中,资源的整合利用是关键之一。集团化采购即是大型企业对于上游资源整合利用的关键举措。采购是企业通过购买、租赁或其他合法手段获得用于生产所需的设备、材料、物资和服务的一项职能。集团化采购的主要特征是实现采购活动在集团内外部的协调、统一。集团内部建立中央采购部门,负责协调各个分部或分公司的采购活动,制定统一的策略和目标;同时加强不同地区或国家的采购部门之间的沟通,分享最佳供应商及服务协议。采购负责人需要较强的内部协调和沟通能力;向公司高级管理层汇报,并且也是公司决策层的一员。集团化采购的重点是战略性采购,其采购职能最终发展的趋势是:能积极参与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等相关业务流程;紧密联系策略供应商,使其融入公司的发展计划;采购策略与公司的发展策略紧密结合。

所谓战略性采购,即透过跨部门商品行动小组的运作,对不同供应商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方法、业务流程及决策规则。以期降低公司采购的物料、商品及服务的总成本。并经由系统化的流程建立,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战略性采购具体通常包括供应商管理、供应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制定降低成本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改善采购流程的计划和实施、制定采购战略和采购策略、制定标准合同、支持新产品开发等内容。

2.2 一体化、集成化供应链体系是现代物流服务模式发展的高级阶段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业务流、价值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它是在社会化生产分工越来越细、产品生产日趋全球化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管理理念。其目标是提高整个供应链运行的速度、效益及附加值,为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贸易伙伴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物流只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从整体上看,发展现代物流。是适应供应链管理的新发展。

供应链一体化是基于核心优势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形态,基于供应链而形成。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流及信息流将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企业直至最后终端客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是核心企业将供应商、生产制造商、销售商和终端顾客作为战略联盟而联结起来的一种横向一体化的集成管理模式。

要建设供应链一体化需要从三个方面人手,即信息集成、组织联结和系统协调。信息集成是供应链实现一体化的技术前提和保障,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软件,保障供应链成员之间关于信息和知识以及资源共享的要求得以实现。在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通过Internet/Intranet的标准化技术以更方便低廉的成本来集成各类信息系统,使得数据库无缝连接;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软件使内外部信息环境集成融合为统一的平台。组织联结则将供应链中各个节点的成员虚拟联结.节点成员可以通过信息集成共享虚拟组织中的资源,如实现仓库共享,库存集中等。系统协调即通过决策权以及整体运作等方式。帮助资源向处于最需要的供应链节点转移,弥补供应链中的最薄弱节点,提升供应链一体化的效率。

2.3 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等是当前市场化物流服务的关键成功要素

从物流行业规模来看,到2009年,中国全社会物流的总成本达到60826亿元,占GDP的18.1%左右;从物流行业实际产值来看,1992年,中国物流业的实际产值为1682亿元,而1999年达到6392亿元,2001年增长到9973亿元,2010年预计达到12000亿元。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批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研究发现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专业化、并购和联盟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支撑体系统,是当前市场化物流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

信息化。使用信息技术是建立世界级供应链物流企业的关键。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管理效率,并以降低企业内部组织生产成本的方式大幅度地节约了交易成本。信息化的应用是物流从单一物流工作(功能性服务)发展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信息化的建设应注重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对接,实现企业间的流程整合及客户供应链的优化,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网络化。物流业务的内容和服务价值决定了网络化经营。扩大服务的地域覆盖面积。形成全球网络或者国内网络。通常采取自己建立网络或者用并购和联盟的方式构建网络。信息化和网络化相互带动。

一体化与专业化。一体化指的是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的一站式服务和整个供应链服务的一体化设计方案:专业化指的是改变过去哪里有客户就去哪里竞争的状态,专注于某些行业客户,提供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优质精细化服务。

并购与联盟。企业通过并购和联盟进军多种运输业务,提高利润;通过并购扩大服务范围和完善网络。并购和联盟是近年来物流发展扩大的主要形式,通过规模化的扩张,整合供应链各个环节,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科学规范的管理支撑体系。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包括:运作管理系统、质量保证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所有这些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决定了企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是企业的基础。

3 物流中心发展战略选择

基于上述分析,根据定位、使命、愿景及总体目标的要求,物流中心制定并实施精细化、一体化两大发展战略。通过两大发展战略的实施,打造物流中心核心能力,即一体化能力,具体包括用户管理能力、内部运营能力和供应商管理能力。

3.1 精细化战略

“精细化战略”的实施,以一院新体系建设为契机,以绩效管理为导向、以流程优化为手段、以信息化为平台,构建物流中心管理新体系。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每年度根据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分解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成功要素,制定反映关键成功要素的指标,推行重点指标的量化与细化,突出事中管理和过程控制,将指标层层分解到部门和岗位,明确绩效导向与责任落点,保证中心目标实现,提高管理效能。

