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办本科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改革

2022-09-12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着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作用, 担负着教育学生拥护党的领导, 培养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历史使命。形势与政策教育包括形势与政策课和大思政不同渠道,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不同阵地, 线上与线下不同空间, 集中教育和分散教育不同的形式, 教学计划和实效需要不同部署, 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不同课型, 学生宣讲和教师授课不同主体等多种组合和结构, 其中形势与政策课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 第一课堂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阵地。

民办本科高校由于自身特点和资源的局限, 如:师资数量、质量不达标, 艺术类专业学生非教学活动多, 文理类专业学生实践实习多, 学校定位于应用型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等, 形势与政策教育仅能依靠主渠道和主阵地来加以实现。形势与政策课只是依照每学期教育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要求和“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内容, 编写教学提纲来组织教学。形势与政策教育系统性建设薄弱, 表现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较弱;师资结构不合理;教育方式和途径匮乏;内容来源单调等方面。

为全面提高民办本科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水平, 突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敏锐性、时效性、实践性特色, 拓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渠道, 丰富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 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方式, 积极调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资源和各方面积极性, 形成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合力与共振, 必须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系统性建设, 探索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 以专题教学布局为核心, 开展卓有成效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改革。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建设

(一) 要夯实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建设资源供给基础

第一, 改变师资短缺的现状, 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了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 教育部要求本科院校学生在校期间, 每学期形势与政策课不低于8学时, 共计64学时, 与之前36学时教学任务相比有大幅提升。民办本科高校制定相关教学计划, 严格落实学分, 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师资缺乏问题。缓解这一问题的办法, 应该是组织一只由专职思政教师、兼职思政教师和能承担形势与政策教育任务的特约报告员、实践员组成的师资队伍。

第二, 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特点设计教学班型、课型, 为课程体系建设预设空间、时间条件。民办高校学生特点与公办高校有很大差别, 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生兴趣爱好广泛, 但学习基础差, 学习动力不足;大部分学生社会实践愿望较强, 但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突出;人生目标定位较高, 但普遍存在理想失落问题;学生间差距大, 情况复杂;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或不正确的现象更普遍, 受社会、学校不良现象, 小众文化的影响更大。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特点, 形势与政策课必须分类分班教学。一是文理分班, 艺术类单独编班, 文科、理科班可以采取150人以上大班制, 艺术类班必须采取100人以下小班制。二是文理混班教学, 采取120人以下中班制教学, 三是编组适应实践教学需要的特殊班型。受形势与政策课有突出的敏锐性和时效性的影响, 其课时编制必须系统化安排, 应包括90分钟双课时课、45分钟单课时课、10分钟微课时课、特殊实践课型等四种类型。每种课型分别对应于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中不同的课程教学实践需要。

第三, 在教学内容上, 充分利用形势与政策教育校本资源和公共资源, 为课程体系建设准备更加多样、充实的内容材料。要突出本地、本校资源特色, 建设校本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源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部、时事报告期刊社所提供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优质资源, 自主编写校本形势与政策教育辅助资料。结合教育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教材、本校教师实际、学生实际, 综合权衡, 遴选最佳形势与政策教学案例, 编写最符合形势与政策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大纲。

(二) 要体现民办本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方式灵活多样、途径创新机动的特色

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手段, 提升学生学习便利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合理发挥不同教师的教育技能特长, 培育优秀课型、精品课型, 增强教育效果。用先进的理念引领, 靠高效的组织管理保障, 打造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互促进,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互支撑, 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相互补充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具体包括, 重要时事进课堂、课前十分钟时事论坛、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和企事业负责人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聘专家讲时事、党政领导讲政策、辅导员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就业观、学生讲“进课堂进生活进实际”的形势与政策、优秀学生讲演形势与政策社会调查报告、哲学社会科学兼职教师讲课程思政形势与政策、教育部线上专题课程、校本在线慕课、专职教师讲学期计划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多样化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等课程。

(三) 要依靠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安排作为保障

建立保障形势与政策教育有效实施的组织协调制度、监督调节制度、效果评议制度。根据本校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内容资源的实际, 探索合理、公平、有效的学生成绩考核办法。调动党委、团委、学工、行政、教师齐抓共管、同向同行, 形成体现大思政共同体功能的新特点。

二、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化布局

传统上民办本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主要以形势与政策专题教学的形式出现。形势与政策专题完全按照《时事报告》期刊社所指定的形势与政策教材及形势与政策讲稿组织。缺乏对校本特色、地方特色、区域特色、世情、国情、党情实际及形势与政策课的意义、目标和要求的深入研究和解读, 民办高校应积极探索形势与政策课比较固定的、符合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要求的形势与政策专题布局结构, 形成形势与政策课学科教学的创新研究领域, 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以教学实践引领教育理论发展。

