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自我身份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班级管理的最高教境界就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而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关系着整个小学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探讨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本文就以小学生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对加强小学班级自我管理的意义、理论依据以及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性自我身份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性自我身份管理论文 篇1:

以心灵自治引行为自治

心灵自治,一般是指从人的心灵内部引出智慧内核,用真理启迪生命意识的觉醒,这应该是班主任最高的治班育人智慧。面对学生相对自我、自主管理能力弱、存在着矛盾冲突、不易形成凝聚力、尚未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诸多疑难困惑,班主任该采用何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手段,去建设一个学生能自治自主的班集体,是我始终深入思考的问题。NLP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程式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技术,是一套可以快速改变人类行为和心灵的特定模式,为班级管理提供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我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尝试探索将NLP技术应用于班级管理之中,通过目标管理、团队建设、时间管理、教练技术等这些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技术手段,以心灵自治引导学生的行为自治,有效地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让我意识到这很有可能会成为现代班级管理的有效方略。

一、“目标管理”凝聚班集体

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团结协作的程度。一个班级的凝聚力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保证,是班级战胜一切困难的利器,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带的班级,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个性突出,自我中心,班集体很难形成合力。在这样的班级管理中,我困于缺乏着力点,对于个别学生的教育引导费时吃力,面对眼前的状况,NLP“目标管理”技术手段,成了我治班育人的一把利器。

以往班级管理的手段多数是通过班会活动,教师告诉学生团队对个人与集体有多重要,但学生并没有亲身体验到团队的组建过程、存在的价值以及个人与集体目标缺失会给团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班级管理效果自然不佳。根据NLP“目标管理”技术的操作程序,我改变了主题班会模式,以NLP各种体验式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齐眉棍”“不倒翁”“两人三足”等通过听、说、看、悟的体验活动,逐步渗透团队合作的“五要素”,即共同的目標、一致的承诺、相互的担当、良好的沟通和互补的技能等。学生在这些有趣的体验活动中深刻感悟到团队的重要性,班级强大的凝聚力逐渐形成,各项工作越来越畅通无阻。

我还发现,班级目标与学生个人目标的制定常常存有很大差异,NLP“目标管理”技术手段——SMART原则和具体可操作的“每天六件事”,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目标,进而将个人目标凝聚为班级团队目标,在形成班级向心力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据此,我引导学生制定“具体明确的、能够衡量的、可以达到的、平衡关联的、设定期限的”个人目标,并结合自己的个人目标将每天所需要做的六件重要事情逐一完成,同时形成自我评价表。

运用NLP“目标管理”技术手段——SMART原则和具体可操作的“每天六件事”,学生不仅能知道班级团队的重要性和班级目标的确立方法,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保障了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和学生个体的积极性,达成师生目标合一,凝心聚力,班级呈现出理想局面。

二、“时间管理”促进自主管理

一般班主任都会追求班级的自主管理,渴望像魏书生老师带班一样,班主任连续多日不在场,班级都保持良好运转状态。自主管理在本质上是对组织基层充分授权,从而激发基层组织和个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准确地说,这是一种管理思想,强调管理全过程充分注重人性要素,注重人潜能的发挥和成员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统一,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对班级建设及学生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自主管理如何落地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NLP“时间管理” 技术手段,为班级自主管理的真正实现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可操作的路径。

班级自主管理的最大障碍是学生缺乏时间的自主管理。据我观察,学生由于受到以往的学习习惯和家庭教育方式等多重影响,时间观念特别淡薄,缺少时间管理意识和具体的方法以及坚定的意志,导致自己对时间的管理是低效的、无计划的和缺乏方略的,这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职业生涯都是非常不利的。

NLP“时间管理”技术手段,提出了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即将事件按照紧急与重要的程度进行划分,利用坐标形式形成“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四个象限。针对学生时间自主管理的缺失现状,我依据“四象限法”的基本操作步骤,耐心引导学生列举与整理出每一天的事件,依次按照四象限中的要求进行归类,结合自己成长发展的目标进行微调,从而将每一天的事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逐步形成自主管理的行为模式。

