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论文

2022-04-23

【摘要】加大政府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力度,为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更为公平、合理的发展环境,扫除了阻碍其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也使民办高等教育得以成为公办高等教育的有力竞争者,促进公办、民办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我国人才教育事业发展。本文对政府引导和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民办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办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论文 篇1:

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

摘 要:基于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立场,面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依赖学费收入,以及由此给民办高校带来的社会认同和发展困境等问题,依据民办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和公益性、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提出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办高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近十多年来,对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已有大量研究,多数学者认为,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事实上的诸多不平等待遇:同样是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事业,公共财政资源集中投向公办高校而弃民办高校于不顾,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民办高校的高收费政策,对于其学生群体来说,也存在着教育公平的质疑。目前学术界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公共财政资源为民办高校提供补偿性投入,这自然是问题的关键。从长远来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必须构建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近代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民国时期的缓慢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前已具有一定规模。1952年“院系调整”实现了高等教育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也造成长达28年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断层。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逐步涌现了一批非国有财政资金举办的高等学校,促进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重生。

截至2014年7月9日,全国有普通高等学校2 519所,其中民办高校717所,占28.5%。虽然民办高校在数量上接近三分之一,但在现有410所民办本科高等院校中,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占273所{1}。自2008年教育部颁布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后纳入民办高校统计范畴的独立学院,属于典型的政策性催生的民办本科高校(针对20世纪末出现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育部于2003年下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2008年颁布26号令)。回顾2007年以前的中国民办高校发展历程,历时二十多年的新时期中国民办高校发展,其数量增长虽然较快,但主要是专科层次的民办高校占主导地位,以职业技术学院占绝对优势,这一方面表明民办高校的发展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说明民办高校发展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民办高校的教育成本几乎全由学生及其家庭承担,不仅增加了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形成了民办高校及民办高校学生的“次等身份”和边缘化。

从生源状况来看,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划分为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和专科批,目前尚没有纳入第一批招生的民办高校;对于纳入第二批招生的民办高校,每年的实际录取分数线基本处于本录取批次的“踩底”状态,甚至需要降分录取才能完成招生指标;部分民办本科高校(包括绝大部分独立学院)纳入第三批招生,这就决定了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对于专科层次的民办高校招生工作,处于同样的被动状态,不容置疑地只能接纳“踩底”分数的生源。

三十多年的新时期中国民办高校发展历史,虽然已显示了其巨大生命力和庞大的社会需求。但是,将民办高校置身教育公平视域下与公办高校进行比较,民办高校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教育成本的单一化承担机制(学杂费收入是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唯一收入来源),增加了受教育者的个人教育成本,影响了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降低了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阻碍了民办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限制了民办高校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发挥。因此,构建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对促进中国民办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依据

1. 民办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与公益性

根据经济学原理,产品或服务按其在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可以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由市场提供、准公共产品则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高等教育向公众所提供的是一种高等教育服务,其直接产出是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增进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或者说是人力资本的形成,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这种准公共产品特征本质上是不分政府举办高等教育或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的,因此,民办高等教育向公众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是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属于社会公益事业范畴,政府作为社会的代理者,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分摊相应的教育成本。

对于同属社会公益事业或共同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公共财政投入单纯地倾向于公办高等教育,存在财政政策本身的公平性问题。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目的是吸纳社会资本投资高等教育事业,这已经为政府分担了一部分社会责任,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维持和发展,如果没有恰当的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补偿机制,民办高等教育必然走向困境。诚然,目前在助学金、奖学金政策方面已体现了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有限公平性,但应该由公共财政承担的部分转给了学生及其家庭,形成了民办高等教育的高收费现象(这种高收费是经由物价部门认可的),并由此引发民办高等学校在生源质量、社会认同和发展等方面的社会不公平,形成了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的不公平性。黄彬(2012)认为民办高等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公共财政应该在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结构中承担补偿责任,并提出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教育成本分担模型 [1 ]。笔者认为,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公共财政支持方面,政府不仅仅是补偿责任问题,而且是社会责任问题,即政府必须通过公共财政资源对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给予同等待遇,至少应承担一定的公共财政资源补偿性投入责任。

