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工程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指导下,按照“市场急需、行业一流”的要求,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结合三亚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树立工程教育理念,创建具有一定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提高民办高校工科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工程素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民办高校工程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办高校工程教育论文 篇1: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分析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对于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关键作用及决定性意义。因此,不仅要从普适性的方向来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模式探索,同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体该以何种方式和内容来培养学生、如何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与建设过程之间的时间逻辑关系等问题也要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结合案例实证研究基础上的分析。对于民办高校来讲,要想在其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占领一席之地并获得持续性的发展,符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和需求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及实施是关键,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得到显着提高,从事创业实践的学生人数大大增加”这一目标才能实现。本文故选取 某学院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关键词:民办高校;工程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1.引言

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整体创新创业政策和环境的影响。政府所制定的多项相关政策都对高校创新创业产生较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大学人才教育的核心环节。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求,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变革也需要多层次、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及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有必要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时应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需求,着眼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形成系统的认识。

另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文本。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教育领域重要民生工程”,要求地方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促进高等教育全面改革的重要手段”,结合全国新近启动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和亚太自贸区等重大战略探索,寻求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新渠道和新形式。

2.民办高校区别于公办高校的差异性及特征

民办高校是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财政性教育经费有限与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通过突破体制障碍,大胆探索创新,成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除了具备高校职能以外,民办高校还具备区别于公办高校的特殊性。而其中最大的差异和区别就在于办学体制和办学资金来源不同。公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支持,而民办高校基本依靠社会力量及办学机构自筹资金办学,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的宗旨是面向市场和地方经济办学,而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模式方面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更加关注行业企业需求,更加强调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更加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校企产教深度融合及多元评价。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是民办高校的核心价值追求,而具体落实到专业建设上,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训练、推进校企合作是关键的环节,也是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性的因素存在,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这一时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民办高校来讲,也是教育改革深化的必然趋势。也就有了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及必要性。

3. 民办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迫切性

3.1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自国家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来,高等教育领域都在探索实施“双创”教育,探索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这是响应国家政策、教育深化综合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需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中,最好的竞争者都依靠创新的思维,技术和服务来生存和发展。因此,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和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落脚点。对于民办高校来讲,要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国家社会需求,在高等教育领域站稳脚跟并有所突出,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3.2提升學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竞争力高低越来越体现在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内的整体素质,而且在就业观及择业观方面也开始客观现实起来。越来越多学生投入到自主创业的浪潮中,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为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及持续深化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

3.3通过“弯道追赶”提升学校地位的需要

国家领导人曾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近年来,福建省迎来了经济发展新机遇,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民办高校是我国高校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单位,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随之增多。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此外,与公办高校相比,虽然办学机制较灵活,改革转型的发展阻力相对较小,但是由于资金来源单一、师资队伍不稳定、高层次人才稀缺等因素的存在,要把握住变道超车的好时机,提升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增加办学特色以及增强自身竞争力,就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将大学生素质教育进修深化和具体化,提升办学内涵,以服务区域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实现应用型转型发展。

4.结束语

既然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那么,它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实行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工程专业教育中,一起列入人才培养计划,系统地培养学生,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和载体,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并对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分工,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在 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学生“就业难”的压力有增无减,而在这些毕业生中,工科学生占据多数。总体来讲,工程类行业是竞争性很强的行业,其整体需求还将保持持续旺盛的趋势。目前工程类行业发展中,对于施工管理人才、设计人才、安全员、BIM 技术人才、测量员、市政专业人才、规划专业人才等的需求日益旺盛,更加强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为民办高校加强工程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导向教育起到了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万山.民办高校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的特征及动向[J].现代教育论丛,2019(03):35-40.

[2]梁淑轩,路达,刘微.创新创业背景下以工程能力提升为目标的环境工程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6(34):29-30.

[3]张诗博.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土建类民办院校为例[J].管理观察,2020(02):104-105.

