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观新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27

摘要: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具有多项功能。但当今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存在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笔者采用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初步研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简要探讨了优化的策略,尝试为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作出一些努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语文作业观新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作业观新课程改革论文 篇1: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开架式”作业的布置

摘 要:在传统教学的背景下,语文作业逐渐成为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承受了众多的批评和指责。从这种意义上说,作业成为教育问题和矛盾中的替罪羊。新课程实施后,全新的育人理念渗透到语文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新课改理念改变了传统语文作业观,要求语文作业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效率意识,让学生在作业中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因此,“开架式”语文作业应运而生。

关键词:开架式;开架式作业;有效原则;多元理论

所谓“开架式”语文作业,就是在新课程语文背景下,有别于传统的语文作业的一种新型作业布置方式,教师按照自能学习、有效学习和智能理论的策略,立足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主体性,针对班级中语文学科上不同学力和层次的学生,分门别类地进行语文作业布置。

这种“开架式”作业布置方式,是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真正地供其所求,弥补学生在课堂中所听知识的不足,起的是“对症下药”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自主能动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同时在现阶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单纯的行为参与学习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能动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开架式”语文作业的布置

1.“开架式”语文作业布置的遵循原则

(1)精选性原则。实现教学目标的语文作业不是搞传统的“题海”战术。新型的“开架式”作业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按照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精选那些使学生能够对当堂课的内容进行有效消化的,拓展延伸的、举一反三的、触类旁通的作业,也就是要注重作业的质量,通过必要的少数的精选的作业来实现教学目标。

(2)层次性原则。层次性的含义有两点:第一是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难度梯度,让班级中的优、中、后进各个基础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第二是作业的难度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确定,让学生动动脑能思考出答案,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容易,让那些看起来并不是很聪明的学生也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3)探究创新性原则。探究创新性语文作业的设计是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式作业而言的。过去的作业主要是指教师在讲完新课后,通过大量的知识点用书面作业的形式机械地训练学生,让他们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以便在考试中再次呈现。探究创新性的作业则更强调语文学科的开放性,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这类作业让学生通过探究、创新的特定过程获得语文实践技能和情感体验,学会用语文知识来看生活,最终实现新课程理念中的三维目标。

(4)学科渗透性原则。新课改理念强调,每一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在设计语文“开架式”作业时,一定要突破学科本位思想的制约,有意识地在作业中渗透其他科目的知识,能真正实现“大语文”的教育观念,丰富学生的自我知识系统。

2.“开架式”语文作业布置的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研究语文教材,把握全局。在进行新授课之前,先成立各个年级组的语文备课组,利用假期时间共同研究教材和教学用书,结合有关新课程的书籍,拟定下个学期的教学计划,把要求完成的教学目标打印成稿,然后在此基础上,实行分块负责制,各位教师分工合作,明确自己的教案拟写、作业设计的任务。

(2)统筹规划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进行作业分类,统筹规划,也是在备课组的共同研讨下进行。因为语文课本上附有的思考练习题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有着很强的针对性,而且难度适中,这给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提供了首选。但随着我们社会的复杂多变,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源丰富,语文作业的来源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学生手头上总有几本诸如《红对钩》、《龙门辅导》、《决胜中考》、《启东、黄冈密卷》等教辅资料。这些资料为语文作业的“开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外,笔者研究了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发现有比较多的省市的试卷中有开放度很大的试题。这些试题答案的可塑性很强,而我们的学生对这些题目的解答令人不很满意,往往失误较多。这和他们平时接触这类题目太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开架式”作业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题型样式,突出那些开放性、创新性和拓展型的题目。

我们先把作业分成几大类:新授课作业、专题课作业、综合课作业、复习课作业以及综合测试题等。然后在各个类型的作业中,细分为课堂精练题、课堂延伸题、拓展创新题和学科渗透题等。同备课组的老师互助合作,把一学期的作业按照课时、难度跟教学计划相对应,基本做到能向学生每周发一份语文“开架式”作业的“菜单”,这个菜单中的作业兼顾了学生中的各个层面。最后,打印成稿,年级组教师人手一份,在使用的时候,以这个凝结集体智慧的成果为主要蓝本,加上各位教师的自己补充,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3)布置完成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文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大力提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和所学习的知识,自主地选择语文作业,这往往有以下几个优点。

