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心理人性管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着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三不管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内在动机上的责任感缺失,不良后果日益强化所产生的心理障碍,管理动机和实际效果难以匹配所导致的“悖愿效应”,管理权限不清导致心理安全感的缺失。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把握心理人性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把握心理人性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心理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摘要:企业管理重在管心,心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了解和把握被管理者的心理需要是实施心理管理的基本前提;营造良好的心理外部环境和化解被管理者的心理压力是实施心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心理管理并非是万能的,必须与其他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关键词:心理管理 企业管理 体会

心理管理,自古有之。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强调了领导通过激发下属与其意愿的一致性来达到不惧生死,共同作战的目的。

心理管理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借助各种媒介,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保持良好心态,进而实现组织目标而实施的管理。心理管理,就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认知管理、情绪管理、意志管理和个性管理。认知管理,就是帮助被管理者发现自己外显和内隐态度中的不合理的认知观念以及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消极影响,通过认知矫正的方式帮助被管理者管理消极观念,并用积极观念对消极观念进行替代和强化。情绪管理,就是帮助被管理者觉察自己情绪的性质与来源,尤其是觉察无意识的情绪冲突和情绪失控的来源,并提升日常情绪处理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其管理内心冲突,减少冲动行为的目标。意志管理,就是帮助被管理者自觉确定积极合理的工作、生活目标,并能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从而提升自控能力和耐挫折能力,真正提高积极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个性管理,就是帮助被管理者对自己的动力、人格进行觉察和认识,促使其对自己真正地接纳,帮助其学会扬长补短,全面发展,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成为有责任感和进取心的被管理者。

心理管理理论认为,对人的管理不能只注重下达任务、一般号召、满足物欲等低水平的操作,还必须要关怀人的心理需求,把握人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科学的心理管理,来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其积极的组织行为,并全面提高其工作绩效。

实施心理管理,是现代管理人性化回归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认识、了解、学习和掌握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加以运用的重要管理内容。

在企业管理中,实施心理管理,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人的行为与心理密不可分的关系所决定的。有关研究表明,人的行动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人的某种心理需要是其行为的动力之源。对此,恩格斯也指出:“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人的行为与心理的关系启示我们,不了解人的内在心理活动,也就不能理解他的行为表现。那么,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想引领被管理者达成管理目标,就必须要首先了解被管理者的心理需求、心理活动。只有在了解和把握被管理者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企业经营管理者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借助各种管理手段,调动被管理者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在企业管理中,实施心理管理,也是提高企业管理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根本要求。由于企业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因而,企业管理的实质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要从被管理者的心理与思想的实际出发,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和改善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等方法,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得以提高的管理方式。实施人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要了解和把握被管理者的个性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本管理实际上也是心理管理。有一句古谚说得好,“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被管理者的心理需求是多样的。因此,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就必须首先要了解被管理者员工的个性差异,把握他们的个性心理活动,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也才能更好地调动每一个被管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在企业管理中,实施心理管理,还是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不断完善,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是可以预见的。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会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与此同时,而且各种压力,包括工作方面和生活方面的压力也都在加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活、工作压力,企业的被管理者,较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更容易出现心理烦躁、紧张、受挫感、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而日积月累的话,不仅会对被管理者的工作效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对于一些人来说,甚至可能会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华为公司员工的不断自杀与自残,富士康员工的跳楼等都是这一问题的典型反映。因此,如何通过心理管理,解决被管理者心理问题、化解被管理者心理压力、调适被管理者心理情绪,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紧迫问题。

实施心理管理,化解被管理者的压力,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中,笔者在实施心理管理方面有如下几点体会:

1.认真研究被管理者的心理需要是实施心理管理的基本前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在这五个层面的需要中,既有物质层面的需要,也有精神层面的需要。就企业管理而言,其中,物质层面的需要是一种基础性的需要,不可或缺,但精神层面的需要是更为重要的。精神层面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尊重的需要、理解的需要、信任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主要指他人、特别是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尊重、赏识、关心、重视或高度的评价。这种需要是被管理者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也是最关键的需要;理解的需要,主要指被管理者渴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理解,工作环境和谐融洽,工作心情舒畅;信任的需要,主要指被管理者希望得到认可,得到赏识,得到重用,能愉快地担当重任,发挥才干;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主要指被管理者渴望在工作中取得较大的成就,事业的成功。只有全面了解和把握了被管理者的心理需要,才能因势利导地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实施心理管理。

2.营造良好的心理管理外部环境是实施心理管理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然而并不是每一方面、每一层次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一般来说,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往往会对人产生鼓舞的作用,而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往往又会使人产生一种挫败的感觉。因此,实施心理管理一个重要方面的工作,就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心理外部环境,使被管理者的某些需求得到满足,使之从中受到激励,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据笔者的管理实践,对被管理者实施心理管理,营造良好的心理管理外部环境,关键要做到这样几点:(1)要尊重被管理者。每一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尊重被管理者。尊重被管理者,既包括尊重被管理者的劳动,也包括能够及时发现每一位被管理者的优点、长处,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还包括对被管理者的知人善任。(2)要信任被管理者。信任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安排一项工作时,一定要给予被管理者足够的信任,相信其能够干好工作。面对这种信任,被管理者往往会将这种信任转化为自己的责任。这是因为,被管理者在信任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往往会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在工作中就会表现出极强的责任心、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要关心被管理者。常言道,受人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都能够对被管理者在政治上多关心、爱护,在业务上多指导、帮助,在生活上多照顾、体贴,在发展上多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学会做“施恩”之人,努力在“情”字上下足工夫,使企业管理充满人文关怀,那么,企业的被管理者,必定会视企业为己家,努力做好本职工作。(4)要激励被管理者。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是被管理者积极工作的不竭动力。一个真正的管理者,应该是善于运用激励的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激励,首先需要在对每一位被管理者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依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对其工作进行定量定性的综合性、发展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多种激励方式,对被管理者的进步与成绩给予肯定,从而激发和强化被管理者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够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良好工作状态。(5)处事要公正。处事公正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性因素。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努力为被管理者之间的平等竞争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上进的良好环境,对待每一位被管理者不仅要能够做到制度、规定面前一律平等,而且在工作分配、成绩评价,以及各种激励方面也要坚持公正的原则。(6)管理要民主。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被管理者普遍具有强烈的民主参与管理的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特别是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中,能够广泛征求被管理者的意见与建议,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7)要注重对被管理者的培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者的睿智,同时,作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依靠,被管理者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因此,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不仅仅只是使用,而且还要注重进一步培养。为此,有必要制定职工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以及梯级业务骨干培养制度;同时,还要为被管理者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加速被管理者由经验型向智慧型的转变,提升他们的能力与素质。

3.实施心理管理,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政策,提供相应的保障,化解被管理者的心理压力。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从化解被管理者的心理压力,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注重对被管理者进行经常性的心理辅导与培训,不断提升他们应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工作与生活实际,要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收入等方面保障;三是要注意从生活上对被管理者给予经常性的关心和照顾;四是要经常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以增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建立起團结、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又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使被管理者在精神上得到放松,使工作的压力得到缓解。

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证明,企业管理重在管心,心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实施心理管理,并将心理管理与其他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最佳的管理绩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2]洪涛.企业呼唤心理管理[J].人力资源,2003,(9).

[3]吕萌.加强被管理者心理管理,促进现代企业和谐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08,(10).

[4]张艳丽.被管理者心理管理研究[J].企业活力,2004,(4).

