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论管理论文

2022-04-20

提倡教师在专业实践中反思、培养反思意识和能力是当今教师教育的一个主流观点,反思性实践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在新课程实施中,借鉴反思性实践理论,开展教师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活动,对提高教师课堂管理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课程理论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课程理论管理论文 篇1:

中小学校人文管理的误区及其澄清

近年来,无论是在管理的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关于人文管理的讨论和探索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几乎成了管理界的一股备受青睐的旋风。这股人文管理旋风同样刮进了中小学,强劲地刮起了校长们的热情。但透过旋风,我们不无忧虑,感到热情与误区同在,如不加以理性批判并正明视听恐不利于学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一、 中小学校人文管理的认识误区与澄清

就人文管理这个提法而言,常听常见的说法有“人性管理”、“非理性管理”、“文化管理”、“人本主义管理”、“人本管理”、“人文主义管理”、“人文管理”,等等。说法的不统一说明认识的不统一和不深刻。当然,要搞清何为人文管理,不可避免地要谈到科学管理,因为现实中很多不当说法正是由于对科学管理的理解失当造成的。学校管理现实中,人们对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集中表现为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下面我们就循着科学与人文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试着来澄清误区。

考察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可以发现人文与科学之间关系的一条粗略线索: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文与科学混沌而统一地存在于百科全书式哲学家的思想中——宗教统治下的黑暗的中世纪时期神性代替人性既无人文也无科学可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人文携手反对宗教神学以张扬人性——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与人文依然结盟战斗且产生人道主义但开始孕育唯科学与反科学的因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近现代以来科学与人文开始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科学走向唯科学和科学主义且明显强势于后者,相反人文则走向批判和反对科学的极端人文主义以及对人性中非理性因素过度强调的人本主义)——后现代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的反思发展和人文精神的觉醒而在当代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再趋融合与统一,萨顿甚至在强调人文精神对科学精神控制与改造的基础上倡导“新人文主义”。由此看来,有着内在联系的科学与人文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混沌统一、携手战斗、针锋相对、又趋融合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它们反映到整个20世纪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就表现为管理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也可说是人本主义)两种价值观的争论。如此看来,我们今天要提倡的既不是科学主义管理,也不是人文主义管理或人本主义管理,而应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鉴于历史上“人本”含义中的非理性色彩太浓,笔者不主张使用“人本管理”的说法。当然,出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价值而在一般意义上使用“人本管理”概念也可以)。那么,我们所提倡的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又当如何理解呢?笔者以为,在内涵上,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指分别强调体现科学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求真、求实、求证、探险之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承认人格平等、肯定谋取正当利益的合理性等)的管理;在关系上,科学和人文作为管理的二维,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贯彻始终的一对基本价值关系,他们同时作用和影响管理发展并反映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现实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科学管理,也不存在纯粹的人文管理,尽管有时候可能表现出来的是科学多一点或者人文多一点。如此看来,现实中关于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根本无法剥离开来加以讨论。但需要指出的是,“对立论”反映的是科学主义管理与人文主义管理或人本主义管理的观点分歧,必须警惕它们对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之间关系的迁移性影响。

二、 学校人文管理的实践偏狭与定位

为完成一项有关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课题研究[1],笔者曾调查走访了江西省数十所省级重点中学。不少校长在谈及人文管理及其实际做法时,大都持这种看法并如是实践:自己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做到了尊重和依靠教师、关注和服务教师、激励和引领教师,并营造宽松和谐、协作进取的人文环境。与此同时,笔者在阅读刊物上校长们写的文章时发现,他们理解和践行的人文管理与调查走访的情况很是相似。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于学书校长认为人文管理就应该是校长“展现人格魅力、身正令行,表扬为主、以情暖心,优化氛围、活动融情” [2],福建省某小学余穗玉校长总结的做法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师生、宽而有度,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3] ,贵州省某中学朱正贵校长对人文管理的感悟是“在信任中产生力量、在理解中换取真情、在宽容中凝聚人心” [4] ,四川省优秀校长王定华认为“人文管理的魅力在于细节关怀”[5]等等,甚至有时还能看到或听到把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的言论,即认为人文管理意味着宽松和自由、关心人和重视人,而制度管理则意味着严格和限制、压抑人和忽视人。应当说,校长们站在管理者或领导者的立场从领导行为的维度已经认识到——实施人文管理就意味着自己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且依靠人、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这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且不说这些主张由于太依赖于校长个人修养和水平而容易落空成为标语或口号);而将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的认识或操作就有失偏颇甚至是一种曲解。这种片面和曲解的背后,不仅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水平有待提高,更是反映学校管理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盲点或研究欠缺。那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如何定位呢?