[4]罗永顺,李刚,许玲,肖苏华,陈泳竹,林凌.基于CDIO理念构造工程教育层级式创新能力课程[J].教育评论,2020(03):79-83.

作者:杨欢

民办高校工程教育论文 篇2:

民办高校工科教育中工程素养的提高

摘要: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指导下,按照“市场急需、行业一流”的要求,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结合三亚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树立工程教育理念,创建具有一定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提高民办高校工科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工程素养。

关键词:民办高校; 工科教育; 工程素养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FGS〗~〖FGN〗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FGS〗~〖FGN〗2020年)》的文件精神,教育部于2011年6月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重大改革项目,此项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1][2]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4月出台“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动高校深化机制体制改革。[3]

二、实施目标

按照“市场急需、行业一流”的要求,瞄准行业前沿和企业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树立以“工程化为中心,应用型为导向,校企实践互动”的工程教育理念。结合三亚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依据产业发展需求和专业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专业规划与产业规划的紧密结合,按照“需、特、强”的遴选原则,优先发展与行业需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和专业方向,创建具有一定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按照“2011协同创新计划”的指导,加强三亚学院与相关领域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的深度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本科层次的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4]

三、实施方案

1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

结合三亚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按照“需、特、强”的遴选原则,增设了车辆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海洋通信专业,调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特色方向为“汽车变速器”特色方向。

新增设的车辆工程专业和调整的“汽车变速器”特色方向与现在汽车行业的需求紧密相关,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正是该行业所需的紧缺人才;调整后专业的工程化增强了,“应用型、实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更加明确,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新增设的通信工程专业海洋通信专业方向与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海南省的地域特色、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相关,强化了专业的工程应用领域,更加突出了“应用型、实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加强学校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研究所、海南省渔业厅等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合作。

2调整培养目标

以各专业人才通用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以满足行业需求人才为专业的服务对象,结合三亚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推进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具备精湛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对工程的社会作用有广泛而深入的理解;能创造性地提出解决行业工程问题的新方法;具备使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质量的应用型工程师后备人才。

3调整培养模式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为依据,采用四年制本科“2+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四年的学习年限内,前两年注重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和专业基础课理论与实践的学习,通过认知实习加强学生企业文化的熏陶;后两年注重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理论与实践的学习,通过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加强学生设计理念、工程素养的培养,并按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制定毕业设计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熟悉相关行业的发展方5优化课程模块

基于“2+2”人才培养模式和“3+3”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汽车变速器特色方向的课程模块设置表如右上所示。

“重基础”阶段: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课程强化学生的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方法的掌握;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了解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培养基本的工程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面向专业、基于问题”的认知实习,在还没有掌握本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参与到具体实践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融入企业,更早了解相关企业文化背景和工程背景,强化专业方向意识,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工程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精方向、强工程”阶段:理论教学采取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索式学习模式,强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实践教学分为校内教学和企业合作两种模式,校内教学以验证性实验、提高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主,同时结合各种大学生竞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企业合作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要形式开展,专业实习阶段让学生在企业工程师的带领下见习企业产品设计、生产、测试的各个环节,了解产品开发的过程;毕业实习阶段让学生在企业工程师的带领下真正融入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产品设计、生产、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的方案;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来源于企业,提出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案并实现方案,培养学生从工程全局出发,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在正确的人才培养要求的指导下,三亚学院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紧密结合了社会需求和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加强了学校和企业的全方位、深度的融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全面透析了民办高校工科教育中的工程素养的内涵,以期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2]汪泓.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3).

[3]李文君.“2011计划”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2(19).

