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管理经济学新体系论文

2022-04-23

摘要:管理经济学是管理学门类部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阐述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和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个方面总结现阶段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梳理出本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路与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管理经济学新体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管理经济学新体系论文 篇1:

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 人力资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问世后,对于企业和单位人力资源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人力资源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人事管理经济学的重要价值。文章从人事管理经济学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概述出发,分析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供借鉴。

[关键词] 人事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应用

人力资源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说,它的综合性比较强。学科内容不仅仅涉及管理内容,还含有一定的经济内容[1],因此,管理和经济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中,需要正确的工作理念来作为指导。要想做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就需要掌握一定的人事管理经济学知识[2],使得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更加合理规范,从而推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持续健康的发展。但是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有许多企业仍然没有认识到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对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3]。

一、人事管理经济学概述

顾名思义,人事管理经济学属于经济学学科,又有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子,因此人事管理经济学与我们国家的企业和单位的契合度比较高[4]。人事管理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劳动经济与勞动关系,比如劳动力结构、劳动力再生产等[5]。目前,人事管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已经涉及了与劳动力有关的各个方面,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整体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但是与国际上人事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相比,我国研究人事管理经济学的时间比较晚,具体的研究成果与国外相比也比较滞后[6]。此外,我国专门从事研究人事管理经济学的人和学术机构非常少,导致我国人事管理经济学在知识体系和专业人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我国人事管理经济学研究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7]。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从而推动人事管理经济学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简介

对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中,人力资源理论也越来越成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目标在于着眼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并保证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目标也能够实现。许多企业和单位都已经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逐渐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中剥离出来,提高了企业和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主要由六部分内容组成,具体有招聘、规划、培训等。简单来说,所谓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是各大企业和单位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员工的潜力与价值,这也是每一个领导者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水平,关系着企业和单位的发展水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协调好企业与单位内部的各种资源,从而保证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还可以吸引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作过程中,为企业和单位创造出更加的价值。人事管理经济学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源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即将企业和单位里的员工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核心,保障员工的各项福利与权益,而且还应该努力为所有的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得员工为企业和单位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三、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应用

在一家企业或者单位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化人力资源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将所有的人力资本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水平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单位和企业不了解现代化人类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方法与基础内容,因此,将人事管理经济学应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在人力雇佣中应用人事管理经济学

在人事管理经济学理论中,雇佣劳动力的费用也叫劳动力边际费用。对于一家企业和单位来说,资本投入的数额是比较固定的,但是对于劳动力的资本投入呈现明显的流动性特征,企业和单位要想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应根据实际的企业运行情况来确定所要雇佣的劳动力数量。如果雇佣劳动力的费用超过了劳动力所产生的价值,那么企业和单位就应该减少劳动力的数量。如果雇佣劳动力的费用小于劳动力所产生的价值,那么企业和单位就应该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因此,对于企业和单位来说,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劳动力成本与劳动力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逐步产生替代效应,为企业和单位创造出更大的利润空间。

(二)在人力资源培训中应用人事管理经济学

对于新员工来说,人力资源培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帮助新员工快速了解相关的工作技能和工作要求,而且还能够让员工更加了解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因此,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和单位来说,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在人事管理经济学的影响下,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效果能够用具体的分数和指标进行量化。对于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来说,主要分为一般内容培训和特殊内容培训两个模块。一般内容培训主要是让员工了解一些企业文化、员工守则等;特殊内容培养主要是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使得员工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岗位,这有利于提升企业员工的生产效率。因此,企业和单位在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价值。一般来说,如果企业和单位给自己的员工提供的是一般内容培训,假定每一位员工需要500元培训费,在员工参与这次培训之前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是1200元,再参加了这次培训后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就应该达到1800元。在这个时候,由于员工能创造的价值更高,他们就希望获得更高的工资,如果企业和单位能够满足员工对于工资的需要,员工就会留下来工作,继续为公司创造价值;如果企业和单位没有办法满足员工的期望,员工就有可能跳槽到其他公司寻找一个更高工资的机会,也就会造成劳动力流失的问题。目前,我国劳动力流动性比较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和单位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水平还比较低,没有形成独特的知识体系和管理风格。因此,各大企业和单位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造出适合企业新员工培训的制度体系,利用人事管理经济学的核心理念指导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员工流失的速度,从而增加企业和单位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三)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运用人事管理经济学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内容,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管理者在制定薪酬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好替代效应的价值。所谓的替代效应就是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上涨,自然而然地,员工的时间也就变得更有价值,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员工就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这一效应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参与到工作中来。

