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价值问题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任何社会的变迁与转型时期都会对管理学提出新的挑战。笔者从人性理论的假设分析和管理价值观的缺失两方面论述教育管理应从古典管理走向福本管理;福本教育管理就是培养“福本人”“至善人”為目标的完美教育活动与管理方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道德教育价值问题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德教育价值问题管理论文 篇1:

从美育角度谈学校的德育工作

摘要: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着诸多困难。从美育的本质和德育功能角度揭示美育工作的道德教育价值,既有助于为学校德育探寻到新的出路,也有利于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使美育在现代社会发挥其作用。并就如何关注学校美育,以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美育;德育;生命教育;素质教育

一、重新审视美育的价值在当代具有非常现实的依据

1.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失衡呼吁人文精神的崛起

当代科技革命在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容易使人们产生一个错觉,认为科学技术能解决一切。于是在物质主义与工具至上思想的影响下,有用性成为人们评价生活是否有价值的唯一尺度。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人类智能的高度发展,这种发展本应该使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都得到应有的享受,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高科技武器装备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其实,科学技术能解决的只是“是或不是”、“是什么”等等之类的问题,而不能解决“应该怎样”的问题,不能帮助人们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而“应该怎样”的问题是由人文科学来解决的。面对日益开放的社会和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现代人缺少的更多是选择的能力,缺乏人文精神的熏陶。

2美育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的基础教育正面临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目的是培养既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能有效促进社会发展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教育在科学技术与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本身也被工业化了。工业化的教育按照工业化的流程把人造就成统一的规格,这种教育割裂了人的整体性,忽视了人的心理、情感、意志、行为之间的联系,阻碍了人的潜能的发挥和全面素质的提升。

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而是一种全面的心理、情感、意志的开发性的教育,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美育通过审美活动和教育让人们感受到什么是美的、善的,美育是一种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的心理过程各方面的和谐教育,这一点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宗旨是一致的。

3.当前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的困境需要发挥美育的功能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诸多困境:第一,随着学校道德教育对象的物化,有用性成为评价生活是否有价值的唯一尺度;第二,“以虚假的道德”去求得“真实的道德”,教师所讲的道德并非自己所信仰的道德,这必然使道德教育难以获得实效;第三,道德教育的方法单一,重说教而轻实践;第四,学校道德教育获得的初步成效短期内被社会道德实践所消融。

学校道德教育在不断改进方法、逐步寻求自身完善的同时,仍感举步维艰。这些实践让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使命,同时更依赖于家庭、社会共同构建的道德生态环境。关注美育,正是由于美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能帮助人们分辨美与丑、善与恶,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完善和提

高人的品格,使人们当面对充满诱惑的物质世界的时候,能自主地做出选择。这正是德育工作所追求的理想。

二、对美育本质与功能的理论探寻

1.对美育认识的几种误区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美育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学校美育的实施途径比较单一,所以在目前关于美育的认识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第一,美育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就是传授艺术知识和培训艺术技巧。这种认识不仅歪曲了美育的本质,而且对艺术的认识也颇为片面。把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缩小了美育的范畴和空间,使我们看不到美育手段和途径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把艺术教育简单地等同于艺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缩小了艺术的内涵,容易使艺术成为人们求得物质生存的工具而忽视其培养受教育对象艺术心灵和人格的目的。

第二,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是实现德育的工具、途径和辅助方法。这种认识虽然看到了人的天性中的情感特性,但这种情感特性是很难以说教的方式规范的,要达到德育的目标,只有发挥美育潜移默化、以情感人的特性,予以因势利导。但该观点简单地把美育归属于或等同于德育,是没有看到美育独特的目的、内容、功能和方法,因而不利于美育的全面开展。

2.美育的本质

(1)美育是一种感性、情感的教育

人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培养人的理性能力的同时,也应积极地发展人的直觉、想象等感性能力。美和感情是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美与不美,关键在于能不能调动人的感情。美的事物自然能激起人喜爱的情感,令人向往。美育通过激发人们对美的热爱来培养人高尚的感情,使人们为美而奋斗。同时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情感的教育,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即通过接触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集中反映的美的事物和精神,引导人们将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从而获得轻松愉悦的体验。这种疏导情感的方式是健康的、积极有效的。