2.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经历了利益相关者影响、利益相关者参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三个发展阶段,是指法人组织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法人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诸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是某些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胡赤第、田玉梅(2010)认为,“利益”代表利益相关者的质规定性,“相关性”代表利益相关者的量或程度规定性,可见高等教育事业的利益相关者是一个资源联合范畴 [2 ]。潘海生(2007)认为,利益相关者获得的控制权大小是按其与高等学校的利益相关程度和他们参与大学治理的意愿和能力来分配的,并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大学经营者)、关键利益相关者(政府、大学教师)、紧密利益相关者(企业、学生)和一般利益相关者(学生家长、社区) [3 ]。

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从利益获得的角度来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所以社会是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政府代理社会进行管理,也可以说政府是最大的利益相关者;高等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人力资本提升,同时也使教职员工获得职业发展,他们都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可能获得“合理回报”(我国公办高校的政府投资不追求回报),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社区和某些社会团体也可能受益,也属于当然的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法人组织的高等学校,诸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建设、办学行为、毕业生质量、社会声誉等,直接或间接地对学校发生影响,同时也对大学存在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诉求。既然存在利益获得或者说具有利益诉求,就应该具有一定的投入,有投入才有利益,不管是经济的还是非经济的,这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重要启示。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者利用社会资本举办了高等学校,承担了建设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基本办学条件保障,在以后的办学过程中,维持性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必须是政府、受教育者和社会力量共同分担。

3.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教育成本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之分。教育的直接成本是社会与个人为教育而直接支付的费用总和,它分为社会直接成本和个人直接成本。教育的社会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国家、政府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以及社会集资捐资的经费;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诸如学费、杂费、书籍文具费、住宿费、交通费和生活费等。教育的间接成本是社会和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费用,它由社会间接成本和个人间接成本两部分构成。教育的社会间接成本包括学校所使用的土地、建筑物和其他设备等,如不用于高等教育而可能获得收入(租金或利息);学校所使用的物资设备因用于教育而免征的税收;学生已满劳动力年龄因入学而失去就业机会,社会可能获得的税收等。教育的个人间接成本是指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

20世纪50年代,社会责任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使当时的高等教育中学生承担的成本份额迅速下降,各国政府普遍加大了对私立学校的经费资助和政策影响 [4 ]。1986年,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D. Bruce John Stone)在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金融与政策》一文中提出了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无论在什么社会、体制和国家中,教育成本都必须由纳税人(通过政府)、家长、学生和社会力量等方面的资源来分担,这种分担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利益获得”原则,即谁从教育中获得利益,谁就应当支付教育成本,且获益越多者应支付更多的教育成本;二是“能力支付”原则,即教育的利益获得者按支付能力大小支付教育成本,能力越大支付越多。

当今世界除一些高福利国家和特殊国家(如朝鲜)的教育实行免费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成本都由利益相关者分担,在这个分担机制中,国家和政府负担教育成本的主要部分。美国私立高等教育之所以发达,因素固然很多,但与其多元化筹措办学经费、合理分担教育成本有着直接关系。在美国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中,学费收入占40%~45%、政府拨款16%~18%(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的拨款)、各类捐赠13%~14%、销售及服务收入约22%、其他收入4%~5%,形成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5 ]。

事实上,我国公办高校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已具有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但民办高等教育却始终停留在主要依赖学费收入的现状,这也正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理论模型