四、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建议

(一)认识到人事管理经济学的价值

人事管理经济学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和单位必须认识到人事管理经济学的价值。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仍然有许多单位和企业没有认识到人事管理经济学的价值,导致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比较低,给单位和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领导者一定要提高对于管理经济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管理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去。除此之外,领导者还应该定期组织与人事管理经济学相关的培训,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人事管理经济学意识,尤其是人力部门主管,更应该将人事管理经济学知识应用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中去,提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

(二)在招聘的过程中应用人事管理经济学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招聘工作,領导者应该提高对于招聘环节的重视程度。据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许多单位和企业都缺乏科学合理的选拔制度,尤其是那些中小型企业,其内部结构还不太完善,自然招聘流程也不是那么科学。对于企业和单位来说,追求最大化的利润空间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具体的招聘方案应该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当然最好的方案就是用最低的劳动力成本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劳动力成本占整个公司运营成本的比例比较大。要想降低公司运营的成本,就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招聘。结合人事管理经济学的替代效应,制定招聘内容和招聘体系,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三)建设一支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

要想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作为支撑,比如要想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中应用人事管理经济学知识,应选择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否则就是空话。但是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因此,应该制定完备的评价体系,定期邀请人力资源专家召开讲座,组织相关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参加培训。与此同时,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提升对于自己的要求,积极寻找各种途径去学习人事管理经济学知识,运用人事管理经济学的知识来开展相关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此外,为了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企业和单位应该积极寻求与各大高校合作的机会,通过这种形式引入专业的人事管理经济学人才,从而提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四)在制定薪酬制度的过程中应用人事管理经济学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说,薪酬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模块,人事管理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力工资支付效率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薪酬制度体系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必须做出相关调整才能适应市场和时代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企业和单位在制定薪酬制度的时候,最先考虑的就是员工工资的支付效率,要充分发挥人事管理经济学中的替代效应,这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和单位在制定薪酬制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企业目前经营的实际情况、员工的工作状态等。企业和单位要想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一定要提升薪酬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样才有利于推动企业和单位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事管理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力的问题,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主要是对企业和单位内部的员工进行优化配置,将员工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发挥员工的价值。对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来说,人事管理经济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领导者一定要利用人事管理经济学知识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闫守臻.人事管理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探讨[J].经贸实践,2018(17):336-337.

[2] 王晓燕.基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经济师,2018(07):112-113.

[3] 田凤红.人事管理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02):256-257.

[4] 左芳.人事管理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9(13):288-289.

[5] 江密凤.林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12):173-174.

[6] 曹玉青.在高质量发展中创新文旅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J].河北企业,2020(05):372-373.

[7] 王其营.轮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优化的途径及效果分析[J].橡塑技术与装备,2020(13):249-250.

作者:孟淑艳

我国管理经济学新体系论文 篇2:

农林院校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管理经济学是管理学门类部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阐述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和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个方面总结现阶段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梳理出本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路与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教学改革;实践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本门课程为农林院校管理学门类部分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市场经济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的学习,结合经济学知识,提高管理意识。管理经济学可以视为微观经济学某些部分的应用,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建立理性的决策思路,为管理者的管理决策提供分析框架。本门课程是学习企业管理的核心课程,同时能够为其他相关课程提供基本的分析工具,具有综合作用。在多年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管理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积累了一些教学体会,也发现了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梳理出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旨在不断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1 管理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MBA和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的骨干课程。西方经济学至少已有200多 a的历史,相比之下,管理经济学还十分“年轻”。世界上第一本《管理经济学》著作由美国经济学家JOEL DEAN(乔尔·迪安或吉尔·帝恩)写成于1951年,在20世纪80年代由国外引进我国。本门课程从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系统介绍了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经济学的性质、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生产决策分析、成本利润分析、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寡头博弈与企业的策略选择、定价实践、长期投资决策,以及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结合教学实践,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清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门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管理经济学的经济原理与方法主要来自于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基础课的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而管理经济学类似于农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是把经济学理论应用于某一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交叉性的学科。作为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管理经济学可以视为微观经济学某些部分的应用,这些部分包括风险、需求、生产、成本、定价和市场结构等,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建立理性的决策思路,为经理人员的管理决策提供分析框架。管理经济学因为研究管理者如何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如何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等重大问题,而成为工商管理者和企业提高其自身价值的必修课。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经济学实际是管理者的经济学,也可称作“企业经济学”。

