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管理论文

2022-04-20

新课程语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自身状况,自主思考做什么甚至怎么做,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主动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获取知识和提高技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应运而生。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新课程语文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课程语文管理论文 篇1:

新课程语文教学评价研究

摘 要:新课程语文倡导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完善、健全、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评价应保证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应纳入语文学习全过程,应促进语文教学和教师的发展,应利于建立多元化、多样性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评价

文献标志码:A

当前,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评价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一、评价应保证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造就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

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怎样切实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首先,应明确如何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全面素质问题。在美国,中学生升大学不只是凭一次性测试,还需要有三位权威人士的推荐信、在校学习成绩、SAT或ACT的成绩、个人作文(说明自己的特点和志向)。这些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人品、秉性、智力、潜能等,而不仅限于学科成绩。美国许多大学垂青那些全面发展的具有领导能力的乐于奉献社会的人才,而鄙视书呆子,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因此,无论对学生个人或对校领导和教师的评价不能仅看学科成绩,更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语文倡导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完整人格的人。语文课程目标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提出情感态度,即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爱国情怀、国际视野等,这些涉及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如果说上个世纪末,基础教育语文课改突出了语言的工具性——语言的交际使用,那么,新世纪课改又凸显了语言教学的人文性,这符合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的需要。有人说得好,“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背离人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就会产生巨大的消极力量。越是科技的高度发展,越是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案养的并重培养,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合一”。既然如此,人文精神便应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也应通过评价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其实,以教科书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包括配合教科书的评价手册)提供了大量渗透着思想情感教育的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学生的素质当然不只是人文素养,还有很重要的方面,即学习能力。学生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语文教学应起排头兵的作用。学习能力应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的能力,这与把学习能力限于智力范畴的传统观念有根本的不同。有了积极的态度就比较容易发生兴趣,有助于发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会善于发现、探究、质疑、判断、分析、批判直至解决问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从教学内容、结构、编排,到课文、练习、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力求满足课程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而评价体系也需保证实现这项目标。

二、评价应纳入语文学习全过程

评价纳入学习过程,可以成为优化学习过程的促进剂。传统的评价观局限于语文的考查和测试,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改进语文教学。现代评价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终身学习的能力,当然不能仅靠考查和测试来评价。评价要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习是终身的活动,评价也伴随终身。不断自觉地或自主地了解自己的进步,评定成绩,发现优势和不足,就会有“自知之明”,明确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直接起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在教学的各个步骤中及时做出反馈会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教学过程中的评价通过肯定成绩,给学生以成功感,可促进和激励学生发展尚待开发的能力,也就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认识不足,恢复自信,提高学习能力,变弱势为强势。为了有效地促进学习,评价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语文教学中尤为突出,由于学生的背景、基础和秉性不同,出现差异是难免的,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尊重、关爱和帮助。这就要求评价角度、方式、手段多样化,以适应不同个性学生的需要。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还有诊断性的测验,这种测验经常紧密配合教学,检查教学效果。其形式灵活多样,一般随堂进行,时间可长可短;有时为当堂巩固性检测,有时为单元或阶段检测。传统的小测验往往形式单一,多为单项知识点测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评价试验项目设计了一套评价系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习能力。中学生评价手册提供了大量听、说、读、写微技能系统训练的材料,其中有专项和综合训练与评价,还有任务型活动的评价材料。这一试验项目的目标是“自主求知、自主行动、群体合作、探究问题、体验生存、体验生长、独立创新、反思自律”。这一套从小学到高中的评价手册为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评价开创了一个范例,起到了促进学习的作用。

三、评价应促进语文教学和教师的发展

1.改变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的现象,以评价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师的发展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以评价“结果”为目的,过分重视中考、高考,把过多的时间用于考试题型的训练。教师守着教科书、教辅和考试资料,强行向学生灌输与考试相关的知识,自己也无暇读书、学习和开展科学研究,因此难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久而久之,不少教师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萎缩,语文教学仅限于所教的课本知识,教学方法呆板,思路封闭,课堂沉闷,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其结果即使一部分学生的考分高了,所付出的代价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也阻滞了教师的发展。这是绝对不可取的,这与我们基础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我们的民族要复兴,就必须具有创新的精神,要培养创新精神就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语文教学尤其重要。因此,应加强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

