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道德研究论文

2022-07-03

摘要:科研道德失范与高校科研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是造成科研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功利主义的影响是高校科研管理不完善的深层次原因。必须将科研道德管理纳入到高校科研管理之中,完善高校科研管理,才能更好地解决科研道德失范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图书馆管理道德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图书馆管理道德研究论文 篇1:

浅谈高职学院图书馆职业道德

摘要:本文阐述了图书馆道德的及高职学院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规范,对高职院校建立和谐的图书馆环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图书馆;职业道德;道德规范;高职学院

一、什么是图书馆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从思想到行为,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而不同的职业又有其不同职业道德基础特征。而图书馆道德是指概括图书馆行为的实证经验和有关研究,立足于今天的历史时代,特给出如下定义:图书馆道德是图书馆具有的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客观精神文化从而为广大读者和现代化事业服务的职业道德。

二、职业学院图书馆道德基本特征

高职学院图书馆职业道德是调整图书馆与学生,教师,图书馆内部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价值体系,是职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职业道德的共性特征,也具有它的个性特征。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取向性

道德作为协调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价值体系,给人们提供善与恶的价值尺度,制约着人们的意识行为,从而使人们的行为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管理道德作为伦理道德的一种,在社会各部门的管理过程中,通过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的管理道德同样要求以价值观来引导图书馆员,影响馆员的思想和行为,要求馆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实现自身价值,改进和创新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二)自律性

在现代社会的图书馆(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里,馆员的文化层次较高,很多馆员具备多种技能。这样,馆员的自我管理在管理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管理道德中的自律性就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理道德的自律性在于要求馆员以道德的自觉性来约束自己、管理自己、监督自己。道德的自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员的职业情感。一名图书馆馆员对自己的职业是热爱和喜欢,还是冷淡和厌恶;是荣耀和高兴,还是羞愧和苦恼,直接决定着他在图书馆工作中采取何种行为方式。图书馆应尽力培养图书馆员的职业情感,增强其乐业、敬业、勤业、创业意识,使之忠诚、热爱图书馆事业,刻苦钻研,熟练掌握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具有为图书馆事业献身的精神,在管理服务中实现职业自律。

(三)责任性

道德的责任性就是明确要求把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责任,只要你遵守了道德规范,就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责任性有时还要在经济利益上做出一定的牺牲。它也鼓励从事既有较高社会道德价值,又能获取较高经济利益的管理活动。图书馆的管理活动和社会其他管理活动一样,经常因遵守了道德规范,而必须以付出经济利益作为代价。虽然付出了这种代价,但尽到了管理道德的责任,从而在良心上得到宽慰。

(四)协调性

图书馆的道德能够协调馆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协调与社会各种组织的关系。在良好的道德的协调下,图书馆就能够建立起互助合作、积极进取、稳定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使馆内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管理道德协调着馆长、馆员、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同事们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使馆员与读者平等相处,馆员热情地为读者服务,读者也能虚心地接受馆员的监督、指导。

(五)人文性

图书馆管理道德的人文性,作为一种新的道德观念,是指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态等情况,全面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文化建设,科学地安排馆员的工作,目的是充分开发其自身的潜能,给其创造发挥其特长的机会。不仅如此,还要经常关心馆员的工作情绪和心态,减少他们的精神压力,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营造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和谐安定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进而促进图书馆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三、高职图书馆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人员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职业行为准则,这种准则一旦被抽象出来和约定俗成,就会成为规范人们职业行为的职业道德。而当这些准则不断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准绳时,到时作用才会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热爱本职工作

热爱本职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取决于你所从事的职业。图书馆工作是极其平凡的工作,但是社会各行各业都是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我为他人服务,他人为我服务,总的前提是为师生员工服务。我们要忠诚于图书馆事业,首先是热爱图书馆事业。如果没有热爱作为基础,没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社会地位的道德认同,就不会有尊重和忠实于图书馆事业的敬业精神,更不会为之去奋斗。其实,在图书馆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只要从师生的利益和需要出发,重视学校的现实条件,脚踏实地,孜孜以求,坚定地弘扬敬业乐业精神,包括高度的职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尊严感和荣誉感,目标明确的事业心,也是能够发挥聪明才智为学院发展作出贡献的,这样才能发现创造人生价值的成功与乐趣。

