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高职班级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高职班级管理中科学地渗透企业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班组级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利用企业文化融入班级教育管理、提高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企业文化与高职班级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文化与高职班级管理论文 篇1:

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

摘要:本文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意义出发,重点阐述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企业文化事例现状与问题,并分析了实效途径。

关键词:企业文化 高职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

0 引言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管理学者提出并引入我国,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际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包括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涵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体现企业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而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众多高职院校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自觉地对接和服务于行业、企业,大胆探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沟通、融合的新途径,在实践层面上进行创新和拓展,这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使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适应企业的需要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顺应高职院校开放办学的形势,对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过程中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意义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因此,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对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职院校不断和企业(行业)深度融合过程中,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关键点在于如何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途径的发展,有效推进校企合作进程,构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动力平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际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包括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涵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体现企业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要求工作者具有质量意识、效益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从根本上激发了人的热情,从而促进人的发展,使人格素质得以全面提高,使人的潜能得以发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精神均以对人的培养与关注、实现人的全面素质发展作为终极价值,两者存在一致性,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就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企业文化融合创造了条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因此,高职院校要具备自己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必须与优秀的企业文化深度融合,让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自然地融人企业文化之中,平稳、快速地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2 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现状与问题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教学环境与企业实际状况存在比较大的反差,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管理之间的方式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容易造成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脱节,这种高职院校培养下的学生,其从业态度和思想政治素质必定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分析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企业文化节融合现状与问题。

2.1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偏重于经验化的约束性和模式化的教育方法,缺乏企业文化融合的创新精神和改革的力度 高职院校成立的历史不长,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新生的事物,此项工作在经过相长当的时间里都是依靠院校本生实践与总结出来的方式方法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采用上均是从院校本身特点与要求出发,满足学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教育方法要求具备良好操作性,更注重学生管理和工作的效率,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约束性和模式化的规范,依然利用封闭式、陈旧式的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引导具备较强个性、集体意识薄弱的高职学生,教育方法上容易墨守成规,更容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其他文化融合的创新内容,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企业文化内涵的有效渗透,这种缺陷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2.2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偏重于模式化的基础性和流程化的管理方式,缺乏面临新情况的应变能力和特色教育 由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体现在工作战线较长、覆盖面广、任务弹性大、工作成绩见效慢、学生情况易反复、思想政治工作难开展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容易出现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无法下手、无法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依然利用以前模式化的基础性工作来进行应对;例如在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引导上,许多高职院校在此项工作上呈现出滞后的现象,没有较好的应对办法来进行学生思想上的引导与教育。可见模式化的基础性和流程化的管理方式会阻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造成学生不愿意过早面对社会及企业对他们的压力,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特别在高职院校里营造特色的校园企业文化环境方面,容易受到校企双方侧重点不一致,管理方式之间的不同,导致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流于形势。

2.3 高职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偏重于理论化的虚构性和固定化的指导模式,缺乏基于企业文化的实质教育和企业实践 由于高职教育是定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学生的职业方向与未来职业岗位联系紧密,但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普遍处于自我探索阶段,一般都是模仿和沿袭其他普通高校的建设模式,在学生的职业指导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职业方向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职业指导方法,而是采用统一的、固定的指导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并且职业指导教师与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导致职业指导与企业文化脱节,不能把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职业性人才的目标融入到学生个人的企业发展规划之中,从而导致学生步入企业之后,缺乏应有职业道德和职业取向,突显学生与企业之间不协调的现象。

3 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实效途径

3.1 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办学理念中融入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要树立企业化的办学理念,营造企业化氛围,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特点,把相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要求贯彻于各专业的每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各个专业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类型企业的不同职业岗位要求,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构建各自的“专业企业文化”,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及创业、敬业精神渗透到学院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树立高职院校的企业化的价值标准,将专业办学方向以为企业服务为主,将学生培养标准以企业标准来进行衡量。

3.2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应该在社会实践方面,增加社会实践的途径与方法指导,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体现企业文化的精髓,实现企业文化理念的教育;通过实地考察、分类调研、企业座谈、岗位实践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面向企业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

