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智力学校人性化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班主任的工作極其重要,班主任作为领导者、管理者以及组织者,需要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班主任的各项活动中。班主任的位置举足轻重,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以发挥出班主任最大的作用。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其中,展开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从而让中小学管理工作达到最大的效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情绪智力学校人性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情绪智力学校人性化管理论文 篇1: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性化管理及实施途径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高校办学的核心价值理念。高校人性化管理中贯彻以为人本是理论需要的必然,如何在高校管理的庞大的管理系统中很好的贯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高校人性化管理的价值取向和实施途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管理 途径

[作者简介]潘越(1982- ),女,四川叙永人,成都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成都 61004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生源层次呈现多样性,社会、家长、学生对于教育的需求也由单一的知识获取向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转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获取知识的教育管理显然不能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探析在教师与学生、能力与素养等方面的人性化管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高校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高校人性化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种理念或者管理模式,强调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以人性为管理的基础方式。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是主要的管理对象,管理活动的中心是人的积极性的发挥、主动性的开发和创造性的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尊重人、为了人、依靠人是其首要内容。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性化问题回答了如何体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成为高校管理的主要模式。

高校人性化管理成为大家的共识,大部分高校都在探索人性化管理,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误区:第一,将人性化理解为民主化。认为由“民”做主就是人性化,在制定一些教育教学制度、规定等时都采取民主化的方式进行,忽视了高等教育管理规律,使高校管理成为大部分人利益趋同的体现。第二,将人性化理解为人人平均。认为在利益的分配方面每个个人的利益都要平均,既忽视了人人平等原则,又没有充分体现集体的利益。第三,将人性化理解为人情化。人性化制度不可能照顾每一个人的利益,为了顾及某个人,或者某个少数群体利益而忽视制度权威的人情化不是人性化。第四,将人性化理解为宽松管理。高校人性化是以人性化的制度为支撑,制度制定后就要维护制度的权威,触及红线就要追求责任,而不能为所欲为。

二、高校人性化管理的价值取向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占有主体地位,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要靠人的发展来主导,而教育是促进的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进行人性化管理。

(二)人性化管理是高等教育的本质体现

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有思想、有独特人格和创新精神的生命个体,主要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从狭义的接受全面的知识内容、掌握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转化到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深刻内涵上来。高校的管理活动包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推行、校园文化的建设、民主的管理等诸多方面,人性化管理就要每一项管理活动中都要体现“以人为本”,也只有这样,也才能使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实现,也才符合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

(三)人性化管理符合高校师生改革传统管理模式的呼声

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制度的管理,把管理对象物质化,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更忽视了人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属性要求。管理者常常习惯制度的执行,不重视以共识和情感的培养,忽视双向沟通、共同参与的互动效应,不重视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更不懂得营造一个平等、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校园环境。一方面,学生对这种冷冷的管理制度不配合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降低了学校管理的效能;另一方面,社会的人性化管理在进步,造成了高校管理与社会管理的脱节。这种局面使得高校管理者和受管理者对人性化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

三、人性化在高校管理中的体现

(一)教师管理中的人性化

教师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主导力量,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教师在执行教育活动中主要的价值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体现,主要是以工资和福利体现的报酬。二是精神体现,就是受人尊重程度。首先,保障教师经济待遇。物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只有在满足的这个需求后,才能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教师待遇是保障教师本人及其家人生活需要的重要来源。因此,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体系,使教师的合法劳动得到应有的报酬。其次,要肯定教师的主导地位。要从教师的需要出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成果。“为人师表”的强烈自尊心,要求高校管理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地位和教师的劳动;高校管理者要提供更多的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使教师的知识储备及时得到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这也是得到学生尊重的重要前提。

