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管理论文 篇1:

生态文明背景下和谐家庭建设的伦理审视

【摘要】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婚姻家庭道德状况总体情况是积极、健康、进步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谐社会呼唤新型的家庭伦理,同时也对家庭伦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家庭伦理道德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谐社会伦理道德的社会供给,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和谐家庭 伦理 道德

【基金项目】2012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途径探索与模式研究,编号12B26.2,2011年度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引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编号2011C023。

一、我国家庭伦理的现状

建国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家庭伦理关系的变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型家庭伦理关系正在逐步建立。目前,我国的婚姻家庭道德状况总体情况是积极、健康、进步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姻关系和两性道德尚待改善

社会主义道德在婚姻家庭关系中要求实行一夫一妻制,社会主义性道德肯定性关系“只有在结婚的床上才是合法的”,强调性生活必须以合法婚姻为前提。[1]

然而,人们在强化经济观念的同时,却淡化了对爱情和婚姻的忠诚。据统计,目前中国的离婚率为1.54‰,[2]理由主要是性格不合,感到不幸福。因婚姻不忠现象而导致的离婚增长比较快。三四十年前,人们觉得离婚是不健康、不道德的做法。但是现在,人们对离婚的容忍程度提高了许多,人们甚至不再以离婚来评判一个人的好坏。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婚姻不忠甚至于离婚呢?从内因来看,主要是因为一部分人道德素质低,缺乏自我约束力。有的人结婚以后身边可能又出现了真正喜欢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自我驾驭能力,很容易产生婚外恋或者离婚。从外因来看,主要是因为市场的开放性带给人们更多满足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的机会和条件,家庭领域的优良传统和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动摇了人们对婚姻当事人的道德评判标准,从而使不忠于婚姻的现象很容易逃离道德遣责。

(二)赡养老人的意识尚待加强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是7%。[3]现实生活中,一些子女有能力而不愿养老,拒绝履行法定义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农村和基层比率更高。两年前由国家统计局批准进行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城市中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老年人为30%,农村为60%,[4]可见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观念性的挑战,家庭对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作用正在削弱,青年人孝敬、赡养老人的观念不断淡化,虐待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尊老爱幼是社会主义社会婚姻家庭道德的重要准则,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尊敬长辈的辛勤劳动和社会贡献的表现。我国的老年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遗弃老人的思想和行为理所当然地应该受到唾弃,它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不容,更为社会主义道德所不齿。[5]

(三)家庭教育的理念尚待更新

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妇联等机构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也普遍存在着虐待儿童的现象。传统的家庭教育经验“不打不骂不成人”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仍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简单粗暴,急于求成,高压孩子,虐待孩子。理论上,家庭应该是小孩最安全的地方,是他们与父母情感和肌肤相亲的最温暖最幸福的乐园。但这样的家庭却是儿童遭受身心摧残最严重的地方。虐待儿童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问题。

(四)歧视女童的现象仍然存在

近10年来,我国的性别差异问题越来越严重,儿童的生存性别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与由选择性别流产等因素造成的出生性别比例有直接关系,也与歧视女孩现象造成的高女孩死亡水平有关。在农村家庭中,女孩的喂养、就医、求学等在家庭中所受的待遇远远比不上男孩。

人生来是平等的,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今天的女孩是明天的母亲,一代母亲影响一代孩子,一代孩子影响一代历史。女童的素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发展,女童问题必须引起特别的关注。

以上家庭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传统伦理中的落后因素与新型的社会生产方式不相适应,发生了道德领域的新旧冲突;二是中国社会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伦理道德领域也受到西方社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格格不入,影响家庭幸福,影响社会安宁,和谐社会呼唤新型的家庭伦理。

二、社会转型期对家庭伦理的新要求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摆在重要位置。”[6]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研究家庭伦理道德的奋斗目标,也为我国的家庭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导。普遍幸福、个体自由、民主平等、遵纪守法、生活殷实、道德高尚等,是新时期家庭道德的基本特征和具体要求。