[责任编辑 吴迪]

作者:王庆贵

把握心理人性管理论文 篇2:

教师“三不管现象”的心理学透视

摘 要 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着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三不管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内在动机上的责任感缺失,不良后果日益强化所产生的心理障碍,管理动机和实际效果难以匹配所导致的“悖愿效应”,管理权限不清导致心理安全感的缺失。通过校园立法确保教师管理学生权的正当行使,明晰教师管理学生权的范围和内容,构建教师管理学生权力的校内外一体的监管机制,提升教师管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素养。这是解决教师管理学生问题的理性思路,也是解决校园欺凌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 教师 三不管现象 心理学

近年来,网络媒体相继发布了诸多因为教师管理学生不当而被责令检查或被停职处理的新闻,甚至还上演一出湖南株洲县一副所长入校抓走老师为被体罚的女儿出气的“闹剧”[1]。面对这样的管理环境,还有多少教师愿意管或敢管学生?事实上,管理学生是保障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必要措施,在《教师法》中也有着明确规定,但现实中却存在着教师不愿管、不敢管以及不会管的现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根源之一。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不仅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管理学生的现实困境,而且还深层次地暴露出了管理环境改革所面临着的法制保障严重缺失的问题。

一、教师“三不管现象”问题的表现

1.不愿管

教师“三不管现象”之一就是教师不愿意去管,其中以中老年教师居多,因为他们有着难言的“切肤之痛”。换言之,教师的管理经历往往有着“出力不讨好”的尴尬结局:即要么因为罚站学生甚至严厉批评学生可能面临着家长闹事的麻烦,要么因为管理学生而出现了诸如学生喝药或跳楼甚至学生或家长报复老师的事件,这注定是影响老师终身的噩梦。同时,涉事教师除了停课检查、经济赔偿处罚外,还可能遭遇被解聘停职的噩运,甚至还有好学生杀害严格老师的极端案例的新闻报道。“痛定思痛”之余,部分教师往往“心甘情愿”地放弃手中的“戒尺”。故而,“不愿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愿意批评”或“不愿意处罚”的意思。也正如有人所言:不是老师不敢管,而是他们不再愿意去管[2]。

2.不敢管

“不敢管”的教师之中以女性或性格懦弱的教师居多。一方面由于个别学生的顽劣调皮和不服管教导致管理难度加大。这种管理现象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得教师尤其是女性教师慢慢产生了“不敢管”的心理暗示。另一方面就是现实中的诸多案例已经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的负面影响,这也是教師不敢管的重要心理因素。事实上,目前的教育界有种不好的教育极端倾向,即如有人所言:当前教育的两大弊端就在于:一方面把老师当作学生来管,另一方面却把学生当成祖宗来供[3]。

这种教育观念的最大后果之一就在于严重挫败了教师管理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诸多问题的最终根源都能“名正言顺”或“顺理成章”地追溯到老师的管理不当层面。因此,在难以具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多数教师尤其是女性或性格懦弱教师往往选择“不敢管”。这种心理的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中小学校园欺凌者的歪风邪气。

3.不会管

这主要体现在年轻教师尤其是刚入职的新教师群体中,甚至于部分担任领导职务的教师也存在着不会管的问题。尽管这部分教师往往由于年富力强或强烈的上进心而敢于冒着风险去管学生,但却因为实践经验缺失而极易导致管理冲突或事故。有媒体报道: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一英语教师批评学生时反被其辱骂,后在办公室试图教育该生时又因其认错态度较差并多次粗话反驳而打了其耳光,最终该教师被学校和教育局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行政警告以及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的处罚[4]。此案例的启示在于:一方面是教师被处罚过重,势必挫伤其管理学生的积极性,极有可能使其发生从敢管到不敢管以至不愿管的心理转变。另一方面也说明该教师存在着不会管的问题。管理中最忌讳的就是“以暴制暴”,从而导致其教育意义荡然无存。从诸多负面案例来看,其中绝大多数无疑根源于不会管。就校园欺凌现象来说,学校或班主任往往被迫无视被欺凌者的身体或心理伤害,而对欺凌者采取简单的批评教育的方式。这种“治标不治本”式的管理理念,如何能够有效抑制愈演愈烈的校园欺凌风气?