(二)学生管理中的人性化

学生是高校管理的服务对象,也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学生的需求较之教师的需求来说比较单一,就是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成人”和“成才”的需求。满足学生成人的需求就要在高校管理中贯彻道德教育、社会责任的教育、爱国主义的教育等内容。高等教育是“成人”和“成才”博弈,“成人”是首要的任务。因此,高校管理中的人性化,要多渗透一些道德的价值取向,让生活其中的大学生们体会的道德的力量,感悟人性的光辉。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就要在高校管理中贯彻知识的重要意义。传递知识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性化管理要服务好这个职能,通过坚持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等措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高校实施人性化管理的途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首要是尊重人、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就是要给予高校管理对象充分的精神肯定,肯定教师的合法收入和精神需求,要肯定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个性特点,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尽最大可能满足管理对象的需求。为了人,回答了教育的价值是什么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的人性化管理就要在制度的制定与推行、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等诸多方面围绕“人”的中心地位。依靠人,指出人在高校管理中主客体地位。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高校管理是人管理人的管理,主体的“人”实施管理过程,客体“人”配合管理过程,二者共同促进管理创新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在高校管理中,要切实关注主客体的共同作用,不可偏颇一方、忽视另一方。

(二)推行教师治教、学生治学

教育的推进要遵守两个规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教育规律。教师指的是熟识教育教学各环节,懂得教育规律的“教育人”。高校管理有一套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管理规律,不可以忽视这个规律,更不能让不懂得教育的行政化领导用行政化的规律搞教育管理。大学生有个性、有活力、有主人公意识,他们在高校管理中既是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又是享受者。因此,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推行,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适应市场的需求等多重因素。

(三)科学规范课程建设

高校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在人性化管理要求下,高校课程建设一是要重视学生情感的体验。成功的高校课程必须遵从人对于快乐的情感需求,要让大学生乐于接受课程、享受课程。否定忽视学生追求快乐体验的课程设置,单纯注重知识的灌输,甚至把大学生当作被动的物件和承载知识的容器。如果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压力,那么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师对快乐教学的体验。二是要服务于学生人生目标的实现。不可否认,高校课程仍是我国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成功的课程设置应该能让学生在课程中学到需要的知识。这就要求课程建设既重视知识体系性的规律,又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三是要在实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角,教师在贯彻课程体系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四)建设和谐的校园

汤耀平在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建设和谐校园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和谐校园是指高校内在的各个要素之间以及高校与其相关的外部因素之间的良性互动、促使高校整体功能得以充分实现的一种状态。构建和谐校园,其主要任务是在现实性上推进人的全面、自由而和谐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真正把人放在学校主体的地位上,给人以充分自由的发挥空间,大力促进个体各方面潜能的充分发挥,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和谐校园是促进教师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中国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和谐校园为教师在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能给予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宿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方面的满足,那么“乐业”就没有了后顾之忧。第二,和谐校园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目标。人的发展和其他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离不开他们所处的发展环境。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校园能提供科学有序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能及时化解学生心中的不快,消除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和谐相处,大学生就能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情,其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四、“人性化”不等于放任自流

需要注意的是,“人性化”不等于放任自流,尊重学生权利也不能成为拒绝任何约束与规范的挡箭牌。据人民网的消息,2005年,《重庆师范大学学生违纪处理管理规定》在该校试行,其中“发现当三陪、当二奶、当二爷、搞一夜情的将开除学籍”的规定,在学生中引起轩然大波。笔者认为,当高校应该实行人性化、民主化管理的呼声日渐高涨并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时候,我们不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放任学生的无德、无能等问题。高校有责任与义务制止不正当行为,纯净校园气氛,保护大学整体声誉。

[参考文献]

[1]张玉姣.高校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及途径探析[J].改革与开放,2009(24).

[2]淦述卫.试论江西民办高校人性化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08(22).

[3]张文春.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J].学理论,2010(34).

[4]汤耀平.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建设和谐校园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6(6).

[5]杨巍.论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8).

[6]周芬芬,熊春林,周杰.以人为本:高校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

作者:潘越

情绪智力学校人性化管理论文 篇2:

中小学班主任人性化管理初探

摘  要:班主任的工作極其重要,班主任作为领导者、管理者以及组织者,需要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班主任的各项活动中。班主任的位置举足轻重,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以发挥出班主任最大的作用。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其中,展开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从而让中小学管理工作达到最大的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   班主任   人性化管理   应用策略

Absrtact: The work of the class teacher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s a leader, manager and organizer, the head teacher needs to create a classroom atmosphere so that students ca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head teacher. The position of the 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 is very important. We should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 In the process of class management, the head teacher also needs to carry out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and carry out the class management work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o as to mak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anagement work achieve the maximum effect.

