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民办高等教育论文

2022-07-03

[摘要]本文拟从欧盟国家(将集中选择英国、法国和德国为研究案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探寻其特,最与经验,企盼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民办高校发展尤其是在吸引留学生方面提供借鉴。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国际化民办高等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际化民办高等教育论文 篇1:

RCEP背景下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 SWOT分析与对策

【摘 要】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有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同源文化优势同时也有教育资源劣势与地方政策扶持劣势,论述中国加入RCEP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带来新发展契机及区内外高等院校竞争带来的新挑战,提出RCEP背景下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应对策略:政府与区域组织做好顶层设计,对接RCEP发展契机,完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体系;深化与东盟的合作,拓展境外校企合作,依托优势学科扩大来华留学规模,积极参与RCEP区域教育交流,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RCEP 广西民办高等教育 国际化 SWOT分析

2020年11月15日,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与东盟十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这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也昭示着东亚东区再次成为全球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引领者。加入RCEP有助于擴大中国出口市场、促进中国与东亚区域贸易互动、改善中国外贸外部环境、助力推动中国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推动RCEP区域间教育交流的相关政策尽管尚未出台,但未来区域经济合作对区域间教育交流合作的促进作用是顺势而为、不言而喻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国加入RCEP不仅意味着亚太地区更高级别和更深层次的开发开放,标志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新阶段,也预示着未来我国与RCEP其他14个成员国之间深入紧密的教育交流合作。

RCEP背景下,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存在哪些优势与劣势?其发展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使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和民办高校更好地服务于RCEP区域和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以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为研究主题,运用企业管理中经典战略分析模型—— SWOT分析法,对RCEP背景下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

一、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

广西是西南、华南乃至中南地区链接东盟各国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中国面向东盟国家建设的“桥头堡”,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永久举办地。广西的地理区位优势决定了其社会经济与东盟各国紧密联系,也促使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具有面向东盟的特色。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中央赋予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新使命。2017年,《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以“三大定位”为统领,发挥区位优势,构建面向东盟、衔接欧美日韩诸国、对接港澳台地区、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全方位教育开放合作新格局。

(二)同源文化优势

推进文化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广西与东盟多国亦拥有相同的语言与文化基因。如广西京族方言与越南语基本相同,壮话和泰语、老挝语、越南的岱侬语、缅甸的掸语、柬埔寨的老族语等民族语言同属壮侗语系,语法结构相同。有学者认为老挝的老龙族、泰族是从中国的壮族迁徙出去的。由此可见,广西多地与东盟多民族在历史、文化与语言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语言相似,则交流便利;文化相似,则心灵相通。语言的相通与文化的相融为促进广西和东盟各国的人文交流、经贸往来乃至高等教育跨境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和现实基础。笔者对广西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的调查结果显示,70%的民办高校主要交流合作的境外高校和企业分布在泰、印、越、老、缅、柬等东南亚国家。学生境外学习交流的学校,泰、越、印、马、老、缅、柬等东南亚国家占70%。广西区内多所大学都开设了面向东盟的非通用语种专业,培养非通用语言人才。广西民办高校中,广西外国语学院开设了泰、越、印、柬、缅、老等6个非通用语种本科专业,是广西外国语专业在校生人数最多、语种最多的高校。除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外,部分民办高校还将东南亚非通用语种作为第二外语,为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培养更多复合型的外语人才。例如,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自2002年建校起就开设了泰、印、越、老、缅等多个语种专业,同时还在经贸、管理和人文类专业中开设东南亚语言第二外语,多年来形成“专业+语言”“语言+专业”面向东盟的人才培养模式。该学院自2005年以来累计选派5544名在校生出国学习和实习,其中90%的学生出国学习目的地为东盟各国,成为广西民办高校学生外派规模最大的学校。由于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同源语言和文化优势,结合民办高校灵活的专业设置和办学体制,广西民办高校在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上具备独特优势,在推动与东盟各国跨境教育交流合作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劣势

