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人性化设计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湖南中心城市的整体结构形态变化迅速,中心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的新发展用地。是湖南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城市公共人性化设计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城市公共人性化设计管理论文 篇1:

小议开放性公园园林设计

摘 要:开放性公园客流量较高,游人成分复杂,通过在公园绿化设计上采取有效对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游客造成的园林景观损坏问题。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对开放性公园绿化设计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开放性公园;园林景观;设计

公园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憩、观赏、开展文化娱乐、社交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优美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集中和密度的增大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开放性公共园林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开放性公园在绿化设计上,必须遵从生态化与人性化这一重要原则,尽可能地满足各类游客的空间需求,使其特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由于人类社会文明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给公共园林管理工作的开展制造了很多麻烦。这就需要在公园绿化设计上采取有效对策,以免园林绿地遭受严重损坏,从而减轻公园管理者的工作压力。

1开放性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1.1社会化原则

城市公园的发展从原先的封闭式管理逐步向开放式迈进,体现了社会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满足,是社会的福祉,也是人人平等的体现。景观设计中首先就要满足开放式公园要成为普通百姓经常活动的地方,景观设计要能吸引百姓并且保证公园的通达性良好,人人都有机会进入其中。

1.2人性化原则

开放式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之一给生活在压力中的人们提供一个舒心、可以放松的场所,其服务对象是居民和旅游者,设计时考虑的主体是空间的使用者,尤其是公共空间的使用者——社会大众,而非设计者本身的喜好,故设计时应该注意百姓的特性和需求,尽可能的使设计符合人们的意愿,如果在景观设计中忽略了人的因素,那么这个景观设计和建设就很失败。

1.3艺术化原则

开放式公园是城市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花园,是美与生态的代表,如果一个公园内仅仅是一些的杂乱无章的树木,即使能达到生态的效果却没有丝毫的吸引力,因而要通过对开放式公园的景观元素进行合理地艺术化处理及设计,传递出艺术美感,用艺术魅力来促进环境育人。

1.4生态化原则

作为开放式公园其最基础的功能,也是公园建造的初衷就是作为城市的"绿肺",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景观设计首先就要从生态角度的出发,要符合生态化的特点,利用乔、灌、等植物的复合种植,保持植物的多样性,满足人们对于绿色植物的需求。

1.5自然化原则

景观设计是人们思想创作的现实体现,它可以打破设计规范、条列,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但作为开放式公园的景观设计是融入生态系统中的,因而其设计的风格满足自然化的特征,不生硬,不做作,不突兀,富有情趣并与周围能很好的融合。

2开放性公园植物种类选择原则

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重视植物的多样性,以防种群单一导致生态贫乏。园林植被是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公园绿地的质量。特别是灌木、乔木、花卉以及宿根植物,它们能够增加园林绿地色彩的季相变化与景观效果。所以,公园植物配植必须多样化,从而提高景观质量与生态效益。乡土树种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较强,且养护成本较低,应作为公园绿化设计的主栽树种与首选树种,它们是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与保护。

3开放性公园植被种植原则

公园在种植设计上,必须对近期效果和长远规划进行充分考虑,如果单纯的追求公园植物配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就会偏离实用性。当设计栽种的距离较远,留出较大的生长空间,就会为游人的穿行树丛与攀折枝叶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这就极易导致园林绿化改造的景点与景区还没有见效成景,整个区域就会由点到面的遭到破坏。所以,进行种植设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合理密植来降低游人在公园绿地随意穿行的几率,同时还能起到绿化改造成景早、见效快的重要作用。

4開放性公园特殊园林部分设计管理原则

在以往的绿化设计上,只注重各大景区之间的协调与联系,设计思路过多停留在静态空间的处理与艺术布局上,手法过于单调,没有和实用紧密联系。最终导致绿化改造后的景观还没有形成,已经栽植的花草树木却遭到了游人的破坏,公园内多处出现草皮斑秃、绿篱缺段与断枝缺株现象,这使公园的总体景观受到了较大影响。因而,在进行开放性公园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转变观念,在种植设计上做到因地制宜,以适用为出发点,在保证绿地完整性的同时,还充分考虑游人的活动习惯,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以防景观再次遭到破坏。

同时,在难以管理且布局较规则的绿地周围立上围栏并栽植绿篱,实行封闭养护。有些种植布局的形式是开放的,但由于四周设有直行园路,游人为图方便经常从边角处草坪与亚灌木处穿行,使得这些植被遭到践踏,严重影响美观。

5结语

建设开放性公园使得公园的客流量突然暴增,由于游人成分复杂,其素质高低不同,有些素质较低的游客经常践踏花坛、草坪,穿越绿蒂、围栏,肆意攀折树枝、采摘花卉以及破坏园林设施,这样的行为在公园里几乎随处可见。通过在公园绿化设计上采取有效对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利用人性化设计,多建立供游客休息、玩耍的场地,不但能够放松大众的心情,同时也有助于公园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凯旋,董亮.城市公园延长开放适宜性的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6(07).