日后,我将“列举与整理出每一天的事件,依次按照四象限中的要求进行归类,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微调,从而将每一天的事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这件事固定在每日班级晨会的时间进行,逐渐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日复一日,便成为了学生目标管理的行为习惯。

看到学生行为的诸多变化,让我不断印证了NLP“时间管理”技术手段,能够为学生快速辨别时间管理的核心——事件管理提供前提,让学生能够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做出适时调整,提升时间使用率,充分调动学生心灵深处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意识的提升,最终实现时间管理上的行为自治。

三、“教练技术”解决矛盾冲突

我刚接手的班级,学生在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有很大差距,情绪上也多有躁动,动不动就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冲突,让我焦虑不安,束手无策。我仔细剖析这些矛盾冲突,发现学生往往只是因为一句话就情绪失控了,有时一个眼神也会使其恶语相向,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引来大打出手,有时是一个玩笑开过了头,追逐打闹误伤了人而激愤起来……虽然孩子间并不怎么记仇,冲突一般都是一时的,可是此起彼伏地发生,就会显得班里很乱。谁当班主任也都会不甘心自己带出一个乱班来的。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成为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突破的一个难题。

观察分析表明,学生面对矛盾冲突时,往往采取的手段不科学、不理智,冲突发生后主动承担后果的意识不强,对于发生的事实真相察觉不清,日后在处理同样问题时依旧会不知所措,为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阻碍。而我又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导致效果总是不理想。这让我意识到,要去追溯学生矛盾冲突的本源,并教会学生正确处理矛盾冲突的方法才行。在NLP“教练技术”中,我找到一些答案,如“肯定一个人的行为或表现所产生的良性改变,要比批判、否定、矫正一个人的行为或表现要好得多”,这为我有效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指明了方向,我从中领悟到,要通过改善矛盾冲突双方的心智模式,来发挥学生自身潜能和提升管理效率。该技术能有效地引领人的行为呈现出三方面的良好效果:一是觉察事实;二是承担责任;三是优化行为。

青春的躁动需要用爱引导、用爱抚平,但也需要辅之以科学的技术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青春的记忆美好而鲜活。我开始尝试利用NLP“教练技术”,引导学生阐述事实,询问感受,找出事实发生的真相,如何在冲突中减少影响或危害,日后面对同样的事情时如何选择。通过一步步地询问,充分调动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和内省力,使他们认识矛盾冲突的本质和掌握相应的应对措施,有用、有效地解决矛盾冲突。当学生再次与他人产生矛盾时,能快速察觉事实,承担责任,优化行为。

两年来,我运用NLP“教练技术”解决了许多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缔造了温馨、和谐、有爱的班级氛围。通过“教练技术”,我发现学生比较有效地明白了矛盾冲突的本质和正确的应对措施,班级内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自然地缓解了,人际氛围也渐渐和谐起来。

四、“理解层次”引领积极人生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知识教育。一般的文化知识教育具有明显的学科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则更侧重于对人思想的改造、人格的塑造。从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大多沉湎于理论灌输,收效始终不是很理想。而NLP“理解层次”技术手段,则在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新的可操作方略。

NLP“理解层次” 技术手段,将大脑处理事情分为六个层次,由高到低分别为:灵性(精神层面)、自我认同(自我意识)、信念(价值观)、能力、行为(情绪)和环境。其中,环境、行为和能力为理解的下三层,由意识主导,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而信念、自我认同和灵性是理解的上三层,由潜意识主导,我们很少刻意去思考。学生在看待人和事件的过程中,往往受能力、行为(情绪)和环境的影响较大,而忽略了信念、自我认同和灵性对人和事件的重要作用。