二、教师“三不管现象”的原因分析

1.内在动机上的责任感缺失

毫不避讳地说,教师不愿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责任感,这种内在动机的缺失是导致教师“睁只眼闭只眼”的心理学原因。事实上,一线教育教学中的确存在着这样的教师,只要学生不是太过分或不足以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时,他们也就“懒得”去管。这主要体现在两部分教师身上:一是高度聚焦成绩或升学率的“分数型”教师。毕竟,成绩和他们的评优、职称晋升、奖金评定以及年终考核有着绝对性的逻辑关系。因而,对于他们而言,管理学生事实上是在管理分数。二是热心于课外兼职或办理辅导班的“兼职型”教师。这些教师俨然是把主要的时间精力都放在校外事务的办理上,反而把原本的教育教学工作当成了兼职。即便是在执教班级已经出现欺凌问题时,还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管理心态。

2.不良后果日益强化所产生的心理障碍

现实生活中,不断有教师管理学生不良后果或负面影响的持续强化,从而导致一种不良心理暗示现象广泛而深入地传播,这是教师不敢管理学生的心理学解释。长期以来,中小学过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致使师生关系发生了闹剧性的变化:学生成为主人,教师变成了服务者,甚至于沦落到了保姆的地步。为此,他们谨慎地“伺候”着来自于不同家庭的“少爷”或“公主”,生怕管理不当而受到责罚甚至于丢掉饭碗。根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有77.9%的受访者支持教师用私下批评、适度当众批评甚至通知家长等多种方式适当管理学生[5]。但是值得反思的是:一旦出现问题,都注定会追究到管理学生不当的原因上来,这其中极易充当“替罪羊”的非老师莫属。有权威媒体质疑:在这个批评学生都极易“惹祸上身”的年代,还有谁敢去大胆地管理学生呢[6]?显然,师生心理角色的这种极不正常的时代转换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教师不敢管的理论依据。同时,不断发生在身边或新闻所报道的教师被处罚的案例,进一步强化了其心理上的障碍,从而使得教师变得越来越不敢管。

3.管理动机和实际效果难以匹配导致“悖愿

效应”

毋庸置疑,教师的管理理论知识不足和实践智慧缺乏直接导致其管理经验不足,这是其不会管的客观能力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好的管理动机未必有好的管理效果,这就是“好心办坏事”的“悖愿效应”。因此,在许多管理事故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教师所坦言“我是为学生好”背后的管理初衷,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或管理智慧而导致了“事与愿违”的结果。毕竟,管理是由刚性的“管”和柔性的“理”所有机构成,其中的“管”更多出于制度层面的客观需要,而“理”则是人性层面的主观诉求。换言之,在管理学生时,不能为了一味地“管”而放弃了“理”,否则学生难以感受到制度之外的人性关怀;同理,亦不能单纯地强调“理”而放弃“管”,否则学生会被溺爱到不守规矩的地步。显然,这种“刚柔并济”的“管理”思想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依靠师范院校的专业学习即可获得,也不是就职后短期内的实践探索所能够获得。因此,教师的不会管更多是体现在单纯依靠强制性的规章制度来迫使学生接受所谓的管理,而对发自于学生以及其家长心中的内在诉求却毫不关心。

4.管理权限不明导致心理安全感的缺失

尽管《教师法》赋予教师的管理权,但由于缺乏实施细则,致使管理权缺失了实质性的操作可能性。这种“摸着石头过河”式的管理理论为教师行使管理权留下了诸多隐患,也可说是缺失了必要的心理安全保障。具体而言,一方面是管理权缺失法律保障,才导致教师被迫纷纷自愿放弃传统文化所赋予的“惩戒权”。另一方面是缺失了监管机制,即教师行使管理权的条件和限度如何有效监管的问题,这是防止管理权滥用或无限放大的必要。譬如,教师具有布置作业权,但其缺乏有效监管,不仅使批改作业的主体演变为家长,甚至还公然给家长布置作业。为此,2018年陕西省教育厅发布文件称,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7]。甚至教育部也公开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或由家长代劳的作业[8]。显然,不清楚管理权限的内容和边界,就宛若做事缺失了必要的心理安全环境,这是导致教师“三不管现象”的心理学