研究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首先必须估算高等教育的平均教育成本。表1列出了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来源情况。数据表明,全国公办高校的生均教育成本为2.971 8万元/生/年(未分学科门类的粗略估算,下同),民办高校的生均教育成本2.042 7万元/生/年,由此可以推断,未来五年内的生均教育成本应为3万元/生/年左右。对于公办高校而言,生均财政性经费为2.012 6万元/生/年,学杂费收入仅占办学经费的16.92%;与之相比,民办高校的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为0.123 9万元/生/年,学杂费收入占办学经费的79.71%,形成了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在公共财政资源享受方面的严重社会不公平现象。同时,从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生均教育成本消耗来看,民办高校生均2.042 7万元/年,而公办高校生均达到2.971 8万元/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培养过程的差异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当然,不容否认,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公办高校的教育经费开支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节约空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按照上述测算,基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未来五年内的生均教育成本应为3万元/年左右(不含膳食费),按照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参考美国私立高等学校的经验数据 [6 ]和我国公办高校经验数据 [7 ],可以得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理论模型(图1)。

1. 学杂费收入

据表1中数据推算,2011年全国民办高校学生1.628 2万元/生/年,在3万元/生/年的教育成本中,学生及其家庭承担60%,即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 718元/生/年,是一种基于现状和物价上涨因素综合考虑。张少雄(2014)认为,若三口之家的年收入30万元,则所能承受的最低学费平均为2万~3万元/年 [8 ],可见1.8万元/生/年的学费标准对于多数家庭在现行收入的基础上适当动用家庭积累是可行的。

2. 公共财政资源投入

目前公共财政资源投入方面,公办高校生均2.012 6万元/生/年,而民办高校学生仅0.123 9万元/生/年,如果实现民办高校的公共财政投入达到15%,则按2011年民办高校学生规模需要增加财政性投入164.7亿,即在现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基础上只需增加4.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5条规定“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这一增幅完全在公共财政资源的承受范围。

3. 专项收入

专项收入是指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用资金,包括各类科研专项经费、教学专项经费(主要指教育行政部门投入的质量工程项目经费)以及企业为实现订单式培养或委托培养而投入的专项经费等。目前民办高校的专项收入已达到0.123 1万元/生/年,占办学成本的4.1%。对于民办高校而言,企业投资是取得专项收入的重要途径和发展空间,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职工大学或培训学校,针对性地培养本企业的技术人员,改革开放以后企业办学逐步并入国民教育体系,但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专门化需求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出现了上世纪末的订单式培养或委托培养,这是回应企业对人才的专门化需求和针对性训练,民办高校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这也正是民办高校未来发展中拓展专项收入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基本都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去向主要为生产第一线的企业,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为了招聘高素质人才,可以在学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民办高校应充分重视这方面的潜力,主动设立基金,逐步积累资源。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和办学者应多方努力,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专项收入达到办学成本的10%左右。

4. 校产经营和学校创收

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方的早期投资实现了民办高校的组建和前期运营,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投资者自身事业的发展,还要建立冗余投资机制,即投资者对民办高校的投资规模,不仅要考虑基本办学设施和教育教学场地需要,还要具有一定的超额投资,这部分超额投资主要用于繁衍民办高校的校产,为民办高校的校产经营和学校创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事实上,民办高校在校产经营和对师生服务等方面的创收是客观存在的,一般达到办学成本的5%以上,但是由于不少民办高校还没有完成资产过户手续,这部分收入被投资者占有,随着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制度的构建 [9 ],校产经营和学校创收必将成为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补充渠道,这部分收入达到办学成本的10%是完全可能的。

5. 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的历史使命。随着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高校已积累了较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依托民办高校自身的智力资源,积极争取科研经费,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拓展办学经费来源。虽然目前民办高校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这部分收入近期内应朝着为学校提供约3%的办学经费的方向发展,长远来看这方面的收益必须达到办学成本的5%以上。

6. 校友及各类社会捐赠

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校友资源相对薄弱,目前校友和各类社会捐赠相对较少。但是,民办高校应积极筹划,跟踪校友资源,逐步形成自己的校友网络资源,为校友捐赠奠定基础,近十年内校友及各类社会捐赠达到办学成本的2%还是完全可能的。

注 释:

{1}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1)和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edu.cn1)公布的数据整理而得。

参考文献:

[1]黄 彬.民办高等教育成本财政分担的经济分析[J].高教探索,2012,(5):54-62

[2]胡赤第,田玉梅.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0,(6):15-19

[3]潘海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治理理论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5):17-20

[4]柴效武,余中国.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评析[J].教学研究,2004,(2):118-119

[5]刘兰平.中美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3):53-57

[6]崔来廷.美国私立高校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3,(5):17-21

[7]张 弛.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制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1):133-136

[8]张少雄.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三个制度梦想[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28-32,51

[9]陈岳堂.民办高校法人产权制度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13,(2):38-41.