要厘清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首先有必要弄清楚管理的逻辑框架。在较为深入研磨丹尼尔·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克劳德·小乔治的《管理思想史》、占部都美的《现代管理论》、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等国内外数部经典管理思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勾勒出了一个有待完善的管理逻辑框架:人员是管理的核心,目标是管理的导向,组织是管理的平台,科学与人文是管理的二维价值,理论与研究和实践是管理的三种形态,技术、制度、行为、文化是管理的四个层面。其中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有着内在统一性的价值维度,它们不仅反映在人员、目标、组织上,而且在理论(即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及构建)、研究(即管理研究的定性及方法论)、实践(即管理操作的过程及绩效)等三种管理形态上有其体现,但最为直接体现的是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和文化层面上。从整个西方管理的发展史来看,基本上历经了一个重技术、重制度、重行为、重文化的演变过程,而且每个层面又有其内在发展过程。那么四个层面上科学与人文的价值影响到底如何体现呢?事实上,科学与人文两维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四个层面上都有体现,而不是我们习惯中把技术与制度管理当作科学管理,而把行为和文化管理当作人文管理。就管理技术与制度而言,其科学色彩不言而喻,但它们同样需要体现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属性,如管理技术的开发必须考虑管理对象的特点、应用首先取决于员工能否接受、推广必须注意其适用的人文环境等;管理制度的设定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原则、体现对人格的尊敬和保护、制度的执行应当有其人文基础、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就行为和文化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这是比较容易体现人文管理的方面,如实践中校长们对人文管理的认识正是从领导艺术或管理行为这层面出发,但领导行为同样需要讲科学,西方管理思想中就有一个重要的行为科学学派;文化管理可以认为是一个偏重人文的管理方式或层面,反映到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就是现在“流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和知识管理,其实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的作用,因为制度可以制约传统文化负作用的发挥,制度可以使文化具有可操作性,制度有助于塑造新的文化,而且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如此看来,学校的人文管理并不像校长们所理解的那样仅仅体现在其自身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艺术上,而在管理的技术、制度、行为、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用武之地,而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的看法则完全是一种曲解。同理,学校科学管理也是如此。而且依笔者看来,要真正理解和领悟这一观点还必须明确一个认识逻辑:即管理的四个层面都应有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只是具体表现为科学强或科学弱(用线条可表示为“科学强←→科学弱”)、人文强或人文弱(即“人文强←→人文弱”),而非科学与人文各执一端且对立排斥(即“科学←→人文”)。此外,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目标制定、组织设计也同样需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因此,整个管理的逻辑框架都是学校实施人文管理的着力点,也是学校实施科学管理的着力点。

三、 学校管理模式的应然选择——人文化的科学管理

可以说,西方学校管理的发展历程是实实在在地走过了一个鲜明的科学管理甚至是科学主义管理阶段。就拿美国来讲,该国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探索和实践学校的科学管理,如作为学校效率研究前奏的教育测量运动、广为盛行的学校调查运动、斯波尔丁和鲍比特的学校效率论、应用科学管理之典范的葛雷制学校、斯特雷耶的学校成本分析等等 [6],但在同时及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该国的学校管理开始发生由重科学向重人文的转向,如杜威的民主管理哲学、约契的学校人际关系改善论,直至当代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等等,但科学管理传统从未被放弃和消弱。如此看来,科学管理尽管一直是西方学校管理的主旋律,但从未放弃对人文管理的实践追求,并致力于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协调发展和有机融合。这种趋势还将一直延续下去。相形之下,我国学校管理的现状如何呢?我们应当采取何种模式呢?科学管理?人文管理?人文化的科学管理?这也许是校长们最最关心的问题。

