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卫生习惯认知论文

2022-04-19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我们的生活卫生习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生活卫生习惯认知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活卫生习惯认知论文 篇1:

关于农村幼儿卫生习惯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面对农村幼儿所存在的卫生习惯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分析,并快速采取合理的对策,确保幼儿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幼儿教师需要发挥榜样与监督作用,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情境,营造合适的氛围,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教育,发挥出家庭教育的力量,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提高卫生教育的效果,进而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关键词]农村;幼儿;良好卫生习惯;问题;对策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减少幼儿患病的几率。保证幼儿健康成长,需要对幼儿卫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农村地区的幼儿主要是隔代照顾,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赚钱,导致幼儿缺乏科学的卫生习惯引导,出现各种形式的卫生习惯问题。因此幼儿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幼儿卫生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非常重要,尤其在幼儿阶段,需要积极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但是通过对农村地区幼儿卫生习惯的分析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卫生习惯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系统分析农村幼儿卫生习惯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

一、农村幼儿卫生习惯问题分析

(一)个人卫生习惯方面

餐前、便后洗手是幼儿所需要了解并践行的良好卫生行为。部分农村幼儿即使了解此项内容,却无法践行,进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常见的手足口病等。农村幼儿经常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则是老人家的“教育理念”,因此农村幼儿难以形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除此之外,有些农村幼儿甚至没有睡前洗脸与洗脚的习惯,这会滋生许多细菌,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

(二)饮食卫生习惯方面

饮食卫生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水平,主要因为“病从口入”。部分农村幼儿的爷爷奶奶会拿手抓食物给幼儿吃,幼儿通过模仿学习也会逐渐形成这样的饮食习惯。此外,部分家长未能给幼儿提供勺子,致使幼儿使用筷子非常吃力,进而导致他们通过手抓的方式进行饮食,而手上的细菌极易被食物带入体内,最终出现健康问题。

二、农村幼儿卫生习惯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发挥示范与监督作用

幼儿已经具备初步的认知能力,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将简单的卫生知识传授给他们。幼儿阶段主要以形象认知为主,通过模仿进行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发挥出示范的作用,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在培养幼儿的洗手习惯时,许多幼儿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正确洗手,只是单纯用水冲下即可,这样的方式显然无法保证幼儿的健康。因此幼儿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示范,在示范过程中进行讲解,让幼儿知道洗手的要求,并逐渐掌握正确的吸收方法。真正影响卫生习惯的因素在于“坚持”,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发挥出监督的作用,让幼儿将正确的卫生行为保持下去,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如在幼儿运动结束后,幼儿教师需要在旁及时观察每位幼儿运动后的行为,若发现有幼儿没有洗手,则需要耐心引导他们。又如在餐前阶段,幼儿教师可通过播放《勤洗手讲卫生》儿歌,加强学生对餐前洗手行为的认知,确保对幼儿的卫生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引导。

(二)重视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农村地区幼儿园除了进行常规的教育活动外,还需要重视卫生习惯养成教育,适当增加与卫生有关的主题活动,如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等,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活动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如刚入园的幼儿,需要从基础的卫生习惯开始,通过游戏、故事与歌曲等方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能够掌握丰富的卫生知识。寓教于乐比单纯说教效果要好,幼儿也更容易接受与改正。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需要让幼儿认识到校园规矩,让学生意识到不良卫生习惯的后果,进而严格要求幼儿改进。部分幼儿可能会采取哭闹的方式进行抵制,但仍然需要严格要求并通过耐心地讲解,让幼儿认识到讲卫生的重要性。若长时问保持这样的状态,并坚持进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幼儿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氛围