解释。

三、教师“三不管现象”的解决策略

1.通过校园立法确保教师管理权的正当行使

近年来,教师不敢管学生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大教育顽疾。尽管部分学者以及一些知名媒体一再呼吁应当把“戒尺”归还给教师,但在法律保障机制不明的现实情况下,教师几乎没有敢于拿起“戒尺”去管理学生的胆量或勇气。对此,可以借鉴打击或惩治“医闹”的办法,加大对于“校闹”行为的法律惩处力度,甚至可以通过校园立法,为教师正当行使管理权“保驾护航”。

2.明晰教师管理权的范围和内容

由于教师管理权的范围不清、內容不明,致使管理行为缺失了最为基本的评判标准。显然,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学术研究、实践调研以及广泛讨论,最终以法律方式来确定管理权的相关问题,使得教师管理的行为能够有一个明确细致的衡量尺度。

3.构建教师管理权校内外一体的监管机制

教师的管理行为应当接受必要的监管,这是防止其权滥用的理性需要。为此,应当构建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领导以及社会相关法律界人士等各层面代表在内的校内外一体的监管机制。一旦学生或家长对管理行为产生不满或质疑,可以提出申诉。假如教师的管理行为符合相关规定,就一定要坚决维护教师的管理权。这是消除教师管理学生心理障碍的需要。反之,就务必要严惩教师对于管理权滥用的行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日趋严重的教师滥用管理权的现象。当然,监管部门还需要积极地向执法部门提供证据或移交材料,以有效惩处教师管理问题上的违法犯罪行为。

4.提升教师管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素养

鉴于教师管理学生不当所可能引发的诸多问题,亟待提升教师的管理素养。一方面是设法通过培训尤其是利用“国培计划”来系统实施,还可通过改革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凸显未来教师管理学生能力的重要性,以从源头上做好管理能力的专业训练工作[9]。另一方面设法通过校内实践观摩、专家入校指导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管理实践素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不会管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管理学生所可能引发的“悖愿效应”。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教师责任心问题的关注。毕竟,内在动机是决定外在行为的前提。为此,进一步打破以分数或成绩论英雄的教师考评模式,强化教师的管理程度和效果在年度考核中的权重,甚至可纳入学生、家长或社会其他力量参与到教师的考核工作中。从而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人管,每一位教师都有学生要管。

参考文献

[1]派出所副所长抓老师:你家“熊孩子”今后谁来管[EB/OL][2018-10-19](2019-04-20).https://www.toutiao.com/a6614001488798679555/.

[2]教育之悲:不是老师不敢管,而是老师不愿再管?[EB/OL][2017-11-17](2019-04-21). https://item.btime.com/m_2s1bgqk6t19.

[3]“把老师当学生管,把学生当祖宗供”,这是当前教育的两大弊端[EB/OL][2018-10-19](2019-04-21). http://www.sohu.com/a/232287068_503555.

[4]教师课堂上批评学生被学生辱骂怎么办?[EB/OL].[2018-10-21](2019-04-22). https://www.toutiao.com/i6614764371748848141/.

[5]让老师严管学生没有后顾之忧[EB/OL][2018-09-14](2019-04-20).http://www.sohu.com/a/253791192_161623.

[6]张烁.人民日报凭栏处:“老师不敢批评学生”谁之过[EB/OL][2017-01-05](2019-03-20).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7/0105/c1003-28999396.html.

[7]陕西要求学校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N].北京青年报,2018-10-02(A04).

[8]兰晓玉.教育部:暑假严禁布置家长代劳的作业[EB/OL][2018-07-16](2019-04-23).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b4c84e61bc8e01455000151.

[9]韦希.从“管理”到“治理”:高校院系运行机制的转型与重构[J].重庆高教研究,2017(05).