班主任在推动学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是督促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核心力量,因为班主任工作在于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更好地融进现实生活中。对于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来讲,优秀的班级是自己的成果。在学校教育中,其是任务得以完成的中坚力量,所以班主任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1  人性化管理对中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性化管理理念,首先有利于提升管理能力,其次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不但更加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业务水平,还越来越重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做好管理工作,还需要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而让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信心,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中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良好的教育管理,能够更好地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所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就需要不断转变思想,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寻求符合时代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管理模式,运用人性化管理推动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1]。

2  人性化管理在中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2.1 转变管理理念,重视每一位学生

在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核心作用不容忽视。所以若想做好管理工作,班主任十分关键。目前,中小学教育和管理工作都面临着巨大挑战,班主任需要及时作出调整,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以及管理理念,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融入人性化管理理念,公平地对代每个学生。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必须主动学习管理相关新思想,将其运用到管理工作中,推动学生成长。同时,班主任还必须积极与其他教师多交流,分享管理方法,一起促进学生发展。针对后进生,班主任必须多进行沟通,了解真实情况,助力学生正视学习,树立学习自信心,尽早实现学习进步。

2.2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班级环境

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多数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处于低龄阶段,对学习生活还不能更好的适应,其表现也十分不理想。对于此,班主任就需要设法与学生做朋友,进一步对他们展开了解,结合其心理特点,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助力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2]。在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真切心爱护以及关心学生,并且多与学生交流,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特点都做到充分掌握。其二,善于倾听,放下教师的身段,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对其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解,对学生进行帮助。其三,组织多元化班级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增强班级的团结力。

2.3 引入民主的管理手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结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民主管理的模式是不可缺少的,其不但是学生十分欢迎的管理手段,还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班级管理效果。总体来说,民主管理手段的运用,包含如下几方面:其一,根据民主的办法进行班干部选举,使其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因为班干部是由学生投票选出来的,他们也能够服从班干部的管理,接受监督,班级围绕着班干部这个中心,齐心合力,团结互助。其二,成立班级管理监督小组,对班干部进行监督,助力提升班干部的管理意识,与此同时利于提升班干部的管理效率。其三,制订班级计划,并且征集学生意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保证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其四,将责任落实到人,让班干部了解自己的职责,确保班级的一切事务都有人管理。其五,对每一名学生都做到公正公平,鼓励学生积极给出班级管理工作的意见,尽情抒发自己的观点以及想法。

2.4 公平评价学生,加强學生生活体验

与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模式不同,人性化管理模式更注重于学生的感受以及认知[3]。所以,在对学生展开评价时,也需要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选取公平以及合理的评价方式以及手段,确保公平且全面地对每个学生作出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取得进步以及更好的发展。为确保评价的公正性,班主任必须做好如下几点:其一,在组织主题班会的过程中,以学生的思想特点来确立主题,助力学生找出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再想办法针对问题给以解决。其二,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多进行交流以及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习动态,选择最佳的时机以及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引,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加强,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投入进班级管理活动中去。其三,组织学生多加入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去体验人生的百味酸甜,增加生活历练,进而完善人生体验。

2.5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规范班主任言行

以往的中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通常为组织管理以及刚性管理,从而造成一部分班主任还不具备人性化管理的能力。对于此,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鼓励班主任摒弃陈旧思想,奋力前行,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科学知识来充实自己,最大程度地提升自身的班级管理水平。同时,班主任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最多的接触者,其言行都对学生造成重要影响,因此班主任必须高标准规范其言行,以身作为学生的典范,通过自身的优秀品格对学生进行引导。