(2)美育是一种人品教育

美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以自然界、人类社会生活和艺术中各种美的事物为中介,通过审美活动而展开。所谓美,或者美感,有着一种价值定向的作用。它让人们从情感上喜爱的同时,在价值观上趋于认同并信奉。美育本身是超功利的,美育使人们在欣赏、认同美的事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把人塑造成品格高尚的人。尤其在当前功利和物质主义思想盛行的时代,在人们面对多种诱惑不知如何选择的时代,美感教育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带来的是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原则。它教给人们感受美、体验美、提升美的方法,培养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善”的追求;它以各种感性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感受到人间的“美”和“善”,并作出自主选择,从而让生命更有价值。

(3)美育是一种生命教育

美育当然是一种爱美的教育,它教会人们如何欣赏美,如何爱美、追求美。当一个人爱美、追求美的时候,他肯定是有爱心的、有道德的人。他一定热爱一切自然美,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美学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涉及整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个人心理等各个方面。

通过美育,当然就能帮助人们审美地对待自然、审美地对待社会、审美地对待生命,做到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有道德的人。

总之,美育不是简单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技能的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道德教育。美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教育。这种生命教育一方面可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因为它立足于大的生态系统,且通过开发人性中“美”的素质来完善人的生命,这比单纯的道德说教更易被人接受,更具有发展性。这对于正陷入困境的学校道德教育来说,应该是一种新的思考。

3美育的道德教育功能

(1)弘扬人文精神,促成人们选择和成就道德信念

在当今物质与精神文明失衡、人文精神匮乏的时代,现代人面对物欲与功利的支配显得那么苍白、千篇一律而又没有情感、没有生机的道德说教,带来的当然不仅是学生的困惑,也包括教师的所“讲”非所“信”也。

事实上人们不是不想道德地生活,而是缺少一种可信可行的道德精神,这种道德精神不是表面的政治、法律规范,它的深层本质是人文精神。弘扬人文精神,使道德教育并非出于道德以外的力量,而是出自于道德本身的魅力,这会为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带来新的生机。

美育是超功利的,作为一种生命教育,它一方面立足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复杂关系中,给了人们充分的探寻道德价值信念的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美育以特殊的非强制性的方式引导和开发人性中善的、美的素质,使人们追求美,趋向善。这样,道德教育目标自然可成。

(2)通过审美活动的自我观照,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现代人最基本、最主要的素质。人生态度集中反映人们对待自己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和环境的关系的原则。

美育以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为中介,通过审美活动引导人们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审美活动过程不仅是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也是自我观照的过程。在对自然美景、天然奇观的审美活动中,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体味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在对社会生活美的欣赏中,为人的“善”和崇高而赞叹;在对艺术作品提炼和升华的“美”与“丑”的对比鉴赏中,心灵为之震撼,美丑、善恶自然可辨。在审美活动中观照自我,让美的事物以无声的方式传递给人们“美”的规律和“善”的法则,以这种方式获得的道德是永恒的。

(3)通过审美活动培养高度的道德自觉性,使他律转化为自律

道德教育是一种规范教育,它注重的是发展受教育者的意志约束力,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是他律的。所以,道德教育的方式常常是理性的说教和灌输,学习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美育是一种感性和情感的教育,主要依靠受教育者自身的感受和领悟,通过自己的精神建构来获得对事物的认同。通过美育形成的道德信念是受教育者自主选择的结果,且美育的实施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这样培养的道德品质是深刻而稳定的,是自律的。

德育工作从来是学校教育的重点,然而美育却常常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通过对美育本质及其德育功能的理论探寻,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功能的正确发挥对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令人惊喜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分析如何关注学校美育的开展,以促使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三、实施策略