(二)珍惜文献、甘为人梯

文献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前提,是完成图书馆职能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图书馆员为读者服务的唯一资本。图书馆员应把对文献的珍惜视为自己的天职。如果不懂得珍惜文献,那么就在实际上失去了充当图书馆员的资格,图书馆员爱惜图书目的完全是为了广大读者能够获得欲读之书,尽快成才,尽快研究出成果为社会服务。图书馆员的珍稀图书和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图书馆员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没有令人瞩目的发明、没有五光十色的产品。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运用书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读者服务,运用文献为千百万读者筑起成才之路,铺起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而自己则忠心耿耿,埋头苦干,敢为他人做嫁衣。这种美德不是一时半时就能养成,但要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图书馆员,又必须养成这种美德,珍惜图书是图书馆员甘为人梯的资本。然而为读者架起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又必须珍惜图书。这是图书馆员的又一条职业道德规范

(三)热情周到、极端负责

这是图书馆员对读者所应做到的工作标准,也是图书馆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一般来说图书馆对外通过阅览、外借、咨询服务等来完成自己的职责,而这三者的服务对象都是学生。图书馆与师生是“鱼水相依”的关系,师生利用图书馆可以索取和提交知识,陶冶情操,娱悦心灵,接受教育。对待学生必须热情周到、极端负责,把学生放在首位,视学生为朋友,对学生满腔热情。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才会对学生亲切、礼貌、诚恳、耐心,服务周到圆满;做到热情周到、极端负责,既是图书馆员的工作态度问题,也是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问题。如果每个图书馆员都能做到热爱天职、珍惜文献、甘为人梯;热情周到、极端负责的职业道德,那么图书馆就会创造出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工作效益。

总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职业道德建设,并非学院的政治思想工作,他应该充分体现在服务水平,管理效率,形象氛围等各方面,应该集中表现出一种乐业敬业,服务育人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卢南燕.论图书馆道德建设的价值坐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6).

[2]禅文.论图书馆道德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4,(05).

作者:时雪梅

图书馆管理道德研究论文 篇2:

从科研道德失范看高校科研管理

摘要:科研道德失范与高校科研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是造成科研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功利主义的影响是高校科研管理不完善的深层次原因。必须将科研道德管理纳入到高校科研管理之中,完善高校科研管理,才能更好地解决科研道德失范问题。

关键词: 科研道德失范 高校科研管理 功利主义

Deviates from the norm from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orals looked the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d

Niu Guangzhao Shang Ruili Gao Yiyuan

科研道德是人们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指导科学技术工作者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衡量科学技术工作者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然而近些年在科学活动中出现了许多违背科研道德的行为,如伪造、篡改、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学术垄断、利用权力或权威在科研论文或科研成果上挂名、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科研项目、在评审、评估中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评审结果等学术腐败行为;一稿两投甚至多投、低水平重复研究、扩大成果、宣传炒作等学术浮躁行为等,我们称之为科研道德失范[1]。本文主要从高校科研管理的角度对的科研道德失范行为进行分析和论述。

1.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是造成科研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1.1 科研管理目标。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目标在于优化科研环境和资源配置,使科研成本最小而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科研实力和竞争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追求科研效率和效益是科研管理最高目的。

在现实操作中,高校将科研效率和效益简化为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产出的比例,将科研管理的目标简化为争取更多的项目和经费支持,获得更多更高级别的科研奖励,发表和被三大检索收录更多的论文,申请、获准的专利等。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具体科研人员时,科研项目考核指标上就盲目追求数量,要求发表多少篇论文、申请多少项专利、培养了几名研究生,带来了多少经济效益等等。科研管理中忽视了对科研人员的道德的约束和管理,没有将科研道德纳入科研效率和效益之中。

1.2 科研管理模式。

当前,比较流行的科研管理模式有两种: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模式就是围绕科研项目,对其立项、项目实施与经费管理、监督与检查、结题验收等几个科研环节的具体过程进行管理。目标管理是高校管理者依据党和国家规定的教育科研管理目标及方针政策,结合高校实际,将其转化为高校的总体科研目标,依据高校总体科研目标再制定校内各院系和个人目标,形成有机的目标链,使个人目标、院系目标和高校总目标融为一体,高校管理者通过目标对所有院系和个人进行管理。[2]