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卫生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氛围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卫生行为。首先,幼儿教师需要正确看待农村幼儿身上所存在的卫生习惯问题,尤其不可存在“歧视”心理,需要尊重与爱护幼儿,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调动幼儿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幼儿教师习惯以最高的标准要求幼儿,或者规范幼儿行为,让他们了解到什么是对错。此方式显然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所以不可因幼儿出现卫生习惯问题而斥责他们。幼儿教师需要激发幼儿自主教育的积极性,与幼儿共同营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氛围。例如:幼儿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以“卫生”为主题制作装饰品,这样幼儿在园内随处可见自己的杰作,通过装饰品的提醒,促进卫生习惯的形成。幼儿卫生习惯的前提在于良好的师幼关系,农村幼儿的父母时常不在身边,所以教师需要多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卫生习惯培养方面坚持正面教育,通过鼓励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进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创设丰富的情境,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在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情境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还能够在情境中训练幼儿养成正确的卫生行为。首先,幼儿教师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始终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进而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健康快乐的一天”游戏,幼儿教师引导他们模拟一天所需要做的卫生行为,加深幼儿对正确卫生行为的认知。又如:幼儿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呈现正确的餐前、便后洗手方法,强化幼儿的感官体验。

(五)通过家园共育,提高卫生习惯教育效果

幼儿园需要充分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提高卫生习惯的教育效果。幼儿的家长是幼儿园开展教育的重要力量,若家长与幼儿教师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必然会解决幼儿所存在的卫生习惯问题。

首先,幼儿教师需要进行家访,加强与幼儿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农村地区大部分的幼儿监护人为爷爷奶奶,所以他们的出行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通过家访形式对幼儿卫生习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引起监护人的高度重视。幼儿教师应让监护人明白,幼儿卫生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不仅在幼儿园需要保持,在家中应同样如此。

其次,幼儿教师需要加强与幼儿父母的联系,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幼儿所存在的问题,与家长一起交流、分析。家长则可通过幼儿教师的反馈,通过电话与视频等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他们在盼望父母归来的心理驱动下,也更愿意改正所存在的不良卫生習惯,希望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父母。

最后,幼儿园需要积极地对家长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对家长的卫生教育方式进行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专题讲座的主讲人既可以是专家,也可以是经验丰富的家长,针对幼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讲解。家园可以共同制定卫生习惯培养计划。因为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每个幼儿所存在的卫生习惯问题也不同,所以需要通过计划确保卫生习惯教育的针对性,每隔一段时间对教育内容进行总结,并积极进行优化与调整。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家长会与开放日等活动,让他们了解幼儿在园内的卫生习惯,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卫生习惯教育指导。对待家庭教育困难的农村幼儿,需要采取合适的帮扶措施,加强对此类幼儿的教育,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状态,尽最大努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作者:王晶晶

生活卫生习惯认知论文 篇2:

疫情下小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策略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我们的生活卫生习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新冠肺炎的发生,导致聚集性活动所产生的卫生安全隐患被充分重视到,因此,幼儿园作为幼儿共同生活学习的地方,能否从良好卫生行为习惯方面加强教育,对于幼儿园卫生健康管理工作来说是极大的挑战,这就需要老师在幼儿园、家长在家里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卫生方面的教育,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无论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是良好的品德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說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小班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也是十分娇嫩脆弱的时期,若不能养成讲卫生、爱干净、有规律的良好生活习惯,就会给身体发育带来危害,影响健康成长。平时工作中,我与孩子的日常接触后发现,我班孩子吮手指、挖鼻孔、餐后不漱口、玩具乱扔、等不良生活卫生习惯较突出。

关键词:疫情下、小班幼儿、卫生习惯、策略

一、影响小班幼儿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原因

1.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

小班幼儿的卫生意识问题较薄弱,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造成幼儿肌肉发展还不完善,有些生活技能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小班孩子动作的准确性、灵活性不够,导致幼儿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时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幼儿不能主动的在饭前便后洗手,需要在老师提醒下完成。

2.幼儿的认知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幼儿正确洗脸时 ,老师只讲解步骤,没有实际操作,幼儿不了解如何正确洗脸,自控能力差,会被其他事物吸引。小班幼儿好模仿,看到周围不良卫生习惯如果没有及时制止,没有告诉幼儿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就会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家长教养意识问题。