2.改变只注重单项评价的现象,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

传统的教师评价是自上而下的考核,往往注重的是教师某一方面的表现,最常见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无形中学生的考试分数成了考核教师的量化硬指标。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教学实践不仅丰富多彩,充满探究和创造性,而且富有个性特点。同时,教学工作的成绩是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非一朝一夕能见分晓的,仅靠一两次单项评价难免会出偏差。因此,教师的评价应以自我评价为主,在尊重教师的个性心理、职业素养、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基础上进行全面评价,这样才会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现实中,有不少年青教师对教学改革满怀热情,大胆试验新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考试成绩提高不明显。如果教学得法而成绩不佳,就需要研究测试的方法是否得当。教学与评价脱节,就会出现问题。解决的办法不外乎有两种:加强测试题的综合性、交际性、语境化;加强教学中的双基训练。遗憾的是,单项评价对这些年青教师的试验常持否定的态度,结果必然会挫伤教师的创新的积极性。

3.改变应试背景下的竞争机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建课程文化

传统的评价搞甄别,“分数排队”,不关心教师的发展,常影响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的团结和协作。学生被分成三六九等,他们的多元智能、个性差异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也会造成部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紧张。现代评价体系重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新的学习方式主张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策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师的角色有时要由指导者变为合作者。教师“知识权威”的地位在下降,但咨询、顾问、点拨的作用在增强。同样的,教师问、教师与领导之间也可以建立民主、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现在面对语文新课程的挑战,各学校的教师和领导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克服困难,共享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共建课程文化。

四、建立多元化、多样性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融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为了建立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需要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关注,并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自我评价要求学生进行反思,肯定自己的进步、成绩与问题。新课程语文教材都设计了学生自评的项目,有表格或评价表。要作自我评价,须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每个学生自评的同时,还要为同伴的课堂表现写评语,主要写优点和改进建议。这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关心和帮助,也可以全面地、公正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在传统评价中通常体现为教师给学生写评语。现在,教师要指导和管理学生自评和互评,同学生一起反思,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确定改进语文教与学的目标。除了写评语,教师还可采用日常记录、日志、评价表、座谈等评价形式。家长评价也很重要,因为家长最了解学生,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材料应让家长定期阅读,并做出反馈。而且,如今亲子学习相当普遍,家长采用记录、日记或周记、交谈等形式参与评价,定会加强家长和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形式多样化首先体现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上,既关注语文学习的结果,又关注语文学习的过程。目前要强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故又称作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评价还可给学生创设平台,让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进行比较、归纳、反思,鼓励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知识。形成性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较强,可采用的形式很多,除上述自评、互评等外,还有学习活动评比、作业评定、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平时测验、周记等。一般采用描述性评价(定性分析)、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

总之,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正处于改革创新的阶段。这不是一个“破旧出新”的过程,而是继承原有的合理的部分,加以发扬或改造,并增加新的内容,使评价体系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过程。

[责任编辑:徐光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张廷远

新课程语文管理论文 篇2:

新课程语文问题教学刍议

新课程语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自身状况,自主思考做什么甚至怎么做,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主动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获取知识和提高技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应运而生。它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提出问题,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建构隐含于问题背后的新知识。近年来,随着语文问题教学模式的逐步推展,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收到一定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从教学实录中摘引几例:

例一、有位教师教学《像山那样思考》,让学生在课内限时阅读课文,然后自由提问、讨论、交流。由于时间仓促,学生未能仔细阅读,提出的问题要么浮于表面、细微琐碎,要么大而无当,无处下手。诸如:“怎样像山那样思考?”“狼垂死时眼中闪烁着的为什么是‘绿光’?”“‘狼’到底是好动物还是坏动物?”很少能紧扣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狼”是好是坏争论了10—15分钟,最后还是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但教学效果甚微。