高等教育资源劣势与政策劣势导致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国际化水平低。掌握优质教育资源是发展高等教育的根本条件之一,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广西民办高等教育无论从教学科研、资金投入、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对外交流等方面都与区外民办高等教育存在较大差距,与区内公办高等教育亦存在竞争和资源差距,因此,在推动国际化教育进程时往往力不从心。尽管国际交流合作目前已被明确作为高校的第五大职能,但作为民办高校,当办学资金尚需忧心时,这第五大职能往往只能是“锦上添花”。主要依靠学费办学是广西民办高校普遍的运转模式,因此,广西民办高校要推动国际化发展,经济创收必定是大多数民办高校最大的动因。然而通过国际化发展实现经济创收并不是一个短暂且迅速的过程,广西民办高校在启动来华留学工作时往往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而处于明显劣势地位。这种劣势从项目组调查结果中体现得更为清晰。全区目前共27所民办高校,由于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尚未开展对外交流工作,因此,此次调查仅成功发放1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份,其中民办普通本科院校9份,专科院校1份。针对影响该校国际化发展的内部因素问题,有7所高校认为“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支持”,5所高校认为“学校对国际交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针对影响该校招收留学生的原因,5所高校认为是由于“学校没有设立留学生奖学金和其他政策支持”,5所高校认为“学校尚未有能吸引留学生的特色专业”,4所高校认为“留学生教育成本高,收益低,导致工作难以开展”“留学生管理机构不全,管理人员不足”等。

三、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RCEP建设机遇

根据2019年世界银行数据,RCEP的15个成员国共有22.7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量的30%,GDP合计26.2万亿美元,接近全球GDP总量的三分之一,总出口额5.2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8%。在中美贸易摩擦仍未平息形势下,中国加入由东盟发起的RCEP,有助于对抗逆全球化趋势,共同抵制因“美国优先”政策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及因此导致的地区性经济衰退,对中国本身而言也带来诸多机遇。尽管目前尚未形成配套的推动RCEP区域间教育交流合作的政策文件,未来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大力推动区域间教育交流合作的趋势是不言自明的。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区域主体,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应抓住RCEP这一重大战略契机,制定出台系列推动RCEP区域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支持政策和办法,搭建RCEP区域内高等教育跨境交流与合作的多层次平台,為推动区域内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机遇

对外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国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在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构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为切入点,强化顶层设计,搭建对外开放平台,构建完善推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体系。2016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20年6月中旬印发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文件都是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不仅是中央政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做了顶层设计,同时把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升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等目标和要求加以明确,为地方政府和各高校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引导。因此,广西各级政府与高等院校应抓住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机遇,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配套政策与发展路径。

四、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面临区内外同类高校竞争,还要面对来自区内外公办高校的挑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国际学生流动、境外办学、国际科研发展、国际人才引进、国际教育规则制定等方面。相比较而言,建校时间短、办学资金渠道单一、国际交流起步晚的广西民办高校尚无余力考虑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和国际科研合作等高水平项目,单就来华留学和国际师资引进等浅层次的领域也面临来自区内外各类高校的竞争。在校生出国留学虽然能提高民办高校的声誉,但从调查情况看,由于广西民办高校大都采取减免出国当年学费的政策鼓励学生出国,因此,在权衡学费减损和学生出国带来的非经济性收益时,民办高校大都会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通过招收来华留学生实现创收理论上是高校推动国际化发展的普遍动因和首要着力点,但实际上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据调查显示,广西27所民办高校中目前仅5所高校取得招收国际学生资格,其余高校尚未启动留学生教育。其中广西外国语学院至今累计招收1447名国际学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年均招生数为100~150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年均招生数50人以下,其余2所高校虽已具备招收国际学生资格,但实际上并未开始接收留学生。广西民办高校开拓来华留学教育存在的困难不仅限于自身办学条件不足、缺乏特色专业、学校知名度不高、缺乏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外,更多的挑战来自区内外公办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各层次、多方面的竞争。总体上看,广西民办高等教育目前在整体实力、声誉度、专业吸引力、学校政策支持、奖学金制度和国际化发展等方面都难以与区内外公办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相抗衡,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五、RCEP背景下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应对策略

基于上述SWOT分析,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在RCEP背景下应着眼于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规划符合自身情况的国际化发展策略。