二是全面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流程统一、控制集中、界面清晰、简洁高效,推进管理的集约、统一和简化。特别是型号物资供应的需求与计划、采购、仓储、配送、检验检测、合同管理、财务核算、供应商管理等八大类流程。通过对其梳理与优化,明确各关键点的职责、职权、工作标准及风险控制事项,做到运行高效、控制有力。

三是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实施技术进步、管理提升的重要平台。当前要重点推进供应链(SCM)系统建设。运用通讯、网络、条码技术等技术支撑手段,将供应链管理体系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整合,达到供应链协同、集成的高效运作。要加大供应链系统的培训学习,让员工了解、理解、掌握供应链系统的功能,并能熟练使用;并通过供应链系统的上线运行,推动员工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工作行为。

3.2 一体化战略

“一体化战略”体现在与用户一体化、内部一体化和与供应商一体化三个方面。最终目标是实现物流中心的“供应链一体化”。一体化战略是精细化战略的延伸与拓展,精细化战略是一体化战略的基础,精细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一体化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一是与用户一体化。(1)强化用户导向,提升用户满意度。完善满意度调查,针对性改进用户不满意点;建立用户档案,加强用户关系管理。(2)创新需求模式,紧密配合生产节奏。分离需求计划和采购执行职能,强化需求计划管理,适时成立独立的需求计划调度部门,与用户无缝对接;建立计划、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供应链采购体系。(3)推行供应与设计、生产的并行工程。完善物资选用目录,促进设计阶段物资选用规范化;完善元器件的标准,规范制造与选用;建立物资信息员制度,实时反馈设计、生产中的物资问题;强化设计阶段的物资选用会签与评审制度,从源头规范物资需求;完善型号办人员派驻制度。统筹协调型号供应链管理。

二是内部一体化。物流中心内部通过精细化战略的推行,实现采购、检测、仓储、配送的一体化。

三是与供应商一体化。(1)强化供应商管理职能与组织建制,明确责任落点;(2)组织成立由物流中心、院技术部门、院质量部门、院生产单位构成的“优化分供方项目组”,动态优化供应商;(3)实现供应商的差别化管理。落实差异化的采购策略和库存策略,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建立供应商快速、准确响应的供应体系;(4)制定供应商发展策略,培养和扶持有潜力的供应商;(5)实现信息化系统与核心供应商信息系统的对接。

“一体化战略”以年度为周期,其目标作为中心管理目标,逐级分解到各单位和部门,纳入统一的绩效管理体系,循环推行5年。

4 总结

本文首先从物流中心的实际出发,分析了长期制约着物流中心科学发展的因素,发现物流中心在运营模式、运营效率、客户管理、供方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还总结了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因索和行业趋势。在内部问题分析和外部行业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物流中心未来的发展战略做出了发分析与选择,即制定并实施精细化、一体化两大发展战略。

作者:马友峰 李凯

新体系物资管理论文 篇2:

巧借物联网之风,实现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优化

摘 要: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有电力企业的深化改革和创新升级,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中的应用也逐步深入,甚至成为有效提高电力物资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巧妙借助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热潮,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优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电力企业及其物资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键词: 物联网;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优化

1引言

电力企业作为基础行业之一,长期的稳定发展也使得企业缺乏创新改革的精神,导致企业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尚且不能支撑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增长。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现阶段电力物资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进针对性地结合物联网技术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全面探讨电力物资管理部门如何巧妙借助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对电力物资管理体系进行合理完善和科学优化。

2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这一全新产业是信息化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通常将物联网的具体含义分为两层,一方面仍然是以互联网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网络的延伸和扩展;另一方面,物联网的含义已经从互联网的延伸扩展到任何物品之间的互联,实现物品之间的信息和通信交换,也就是所谓的物物互通、万物相连。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呈现层次性,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构成,既能有效实现对物资管理体系数据资料的采集和感知,也能保障数据传输的流畅性和高效性,同时也支持不同应用平台、管理系统和专业领域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共享,真正实现电力物资管理体系的智能化。相较于互联网而言,物联网突破了网络技术的再一次创新,主要通过各类先进的智能传感器实现对物品的感知和数据传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热潮,总的来说,物联网的发展核心是应用与创新,发展的灵魂是坚持以用户体验作为战略核心。