①在语文内容上,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经验系统,有助于学生头脑中“语文知识树”的进一步建构。

②在难度上,则可以给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带来挑战,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因为自主选择“开架式”作业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发了他们有效的学习动机,当然在他们心中就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了。

③在情感态度上,语文学科以其特有的人文情感和人性色彩,把学生引入真善美的世界。比如,坚韧与勤奋、信念与责任、宽容与博爱等。这些让学生在情感层面上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极大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当然,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后,产生的积极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此外,我们也要求教师明确每一节课、每一学段要通过作业巩固语文教学的什么样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好引路者的角色。语文教师的作业指导是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教师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才能避免出现学生的盲目选择、无序选择、两极分化选择等不当现象。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作业的设置方向指导,在评析作业时加强解题思路与解答技巧的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实现“开架式”语文作业完成的效果。

(4)作业讲评、交流阶段

对于“开架式”作业的讲评阶段,一定要遵循新课程中讲评活动的“三性”,即“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我们认为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做到三个转变:从重知识掌握的评价向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养成的评价并重的转变;从重结果的评价向结果和过程的评价并重的转变;从重总结性评价向重形成性评价的转变。除了教师的评价以外,还要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作业的交流。对于语文作业中的大、小作文等成果可以向报刊杂志等媒体投稿,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我们还通过班级交流、校内交流等形式进行作业的展示。比如采用演讲、板报展览、动画演示、课本剧表演、社会实践调查等形式交流作业。

(5)总结、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在汇总学生作业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完成作业的实际情况,对照学期之初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并记录在学期末总评中,以便下学期制定相同类型的作业时,起到一个良好的参考价值。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撰写教育论文的方式,记录“开架式”语文作业布置的得失,进行有效的反思。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发展的题目作为作业,能更好的适应不同个体的需求。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科。这种独特的学科特点决定教学目标设置的弹性,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更是有着前所未有的开放度,学生自主地选择“开架式”作业更能起到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掌握语文的技能,拓展自己的思维,有利于当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开架式”语文作业实施的效果

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实施“开架式”语文作业已经一年多了,成效比较明显,首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积极性。以前,学生对语文作业的认识是做和不做一个样。而现在,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语文作业,同时,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基本消失,不断涌现出个性化的作业,学生更加乐意阅读一些经典的名家名作,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次,有效地进行了思维训练。正是因为激发了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学生在作业时更喜欢写出自己独特的一面,对学生的作文方面的培训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学生的优秀习作层出不穷。去年一年,笔者所任教的班中就有十多人次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习作二十多篇。笔者过去称他们作文不是作文,而是“榨文”!现在这种现象不见了,班级中喜欢写作的同学越来越多了。第三,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覆盖面。事实证明,学生最不愿意机械的抄写,最不愿意纯粹的背诵记忆内容。所以在设计“开架式”作业时,我们有意识地将所要背诵记忆的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联系起来,让我们的语文作业变得丰富多彩,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融入大自然,更多地渗透进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地进行了“大语文”观的教学。最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实践证明,在“开架式”语文作业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选择,对作业不再感到单调枯燥。这样的作业不仅延伸了语文的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将自己选定的作业当作了一种乐趣,他们在这乐趣中,获得了以前所没有感受到的快乐,真正是“我的作业我做主”。

参考文献:

[1]张俭福.新课改中学生自能发展的理论探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6.