1.明晰德育与美育的关系,学会从德育的角度发挥美育的道德教育价值

德育与美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体现在二者的性质、功能和方法。,如:德育强调规范教育,是社会本位的,常采用强制性的方法;美育强调人文教育,体现了个人本位思想,常采用以情动人的方法。与其说二者相互区别,不如说二者是相互补充和协调的。过去我们曾经忽视了这一点。所以,学校教育中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实施各自为阵,在学生的身上便难以实现统一。

在美育与德育的关系问题上,当我们关注美育时,会想到它的德育功能,但是当我们在研究德育时却往往只限于道德教育的范畴,看不到美育的价值,美育的道德功能也就难以发挥,德育的效果也常常欠佳。因此,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应转变观念,理清二者关系,关注美育,德美并重,这样才可能解决德育低效的问题。

2.转变教育思想,把审美教育提高到素质教育的战略高度

美育虽然不直接追求知识的目标,但可以提高人的观察能力,丰富想象力,开发人的大脑(主要是右脑),促进智能的发展;美育与德育不同,但能以长补短;美育还能让人们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美的享受,促进身心健康;美育也能让人用审美的眼光发现劳动中的美。总之,美育应立足于人与自然和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中,使学生在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同时,净化人的心灵,增进知识技能,开发智力,发展人的潜能,使之在素质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往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不突出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束缚的结果,如今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应该突出美育的地位,强化美育的功能,把审美教育提高到素质教育的战略高度。

3.将美育落实到学校教育全过程,构筑一个美的校园生态环境

首先,应注重校园自然环境的建设。校园自然环境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能对人的思想产生潜在的影响。构筑美丽的校园,让学生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获得心情的释放和轻松,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与联系,从而由心底涌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这是任何单一的说教难以达到的境界。

第二,课程设置中增加美育课程与美育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要打破以往音乐、舞蹈、绘画的传统的范围,也要包括手工、建筑等,形式要多样。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或组建各类艺术团体,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以适当引导。同时重要的是要通过课程学习获得正确的“美”的理念和对待“美”的态度。

第三,将“美”的理念引进学校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中。教师要做到着装美、语言美、行为美,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做好榜样;在学校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每个生命个体,体现人人平等;在后勤服务中体验人性的善良,感受人情的温暖。

有了这样美的校园生态环境,美丑自然可辨,善恶的价值标准自然就建立起来了,并且良性的道德生态环境自然会培育出“真实的道德”。

4构筑学校、家庭和社会统一的“大美育”体系

学校德育的成果需要社会和家庭的肯定才真正有效,因此在道德教育方式与道德信念上需要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但是学校的道德理念与社会中流行的道德观念往往有差距、甚至相背离,致使这样的沟通实质上非常困难而且往往没有效果,因此,要在全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审美活动,通过审美活动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获得相同的道德理念,这正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理想。

要构筑“大美育”体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首先政府应该重视美育的社会功能,把美育提高到治国兴邦的重要地位上来,加强对美育的宣传;各城市和乡村应逐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美化自然,让人们住得舒心;各社区应组织多样的艺术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让人们真实地体验人间的道德真情。

让崇高的道德精神飘扬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既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宗旨,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构筑学校、家庭和社会统一的“大美育”体系,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与配合。

参考文献:

[1]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曾繁仁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中介作用[G]∥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3]徐碧辉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G]∥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4]曹廷华,许自强美学与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苑淑娅,马长生美学教程[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孙喜田〕

作者:徐世鼎 刘 涛

道德教育价值问题管理论文 篇2:

教育管理学的新阶段

[摘 要] 任何社会的变迁与转型时期都会对管理学提出新的挑战。笔者从人性理论的假设分析和管理价值观的缺失两方面论述教育管理应从古典管理走向福本管理;福本教育管理就是培养“福本人”“至善人”為目标的完美教育活动与管理方式。福本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既是一种教育价值观,也是一种教育管理方法论,其实质是实现教育组织与教育人在高幸福水平、高道德水平的管理境界下的低教育管理成本、低生命成本和高教育效益的教育管理观,通过福本教育管理这一教育管理的深刻变革,进而解放教育生产力,实现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的大进步、大发展、大繁荣。福本教育管理思想将为我国的教育管理学提供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为我国的教育管理学研究者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为我国的教育管理者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考与实践方式。