在实际操作中,过程管理模式下,重申报轻管理,重鉴定轻转化。目标管理模式下,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结果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而目标管理的目标又分为阶段性的目标和最终目标,同时将所有环节进行量化并进行考核,在达到目标以前一些过程被忽略。无论是过程管理,还是目标管理,科研道德始终没有被纳入科研管理的环节中去,也没有作为科研管理的目标被予确认。现行的科研模式将科研道德拒之管理门外。

1.3 科研管理方法和手段。

实践中经常使用的科研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方法、专家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和数学管理方法。专家管理方法是指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利用专家进行科研项目评审、科研成果评奖等,以专家的意见进行高校科研管理。高校科研的经济管理方法又称为经济激励方法,就是指运用经济杠杆,激励高校科研人员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最大化地追求科研效益。数学管理方法就是运用数学所提供的概念、处理问题的方式及技巧,对高校科研的对象进行量的分析、描述、推导和计算,从而能以数学形式表达事物内在联系的一种方法。[3]

上述四种方法各有利弊,行政管理方法使用过多容易影响管理效率,并容易滋生学术腐败。专家管理方法最多的就是同行评议制度,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专家腐败现象也时有发生。特别是项目结题验收、成果鉴定时,同行专家名单往往由项目负责人提供,经上级部门许可后确定,由此专家评议得出的结论难免有失客观、真实。经济激励容易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但单纯的物质刺激极易造成短期行为,而且经济激励的根据在于量化的评价指标。数学化的量化指标过于注重数量、忽视质量,指标单一,大多是定量考核指标,一些定性的考核指标无法落实,而且无法考核一个人的道德思。量化的实质实际上是鼓励急功近利,特别是通过科研量化来达到晋升、评职称、改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目的,会造成科学研究层面的趋时媚俗、浮躁浮夸,造成研究层面的恶性循环。[4]

1.4 科研管理内容。

科学的科研管理必须是对人的管理,要把人置于管理的核心,通过对人的科学的规范和管理,实现科学研究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现在高校科研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规划管理、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学术活动管理、科研基地管理、技术推广和应用、知识产权管理等。无论是过程管理还是目标管理,始终都是围绕“物”(项目、成果、经费等)进行管理,而不是围绕“人”进行管理,重点没有放在“人”上。这种情况下,就极易忽视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管理。只要能够获得项目,争取到经费,达到一定的量化考核指标,就可以认定这种科研行为是合理的、合乎规定的,甚至是优秀的,而不考虑行为人的思想和道德。

2.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原因分析——基于功利主义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是科研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究其深层次原因,则在于市场经济的理念进入科研领域,科研功利主义盛行,使得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的方向发生变化,朝向功利方向发展。“就大多说现代科技工作者而言,主要是由功利心驱动的。现代科技队伍在壮大,科研条件在进步,科技事业在发展,但科技工作者的个人素质总体上却在下降,因为他们从事科研活动的动机都不是自觉的,追求的是功利。”[5]

功利主义在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领域最重要的影响是片面的量化考核的盛行。在功利主义的指导下,以数学的量化考核科研工作量,以项目的数量、级别,科研经费额、到款额,论文、著作发表和被三大检索收录的数量、获得科研奖励的级别与数量、经济效益等作为量化的指标考核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忽视定性的考核。这种考核表面上是对人进行考核,实际上是以“物”的标准考核人。以此为导向,指导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则极易助长浮躁心理,生产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滋生学术腐败,导致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此外,就近几年公开披露的科研道德失范案例来看,绝大多数是经举报、检举而发现的,经过所在单位自查发现的案例几乎没有。这不得不引人深思。按照正常认识和推理,高校对其科研人员的情况最为熟悉和掌握,也应该最先发现问题。但实际情况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学校未将科研人员的道德管理作为科研管理的重点加以重视,未能发现;二是出于维护学校声誉考虑,学校没有积极性对本单位内部科研道德失范行为进行惩处,或仅作内部处理,或不予追究,达不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