在面对学生专业学习困难时,我从环境、行为和能力三个层次,帮助学生分析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班级他人对自己学习的影响、学生自己的学习态度、准备的充分度和专业学习的能力水平以及悟性,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在学生面对家庭关系不和谐而困扰时,从环境和行为两个层次,引导学生分析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和自己能为父母所做的事件,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家庭关系,有效解决了学生家庭成员之间和亲子之间的冲突。当学生干部出现领导力缺失、执行力不强等问题时,我从信念、自我認同两个层次入手,帮助学生干部以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班级管理中来,班级管理水平与日俱增。这些从不同理解层次出发的教育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和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资深“课改校长”任永生在解读陈宝生部长在今年教师节前提出的关于“掀起‘课堂革命’”这句话时指出:“课改不论你说多少话,你思考多少问题,如果我们抓住以上的四个关键,即心灵革命、观念革命、技术革命、行为革命,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就会大踏步的前进。”我觉得这也适于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班级管理,更需要进行“心灵革命、观念革命、技术革命、行为革命”,我的进一步解读即是:“治班育人要从观念革命开始,进而辅之以新的技术手段,用心灵自治引行为自治。”实践表明,NLP技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认识与个性发展,也加强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两年NLP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运用,班级呈现出明显变化:团队凝聚力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学生看待问题更加阳光、积极,同学之间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实现了从心灵自治到行为自治的升华。

我终于发现,很多的外部机制并不具有左右学生行为的力量,而NLP技术的运用,可以让班主任在面对班级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时, 有了更多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与方法,而由其引发的心灵自治,能激发出学生的行为潜能,是治班育人可以尝试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学亮

人性自我身份管理论文 篇2:

浅谈培养小学生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摘 要:班级管理的最高教境界就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而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关系着整个小学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探讨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本文就以小学生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对加强小学班级自我管理的意义、理论依据以及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管理;加强;策略

小学阶段的教育则是教育的基础与关键阶段。而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良好有效的班级管理,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每个小学生不仅仅是管理的客体,更应该是管理的主体,所以,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来,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目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通过详细的分析与探讨,试图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开创自主育德的新局面。

一、小学生班级自我管理的内涵

所谓“小学生班级自我管理”,是指把班级还给学生,将班集体的教育要求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习惯、将班级管理的整体目标内化为学生的个体自我约束的目标。

小学生班级自我管理涵盖两个层面:一是指班干部充分发挥班级管理中中坚力量的作用,相互监督、相互协调,自觉组织和完成大部分班级任务的过程;二是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通过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指导能力,积极参与班级建设的过程。

二、加强小学班级自我管理的意义

1.加强小学生班级自我管理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小学是人生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小学教育关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是强大的,但自我管理是不随时代洪流摇摆的“静态管理”。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全面人才空前需要的时代,时代赋予了新世纪新的要求,知识与技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时代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全方面多领域健全发展的人才,他不但要具有充实的学识,熟练的工作技能,还要求要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规划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随着我国入世,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的社会进入全方位多领域发展阶段,我国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摸索前进的情况,所以,此时,时代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执行命令的人,更需要自觉,自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

2.加强小学生班级自我管理能力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从某些层面上说,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特征。它要求在實施教育的过程中,重视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小学教育阶段正处在素质教育的基础期、关键期。只有在这一时期,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努力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性,才能使学生成为成长的主人,去自主成长。

三、加强小学生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的理论依据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拉伯罕·马斯洛在1943年《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氛围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现阶段,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通过外部条件,绝大多数人都已获得满足,但是,获得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却需要通过内部因素作用和外部环境影响等等条件才能实现,这导致人们前行在并一直前行在,努力获得认可、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