(一)政府与区域组织做好顶层设计,对接RCEP发展契机,完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体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单是高等院校的责任,更应是国家、地方、区域组织以及高校等众多高等教育主体共同努力的目标与任务。高等教育国际化最早起源于德国,后又传播到英、美、澳、日等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发展,这些国家都自上而下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同时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研究。如美国先后出台《富布莱特法案》(1946)《国防教育法》(1958)《对外援助法案》(1961)《国际教育法》(1966)《国家安全教育法案》(1991)等政策法规以确定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发展方向和顶层规划。近年来,我国已从国家层面将教育对外开放作为长期国策,同时也通过颁布各种意见和办法,指导与规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然而,地方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引,更需要地方政府结合地方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指导与支撑。基于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晚、国际化发展规划不清晰、政策与经费支持不足等现状,广西应立足民办高校校情,充分利用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对接国家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指引,抓住RCEP发展契机,联合中国—东盟中心等区域组织,建立健全推动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深化与东盟的合作,拓展境外校企合作,依托优势学科扩大来华留学规模,积极参与RCEP区域教育交流,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国际化人才

高等院校作为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的主体之一,其在推动社会文化与学术国际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是最为直接有效的。作为先天缺乏财政支持、自收自支为主的民办高校,经济创收理应是其推动国际化进程的最大动因,文化学术提升、师生发展等因素应次之。

為实现这些目标,广西民办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国际化发展策略:一是充分利用广西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与同源文化优势,深化与东盟的多维度、深层次合作。广西民办高校深化与东盟的合作不应局限于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更多应考虑与东盟国家的企业或者国内知名企业驻外分支机构等合作,开拓东盟企业实习实训项目,建立东盟实习基地等,积极促进毕业生海外就业。二是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争取企业经费支持,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规模。为应对与公办本科院校的竞争,广西民办高校可借鉴区内典型高职院校的委托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与企业,帮助留学生做到毕业即就业,以此扩大留学生规模,最终实现创收目标。三是抓住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机遇,积极参与RCEP区域教育交流,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国际化人才。相较于深耕东盟多年的区内老牌公办院校,广西民办高校虽然需要继续深化与东盟的多维交流与合作,但拓展与RCEP其他14个成员国的教育交流合作也可谓另辟蹊径。广西民办高校可在原有学科基础上增设RCEP条款涉及的跨境物流、跨境服务贸易、国际投资金融、亚太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专业或课程,同时在英语和非通用语专业中设置经贸、金融、涉外法律课程模块,形成“专业+外语”“外语+专业”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为应对RCEP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亚太国家语言、了解亚太国家法律法规和经贸概况的复合型国际人才。

【参考文献】

[1]蒋凯.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挑战与战略选择[J].国际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2).

[2]李盛兵,刘冬莲.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的演变与新构想[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

[3]沈铭辉,郭明英.大变局下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特征、影响与机遇[J].当代世界,2021(1).

[4]杨攻研,谭予婷.RCEP的起源、内容特征与经济影响评估[J].日本研究,2020(4).

[5]张继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2).

【作者简介】唐燕艳(1982— ),女,汉族,广西桂林人,教育学硕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培训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外语培训中心)项目主管、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教师培训、外事及外语培训。

(责编 龚维玲)

作者:唐燕艳

国际化民办高等教育论文 篇2:

欧盟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启迪

[摘要]本文拟从欧盟国家(将集中选择英国、法国和德国为研究案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探寻其特,最与经验,企盼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民办高校发展尤其是在吸引留学生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欧盟国家 国际化 留学 民办高校

[作者简介]彭彬,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副主任(湖北武汉430415)

欧洲,特别是西欧地区,是世界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而且出现了作为跨国界、跨文化学习和国际教育的先驱——法国的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因为这两所古老的著名大学曾是当时欧洲知识传播与研究中心),并诞生了曾经成为世界教学、科研中心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

正是由于欧洲近代大学具有跨文化学习(或研究)的优良传统,所以当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国际教育思潮自20世纪50年代悄然形成并被国际教育界、学术界、理论界人士逐步认同后,欧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开始稳步发展,大力开拓留学生市场几乎成为欧盟国家的共同战略。本文拟从欧盟国家(将集中选择英国、法国和德国为研究案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探寻其特点与经验,企盼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借鉴。

一、英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英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拥有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的独特优势,一直是世界上主要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