[2]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

[3]中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5]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责任编辑:梁 媛)

作者:狄袁辉

语文作业观新课程改革论文 篇2: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摘要: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具有多项功能。但当今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存在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笔者采用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初步研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简要探讨了优化的策略,尝试为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作出一些努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

一、研究背景

作业是语文教与学的重要环节,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发展学生智力及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进生活中,解决现实的语文问题,了解语文的意义,体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现在大部分的语文作业还是沿袭着传统的作业观,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遏制了思维力和创造力的进步,也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旧式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语文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为此,笔者采用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现行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探索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相应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语文作业现状分析

笔者经过对100位来自不同小学、不同年级段的小学生(18人为1~2年级,30人为3~4年级,52人为5~6年级)及21位小学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初步得出现在小学语文作业存在如下问题。

1.作业量普遍过多。为了“检测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往往会采取题海战术,类似于《每课一练》、练习卷等,让学生叫苦连天。在调查中发现,有76%的中高年级小学生反映每天要用30到40分钟来完成语文作业,而部分基础不好或是写字慢的学生则用时更长。低年级小学生由于能力有限,作业则相对较少。

2.题目质量偏低。①内容局限,形式单一,没有趣味。调查结果显示,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口头作业少,动手作业更少。内容中大部分是带有简单记忆性质的知识巩固题,应用实践题寥寥无几。最常见的题型有:抄写、默写,组词,造句,填空,背诵等,有些学生甚至一听到“回家作业”,就说:“又是先看‘拼音写词语’,然后‘比一比,再组词’、‘选词填空’、‘按课文内容填空’、‘照样子改写句子’……”学生对题型倒背如流的现象也折射出现今语文作业的单调和重复,这些机械枯燥、要求简单且有标准答案的作业不仅加重学生负担,日复一日地消磨掉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文的热情,而且也是一种事倍功半的低效劳动。很少有学生能通过这样的作业练习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技能。②作业布置一刀切,缺乏相对层次。教师常常忽略学生的差异,不管是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天赋较好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都要求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同一分量、同样内容、同等难度的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少,得不到符合自身实际的锻炼和提高。③作业内容多为现成的。86%的学生反映目前所做的作业主要是教材和练习册上的;95%的教师平时会布置配套练习册上的作业,只有10%左右的教师经常会自编习题。现成作业虽然为教师省时省力,可对于学生来说,并非始终有益,首先市面上的教辅或练习册质量良莠不齐,当中的题目时常会出现过难题、过易题,甚至错题、超纲题等;其次设计作业必须做到结合重点、结合难点、结合学情,而现成题形式单一呆板,无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量身设计,不能预计和满足个性化需求;另外这类题基本都是学生独立做,学生互动交流、分工合作的机会不够。④应试教育色彩浓,传统作业观根深蒂固。受调查的21位小学语文教师几乎都承认,他们的作业都会涉及到需要考试的知识点,目的也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和解题能力,69%的学生认为做作业就是为了考试能考好一点。当然练习设计是应该考虑考试要求的走向,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完全以应试的标准对待作业的观念实在需要改变。另外根据观察和访谈发现,尽管小学生对于传统的作业感到厌倦,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做这类作业,当笔者设计了一些新式的题目,如实践活动题、续写故事等,学生纷纷表示不理解、不明白,带有较强的消极、抵触情绪,从他们的完成质量上看,也是非常的不如意,鲜有出彩的作品。天真活泼的孩子沦为没有个人思想的“做题机器”,要扭转这种畸形的态势,需要长时间不懈的努力。综合来看,小学生的语文作业量大,内容乏味重复,缺少创造活动和思维训练,缺乏针对性、趣味性、探究性和互动性,应试色彩浓厚,学生厌烦,教师无奈,失去了作业本真的意义和效果。

三、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针对以上调查、观察结果及分析研究,笔者提出了几条策略,以提高目前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1.精简作业量。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老师布置太多的作业,调查结果显示,有81%的学生会因为作业过多而产生烦躁情绪,做作业也是应付敷衍,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有51%承认不能坚持认真专心地完成作业。著名的学者洛克曾说过:”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对于作业也是这样,做得越多,效果却不一定越好。因此,要求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适当、适量,单科作业不要超过15~20分钟,同时要注重学科间相协调,以保证达作业总量的适度。特别地,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在保证他们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使他们易学、乐学,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加学习的信心。

