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QFD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改革领域,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发展现代本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论文 篇1:

推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研究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推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不仅是适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加强内涵式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要努力从政府、市场、高校三个纬度着手,优化政府职能,提供宏观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创设中观氛围、推进高校重塑,把好微观要点,切实推进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又好又快地实现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路径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新时代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党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改革政策,从政策上规范、机制上保障,引导和鼓励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和发展,这为新时期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优化政府职能,提供宏观环境

政府是社会秩序运行的主导力量,在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中扮演着其他群体无法比拟的重要角色。

(一)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应发挥政策引领和资源配置的功能优势,切实从政策和法律层面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国家要根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发展情况,做好相关的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解决好转型过程中涉及到的人事纠纷、管理权限、资源配置等利益矛盾问题,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要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和特色,因地制宜地出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转型方案,并紧密结合转型发展的实际状况,给予适当扶持和照顾。其次,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有关转型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有效协调转型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从而有序推进转型发展的进程。最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亟须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政府应从全局出发完善各项立法。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以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和保护。

(二)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多元经费投入机制

资金是影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因素,解决转型中首要的资金拦路虎问题,这是政府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关键。综合研究型大学和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教学成本相差较大,综合研究型大学因其办学时间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因此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相比较而言,应用技术型高校存在辦学时间短、基础差、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为此,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应加强对转型院校的资金支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拨款制度建设路径,针对转型困难、发展落后的院校给予更大的财政支持,同时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通过绩效考核和评价,为转型效果显著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给与适当的奖励。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多渠道筹集资金,丰富和扩展办学经费来源。除了财政投入之外,还需要多渠道吸纳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资金助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使得高校的转型发展从单纯依靠财政供养到依靠企业、杰出校友捐赠等为支撑的发展道路。

(三)扩大办学自主权,激发高校办学积极性

适度的办学自主权是激发高校办学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制度,明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法律地位,充分保障并扩大其办学自主权,为转型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应要重新审视现有政府主导办学的管理体系,给予地方新建本科办学一定的自主权,明确其法人的独立实体地位,政府在转型过程中要有规划、有步骤、分阶段下放高校办学的自主权,从一定程度上释放高校的办学活力,激发办学的积极性。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快职能转变,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同时出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相关政策,明确保障转型高校的事业法人地位,使转型高校能有更多的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力,进而激发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积极性。其次,逐步扩大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自主权和引进教师的自主权,地方新建高校根据地方产业、行业和经济发展需求,自主设置专业,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和响应机制,并根据专业的就业情况,适度调整专业方向和招生人数。最后,给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内部管理机制的自主调整权,增强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转型高校办学灵活性的特点,更好地实现与市场、社会等主体的有效对接。

二、激发市场活力,创设氛围

纵观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市场经济越发达,经济活力就越强。要充分激发市场活力,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企业参与度、更新社会认知,为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

(一)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互动合作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模式,这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也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型高校的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突出实践和应用这两大特色,而实现这一特色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校企合作。我国可以通过建设科技园区、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等方式,以项目为纽带将企业、学校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合作项目在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通过亲身参与项目从而更加准确地掌握专业知识,获得实践经验,也可以与心仪企业保持联系以便日后就业。校企合作时应规范管理,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以及园区的管理、运营模式及资金来源、使用等问题。不仅要在高校内部建立合作组织,还可以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合作协会组织,搭建长期交流合作平台,实现企业与转型高校的互利共赢。

(二)提高企业参与度,建立长效参与机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高校是人才的供给方,而企业则是人才的需求方,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对高校转型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国内企业的实际参与情况来看,企业参与的程度有限且积极性相对较低,企业应转变观念,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参与高校转型的收益是长期且有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可以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因此可以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不能把人才培养看成是高校单方面的责任,其本身也应该承担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责任,主动向高校反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建立常态化的校企实习基地,为学校提供学生定岗实习、派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应有的便利。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进一步主动与学校建立教学团队,成立校企教学工作坊,及时开设相关课程组织教学和培训。总之,企业在为自身创造效益的同时,也能承担起高校转型建设的社会责任,从而形成企业参与的长效机制。

(三)更新社会认知,营造转型发展氛围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能否成功推进,不仅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更需要思想认知这个内生动力的转变。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中,学术型、研究型的大学毕业生仍处于优势地位,而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毕业生存在偏见与误解。一方面,科研机构以及专家学者要加强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深入研究,转变社会的传统观念,以形成对高校转型的广泛共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和舆论优势,让社会大众进一步全面了解应用技术型高校,接纳应用技术型高校,从思想上认识到高校转型对自身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合理定位和顺利转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同时大力宣传转型成功的典型案例,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顺利转型提供可行性依据。

三、推进高校重塑,把好微观要点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也是核心任务和目标。高校要通过办学目标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双师型教师、多元协同机制等改革,为转型发展把好关键微观要点。