例二、有位教师教学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52位学生共提出200多个问题,许多问题只要稍微查阅工具书,马上就可解决。更多问题集中在: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章的主人翁是怎样一个人?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这些问题本身并不错,但可用于每篇文章,这说明同学还未掌握阅读要领,未能真正深入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例三、有位教师教学郁达夫《江南的冬景》,52位学生共提出150多个问题,筛选出紧扣课文提出的二十个问题在课堂上讨论: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郁达夫是怎样表现它的明朗的情调的?文章写了哪几幅画面?你最喜欢哪幅?由于课堂抓住了有效的中心问题,大家讨论热烈而有序,还不时派生出许多很有价值的新问题,但由于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许多问题未能深入探讨,匆匆收场。

再者,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课堂话语权常常被一部分语文程度较好、性格外向的学生掌控,而个别学生因基础薄弱或胆小内向,只好闲坐一旁,看看热闹,或干脆忙于其它事务。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作出如下几点粗浅的思考和建议:

一、建立知识基础,筛选有效问题

基于问题的教学,关键在于要设置有效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焦点所在。如何才能提出有效问题呢?我觉得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课例引路。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有价值的问题应是独特的、有个性的,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白像上述《一个人的遭遇》提出的那几个问题,是共性的,而每个人的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要使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必须深入文本。其次,要让学生知道,语文新教材每单元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价值的问题应该符合单元教学要求。比如《江南的冬景》那一单元都是感悟自然的佳作,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特征,领会散文的语言特色,体悟作品丰富的意蕴。问题的提出就应该围绕文章的结构、语言、意蕴展开,只有找对了方向,才能正确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口,才能更有效地理解文本。再次,要让学生知道有价值的问题,要有新颖性,要能引发人思考。像“肖洛霍夫的生平”,“肖洛霍夫的代表作”等问题,只需查阅一下资料就行了,这类问题同学们可在课外完成,课内应讨论的是诸如“为什么‘在战争胜利的那一天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但是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为什么遇见凡尼亚‘我的眼泪怎么也忍不住了’?”这类能够紧扣单元教学要点,深入文本精髓的问题。

2.课前预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与学校图书馆、信息组联系,列出有关工具书、因特网、录像等信息资料的来源,并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应一般提前一周通知学生预习课文,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学贵有疑,对于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规定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当成书面作业完成。

3.精心筛选。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阅读兴趣以及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存在难易不等、层次高低的差别。教师应先将问题汇总,印发给各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合议界定,从中选出最适合探究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将学生经过小组合议界定过的问题,根据新教材的单元教学要求进行大致编排,力求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问题,设置出课堂讨论的大致流程。(如上述《江南冬景》)问题编排时要顾及思维难易程度,要有起伏,要将文章中所呈现出的有价值的语文知识有机地挂靠在主线问题上,鼓励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沿着这条主线,不断提出新的问题,生成新的认识。再次,本着语文课堂教学“听、说、读、写”的训练原则,巧妙安排训练方式,绝不能只以听、说来替代读、写训练,真正做到将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二、掌控课堂方向,师生共建共创

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目前存在这样的误区:有的教师,一方面因新课程提倡以生为本,提倡生成教学,不敢干预学生的讨论;另一方面又怕被学生的问题难住,只好听之任之,甚而被逼无奈,含糊应对。课堂上热热闹闹,事无巨细,问题一个接一个,你一言,我一语,各不相让,常常处于无序状态。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基于问题的教学必需顾及下述两个方面:

1.教师要和学生分享课堂控制权,引导课堂方向

新课程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完全掌控课堂的局面,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鉴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及求知的方法尚不成熟,在课堂秩序的制定和课堂纪律规范的把握以及课程进展的走向等问题上,应该让他们参与,以期培养他们管理课堂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放权,否则,将导致课堂的无序状态。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分享课堂控制权,尊重学生,逐步放权,让学生真正能够自我调控时,教师才能成功地培养出负有责任感的自我学习者。

下列一些策略有助于教师挖掘学生自我能力,而不至于迷失课堂方向:

①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引导者,更是参与者。学生质疑并不排除教师的提问和释疑。有些学生讨论的问题偏离了课堂预设的主导方向,不能体现教学的重点,教师就应该参与其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路回归教学正轨。