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行为就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研究人员共同作假,蒙蔽上级科研行政管理部门。现在各高校对所谓的高校排名非常重视,各种先进单位的评选也为各高校所追求,其中很重要的条件就是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获准数。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为了提高本校的科研项目获准数,对项目申请人的研究能力的虚假陈述信息可能疏于监管,甚至是与申请人合谋来欺骗上级科研行政管理部门,比如为了获得项目而提供虚假的配套资金证明等,这进一步助长了科研道德失范行为。

3.完善高校科研管理,避免科研道德失范

3.1 转变科研管理理念,真正实现对人的管理。

高校科研管理核心是人,本质是上对人的管理,即对从事脑力劳动的高智力的教师、科研人员群体的管理。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必须坚持人本主义,在管理活动中,始终把人放在中心位置;在手段上,着眼于最充分地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目标上,追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此求得科学研究的最大效率和效益。

3.2 引入科研道德管理,将研究人员的科研道德纳入管理体系。

将科研道德管理作为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科研道德的管理和规范;在科研管理中重视科研道德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科研道德教育。同时建立健全科研考核体系,量化考核中避免重数量而轻质量,检索工具只能作为考核的参考工具,而不能简单地作为考核的依据;重视定性考核,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将科研道德作为科研考核的内容。

3.3 建立健全科研道德管理规范和制度(包括高校科研道德监督机制)。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加强科研道德管理,必须有科学完善的科研道德管理的制度和规范作为依据,并以此督促研究人员加强道德自律。虽然国家有关机关和部门管颁布了一些科研道德的指导意见和文件,一些高校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了自己的科研道德管理规范,但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合理完善的科研道德管理的制度和规范。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高校是因为自身出现了科研道德失范事件并被曝光才制定了有关制度措施,但对科研道德管理来说,亡羊补牢的效果远不如未雨绸缪。

3.4 加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自身管理。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严格依法管理,坚决杜绝各种违反规定的行为。管理过程中应增加工作透明度,对于本校出现的科研道德失范事件应严格调查,公布调查结果和处理结果,同时上报有关上级行政部门。包庇和护短行为只能助长道德失范行为,从长远看也不利于本校科研人员科研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实力的增强。

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是造成科研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但科研道德问题不仅仅是科研管理的问题,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并不能完全解决科研道德失范问题。科研道德建设还需要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诚信守信的的社会环境,以及每位科技工作者的道德和良知。

参考文献

[1] 贾军.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及其防范与治理[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2] 山川展.科研管理方法分析和探索[J].管理观察,2009(5):89~90

[3] 宋伟.论高校科研管理的方法[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4):72~76

[4] 孙波.高等学校科研管理量化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3):103~106

[5] 秦伯益.科研道德失范的背后[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3):90~93

作者:牛广召 尚瑞丽 高艺源

图书馆管理道德研究论文 篇3:

略论美国图书馆参考咨询的道德伦理问题

关键词:美国图书馆;参考咨询;道德伦理

摘 要:美国图书馆参考咨询遇到的在道德伦理方面的两难境地是他们既要遵守法律,充分保障读者的相关权利,又要考虑到现实中的种种问题。按照美国图书馆法的规定,如果参考咨询人员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提出的问题将是违法的行为,而如果满足了特殊读者的要求,他们将会给社会或个人带来一定的危害。

1 背景

当今社会,图书馆工作人员很少把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职业行为的道德伦理问题上。然而,一些重要体制中的道德准则引导着职业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参考咨询中的职业道德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道德基础。因此,图书馆参考咨询职业道德是包含在社会意义的道德范围之内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建设,理解道德和准则问题需要把它放到一个特定历史环境当中。职业中的道德价值一日不可或缺,它们在职业当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衍化、进步、完善。正是基于此,这些价值观形成了现代社会参考咨询道德伦理的理论基础。

2 参考咨询的道德伦理内涵与现状

参考咨询的道德伦理,是指在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当中,处理各种咨询业务与读者关系时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像所有其他的工作一样,图书馆的参考咨询也存在各种矛盾而又复杂的道德伦理问题。而且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中,读者可以很容易在网络上查询各式各样的网络信息资源,从而使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挑战和伦理困境。