应开设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专题, 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教学目的, 讲授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突出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中国发展大势, 培养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从而确立投身实现中国梦伟大奋斗的远大抱负和勤学修身明辨笃实的追求。要开设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专题, 重点讲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和战略部署的新举措新成效;开设经济社会专题, 重点讲授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新决策新部署;开设港澳台工作专题, 重点讲授“一国两制”在港澳实施的新活力新成果、台海局势和推进祖国统一的新进展新局面;开设国际形势专题, 重点讲授国际格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周边外交新形势, 大国外交新变化,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新地位新影响, 中国在国际舞台的新倡议新主张。开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 教育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价值观有待成熟, 心理独立有待确立,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意义重大而深远。开设民族史、党史、国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本地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史专题, 坚定政治立场, 认识“四个选择”的历史意义, 结合当前形势与政策, 准确阐释习近平新思想。开设爱国主义、红色教育专题,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传承红色基因, 激励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设置学期计划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 完成“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要求和“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教材规定教学内容, 及时聚焦社会经济形势, 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三、结语

开展卓有成效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改革, 必须深入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等特点的研究, 提高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等作用的认识, 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等功能, 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价值, 探索和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律,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因地制宜做好研究、规划、落实和监督反馈工作。形势与政策教育任务的完成, 需要教师队伍体系、课程建设体系、内容布局体系等的支持与配合。他们相辅相成, 紧密联系, 缺一不可, 共同构成形势与政策教育体系。教师队伍体系建设要满足课程建设和内容布局的需要, 课程建设要涵盖内容布局的要求, 内容布局要发挥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的特点和优势。必须厘清形势与政策教育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之间的全局和重点的关系, 以形势与政策教育体系支撑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展开和延伸, 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核心和主攻方向。共同构成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与政策领域的“课程思政”“大思政”“三全育人”相向而行新格局。

新时代民办本科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改革思路是明确的、路径是清楚的、内容是充实的, 但是存在很多困难也是现实的。各学校的资金缺口、人才缺口、资源缺口可能制约改革的深入开展。只有突出民办高校内涵式、特色式发展迫切需求, 增强“四个意识”, 把握“四个回归”, 落实“九个坚持”, 贯彻习近平教育思想, 调动、开发一切积极因素, 克服重重困难, 以对党、国家、民族高度负责态度, 推进改革进程, 才能把形势与政策课打造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示范课。

民办本科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 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 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本科高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是本科。民办本科, 包括转设的独立学院、部分中外合作高校的本科专业、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民办本科包含2种类型:民办二本、民办三本。

民本与公办本科高校一样都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业生的文凭相同、学历相等, 学生同等纳入国家助学体系, 在政府资助、评奖评优、升学就业、社会优待等方面与同级同类公办本科高校学生享有同等权利。中国民本高校更注重自身办学特色,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表现出很多发展不错的民本大学。

民办教育, 又名私立教育 (private education) , 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 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 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根据国家最新公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 只要是国家批准的民办高校, 其学历与公办学历有同等效力 (其学生在校期间都有机会获得国家授予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以及贫困补助资格, 毕业后工作时社会就业单位不应该有所区别对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章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全日制普通高校、自学考试等毕业证书, 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国家有特定要求须使用国民教育系列证书的考试不能使用;但在全国范围内用于个人求职应聘、单位内部考评、定岗、晋级、涨工资、各类职业资格的中、初级考试、继续教育 (如:研究生课程班) 及出国公证等方面, 社会认可, 具有同等效力。随着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和深入, 该证书的使用价值会越来越高, 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学员毕业后, 证书可在该校面向全国的网站上进行电子注册, 以供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查验毕业证的真伪。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构建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 以专题教学布局规划为核心的新时代民办本科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改革建设体系。本体系针对特定群体学生特点, 致力于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热爱时事的情怀;致力于使学生受到密切关注国内外大事, 及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动态的综合训练;致力于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 增强明辨是非能力, 夯实正确政治立场。

关键词:民办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形势与政策课

参考文献

[1]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教社政[2004]13号) .

[2] 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社科[2018]1号) 》.

[3] 李海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独立学院概论课教学的氛围路径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 2016, 2 (13) :48-49.

[4] 李海涛.独立学院实践教育平台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 (12) :70-71.

上一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实施素质教育下一篇:煤炭生产行业中危机管理机制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