1 留学生政策

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第二次留学活动高潮后(第一次高潮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英国接受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与年俱增。1 979年在英外国留学生创纪录地达到8.8万人,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居世界第三位。从1980年起英国对欧共体成员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留学生实行的“全费政策”,曾导致80年代上半期赴英外国留学生人数急剧下降,1983年减至最低点,在英留学生仅4.2万余名。另外,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大量削减教育经费的政策曾使留学生教育一度陷入困境。但是,英国政府、学术团体和高校很快从困境中走了出来,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重塑留学生教育强国形象,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主要得益于政府1983年以来推出的奖学金制度以及高校所作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英国现行的奖学金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政府奖学金;(2)学术团体奖学金;(3)高校奖学金。政府奖学金除政府间双边文化教育交流奖学金项目(由英国文化委员会、外交部文化关系司负责,经费由财政部下拨)外,外交部和英文化委员会也与外国(含地区)政府签有奖学金双边协议,以资助海外学生和研究人员赴英研修。如外交部与联邦办公室奖学金、英国文化委员会研究员基金、英联邦奖学金与研究基金、海外研究生奖学金、富布赖特美英双边交流奖学金、中英友好奖学金等。高校奖学金主要是指各大学设立的单方奖学金和校际交流奖学金。事实表明,上述奖学金对英联邦成员国的留学生颇具吸引力,对受本国政府资助赴英研修的外国留学生数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受政府重新开拓留学生市场的政策驱动,英国高校特别是50多所正规大学想方设法多招留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这样,既可弥补因政府减少教育经费造成的经费不足,还可以自由支配留学生所缴的学费(英政府1989年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政策增加了此項规定),此外,正好填补了本国研究生人数下降导致的空缺,可谓一举三得。为招收更多的留学生,大多数英国高校都设有国际事务办公室,协助校方招收外国留学生。高校为扩大宣传效果,或委托英文化委员会到海外开展留学生教育咨询服务,或直接派人到国外特别是亚洲国家举办教育展览,其中以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为主要宣传对象。而在学校内部一方面尽量为留学生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课程(如学位课程、文凭课程、语言课程等),另一方面提供留学生需求的服务项目,如绝大多数专业任留学生选读、多数实验室向留学生开放、为留学生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只有取药时须支付少量挂号费)等。

通过政府和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赴英留学生人数迅速恢复,并逐年增加。1991年达8.81万名,居世界第四位,另三个接受留学生的大国依次是美国(419 585人)、法国(139 963人)和德国(116 474人)。1992~1993学年,在英留学生人数增至9.59万名(占英高校学生总数的10%),英国的留学生市场从中获取了1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是同年煤、电、天然气出口总额的两倍多。如果加上这些留学生的日常开支,英国以教育输出创汇的数字将更为可观。

2 境外合作办学政策

根据英国的高等教育政策,英国高校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英国政府和高校在大力发展留学生市场、积极招收境外学生的同时,还积极开拓境外教育市场,即通过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在境外办学。办学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英国某一大学和国外同行共同新建一所大学,合作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另一种是英国某所高校在境外与外国大学联合培养大学生。授课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在境外实施教学的全过程,即所招学生在当地教育机构读完所有课程;二是学生在当地读完两年或大部分课程,最后一年或最后阶段转入英国大学继续就读。学生读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合格的成绩后,便可获得英国大学颁发的学位和资格证书。

为保证英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声誉,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于1995年10月颁布了《高等教育境外合作办学实施准则》。该准则特别强调境外办学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如规定学生入学资格、课程设置、学制都必须与英国国内的相应规定保持一致,英国大学必须完全控制考试和评估方法等。此外,1996年和1977年两次对境外合作办学进行实地考察。第一次是对15所英国大学在希腊、西班牙、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0个合作办学项目进行考索,第二次是对分布在希腊、德国、荷兰、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50多个办学项目进行考察。根据该委员会建议,从2001年起,英国开展的合作办学项目(含境内外两类),必须经过质量保证署(1 997年前为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检查达标后,方可实施。

英国在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及境外合作办学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前文所说的欧盟国家高等教育和研究计划,现以参与ERASMUS计划中的“校际合作计划”(ICPs)为例,1987~1994年,英国一直是这一计划最大的合作国家,参与师生流动和合作教育计划的数量为批准的校际合作计划的20%。因为英国政府认为,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参与学习欧洲史、欧洲地理及文化和语言,同时取得国外