1.科学管理异化与不足并存。所谓科学管理,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运用。反观实践,我国中小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科学管理的异化和科学管理的不足等不理想状况。如教师管理制度上,一方面过分地依赖量化指标的评比考核而压抑个性和影响积极性,另一方面培训进修制度因落不到实处而成为摆设;又如很多校长热衷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特色学校的创建而对作为学校技术核心的教学并不真正关心,尽管近些年来“校本教研”比较红火但实效不佳,这与泰罗当年在车间里通过管理技术来实现技术管理的做法相差甚远,新课程改革中的“种种问题” [7]与学校管理者对发生在课堂里的技术细节缺乏兴趣不无关系。由此看来,我们的学校管理在整体上并未达到科学管理模式的要求,但在异化方面却不容乐观。因此,消除学校管理中的科学管理异化现象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管理还任重道远。

2.人文管理因传统负累而独力难支。所谓人文管理,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行为的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在对校长们的人文管理之狭隘理解深表忧虑的同时,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负面影响而不主张在学校管理中单独提倡人文管理模式。因为,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整体上表现为以禁欲主义为目标、以德性主义和人治主义为调控机制,并以小农观念、宗法观念、愚昧观念、人治观念为具体内容 [8]。这在根本上就是一种人治的管理文化,今天不少校长简单地把人文管理仅仅理解为个人魅力的发挥甚至曲解为人情管理(实践中甚至有人曲解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将其与我们所熟悉“人情关系”相等同),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传统人治文化的深层影响。

3.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才是应然选择。既然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不适合于我国学校管理,那么只有从科学与人文二者有机融合的角度去寻求合适的管理模式。首先,由于受传统影响,我国学校管理中人治与人情因素的明显存在,当务之急要实现的是科学管理。反观实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学校规模的巨型化、班级容量的超大化、管理内容的复杂化,如果学校不能真正实现规范、有序的科学管理,恐怕连正常的运行都难以实现,更谈不上什么改革和创新,因此强调科学管理在学校中运用势在必行。其次,现代人文管理的发展趋势要求在管理的各个层面上真正尊重人、认识人、培养人、发展人并实现人之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同时鉴于学校管理实践中非人的、异化的手段与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学校及其管理者在实施科学管理的同时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也即实现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的人性化和人文化。再次,在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着科学发展观精神的理解学习和贯彻落实,我国学校管理的模式也应当实现更新。以此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我们以为在学校管理中体现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当选择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从而克服单一的科学管理弊病和人文管理不足,以实现学校管理中的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协调统一和有机融合。当然,该模式的倡导是针对我国学校管理的整体状况而言的,但就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具体的每一个学校及其每一个管理领域而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孙锦明等.江西省重点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查与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3(8).

[2] 于学书.浅谈人文管理与教师发展,见刘洪涛主编.名优校长谈治校.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 余穗玉.人文管理:学校发展的动力.福建论坛,2006(10).

[4] 朱正贵.对人文管理的感悟.中小学管理,2006(10).

[5] 余小刚,王定华.人文管理的魅力在于细节关怀.四川教育,2006(10).