普遍幸福是指每一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都感到幸福。家庭为其成员追求幸福、享受幸福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家庭成员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平等地追求自我实现和个性发展,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个体自由是指家庭中每一个个体都感到自由。家庭鼓励其成员在社会总体价值导向下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价值选择和追求,使个体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得到自由运用,使家庭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家庭成员的人格和个性得到自由、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民主平等是指全体家庭成员都是家庭的主人,家庭的管理体现家庭成员的意愿和意志,家庭成员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共同商量和讨论家庭重大事情,家庭维护其成员的自由和权利。同时,家庭成员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享受同样的权利和机会。

遵纪守法是指家庭成员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家庭生活应该符合法律的要求,任何家庭成员的行为在家庭内外都得纳入法制的轨道,不可超越和游离于法制之外。

生活殷实主要指家庭成员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为家庭作贡献,给家庭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力求家庭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家庭生活宽绰从容,家庭保障不断完善。

道德高尚是指家庭风尚宽松、积极、健康、祥和,弱者能得到尊重和帮助,强者能得到鼓励和赞赏。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善、互助合作。同时,人人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品行端正,充满关爱与真情。

当然,和谐社会的直接表征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广泛的人际合作需要人的协调、亲和的品质,因而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的“家和万事兴”不仅不过时,还因注入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而变得更加充实和丰富。

三、调适家庭伦理,构建和谐社会

如前所述,我国家庭伦理的现状还存在着一些与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内容,有必要进一步让国人明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如何进一步完善现代家庭伦理道德,以及实现家庭道德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途径。

(一)完善两性道德,提高婚姻质量

相爱是夫妻关系中特有的道德规范。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夫妻互敬互爱,相互忠诚,是家庭的稳定剂,是克服困难建设和谐家庭的巨大力量。因为相爱,离婚难以找到理由,能大大降低离婚率。夫妻相爱把“婚外恋”、“一夜情”、“二奶”等道德败坏和人格堕落等现象拒之门外,能有效遏制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大大降低性病、艾滋病的感染率。同时,相爱的夫妻能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好的环境,对下一代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新中国的家庭人际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夫妻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以爱情为基础的自主婚姻和男女平等的家庭生活已成为当代中国婚姻家庭的主流。在新中国,妇女通过劳动有了独立的经济收入。经济的独立,使妇女赢得了对家庭重大事务的管理决策权。家庭重大事务由夫妻共同决定的家庭越来越多,夫妻同是家庭财产的所有者,平等地支配和使用家庭财产。以平等、民主、和睦的现代家庭关系代替夫权和家长制为代表的传统家庭关系是符合时代主流的,丈夫虐待妻子现象已为社会所不容。所谓爱一个人,其根本表现就是让这个人幸福。只有夫妻双方都幸福,双方感情才能不断深化发展,家庭也才能稳定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夫妻之间只有树立平等互爱的婚姻新观念,事业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帮助,才能建立起自由平等、携手共进的美好家庭。

夫妻之间除了树立平等的观念外,还要学会宽容对方,从对方和家庭的需要出发多替对方着想。学会宽容是得到认可或欢迎的好办法。智慧的佛陀也曾说过“恨不能平息恨,只有爱才能平息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是完美无缺的,夫妻交往时不能苛求对方,要善于理解宽容对方,学会包容妻子或丈夫的与众不同。

(二)发扬优良传统,体贴尊敬老人

中国的“孝”文化使得中国家庭比西方家庭具有更大的凝聚力和更多的天伦之乐。当然,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孝”具有二重性,有糟粕亦有精华。只要我们批判继承,挖掘出孝道的现代价值,其社会稳定功能、和睦功能是不能忽视的。那么如何尊敬老人呢?

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家庭养老仍然是老年人安渡晚年的主要方式。晚辈有义务照顾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吃饱、穿暖,有地方住,这些基本的生活需要一定要满足老人,绝不能让老人感到无依无靠。

敬老、爱老、养老,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斗争中形成的一种传统美德。我们把这种传统加以改造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新的内容,使它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知道,吃饱穿暖绝不是老人的全部需要,除了物质生活上得到照顾,老年人还有精神上的需要。节假日给老人打打电话,叙叙家常,或者利用父母的生日、春节送去真诚祝福,向他们说几句温馨的话等等。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经常陪老人散散步,支持老人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使老人身心愉悦,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孝敬父母是我们做儿女的分内之事,不能只停留中口头上,必须体现在行动中。一个行动,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行动,也比那些美丽的夸夸其谈强千百倍。给老人送上一杯水,帮他们轻轻盖好被子,都会使老人感到由衷的幸福。