[2]洪春凤.城市公园文化初探——以武夷茶博园为例[J].绿色科技.2016(13).

[3]卢艳,杨颖瑶,李彬,宋朝辉.开放式城市公园的管理与维护——以保定市竞秀公园为例[J].河北林业科技.2016(03).

[4]张颖.城市公园园林小品的服务功能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16(21).

[5]赵敏.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造景设计[J].建筑知识.2016(04).

作者:周艳君

城市公共人性化设计管理论文 篇2:

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空间设计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湖南中心城市的整体结构形态变化迅速,中心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的新发展用地。是湖南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本文在界定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的基础上,对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设计进行了研究,从空间结构清晰度、整体空间品质特色、土地利用、交通、公共活动空间、居住空间结构、空间文化、生态环境、空间安全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空间设计原则、方法,以指导实际的工程建设。

关键词: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空间设计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是“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关键之年,湖南作为中国中南部省份。在中央“中部崛起”的号召之下,不但经济处于转轨过渡的重要时期,城市建设也随之在加速发展,城市整体结构形态变化迅速。2008年末,湖南省总人口6845.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85.25万人,比重已达到42.15%。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心城市边缘区是城乡建设的活跃地带,是城市的新发展用地。是下一阶段湖南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它的良性发展有助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心城市的功能完善、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调整、城市的区域辐射能力的提高。合理有效地对这一特殊地带的城市空间进行设计,对于城市、区域的发展。以及城乡、区域一体化的进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界定

中心城市是指城市整体实力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城市,它是与一定的辐射区域相联系而发展的。边缘是与中心相对的概念。从地域上来说,是指外围的、远离中心的,从经济上来说,是指落后的、不发达的,从政治上来说,是指弱势的,从文化上来说,是指少数的、非主流的。相较于农村,城市由于区位优势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总体实力上处于强势地位。一般认为,城市是中心,而农村是边缘。中心城市边缘区位于从城市到农村的过渡地带。就湖南而言。行政上的地区级城市都辐射到一定的区域,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都具备了作为区域性中心心城市的基础条件。

2.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空间设计

中心城市边缘区空间设计必须以具体的城市设计手段解决由边缘区动态发展而引发的具体空间环境问题,引导边缘区空间向功能和谐、空间人性化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方向发展。

2.1边缘区空间结构的清晰度。

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发展中,边缘区景观变化迅速,造成人们对空间环境感知上的混乱与不稳定。这就需要通过空间结构设计增强人在环境中的方位感、认知感。也就是要确定空间的易识别性和可意向性。

人的发展需要一种相对固定的场所体系,这种需要给形体空间带来情感上的重要内容一一种超出物质性质、边缘或限定周界的内容,即场所感。人们通过场所与场所意义,在心理上与空间上建立稳定的联系。在边缘区保留和’发展有代表性的、互相之间有所联系的场所空间,对于在边缘区城市空间的发展中强化空间的结构和清晰度有着重要作用。在城市边缘区的开发中新建的一些标志性的建筑或广场等也起到形成新的场所空间的作用。

2.2整体空间的品质特色

引导空间景观形态统一协调有助于形成整体空间形态的品质特色。湖南地区中心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设计。由于普遍缺乏整体空间的全局设想,即使局部重点地段空间品质高。但彼此之间比较独立,也难以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空间形态。因此,只有在总体城市设计的指导下,对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形态各构成要素进行构思与布局,使各构成要素彼此协调促进,才能形成健康、美观、功能合理、具有自身特色的整体空间形态。

2.3土地利用台理、功能协调

土地的合理利用,引导开发活动的有序进行是边缘区城市设计及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城市设计根据城市总体设计等确定的原则、发展方向。对土地的开发使用进行预先的分析研究,为所需要的土地建立特定标准,特别应注意实施的可行性和使用的充分性。最后制定详细的开发计划,明确土地使用格局、建筑布局意向、交通出入口等。在城市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土地的综合使用。土地在使用中应是多种用途的合理交织,要充分考虑人的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活力,注意多时间段进行多种活动的适应性,避免功能过于单一的街区。另外在布局上应使相关功能接近产生关联效益。综合使用的另一层含义是对设计用地进行必要的调整,立体使用土地,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如边缘区较优区位的地段或交叉路口应考虑立体利用土地或预留发展空间。

2)控制虚假的开发和盲目的开发,由于边缘区地价较低,而开发前景较好,存在着许多虚假的开发项目,实际上是以倒卖土地使用权来赚取差价为根本目的。这种假开发使得土地资源闲置、空间景观凌乱,破坏了边缘区的正常发展。另外,在开发中有一些项目没有作充分的市场调研,匆匆上马,而最终却被闲置,既影响城市景观又浪费土地资源。应根据实际需要来控制土地的开发,防止各种各样的开发区盲目占用土地,占而不用。