[6] 陈如平.效率与民主——美国现代教育管理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 文新华.新课改评析一、二、三、四[EB/OL],http://www.54mt.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723,2006/7/29

[8] 冯军.管理价值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付一静)

作者:孙锦明 谢小连

新课程理论管理论文 篇2:

教师课堂管理反性思性实践的条件系统初探

提倡教师在专业实践中反思、培养反思意识和能力是当今教师教育的一个主流观点,反思性实践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在新课程实施中,借鉴反思性实践理论,开展教师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活动,对提高教师课堂管理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那么,应该如何开展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本文尝试对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条件做初步探讨,构建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条件系统,以期对教师课堂管理理论的深化和课堂管理实践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环境的培育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和对部分初中教师的访谈,了解初中教师课堂管理现状、外部环境及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访谈中,高达87.1%的教师认为“面对众多同行坦陈自己在课堂管理中的困惑甚至失败经历”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害怕受到“嘲讽”、“被人看不起”、甚至“批评”。可见,教师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急需一个宽容、理解、支持的环境。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有赖于一个良好环境的培育。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人员、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与教育管理人员都应对教师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给予引导、支持和协作。如果缺少了这种引导、支持和协作,教师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就将难以深入开展,或者浅尝辄止,半途而废,或者不得其法。因此,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对教师养成对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一)营造反思性实践氛围,强化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教育理念

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要在一个真诚信任、民主开放的氛围中才能蓬勃发展。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大胆地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困惑、探讨所关注的问题、交流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可见,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并与他人共享课堂管理的新理念需要一种开放的环境与多元的沟通方式。在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活动中,行为的反馈通常与实际行为无关,它不是评价性的而是形成性的,不是解释性的而是描述性的。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不仅保证了教师能够拥有更多的课堂管理方面的新理念,并且保证这些新理念能够促进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同时,教师的反思习惯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自我修正过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通过反思来获得自我成长的榜样。

(二)完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社会报偿系统

研究表明:实施反思性实践的一个文化障碍在于已有的报偿系统,它强调的是“公开即毁灭综合症”,即若将个人错误公诸于众,就会招致惩罚,这也是导致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成为教师个人内隐行为的重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开展和实施质量。所以,应建立并完善适应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社会报偿系统,这种社会报偿系统应涵盖对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行为的奖励,并将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行为纳入到教师评价的体系之中,为教师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行为留出时间和空间,鼓励教师参加反思性实践的培训,对承认自己在课堂管理问题中存在困惑而不是认为自己能解决课堂管理中的一切问题的教师表示深切的理解与支持。

(三)深化教育改革,为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提供体制保障

在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过程中,提倡建立一种多元的教师同行之间的协作性集体研讨机制,对同一课堂管理事件进行多元化的分析,为每一个参与集体研讨的课堂管理者提供反思的线索和机会,从而促进课堂管理者潜能的开发和管理机智的发展。教师的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当教师得到同行的理解与帮助,并尝试用新的方法来观察、分析自己的课堂管理实践时,教师的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针对教师课堂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典型性事件(包括课堂管理中的成功得意之作和失败之举)展开评述,尽管每一个教师的故事可能在细节上会有所不同,但在这种协作性集体研讨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发现自己个人的故事其实是植根于大家共有的特征和主题之中的,这些主题会逐渐成为集体研讨的焦点,对这些焦点问题的研讨,有助于教师们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推进教师协作性集体研讨的进行,促进教师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的开展。

二、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途径的探索

肖恩在他的《反思性实践者》一书提出,反思可能发生在行动前,也可能发生在行动后,这就是“对行动的反思”。当实践工作者在努力着手改进实践时,通常会试图提出和解决当时的问题,比如在课堂管理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出乎意料的问题,而且总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作出适当的反应,不断调整我们的行为,这就是肖恩的“在行动中的反思”。肖恩认为,反思性实践者既对行动进行反思,也在行动过程中反思,他强调反思性实践的重要性。

探索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途径,必须扎根于日常的课堂管理中,思考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整个发展过程。教师日常的课堂管理是其起点,有反思的课堂管理实践则是二者之间的必要中介或桥梁。教师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过程始于他在日常的课堂管理中所体验到的一些困难和麻烦的事件,始于一些他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即“实践的困境”。由于被置于这样一种“实践的困境”中时,教师会感受到不安全和不确定感,促使他开始回头去分析自己的经历,这种分析可能发生在行动中间,也可能发生在行动结束之后。