相信很多图书馆从业人员都不会对工作中出现的道德伦理困境感到陌生,而且尽管没有明确的答案,很多专家学者也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例如:从公共图书馆来说,是否应该允许乞讨人员及无家可归者使用图书馆,是否需要收集一些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政治类书刊,是否应该在馆内的电脑上安装网络净化软件,是否应该在提供一些定制信息服务时适当地收取一些费用;从学校图书馆来说,是否应该接纳学校周边居民作为读者,是否要向学生推荐一些政治教育类的书籍,当馆藏建设与读者需求冲突时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等。这些道德伦理问题在图书馆的参考咨询与其他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而且,由于参考咨询是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而结果如何受很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其道德伦理方面的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图书馆行业的从业者与专家学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作为图书馆事业发展良好的国家代表,美国的参考咨询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其关于参考咨询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也比较具有参考意义。

3 美国图书馆参考咨询发展背景

当美国公共图书馆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建立的时候,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是十分有限的。当时实行的是闭架借阅,只有图书管理人员才能够走进书库;那时候也没有参考咨询台,那些放在大厅的桌子只是用来提供借还书的。在那样的环境下,是不适宜读者咨询问题的,读者也没有太多的问题要问。然而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信息集散地,图书管理人员也应该有义务为人们提供信息并解答他们的提问。图书馆参考咨询之父萨缪尔·格林(Samuel S. Green)曾说过:“最理想的图书馆是使得每个人都有问题要问的图书馆,那些来到图书馆咨询问题的读者都想要使自己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被接受;而图书馆员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读者找到满意的答案。”

到了19世纪末,美国图书馆馆藏开始得到开放——开架借阅使得读者可以随意浏览书库中的图书从而找到自己所需的书籍。此时图书馆开始出现了一个“信息咨询台”,这个“信息咨询台”的工作者准备了与各门学科有关的参考咨询知识。在较大的图书馆组织机构内,已经开始由专门经过培训的人员来担任参考咨询部门的工作了。

总之,在19世纪后半期参考咨询工作伊始,图书馆伦理道德问题还不是一个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中令人感到局促不安的时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增加,图书馆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也愈加复杂。不管如何,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在19世纪已经开始准备把维护公民权利作为一个不可侵犯的道德义务了。根据美国图书馆专家杜威的理论:一个图书馆员的道德权利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它将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社区的人们的思想。杜威还强调图书馆员要分清良莠以便正确引导读者,所以,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并要有从社会大局上对人们认真负责的精神。

闫瑞彬:略论美国图书馆参考咨询的道德伦理问题

4 美国参考咨询的相关道德条例与应用

1939年,美国采用了获得批准通过的《美国图书馆协会伦理规范》,对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内容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与上级管理者以及读者、工作人员相互之间以及与专业本身之间的关系等。之后,又经过不断修订形成了《伦理规范》,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给读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包括系统组织的文献资料、平等的服务态度、准确的服务内容;支持知识获取自由原则,拒绝所有对图书馆馆藏文献进行的审查行动;尊重图书馆读者的隐私与秘密,不得泄露读者所寻找、询问、 借阅、获得以及传递过的所有文献与资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倡导信息拥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平衡关系;热心诚恳地对待工作中的同事,创造平等良好的工作环境;严禁利用图书馆、同事或读者的关系谋取个人私利;将个人理念与工作职责区分开来,不因个人私念干扰图书馆整体的工作目标;努力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技能,并培养有志于图书馆专业发展的同事。

目前,美国已经颁布实施了诸多图书馆方面的法律、条例、准则等,如:国会图书馆法(Library of congress)、美国信息法(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美国社会档案法(the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美国医学图书馆协会准则(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s)等,以此来保障读者自身所享有的各项权利。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参考咨询人员的角色应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错综复杂,其主要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信息给提出要求(请求)的读者;评价、选择参考咨询的资料;帮助图书馆读者解决他们研究领域中的特殊信息需求;指导读者使用最佳信息搜索策略;在信息搜索过程中帮助读者明确信息疑问和需求;指导教育读者使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保护读者的阅读隐私权利;平等对待每一个读者的每一个提问并满足他们的需求答案等。