3)针对不同地段、根据不同具体情况制定指标控制体系,既要达到集中的目的又能相对分散。在边缘区的指标控制体系中,应根据区位、用地性质和自然环境的不同,体现在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以及建筑的外观要求上。另外边缘区还应设置永久绿地。

2.4交通的便捷可达性和舒适感

增强交通的可达性,改善交通环境的舒适感,可减少交通不利因素对边缘区的消极影响。现代城市设计应担负起为人们的各种流动形态(人流、车流等)的和谐交织而努力的责任,同时应使建筑群与交通系统有机结合。注重交通的便捷可达性和舒适感是城市设计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边缘区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边缘区环境质量建设的重要指标。

1)交通的便捷可达。指人们能够在交通方式多选择的情况下,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同时交通的可达性也是一定的场所是否被频繁利用的重要因素。比如边缘区的人们可以通过公共交通的形式便捷地到达中心城区某特定场所,或以步行的方式到达边缘区的具有场所意义的空间一广场或绿地等等,选择多种交通方式均能便利地到达。边缘区吸引城市中心区市民的活动设施如生态景区等,更应注重交通的便捷可达性。大力发展边缘区的公共交通,逐步建立区域步行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有机交织的完善的交通网络,是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2)交通的舒适性。城市边缘区由于向外推进扩张时过于注重大的形象,道路修得宽敞漂亮,但是行人很少,失去城市应有的活力和魅力,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永远只是期货性质而难具有中心区的吸引力。如长沙市城南边缘区的长沙大道路幅宽100m,道路两侧的步行联系几乎

无法沟通(图1)。湖南城市居民仍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为主要出行方式,在中心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设计中,要考虑到车行的舒适感,更要考虑到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的舒适感,如遮荫的行道树,候车处的休息座椅,市民广场上的饮水处、洗手处(图2)等等。

3)减少过境交通的影响。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的过境交通量较大,且相当一部分是噪声尾气污染严重的货物运输。由汽车交通带来的步行安全问题、有意义的空间被汽车交通切断、以及噪声污染,尾气污染等都严重地影响了城市边缘区空间环境,应针对边缘区的过境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制定出对策与实施办法,采取一些措施。如边缘区的发展应尽可能避开全封闭的过境高速公路,在边缘区的重要地段考虑过境交通以高架的形式穿越以免阻断人行活动,尤其是城市快速交通最好全程高架或局部采用地下形式。

2.5多样化的公共活动空间

湖南地区中心城市边缘区的人口来源和构成主要是本地和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及部分从城市中心区向外疏散的经济状况较差的市民,生活环境的变化容易导致社会行为心理的变化。因此,在边缘区的空间结构布局中,应建立多层级、富有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体系,注重公共活动空间的氛围营造。既可减少因缺少而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又可以提高边缘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居民各种活动的需求。

根据活动规模和需求等实际情况的不同,在边缘区范围宜设置规模不同,环境品质特征不同,地位与作用不同的,大小相宜的公共活动空间系统,并通过步行系统有机联系,以满足居民室外活动需求的多样性。具体有:1)大型活动广场,风格上宜稳重大方,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和文化内涵;2)休闲型中小广场和绿地,结合公共建筑或重要景观等设置的大小适宜、层次丰富的游憩空间,如长沙沿湘江的风光带等(图3)临近建筑的小型活动场地,如居住区内的小型游乐场所等(图4)。

2.6完整的居住空间结构

居住空间的完整,是指作为居住功能的载体:1)空间组织的完整,即入口区,中心区以及各组团之间的层次性和有机联系。2)空间功能的完整,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居住系统结合成的完整体系。而边缘区居住空间由于开发和土地权属的关系,往往用地形式复杂,道路系统不完善,边界犬牙交错,缺乏完整的室外活动空间。

在边缘区居住空间的城市设计中,应完善居住区的空间结构体系,建立有层次的户外活动空间系统和步行交通系统,使居住区空间秩序明确,空间结构清晰。应改善居住区空间环境。通过高品质的环境、人性化的空间促进居民的交往,增强空间的凝聚力。通过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积极改善环境空间品质,避免消极的空间影响,逐步形成稳定。安全,有凝聚力的居住空间组织结构。

2.7丰富的空间文化内涵

边缘区的发展应改变文化精神生活缺乏和单调的现状,增加文化场所,提高空间环境的文化内涵。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缺少文化活动场馆和文化活动;2)由于接近城市,受到一些不健康活动的影响,文化活动层次水平低3)本地传统的文化风俗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针对此现状,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空间设计可参考的设计手段有:

1)在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中满足一些文化活动的要求,如展览展示的功能、表演演讲以及娱乐活动的功能等,使各种文化活动都有其相应的活动空间,以促进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尤其应注意活动空间的可达性。

2)在管理上限制一些不健康活动内容的建设,以城市设计和管理的手段引导资金流入健康文化场馆的建设,如促成文化中心、图书馆等的建设开发。

3)在外部环境的空间设计上注重文化内涵。应多借鉴具有地方传统文化色彩的民俗和民间艺术,展现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氛围,赋予环境以浓郁的文化气息。如岳阳市的南湖广场的设计,以历史名人屈原的“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主题,很好地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图5)。

2.8保护有历史传统价值的地区

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和扩张必然会破坏传统社区或场所的稳定性,甚至导致它们的消失。一些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地区和有场所意义的空间会消失,有的有纪念意义的建筑被拆除,边缘区原有的建筑文化形态遭到破坏a它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空间地域文化特色丧失,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社会有机的联系被破坏,人们对于环境的认知感下降,普遍缺乏归宿感。

在保护边缘区传统地区方面,城市设计应采用如下方法:

1)限制开发规模,避免大规模的扩张重建,提倡小规模渐进式更新。在边缘区传统地区的开发中,应针对保护对象划分保护区域,城市设计管理鼓励温和改造,包括制订更新改造的分期计划,划分不同开发程度的区域范围等,分阶段逐步实施改造更新计划。

2)在边缘区传统地区的更新改造中。重点在于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建设和更新基础市政管网设施、改善道路交通、通风采光等物质条件,对于传统地区的整体空间形态、传统居住模式和建筑风格予以保护和适当的发展,使之既更新了使用功能,满足现代生活要求,又能保持传统风貌,延续地区的传统。

3)应切实制定公众参与的实施办法,聆听和尊重使用者的要求。鼓励居民在设计人员的指导下自我改造,吸收社会各界资金,推动各种融资渠道,使居住区向自筹资金、自我建设、自我管理方面转化,充分发挥社会群体的力量。在维持与管理方面,应制订共同协商下的地区开发控制协议,由全体使用者共同遵守,以维护业已形成的空间品质不被新的开发影响。

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对待有保护价值的地段,如何在保护的同时不阻碍正常的发展是很值得探讨的。经验表明,一些城市边缘区在发展中对历史地区成功地实施了城市设计。并带来了许多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效益,岳阳市湖滨的圣安寺地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保护的目的仍是发展,保护的方法不是模仿与抄袭,而应通过新老协调,互相促进,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基础上,丰富新的功能。

2.9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农田、耕地、树林、湿地、水资源等,保持有特色的自然地形地貌。进而形成中心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在边缘区发展的初期,掠夺式的野蛮开发和缺乏规划管理的有力手段,使得边缘区的生态平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边缘区起伏有致的地形,弯曲迂回的河流等自然风貌遭到无情的整治。甚至大量的耕地弃而不用,并由此引发出很多社会问题。

每个城市都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环境的空间结构设计保持和突出城市的独特风貌,对于中心城市总体环境品质的构成是十分重要的。如长沙市的“山水洲城”的城市风貌等。

农田和耕地的保护是现阶段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发展中最为迫切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已越来越重视在都市中保留农业用地的生态意义,而我国却仍然发生着大量侵占良田的现象,不仅严重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同时也引发大量社会矛盾。农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应是边缘区的一大优势。对于城市边缘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和风景区的环境保护,以及一些具有特色的自然地形地貌的形态保护,荒地、沼泽、湿地等对于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因素也应得到保护。

除了保护现有的生态资源优势之外,中心城市边缘区的绿化系统的建设也是边缘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应结合城市总体的生态规划,建立点、线、面有机联系、并与自然的绿化系统相互渗透、具有一定文化品味和空间特色的边缘区绿化体系。

2.10平等的空间结构体系

平等是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现代社会中存在着明显的人群分层现象。通常社会阶层是以职业、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来划分的,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对城市的发展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期望。城市边缘区的居民由于其人口构成的复杂性,在文化层次上、收入水平上、思想观念上有极大的差异,最显著的是以农村人为代表的社会边缘人群和城市社会的中上阶层人群之间的对立。城乡之间的对立,使得城市边缘区的居民在交往中产生大量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城市设计中综合分析各阶层的利益要求和行为方式便成为一个重要内容,P.Daviddoff的“规划选择理论”主张规划依据不同阶层和社区的利益提出方案,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扩大选择的范围,为各阶层社会服务。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空间设计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1)提供多样性的活动空间;2)打破不同阶层人群居住隔离的状态。