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基本过程是:确定问题——观察分析——建立假设——实施行动——发现新问题。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形成有效的反思实践链。在课堂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会面临很多问题,教师要根据某一阶段课堂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这一阶段课堂管理反思的主题,这是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第一步。教师一旦确定了课堂管理反思的主题,就要有目的地长期观察和分析此问题,建立各种假设,来解释问题情景和指导行动,并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进行预测。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可能会应运而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新情境和新问题,从自己的经验中并对自己的时间加以思考。经过反思后制定的新的实践方案也许还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当这个新方案被具体实施的时候,它又可以成为课堂管理者观察和分析的对象,课堂管理者就又可以进行新一轮的反思性实践循环,从而形成有效的反思实践链。

经常性的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可以使教师从经验型的课堂管理者成为一个研究型的课堂管理者,更新教师原有的课堂管理观,改变教师原有的课堂管理行为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管

理水平。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应充分实现“互动”。一是反思性实践与课堂管理行为的互动,反思性实践是为了促进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又可以进一步推动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活动的落实;二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将会产生比任何独立个体开展的反思性实践活动成果之总和更多的反思性实践活动成果;三是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运用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理论来指导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教师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活动来丰富、发展、完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理论。

可见,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环境为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开展与落实提供了可能的空间,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途径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并进一步优化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环境。

三、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评价体系的建立

对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是以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目的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信息,对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教师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得以顺利有效推进的关键,也是教师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机制发展完善的重要条件。

(一)要建立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和难度

实践活动常以追求其价值为目标,实践的价值成为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动力。旰斗学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评价,可以对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现状和价值进行判断,调动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活动、提高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质量,为进一步完善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提供有利的支持与帮助。但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建立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评价体系的难度,因为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不仅关系到课堂管理过程中师生的外显性行为,而且关系到课堂管理过程中师生的内隐性的思维活动。这就大大增加了构建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评价体系的难度。

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评价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就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评价本身而言,它至少应能实现以下的目的和要求:(1)能客观、公正、可靠地鉴别和评定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质量和水平,否则,教师和有关人员就会对评价持否定和怀疑态度,对在评价基础上所做出的各种决策产生抵触情绪;(2)能诊断和发现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过程中较为具体的优点和缺点,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改进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行为提供具体的反馈信息,而不仅仅是给出笼统的结论或进行简单的等级评定。

(二)建立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需要坚实的课堂管理理论和实践作为基础

1.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与评价相关的理论,这是构建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的最基础的理论。(2)与课堂管理评价相关的理论,这是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的一般理论基础。(3)与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相关的理论,这是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的特殊理论基础。

2.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评价体系的实践基础。教师在对课堂管理进行反思时,反思的内容主要指向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行为的原因和效果;学生对管理方式的认同和接纳程度;如果你在课堂上使用的管理方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下一步的打算,以及这样做的原因,你所采取的行动是否足够理智和灵活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形成课堂监控意识,并为教师进一步采取行动提供依据。通过不断地反思与调整实现对课堂的有效管理。

(三)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建立

建立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必须从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整体着眼,要考虑到影响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各个因素;要把多种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关注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效果(终结性评价),还要关注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过程(过程性评价),要考虑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中不仅要有教师的声音,更应倾听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理论工作者、社会其他有关人员的声音。

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虽然,在一定的时期,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始终是处于与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的互动之中的。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理论与具体实践向纵深推进;同时,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理论的深入与具体实践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推进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各个层次都可以成为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评价体系的评价对象:(1)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目标,如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是否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是否切实有效的开展了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活动?在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过程中,对相关的课堂管理资源开发利用得如何?(2)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环境,如社会对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认同度怎样?教师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能力如何?是否把教师的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能力作为对教师进行评价的依据之一?(3)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过程,如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及成果如何?如何进一步改进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