[4]章跃,朱永江.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

向和动态,以此提高学生在企业的上岗能力。

4加强实践教育

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构建“3+3”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即构建3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3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将实践教学分为专业认知实践、课程实践和创新实践三种类型;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是指将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提高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加强学校与吉利集团、沃尔沃集团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坚持工程能力和素质培养四年不断线,将工程项目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作者:汪源 周密 王连胜 姚婧

民办高校工程教育论文 篇3:

基于CDIO模式的民办高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工程教育的长足发展,CDIO作为工程教育的一种新兴模式发展迅速。CDIO被视为较为先进的工程教育模式,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同,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民办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此教育模式,对当前民办高校里的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的必要性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优化措施,以期全面构建车辆工程专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和机制,试图从中开拓出一条适应汽车行业发展需求的教育之路。

关键词:车辆工程;CDIO教育模式;课程体系

民办高校是以培养应用型的本科人才为教育教学目标,但是,很多本科毕业生未能较好地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和需求。基于国家不断倡导和推动工程教育改革的大时代背景,应用型的民办本科学校也亟须尽快实现教育的转型发展,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车辆工程专业的特点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联系紧密,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也相对复杂,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再结合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目前发展条件,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需要深刻认识和理解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意义和内涵,并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融入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先更新大工程观的人才培养方案,再组建具备实践和创新双能力的车辆工程核心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体系,实践场所的设计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再创立高效的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设计成立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应用于教学质量、学生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构建车辆工程专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和机制,开拓出一条可以适应汽车行业发展需求、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完美结合的地方性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之路,可以为CDIO工程教育在民办的高等院校中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提供参考,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工程能力[1]。

一、CDIO模式概述

工程教育诞生于二十世纪中期,是指将工程思维融入知识体系的教学与学习中的一种教育理念。CDIO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的工程教育理念,吸收了欧美工程发展的精华,从2000年提出至今,已被公认为较为成功的工程教育模式[2]。最早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国内的是汕头大学的顾佩华教授团队,该团队经过充分的调研后发现,对比国外未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前的情况,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后成效显著,有效解决了只重理论的教学弊端,实现了欧洲及北美的工程教育改革,而这些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正是我国教育改革所亟须解决的难题。于是顾佩华教授带领团队开启了CDIO工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本土适配度的研究,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国化正式拉开帷幕。而后,全国各地多所高校试图将这样的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由于CDIO的迅速传播和推广实施,引起了众多教育机构及专家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因此,这种工程教育模式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逐渐被认同,并成了一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以现代工业产品的构思、研发、制造、运行到结束整个生命周期作为基础而提出的新的教育方法、标准和理念。其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愿景、教学大纲和12条标准。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愿景是在生产实际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3]。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学大纲是把工程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基本素质拆分为基础工程个人能力、专业知识、工程项目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四个模块,且在这四个模块的培养上达到预期目标,帮助学生完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可以主持新产品的开发或者工程项目的开发与运行。

二、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措施

(一)创建符合CDIO工程标准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基础是人才的应用性和专业性。民办高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设置系列化与内容的模块化,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分配上需要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采用多层次系列的训练方案,组建完整且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4]。基于CDIO工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制定了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主要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机械、软件工程、电子、车辆工程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发展,完全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可以在如吉利集团等汽车企业从事车辆工程相关的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营销管理、试验质检、技术培训等工作[5-8]。

为了实现这个总体目标,将此目标拆分为职业技能、协作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三个1级目标,再将1级目标拆分为四个2级目标,之后以构思、设计、实现与运作组建3级目标,并把3级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二)构建CDIO模式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有“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等,确定了这些重点课程后,需按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工程思路,以毕业论文课题研究与企业实习为主线,围绕着课程的专业知识、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知识点,设计相关的实践项目,加强教材中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之间的必然联系,通过明确的项目带动,突破单一课程框架,把相关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必修专业课程联系起来并起到相互支撑的作用,从而实现设计技能、专业知识以及创新协作能力的有效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思维和能力,力求解决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个人能力不匹配的矛盾[9-13]。基于学校现有的资源,以及构建符合CDIO标准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形成了具体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以此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支持。

(三)CDIO模式的教学方法改革

在产品研发到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里,教师需要让学生们以“做中学”的方式把专业课程知识同实际应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从中获取车辆工程相关的新知识与新方法,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转变,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有助于重点选拔和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将CDIO的理念准确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课程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的,进而自主思考和设计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案[14]。