[作者:党亭军(1974-),男,山西运城人,运城学院基础教育部,副教授,博士;梁静(1987-),女,山西阳泉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党政办,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作者:党亭军?梁静

把握心理人性管理论文 篇3:

心理学视域下公安院校学生警务化意识的养成

【摘 要】本文针对公安院校学生在警务化管理中的心理特性,提出心理学视域下公安院校学生警务化意识的养成路径:尊重自主性,教学生知“我是谁”的警务化意识;强化心理韧性,融“我与他人、集体和谐”的警务化意识;由他律向自律转变,获“自我同一性”式警务化意识等。

【关键词】警务化意识 心理学 公安院校 自主性 心理健康

警务化管理源于军队管理,当前中国公安高等院校参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工作制度,形成标准化的管理制度、训练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等警务化管理制度。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学生的校园生活进行严格管理,具体到学生的服饰、仪容、行为作风等都进行细节性规范,从而有助于形成学生以警务人员的标准严以律己;二是对学生的课程安排进行科学设置,具体到将警察工作的专业技术、业务知识都按照警务化管理实施,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警察意识打下基础;三是对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给予足够支持,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在实习基地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适应向警察角色的转变。

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对学生的校园生活进行严格管理,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的警务化意识,为日后从警奠定良好基础。这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塑造、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公安院校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性,他们在执行警务化管理过程中对警务化管理存在自我同一性和负性情绪等心理现象。因此,从心理学的视域探讨如何把握公安院校青年学生的心理特性实施警务化管理,而非灌输式地形成警务化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公安学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来看,警务化意识的养成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性、增强学生心理韧性、由他律向自律转化三个途径进行强化。

一、公安院校学生在警务化管理中的心理特性

(一)警务化意识养成的自我同一性

公安院校的大学生,经历着由青春期向成年早期转变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逐渐有一些能力来承担社会或者学校赋予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日常学习和实践来完成社会和学校赋予的种种角色,并从中掌握更多的本领。但是,正如心理学家Waterman的研究表明,“大约要到大学期间,个体才能完全达到同一性的确立”。

“自我同一性”,即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在追寻内心一致性和连续性后,青年对“我是谁”“我在这个世界处于什么地位”“我未来的职业是什么”“我如何适应社会”等一系列问题的主观感受和自我觉知。并且,通过“个体自我”的实现,达到“关系自我”即我与他人的联系和互动,以及“集体自我”的互相融合和统一。其中,作为预备警官的公安院校学生,在严格的警务化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经历角色混乱等冲突。这尤为体现在公安院校学生能否从条条框框中表达个体的自我,彰显自主性,且在“关系自我”及“集体自我”的融合中,增强自我韧性,顺利完成我、他人、集体的有机融合,并在最终确立了自我同一性后,从警务化管理的“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的转变。

(二)对警务化管理的负性情绪

公安院校学生对警务化管理有极强的认同感,但同时也存在负性情绪和一定的心理问题。警务化管理源于军队管理,中国的警察和军队同宗同源,同属于纪律部队。公安院校比照军队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这种性质认同心理大大强化了公安院校的学生服从警务化管理这一准军事化管理的信念。与此同时,也看到公安院校的学生在面对高标准和严要求的警务化管理中,客观存在人际困扰、学业焦虑、就业迷茫等负性情绪以及一定的心理问题。只有基于学生心理特性养成的警务化意识,才能长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提升他们的整体专业素质,自觉实现警务化行为扎牢根基。

二、公安院校学生警务化意识的养成

(一)尊重自主性,教学生知“我是谁”的警务化意识

1.单一警务化管理下,自主性缺失产生的问题

警务化管理制度,强调标准化的管理、训练和教育,由此形成团结紧张、活而不乱、高效务实、井然有序的氛围。但在警务化管理严格的制度下,有一些学生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形。国内一些公安院校在对本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程度测试时发现,在强迫、偏执、敌对、精神病等四项测试结果与国内青年常模相比,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性水平(p<0.01)。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有活力的人格能经受住任何内外冲突,在每一次危机之后再度出现而且逐次增强统一感,增强正确判断,并增強依照自己的尺度以及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的标准而‘善于应付’的能力”。在他眼中,早先美国一代一代的青少年,因无力承受青年期的无情标准所强加的角色而感到不知所措,他们试图用各种方式离开:退学、整夜在外逗留,或陷入古怪而难以接近的心境之中。

