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家庭教育论文

2022-04-30

优良家风是产生于家庭生活的,对家庭成员言行具有指引性和规范性,具有代际传播价值的积极、正面、稳定的家庭风气。优良家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涵育中学生优良道德人格,促进中学生道德社会化,推动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价值,效果是中学教育难以取代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家庭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家庭教育论文 篇1:

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特点研究

摘 要:采用《中学生道德敏感性问卷》对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特点进行研究表明:(1)中学生道德敏感性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各因素具有相对的平衡性。(2)中学生道德敏感性总分的年级主效应显著、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显著:随着年级的增长,道德敏感性总分逐渐下降;独生男的道德敏感性低于非独生男的道德敏感性,而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高于非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3)中学生在责任敏感性、规范敏感性、情绪敏感性和人际敏感性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年级越高,道德敏感性各维度的得分越低。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特点

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飞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7。

①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BEA090062)的资助。

一、引言

传统品德心理研究把道德心理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虽然有助于对道德心理过程的细致分析,却不能全面解释复杂的道德现象。面对这一困境,以科尔伯格的学生莱斯特为代表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伦理发展研究中心于1983年提出了道德心理的四成分模型。这四种心理成分是:道德敏感性( Moral Sensitivity )、道德判断( Moral Judgment )、道德动机(Moral Motivation)和道德品质(Moral Character )。[1]其中,道德敏感性是指对道德环境的敏感理解,对道德因素及其隐含意义的敏感意识,对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有敏锐的认识、深刻的移情,对他人角色的感悟,对一些经常出现的情境能从道德角度加以解释,对自己的直觉和情绪反应有道德上的深刻理解。大多研究者认为,道德敏感性包含了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具有道德敏感性的人在采取某种行动对待别人之前,较能准确地预见行为的后果,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具有很强的移情能力。

研究表明,青少年道德敏感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性别。一些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慎重,更关注一般的伦理问题,表现出更高的道德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道德敏感性。(2)经验与教育。Lindsey的研究发现,那些获得博士学位的被试在道德敏感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學士或硕士学位被试。[2](3)人格因素。有研究者提出,自我监控和伦理倾向性可能与道德敏感性有关。[3](4)个体的道德图式。Narvaez发现,个体的道德图式不同,他们的道德判断不同,道德敏感性也有差别。[4](5)角色卷入。研究表明,作为受害者的道德敏感性比作为犯过者和观察者的道德敏感性低。[5](6)移情。具有较高道德移情水平的个体往往具有较强的道德敏感性,有较高的观点采择水平和角色承担能力。(7)背景因素。背景的不确定性、个体的专业背景和道德问题自身的特征等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道德敏感性。[6]

道德敏感性的测评有多种方式。国外道德敏感性的测量工具可分为三大类:(1)基于认知和情感反应的测量。较有代表性的是牙科领域的道德敏感性测量((Dental Ethical Sensitivity Test,简称DEST) ,以及测量电视观众道德敏感性、种族伦理敏感性、情报人员道德敏感性和咨询师督导中的道德敏感性的量表。(2)基于认知反应的测量。研究者分别探讨了医学领域、科学、会计和商业等不同领域道德敏感性的评估方法。(3)基于认知及对其重要性定位的测量。比如,审计人员道德敏感性测量和营销中的道德敏感性测量。国内关于道德敏感性测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比较有代表的有:曲学丽编制的《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问卷》,郑信军编制的《倾向性道德敏感问卷(DMSQ)》,李琳琳编制的《公务员道德敏感性问卷》,杜飞月编制的《中学生道德敏感性问卷》等。

尽管道德敏感性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成就,但当前对中小学生道德敏感性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相关研究也大多是理论分析,缺乏实证调查研究。因此,本研究拟对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特点进行初步研究,为中学德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方法

(一)被试

选取初一、初二和高一共480名学生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449份,有效率为93.5%。其中男生242人,女生207人;初一年级152人,初二年级191人,高一年级106人;独生子女366人,非独生子女83人;担任班干部的165人,不担任班干部的284人;年龄处于10岁—17岁之间,平均年龄13.96岁。