2.6 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多种文化交流日益增强,社会信息环境也发生了新的改变,除去教师以及书本等信息外,电影、网络等都是学生较为容易接触的信息来源。其不断完善了学生的视野,还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正处于初中的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更缺乏自制力,他们极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产生多种问题,比如上网、交流、喝酒等现象在校园中蔓延。特别是一些孩子的家长素质比较低,没有及时给以孩子正确引导,对于孩子的学习更没有较高的要求,所以用过去管理方法管理学生是无法实现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班主任需要重视外界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不但要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解,还需要了解外界环境,了解社会发展的情况,抓住社会发展的方向,强化对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让自己思想及时做出转变,将人性化管理理念融入进自己班级的管理中[4]。

2.7 要用爱心唤真情

爱护学生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必备品格。教育是否成功就在于针对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信心,最主要是让学生处于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中。学生在如此的集体中,就会感受到温暖,对学习拥有自信。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需要将社会的责任感和美好的感情更好地结合,感情拥有巨大的力量,只有对学生真诚的爱,才会促进教育更好地发展。班主任只有将爱献给所有的学生,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会在人性化管理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2.8 完善规章制度,彰显刚柔并济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但需要对学生的言行给以规范,还需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加以重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人才。对于学生性格特点,班主任需要采用刚柔并济的管理手段,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实现人性化管理方案,打造和谐的班集体。比如:在学风纪律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是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遇到困难不懂就问,树立良好的学习气氛。又如:在文明礼仪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是懂礼貌、讲文明,见老师以及家长主动问好等,为保证各管理制度顺利展开,班主任还需要实施民主管理机制,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并自觉遵守纪律,从而树立良好的班风以及学风。

2.9 善于搭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部分小学生家长缺乏较高的文化层次,更缺乏对教育的正确认识,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在孩子的学习上更是缺乏智力投资。一些家长尽管有着望子成龙的心态,可是却不懂得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时,他们却毫无办法,当孩子的学习成绩差时,他们又对其打骂,孩子们很难承受,进而出现了厌学情绪。还有部分家长忙于挣钱,对于孩子的教育无暇管理,长久以往,孩子们不管是生活上还是纪律上都十分散漫。对于诸多情况,班主任不但需要对班级的学生加以管理,还需要对家长做好思想工作。班主任可通过组织家长会、家访以及写信等多种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不但需要对学生在家中的情况进行了解,还需要对家长的想法进行了解,针对思想落后的家长必须采取措施给以教育,进而让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与班主任达成共识[5]。在教育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人性化管理是班主任的必修之课,作为一个班主任,需要不断地关注学生,强化教学内容,助力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在生活中同样也是一名合格的学生。

2.10 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

班主任要善于对学生的内心进行了解,抓住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在刚接触一个班级时,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全体学生的名字,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高兴的事情。如此,不但能够体现他们在老师心中的重要位置,还能够体现出老师对待工作以及学生的认真态度,从而增加了学生积极、用心学习的信心。班主任还需要对班级做到全面的了解,针对问题,找出原因所在,对家长的层次加以了解,还必须分析学生个性特点,对其生活环境加以了解,掌握学生中的积极代表,以及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不同学生实行针对性的管理,促进其健康成长[6]。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中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有着极高的要求,班主任需要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因此需要积极地融进人性化管理理念,结合人性化管理模式、方法以及举措,带领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扬.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角色的变化[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44.

[2] 王科国.试论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工作模式[J].中国新通信,2020,22(12):205.

[3] 张文婷.人性化下有情管理班主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52,254.

[4] 邵长艳,刘昊伟.人性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18):6-7.

[5] 蒋海波.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8.

[6] 胡英佳.微信在中学班级管理中应用的调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7.

作者:周冬玲

情绪智力学校人性化管理论文 篇3:

浅谈学校的人性化管理

在新形势下,学校管理的中心是充分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宽松、和谐、规范的教育教学氛围。这种人性化的校园氛围必须是以淡化人为的行政手段为前提的,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对于“人性化管理”认识上的误区

1.认为人性化管理就是人情化的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以严格的学校规章制度为管理依据,是科学而具有原则性的,而人情化管理则没有制度作为管理依据,单纯以个人的关系好坏进行管理,没有科学依据,非常主观。作为管理的对象,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必须有相应的约束及压力才能产生动力,是用制度还是用主观意志来管理,其最终产生的结果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2.认为人性化管理就是宽松管理