探寻影响公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除了包括他们进入学校后要面对由高中生进入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以及面临未来职业身份的认同,使他们在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中出现心理问题,也与一些院校领导和辅导员对警务化管理的理解偏差以及执行方式有关。在个别警务化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统一,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色;过分强调严肃认真,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过分讲求服从,忽视学生的情感诉求。即一些学生在进入公安院校后产生了对警务化意识培养“适应不良”的现象。因此,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是实行警务化管理不可忽视的问题。

2.如何形成有自主性的警务化管理

警务化管理不等于态度生硬、方法古板、内容简单、只讲服从和统一,而不讲耐心和感情的管理。那么,警务化管理如何保持学生人格的健康和活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需要在引导共性统一中保护和正视个性的发展。也就是要尊重生命有机体生长的渐成性原则,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渐成性原则强调突出有机体的每一部分在某一时间都各有其优势,尊重其优势的发展,促进有机体整体功能的完善。公安院校学生的青年期,犹如社会进化过程中的回热器,只有在令行禁止中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才能让青年学生对继续保持感到正确的东西提供忠诚和精力。

(1)实行自主性管理

具体来看,在实行警务化管理的过程中,公安院校可以在学习和课余生活方面,让学生充分实行自主性管理。譬如在集体上课、训练、就寝等需要集体规范的事项外,给予学生自行支配时间的自由,如在自习时间等时间段和在图书馆、餐厅等场所,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另外,应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大力支持学生发展社团,鼓励他们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自行管理社团的日常事务,这对学生自主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实现“智育”与“警育”相结合

警务化管理和知识学习,都是学生在公安院校生活的一部分,不能离开培养目标,单纯为警务化而警务化。也不能单纯只强调知识学习而忽略警务化管理,应该在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下,找到警务化管理和知识学习的平衡点。

公安院校实行学分制与警务化管理,两者从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上来看是一致的。因此,这个平衡点可以通过采取双学分制来实现,构建“智育”“警育”两个学分体系。智育是指开发智力的教育,警育是指培养警务素质的教育。智育学分统筹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警务素质学分,则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忠诚意识、纪律操守、警察意识、意志品质。让学生在警务专业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自主性、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这样有利于“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理念落实到位。学生在双学分制管理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遵守警务化管理的自觉性,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

简而言之,公安院校在严格高效的警务化管理的同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人才培养中的渐成性和自主性。这是学生个性可以展现,特长得以巩固,自身能力与未来职业全面提高日趋匹配的高质量管理。

(二)强化心理韧性,融“我与他人、集体和谐”的警务化意识

目前,对心理韧性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定义,Connor和 Davidson把心理韧性定义为个体自身的品质或者能力;Masten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压力和挫折面前仍然良好发展并主动适应变化的结果;还有学者认为心理韧性是动态发展变化的,既有有机体在面对重大压力的过程中的调整和适应,也强调有机体对结果的适應。

1.公安院校对学生心理韧性的特殊要求

有研究表明,在压力知觉和心理健康中,心理韧性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韧性与积极情绪情感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心理健康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影响心理韧性的因素包括个体的认知能力、动机特征、情绪管理、社会能力和身体健康等五个方面。与此同时,重要的朋辈群体的支持以及学生自身的信念等因素也会影响心理韧性的发展。

对公安院校的学生而言,心理韧性更侧重于他们在警务化管理的过程中遇到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性,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警察职业严格严谨,需要警察对工作目标明确并锲而不舍,甚至需要排除万难以实现工作目标的达成。警察工作的压力大、强度大,加之工作时间长等职业特点,对公安院校学生的个体韧性的要求高于其他院校学生。同时,公安院校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积累也相应高于其他院校学生。但是,公安院校学生由高中进入大学阶段时,会由于环境的变化带来心理的不适,加之随警务化管理而来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调适,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韧性带来影响。