家园教育不一致,家长和老师要求不同,会造成幼儿无所适从,造成行为两面性。幼儿在家多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自身卫生意识就不强,在幼儿园好养成的卫生习惯,回家后家长依然全部包办,导致幼儿在家一个样,在园一个样,幼儿没有形成长期讲究卫生的意识,卫生保健能力差,方法不正确。家长不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失去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

二、疫情下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策略

1.在教育过程多采用儿歌、游戏、故事等幼儿喜欢的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

朗朗上口的儿歌一直为小班幼儿所接受,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加入与好习惯养成教育相关的内容,让小朋友学会念儿歌,同时将所学的儿歌布置在主题墙上。例如:在教幼儿正确的盥洗方法“七步洗手法”时,可以教幼儿相关的歌曲律动“两个好朋友手碰手,你背背我,我背背你,来了一只小螃蟹,举起两只大钳子,我跟螃蟹点点头,螃蟹跟我握握手。”幼儿边学边洗手,增加了兴趣。在饭前洗手和饭后漱口这一常规的实施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了儿歌《洗手歌》和歌曲《漱口》洗手歌。”

特别是在洗手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忘记了动作的先后顺序。我在洗手池墙上贴上图示,幼儿洗手时经常看图示增强记忆,动作要领就掌握了,小手也洗得很干浄,孩子积极性特别高。

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形式,平时通过一些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通过绘本表演游戏《不讲卫生的小猪》让幼儿知道不讲卫生会没有朋友一起玩的,要做一个勤洗澡、讲卫生的好宝宝。

2.在区域游戏和一日生活中通过和同伴们交流玩耍,促进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提高。

“一日生活即教育、平时通过区域游戏“娃娃家”,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做爸爸妈妈,学习照顾娃娃,喂娃娃吃饭,哄娃娃睡觉,帮助娃娃洗澡、洗脸、洗衣服,把娃娃收拾干浄整齐,幼儿的卫生习惯也在游戏中得到提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生活卫生习惯较差的幼儿融入到生活卫生习惯好的幼儿之中,利用同伴们的相互影响,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班内选出了做的最好的小朋友当值日生,每天检查幼儿的生活卫生情况,对做的好的幼儿给予奖励,如亲亲抱抱、奖励小红花、五角星等,让更多的有进步的小朋友当值日生,这样在全班幼儿中创设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共同促进幼儿生活卫生能力的提高。

3.正面引导,多鼓励表扬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觉得爱和尊重的心理更有利于幼儿主动地学习,工作中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正面引导,并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而向小班幼儿提供学习榜样,是小班幼儿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多表扬和鼓励,注重感情教育,老师应把“爱融进一日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有闪光点,抓住优点进行表扬,其他的幼儿就能起到榜样与鞭策的作用。幼儿洗手不认真,是不好解决的问题。年龄小,单纯讲道理效果不好,。因此,我在幼儿洗手时,经常表扬那些洗的最认真的孩子"轩轩的小手真好看,因为他每次都特别认真地洗手。”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你要是认真洗手,手上会有肥皂的香味。”每到此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把手伸过来让我看。

班上的部分孩子如厕后,能够主动去洗手,我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后来班上的孩子也慢慢参与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久而久之,班上的幼儿都能及时做到上完厕所后洗手,因而幼儿主动讲卫生的习惯就形成了。老师应经常说“宝贝,你真能干,老师爱你”在日常卫生习惯中,老师要注意捕捉孩子闪光点,孩子们会为了得到赞许而更加努力做好每件事。

4.遵守规则持之以恒。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在幼儿园中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幼儿每天在幼儿园必须一人一巾一杯、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等.这些规则的制定一定要坚持完成。持之以恒的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方法,并形成好的稳定的卫生习惯。

5.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

《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只靠幼儿园是不够的。特别在疫情期间,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榜样,孩子的自觉性、坚持性较差,需要家长不断的督促提醒,才能使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得到强化,形成自觉行为。要求家长积极配合是形成家园教育环节一致性的保证。