[关键词] 人性假设分析;管理价值缺失;生命成本;教育管理效益;福本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7. 121

1 前 言

任何社会的变迁与转型时期都会对管理学提出新的挑战。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进化与完善的时期,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都会在新的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矛盾,诸如教育的功利性导致的社会诚信危机、道德危机,社会财富的增加幸福感反而缺失,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造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等等。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教育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深层次的文化问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文化价值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代人才的成长与价值取向,进而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面对这一情况,作为教育组织、教育管理者应该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思考如何解决在社会进步、社会财富增加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及其新的管理模式的构建问题。笔者在对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及其管理模式进行深刻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智慧,确立以幸福为本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理念。福本教育管理思想将为我国的教育管理学提供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为我国的教育管理学研究者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为我国的教育管理者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考与实践方式。

2 人性理论假设分析:福本管理由教育管理的应然走向必然

面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引发的一系列教育管理学问题,有必要重新审视过去的教育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因此无论是物本的教育管理,还是人本的教育管理;无论是师本为中心的教育管理,还是生本为中心的教育管理都只能解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等三维目标问题,却无法解决管理学中的深层次问题,即以人类幸福为中心的管理文化问题。

时代呼唤教育管理学的变革与创新,呼唤在对过去理论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教育管理理论与模式;而所有的管理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所以管理理论的创新、管理模式的问世都应重新回归到管理学的原点——人性理论的假设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找福本管理由教育管理的应然走向必然的可行性。

不管是社会经济组织理论的研究,还是教育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对人性的本质的时代认识。最早对人性假设理论进行研究的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他提出了对城市组织至善管理的政治人假设。以后各种人性假设理论相继问世,休谟论述了人性与科学的关系,提出了人性是所有科学的基础的论断;麦格雷戈提出了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假设的X、Y理论,从善与恶两个角度阐述人性的两重假设;西斯克认为人性假设是管理行为的基础的思想,孔茨和韦里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人性假设是形成个人和组织行为的(理论)模式的重要依据与基础。在管理学的发展中,诞生了五种人性假设理论,即人在组织中的目的与行为不外乎受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等五种人性假设理论的支配与制约。由于不同时代对人性的认识不同,人性假设理论都会对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方面产生反映。总之不管哪种人性假设理论都是对一定时代管理现实的反映,其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都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都具有时代的合理性与进步性;同时不管哪种人性假设理论在管理上的反映都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它不可穷尽对人性的全面的、整体的认识。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并不感到心灵的极大幸福和高度的社会文明与道德的至上;反而,人类濒临失去家园的危险的时代:河流干涸、森林滥采、大气污染、沙漠化加剧、动物绝种、全球变暖、诚信危机、道德沦丧、轻视生命、吸毒……。面对这些,人性假设理论感到自身的简单、不足,甚至是无能为力。

弗洛伊德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心理分析疗法,虽然在一定时期推动了心事治疗的发展,但面对当代的社会问题、道德问题、心灵问题等也失去往日的功能,因为他没有寻找到人性的心灵之本,他只从一方面回答人类的单一方面的需求,只是实现心灵之本的手段、条件与过程,如经济人假设只能满足人类对物质与财富的需求,自我实现人假设只能满足人类对成就感的需求。

人性的心灵之本与人类的行为的至高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东西方文化均推崇的思想——至善,至善是人性心灵中幸福与道德的完美统一。以至善为中心思想的福本管理就是实现人类幸福与道德统一的理论基础与组织保障,“福本人”是人类心灵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自已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幸福人与道德人的完美统一。