2.提高作业的质量。①形式要多样化。整合多学科,具有趣味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和学习的持久。因此,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所以要从单一的“写”中走出来,把听、说、读、写、做、唱、画、演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将多学科的知识渗透于语文作业之中,同时将单独作业与合作作业相结合,这样既符合儿童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又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陶冶了情操。讲究发展性。40分钟所学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课后作业应引导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阔的生活,可设计延伸阅读:如读完叶圣陶的《荷花》,可以去读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比较两篇文章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可创编课文:教师可依据课文特点,设计续写、改写、仿写等小练笔,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又开拓了思维,丰富了想象力。如笔者将《小鹿的玫瑰花》课后作业设计为改写故事,导语是:假设小鹿没有把脚跌伤,而是亲眼看到了栽种的玫瑰花开放,那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你可依据课文描述,也可凭自己的经验描绘一下玫瑰花怒放时的样子,并想象小鹿此时的心情、感受、行为等,写一段话。②作业设计要突出层次性。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是一个个生动的、独特的个体,知识基础、学习需要、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等都各不相同,学生之间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教师可把作业分等级:A类作业比较基础,浅显易懂,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属于必做题;B类作业相对较难,可设计一些观察探究、动手操作方面的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体现学生个性和能力,鼓励创新,是探究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做,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③教师最好能亲自参与设计作业。因为只有教师能准确地了解和认识授课情况、学生特点,所以任何教辅、练习册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给学生布置作业,也决非从教材和练习册上随便找几道习题让学生做做而已,笔者认为,教师最好能亲自参与设计作业,认真地自编题目或是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选择。教师应充分注意作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重点选择那些能够紧扣教学重难点和极易被学生忽视或做错的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一道或几道题而掌握一类题,尽量减少同类题的重复,提高作业效率。④巧妙改变应试类的传统题。由于目前考试依然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的最关键标准,所以增强学生的应试解题能力还是非常必要,而且学生也无法立刻适应新式题型。所以也要关注传统题的设置,但要注意与素质培养相平衡,笔者认为可以做以下尝试。常规作业与特定作业相结合。常规作业意图在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完成时间可灵活安排。内容是每天花一定时间阅读课外书并做好词佳句的摘抄,背诵几条格言警句或谚语、歇后语,每周能至少熟记一首古诗或词。特定作业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进度布置的配套练习。两者相结合,若能长期坚持,集腋成裘,必有丰硕的收获。改变传统题的展现方式。比如造句,一直以来的形式都是直接给出某个词语,学生常常会为理解词义或创造一个怎样的语境而想破脑袋,所以造出来的句子过于简单或是干脆使用错误的现象屡见不鲜,像“忽然,天下雨了。”(用“忽然”造句)“我家门前开过一辆火车,况且况且况且。”(用“况且”造句)等类似的例子让老师捧腹的同时也颇为无奈。笔者觉得可以将造句题做一些改良,如: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的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四、结语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升华,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小学语文作业的改革,是长期而艰巨的,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在此,笔者仅提出了个人短期的一些观点,其中许多不足之处,期待能有更多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于永正.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语文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罗小芳.新课程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策略研究[EB/OL].(2010-12-11)[2011-08-28]http://scpx.cersp.com/

article/browse/83839.jspx.

[4]张鑫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教育科研论坛,2010,(12):5-6.

作者:曹越

语文作业观新课程改革论文 篇3: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优化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是语文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语文作业不仅有助于教师获得反馈信息,从而反思改进课堂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巩固、完善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建立和发展。但当前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存在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改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发展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优化的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尽一份责任。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作业优化

众所周知,作业是语文教与学的重要环节,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发展学生智力及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进生活中,解决现实的语文问题,了解语文的意义,体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现在大部分的语文作业还是沿袭着传统的作业观,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遏制了思维力和创造力的进步,也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旧式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语文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笔者对现行小学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探索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相应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作业内容局限,形式单一,没有趣味

语文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口头作业少,动手作业更少。内容中大部分是带有简单记忆性质的知识巩固题,应用实践题寥寥无几。最常见的题型有:抄写、默写、组词、造句、填空、背诵等,有些学生甚至一听到“回家作业”,就说:“又是先看‘拼音写词语’,然后‘比一比,再组词’、‘选词填空’、‘按课文内容填空’、‘照样子改写句子’……”学生对题型倒背如流的现象也折射出现今语文作业的单调和重复,这些机械枯燥、要求简单且有标准答案的作业不仅加重学生负担,日复一日地消磨掉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文的热情,而且是一种事倍功半的低效劳动。