(二)工具

中学生道德敏感性问卷。该问卷由35个项目组成,采用5点记分,可以测查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四个因素:责任敏感性、规范敏感性、情绪敏感性和人际敏感性。其中责任敏感性包括两个小因素:宽容和责任归属;规范敏感性包括两个小因素:社会公德意识和尊重他人意识;情绪敏感性包括两个小因素:情感表达和情感理解;人际敏感性包括两个小因素:处理人际差异和关爱他人。问卷的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2,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1~0.846。各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538~0.862之间,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179~0.590之间。由此可见,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可以用于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特点研究。

(三)程序

团体施测,所有被试完成调查问卷。

三、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1,中学生道德敏感性总均分(所有题目得分之和/问卷题目数)为3.5745,各因素的平均分(该因素所有题目得分之和/该因素题目数)相差不大。

为了解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特点,以年级、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为自变量,以中学生道德敏感性问卷的总分和四个因素分数为因变量,进行了3(年级)×2(性别)×2(是否独生子女)MANOVA分析(表2)。

结果表明: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总分(F总=347.720,p=0.001)及四个因素分数(F1=61.258,p=0.001;F2=507.242,p=0.001;F3=140.288,p=0.001;F4=186.442,p=0.001)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道德敏感性总分(F=3.871,p=0.05)與情绪敏感性分数(F=6.887,p=0.01)存在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规范敏感性分数(F=5.053,p=0.01)存在年级、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其他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进一步分析(LSD)发现,年级越高,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总分及四个因素分数越低;独生男道德敏感性总分和情绪敏感性分数明显低于非独生男,而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总分和情绪敏感性分数明显高于非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

四、讨论

研究发现,中学生道德敏感性总均分为3.5745,说明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各因素具有相对的平衡性。

年级对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总分及四个因素分数具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结果和前人的研究似乎有所出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方面,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道德敏感性也受到经验的影响,随着年级的增长,中学生的社会接触面越来越广,许多不良风气和思想侵袭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如好人难做,好事难为,见义不为的现象时有发生,助人为乐难成风尚。所有这一切,对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少年学生来讲,无疑会产生误导,造成学生对正面的道德认识产生迷惘。另一方面,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任务原来越重,父母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期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中学生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学习上,而对其他现象关注开始减少。而道德问题是需要分配注意资源的,只有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些问题才可能在决策过程中得以加工处理,否则就可能从决策过程中过滤掉。当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此结论的客观性及其原因,不能据此推论低年级的学生道德发展好于高年级的学生。

性别对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总分及四个因素分数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显示,个体道德敏感性的性别差异更大程度上是研究所假设的情境或者具体道德问题所引起的,而不是真正的道德敏感性差异。

是否独生子女对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总分及四个因素分数的影响不显著。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儿童道德会受到各种不同的社会化因素(比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的影响。年龄越小,父母、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和作用越大。但当儿童进入中小学后,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而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则开始萎缩。前者对所有儿童来说是一种相同的环境,而后者对儿童来说却是一个“个性”的环境。即每一个孩子所面对的父母和家庭都不同,但是他们所面对的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则是相同或相似的。学校、同辈群体以及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给两类儿童营造了一种共同的生活环境和共同的道德标准。所以,正是这种后期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一致性、共同性,使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未出现显著差异。

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这一交互作用主要表现在:独生男的道德敏感性总分和情绪敏感性分数明显低于非独生男,而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总分和情绪敏感性分数明显高于非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这可能和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有关。相对于独生女的家庭教育,在独生男家庭教育中,容易形成过多照顾、过多期望、过分爱护、过度保护等现象,而且没有兄弟姐妹分享父母的爱,没人和他纷争食物和玩具,容易形成霸道、自私、孤独和忽视他人感受的性格,从而导致独生男道德敏感性低于非独生男。而另一方面,人的正常生活离不开与人的交往,人在社会生活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寻求伴侣和友谊的需要,我们称之为亲和需要。亲和需要强烈的人乐于结交朋友,为朋友做事情,对朋友忠诚,尊重朋友和他人,遇事乐于与朋友合作,与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喜欢与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已有研究表明,女性的亲和需要高于男性。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容易产生孤独感,相对非独生女来说,亲和需要更为强烈,而亲和需要正是道德敏感性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表现出独生女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女的得分。