由此可见,从人性理论的假设分析得知,以往人性假设理论只是从人类行为的某个侧面说明管理中的某种具体追求与目标,并没有穷尽组织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的全面与根本,这就必然历史地选择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方式——福本管理,即通过对人性理论的假设分析与研究得出一个创新的命题:福本管理将由教育管理的应然走向必然。

3 管理价值观的追求:教育管理从古典管理走向福本管理

人类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四个发展时期。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产生),代表人物主要有泰勒、法约尔和韦伯;古典管理理论认为提高效率的手段是管理的精确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包括动力理论、人际关系理论、激励理论、领导理论等流派,他们认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是借助于对人的动机、需要、欲望、目的等心理与行为规律的认识,以此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也就是以通过激发人内在的动机、需要、欲望等来实现组织目标。现代管理理论由于受到信息论、现代系统论、控制论、统计学、数学、经济学等思想与研究方法的影响,呈现多元管理理论的格局,如社会系统学派、管理过程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等,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管理学家孔茨把这一时期称为“管理理论丛林”时代。当代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管理学者面对新的社会动荡、科技进步、文化渗透、经济发展与竞争加剧等状况,提出了适应时代的管理思想,主要看重于从战略管理、文化管理、知识管理、国际化战略与跨文化管理等方面展开研究和提出自已的管理思想。

我们从管理思想的历史演变中可知,西方管理理论经过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当代管理理论四个时期,历经了上百年的演变,已经进入到“精密科学”的时代。科学管理思想下的社会管理、知识管理、文化管理、经济管理尤其是企业管理等,并和科技进步下的先进生产工具的诞生、劳动者的教育水平与素质的提高相结合,促进了生产力的大解决、大发展,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显著提高;但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归属感、安全感等在不断下降,而失落感、竞争感、危机感等却在迅速加剧。究其原因,主要是各个时期的管理价值观的缺失与不足。古典管理理论的观点在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偏重于工作效率和生产环节,忽视人本关怀,存在宏观和整体视野的“局部性”缺乏。也就是说古典管理理论注重如何提高生产率,实现管理目标,自然而然就关注企业生产部门内部的研究,而对外在环境尤其是关注人这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从而导致古典管理理论价值观的缺失。

行为科学理论则走向关注人、重视人的作用,却忽视人与环境、制度及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而行为科学家更是“孤立”人类行为原因的复杂系统与结构。因此,行为科学理论存在只注重研究技术与方法的单一与局部性问题,缺失对复杂人类行为提供普遍性的法则,从而导致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价值观的缺失。

现代管理理论的缺陷显而易见表现为:第一,在管理和管理学内涵上的矛盾与不统一。诸如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内涵定义及所包含的内涵存在矛盾,没有统一的思想与意见;第二,在继承与扬弃上存在矛盾,认为以往在管理学方面总结与经验的概括是先验的假设,因而不合理继承而加以摒弃;甚至存在曲解前人提出的有些管理思想、原则而加以抛弃;第三,在认识与理解上存在矛盾与不统一。如语义上,在管理学概念的使用上,各学派在语义的理解上有很大的差异;在管理理论中不同理解导致学者们的矛盾,而相互之间不能理觧,或不愿了解。当代管理理论由于未形成统一的学术流派与思想,因而只是学者个体的努力,当然当代管理理论成果也只是单一的个体理论突破;这种学术环境导致当代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只能是孤立的、片面的思维方式,其研究范式必然是对组织的整体性研究存在缺失与不足。

总之,以泰勒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強调管理的效率和效能,而完全忽视对人以及人的本性的关注;而现代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以牺牲人的本性为代价,强调利用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控制性管理,它虽然从经济学的角度计量组织管理的成本和利润,具有精确性;但在管理中却存在许多无法计量的东西,如心理成本、代价计量、精神面貌等是无法计算的。雷恩认为未来管理思想的任务是需要有一种最具启发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合而为一的意识;泰勒认为他的精神革命可以通过效率把所有人与富裕结合起来;而德鲁克却主张通过管理的实践把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三者利益结合起来。不难理解,这些观点都是以追求灵魂的德性与获得幸福为目标,即以至善为中心的幸福作为管理目的。所以各个时代管理价值观的缺失必然推动教育管理从古典管理走向福本管理。