当然,尊老敬老除了家庭成员的自觉行动以外,社会也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尊老敬老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尊老敬老的教育,让尊敬老人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三)转变教育观念,关心爱护孩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运用科学的教育观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好,帮助孩子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对家庭、对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受“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理的影响,有的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态度粗暴,动辄用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是每一个家庭、是为人父母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应当转变观念,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教育孩子,悉心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同时,社会也应当逐步建立健全各种保障和监督儿童权益的机制。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一批“小皇帝”、“小公主”,这些孩子处处受宠,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人际关系紧张,而他们自己根本不知道原因在哪里。为此,家长在关爱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有分寸,有原则。帮助他们提高明辨是非、自我克制的能力。及时找出孩子的优点表扬,指出孩子的缺点并帮助他们改正。

受“多子多福”、“男尊女卑”传统思想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下许多女婴胎死腹中,有的女婴即使侥幸生下来了也因为其性别在家庭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遗弃,受虐待。现代生理学,遗传学等生命科学告诉我们,女孩也是传后人,生男生女一个样,女人是社会的半边天。我国的法律也规定,出嫁后的女儿同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在倡导男女平等的今天,歧视女孩的思想实属落后,歧视女孩的行为实属落伍。

(四)和睦邻里,帮助他人

俗话说,“远水救不了近火”、“远亲不如近邻”。从某种程度上讲,邻里关系也是衡量一个家庭质量的参数,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均能给各自的家庭带来许多方便和快乐,同时也是一个家庭整体道德水平的表现。所以,我们要开朗豁达、热心友善,与邻里和睦相处。

总之,家庭在道德层面的和谐要素的实现既要依靠全体家庭成员的积极努力,也需要社会积极营造浓厚的道德氛围。构建和谐社会要改变的是那些不适应和谐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地影响社会,家庭伦理道德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谐社会伦理道德的社会供给。

参考文献:

[1]《伦理学》,唐凯麟,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妇女的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4年06月,北京。

[3]《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05月08日。

[4]《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抽样调查》,刘小青,人民日报,2006年08月16日。

[5]《伦理学》,唐凯麟,高等教育出版社。

[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姜赛飞(1974-),女,汉族,湖南宁乡人,硕士,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伦理学研究。

作者:姜赛飞

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管理论文 篇2:

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

摘 要: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着力缓解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五缺”现象,即亲情缺“慰”、生活缺“助”、心理缺“疏”、学习缺“导”、安全缺“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的关注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辈或亲友监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多半属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地打工的情况。有资料显示,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隔代监护、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目前,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相伴随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已非常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有近1.5亿农民离家在外务工,导致“留守儿童”总数达2290多万,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显然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缺失亲情的关爱、父母的有效教育和管理,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成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最易出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问题。分析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是目前这一群体急需解决的问题。

尽管不少留守儿童在艰苦的环境中独立自主,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但从调研的情况看,留守儿童成长中“五缺”现象突出,问题令人担忧:

1.亲情缺“慰”

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聚少离多,见面少时间短,沟通方式单一,缺少亲情呵护。据共青团安徽省委抽样调查,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平时主要靠电话和写信交流,而且通话时间很短,缺乏深层次的交流。因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他们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现象。该抽样调查显示,高达86%的孩子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关心。我市的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在三年以上。孩子与父母之间相处的时间很少,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导致其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及道德养成无人关注。

2.生活缺“助”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照顾,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有的留守儿童家庭生活艰难,甚至有时温饱都得不到保证。有些寄宿生常以方便面和零食为主,饮食营养根本得不到保障。由于缺少父母的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往往没有规律、没有保障,吃饭有时也是饥一顿饱一顿。有的困难留守儿童家庭还出现“逆向”照顾现象,幼小的留守儿童反而还要照顾年老体弱的长辈,承担着超出其能力的繁重劳动。

3.心理缺“疏”

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一旦有了烦恼与问题无法向父母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或者不关注这些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至于学校,则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学习生活上也难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也不够,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向、孤僻、缺乏自信、不善与人交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受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影响,出现固执、偏激、缺乏活力、心理老化等问题。