经历(含学分),扩大眼界;而教师可以通过交流计划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获得更多的国际思想,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

二、德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德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威廉·冯·洪堡的高等教育改革思想曾在世界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特别是前者,在以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曾发挥了积极作用。除1979年外,1975~1990年期间德国接受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一直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居世界第三位。1990年8月31日,“关于创建国家统一的条约”的签定和基本法的生效,德国终于重新统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德国步入了新的国际化进程。

德国的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一是与其他欧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二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欧盟国家在教学和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德国除积极参与ERASMUS计划、LINGUA计划,COMETT计划、TEMPUS计划之外,还通过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德国最主要的国际学术交流与促进组织)设立DAAD继续性课程计划(外国留学生赴德就读计划)和DAAD出国一体化学习计划(本国赴海外留学生的课程计划,为国内学习计划的组成部分)。1992年,该中心的预算达3,45亿马克,分别以一年奖学金、短期资助或项目基金等形式资助了2万多名外国师生和2,4万名德国师生。1996年在德国高校的DAAD外国奖学金生总数就达24 380人。此外;德国还通过本国最大的基金会——洪堡基金会专门资助高级学者的国际学术交流,仅1992年就出资8 200万马克为1 600多名外国学者和290名德国学者提供资助@。

在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及社会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德国高校也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比如,许多大学都设有国际事务办公室,直接负责国际合作与交流。1993年,德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同行开展的合作项目达6 700余项,其中3 700多项是与欧盟国家的高校共同实施(英国和法国各占有近1 000项),1 300项是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俄罗斯和波兰分别拥有300项)。此外,与美国的合作项目有530项,与中国有230项。

德国十分重视留学生市场,既是留学生接受大国,又是留学生派出大国。以1991年为例,在德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达116 474人,仅低于美国的419 585人和法国的139963人。而德国赴海外的学生达3.4万名,在数量上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日本(1990年出国留学者达3.9万人)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沙特阿拉伯和摩洛哥。

面对国际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德国一方面积极鼓励本国大学生到国外留学,另一方面正在制定高等教育改革方案。其中计划参照英美学士、硕士学位制度,建立与外国接轨的学位体系,并将向有学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开设硕士或博士课程。

三、法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1975年以来,法国一直是世界上第二大外国留学生接受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年《统计年鉴》资料显示,1980年在法留学生达110 763人,1992年为138 477人。法国拥有充足的留学生生源——非洲原法属殖民地的大学生,以1 992年为例,非洲赴法留学生合计74 941人,占总数的54%。

为推动国际教育合作,法国教育部长1997年10月在向报界发表谈话时指出:法国应投身国际教育市场,发展国际合作,向国外开放高等教育;为此,教育部将设立“国际合作局”,国际合作预算将达70亿法郎;他希望法国的大学校(Grands Ecoles)大力招收留学生,使之占在校生总数的1/3。此外,他还宣布将为赴海外学习的本国大学生提供方便。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学生和各种人才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教育的国际化势在必行。1998年5月,法国教育部长借巴黎大学800周年校庆之际,邀请了德、意、英三国教育部长在巴黎——索邦会面,最后四国部长共同签署发表了一份索邦宣言,要点如下:(1)提出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设想。(2)采用国际上普遍通行的高等教育体系——由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组成的体系。(3)采用学分制和学期制,使学分可以跨校、跨国转换。(4)跨国交流——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一个学期到国外高等学校去学习。(5)号召参与——號召欧盟其他成员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共同参与这项改革。

一石激起千层浪,索邦宣言在欧洲各国引起激烈的反响。1999年6月意大利教育部长邀请所有欧洲国家到波伦亚开会,继续商讨欧洲高等教育大事。部长们签署了另一份波伦亚宣言,宣称要在2010年前建成高等教育的可比性和相容性,倡导协调改革、相容体系和共同行动。宣言提出了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工作目标:(1)高等教育体系——采用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及相应的学位体系。采用“文凭补充说明”。(2)促进流动。(3)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欧洲框架——各国制订和采用可比、相容的质量准则和评估方法。

趋同、易读性、可比性、相容性和透明性,欧洲无疑要对高等教育动大手术,欧洲的眼光和魄力值得钦佩。看准形式,确定目标,尽力而为,必见成效。欧洲这样做了,中国呢?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国际化?中国教育,对比外国人来说是否好懂,与国际通行的教育体系是否可比、能否相容、透明度够不够,质量有无保证,国际流动有什么保障,能不能吸引外国学生,哪些方面必须进行改革和建议?