在探索与建立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评价体系时,还应该注意到:必须把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置于一个较为宽泛的视野中审慎地进行分析研究,吸收来自于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之外的信息,更好地完善课堂管理的反思性实践。

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建立,是一个有待继续探讨的研究领域,它与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环境、实施途径之间也存在着互动。一方面,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环境的培育、实施途径的探索与完善,为整个评价体系提供了评价的对象;另一方面,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建立,有助于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环境、实施途径的完善,也会促进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开展与落实,其基本条件包括: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环境的培育、实践途径的探索和评价体系的建立。良好的环境为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有效的实践途径决定了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活动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并收到预期的效果;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发展与完善。以上几个要素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彼此互动,共同构建了教师课堂管理反思性实践的条件系统。

作者:赖 怡

新课程理论管理论文 篇3:

科学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指导解析

【摘要】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有着丰富的管理内容并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当前应在澄清人们对学校管理中推行科学管理的种种误解之基础上,认识到学校实现科学管理是其正常运转的基石和支柱。上述治校理念将会给学校管理带来新的思路。

【关 键 词】科学管理理论;学校管理

泰罗(Taylor.F.W)(1856-1915)作为近代管理理论的先驱,他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建立了一套旨在提高生产效率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管理从此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因此美国人把“科学管理之父”的称号刻在他的墓碑上。科学管理理论不仅在生产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在学校管理领域同样能发挥其独特的管理效用。

一、科学管理理论精要:闪耀着人类理性之光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对他自己和前人管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建立在充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

成就。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芒的管理思想,具体包含如下方面:

一个根本目的:即管理的中心问题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在讲究科学方法的同时,要求劳资双方共同协作。

二条基本原理:一是作业原理——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并以合理利用工时为目的;二是时间研究原理--在动作分解和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剖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要时间,综合多种因素以确定工人合理的工作量标准。

三大管理内容:一是作业管理——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制定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实行激励性的报酬制度;二是组织管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实施有效监督、奉行例外原则;三是管理哲学——科学管理在实质上包含着要求在任何一个具体机构或工业中的管理者和工人进行一场心理革命。

四项管理原则:一是对工作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二是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学会工作;三是与工人亲密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四是把工厂的实际工作在工人同管理人员之间做近乎平均的分配。

细加体察,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这些内容之间通过严密的逻辑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的实质所在是劳资双方密切合作并实现心理革命,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是以科学知识替代个人经验,实现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是改进管理方法。与此同时,该理论体系表现出实践性、科学性、协调性、规范性、效率性等特点,并体现了朴素的人本思想——重视工人的教育与培训、注重发挥协作精神、不主张罚款与克扣工资等。因此,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工商业界、行政机构、学校和医院等非营利性机构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在今天依然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当然,科学管理存在着过于重视技术、恪守“经济人”假设、忽视工人参与决策等历史局限性,所以科学管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科学管理却是万万不能的。

二、为科学管理正名:学校管理中存在着误解

近年来,各种报刊杂志上谈及学校管理时,比较多的在讨论人本管理或非理性管理,很少探讨科学管理的问题,似乎我们的学校管理已然超越了科学管理阶段,甚至进入了所谓的后现代的管理阶段。对于人本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关系是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但其中热心于批判科学管理而力主人本管理的动向尤为值得警惕,因为这种论调有可能造成科学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指导的弱化、虚化甚至走向反面,其结果将从根本上影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进步。因此,该是站出来为科学管理理论指导学校管理正名的时候了,这种正名首先可以从澄清人们对学校管理中运用科学管理理论的误解入手。