作者:谭黎明 高志强

民办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论文 篇2:

政府引导和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加大政府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力度,为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更为公平、合理的发展环境,扫除了阻碍其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也使民办高等教育得以成为公办高等教育的有力竞争者,促进公办、民办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我国人才教育事业发展。本文对政府引导和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 扶持政策

引言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社会进步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重大的成绩与巨大贡献,理应得到政府及公众的全力重视和支持。但事实并不令人乐观。政府全力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正视民办高校在我国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真正确立“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的理念,从法理和制度上摒弃对民办教育的体制性歧视。改善民办教育发展制度环境,明确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显性隐性作用,清晰界定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管理体系和体制,明确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在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各自角色分工以及各级政府的职责,刚性标识政府在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中承担的道义和法律责任,细化和完善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优惠扶持政策,为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规制度环境。

一、政府引导和扶持民办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于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不甚清晰。在他们看来,公办教育姓“公”,民办教育姓“民”,民办学校的投资人投资兴办民办学校与投资创办企业一样,目的均在营利;民办教育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我国公办教育已经很发达,能够满足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需要,完全没有必要再举办民办教育。正是受这种“官尊民卑”传统心态的左右,我国民办教育仍受到體制性的歧视,并为此将支付巨大的体制成本。

二是政策可执性力度不够大。这是在民办高等教育扶持政策研究领域争议最大的一个话题。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出台规定了取得合理回报的途径,但其在现实中很难执行,不但规定过于笼统,相关配套措施也迟迟没有出台,规定中所要求的取得回报的比例与其办学有关的材料和财务状况,尤其是办学成本的计算与公布等条件,更是让目前的民办高校无法达到。

三是政策扶持不到位。《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可是目前两类高校的教师在待遇方面差距悬殊。首先,由于民办高校目前登记的是“民办非企业”,其教师只能是聘用的合同工,不能享受国家事业编制的工资政策和待遇,各项权利与公办高校教师都存在差距。其次,虽然大部分民办高校都为教师缴纳社会养老保险,但通常采取最低缴存额度,甚至不按照教师的实际收入缴存,远低于实际应缴额度。公积金、医疗保险都存在这些问题。再次,现有的职称评聘标准主要考查科研理论水平,民办高校教师的优势体现不出来。

四是奖励政策难以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关于奖励、资助、税收扶持等政策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难以落实,各级政府对民办教育投入的财政资助和奖励规模很小甚至没有;一些规定没有配套的具体优惠政策,仅从原则上提出了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造成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依据,且与我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冲突,导致这一扶持政策实际上形同虚设。

二、加大民办高等教育扶持政策体系对策分析

一是加强分类管理。民办高校具备与公办高校平等的法律地位,是国家早己规定在政策中的重要方面。但这一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却无法落实,其主要障碍在于民办高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尴尬身份。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先从源头上对民办教育进行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分类管理。实施分类管理后,应根据性质将不谋求回报的公益性民办高校重新登记注册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与公办高校一样可以依法享受事业单位的政策待遇,确保民办高校主体地位的公平。同时,明确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教师的事业编制身份,保障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教师能够相互调动和兼职,确保教师主体地位的公平。