另外,高职院校除了对社会实践进行宏观控制以外,还应该加强下属各教学部门的学生社会实践考核,形成各部门在社会实践工作的竞争态势,并且对社会实践工作常规化与日常化,许多学生实践只能在假期进行,企业在这段时期不堪重负,提供不了优质的实践岗位和条件,反而会形成反作用,应该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迅速融入社会,深入企业,吸取企业文化的养分。

3.3 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除得益于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与技能外,也离不开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环境氛围对其成长过程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校园文化蕴含在办学的各个环节中,因此,高职院校要实施真正的文化融合,创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就必须在办学过程中,全方位的实施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必须将优秀的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架起企业与校园之间的沟通纽带,促进优秀企业、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交融和互动,从而拓展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和职业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企业见习、社会调查、企业专家讲座、优秀企业员工见面会等形式,直观而感性地给学生以思想和品德的教育,对帮助高职学生正确的定位,树立自信心,养成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3.4 企业管理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企业角色意识 将班级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类比,从班干部的任命、班级企业文化的营造、班级团队精神的培养、班级事务的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试点,充分肯定企业文化在班级中的融入,通过班级的管理运行中,将企业的真实面直接展现到学生面前,通过班级的管理案例途径将企业文化中概念性问题进行解释,使学生提前接触到社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

总之,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上来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必须从企业吸收更多的优秀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特质融入思想教育工作中,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拥有正确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前新.高职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J].高职研究,2004(2):1-3.

[2]韩小香等.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J].思想教育探索,2003(4):51-54.

[3]周平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4]洪震.构建高职校园文化突出职业教育特色[J].教育与职业.2005(20).

[5]雷久相.高职校园文化引论[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

[6]林丽萍.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发展现状及其实践导向[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2).

作者:余兴国

企业文化与高职班级管理论文 篇2: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班级教育管理的探讨

[摘 要] 高职班级管理中科学地渗透企业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班组级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利用企业文化融入班级教育管理、提高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企业文化;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策略

[基金项目] 2019年湖南省规划一般课题“校企‘双元’育人视域下共建型企业大学运营模式的研究”(XJK19CZY080)

[作者简介] 胡颖蔓(1974—),女,湖南株洲人,管理学硕士,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和人力资源管

理;李奇志(1985—),男,湖南株洲人,管理学硕士,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一、引言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体现出企业信念、企业符号、企业仪式、企业价值观以及企业的行为处事原则等相关信息,因此企业文化覆盖面较广,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在高职院校班级教育管理当中融入企业文化内容,能够有效推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个人责任意识。将企业文化融入到班级教育管理当中,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了解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在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制定更加完善的自身发展目标,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当前高职院校班级教育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有待提高,学习目标有待明确

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个人综合能力上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高职学生通常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一般,接受理解能力差异性较大,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没有积极性和自信心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高考阶段很多学生为了升学并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兴趣,或者是由于学生本身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以往学习过程中没有培养正确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这种个性体现在学习当中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懒散,主动意识不足。在这种状态下,高职院校在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将遇到严重阻碍,对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学生个人意识高于集体意识,组织性纪律性有待提升

当前,处在高职阶段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很多学生在家庭当中受到溺爱,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差,还有一些学生严重缺乏实践经验,甚至生活经验都不够丰富,在家庭生活中并没有实际动手做过任何事情,大多数事情都是父母帮忙操持,这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由于此类原因,学生的个人意识建立在集体意识之上,任何事情以自己的感受为主,不利于学生在未来社会中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往。很多学生喜爱“自由”,但对自由的理解又存在偏颇,只是单纯地不喜欢父母、教师的管教,却也不能自律地进行学习和工作实践,而采取监督管理的方式也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学生表现出组织性和纪律性较差等特点,这对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较为不利。

(三)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引诱,自控能力较差

学生步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本应怀揣希望和梦想,但当学生真正进入到学校以后,与高中阶段相比,更加宽松的管理方式却给学生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可以在纷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但高职院校的学生却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引诱,将学校给予学生的宽松状态当作放纵的便捷条件,并没有珍惜学校给予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选择,沉迷于玩乐当中,而且此时的学生刚刚脱离家庭掌控,接触的各种信息引诱力也就更大,所以很多学生都表现出自控能力不足的问题[1]。