4.学习缺“导”

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在思想与品行上缺少正确的引导、教导,导致这一群体学习观念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较差。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游,成绩优秀的较少。此外,他们也极易染上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价值观上易发生偏差,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多。留守儿童学习缺“导”,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缺位。由于多数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或其他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平时对他们重养轻教,在精神和道德上关注、引导的少,学习上也无法给予有效的督促、帮助和辅导。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很难得到学校教育更多的补偿。在农村,托幼机构、寄宿学校较少,教育资源不足,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

5.安全缺“护”

青少年和儿童是未来的社会支柱,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日后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儿童在成长时期,其心理发展状况对成年时的人格、品德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儿童期是人生心理状况发展的最关键期。而儿童时期的心理等各方面的发展主要是靠家庭教育、父母的关爱、模仿成人的行为来发展的: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怯、疑虑、主动性与内疚、勤奋与自卑、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亲密和孤独、创造力与自我关注、完善与绝望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都是在儿童期完成的,都与家庭教育有关。所以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可能会有一些心理困扰,可能会有一些生活、心理、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留守孩子带来的问题:一是社会因素。“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以致庸俗和低级趣的作品很容昜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为他们的不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二是学校因素。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来弥补亲子关系缺失的消极影响。但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目前,对于“留守儿童”较好的管护措施是实行寄宿制,但大部分农村学校缺乏寄宿条件,即使有,一般条件都较差。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其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的引导。部分老师忽视了与“留守儿童”沟通据调查,75%的“留守儿童”反映老师没有家访过,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三是父母因素。“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其发展所需的环境被无意识地剥夺,同时,“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很少关注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和兴趣。父母由于普遍存在“补偿心理”,更多的是在物质上充分满足孩子,而较少给予孩子精神食粮(书籍及心理上的沟通等);父母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很多成为孩子身心发展的旁观者。4.监护人因素。通过实践证明,无论是将“留守儿童”放在祖辈家里还是放在亲戚家里。由于他们相对缺乏管理经验或有所顾虑,均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再次,留守孩子存在较大的人身安全隐患。从小的方面来说,不说这些小孩每天来回走读影响学习,由于没有专人接送,其人身安全更缺乏保障。

6.建议:关注“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参与

(1)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不同的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发展,我认为必须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

(2)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加强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教育引导他们,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

(3)用心关爱,感受亲情。班主任要从学习和生活两方面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和生活概况,制定帮扶计划、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要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控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4)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证,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而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学校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以免造成不良影响,遏止了校内的不良成员进行破坏,避免“留守儿童”结识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老师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其人格发展能够“弃恶扬善”。

(5)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作为孩子的父母,如果外出打工,务须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要尽量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即便分身乏术,也要经常给孩子打打电话、写写家信,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变化,避免其出现成长危机和道德失范等问题。对于孩子的父母,如果不能在家照顾孩子,应当选择合格的监护人,对孩子的成长予以关注。父母也应当及时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加强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业成绩。对于父母,根本是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不是给孩子一个温饱富足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让他们体味到在外打工知识技能的重要性。

总之,一个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离不了家长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起,时时、处处、事事关注留守儿童吧!

参考文献

[1]陈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研究文献综述[J].学园,2019(02).

[2]唐博.试论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1).

作者:张明元

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管理论文 篇3:

巧管理 真精彩

摘 要:新课程理念提出学生应当进行体验式学习,在体验式学习中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与能力的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积累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将会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本文针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管理技巧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管理

一、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较低

我国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所应用的都是“讲解—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只能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进行学习与记忆,主动学习很难得到落实。正是由于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课堂氛围非常死板,学生很难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学生无法激发自身的内在动机,主动学习开展受阻,学习质量低下,从而影响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仍然属于班级授课模式,集体学习固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由于班级内学生数量较多,学生的基础、学习动机以及知识接受能力都存在较大差异,故教师怎样开展个性化的教学,以此来提升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让思想品德教学的管理更为有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教师课堂管理方式科学性欠佳