产生宽松管理的原因是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近年来,学校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微观化,把教师当作一部机器,按部就班。教师的个性得不到张扬,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教师的高职低聘制及末位淘汰制,使教师在工作中形成了紧张感,导致厌学情绪。因而他们希望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盼望宽松管理,而人性化管理并不等于宽松管理,人性化管理的实质是“把人当作人看”,遵循人性规律,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人自我实现的欲望。

3.认识人性化管理可淡化制度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制度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础,而人性化管理是制度管理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既符合人性又符合理性,最终达到“发展人”的根本目的。人性化管理是制度管理,是一种符合人性的人文化的制度,人性化管理非但没有淡化制度管理,而且要健全管理制度,甚至强化制度管理,它将管理制度内化在人的观念中成为内在自主的控制,成为自觉行为的指南。

二、人性化管理的实施

1.尊重与坚持原则相结合

教师队伍是有着相对知识层面而且肩负着教书育人这一特殊使命的知识群体,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感悟力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更有着强烈的人格自尊要求。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适应教师对人格尊重的要求,才能从感情上赢得教师的尊重,唤起教师的工作热情。但这个“尊重”必须是坚持原则前提下的尊重。对于一些指令性的“家规”教师应该不折不扣地遵守,事实上绝大部分教师始终是在自觉遵守着,但总有个别教师因种种原因“犯规”,而简单的谈话、生硬的批评或机械的扣罚,非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弄不好还会伤害教师的自尊心,挫伤其工作积极性,但熟视无睹又会丧失原则。为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可采用“以柔克刚、法情相依”的教育手段,在全员面前对一贯严守规章的同志大加赞赏,号召大家要弘扬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相形之下,那些犯错的个别人或许会感到愧疚,这时可因势利导,主动深入到他们中间,礼貌热情地与他们交谈,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征求他们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强调一个教师身体力行的重要性。可采用“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的方式,尽力做到言辞委婉亲切,让老师们在不失情面的情况下心悦诚服地理解领导的用意,自然而然接受批评教育。

2.公平竞争与激励相结合

教师的才能各有不同。因此,人尽其才必然导致工作的量和质、得与失的不均衡,这与我们常说的平等不能划等号。但在管理者的心里,不管什么人,工作面前人人平等。历年的评优、晋级考评是教师们比较敏感和关心的问题,应该全心为每位教师着想。全体在岗教师,人人有争优权利,不管在哪个岗位,只要做出突出成绩,均能被评为优秀等级。作为学校领导,在教师取得成绩的同时,要适时地进行激励,激发教师的潜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积极性,争取人心。教师在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时,他们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约束。

3.柔性管理与钢性要求相结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单位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就不能管理好一个单位。但如果只有制度严格、要求严格又显得过于冷冰,只有情感不重制度又无章可循。只有制度和情感的结合,才是比较合适的管理。因此,管理者在执行制度时要考虑有关因素的灵活运用,对于教师的切身利益,在允许的条件下可宽松地执行制度。例如,对于教师家中有红白喜事,除正常的假期外,如果有需要,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放几天。学校的规章制度是考核的基础。无赏无罚固然不行,赏罚分明是法治管理中巨大的管理动力。但实施奖惩是必须慎重,既要防止躺在功劳簿上沉沦,又要防止自暴自弃。特别对于受过处罚的教师,切不可一棍子打死,要适时地发现其闪光点,抓住时机,予以肯定,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对于勤恳工作、从来不迟到的教师,偶尔有一次失误,管理者要视而不见,或微微一笑,这种宽容要比指责更有效。

4.针对性与时效性相结合

人性化管理要有针对性,要围绕教师的个性特点来展开。可根据教师各自身心特点、兴趣爱好、情感气质以及心理压力的承受度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开导。在其心平气和的时候,再进行教育,对于性格内向的教师应该让其心扉敞开。对教师出现的一些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人性化管理也要注意时效性,管理者应视不同类型教师的不同时期,适时进行教育。

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实践证明,只有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个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教学等纯智力活动尤为如此。而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的秘诀就在于人性化的管理。

作者:李效贞

上一篇: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论文下一篇:农民工城市转换医疗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