五、结论

(一)中学生的道德敏感性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各因素具有相对的平衡性。

(二)中学生道德敏感性总分的年级主效应显著、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显著:随着年级的增长,道德敏感性总分逐渐下降;独生男的道德敏感性低于非独生男的道德敏感性,而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高于非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

(三)中学生在责任敏感性、规范敏感性、情绪敏感性和人际敏感性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年级越高,道德敏感性各维度的得分越低。

参考文献

[1]Bebeau,M.J.The defining issues test and the four component model: contributions 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002,31(3):271-295.

[2]Lindsey,R,T.Differences in moral sensitivity based on varying levels of counseling training and experien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86,10(8):370-376.

[3]Butterfield,K.D.,Trevino,L.K.,Weaver,G.R.Moral awareness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s:Influences of issue-related and social context factors[J].Human Relations,2000,53:981-1018.

[4]Narvaez,D.The influence of moral schemas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moral narratives in eighth graders and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8,90(1):13-24.

[5]Manfred,S.,Mario,G.,Jurgen,M.,et al. Justice sensitivity: assessment and location in the personality space[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05,21(3):202-211.

[6]Sadler,T.D.Moral sensitivity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resolution of socio-scientific issues[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004,33(3):339-258.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作者:郭本禹 杜飞月

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家庭教育论文 篇2:

先守正再创新:中学展开家风建设教育的理念飞跃

优良家风是产生于家庭生活的,对家庭成员言行具有指引性和规范性,具有代际传播价值的积极、正面、稳定的家庭风气。优良家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涵育中学生优良道德人格,促进中学生道德社会化,推动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价值,效果是中学教育难以取代的。对家校共育而言,优良家风既为其协调推进提供氛围与条件,又是家校共育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当前,家风教育存在观念淡化、功利化取向明显、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家校聚力意识不足的问题。破解家风教育困囿,中学必须以观念更新直面家风建设教育的时代命题,积极组织家长、学生读经典、学理论,深化思想交流,主动开展寻构家风教育的实践活动,引导家长、学生共建家庭愿景,真正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一、优良家风所蕴含的道德教育价值

优良家风能够涵育中学生优良道德人格,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是道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对中学生的道德认知影响巨大,参与决定了中学生对善恶是非的价值判断,并由此形成了特定的道德情感。优良家风会使中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正确的道德动机与坚定道德意志,促使中学生健康成长。中学生多是12~17岁的青少年,他们的道德人格具有独特性,其涵育深刻影响着中学生未来的道德趋势,对中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关键性作用。家风既包含有声有形的言传身教,也包含无声无息的氛围影响,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没有的亲和性,起始于襁褓摇篮的早期性,以及一以贯之的终身性。首先,基于家庭这一“血浓于水”的纽带关系,使得良善品性可以在好的家庭环境中形成;其次,由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早期的优良家风教育就已经对中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再次,无论孩子经历的教育场所如何变化,家庭始终不可脱离,优良家风对中学生的影响伴随生命始终。

促进中学生道德成长,实现道德社会化。优良家风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面社会情感,推进其道德成长。中学生处于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关键期,其道德成长之路也是实现道德社会化的旅程,在此过程中,初中生不断将外界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家风教育的独特性在于其传递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尽管当代中学生存在个性十足,意志品质薄弱的问题,但父母是其情感的源泉,中学生基本对父母具有无条件的信任与依赖,相比于中学校园里教师的三令五申、谆谆教诲,父母的以身作则与榜样力量对中学生的影响更加强大、也更令人信服。优良家风是社会主流风气的缩影,例如爱国、敬业、奉献、诚信等,虽然不会被父母常挂嘴边,但也会将诚实守信等品格作为对孩子的要求。优良的家风通过按照主流社会价值观要求,对中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进行调节与规范,最终使其成为更好的“社会人”。