思想品德课在很多教师以及学生眼中都是副科,这就对教学的开展造成了错误的观念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对学生提出应有的要求,加之课程安排数量较少,更是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些教师意识到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但是在学生参与度上却没有做到准确把控,这就使得课堂管理出现失控的状态。无序的课堂管理严重影响教师对学生潜能的激发,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学生无法用主动学习的方法展开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涉及了很多学生的体验式教学,课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合,需要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完成课程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改变,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完成课堂管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但是,体验式教学的开展必然会为课堂管理带来挑战。为了让尊重学生的理念得到贯彻执行,有些教师在行动上出现了偏差,对学生的约束减弱,课堂管理有效性减弱,面对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很难把控整体局面,管理方式有待提升。

(三)师生关系不平等

初中阶段的学生性格特点较为显著,他们处于向成熟过度的阶段,具有较强烈的自我意识。此外,初中阶段还是学生思想品德提升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人格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对人生进行感悟,要纠正学生在思想认知层面上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具有正确的善恶与是非观念,并明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道理。学生参与体验式教学需要有平等的教育环境作为基础,而当前的教学管理并没有实现民主氛围的营造,教师在课堂中仍然以专制化的管理为主,学生的学习偏于倾听,对教师具有很高的服从性,课堂环境严肃紧张,学生无法真正参与体验教学,这就很难对教学内容形成情感层面的认同。通过对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管理模式进行调查显示,很多教师在管理上采用的模式仍然为强制手段,师生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学生对教师不愿意敞开心扉,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较少,这严重影响管理的有效性,进而降低课程教学质量。

(四)合作学习开展不畅

对当前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来说,合作学习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措施。合作學习需要将自主探索作为基础,并对相互之间的见解进行交流谈论,以展示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从而认识到自己思考的片面性。但是如今很多小组讨论变成了学生之间的闲聊,本应由组内成员共同完成的任务变成了部分人的任务,这是教师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针对合作学习探索出有效的管理方式,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五)教学行为与管理行为不一致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过分关注课堂纪律,错误地认为教学管理的目的就是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约束,这样做就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管理行为不一致,教师需要将教学的时间用于课堂秩序的维持,进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的主动学习更是无从谈起。

二、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管理问题的策略

(一)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

思想品德课能有效开展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将学生兴趣的激发放在首要位置。教师应当以饱满的热情来完成教学活动,通过自己的情绪来带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思想政治课程。此外,教师还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高度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重视与学生心灵上的交流,通过有效的交流来帮助学生建立对教师的信任感。

(二)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死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无法震撼学生的内心,也无法真正发挥教学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应当突出时代性与实践性,保证教学与生活的关联性,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现实,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并对其未来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学习刑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刑法的含义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刑法所具有的特点。通过引导式的学习,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刑法含义时就能够了解到其特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对刑法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重视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教学形式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的学习中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并将理念转化为行动。例如,在学习法律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讨论的形式完成课程导入,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学生的讨论对象,让学生找出这些社会分别体现了哪个阶层的利益。学生在讨论中能够更加积极的思考,并对小组成员的意见进行分析,从而激活自己的思维,让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用求知的态度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抽象知识,改变思想政治一贯以来刻板、抽象的认知。

三、如何实现思想道德教学与生活的关联

(一)与家庭生活相关联

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让学生的道德修养得到提升,而家庭道德素养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学与家庭生活相关联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家庭道德情感,实现学与用的结合,让学生的认知与行为高度统一,这就是思想道德课程开展的目标之一。家庭道德情感是一个人最为基础的道德情感,如果面对家庭都无法用道德水准来约束自己,那么个人的成长将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二)与学校生活相关联

校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场所之一,因此,思想道德教学需要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相关联。学校可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借助校园生活中的例子展开教学,就能够让教学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

(三)与社会生活相关联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思想品德的引导,因此,思想品德课程具有显著的基础性,是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它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实现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并用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未来的生活。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需要实践作辅助,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以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品质对于个体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思想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思想道德课程是一个人道德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初中思想道德课程大多忽略了其实际意义的发挥,故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相对较差。这就需要重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管理的开展,借助技巧的运用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赵洪琴.教师对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作用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

[2]曾金胜.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

[3]高玉旭.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辽宁教育,2018(05).

[4]陈林.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6).

作者:顾水林

上一篇: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研究论文下一篇:中职学生就业德育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