2.11空间的安全设计

由于边缘区现有空间形态较为混乱无序、人员构成的复杂和不平衡性以及边缘区的治安管理不规范,给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带来可乘之机,针对边缘区社会治安差,有必要进行边缘区空间的安全设计。空间的安全设计包含着减少空间对人的犯罪心理暗示与诱导的作用。在空间设计中,美观、功能使用的合理固然重要,但防范犯罪、减少环境的心理诱导,保证边缘区人们的安全一样不容忽视。

3.结语

湖南中心城市边缘区建设是湖南城市化进程中的重点工程,只有本着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本着细致认真的态度,才能设计和建设好湖南城市边缘区,为人们的生活、经济的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作者:许 拓

城市公共人性化设计管理论文 篇3:

高水平艺术博览会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效用与策略研究

摘  要:高水平艺博会是城市形象提升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在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和相关产业推动的同时,在公共艺术教育普及、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对外传播等方面也产生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广州艺博会依托城市优势、植根城市文化,在展览形式和内容上探索出独特的路径,但在质量和水平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针对性地深化展会特色、提升展览品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博览会;城市形象;提升效用;策略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2016GZQN0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艺术博览会与城市形象

(一)艺术博览会的发展历程

艺术博览会随着商品经济与市场发展从工业博览会中分化出来,并致力于构建一个高端的展示和交易平台[1]。艺博会发源于欧洲,世界公认的首个国际艺术博览会为1967年德国科隆国际艺术博览会,此后逐步在世界各国兴起艺博会举办风潮。德国科隆国际艺博会、瑞士巴塞尔国际艺博会、法国巴黎国际艺博会、西班牙马德里现代艺博会以及美国芝加哥国际艺博会,被业界誉为“世界五大艺博会”。

我国艺博会的历史发端于1993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艺术博览会,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与摸索时期,大致为1993-2003年。早期艺博会形式较为单一,基本上呈现为以画廊、艺术单位、艺术家个体参展,古今中外艺术品与工艺品甚至画材并存的混杂型博览会[2]。尽管早期艺博会的探索在启动国内艺术市场建设方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然而艺博会本应是艺术交易一级市场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国内艺术市场尚未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引入艺博会,致使早期艺博会呈现出“无序”和“不规范”的种种问题[3]。第二阶段为规范化与国际化时期,大致时间为2004-2008年。此时国内艺博会产业飞速发展,各种名目、不同规模的艺博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全国大中城市。2006年“艺术北京”博览会则在展览布置、观众接待服务、VIP接待区等方面参照了巴塞尔艺博会的做法,使艺博会的组织与服务更加规范。此后随着国内艺博会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规范化、国际化及专业化操作成为各大艺博会举办的共性准则。2007年“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及2008年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为这一时期的突出代表。第三阶段为竞争与分化时期。2008年后,各大城市艺博会的举办数量呈井喷态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也逐渐呈现出“同质化”局面。2014年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率先采用国际艺博会规则以规范国内艺博会行业标准,明确将画廊作为唯一参展主体,彻底与当时遍地开花的混杂型艺术博览会划清界限。因此,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和城市优势进行重新定位,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底蕴的艺博会成为当下各大艺博会主办方亟需考量和解决的问题。

(二)高水平艺术博览会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效用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也是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的有机统一。城市形象建设是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其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内可弘扬城市精神、提高市民素质、增强城市认同感和凝聚力;对外则能促进城市文化传播,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对于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资源的吸引力。因此,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将城市形象建设提升至城市发展战略高度,且大多在城市外在形象的建设上已取得显著成效。当一座城市的硬件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时,必然将其视角转向寻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举办各类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就是塑造及传播城市文化形象的有效途径。

艺博会是近年盛行的一种集文化艺术活动与商业活动为一体的大型活动。艺博会着眼于艺术品展示和交易,其既有着向市场输送艺术作品的功用,也肩负着向公众输出美学导向的责任。艺博会在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和相关产业推动的同时,在公共艺术教育普及、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对外传播等方面也产生着巨大的社会影响。

放眼国际,不少城市因高水平艺博会的举办而立于世界著名城市之林,瑞士小城巴塞尔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尽管这是一个仅有20万左右人口的小城镇,但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博览会及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却都是各自行业中规模最大、知名度及水平最高的博览会。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被誉为“世界艺博会之冠”,其长盛不衰的原因就在于从整体到细节所呈现出的高标准、高水平。审查制度的严格保证了巴塞尔艺博会的品质与水准,展览细节的完善造就了巴塞尔艺博会的口碑与影响力,在为城市创造巨大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也巩固了巴塞尔作为文化艺术之城的形象。

由此,高水平艺博会的举办是城市形象提升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其通过世界各国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的展示流通显现城市对于文化艺术的重视度与包容性,同时通过城市艺术生活的营造为城市创造了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二、城市文化视野下的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一)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的发展历程