除了上述图书馆员要遵循的法律条令,美国图书馆员还有许多需要恪守的条例。其中有很多涉及图书馆的道德伦理方面,而且主要是以充分满足读者需求为目的。这就使参考咨询人员在执行上述道德法则时往往会与现实发生很多矛盾与冲突,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例如:早在1975年,Robert Hauptman教授就关于图书馆参考咨询的道德伦理做过一个实验,他在13家公共和高校图书馆开展此项实验,经过深思熟虑,他向参考咨询人员咨询了这样的问题:怎样制作一个小型的爆炸装置,并想知道这个小型爆炸装置的性能,他甚至问到这个爆炸装置能否把一个农庄给炸掉。结果,调研的结果是没有一个参考咨询人员基于道德问题的考虑而拒绝回答他的问题。其他专家学者也在工作和研究中做过类似的调研,例如:有学者曾经咨询参考咨询人员怎样制作咖啡因,结果他得到了答案并且那些馆员为他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他所需的资料。

上述案例是典型的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遇到的考量其道德伦理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参考咨询人员既要遵守法律,充分保障读者的权利,又要考虑到现实中的问题。按照美国图书馆法,如果参考咨询人员不能够很好地满足读者提出的问题或者拒绝读者的咨询,他们将违反美国现行的图书馆法从而造成一种违法的行为。如果他们满足了特殊读者的要求,那么他们将会给社会或个人带来一定的危害。虽然美国法律已经规定了每个公民都有平等地享有获取信息的权利,但是基于现实,美国参考咨询人员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工作内容。

美国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现在所焦虑和担心的正是读者要咨询那些被限制的内容(如暴力、杀人等),这些问题会对社会造成潜在的危害。但因为美国有“信息自由”这个观念,而“信息自由”的原则是支持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平等地拥有最基本的知识和信息获取的权利。鉴于此种观点,图书参考咨询人员解答特殊个体的特别问题显然是不合适的。美国图书馆界一直声称,参考咨询人员不是来猜测和判断哪些特殊的信息应该怎样运用,哪位读者的问题对社会有害不宜解答,如此,参考咨询人员就成了“鉴别大师”。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到底怎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符合道德伦理感到茫然,所以参考咨询工作人员经常被迫做着艰难而痛苦的抉择。Robert认为图书馆的参考咨询人员也应该像其他有良知的社会中人一样有最基本的道德义务去保护社区中的人们,包括咨询问题的人,他提醒我们图书馆参考咨询的道德义务要延伸考虑到他人和社会,而并不是仅限于提问题的图书馆读者本人。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一方面要尽量满足读者需求,维护他们的个人权利;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到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5 启示

参考咨询是图书馆一项极其重要的信息服务方式,美国早在1995年就成立了“美国图书馆协会参考咨询与读者服务分会”来促进与支持各类型图书馆为所有的群体提供参考咨询与信息服务。根据美国图书馆的现实要求,参考咨询馆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而且还需要有各种技巧与心理学的知识。尤其是在当前美国参考咨询中的道德伦理两难境地的情形下,馆员需要在坚持法律条文的指导性、方向性、原则性的前提下,更应当注重现实情况的灵活性、多变性。

总之,图书馆作为一种服务职业就应该有义务考虑到认真仔细、全面负责对待每个读者的提问。他们应该充分考虑到读者所提出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看是否会对他人、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然后再做出妥善处理。从法律上讲,此种处理方法从根本上是维护了公民的权利而不是剥夺了公民的信息知情权;从道德伦理上讲,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人性上为读者提供了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俞菲.《美国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人员行为指南》简介[J].图书馆杂志,2000(1):61.

[2] 张鸣.美国参考馆员行为规范浅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10):21.

[3] 陈秋艳.基于伦理规范的参考咨询职业道德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2(9):5-9.

[4] 张鸿运.美国图书馆协会伦理规范及其他[J].图书与情报,2010(5):13-17.

[5] 赵娟.论图书馆信息伦理问题及其对策[J].图书馆学刊,2007(4):27-29.

[6] 许剑颖.论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伦理问题及其对策[J].情报杂志,2004(1):17-18.

[7] 胡萍,蔡清万.美国图书馆参考咨询的起源与发展[J].图书馆,2004(4):30-33.

(编校:崔 萌)

作者:闫瑞彬

上一篇:综合评判法社会实践论文下一篇: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