在开学初,利用家长会,我向家长介绍了本学期幼儿生活卫生方面的培养目标。让家长做到心里有數。告诉家长,要率先垂范,为幼儿做出榜样,并时刻监督自己孩子的行为。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利用开放日活动、家长经验交流会等各种活动,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生活常规及卫生习惯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并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情况。在家中如果孩子完成得好,一定要对他的成绩给予肯定。对于孩子来说,得到肯定就如同得到表扬,会信心大增,会更积极地努力完成自己的事情。

疫情期间,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各方面的良好常规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方法很多,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多留意,多运用,落实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相信孩子们能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总之,在教育中应尊重幼儿的愿望和需要,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多用榜样、表扬、鼓励等方法,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幼儿期既是接受教育的时期,也是人生各个方面的奠定基础的时期。生活即教育,眼前的疫情就是最好的教材,为了孩子,我们将坚持不懈的做好孩子们的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2]谭淑允.小班幼儿日常生活的随机指导[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06期.

[3]《幼儿养成教育指导》郑佳珍、朱炳昌高等教育出版社版,2005年版

[4]叶惠玉.请您放开孩子的手一谈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年11期

本文系:河南省漯河市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疫情背景下小班幼儿卫生行为习惯的研究”(课题批准号:LHKT20202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张巧歌

生活卫生习惯认知论文 篇3:

关于农村留守幼儿卫生习惯养成的措施

[摘要]农村留守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不断巩固和加强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有效率、有策略地促使留守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所以,怎样才能更好地让留守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人士都在思考的问题。在外出务工的同时,幼儿的身心发展问题,还有卫生习惯问题是否得到有效的改善或者解决,都是家长需要留意和思考的。

[关键词]农村;幼儿;卫生习惯;养成;措施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农村产生了一些特殊人群一留守儿童。农村相对于大城市而言较为闭塞,很多留守儿童都是跟着老人生活。由于父母不在身旁、老人偏于溺爱且对卫生习惯的培养不太重视,就会使幼儿们产生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较差的卫生习惯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农村留守幼儿的卫生习惯问题也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要求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原因,研究并制定相关措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他们的人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农村卫生意识

现代社会通讯发达,大部分农村地区都能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与外界取得联系。但由于青壮力都外出务工,家中只剩幼儿和老人,幼儿懵懂无知,根本无法获取外界信息,而老人文化程度不高,不熟悉电子产品的使用,老人和幼儿难以获取卫生健康知识,也就不重视卫生问题。因此,上层领导与基层农村干部应该加强农村卫生知识的宣传,定期评定文明卫生户,开设卫生知识讲座,以直观有效的方式对老人进行卫生意识教育,指出不重视幼儿卫生问题的后果;并探究适合培养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举止文明、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的方法和措施,做到内外兼施。久而久之,老人卫生意识加强,也会重视幼儿的卫生习惯问题,幼儿的卫生健康意识也随之增强,幼儿的身体更加健康,国家未来有希望。

二、加强幼儿园卫生管理的监督,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

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又一个重要环境。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大部分留守幼儿在幼儿园待的时间较长,所以幼儿园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卫生习惯,在没有父母家长的教导和陪伴下,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最好场所,应该响应国家的政策和号召,积极应对幼儿的卫生问题,加强卫生管理监督,督促幼儿勤剪指甲、勤刷牙、勤洗澡洗头、吃完饭勤漱口。除了培养幼儿讲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还需要教导幼儿注意公共卫生。培养农村幼儿卫生习惯不仅要从个人卫生方面人手,也需要加强对幼儿公共卫生意识的培养,教师也要尽职尽责,在培养儿童卫生健康习惯的同时,也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给予一定的关爱,增强幼儿抵抗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健康价值所决定的。最后,幼儿园与家庭应一起找出解决办法,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制定卫生习惯培养方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避难的港湾,家长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孩子的认知选择。孩子都喜欢以父母为榜样,但在农村,大部分父母都外出打工,不能陪在孩子身旁,而老一辈人的卫生意识虽有,但是不强,只是停留在一些简单的卫生问题上。大人在饭前不洗手,久而久之孩子也养成了这个的坏习惯。教师虽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仅靠教师的灌输,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加之,若幼儿被动接受卫生知识,导致强制性要求无法起到作用。所以,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来制定卫生习惯是有必要的。小班的幼儿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游戏活动获得卫生知识,中班的幼儿就可以通过扮演故事情景角色加强卫生意识,可以通过直观地讲解并引导大班幼儿发言来增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意识。