一般看来,对学校管理中推行科学管理的批评大致在“四化”:制度化、标准化、数量化、危机化。人们对于科学管理理论指导学校管理的误解可以归为三类:一是根本就不是科学管理,二是没有达到科学管理,三是科学管理过了头,而它们都不是科学管理理论本身应有之义。进一步而言,真正的人本管理其实首先要实现的是科学管理。因为,人之本性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综合体,讲人本管理首先是体现对人之理性的重视,而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对人之理性精神的肯定和张扬。讨论非理性管理,并非指管理本身是非理性的,其实是指对人性中非理性因素的认可和重视,根本上还是诉诸理性的管理即科学管理。如此看来,无论是讲人本管理还是非理性管理,都是科学管理的应有之义。因此,科学管理理论对于学校管理的指导意义不可动摇。

三、学校科学管理:正常运转的基石和支柱

在与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校管理实践中最为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管理者像消防队员,哪儿有火就到哪儿扑救;二是临时动议,随意决策,管理者不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程序决策,而是凭感觉和经验办事;三是工作浮在表面和形式上,难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这样的管理是以随意性和经验性为特点,因而效率不理想且受师生员工的批评与抱怨也就不足为怪。其实,我们缺少的就是通过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而实现学校的科学管理。因此,鉴于科学管理理论具有的系统性、效率性、科学性、人本性等特点和优点,有必要吸取其营养成分为学校管理水平改进和提高服务。

当然,今天在学校管理中推行科学管理,首先要把握两个“度”。一是态度,即要在把握科学管理理论内容与精髓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管理理论可资学校管理借鉴的成分,而不是盲目地“照搬照抄”或“一概拒绝”。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静心阅读经典著作、认真学习科学管理理论的具体内容、掌握其原理和方法、把握其特点和优点、在对学校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动用科学管理理论指导学校管理,以实现学校的科学管理。二是高度,即要求处在时代风口浪尖的学校管理者,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审视现有的各种管理理论,在借鉴和追求学校科学管理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科学管理和其它管理思想(如当下的人本管理思想)结合起来运用,从而避免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历史局限性(如在最初运用于学校组织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因为,唯科学、唯理性、唯标准、唯量化都不是我们所追求和希望的结果,关键是如何合理发挥科学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应有指导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学校规模的巨型化、班级容量的超大化、管理内容的复杂化,如果学校不能真正实现规范、有序的科学管理,恐怕连正常的运行都难以实现,更谈不上什么改革与创新。因此,学校科学管理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石和支柱。具体而言,学校管理中借鉴科学管理原理可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制度。无可否认,我们的学校大都比较重视制度建设,而且有一定成效。但反观实践,更需要重视改观制度建设中的许多盲点、弱点和误区。所谓盲点是指很多学校的规章制度很不健全,存在管理死角;所谓弱点是指有些制度不够科学或没有针对性而流于形式;所谓误区是指有些制度的出台,不仅起不到提高效率和推动学校发展,甚至起反作用。因此,应当运用科学管理原理以指导和加强制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代性。

2. 重视培训。重视培训作为科学管理理论的精华之一,我们不仅要学习其中有关培训的标准、程序、措施,更应当结合当前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制定科学详细的师资培训计划,确立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同时,配置相应的师资力量以及有效的评价手段,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 有效监督。有效监督是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强调监督的过程应明确具体,且具有一定的外显性和可测性。就现实而言,无论是校长决策监督,还是教师教学监督以及学生学业评价,缺乏的正是指标的明确性、可测性和可操作性,因含糊其词而难达共识。有必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工作性质与特点制定出标准明确、程序合理、主体清晰、形式具体的科学监督体制。

4. 强调激励。科学管理理论重视通过超计件定额奖励来激励职工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物质激励无疑依然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有效的基本激励措施,但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时还应与其它的激励理论或激励方法结合起来灵活使用,以达到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之目的。

需要重申的是,我们必须在重读经典并真正掌握它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科学管理理论的有益成分,指导今天的学校管理工作。同时,对于科学管理在学校中的极端泛滥而出现“效率崇拜”的倾向,也是我们不主张而且要坚决反对的。

作者:孙锦明

上一篇:发展下网络教育论文下一篇:中医学形成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