4 教育管理思想的新理念:福本管理

4.1 福本教育管理的内涵

什么是幸福? 毎个时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释。傅立叶曾统计,古罗马尼禄时期,人们就有278种关于幸福的解释,可见争论之激烈。

关于幸福的本质分类,笔者综述如下七大类:一是认为人类拥有知识、智慧就是幸福,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代表;二是昔勒尼学派等认为幸福就是片面追求物质的享乐、肉体的快乐;三是多葛学派等禁欲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就是崇尚道德高尚与按道德生活,摒弃所有物质欲望和享乐;四是伊壁鸠鲁等认为幸福就是追求精神的快乐、适当的物质享受,幸福就是心灵的无纷扰、身体的无痛苦;五是认为幸福是一种干事的能力,有学者认为幸福就是他所能做的各种事情及能力的函数(1993,Amartya Sen);六是认为幸福是福利的最大化,有学者认为财富是福利的基础,追求福利是人生的目的,为此认为生产力的配置、消费品的分配,都是要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福利(Hobson,1958);七是认为幸福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霍尔巴赫说认为幸福就是人与作用于他的那些因素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

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幸福的理解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人性的一种时代反映,既是人类追求幸福的本性,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动力和目的。“为了人的本性所引导着,为满足不断增长着的需要推动着,为满足自身的幸福所鼓舞着。”

从管理意义上说,幸福就是善的最高境界,以追求幸福生活作为管理目标,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为前提,以人快乐生活与体验为方式,最大化地发挥人的知识、能力、智慧以实现至善的最高境界。洛克、伊壁鸠鲁等哲学家认为幸福就是快乐,德谟克利的观点认为幸福是谨慎和正直,他们都认为幸福与财富无关。其实,幸福除了快乐生活与体验外,还非常注重人的潜能的挖掘与完美境界的实现,即对善的最高境界的追求。Benthan在1789年提出了他的功利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人的趋利避害行为。而Ryff等在1995年提出幸福是快乐与发挥自身潜能而实现的完美体验。福本教育管理就是教育组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至善的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下,采用快乐的教育教学与体验方式,构建教育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健全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潜能的运行机制,以最优化的配置办学资源,最大化的调动教育组织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全面与优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福本人”“至善人”为目标的完美教育活动与管理方式。福本教育其实质就是要改变当代人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学习、生活方式,使人类通过管理获得教与学的幸福与快乐。

4.2 福本教育管理的价值追求

神本教育管理包括两个阶段,即原始教育管理阶段与古代教育管理阶段。古代教育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以个别施教作为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这时期的教育管理价值追求呈现低道德与低幸福水平的教育管理境界,呈现低效益、高成本的教育效益观。物本教育管理时期以物质刺激作为激励的主要机制与手段,以最大限度地追求分数、效益与金钱为目的,而丧失对人——师生的关怀、情感的关注、需求的满足。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却感到精神的空虚、情感的缺失、道德的匮乏。这时期的教育管理价值追求呈现出在高幸福水平、低道德水平的教育管理境界下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教育效益观。人本教育管理注重教职员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激励的方式鼓舞教职员的工作热情、事业心与成就感,为教职员营造发挥知识与才能的优良环境与条件,加强教育组织内部的团结与和谐;然而,人本教育管理虽然促使教育组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效益的增长;但人的幸福水平却没有显著提高,相比之下还有下降的趋势。这时期的教育管理价值追求呈现出在低幸福水平、高道德水平的教育管理境界下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教育效益观。

关于检验幸福管理水平的价值判断有三种有代表性的思想:古典经济学认为财富与人们的快乐成正比,财富的多少是间接衡量福利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指标。“伊斯特林悖论”的观点是经济增长、财富增加并不等同于社会福利提高、平均幸福水平提高,而显著影响个人幸福水平的是经济增长以外的因素。人本经济学观点是以生命成本最小化,获取幸福满足的最大化。人类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在生命成本的约束下去实现最大化的幸福满足。