广州国际艺術博览会脱胎于国内最早举办的中国艺术博览会。由于前两届中国艺博会在广州的成功举办,为广州艺博会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从第三届中国艺博会迁至北京后,广州市政府开始独立主办广州艺博会。

广州艺博会自1996年开始,迄今已举办了24届,其办展规模、观众数量、交易额等指标在办展经验的积累中不断取得突破(见表1)。同时,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逐步成熟,广州艺博会也在不断探索着新的主题内容和风格形式。2009年,广州艺博会开启了“市场化运作”的机制,从政府直接举办向政府指导、企业承办的模式转变;2010年,在展陈设计方面进行了重新规划,将画廊展区和工艺美术展区从空间上进行了分离;2011年开始,随着业界对于艺博会专业性与学术性上的关注度提升,广州艺博会也开始逐步探求配套活动上的创新升级以及建立与专业机构组织的合作关系,同时,通过对参展机构和展品进行精简以提高展会品质。2015年,通过苏富比、佳士得等世界顶尖拍卖行以及众多知名藏家的到场助阵、上海龙美术馆带来的价值近2.5亿元的8幅两宋书画作品的加盟,以及以毕加索为代表的众多现当代艺术大师作品的展出,广州艺博会受到了来自业界和媒体的高度评价以及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通过多年的积累沉淀与开拓创新,广州艺博会不仅聚焦了全球藏家及艺术爱好者的目光,更为海内外画廊、艺术机构、艺术家开启了进军珠三角市场的门扉。

(二)城市文化影响下的广州艺博会特点

广州自建城以来,一直以其经济发达、商贸繁荣、文教鼎盛而成为岭南文化的核心地带。广府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突出代表,由本土百越文化与南下中原文化、外来异域文化互相交融,形成务实、开放、善变的文化特征[4]。频繁的对外贸易与商业活动造就了“千年商都”的城市气质,也形成了广府人强大的商品意识和实利重商的价值理念;多年的海外文化交流经验,促使了广府人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广府人乐于探索、敢于创新,在此基础上不断孕育出新思想与新变革,创造了“敢为天下人先”的文化形象。而这种独特的城市文化也深深渗透在广州艺博会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1.展览策划和主题设置的本土化

岭南文化作为本土特色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浓郁的地域文化为广东地区乃至东南亚培养了庞大的艺术品收藏群体,因此历届广州艺博会均注重于在展品内容和展览方式上凸显岭南文化特色。通过岭南艺术主题展览,将高剑父、黎雄才、关山月、赵少昂、方楚雄等岭南画派名家之作悉数呈现,向世界推广岭南本土艺术作品。

此外,广州艺博会还致力于推动公众对于本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喜好,在2018年艺博会中重点推介了融汇传统陶瓷与书画艺术的瓷板画,结合广式工艺与西洋审美、体现东西文化交流的广府外销扇。同时还专门设立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非遗主题展馆,展馆设计再现了永庆坊街区的岭南建筑元素,并结合其他岭南特色视觉元素,营造了一个蕴含岭南文化特色的美学生活空间。

2.展品种类与艺术风格的多元化

广州艺博会的展品涉及绘画(国油版)、雕塑、装置、影像、工艺美术等诸多种类,同时也致力于促进来自不同美学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格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深度融合。这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广府文化有着直接渊源。

时间维度上的融合指的是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融合。广州艺博会在着重呈现岭南画派作品的同时也通过个展、联展等形式展示长安画派、金陵画派、海派等各具特色的画派艺术,全面展现传统艺术之多元魅力。与此同时,当代艺术在广州艺博会中的占比也在逐年提升,通过对黄一翰、米金铭、邵也等当代艺术家作品的推介,有效引导广州艺术市场对当代艺术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交融共生。

空间维度上的融合指的是国内外艺术的融合。广州艺博会历届海外参展商比例均超过30%,汇聚了美国西岸画廊、德国Art2Art、韓国雅艺画廊、法国让·米歇尔艺术空间、俄罗斯20世纪艺术画廊和1991艺术空间等国际知名艺术机构。同时,广州艺博会也着力于建构品牌性展览交流机制,通过与国际艺术市场对接,传播中国文化艺术。

3.展览形式和主题活动的创新化

广州艺博会秉承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不断创新求变,紧随艺术市场发展趋势,不断完善自身规划,探索展览方式、呈现手法和构思观念等方面的多元化创新,在主题展、个展等传统展览方式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引入互动展、沉浸展等新锐展览形态,近年来在提升展览交互性上做出了不少有效探索。如2019年艺博会中的“广州好”公共艺术展是对广州市前市长朱光赋的词《望江南·广州好》的艺术诠释,通过装置、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讲述广州故事、呈现城市文化。86米长的彩练排布成“广州好”三个大字,周边设有签名墙,可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为这件互动艺术作品添彩[5]。同届艺博会还设置了以展现宋代美学与器物为核心的大型主题展,力图通过具有场景感和体验感的布展方式营造宋代文人雅文化生活场景,结合宋艺术表演、宋文化讲座、宋产品展示,通过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提升观众的参与性和体验感。非遗区的手工艺体验则通过对刺绣、珐琅等传统工艺美术的现场创作和展演,令海内外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非遗的独特魅力。