四、两点思考

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积极参与并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的经验证明,高等教育这一先导性服务产业蕴藏着巨大的辐射力。它作为反映一国社会、外交、经济、科技、文化的窗口,对内服务于本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外则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是世界大国,我们必须增强国际化意识,参照他国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的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之路。

1 尽快确定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已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开了可喜的一步,在师生交流、学者互访、联合办学、合作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接受留学生方面,1996年的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已达4.12万人,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资料,此数字仅次于上述7国接受的留学生数量,位居世界第8位。放眼21世纪,我国应该不失时机地确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科学技术、情报信息等领域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既为本国的外交政策服务,又为国内的经济建设服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在高等教育产业化方面已经获得成功,也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2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及其规模已成为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的高等学校特别是民办大学应该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也有能力在教育产业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家之间、大学之间的互动、互利和互惠行为。

第一,为满足各类来华留学人员的需要,教育部可进一步扩大目前“中国托福”——汉语水平测试的考点,以适应世界性的“中文热”(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的上千所高校设有中文系或中文专科)。此外,国家应该鼓励有条件的大学走出国门,尽力扩大招收自费留学生。

第二,可参照国际惯例,在提高留学生学费的同时设立奖学金,获奖面可在1/5~1/4之间。此举既可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又能激发在读留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把我国的留学生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我国的民办大学由于受到国内招生计划的限制,并且没有国家人头拨款,学费相对较高接近成本,一直没有享受到和公办院校同等待遇,所以国人的认可度不大。如果民办院校能盯着海外市场,开设一些中医、武术、汉语言等课程,相信是会吸引大量海外留学生的。

第四,民办院校师资薄弱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英语教师严重不足。如湖北几所民办院校英语教师多半是本科毕业的助教,他们不仅要承担全校公共课教学,还要承担英语专业教学任务。如果我们能在英语语系国家招一些互派生,既能促使自身在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改革,又能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和国际知名度与竞争力,在减免互派生学费的同时还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作者:彭 彬

国际化民办高等教育论文 篇3:

民办高校如何走向教育国际化

摘要: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民办高校内涵发展和品牌建设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本文就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进行深度解析并提出民办高校实现国际化的几种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 国际化 路径

教育国际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强教育对外开放和教育国际化的战略研究,学习借鉴世界主要国家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先进理念,认真总结我国教育国际化的现有经验,努力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代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1 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教育国际化是从比较教育学的学科范畴进行研究的。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高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把“国际化”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三个核心概念之一。1996年,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把“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的职能提出来。陈昌贵把这一新的职能作为高等教育的“第四职能”。陈学飞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和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之中的过程。”日本广岛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喜多和之教授对国际化的定义是从“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三个角度来理解的。其实,回顾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正视国际化的现实经验,我们也不必纠结在一个概念上。如果我们能从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实施的内容来理解,在国际化路径的选择上就会柳暗花明。

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所涵盖的内容,首先要理解国际化的目标。大家都在讲国际化,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在不同教育层次上也会有所区别。如,对于专科层次的学校来讲,主要是突出其职业教育的特色。众所周知,德国的职业教育应该是最值得学习的。也就是说,专科学校在发达国家范围内的国际化目标应该是职业教育最有特色的学校,而不是以世界名校作为国际化的目标。第二是课程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不能全盘西化,一定要遵循“洋为中用”的原则。真正的拿来主义,既要在国际交流合作过程中使人才培养与世界先进的教育文化接轨,又要在学习和冲突的过程中做到本土化,最终达到国际化的目标。第三是国际化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相关交流。第四是从事各个领域的深度合作。如,技术合作、资金合作、教育计划合作等,具体来说主要是中外合作办学。