然而,幸福管理的价值判断在当代应该追求什么,笔者综合研究认为,幸福管理的价值判断应是在高幸福水平、高道德水平的管理境界下的低成本、高效益的管理效益观。“如果幸福管理的信息成本和生命成本及其互动耦合成本都很低,则称为最优管理,这是幸福管理要达到的理想境界。”通过管理信息成本的最小化和组织人员的生命成本最小化及其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是福本管理的奋斗目标与价值追求。

總之,以至善为管理目的的管理,笔者称之为福本管理。福本管理就是在对人性理论的假设分析和对过去管理价值观的缺失进行分析与批判的基础上,确立的一种以至善为主旨的新的管理价值观——福本管理观。把这一观点引入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必然要从古典管理走向福本管理,从应然走向必然,即从单纯的追求教学效果、从片面的追求分数、从单一的追求教育管理的自然属性向教学与科研合一、智与德合一、知与能合一、教育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合一转变,培养具有全面发展、张扬个性与特长的创新型人才,从而实现教育组织与教育人在高幸福水平、高道德水平的管理境界下的低教育成本、低生命成本和高教育效益的教育管理幸福观。

5 结 语

本文从人性理论的假设分析和管理价值观的缺失两方面论述教育管理应从古典管理走向福本管理;福本教育管理就是培养“福本人”“至善人”为目标的完美教育活动与管理方式。福本教育管理既是对教育管理发展到新阶段的一种教育价值追求,也是对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方法论的美好期待,其实质是实现教育组织与教育人在高幸福水平、高道德水平的管理境界下的低教育管理成本、低生命成本和高教育效益的教育管理观,通过福本教育管理这一教育管理的深刻变革,进而解放教育生产力,实现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的大进步、大发展、大繁荣。

主要参考文献

[1]孙耀君.管理思想发展史[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2]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韦里克,孔茨.管理学——全球化与创业视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王德清.中外管理思想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5]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6]林志扬.管理学原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7]孙春月.霍尔巴赫论幸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44-48.

作者:胡海建 罗珅

道德教育价值问题管理论文 篇3:

基于大学生道德体验与道德自觉教育价值的研究

【摘要】我国高等院校人才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因而培养我国高等专业人才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涵养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为此我国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类高等院校领导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和交流研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道德体验中的不足与弊端进行研究探讨,分析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道德体验教育以及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更好的促进大学生道德自觉教育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体验;道德自觉;教育价值

前言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具备良好道德素质和高尚道德涵养的高等专业人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因此,我国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类高等院校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的正确道路上继续积极努力探究,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意识修养。但近年来,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考察和道德实践活动中发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认识与道德实践存在错位现象,学生思想道德的实践性较少。虽然,造成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和实践相背离的成因很多,从大体上来说,这和大学生道德体验的缺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基于大学生道德体验的培养,对增进大学生道德自觉教育的价值进行探究。

1大学生道德体验存在的不足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至今,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以教育者为主导的单向管理,以理解理论知识为主的单一评价”曾对计划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里大学生的道德思想觉悟和社会道德素质提升有过积极作用,但对经济社会体制已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来说,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与交融,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使得大学生的道德体验缺失更为明显。

1.1道德体验缺乏动力

从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实践性错位得出,大学生道德体验缺乏动力。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理论知识和实践在实际中没有对知识效仿;在大学生道德体验中收获的快乐、愉悦以及幸福感没有逐步转变为自身的精神需求;在道德体验中大学生没有在社会上、慈善机构上获得与周围人的共鸣、认可以及鼓励等等致使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道德实践体验动力被大大削弱;是使得大学生道德体验缺失的原因之一。