尤其面对小学生,他们的自我需求刚刚萌芽,自我意识刚刚发展。他们渴望获得尊重,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和学习。他们主要的需求阶段是较高层次的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最有效的激励方法,使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的需求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2.人本主义管理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世界教育改革。人本主义的核心是自我实现,它关注学习这个人的直觉、情感、意图和信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建构学习场景;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以发展人性;主张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环境,让他们基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去理解世界,最终达到实现自我的目标。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体现在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师应该提供相应的手段和学习方法,激发其积极性,使之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都获发展;理解和尊重学生,让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一切管理活动都要有学生的参与、认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从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现每个学生的价值,挖掘他们的潜能,唤醒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的目标激励方案,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目标管理可分为四个步骤:建立目标—明确责任—组织实施—评价绩效。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用“自我控制管理”取代“专制性管理”。同样,在小学班级自主管理中,班主任权力下放,让学生共同参与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来发展自我。根据目标管理理论,我们可以把班级内学生所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检查落实情况,评价结果。通过学生的小目标来促使班级大目标的实现,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实现自我的最终目标。

四、加强小学生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小学生班级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万万不可急功近利,一蹴而就。大体应经历3个阶段:首先,是教师主导。班级的规章制度由教师单方面制定,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执行与被动的规范之中。其次,是师生共处阶段。在其阶段,教师选拔一部分学习、纪律等各个方面具有榜样作用的同学担任班级的班干部,由他们替老师完成部分工作,班级的秩序是由老师和少部分学生代表共同制定与监督完成的。最后,是学生共管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自主性较高,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人人是班级主人的阶段。由此,为了实现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笔者提出若干策略措施。

1.精心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实现学生代表的初步自我管理。班干部是班级管理中的骨干力量,起到带头和表率的作用。班级管理中先培养一部分人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再引导带动大家管理自己、共同管理班级。

(1)班干部的任命。班干部的任命可以通过竞争上岗或者民主选举的方式完成。及时组织全班同学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探讨和总结,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并且实行定期轮岗制度,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

(2)班干部的培养。要明确班干部的首要职责,是模范带头作用,首先,要规范班干部的一言一行,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要在班级中产生良好的影响。其次,要明确班干部的身份,班干部首先还是学生,并不是同学的“号令者”,相反,要做到虚心向同学学习,认真为同学解决问题,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量体裁衣,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促进班级管理的自主化。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一定规范的制约。

首先,每个学生要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力求做到班级管理不留白,时时、处处、事事有人管。

其次,有快速的反馈机制,能及时合理的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和偶发、突发事件,并及时做出奖惩。

再次,要有严格合理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班级大小事务的公开透明,确保班级管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最后,充分发扬民主。完善合理的班级制度是应该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得出的,它不仅仅是教育者管理同学的依据,更是同学自己制定,自己维护的准则。

在此,笔者着重要强调一点,外部的规范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是管理有序的代表,可是对于真正的自我管理,更应该是内化的准则,是学生在自己心中已经既定的规范与认知,他不需要他人的奖罚,而是对于自我的真正塑造。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小学阶段真是基础与萌芽的时期,教育者应该予以重视。

3.明确班级建设目标,是班级共同进取的不竭动力。目标,是凝聚力,是进步的动力。而在班级管理中,班级的建设目标,是班级有效管理的重点。期望理论认为,人只有在预期自己的行动有助于达到某一目标的情况下,他的行動才会得到充分的激励。

首先,要确立与内化班级建设目标。可以组织集体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自己针对性的发言,提出问题、看法和要求,从而把班级目标的预设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求。

其次,班级目标的制定要有从小到大、从易到难的过程,有近景目标和远景目标的系统规划。这样,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前行的动力,从而把个人行为、班级行为、社会行为融为一体。

最后,通过做好班级目标工作设想,充分的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性,有效的管理好班级各项活动,为良好有序的班集体建设打好铺路石。

责任制的实行并使班级事事都有人“管”,可是“管”的目的是为了“不管”。“事事有人管”只是一个过度,当习惯与规范形成,并被同学熟识内化,管的事情就在逐步减少,内容也逐步宏观,变成长期的规划与指导,最终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师只是起到了宏观把握,观察指导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一生的发展,对于他们今后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提高,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在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其主体性,实行师生双向交往的方式,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江溶.让我们做班级的主人——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交流版.2010(6):55-56.