(四)利用CDIO创建多角度的发展模式及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始终作为教育的目的。学生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基本素养。在引入CDIO教学模式后,教师需通过多方面和多角度的发展模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实践项目中主动学习,不断成长,从而提高学生创新和学习能力,通过多人共同完成项目,提升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基本素养。建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衡量指标,对学生们的评价不仅包括“德、智、体”全面发展,还需要把创新型工程人才具备的思维方式、专业知识、个性能力等较多元素都纳入评估的体系,实现考试方式和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学校应组织校评、院评、教师评、学生互评等全方位的质量评估体系,适当增加考核评估的维度,如在课程整合、技能大赛、项目创建和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增加考核评估内容,打破传统的分数制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平台,从而拓展他们的发展兴趣和空间,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还能得到个人的良好发展[15-17]。

(五)确立教师作为评估者的角色

在学生的认知中,只有期末考试这一种方式来检测每个学期的学习成果,非常单一和片面。因此,民办高校应利用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评估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及效果。可以将评估过程分解为四部分:一是预先设计学习效果;二是使学习效果与评估方法相一致;三是收集和分析数据;四是通过学习效果改善教学和学习。通过以上的循环周期可有效帮助教师完善教育教学内容以及督促学生学习进程。CDIO工程教育模式明确了教师的评估者角色,为教师提供了新的评估思路和评估工具,打破了传统试卷考核形式的局限性。便于教师发现教学问题并及时改进,能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成效,为企业单位输送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三、结语

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标志,政府、企业及应用型本科高校都肩负着让工程教育理念与国际先进工程教育接轨,使各行各业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工程人才的社会责任[18]。对于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来说,学校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及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基于CDIO理念下引用先进的工程教育思想,合理构建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教师是作为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传播及践行者,各高校应该帮助教师确立此教育理念,同时提高广大本科院校教师的工程教学能力,也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改革环境。

高校教师需要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全面有效的贯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内容的制定和教学活动过程中。本文中所提出的车辆工程专业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改革方向及策略,也将为车辆工程相关专业在工程教育的建设方面提供了思想借鉴作用。相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科学决策之下,各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和帮助下,全国各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定会相继探索出与国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工程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占英. 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1):91-92.

[2] 王天宝,程卫东. 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1):25-31.

[3] 任佳.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研究——以“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为例[J]. 南方农机,2020,51(23):128+130.

[4] 肖莉. 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昆明:云南民族大学,2012.

[5] 宾志燕,李炜,周坚和.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理念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时代,2019(01):99-101.

[6] 张培颖,郑秋梅,宫法明,等.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软件工程核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探索,2014(12):21-22.

[7] 康全禮,丁飞己. 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4):40-46.

[8] 陈宝. “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9(11):76-78.

[9] 韩忠浩,单鹏,刘树伟,等.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的探索[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04):48-50.

[10] 鲁敏,龚立娇,赵咪,等. 基于CDIO理念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4):132-134.

[11] 汪选要,陈清华,喻曹丰. 新工科理念下的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J]. 科教文汇,2019(27):92-93+100.

[12] 徐雳,李茂月,王振波.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8(12):28-30.

[13] 赵树恩,李玉玲,张铸,等.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20-122+130.

[14] 王晓原,赵金宝,郭宗和,等. 基于CDIO的交通工程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J]. 教育现代化,2017(23):67-73+98.

[15] 潘柏松,胡珏,秦宝荣. 基于协同理论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索——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12(05):35-38.

[16] 邓涛. 基于ERTIC-CDIO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3):22-25.

[17] 徐平平,孙士阳,金华明,等. 基于CDIO的车辆工程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09):90-91+103.

[18] 李发宗,崔仲华,黄永青,等.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CDIO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01):128-132.

(责任编辑:淳洁)

作者:马薇 刘春玲 施继红

上一篇:生态发展体育教育论文下一篇:艺术设计高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