推动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家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无论商人家庭、干部家庭,还是工人家庭、农民家庭,都具有属于本家族文化的家风特色。正因如此,家风建设教育成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催化剂。尽管中国古代讲求的“三纲五常”已经过时,但是父慈子孝、仁义礼智信等,迄今依然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行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尺,也决定了家庭成员在情感、物质关系上的和谐程度。优良的家风要求父慈子孝、仁义礼智信,在这样的家风沐浴之下,中学生就会与人为善、至真至诚,相反,在不好的家庭中成长,中学生就很难做到与人和睦相处,甚至会从某些家庭成员身上沾染反社会行为,对其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危害社会和谐。此外,优良家风为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稳定、积极的正能量,通过家庭成员相互传递、相互影响,自然而然会成为中学生的价值诉求,成为其未来人生道路的指明灯。

二、当前家风教育现状

家风教育观念淡化。当今社会正发生重大变革,尽管家庭仍是社会基本组成,家庭建设的基础性作用也变得更强,但是家庭内部关系、结构、功能却因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而悄然改变,我们必须承认,家风教育观念淡化也在其中。在2014年央视推出“家风”系列主题报道之前,“家风”一词已经很长时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传统家庭重视基本道德观念,而今天的家庭更加注重平等互惠的利益观,这使得家庭成员关系、家庭观念都变得较为淡漠。在农村社会,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导致大量农村原生态家庭被拆解、被改变,家庭教育的主导和对象缺乏,家庭生活模式被迫转型,家风教育失去了根基;在城市社会,比邻、同事、朋友等关系往往依附于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人们忙于拼搏奋斗以改善经济条件,因此忽视了家风教育,中学生道德失范的现象频频发生。特别是今天的中学生,多是备受宠爱的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长辈的宠爱使他们容易沾染不良风气,出现社会失范行为。

家风教育功利化取向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文化、价值观一股脑涌入我国,导致了家庭道德伦理滑坡,并体现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上。家长的道德素质和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孩子,家长在“分数唯一”的价值取向上培养孩子、督导孩子,忽视“德”的养成,自然会使家风教育被遗忘,例如很多家长只关心成绩,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采取不闻不问、或迁就姑息的态度,不仅造成与子女的关系疏远,还会使孩子出现厌学、自私、任性等不良品质,甚至走上青少年犯罪的道路;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将自己的理想加在孩子的身上,耗费大量的金钱让中学生参加各种不喜欢的培训机构,这些“问题家长”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种家风教育功利化的取向,及其对孩子为人处世、德行品质的不良影响。可以说,当前的家风教育被严重狭隘化,而且带上了太多功利性色彩,这也是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离开中学,进入大学后却在人际交往和道德品质上面临严重困扰的原因。

家风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在家风教育方式上,很多学校和家庭普遍存在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的问题。很多家长空有家风教育意识,却不知道如何发挥家风教育价值,采取过度保守型、专制型的做派,对中学生天性释放形成了極大制约,甚至使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出现隔阂。这是因为家长过度要求孩子,把关注点延伸到了孩子的交友、集体活动,限制了中学生的个人空间,例如有的家长甚至直接拒绝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这不仅会使中学生容易产生孤僻性格,也会使其视野狭窄、思维缓慢,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合作意识、沟通意识。很多学校重成绩、轻家风,不愿不会不敢同学生家长交流,任由其保守型家风教育或放任型家风教育蔓延,片面地认为学校只负责成绩、不负责教养,更谈不上对家风教育提供帮助了。