1.2 深化管理经济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新修改的教学计划要求在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体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改革。2013年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将课程的理论学时由36学时调整为32学时,修订了部分章节的内容设计和相应的课时安排。此次大纲修订,侧重于管理经济学原理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结合。选用了中国人民大学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内外较权威的教材,其内容体系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管理经济学的基本体系,突出了时代要求和实际应用。具体讲授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选取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案例,以使学生提高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1.3 重视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管理经济学课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的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出其应用性与实践性。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在讲授管理经济学理论时常常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真正的管理实践。随着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深入,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加大改革的力度,具体思路可以分为两种模式进行:一是充分利用院里的综合实验室(ERP),进行模拟教学,让学生在所学管理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管理实践进行深入理解。在模拟教学中,学生可以深入体会在企业管理决策的全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二是可以采取教学实习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地“走出去”,走到企业经营管理的第一线,通过接触管理实践,很好地掌握所学的管理经济学理论。

2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新世纪、新时代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转变培养目标以外,还要改变教学方式,增加一些加强基本素质、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对目前学生存在的“只会说不会做”甚至“既不会说也不会做”的现象要引起高度警惕。因此,在教学中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的教学方式是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学生理解理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些专业术语、公式、图形的集合,最终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厌烦,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提高。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真正体现管理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教师在阐述管理经济理论时,最好辅之以典型案例,用实际的资料和经验来表明经济理论实际上可以怎样应用以及已被怎样应用;同时,引入案例又可以使抽象、枯燥的管理经济理论通俗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企业的生产决策时,可以利用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案例,去理解企业在生产时最优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如何实现的;另外,如果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不是最优的,如何利用生产理论去减员增效。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对于让学生准确把握理论实质、启迪思维、培养活学活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有益的。

2.2 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

目前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课程教学为主,教师讲的过多、过细,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必须当机立断转变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要提纲契领,解决基本问题,注重对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可以有以下模式:第一,在模拟教学中,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管理决策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熟悉企业管理实践的各环节,以及在每一阶段管理者管理决策的侧重点,最终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服务,真正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第二,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讲授理论时,适时提出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培养学生利用发散式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设置案例讨论环节,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3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首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教学手段的改革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本门课程应以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建设好网络教学相关资源,使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网络,较好地了解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动态和课程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利用网络教学的课堂讨论模块,师生可以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等进行讨论,及时交换看法,使师生交流更加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其次,教学手段的改革还体现在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上,本门课程正在尝试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改变了原来“黑板加粉笔”的教学状况,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国津.MBA核心课程《管理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2):50-53.

[2] 刘英基.驱动式教学在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2(26):87-88.

[3] 张锦梅,周艳波,张广胜.浅论经济学教学要把握的“三个结合”[J].高等农业教育,2005(7):62-63.

作者:周艳波 施雯

我国管理经济学新体系论文 篇3:

面向普研的管理经济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

摘要 本文通过对普研学生的基础不同与实践性缺乏特点的研究,提出管理经济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必要性。在分析原有教学内容体系的缺陷下,突破传统,用情景扮演的形式重新构建管理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

关键词 管理经济学 普通全日制研究生 教学内容体系 再构建

0 引言

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应用学科,产生于西方,其诞生的标志是1951年美国学者乔尔·迪安教授的著作《管理经济学》的问世。在我国,作为管理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国内知名高校的商学院和管理学院均开设了这门课程。但管理经济学目前在我国依然处于引进吸收阶段,因此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体系导向偏差,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陈旧,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不足,中国本土的教学案例缺乏。

1 面向普研的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授课对象的不同专业背景导致教师无法掌握基本知识讲授程度

一般来说,管理经济学面向的教学对象主要为管理类的普通全日制研究生(以下简称普研)和MBA学生。作为管理类的普研学生,其本科来自不同专业,一部分学生本科就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这些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十分了解,另一部分学生则来自其他专业,如数学专业、电子信息专业,这些学生大部分没有系统学过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照顾本科来自其他专业的学生,必定要补充很多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由于课时所限,不可能大量补充讲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同时,对于那些本科是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来说,他们也不愿意再学习一遍原本很熟知的知识。