4.展览定位的商业化与审美价值的大众化

尽管在高端化上无法比肩香港巴塞尔,在学术性上难以匹敌北京艺博会,在先锋性上难以企及上海艺博会,然而广州艺博会历年的成交额却十分亮眼(见表1)。根植于藏富于民的珠三角地区,广州艺博会选择了一条“文化广交会”之路。这是与广州的“千年商都”气质和广府文化务实特征密切相关的。

而与商业化展览定位相契合的是审美价值上的大众化特征。这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公共艺术教育之目的,意图是通过对于艺术品的观赏和购买行为逐步培养和提高公众的艺术兴趣与素养,因此在展品风格上更多倾向于迎合大众口味、符合大众消费标准的艺术品。通过艺博会实现全民艺术普及的本意固然深有意义,艺博会在推动公众美育发展方面也确实有着无法忽视的文化推广价值。著名画家、艺术评论家邵大箴在艺博会论坛中谈到,“艺术博览会作为一个专业平台,所展示的作品需要适应群众的欣赏水平,但适应不是目的,提升他们的欣赏能力、美学素养才是目的。”因此,艺博会展品的审美品格如果始终停留在大众化水平,虽然在扩大艺术受众面上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然而在提升公众审美素养的层面上却很难有进一步作为。而且随着中国艺术博览会行业整体水准提高,广州艺博会坚持的大众化路线是否能引导其立身于艺博会之林呢?这也是广州艺博会在未来发展中必须考量和完善的方向。

(三)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存在的问题

广州艺博会依托城市优势、植根城市文化,在展览的形式和内容上探索出独具特色的路径。然而相比国内外其他更为成熟的艺博会,广州艺博会在质量和水平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参展机构的评审缺乏规范性

科学规范的评审机制是保证艺博会品质的重要法宝。以巴塞尔艺博会为例,尽管近几年申请参加巴塞尔艺博会的画廊达到了1000多家,但巴塞尔仍然保持参展总数300家左右,其严格完善的遴选机制为参展机构设置了高门槛与高要求,也为艺博会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按照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律,规范的博览会应以画廊为单位,而广州艺博会不仅吸纳艺术家个人租展位卖画,而且交易对象也不限于艺术品。虽然近年来广州艺博会逐步提高了画廊、机构参展的比例到七成以上,画家个人参展的门槛也大大提升,但在短期内完全改变其参展制度具有一定难度。

2.展陈设计及配套活动缺乏专业性

根据课题团队对广州艺博会现场观众和参展商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其在展陈设计上的专业性也是受到普遍质疑的。意见主要包括展馆外部设计缺乏视觉吸引力、内部装饰陈设不够高端大气、展区分布不够清晰合理、引导性设计不够明确细致等。由于展会出入口数量设置不足且缺乏明晰的引导性设置,导致人流量大时展馆内略显混乱,甚至许多参展机构都反映缺乏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展位布置。

另外,学术性活动是目前国内外艺术博览会提升专业性的重要途径。广州艺博会近几年也在不断拓展学术论坛、讲座等配套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但大多是就一些普遍性的艺术现象进行漫谈式对话或知识性普及,鲜有从更高的视角去剖析艺术现象,也很少针对更深层次的艺术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3)展会管理的细节缺乏服务性

艺博会作为艺术与商业结合的载体,其专业性不仅表现在展览本体上,配套服务也要到位。优质的配套服务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参展机构和观众的满意度,为艺博会建立更具吸引力的品牌效应。

目前广州艺博会在管理工作上仍有许多细节不够完善。首先,在布展设置上。展馆规划中未能将展品陈列区和观众休息区进行明确区分,餐饮区座位设置不足且与展示区距离太近,导致许多观众将食物带至展览区;另外,展馆内休息区域位置较少,且部分设置在走道中间,缺乏合理性。其次,在人员和工作安排上。展会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导致许多应由主办方安排的工作需由参展机构自行完成;现场志愿者对于场馆布置并不熟悉,面对观众咨询无法提供明确指引;安保人员工作态度松散,对馆内各类不文明行为均未加以制止;展会活动安排不够细致,学术论坛无故取消却未以任何方式告知观众。

三、城市形象视角下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的提升策略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广州市依托城市文化大力推动城市形象建设,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商贸文化、饮食文化、粤语文化都已深入人心并扬名海内外。然而城市形象应是更加立体饱满的,培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博会品牌亦是城市文化实力的彰显。如何针对广州艺博会之不足予以完善,从而进一步提升广州城市形象,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实施精准差异化的定位