[2] 曹永红.浅谈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J].科教新时代.2014(10).

[3] 万里海,冉双.班级部门管理有效提高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5.

作者:陈豪

人性自我身份管理论文 篇3:

强化大学生“三自”作用的发挥突出学生组织在宿舍管理中的作用

【摘 要】“三自”作用是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从早操、晚自习、上课考勤、学习、宿舍管理、卫生检查、学生社会实践、学生建议收集、意见反馈等方面全方位地发挥其“三自”作用的重要功能。学生公寓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强化大学生“三自”作用的发挥,突出学生组织在宿舍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宿舍管理 “三自”作用

学校是培育国家栋梁人才的重要场所,育人作用也是重中之重,我们就需要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深化教育的育人功能,体现教育的人性化,随时随地随人的教育,做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生公寓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学生是学校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组织一直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从早操、晚自习、上课考勤、学习、宿舍管理、卫生检查、学生社会实践、学生建议收集、意见反馈等方面全方位地发挥其“三自”作用的重要功能。

一 大学生的“三自”作用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首先,特殊在于学生的“三自”作用是主动的,是不受行政命令干预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是依靠先进学生、学生干部的自律主动发挥出来的,不受行政命令的干预、干涉,出发点是自觉地提高我们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协助学校管理,突出积极向上的层面,是学校管理的得力助手。

其次,特殊在于学生能掌握的信息最多、最好、最真实、最及时,能起到领导、老师起不到的作用,能了解到领导、老师了解不到的信息。通常领导、老师进宿舍,学生是提前知道的,哪怕仅是几分钟,看到的一些现象是不够真实的、不够全面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和肯定。学院对学生在宿舍出现的问题不能准确、及时掌握,学生对公寓管理部门及管理的各项规定缺乏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利用学生在宿舍中的流动作用,了解到的都是最真实、最及时的信息,充分肯定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领导或老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中真实存在的问题,积极帮助广大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组织在宿舍中树立威信便于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

再次,特殊在于学生“三自”作用是基于学生、来自学生的,最有群众基础,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生是宿舍的主体,是宿舍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管理好自己宿舍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宿舍管理建设的权利,学生组织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的基础源于学生本身,这就使得其在信息传递、卫生检查、宿舍排查等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很好的沟通,抵触思想较淡薄,成为学生与公寓管理部门的纽带和桥梁。

最后,特殊在于学生之间的易于相互沟通,更容易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多数都是片面的、单一的,而学生之间的沟通是不需要任何铺垫的,这就有利于学生组织在宿舍中了解到发生的事,最新的动向,最全面的意见,真正了解到学生最缺什么、最想什么、最需要什么,解决贫困学生的燃眉之急,解决学生沉重的思想包袱。

二 大学生公寓的特殊性适合学生“三自”作用的发挥

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是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学生公寓就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应给学生以家的温暖和关怀,它本身又包含着许多重要的特性。

1.学生公寓的特殊性

学生公寓特殊的地方在于是一个群体人数众多、人口密度高的住宿环境,在不到20平方米的空间内,居住了6~8位求学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天山南北,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族习惯。

2.学生公寓里每个学生的身份、角色都是一样的

学生的目的都是求学。大学生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尤其表现出思想的活跃性、活动的自由性,相互之间交流各种信息的内容也限定了必然会有相似、相同的地方。在这样有认同感的情形下,交流更加容易、交往也会越来越密切。