3物联网在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中的应用现状

3.1缺乏物联网技术技术专业人才

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系统优化中的应用尚处在初步尝试的阶段,电力企业未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专业的物联网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物联网这一新兴概念尚未在电力企业中深入人心,大部分人员对物联网的具体内容和实际应用都还只是表面的、肤浅的认识,同时,相关领导对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中应用的思想重视度也不高,自然也就不会花特别多的精力在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上面。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联网在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和推广,使得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依旧处于一个技术相对滞后、信息平台功能相对弱化的状态,难以对电力物资管理各项业务环节有整体、统一和系统的认识,使得物资管理系统缺乏整体的衔接性和互通的共享性,物联网技术未能真正嵌入到物资管理体系的优化过程当中去,普遍存在物资的专用性强而交换性差的问题,增加了物资的消耗量和供应成本。

3.2物联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综合来看,物流成本高、网络化程度低是当前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首先,从物资管理成本层面来说,电力物资管理广泛涉及到业务需求、管理层面、管理职能等多项复杂内容,是一项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现阶段电力物资管理依旧处于粗放式管理的阶段,小、多、散、全是其主要特征,因此很难形成规模协同效益,既没有统一的、标准的、规范的管理标准,也未完全达到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状态,同时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实力的强有力支撑,使得电力物资管理体系的工作效率普遍低下。其次,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技术层面仍然存在许多继续完善的各项问题,例如:物资管理体系的在线监控技术落后、体系模块功能不完善;物品标识技术不成熟、RFID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不深入;物资管理各节点缺乏衔接性、无法实现全过程的动态监管;物资承运商的考核机制不健全、配送环节成本较高且缺乏标准和规范,电力物资管理工作达到了瓶颈且始终难以突破,严重阻碍了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优化过程中的深入应用和全面推广。

3.3物联网应用环境尚不成熟

结合当前整体现状来看,一方面,物联网技术在我國的发展起步较晚,相较于将物联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我国的物联网发展缺乏大力的政策支持,从政策意义层面上来讲,企业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政策的推动。另一方面,目前物联网的应用主要在医疗、环境监测、军事等政府市场和行业市场,在其他行业的市场渗透力相对微弱,电力企业本身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及其与物资管理体系优化的紧密性和关联性了解甚少,以致于落实到实际的应用当中时阻碍重重。

4利用物联网技术强化体系优化的对策

4.1加大专业人员的培养投入

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专业人才已然成为企业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武器。为此,要想进一步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优化过程中的应用,企业首先必须具备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战略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两大方面:一是严格制定专业人才筛选和选拔的考评机制,从源头上确保技术专业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秉持“能者居上”的用人理念,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学习环境、培训氛围和发展渠道对于专业人才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结合物资管理工作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定期组织学习、训练、交流、探索的专项活动,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4.2逐步完善物联网基础设施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RTIL实时定位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四大部分,其中,近些年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物资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面逐渐拓宽,也逐步深入,尤其是在物资仓储、配送环节,RFID射频识别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递的特性,实现对物资的快速识别和动态追踪,并发挥安全、可靠、系统的保密作用,显著提升电力物资管理各项业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系统中的完美切入,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与兼容,只有当电力物资管理各节点的基础设施配备达到一定的自动化和科学化,物联网智能平台的搭建才有可能实现。

4.3推进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既需要政策的辅助,也需要企业等国有基础行业的积极响应,换句话说,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优化中的运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政策和企业氛围。电力企业作为国有基础行业之一,应密切关注国家层面在物联网技术推广方面的政策法规,主动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大胆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信息技术,通过搭建智能化、科学化的物联网技术平台,致力于提高电力物资管理的服务水平、专业能力、供应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和长远发展。

5结语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电力物资管理体系的科学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成为提高电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管理体系智能化和企业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先导。因此,电力企业应提高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思想重视,结合企业发展要求和物资部门特点,从多个层面同时着手,充分体现并发挥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体系优化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雅然.基于物联网的电网企业物流风险预警及信息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2]王城.物联网条件下的电力物资库存管理优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1):20-20.

[3]贾垂邦.浅析物联网技术与发展[J].科技风,2018(3):70-70.

[4]朱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电力物资智能仓储与调配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8(4):136-137.

作者:马蓉

新体系物资管理论文 篇3:

关于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中,物资管理同样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物资管理可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是企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提高企事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文章分析了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实施途径,以此提高企事业单位物资管理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物资管理;信息化;网络信息技术;企事业单位;企业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企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对所需物资进行采购、存储等行为,被称作是物资管理。在单位管理中物资管理占据着重要地位,物资管理信息化是物资管理人员及企事业单位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全的物资管理信息化制度对提高单位的物资管理工作效率有重要作用。

1 物资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传统的物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单位的发展需求,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物资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形成新的物资管理形式,从而提高物资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由此可见,物资管理信息化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物资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物资管理数据资源共享和减少单位对物资管理工作的成本投入两个方面。

