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学校教育结合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我国初中学校教育质量差距实证研究 ——基于122所中学的抽样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教育需求与数量供应不足的绝对矛盾,转向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应不足的相对矛盾,突出表现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不应求”。这一矛盾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更为严峻,要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需要对区域间学校教育质量重新进行审视。本研究旨在以学校教育质量作为切入口,基于教育公平和福利经济学相关理论,以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扶贫作为逻辑起点,在借助国内外研究文献及理论的基础上,从教育资源输入质量、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教育结果质量三个维度对全国122所抽样学校进行区域间教育质量差距分析。分别采用差距效应量Cohen’s d和泰尔指数测算区域间、区域内学校教育质量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并使用主观专家打分与AHP层次分析法结合构建指标权重,对操作性指标差距进行加权分析。最后通过家庭背景、学校教育质量与学生能力的多层线性模型,探索区域间教育质量差距对学生能力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研究发现,抽样分析的实证结果佐证区域间初中学校存在教育质量的绝对差距,以此观之,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校教育质量更加堪忧。而质量差距主要体现在资源输入质量,集中表现在生均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方面,其次是教育过程质量,集中表现在学校班级管理、学生不良行为方面。比较学校教育质量相对差异发现区域内部差异贡献度远大于区域间的差异,东部地区学校教育质量分层更为明显,呈现东部地区优质但不均衡、中西部相对低质的均衡现象。区域间的学校教育质量差距会加剧由地区、家庭背景所带来的“先赋性”学生能力发展差距,从而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因此,为促进区域教育质量优质均衡、深化教育精准扶贫,本文建议加大中西部贫困地区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和国家层面义务教育财政宏观调控,提高义务教育省级财政统筹力度,并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学生的能力补足,拓宽培养家庭文化资本的路径。

关键词:学校教育质量;质量差距;学生能力发展

学科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起点

三、文献综述

(一) 义务教育均衡与质量均衡的研究

(二) 义务教育质量差距现状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逻辑结构

第一章 初中学校教育质量差距指标构建与测算方法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

(一) 公共产品理论

(二) 教育公平理论

(三) 福利经济学与教育扶贫视角

二、教育质量均衡内涵、概念界定

(一) 教育质量均衡、教育质量差异的内涵

(二) 教育质量界定

三、教育质量差距指标设计

四、教育质量差距的测算方法

(一) 教育质量差距测算目的

(二) 测算教育质量差距方法综述与选择

(三) 教育质量差距测算方法

第二章 我国初中学校教育质量差距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与变量

(一) 数据与抽样

(二) 指标变量

(三) 指标权重设置

二、描述性统计

(一) 指标说明

(二) 总体描述

三、学校教育质量差距的实证分析

(一) 教育资源输入质量差距

(二) 教育教学过程质量差距

(三) 教育结果质量差距

(四) 区域学校教育质量差异加权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学生能力发展贫困:教育质量差距结果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路径

二、区域间中学生的能力差距分析

三、教育质量对个体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多层线性模型

(一) 文献回顾与假设

(二) 数据、变量与方法

(三) 实证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 区域间存在学校教育质量的绝对差距

(二) 区域间学校教育质量差距主要体现在资源输入质量

(三) 区域学校差异呈现东部地区优质的不均衡、中西部相对低质的均衡

(四) 学校教育质量差距会加剧由家庭背景所带来的“先赋性”学生能力发展差距

二、对策建议

(一) 重新审视区域间教育质量差距

(二) 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并强化教师教育过程质量保障

(三) 强化义务教育省级财政统筹力度

(四) 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学生的能力培养实行弱势补偿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质量管理学论文提纲下一篇:高中化学学习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