三、企业文化融入班级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在班级管理制度中融合企业管理相关规定

虽然在高职院校生活学习的学生从年龄上已经属于成年人的行列,但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仅仅依靠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控能力,通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如果任由学生自由发展不加以约束,很可能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大的问题,因此在高职院校班级教学管理中,需要通过制定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受到一定的约束,在一定规则基础上享受自由。但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如果采用过去的班级管理规定去要求学生的行为举止,已经不具备良好的效果,因为约束过于严格,很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建立良好的管理關系。所以,高职院校辅导员或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将企业文化融入到班级教育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当中,依照企业文化当中的文化属性使班级教育管理内容更加具体和人性化。由于企业文化在企业当中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沉淀,已经在实践当中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所以能保证在班级教育管理规定中得到有效落实。例如在班级的纪律管理方面,可以结合企业文化当中针对旷工、迟到或者早退所制定的相应规定去完善班级管理内容,或者通过在班级建立与企业类似的“职能部门”提高班级内部管理能力,通过结合这种方式,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辅导员或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强度,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自律性,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

(二)注重班级管理制度中的职业素养培养内容

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班级教育管理当中,需要注意通过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企业文化当中包含着丰富的职业素养内容,结合企业文化进行学习和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职业素养的含义,抓住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使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实践中能更好地结合职业素养相关知识和经验,对自己进行丰富与完善。因此,在进行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或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为员工进行职业素养培训,使学生能在培训中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相关知识,使高职院校教学能从课本中得到有效拓展,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辅导员或班主任教师还需要注意在日常管理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沟通交往能力,在教学内容中融合商务礼仪培训,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同时,结合丰富的活动形式使班级教育管理能够包含更多的企业文化内容。例如,在选举班级干部中,可以结合企业竞选模式,开展民主、公平的竞选活动,在竞选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企业标准和流程执行各项工作内容,通过开展此类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三)注重在課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内容

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当中融入企业文化的方式有很多,需要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入,以保证企业文化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首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将企业文化巧妙地融合到专业知识当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在专业教师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在教学组织内容当中体现企业文化信息,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企业文化对专业学习产生的影响。或者通过直接开展企业文化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企业文化内涵,使学生能更加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2]。

(四)注重在班级活动中融入企业文化内容

企业文化融入到班级教育管理中,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实践途径,利用班级活动来实践企业文化,提炼出企业文化中的教育价值,使企业文化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验证。高职院校班级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当中融合企业管理相关内容,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氛围。例如在班会活动中,辅导员或班主任教师可以为班会设定相应的主题,要求班级干部和负责人员结合这个主题渗透企业文化,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企业文化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规划和发展目标。在高职班级教育管理当中融入企业文化内容,符合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要求,在班级活动中融合企业文化相关内容,既丰富了班级文化活动形式,同时也提高了企业文化在班级教育管理当中的渗透性,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企业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班级教育管理当中,符合当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提早适应企业和社会,对学生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丹玮.企业文化融入高职班级教育管理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2):205-206.

[2]汪为春.企业文化融入高职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J].文教资料,2014(16):90-91.

On th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into the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lass Education

HU Ying-man1, LI Zhi-qi2

(1. Hunan Chemical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Zhuzhou, Hunan 412000, China;

2. Student Affairs Office, Hunan Chemical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Zhuzhou, Hunan 412000, China)

Key words:corporate culture;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ducation management;strategies

作者:胡颖蔓 李奇志

企业文化与高职班级管理论文 篇3:

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实现双方互惠共赢

摘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文化先行,高职院校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构建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保障。本文在系统地阐述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意义以及校企文化融合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进一步提出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明确指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校企合作是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一种办学模式,是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举措。校企合作,文化先行。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只有融入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形成独特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才能真正提升专业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真正实现校企双方互惠共赢。