四、开设卫生心理健康课程。提升幼儿的卫生意识

农村地区较为闭塞,教学水平与教学设施都较为落后,留守幼儿是国家的未来。为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留守幼儿的身心健康,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许多有志青年前往农村地区支教。教师集结起来之后便开设对应的课程,而开设卫生心理课程便是首要的。针对留守幼儿卫生意识不强,做出有效的教学指导,在课堂中给幼儿灌输卫生知识,并及时关注幼儿的生活情况和心理变化;增加感情投入,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教师和同伴的温暖。卫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动画教学。通过白板放映既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幼儿们年龄尚小,动画教学最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二是情景教学,创设一个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情景进行模拟教学,调动幼儿对于卫生习惯养成的积极性。三是设立一个有趣的游戏环节,告诉幼儿们记住卫生习惯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就能获得奖励,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

五、活动体验与总结示范,优化农村留守幼儿卫生习惯养成

(一)四个体验活动

首先是唱:在培养孩子时,可以编一些朗朗上口、易读易懂的儿歌,如《洗手歌》《吃饭歌》等,将卫生健康知识编入歌曲中,使幼儿更容易记住。一边唱儿歌,一边动手操作,趣味盎然,幼儿的记忆更加深刻,也更容易掌握动作要领。其次是说一说:针对幼儿讲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这一话题,以故事、生活内容为题材,开展师幼之间的交流,进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每一个幼儿主动讲出自己认为与卫生习惯有关的好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到讲卫生的重要意义。三是演:围绕讲卫生的主题创设故事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情景中的角色,亲身体验到不讲卫生的弊端和讲卫生的益处。四是比:开展“洗手小能手”、“环保小卫士”、“爱牙小天使”等评比活动,对优胜者进行表彰,树立榜样,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家园共育中重点帮助和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家长转变观念,提高家长对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总结示范的五个策略

1.指导幼儿形成意识。教师通过讲故事、列举实例的方法,使幼儿认识到不讲衛生的危害,在日积月累的教导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卫生意识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指导幼儿形成一定的卫生意识,还需把卫生知识和操作要领向幼儿详细讲解,使幼儿充分了解刷牙步骤和洗脸洗澡的要求,注意个人卫生,为以后的发展做铺垫。

2.示范。示范包含教师示范和同伴示范。第一,教师示范是根据幼儿喜好模仿的特点而实施,教师一边讲解动作,一边指导幼儿模仿,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卫生能力。教师除了在课堂进行有效示范之外,还要注意课堂之外的日常接触,注意行为习惯的规范,时刻为幼儿做出典范和表率。教师除了要教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需要严于律己。比如指甲及时剪、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穿着整洁等。公共卫生方面,教师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看到垃圾及时捡起等。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幼儿潜意识中种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种子,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次是同伴示范。教师在班级中选举一个小老师,也就是班长,这个幼儿在卫生方面做得比较好,可以给大家做出示范。这个小班长也可以通过游戏活动轮流选举,激发幼儿模仿的欲望,逐步改善幼儿群体的卫生习惯。

3.训练。在每个不同的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既可以使幼儿巩固卫生习惯、牢牢掌握卫生要求,又可以预防疾病。

4.调控。在训练巩固的基础上内化卫生行为意识,外化卫生行为习惯。

5.纠正。教师与同伴帮助卫生习惯出现问题的幼儿进行纠正,及时指出其错误。

六、结语

总之,农村留守幼儿的卫生习惯问题有待解决,且任务沉重。因此,今后还需不断深入探究有关留守幼儿卫生习惯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提出更加科学的措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陈慧

上一篇:高职教育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阅读诊断矫治教学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