1.2 普研学生缺乏工作实践性,使得管理经济学的教授缺乏实践依托性

管理经济学是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经济学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需要受众学生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实践基础,至少能够了解企业管理决策的流程及模式。但是,普研学生大部分直接从本科升入,不具备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因此对课程中与实践的结合部分内容往往感觉无从下手。

2 面向普研的管理经济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必要性

(1)管理经济学是连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重要桥梁学科,能充分培养学生从经济理论到管理实践研究的转换能力。众所周知,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任何管理课程都应该有经济学理论指导,但现在很多管理学的研究生对经济学不太了解,或是孤立的去了解经济学理论,缺乏把经济学理论应用到管理学的能力。翻遍管理学科的所有课程,能够把经济学与管理学联系在一起的课程非常少,管理经济学是其中结合管理学和经济学最为显性的课程。它可以培养学生案例分析能力,数学分析能力和整合分析能力。

(2)管理经济学课程建设能提升学校管理大学科的发展层次。管理经济学是专属于研究生层面的特色课程,是融合三门基础课程的综合性高端课程,是所有985院校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必选的课程,该课程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管理大学科发展的层次。

(3)管理经济学课程建设受益学生多,辐射范围大,影响面大。管理经济学的受众面较广,不仅面向企业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生,还面向MBA,应用数学、工业工程等其他学院学生,该课程建设的效果面大,辐射范围广,受益学生较多。

3 面向普研的管理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纵观各种管理经济学经典著作,发现大部分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都在重复西方经济学,它几乎被经济学压得透不过气来,只在需求估计、成本估计、广告决策等几个小小的领域显示出管理经济学与经济学有不同的色彩。同时,企业管理决策实践是丰富的、多彩的, 但管理经济学却过多地偏向或者说更靠近经济学原理, 而不是贴近管理决策实践,在教学内容体系上往往与经济学相似,只是在每章最后结合管理实践讲一些案例。许多管理经济学的书(如克里斯多弗·R·托马斯和S·卡利斯·莫瑞斯合著的《管理经济学》),其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其内容主要包括原理部分和数理分析部分,原理部分的内容体系与微观经济学相似,而且有的比微观经济学内容还要多和难,数理分析就是将预测、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应用在经济学中。这样的体系使得学过经济学的学生没有新鲜感,而没学过经济学的学生面对经济学理论又感到很难理解。

在这里,本文突破传统,用情景扮演的形式重新构建管理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管理经济学》面向的对象实际上是企业中的高层及中层经理们,是教授经理们如何用经济学的工具解决企业决策问题。因此,本文就以经理们所关注的视角来构建《管理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见图2)。经理们关注的维度是对外——产品定位、投融资问题,对内——成本核算问题以及对上、对下的委托代理问题。该教学体系是由问题引出相关经济学理论和理论指导下的决策,比如经理们要知道企业产品的定位,首先要了解产品所在的市场结构是什么,不同市场结构就会有不同的管理决策,然后是在该市场结构下产品该如何定价等等。除了这些一一对应的决策,还有一些决策是涉及到多个维度的,如物资采购与供应决策,不仅涉及到对外也涉及到对内。在新的教学内容下,原来那一套“如果……就要……”下的“目的——手段”教学模式要改变,改为“境遇——手段——目的”的新教学模式。

尽管普研学生不是经理们,但是这样的视角会让他们觉得既新鲜又有实践感。并且在教学中要紧贴实际,切忌把管理经济学中经济学理论讲得过深,这样会使毫无经济学基础的学生学习起来相当吃力,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理论内容只讲最简单,最重要的部分,更多的教学时间安排在该理论下的管理实践。

2012年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特色)课程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多弗·R·托马斯,S·卡利斯·莫瑞斯.管理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 赵国杰,钟瑛.构建适于中国应用的管理经济学新体系[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9.19:43-46.

[3] H·克雷格·彼得森,W·克里斯·刘易斯.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詹姆斯·R·麦圭根,R·查尔斯莫耶,佛雷德里克·HB·哈里斯.管理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李微微 李艳华

上一篇:党员干部作风养成教育论文下一篇:宏观调控政策信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