家校聚力意识不足。家风教育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还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互融合,同向发力,是一项系统化、长期性的工程。然而当前家校聚力意识不足,严重影响了家风教育的质量,家庭教育和学校引导的配合度亟须改善。在我国,传统家风教育就缺乏学校的身影,到了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参与家风教育也十分少见。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明显分界,将孩子托付给学校,学校就要全权负责,当中学生回归家庭,学校就不再过问,除了考试成绩以外,似乎没有什么内容能够引起家庭、学校沟通交流的兴趣了。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家庭与学校的一致性决定了教育的效果,尽管家庭教育是家风教育的核心,学校教育更多起到保证、引导和支持作用,但良好的家风教育来之不易,必须强调家校聚力。

三、中学展开家风建设教育路径选择

家风教育事关中学生健康成长,事关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必须强调中学在家风建设教育上的责任,以观念更新直面家风教育的时代命题,真正做到家校共育,破解当前家风教育面临的困囿。

组织家长、学生读经典、学理论,深化思想交流。我国有重视家风教育的宝贵传统,一些家庭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家风建设教育提供了重要借鉴。为此,中学应发挥自身权威性和影响力优势,通过家长会、交流研讨活动等,引导广大家长、学生学习家风教育经典,如《三字经》《道德经》《论语》等,从中去粗取精,摄取家风教育精华,有能力的学校,可以从中提出家风家训相关的核心思想和语录,将之编录成册,发放给家长和学生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诞生了无数有关家风教育的故事,也有着大量的名人家训,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典故,蕴含着古人教育后代的思想——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必须为孩子提供良好优质的环境;同时,今天社会名流的家庭教育思想,也具有典型意义,如他们对时间管理的重视、对坚忍不拔精神的践行,都足以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到深深震撼,并以其为榜样。

积极开展寻构家风教育的实践活动。现代社会,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风,或清晰或模糊,或停留于长辈要求或真正有益于中学生成长。学校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向广大师生家长征集自己的家风家教故事,从中选取具有普适性、典型性的内容,作为传播案例,让家长和学生感受优良家风的魅力。为了帮助家庭更好建构家庭,中学应积极开展寻构家风教育的实践活动。实践是最好的导师,可以请父母与孩子回忆老一辈人对他们做人做事的要求,并归纳总结,找出中学生的“家风之源”,引导家长对家风教育有更清晰的体认;可以请父母与孩子回忆自己的家风故事,分析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无益的,共同探究“家风之形”。

引导家长、学生共建家庭愿景。在现代社会,传统家庭意识逐渐淡薄,家庭教育好的家长会根据现实需要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但都是在生活中的碎片化指引,并没有约定俗成的“规则”,从育人的角度看,家风建设教育迫切地需要把家风升华提炼为“家训”,中学要引导家长和学生在共同家庭愿景中成长。要对学生和家长提出寻构家风的要求,并基于此建立共同发展愿景,并根据中學生特点,以明确的发展目标总结家训箴言。家训箴言作为学生健康良性成长的原则,需要家长和学生定期回顾和检讨相关内容,并做到认真实践,学校要引导学生每日读家训、实践家训,在监督指引中引导他们实现更好成长。

(责任编辑 林 娟)

作者:谢作俊

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家庭教育论文 篇3:

中学生校外活动的社会化倾向及引导

为了探索中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变化的轨迹,今年上半年,笔者就中学生校外活动的情况,对本市十多个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学生的校外活动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变化是已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社会化的特征。中学生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互动中形成个性,学习社会经验,遵守社会规范,扮演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虽然中学生的社会化并未完全定型,但其趋势是明显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中学生校外活动社会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1.理想逐渐与实际靠近。中学生的校外活动较以前更重个人因素,大多是从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校外活动的内容、场所,并把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素质当作重要的任务,主体性比较明显,初步摆脱了成人的控制。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升学、就业等与他们有切身利益关系的问题,忌谈较高而又与社会现实较远的政治理论,思想逐渐与实际靠近。主体意识得到增强的一大标志是差异性进一步扩大,校外活动的内容、方式、方法各不相同,一哄而上的现象是很少见的。