2.培养学生心理韧性

有研究表明,在面对重大压力时,心理韧性在实现我与他人、与集体的融合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例如,重要朋辈群体和教师的支持、学生的信念、学校学业表现的重视氛围也会对心理韧性的发展产生良好作用。公安院校在警务化管理中,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从而强化个体与集体的融合:增强抗挫折能力,如在警体技能训练中加大对抗练习。增进学生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引导学生在对抗中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另外,通过正念、冥想训练等自我调整能力方面的心理训练,使学生掌握面对压力的积极应对方式,并增加抗压的人格特质。在注重当下目标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中,看到“我”与“他人”,接纳真实生活,实现个体与集体的和谐共生。与此同时,以增强心理韧性为主题,通过多种手段策划公安院校学生专题职业认知教育活动,使学生从角色认知中发现职业所赋予的责任和担当,提升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和职业价值观。

简而言之,警务化管理要强化学生“心理韧性”的教育。在保持学生乐观、具有主观幸福感的基础上,对学生个体的潜力进行开发,并不断强化自我和他人、集体的融合。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如抗挫折的能力、调适心态的能力,使学生对自我真实和客观世界进行全面积极评价。特别是当学生面对重大挑战和压力,甚至遭受负面打击后,都能具备一定的复原能力,并在学会自我反思中用理性的视角看待他人,感受集体,实现我与他人、集体,以及我与外部世界的有机统一。从逆境、困境中突围和超越,实现公安院校学生在勇于承担责任中,个体存在价值和集体价值的双重满足。

(三)由他律向自律转变,获“自我同一性”式警务化意识

当前,不少学生在警务化管理中仍然以“他律”为主导,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动力不足。例如,虽然公安院校学生因服从学校警务化管理,逃课现象并不常见,但“隐形逃课”、课外投入不足、学习动力年级差异化明显的情况却不在少数,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现象突出。

1.设置层级目标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表明,个体的需求层次满足是逐级递升的,在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向实现自我价值进行过渡。可以推断,学生实行警务化管理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是一个层级变化,逐渐向理性全面的认知体系发展的过程。为实现他律向自律转变,应从满足学生基本情感诉求开始,为他们设定不同层级的目标,进行人性化且科学有效的考评,并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动力,将对他们良好认知体系的建立以及自律意识的养成大有裨益。

2.加大人文关怀

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情感引导与人文关怀尤为重要,能有效地促使其由他律转向自律,形成良好的行為习惯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往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受益终身。应在警务化管理中尊重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尊重学生的非理性因素与当前的警务化管理并不矛盾,学生的自我控制意识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应当减少学生心理负担,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同时应形成典型文化,将学生的合理诉求及个性化发展的人文精神注入警务化管理文化中,方能让学生在他律向自律转变过程中,隐忍以静,蓄势而动。

简而言之,警务化管理在帮助大学生建立行为上外显的变化,更应注重学生心理的内隐变化,帮助学生确立职业以及人生目标,对学生学业、职业上的困惑进行及时疏导,促成学生内化动力的生成,最终完成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公安院校在警务化管理过程中,需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深入分析学生心理发展特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学生警务化意识养成的渐成性。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性,不断增强学生心理韧性,引导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能进一步提升警务化管理的效果,为学生未来警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Waterman,A.S(1982).Identity development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An extension of theory and a review of research[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8.

[2]王亚平.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9).

[3]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认同机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10).

[4]胡章记.以人为本做好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公安教育,2012(7).

[5]Connor K M,Davidson J R.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scale:The 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3(1).

[6]Masten AS,Obradovic J.Competence and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J].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94(1).

[7]席居哲,左志宏,WU Wei.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J].心理科学进展,2012(9).

[8]Stephanie Kim Hawkins.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stu-dents:A case study of resilient qualities that encourage academ-ic success[D].Liberty University,2011.

[9]陶静.公安类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校本研究: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为例[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5(3).

注: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忠勇铸警魂:‘三全育人’体系下公安铁军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20JGZ160)

【作者简介】陈 鹏(1984— ),山西盂县人,硕士,广西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馆员,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公安院校大学生管理。

(责编 黄桂婵)

作者:陈鹏

上一篇:民办高校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网络世代产品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