二是细化扶持政策。以普遍资助作为财政资助的首要方式,普遍资助政策应惠及所有民办高校,但是也应该根据分类管理有所区别。针对公益性民办高校,可得到一定比例的直接财政拨款。该项拨款要根据地区发展需求,对符合年度办学基础考核的高校统一发放。高校对于该项财政拨款的利用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政府要进行实时监督。针对营利性民办高校,政府可通过购买教育产品或教育服务的方式进行一定的财政资助,如购买委托管理服务、评估服务等。以奖励政策作为财政资助的第二种方式,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机制,定期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等进行测评,为那些办学效益好、社会评价高的民办高校提供经费资助,这种资助是带有奖励性质的,也可以起到鼓励民办高校之间进行良性竞争的作用。如,目前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的民办高校发展专项基金。国家应加大这方面的财政投入,让民办高校真正有为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以资助学生与教师作为财政资助的第三种方式,目前,民办高校的学生已经享受到与公办高校的学生相同的助学贷款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助学金,但其仍然要付出比公办高校更加高昂的学费及其他学习成本。因此,应提供更大幅度与范围的资助。另一方面,可通过财政资助支持民办高校开展科研工作,以促进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是结合分类管理体制完善民办高等教育融资机制。首先,要改进不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曾联合发布《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以保障教育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但这一通知与《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没有做到良好的衔接,导致一些关于民办高校的税收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难以落实。因此,在国家对民办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后,应该根据民办高校的性质、特点和发展现状对现行的民办高等教育税收政策进行梳理,保护民办高校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完善我国目前的捐赠制度。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在18世纪末捐赠了相当于现在10多亿美元的财富,建立了现在享誉全球的世界顶尖高等学府――芝加哥大学。该大学迄今为止产生了8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因此,改进我国目前的捐赠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向民办高校捐资,是扩大民办高校融资渠道的当务之急。再次,要鼓励扶持民办高校成立自身发展基金,互相扶持。如上海市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日前获得登记管理机关核准,成为我国首家由民办学校联合发起的以扶持民办教育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基金会。

三、结语

总之,在民办高校发展中,政府应切实履行起政策支持者、教育规划者、经费资助者、运营监督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要注重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实施科学规划、强化宏观管理、建立财政资助、提供积极服务等方式,引导民办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锡美.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5(15).

[2]邱小健.民办高等教育公益性与公共财政政策选择[J].江苏高教,2015(6).

[3]张剑波.制度创新: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灵魂[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作者:马宏伟

民办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论文 篇3:

我国宏观经济与民办教育产业的联系与影响

摘要: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解析指出:2011年的财政支出,将更加突出改善民生和结构调整,更多的资金会用于“三农”、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建设,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下,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教育的投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延伸,兴起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使得探讨和研究宏观经济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成了经济领域和教育界的热点课题。文章就主要针对我国宏观经济对民办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我国宏观经济;民办高等教育;联系;影响

一、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一)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1、2010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2、2011年,我国经济将由回升转入增长与通胀并行阶段,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殊途同归于“滞胀”;“三驾马车”均有放缓,经济景气小幅回落;通胀压力上升,价格调节面临“两难选择”。

3、2011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阶段,全年GDP增长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与2010年正好相反,增长9.5%左右,比2010年回落0.5个百分点,CPI增长在4%左右,高于2010年0.7个百分点。

4、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重在“调结构”和“控物价”;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和“稳增长”;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注重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货币信贷回归常态。

(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特点

1、注重政策的协调配套。在继续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还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配合运用税收、价格、收入分配等经济杠杆,并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提高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2、注重调控政策的全面性。既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又千方百计增加出口;既坚持扩大投资需求,又直接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既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又着眼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既考虑到当前经济增长的需要,又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注重对居民心理预期的引导。不仅直接针对经济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整,而且注意社会心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采取具体措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生活,增强了全社会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4、注重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大局下,不断推进各项改革,继续完善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各项措施,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增长率,为社会稳定和经济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我国宏观经济积极政策的成效