3.学生宿舍是既连续又间断的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连续,也是文化知识学习、学校管理的间断,突出了学生“三自”作用发挥的重要意义。(1)学生在学习的时间之外,有了相对自由的活动时间,学校管理、老师教育的作用弱化,管理上出现了漏洞。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有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保证。(2)学生在宿舍待的时间比较长,一般在12小时以上。学生自我的暴露比较多:思想流露最真切、个性显露更广阔、性格表现更真实。这就给学生“三自”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信息,更有利于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3)民族居住的多样性。学生公寓的居住情况总体上是复杂多样的,每个宿舍的居住情况又不尽相同。由于民族不同,导致风俗习惯不同,无形中宿舍之间、生生之间的矛盾加大,风俗习惯复杂和住宿混乱成为工作主要调节的方面。但最为突出的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中出现的争执、纠纷,严重的甚至有打架问题,是学生组织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一个大集体、大空间、大环境、大范围里,学校、领导、老师的管理无法深入。这就是“三自”作用能很好发挥的主要原因,这就说明了“三自”功能之大,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有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三 看清形势,慎重把握“三自”作用发挥的力度

在宿舍管理过程中,学生对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会出现抵触情绪,所以,在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中也很难把握好“度”的问题。另外由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宿管人员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缺乏了解,造成了管理难度增大,这给学生在“三自”作用发挥的过程中形成了阻力。

1.学生“三自”作用发挥的现状

学生组织在“三自”作用发挥过程中作用不突出,影响力不强,学院对学生在公寓出现的问题不能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对公寓管理部门及管理的各项规定缺乏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常规地向学生宣传公寓管理的各项规定,对生活常识、健康知识、校园文学进行一定的介绍,但是宣传工作只是改善了管理办与学生间的距离,并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我们的宗旨是给学生以家的温暖和关怀,逐渐消除误会,不断增进彼此的沟通和理解,进一步使学生组织在学习生活中发挥各项作用。

2.“三自”作用发挥的力度要把握住,要适度

学生“三自”教育的作用要提供的服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有活力的、贴心的服务,可以使管理措施得到学生的理解,促进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实。

四 “三自”作用在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活动有华而不实的现象

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往往是想锻炼学生、增长学生知识,而服务则是最直接反映到学生的思想状况中。(1)服务不贴心就不能主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服务,对我们工作有什么意见,更提不上改进服务方式、方法,不能满足学生合理的服务需求。如我们辅导员通过与舍员座谈,了解到学生希望饮食服务中心能切实提高伙食的卫生质量,在宿舍楼内能随时用水用电。(2)服务不够真心,在工作中不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急学生之所急。如我们需要在宿舍楼内设置求助内线电话、工作投诉电话、校医务室值班电话。当深夜得知有同学病倒,校医院联系不上,送往其他医院并及时为学生开门外出就诊,如何及时通知其家长及班主任老师就成了学生关心的问题。

2.文化底蕴、科技含量不高

宿舍开展的各项文娱活动的涵括面还较窄,不能深挖出丰富的文化蕴涵,文化氛围不浓,活动的效果不好。活动注重质量就必须提高科技含量,激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查资料,分析资料,提高活动的实际作用和意义。

3.各级组织发挥的作用不平衡

学生干部来自学生,就要从体贴学生冷暖的角度出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教育资源,让学生感到受关怀、爱护,倍感组织大家庭的温暖,进而发挥各级学生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4.网络、电话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现代化的信息通讯工具,已取代了从前的沟通交流方式。惯用的信件,常备的书籍已被虚拟的网络所代替。要慎重利用学生组织正确无误地去引导青年大学生们,调整自己的位置,扎实基础,刻苦学习。

学生公寓要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育人为目标,提高学生公寓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突现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阅历,用社会主义道德陶冶情操,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农大学子。要围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一要求开展工作,支持学生“三自”作用的发挥,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方针,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力争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新疆农业大学明天的宏图增添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吴麟麟.浅谈高校德育中的自我教育[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4

[3]尹成江. 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宋宏伟 万洪波

上一篇:节目评估广播电视论文下一篇:语文过渡衔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