2.定位比较明确。在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眼里,自己的角色毕竟是学生,读好书,考上理想大学是奋斗目标。于是,他们有做不完的作业,父母也有道不完,说不尽的话,一切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考上理想大学。虽然考上理想大学的目的、动机各不相同,但中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与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比以往认识更清楚了,大多能认识到学习是自己角色的必然要求,离开了学习自身的角色就无法实现。因此,他们校外活动的内容虽呈多样化的特色,但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并未发生动摇,这并不完全是外界压力所致,也包含了中学生的主体自觉。

3.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识。时下,中学生的视野已越来越广,已不再局限于学校、家庭,而是注意到了社会的发展,并力求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识。他们反感中学所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据笔者的问卷调查,63.7%的学生对目前学校教育不满,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差距造成了不少学生的困惑。于是,不少学生学习劲头、动力不足,渴望早日跨进社会,在社会的大潮中锻炼、完善自我,而校外活动则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在校外活动中,他们广泛地接触各种信息,颇有从“书生型”向“社会实践型”转变的趋势。

4.成人化社会行为开始出现。中学生校外活动社会化倾向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已经走上了社会,其广度、深度都是以前无法比拟的。一是校外活动出现了高消费,讲时髦、讲排场的倾向,吃、住、穿、行都具有成人化的色彩,与他们的身份不相称。二是人际交往的成人化,具有一定的功利的成份,请同学帮忙要送礼,出于个人利益也舍得花钱。三是打工者已经出现。比如上街卖报,代看地摊,帮父母看店,少数学生则开始了创业。四是知识学习的生活化。比如,学习洗衣、烹饪、缝纫、做饭、装饰等等。

二、 中学生校外活动社会化的几个特征

1.成才意识得到了增强。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注重个人的发展、成才,中学生也不例外,从所见所闻中已经初步知道发展、成才的重要性,他们渴望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能够出人头地,因而,在校外活动中都会考虑自己的未来,将个人的发展摆在第一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在校外活动中所做的一切都自认为有价值,有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不少同学将考取重点大学作为成才的标志。

2.需要丰富。中学生需要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有质的区别性,中学生的需要是丰富多彩的,有渴求知识的需要,升学、就业的需要,培养能力的需要,渴望友谊和爱情的需要,进取成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娱乐的需要等等,体现出丰富多彩性;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中学生具体情况不同,他们需要的差别也很大,正因需要存在差异性,导致了其校外活动的多样化,但由于中学生毕竟是学生,学习对他们来讲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因此其他的活动一般都会让位于学习。

3.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是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一代,对新生事物和流行的现象更是积极吸纳、主动接近及率先模仿,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学校内单调乏味的生活形成了很大的反差,由此极大地吸引了中学生,并推动了他们的社会化。另一方面,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看,解决自身的升学,就业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实际,也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大课题,当然,由于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总归是一部分人,其他的学生则面临着其他出路的问题,因此,这一部分学生社会化的心情就更为迫切。

4.同龄群体及大众传媒是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最重要因素。对中学生来讲,同龄群体给以他们的社会化影响远高于父母、学校教师的影响,同龄群体的交往正日益成为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曾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对社会基本原则和社会游戏规则的把握,以及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不是由传统社会、学校教育、家庭来完成。足见,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5.身心发展不成熟又决定了中学生社会化的不成熟。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半成人半小孩”的阶段,身心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又未完全成熟。因此,他们的社会化很难谈得上真正成熟。一种情况是社会化不足,表现在一部分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滞后,在自我定位上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人际交往上表现的过于敏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另一种情况是社会化过度,即心理发展水平超出了其所处年龄阶段所要求的水平,这其中又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少年老成,二是唯他人和社会是从,忽略、丧失了个性。