一方面增加了投资需求,刺激了消费需求,推动外贸出口;另一方面改善基础设施状况,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协调了地区经济发展,加大了科技教育的投入;同时,也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加强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其中,加大了科技教育的投入,是中央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带动和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但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支持政策,考虑到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所面临严重的财政压力,主要采用以间接资助为主,直接资助(对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为辅的政策,包括减免税收和实施土地优惠等方面措施,改革捐赠税制度,实行市场导向的收费政策,针对民办高校师生资助等等。因此,可以说我国宏观经济积极政策为民办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现状

(一)何谓民办高等教育

所谓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是指除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组织以外的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依法自筹资金举办的高等育,在外国和台港澳地区一般称之为私立高等教育。民办高教相对于公办高等教育而言主要有三点不同:一是举办主体必须是非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组织;二是举办者必须自筹资金,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收入,同时吸收社会各界(包括政府)的资助;三是举办者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政府主要进行宏观调控,一般不直接干预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

(二)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强,单纯依靠公办高教是难以早日实现高教大众化目标的,必须突破政府办学的传统模式,大力发展民办高教。民办高校的产生有效地缓解了通高校的入学压力,增加教育投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同时促进公办高教深化改革,提高办学效益和管理水平。

(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十五大以后,随着中央对民间投资的进一步放开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民办高等教育较之90年代初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和“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政策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开办民办高校有力地弥补了国家在教育投入方面的财政困难,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支持和普遍认同。民办高校将成为21世纪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存在不足和挑战

民办高校发展迅猛,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作为一个学校,首要解决的是如何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人才的命题。目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管理问题突出,社会观念的负面影响较大,层次较低,社会影响力较弱等不足。时代赋予了顺应市场经济而生的民办高校以机遇,但同时伴随着极大的挑战。由于我国宏观经济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其发展难度增大,另外随着民办高校办学热的出现,各种不正当的竞争纷纷产生,成为威胁民办高校办学信誉的大问题。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立法手段来确保民办高校的办学地位,保证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维护其在校学生的正当权益。

三、我国宏观经济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联系与影响

(一)我国宏观经济方式转变兴起了民办高等教育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原有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正在发生裂变,民办高等教育正在凭借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营造一个教育的服务市场。中国出现的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卖方市场”现象,为中国教育资源重新配置提供了最好的发展空间,民办高等教育正是在市场化的运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

(二)我国宏观经济现实要求必须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国家,剩余劳动力存在较大,失业率高,给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对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和需要,缓解我国结构性失业有重要意义。民办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更是提高失业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增加就业的核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我国宏观经济的水平

1、促进GDP增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形成教育的固定资产。同时教育活动、科研活动也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目前全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超过1000万,在读学生超过2亿。每年大量的科研成果还直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了社会财富,因此教育可以直接作用于GDP的增长。

2、拉动国内需求的扩大。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招生扩大,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及人们的需求,而且可以增加教育及教育服务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也可以带动教育支持保障产业的发展,如建筑业、教育金融业、餐饮业、出版业等,形成连锁反应,增加消费需求。

(四)宏观经济方面影响民办教育发展的改革思路

1、逐步增加政府的財政拨款,加强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资助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60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机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教育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保证举办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

2、民办高等教育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满足日益增加的高等教育的需求。此外,通过向企业征收教育税、向用入企业征收毕业生补偿费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等方式促使企业投资民办高等教育。

3、加强对民办高等教育资助合理化的宏观管理调控,定期对民办高等教育资助合理化进行评估,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吸引社会各界资金的有效办法,促进民办高等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

(五)宏观经济政策针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存在问题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得益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但就其总体和实践而言,公平、规范的政策环境并没有建立起来,甚至可以说,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许多运作机制并没有得到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中国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以及许多政策对民办高等教育采取的是歧视政策,因此,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加强优化民办教育的政策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国平.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费资助政策:问题与建议[J].美中教育评论,2005(2).

2、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特征与政策走向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1(11).

3、徐艳玲.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增长的作用浅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7).

4、张建新.宏观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D].西北工业大学,2004.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作者:黄菲菲

上一篇: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论文下一篇:市民社会民法理论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