受城市商业文化影响,广州艺博会注重于展览定位的商业化与审美价值的大众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专业性与国际化的发展。近几年,广州艺博会探索性地将一年一届变身为春秋两季,但二者在定位上似乎并无明确分化,相互存在着较大重叠性。因此,针对两季艺博会实施精准差异化定位、确定各自发展侧重方向不失为兼顾本土化特色和国际化趋势的两全其美的方法。

春季艺博会应定位为本土化、大众化、商业化,根据城市文化特征和受众人群的审美倾向,继续践行文化艺术广交会的展览路线,凸显广州的商业优势和商都形象;而秋季艺博会则应着重于向国际化、专业化、学术化发展,通过构建富有文化内涵的高端文化展会符号系统,汇聚国际知名艺术机构和文化资源,培養审美主体全球化审美水平,从而提升城市的艺术品格和文化形象。

(二)提升策划和宣传的力度

在艺博会举办全流程中,策展和宣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学术理论和组织概念讲好展览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艺博会的品牌高度。

策展是对于艺博会的整体规划和框架设计,其中的工作既庞杂细致也具有全局性,主要包括展会主题与概念设计、参展机构与展品遴选、展陈风格和方案确定、媒介手段与展示运用、配套活动与服务环节,以及相关的对接沟通与整合协调工作。策展工作兼具学术性与技术性,也需要与时俱进的艺术观念,所以必须由专业的策划团队来完成此项工作。

营销宣传工作需要根据艺博会的主题风格确定整体宣传方案,包括艺博会平面设计、媒体邀请及新闻通稿撰写、根据市场反馈制造话题性等。这也是体现艺博会专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也需在未来艺博会发展中予以更多关注。

(三)提升展陈设计的水平

展陈设计是连接观众与展品之间的纽带,其通过展馆整体风格的确立、展示空间结构的布局、参观展览路线的设计、展览方式手段的运用等提高展品的展陈氛围,为观众营造出富有艺术感和舒适性的展示空间,并通过各种感官全方位感受文化艺术所带来的共鸣。

根据广州艺博会的展陈特点与不足,需要改善的地方主要有:1.空间布局的合理设置。重点是根据展馆特点和布展需要合理划分展品陈列区、学术交流区和观众休息区的区域和规模,也包括对于展区和展位的布局规划;2.观展路线的优化设计。这项工作应建立在对观众参观行为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观众心理节奏的把握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高效地体验艺术,同时还需要结合引导性标识的设置;3.展示方式的多元应用。通过图文信息以及各种新媒体手段的运用,将知识和信息转化为一种直观体验,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四)提升参展机构和展品的品质

参展机构和展品的品质决定着艺博会的整体水平,因此艺博会主办方必须寻求与高质量运营的参展机构的合作。高水平画廊一方面作为展品提供者,能更大程度保证参展作品的学术水准与独特风格;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拥有发展成熟的展览事业,在艺博会展览过程中能进行专业的展位设计布置。

设立严格的审查和准入制度是艺博会高品质得以保证的基石,也是打造高水平艺博会必须经过的阵痛。因此,广州艺博会建立明确、完善的遴选机制和专业化程度高的评审委员会非常必要。通过严谨合理的评选机制对申请参展的画廊进行综合考察,对其履历进行分析,针对其盈利情况、业界声誉、画家团队等各因素进行评判,对其递交的展品进行艺术水平和商业价值的鉴定。

(五)提升展会配套服务的质量

艺博会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专业的艺术品收藏家也包括普通观众。对于这两类不同群体受众应该设定针对性的措施以提升服务质量。

针对专业客户的服务,应着力于搭建专业收藏家与优质画廊和优秀艺术家之间的沟通桥梁,从而更高效地达成艺术品的交易过程;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参与艺博会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参观行为,因此针对他们的服务应更多着眼于参观导览系统的设计,譬如通过生动、专业的讲解,使观众能更深入地去认知、体会、理解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同时还需要完善各种配套服务工作的细节,比如通过医务工作的周全性服务、休息区域的人性化设置等充分体现展会服务的人文关怀。

伴随着艺术品市场日益全球化的趋势,广州艺博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敏锐把握国际发展趋势、清晰认识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深化展会特色、提升展览品质是当前形势下广州艺博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颖.艺术管理与市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64.

[2]武洪滨.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3]顾欣.从中国艺博会的发展路径看未来走向[J].美术观察,2016(4):22.

[4]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人民周刊·魅力岭南,2016-10-17.

[5]广州艺博会开幕,“广州好”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环球网,2019-11-30.

作者简介:李智,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史与文化遗产、文化产业。

彭凯,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设计管理。

作者:李智 彭凯

上一篇:职业学校企业化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数据库开放连接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