2.作业布置一刀切,缺乏相对层次

教师常常忽略学生的差异,不管是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天赋较好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都要求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同一分量、同样内容、同等难度的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少,得不到符合自身实际的锻炼和提高。

3.作业量普遍较大

教学中发现,为了“检测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往往会采取题海战术,类似于《每课一练》、练习卷等,让学生叫苦连天。大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反映每天要用1到1.5小时来完成语文作业,而部分基础不好或是写字慢的学生则用时更长。低年级小学生由于能力有限,作业则相对较少。

4.应试教育色彩浓,传统作业观根深蒂固

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几乎都承认,他们的作业都会涉及到需要考试的知识点,目的也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和解题能力,大部分学生认为做作业就是为了考试能考好一点。当然练习设计是应该考虑考试要求的走向,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完全以应试的标准对待作业的观念实在需要改变。当然,尽管小学生对于传统的作业感到厌倦,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做这类作业,当笔者设计了一些新式的题目,如实践活动题、续写故事等,学生纷纷表示不理解、不明白,带有较强的消极、抵触情绪,从他们的完成质量上看,也是非常的不如意,鲜有出彩的作品。

综合来看,小学生的语文作业量大,内容乏味重复,缺少创造活动和思维训练,缺乏针对性、趣味性、探究性和互动性,应试色彩浓厚,学生厌烦,教师无奈,失去了作业本真的意义和效果。

二、新课改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措施

1.作业形式要多样化

整合多学科,具有趣味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和学习的持久。因此,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所以要从单一的“写”中走出来,把听、说、读、写、做、唱、画、演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将多学科的知识渗透于语文作业之中,同时将单独作业与合作作业相结合,这样既符合儿童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又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陶冶了情操,讲究发展性。40分钟所学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课后作业应引导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阔的生活,可设计延伸阅读:如笔者将《小鹿的玫瑰花》课后作业设计为改写故事,导语是:假设小鹿没有把脚跌伤,而是亲眼看到了栽种的玫瑰花开放,那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你可依据课文描述,也可凭自己的经验描绘一下玫瑰花怒放时的样子,并想象小鹿此时的心情、感受、行为等,写一段话。

2.精简作业量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老师布置太多的作业,大部分学生会因为作业过多而产生烦躁情绪,做作业也是应付敷衍,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有一半多学生承认不能坚持认真专心地完成作业。著名的学者洛克曾说过:“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对于作业也是这样,做得越多,效果却不一定越好。因此,要求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适当、适量,单科作业不要超过15至20分钟,同时要注重学科间相协调,以保证达作业总量的适度。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在保证他们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使他们易学、乐学,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加学习的信心。

3.作业设计要突出层次性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是一个个生动的、独特的个体,知识基础、学习需要、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等都各不相同,学生之间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教师可把作业分等级:A类作业比较基础,浅显易懂,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属于必做题;B类作业相对较难,可设计一些观察探究、动手操作方面的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体现学生个性和能力,鼓励创新,是探究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做,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

4.巧妙改变应试类的传统题

由于目前考试依然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的最关键标准,所以增强学生的应试解题能力还是非常必要,而且学生也无法立刻适应新式题型。所以也要关注传统题的设置,但要注意与素质培养相平衡。可以采用常规作业与特定作业相结合。常规作业意图在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完成时间可灵活安排。内容是每天花一定时间阅读课外书并做好词佳句的摘抄,背诵几条格言警句或谚语、歇后语,每周能至少熟记一首古诗或词。特定作业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进度布置的配套练习。两者相结合,若能长期坚持,集腋成裘,必有丰硕的收获。

总之,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升华,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使学生的知识通过作业来升华、技能在作业中形成、能力在作业中培养、思维在作业里发展,就要努力实现作业的趣味性、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实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健.谈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13期.

[2]曹越.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01期.

作者:廖光海

上一篇:教学过程下的高中物理论文下一篇: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