②教师应把学生看成课堂的主人,问题的真正拥有者,应鼓励并尊重学生表达真实的看法和观点。对于学生提出幼稚的古怪的问题切勿冷嘲热讽,允许出错,允许保留,鼓励质疑,鼓励争辩,但不能放任自由,要通过步步引导,多方对话,让学生逐步走出偏执和幼稚,培养他们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教师要面临更高的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具有更广泛的知识,不断扩大知识空间,了解相近学科知识体系;课堂上遇到拿不准的问题,要坦诚承认自己的不足,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与生共建共创,教学相长。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谙熟一些必要的学习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激励学生思考,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2.学生要自觉确立主体意识,担当课堂主角

新课程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而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问题为中心,以此为课堂对话与交流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怀着探究问题的心态深入文本,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展开深度思维。

①多层解读。语文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在他所处的生存背景中,为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创作的。解读这样的文本,作为学生,就是要以一个积极参与者的姿态站在与文本作者平等的地位上,努力与文本作者进行情感交流,既要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尊重文本作者原始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做到知人论世,又要独立思考,主动建构,富有创意地生成新的文本意义。更重要的是在每一次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培养独创精神,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②生生互动。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倡导的就是个体与他人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必须以“问题”为中心,这些“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预设着意义生成的方向,生生之间围绕“问题”不断地质疑、批判、争辩、交流。这样,从意义上直接显示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沟通,智慧上的碰撞,人格上的互补,生命价值认识上的多重生成。

③与师共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习惯于把“已知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担当课堂主角,而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学生应主动与教师交流,特别是在教学的反思总结阶段,应在教师的引发下,学会如何从问题入手,获取语文知识和信息,并运用所学语文知识与信息,对前面语文学习的过程进行回顾、归纳,自我评价、自主总结。这样,既提升了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的实际行为价值,使之与语文课程标准相一致,更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

三、关心弱势群体,谨防两极分化

在实施“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模式”课堂中,不难发现,少数学生因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综合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能力较薄弱,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感到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这种状况如果不引起教师的重视,两极分化将愈来愈严重,这就与新课程的精神相悖。为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应灵活运用一些教学策略:

1.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精选学习内容,因材施教。针对学困生学情,对内涵深刻、意蕴丰富的作品,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放慢教学进度;在容易产生分歧和不同理解层面的关键处因势利导,及时提醒和点拨,使他们不掉队,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2.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优生的潜能,与学困生结对帮扶,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把他们看作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资源,给他们必要的支持和鼓励,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擅长的技能,采用轮流发言、上台板书、表演课本剧等形式,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品尝成功的喜悦。

3.教师要深入学生,制定、完善一些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个人表现给予评价。如制定“发言学分制”,甚至在给学生写评语时,不妨围绕上课发言表现,写些激励的词语,以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力求让每个学生的发展与集体发展平行,真正实现从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王荣林,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镇江。本文编校:老猛

作者:王荣林

新课程语文管理论文 篇3: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知识与能力素质培养探究

【摘 要】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由专家编写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与专家、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等一起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合作者,由只知教书的匠人转变为一个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善于合作的探究者,进而成为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和能力素养的塑造者和培育者。要实现这种角色的转换,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培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师;知识与能力素质

新课程改革经验告诉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主力军,要实现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熟悉新课程理念,参与新课程实践,共同建设语文课程文化,同时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由专家编写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与专家、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等一起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合作者,由只知教书的匠人,转变为一个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善于合作的探究者,进而成为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和能力素养的塑造者和培育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必须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厚实的知识素养、精湛的技能素养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这里仅就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知识与能力素质培养问题略作探究。

一、知识素养

新课程语文框架涉猎内容广泛、丰富,横接中外,纵贯古今,上至天文地理,下到市井风俗,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也必须是一个响当当的“多面手”。语文教师只有集扎实的课程意识和教学觉悟、厚实的语文专业知识、丰富的阅历、传授和重新构建知识的能力于一身,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作为文化火种的传承作用。

1.精深的语文专业知识。精深的语文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内容,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朱熹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师,要想日有长进,日臻成熟,仅有那“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要有一塘水、一池水,而且必须是“活水”。可以说语文教师对专业知识掌握越精深,对教材理解越全面、越透彻,处理问题才能越灵活、越准确,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边教边改、常教常新,才能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