三、 针对中学生校外活动社会化倾向应采取的引导措施

时下,中学生的校外活动实际上是处在一种放任的地步,在不少同志眼里,加强中学生的校内教育是对的,而对学生的校外活动则重视不够,以为只要不出事就行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我们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教师的头脑,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对学生校外活动出现的积极因素,予以肯定,而对中学生校外活动出现的消极因素则要坚决地制止。

1.加强中学生的角色意识教育。不同时代,青年社会责任的内容不同,在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的社会责任是拯救祖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是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党和人民对青年寄予了莫大的希望。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讲: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去奋斗。中学生的社会化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角色,否则,其社会化就会失去方向。为此,我们应加强中学生的角色意识教育,使其明确自身的角色,尤其要引导中学生努力学好知识,增强才干,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打下基础。

2.用教师优秀的品德来影响中学生社会化。通过榜样来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为他们提供他们愿意模仿的行为模式,这可以推动中学生对一定行为方式的掌握。当然,中学生并非模仿他们看到的任何一个行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证明,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来影响中学生的社会化是一个好方法,我们尤其要发挥教师优秀道德情感的作用,因为教师优秀的道德情感对中学生的社会情感具有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别林斯基说: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对学生爱得有多深,责任心就有多强,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可使中学生受到感染、感动、感化,这将有利于其包括社会责任感在内的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这可确保其社会化的正确进行。

3.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管理体制。我们应树立全员育人的观点,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文章,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校外业余时间的教育管理综合起来,将校外活动时间开辟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又一个育人领域。必须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学校要把校外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中学生校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中学生校外活动的领导。我们要大力优化社会环境,提供中学生校外活动的优良环境。校外教育机构包括少年宫,青年宫,文化宫,图书馆,博物馆。他们负有为开展多种校外活动提供物质条件,以及帮助学校开展校外活动的责任。家庭在指导学生的校外活动中也是有自己优势的,只是家庭教育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重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强化学生的成才意识。残酷的社会竞争要求中学生社会化关注点应落在提高自身素质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时间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机遇,也为社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天地。俗话说得好,“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校外活动可起到校内课堂学习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外活动为中学生的成才服务。然而,从中学生现状来看,假如我们把学生校外活动的时间分为有益时间和无益时间,有益时间即中学生在校外自由时间放在有益于自身健康成长的活动上,无益时间即学生把校外自由时间放在无益于,甚至是有害于自身健康成长的活动上,中学生校外活动的有益时间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对学生疏于管理,使中学生的校外活动放任自由。实际上,没有规则不成方圆,中学生的社会化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作用下才能完成。为此,我们要注重中学生的规则教育,加强对中学生校外活动的考核,使之走上健康的轨迹。

5.正确处理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社会化与个性化协调统一是中学教育的理想境界,我们不能无视中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以超过他们年龄层次的行为标准来要求他们的言行,从而导致他们心理过度社会化。俄罗斯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认为“跨越成年时期而进入老年时期的青年人,就像年迈老朽要装青年人一样,是令人生厌的,任何事物只有本身和谐,自身相称时,才显得美好、优雅。凡事各有其序。勉强的、过早成熟的儿童是精神上的畸形儿。任何过早的成熟都不啻是对童真的破坏。”假如中学生的个性化无法实现,其社会化是很难真正实现的。因此,我们应尊重中学生的选择,注重其自主性意识的培养。要创造有利其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教师盲目的包办他们的校外活动是不行的。

6.加速培养学生校外活动的骨干力量。从中学生校外活动的现状来看,他们的校外活动往往以非正式群体的形式出现,在群体中往往会出现所谓“领袖人物”,这些“领袖人物”自发形成并在整个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而中学生校外活动的状况受这些“领袖人物”的影响极大,“领袖人物”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中学生校外活动的性质与好坏。因此,提高其素质是优化中学生校外活动的重要方法,必须加强对“领袖人物”的教育引导工作,致力于其素质的提高,这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学生校外活动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社会化的科学进行。

(责任编辑孙晓雯)

作者:万 成

上一篇: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论文下一篇:抗挫折教育下的积极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