1.1 数据资源信息共享

传统的物资管理主要是手工管理方式,其管理工作效率较低,无法进行大量物资数据管理,物资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受到严重影响。在传统物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单位需求的前提下,物资管理信息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将物资信息输入电脑中进行物资管理,不仅可以使单位有效进行物资管理,还可以提高单位的物资管理工作效率,实现物资资源共享,逐渐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体制,弥补传统物资管理方式的不足。目前,物资管理工作中数据较多,且数据之间关系比较复杂,面对这样的状况,物资管理信息化同样能够快速进行信息查找,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物资管理数据详情,从而确保做出正确的决定。物资管理信息化能够及时、全面地掌握物资信息,加快物资信息的传输,明确物资管理中出现问题的细节,保证物资信息的及时处理,实现人性化、公开化的物资管理工作。

1.2 减少物资管理成本投入

多数企事业单位都存在物资管理成本不穩定的现象,影响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传统的物资管理方式在物资管理工作上投入较多的人力,人力投入的加大导致单位部门在人力资源方面成本加大。物资管理信息化提高物资管理工作中数据管理效率和处理效率,同时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了物资分配合理,提高了物资流通速度,也使物资流通速度加快、仓库的使用效率提升,减少了物资存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以上两个方面提升单位的综合效益,使单位部门管理人员认识到物资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大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促进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

2 物资管理信息化的实施途径

物资管理信息化对单位意义重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单位部门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信息化物资管理。其主要实施途径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提高单位部门对物资管理信息化的认知度,从而重视物资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第二,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可有效提高物资管理工作效率;第三,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实施物资管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物资管理中数据的传输及处理工作;第四,培养物资管理信息化人才,良好的管理工作成果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做支撑。下文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具体

分析:

2.1 提高企事业物资管理信息化认知度

企事业物资管理信息化第一要提高部门管理人员对物资管理信息化的认知度,认识到物资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增加在物资管理建设方面的投入,从而使物資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第二,管理人员要加强物资管理知识的学习,注重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更要加强电脑的操作能力,提升办公自动化的能力,为使企事业单位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坚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条件,探索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物资管理方式;第三,在企事业单位中大力宣传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意义,提高职工对物资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2.2 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

各企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经营状况,制定合理的物资管理信息化制度。现在很多企事业单位对物资管理信息化存在错误认知,单一地为物资管理信息化购置网络技术设备、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忽略软件在物资管理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使物资管理信息化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网络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物资管理软件系统功能被逐渐完善,增加物资管理效率,提高物资管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保证管理人员跟物资数据做出的决策是可靠的。与此同时,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为前提条件,实现物资数据的快速查询、出入库等功能,实现物资管理与各项工作配合

进行。

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单位部门管理人员与物资管理的一线员工进行沟通、交流,按照单位的实际需求,建设适合自身的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使该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对物资实施有效管理,明确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环节并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2.3 运用网络实施物资管理

运用网络实施物资管理,可有效提高物资信息利用率。物资采购计划管理、采购信息管理、库存管理是物资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采购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是对采购物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其中选择出投入成本较少、服务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的供货单位,实施采购的科学管理,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在库存管理中,物资管理信息化可实现库存数据随物资的出入库发生变化,体现物资管理的动态管理形式,从而确保物资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2.4 培养物资管理信息化人才

无论是传统形式的物资管理还是信息化的物资管理,人是物资管理工作的核心,人作为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其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企事业单位在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时,要加强物资管理人才的培养。第一,对物资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与内容根据本部门需要和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决定;第二,组织活动或是开会的形式,加强物资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管理人员之间分享工作经验,学习其他人员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实现管理人员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加强物资管理信息化工作人才的培养,促进物资管理信息化工作逐渐完善。培养信息化物资管理人才,只进行单一的专业知识培训不足以满足岗位工作需要和单位对管理人才的要求,管理人员需要在工作岗位进行工作实践和学习相关知识,快速掌握物资管理信息化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本单位。

以上方式是实施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能够促使企事业单位的物资管理工作效率得到快速提升,实现单位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 结语

物资管理信息化能够加快企事业单位的物资数据信息传输和处理速度,在提高物资管理工作效率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将其建立成完善的工作体系是一项长期而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企事业单位要重视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在物资管理方面的投入,提高物资管理工作效率,从而保证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力.浅谈物资管理及采购成本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6).

[2] 王素云,李阳.强化物资管理信息化 提高物资管理水平[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3,(11).

[3] 范炜.关于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中外企事业家,2013,(11).

[4] 仝文革.企事业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设备工程,2012,(7).

[5] 董立佩.我国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24).

(责任编辑:周 琼)

作者:辛玉美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农业信息传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