从国际化的思路和流程来看,应该有引进资源——融合形成——本土国际化的过程。美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GeorgeZ.F.Bereday)的教育思想将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他创立的比较教育学研究的“四步法”思路十分清晰。第一步是对对象国教育制度和学校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陈述事实的过程,如果把这个方法引入到国际化的过程中,任何学校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都必须历经这个阶段,以便为选择和锁定国际化的目标奠定基础。第二步是对对象国的教育事实(教育制度、学校实际等)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这一个环节,要结合本国的教育制度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对。在此基础上,逐渐缩小选择的范围,最后锁定目标。第三步是本土化的阶段。即归纳吸收,把国际化的一系列成果应用于本校的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内涵发展。

理清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和教育国际化的实施思路,民办高校的国际化路径的选择就豁然开朗了。

2 民办高校实施教育国际化的优势

在教育国际化方面,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相比有许多独特的优势。首先,民办高校比公办高校更具有体制上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它可以突破一些过时的体制性障碍。民办高校不会像公办高校那样经过很多审批程序才会有结果,合作双方都能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合作质量上。这些都是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的独特优势。其次,民办教育是一种选择教育,人们可以从各自地需要出发,选择民办教育的条件、就读形式、教育的特色等等。总之,民办高校的发展增加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可选择性,可以提供不同人群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服务,这有利于国际化教育在中国的接受。最后,民办学校的办学者极端重视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质量,为高效产出殚精竭虑。为此,他们会尽可能选拔各种人才来组建学校的师资队伍,设置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专业,这就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有利于教育国际化的展开。

总之,民办高校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具有公办高校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利用这种优势,借用国际资源,提升自身的质量和内涵,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民办高校。

3 民办高校国际化的几种路径

3.1 民办高校国际化首先是语言的国际化

民办高校的国际化一定要结合民办高校自身实际来实行,其突破口可以在引进教师资源方面进行展开。很多民办高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来,在招生的层次上属二专,生源的特点是基础较为薄弱。这些情况决定了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同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在英语教学中,可大量引进外教,强调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利用外教引进各种国际合作的项目。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上的影响的增大,要引进国外优秀的教师并不困难。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常年有10多名外教在校执教,有力地推动了该校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外教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营造了全校积极说英语和学英语的良好氛围。

3.2 国际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外合作办学

遵循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规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了中外双方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是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主要路径。按照现实的理解,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校际之间的合作和两个学校之间签订中外合作办学的协议。民办高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高专可从校际合作开始逐渐地积累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走中外合作办学的道路。在路径的选择上一定要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寻找国外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从而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实现对本校职业教育的改革,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的细节:①实现课程国际化:外文课程占总课程的48%,教学计划与外方同步,外方课程由外方派教师承担;②引进外方教材;③列入中方招生计划,考试试卷和成绩统一由外方处理,成绩合格获得专科双文凭;④互派教师,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⑤推荐优秀学生到外方学校攻读学士、硕士学位。

3.3 拓展学生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国际交流工作包括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派出本国留学生两方面的内容。学校可建立国际学院,专门负责此类工作,这会对民办教育走向世界、走向国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众所周知,专科层次的教育在吸引外国留学生方面有一定的限制。随着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实施,面向东盟挑选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组成汉语教学的教师团队,以短期为主招收语言方面的外国留学生。同时,加强英文网站的建设,将学生最关注的内容公布在网站上。另外,将学院现有的电子招生信息链接到比较受欢迎的外国留学生的招生网站上,加强留学生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国外合作院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短期出访,暑期夏令营,短期英语学习,生活实习体验等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经历了漫长的道路,从把德国、美国、日本和苏联作为国际化的目的国到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交流与合作,各省、各高校都有各自的做法,但有的成功、有的只停留在“迎来送往”表层上,没有多少实际效果。民办院校要想在未来的高等教育领域中生存下来,就应该充分体现自已的特色,把“国际化教育”作为民辦高校特色创建的主要方向。民办院校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自己长久发展的最高目标。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形势下,作为民办高校,不论是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还是为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选择走教育国际化之路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昌贵.国际合作: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兼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5,5.

[2]陈学飞.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6.

[3]卢晓中.比较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36.

作者:刘相

上一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论文下一篇:会计准则国际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