1.2道德体验枯燥

我国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书本课堂教育;一种是校内各种团体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向困难群体捐款捐物、社会公益调查、社区公益性服务等活动。对前者,真正从事过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人内心都有深刻感悟,现行的高校虽然给学生德育体验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智力、信息、时间、场地以及专门的德育课外的各科教学中设法引入德育内容,班主任、辅导员也“呕心沥血”、“苦口婆心”的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收效甚微,德育体验也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多数大学生认为德育的课堂教育空论无实、形式单一死板,无法真正体会到现实社会中道德体验的关键和意义。

1.3道德体验感悟不深

从我国大学生的道德体验程度上发现,学生从课堂和学校各类活动中的体验感悟不深,只是应付式的完成规定教育任务,甚少再进行深入探讨和沟通;在教师、辅导员的工作中发现,对于德育体验教师、辅导员也没有过多的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因此,加强教师对学生德育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

2道德体验促进道德自觉教育的价值

道德是人的内在精神需求,是一种判断的自觉性行为需要不断的培养和引导,因此道德体验就成为了道德从理论认识转化为自觉认识的中介。学生只有在道德体验中感受到了喜悦、情感幸福的精神需求并主动寻求,道德自觉教育才达到应有价值。因此,道德体验置身教育行为中,对大学生的道德自觉不可或缺的教育价值,应给予高度重视。

2.1道德教育感情建立

在传统德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手段就是在学生意识中编织一张道德和理论的知识网,使大学生对道德知识可以倒背如流。但因此大学生的道德理论仅限于书本和记忆中,这也是德育教育最大的失败[1]。为改变此现状,针对大学生的德育体验不足也经行了探究;例如:浙江某所高校大学在校内大胆尝试“道德银行”的开设,卓有成效。促使了大学生对于道德理论实践化的的客观影响,也为大学生提高自身道德情感感悟,逐步提升道德自觉教育建立基础。

2.2道德教育与自觉教育价值一致

从现行的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体验的含量以及道德教育现状上看,道德体验的实践状态决定着德育教育的魅力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反映了大学生对道德教育本身的感情投入、心态倾向和行为反应。传统德育教育是一种以训诫代替引导、以生硬事件代替亲切提醒的道德教育[2]。对于不断追求个性和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来讲,缺乏吸引力、缺乏实际生活价值,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大学生对道德修养的兴趣和好奇心。构建好道德教育的体验,就是使道德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到的的存在价值,更好的凸显道德实践特性。

2.3改善道德体验和道德自觉教育价值

在传统的纪律约束为手段的道德教育中,教师讲授的道德理论知识与教师之间存在差异现象。即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思想道德知识,教师自身可能没有体验,甚者抱有不信态度,但在课堂中却头头是道的讲解,这样的道德教育,其本身就属于不道德的。此外,传统道德在道德教育的过程外,辅以严格的纪律约束,过多强调了教师对大学生的限制和规定,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大学生作为实践体验者的实践和参与机会[3]。因此,改善道德体验,增强学生与现实发生体验的关联性、增加对共同参与规范制定的理解,从而摆脱道德教育脱离体验的弊端,改善道德自觉教育的价值。

2.4增强道德教育体验和道德自覺教育价值的建议

增强大学生道德体验,是道德体验从道德教育理论知识转换到道德实践的切入点,加快创建大学生的德育自觉教育价值的新局面。在新格局中变教师为引导者,指导学生与教师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平等交;唤醒和激发教师和大学生的道德体验,建立新的道德体验;同时通过及时交流、沟通,增强大学生道德体验,使得大学生在道德的自觉教育价值上强化学生主体在道德行为中的美好体验不断持续和保持[4]。

3结语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是一件繁杂的心态系统工作,要依赖于诸多的因素一同参与。从增加大学生道德体验的教育手段入手,不但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还可以以大学生道德教育体验为改革发展道德教育实践性的突破口,不仅推动了高校内部有关制度的改革创新,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道德自觉教育的价值的新层次。

参考文献

[1]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12-33.

[2]陶丽.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成长轨迹研究[D].辽宁大学.2010:45-65.

[3]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65-78.

[4]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76-98.

作者:段云芬

上一篇:语文教学策略研究分析论文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科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