一、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意义

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并不局限于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而是双方在合作办学中,将企业文化融会贯通到校园,形成兼具双方特色的校园文化。让优秀企业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师生的头脑,创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新型校园文化,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更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同时,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必须肩负德育使命,培养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人文情怀,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生存与应变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架接桥梁,这是企业文化力所不能及的优势。学生在校园感受的是学校和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接受的是具有特色的文化教育。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扎实的文化和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的专业技能。这种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满意、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

二、校企文化融合的现状

十几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建设具有高职特色、融合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在整个高职教育发展中愈来愈受到重视。但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高职校园文化定位不准确,更多地模仿和复制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模式;二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上未能充分考虑企业文化的影响,不能恰当地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致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三是没有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实施操作;四是校园文化服务于地方的特色不明显。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的办学与就业市场,特别是地方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因此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融合。但不少高职院校未能意识到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性,更未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出应有的地方特色。

三、实现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途径

(一)构建“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企业为主导”的“双元”文化模式。

校企文化融合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实现校园文化向有利于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转变。因此,构建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企业为主导的“双元”文化模式,是推动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把企业文化教育主动纳入到高职教育的整体规划中,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与道德规范,实现教学与职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企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外部力量,要将自己的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全面渗透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成为其实践的主流。校企双方以校为主体,企业为主导,完成校园文化的转化。

(二)构建“企业需求与培养目标零距离对接”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从现代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强化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将企业文化中有关职业道德、职业标准、岗位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等有价值的元素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构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校企互惠共赢机制,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学生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当前,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教材、校园活动等载体,将先进的企业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自己独特的校企融合文化体系。师资队伍是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的传播者,肩负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在校企文化对接和互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兼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各种文化资源,积极参与到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各个环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同时体现专业性和职业性特点,按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要与岗位知识融合,与职业技能要求衔接。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教学环境应尽可能保持企业工作岗位的真实性。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结合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树立企业文化观,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树立质量第一的企业意识。

(四)构建“企业真实场景”的校内实训、实习基地。

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是实现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结合点,它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共赢。构建“企业真实场景”的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体验企业文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要以营造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为核心,力求实现实践环境的真实化;开发“任务驱动、过程导向”的实训项目,按照企业生产流程开展教学,按照企业标准和岗位要求评价教学。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管理办法,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人员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生产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学生通过实践环节的锻炼,既掌握了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又掌握了企业的规范、安全及行为准则,实现与岗位技能要求的初步接轨。

(五)构建“以企业文化为主导”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还要历练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能力。构建“以企业文化为主导”的学生管理制度,将企业文化全面融入学生日常管理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企业文化,把适应校园当做未来适应企业的演练。上课可采用员工“打卡制”,成绩评定可采用多元考核方式,融入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全方位考核。在班级管理中借鉴企业先进团队的管理理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干部的选拔采用企业竞聘上岗方式,择优任用。此外,学校还可组建各种专业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活动中按照企业标准组织实施,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日常的生活学习,得到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从中感悟企业的竞争、效益与责任,增强职业责任感。

(六)坚持“入企业”和“引企业”相结合,搭建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桥梁。

职业教育要凸显“职业”特色,就必须坚持“入企业”和“引企业”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学校可以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学习企业文化,感受企业规范,感悟企业精神。并将企业文化恰当地运用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中。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下企业参观、实习,在实习中按照企业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企业规章制度,全程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了解企业运行、发展前景及人才需求。在实践中践行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增强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其次,学校可邀请企业领导和知名专家来校,举办相关讲座,介绍企业文化,使师生进一步了解企业价值理念、品牌文化、企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等,加深师生对企业的全面了解。学校也可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与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学习和职业要求之间的衔接关系,引导学生将企业岗位要求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校企文化深度融合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才能为企业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规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实现高职人才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互惠共赢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宇平.香港职业教育:需求与发展[J].教育研究,2003,(12).

[2]冯水莲.校企合作理念下的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对接探索研究[J].科学时代,2014(7).

[3]孙静华,胡冬艳.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研究[J].教育与专业,2013(21).

基金项目:2016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ZJC16098)。

作者简介:肖玉玲(1973—),女,河南西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图像处理、教育教学。

通讯作者:冯娇伟(1987—),女,河南三门峡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教学管理。

作者:肖玉玲 刘高喜 冯娇伟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统计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