2.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教育理论是操作教学内容的必要工具。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健全,必须要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只有如此,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

3.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吕叔湘说:“教学是一门学问,语文教学是一门大学问。”原因之一就是语文教学要求知识渊博,涉猎广泛,不能偏于一隅,也不能止于一方。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杂家”,要储备丰富的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的相关学科知识,这一点从高考试卷分析中不难看出。从近十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来看,第Ι卷的现代文阅读,科技文考了8次以上,社科文考了2次以上。科技文以时代前沿科技为主,其中以生物科学为主要考察内容的有5次以上。可以说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语文以外的相关知识,恐怕连高考都难以应付。尤其当今社会,中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他们通过大众传媒和网络技术等各种渠道了解到许多新鲜知识,能够提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问题,而且有一定深度,这就对教师的相关知识水平及文化科学素质提出了挑战。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给学生的同时,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吸取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二、能力素质

语文教师的技能主要指的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备的基本功。它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研究创新能力。

1.听、说、读、写能力。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个连别人的话都听不懂的人,一个自己不能清楚、流利地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的人,一个不会读他人文章的人,一个连通顺流畅、中心明确、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文章都不会写的人,是做不好语文教师的。

(1)语文教师的听话能力。语文教师的听话能力必须超过普通人。因为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听话,包括听学生的朗读、问答、讨论、争论等,都必须听记结合,迅速从形式到内容、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及时作出正误的判断。语文教师听话能力不强,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语文教师的说话能力。对语文教学来说,教师的语言艺术几乎可以和教学效果划等号。表达能力强的教师,能把平实的课文讲得妙趣横生。语文教师说话,必须有良好的语言素质、流利畅顺的普通话、良好的教学语言为基础,要讲得简洁精练,准确规范,富于启发性,富有艺术感染力,并蕴含一定哲理性。语文教师要擅长示范、阐述、讲评、牵引,能在幽默风趣、妙语连珠中,动之以情,传之以神,晓之以理,去点拨学生心灵的琴弦,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语文水平的提高。

(3)语文教师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时时离不开阅读,不仅自身要读教材、参考书、教学资料、学生作文、作业日记等,而且要指导学生阅读,所以必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阅读能力,能游刃有余地快速处理文章,给学生以恰当的指点。笔者认为,阅读能力中,语文教师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非常重要,因为语文教师每节课都要分析课文、鉴赏作品。

(4)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写的能力包括写字和写文章两方面。语文教师必须精通写作原理,能熟练写出各类常用文体的文章,并能及时进行教学总结、教学反思、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给学生以示范,给学生以有效指导。

2.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课堂教学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活动。教师在这项活动中既是组织者又是指挥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这一点对语文教师尤为重要。

(1)具有较强的驾驭教材能力。语文教材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材,它由单篇文章组成,知识体系不鲜明,教材灵活性较大,教学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在宏观上能准确地把握文章构成的知识范围和深浅程度,形成整体概念,而且在微观上能控制好每篇文章在整本书中的地位,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安排好教学实施步骤,实现学生有效学习。

(2)具有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力。能有效实施課堂教学,做到学习内容难易适度,学习环境宽松,学习形式多样,教学组织过程科学,学习评价具有包容性,能根据课堂变化,分析出学生的情绪和愿望,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学生情绪的积极、稳定,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具有准确把握学生现状和兴趣爱好的能力。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切记时刻关照教学内容和自己言行,关注全体学生的言行举止和兴趣爱好,重新构建适合学生情况的知识体系,巧妙地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变成学生的兴趣点,科学有效地教学。

3.教学研究创新能力。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善于组织教学的能力,还必须具备接受新信息、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教学研究能力,借助教学理论的指导开展一些教学课题研究,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

语文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同时也是其提高教学水平及能力素质的良好契机,所以,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养、技能素养和心理素质,增强自身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使学生敬佩其人格,仰慕其学识,信赖其能力,赞赏其个性,真正凭借自己的学识和魅力赢得学生,共同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和谐发展。

作者:李化春

上一篇:中小学校园后勤论文下一篇:网格化城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