(一)建设师资队伍,完善“双师型”教师改革制度

教育要发展,关键在师资。師资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也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应用技术型办学定位,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应用技术型师资。因此,要着力从三个方面加强应用技术型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要加强引进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际应用能力较强、创新能力突出的硕士、博士充实到教师队伍,从根本上解决转型中教师素质整体不高、教师水平有限的难题。其次,要加强内在专任教师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工作坊、校际交流等方式让专任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应用性技能的重要性,定期选聘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企业项目培训、企业科研攻关,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最后,要加强行业内兼职教师的聘用,重点聘用行业企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把行业企业先进的理念和实践融入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了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这三个问题后,还应该注意做好相关保障,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培训体系、考核体系、激励体系、职称评定体系,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广大教师努力增强自身能力的积极性,以及参与教学和实践的积极性,从制度上切实保障双师型队伍建设稳定性,推动可持续性发展。

(二)加强沟通交流,构建多元协同机制

转型参与主体间的平等对话与沟通交流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构建多元协同机制也是促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以及解决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的有效配方。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各具特色。为充分利用各地区特色和学科优势,发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积极性,可以构建区域共享和交流机制,推动不同院校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此外,高校、政府、行业企业之间应发挥沟通优势,如企业与高校之间应提前相互沟通所需人才类型,有目的地培养劳动力市场所需人才,从而形成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链。

(三)转变办学观念,明确办学定位与目标

时代在发展变化,办学观念也应摒弃过去的传统和僵化,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办学成功的关键,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更需要高校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树立与时代发展、市场接轨、学生需求相适应的办学理念。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变办学观念,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更是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要求。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的过程中,准确的办学定位和目标是转型的先决条件,只有明确了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思路,转型才能有方向,转型才能有效果。反观国内应用技术型高校,其办学定位模糊,导致院校在发展过程模仿和跟风现象频发,追随传统学术型高校的发展道路,应用型院校名存实亡。依据社会潮流,盲目开设专业和课程,致使专业设置求全、院校规模不断扩大等问题突出,最终导致学校发展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脱离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地方本科院校要坚持以本科教育层次为主,专科教育为辅的办学思路,以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为办学目标,大力培养能够直接参与生产的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尤其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尽其所能、尽其所用,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层次需求。

(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与课程设置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价值规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活动只有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进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要素,也必然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具体来说,在学科建设方面,结合地方资源、产业优势,加强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掌握学科发展规律,打造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在专业设置方面,专业设置灵活,且要具有针对性且必须经第三方认证。根据本地区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调整专业设置,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实现产学用相结合。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依靠学校自身优势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形成本校的特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实践性课程比例,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应用技术型高校课程设置应坚持实践和就业导向,在充分考虑就业岗位要求的同时,根据本专业的教学现状,将专业课划分成若干不同的模块,学生根据不同岗位需要,选择学习不同的专业课内容。

参考文献:

[1]  池挺钦.高校应用型转型再探——基于政策文本的视角[J].高教学刊,2021,(12).

[2]  郭建如,刘彦林.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进展及其效果——基于组织转型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21,(9).

[3]  马燕,马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3).[责任编辑 文 远]

作者:周雨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论文 篇2:

基于QFD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QFD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改革领域,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发展现代本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而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以QFD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质量这个核心,解决好转型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从转变思想观念、坚持市场导向、加强队伍建设、政府推动、产教融合等方面,努力探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QFD;新建本科;职业教育;应用技术;院校转型

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理论由日本学者赤尾洋二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QFD理论也称为质量功能展开理论。QFD理论就是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的发展观,运用构建“质量屋”的方法和手段,从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升产品的适用性。

一、转变思想观念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前提

(一)树立质量至上的转型观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所在,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曾经指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要做到树立坚定的大局观,树立科学的质量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而在“三个树立”中,质量关无疑是最重要的。QFD理论的核心就是质量,最终目的就是提高质量。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轉型也必须紧密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努力构建集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实践平台、志愿服务、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等多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而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树立学生为本的转型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满足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多元化的平台。因此,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也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学生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同专业学习及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特点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原则下,构建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真正达成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的集知识、能力、技能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转型观,这与QFD理论所倡导的围绕顾客需求进行生产的理念也是相同的。

二、坚持市场导向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地方新建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也必须坚持市场导向。

(一)依据产业行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

据统计,2000年以来的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着办学定位不明、盲目跟风、专业设置趋同的发展困境,这些困境性因素不仅造成了人才培养与市场、产业脱节,而且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转型的进程和质量。因此在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过程中,要合理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时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把专业设置与当地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二是把专业设置与行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基于此,在转型发展中,要根据科技进步现状和产业发展的形势,逐步改造一些基础性的专业和学科,探索建立一些新型的专业和学科。尤其是顺应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努力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增强专业服务产业和行业的适用性,从而使专业向应用化、特色化、区域化方向拓展。

(二)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QFD理论的重点就是把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作为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切入点,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根据时代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现象愈演愈烈,大学毕业生盲目追求“稳定轻松高收入”的工作,但能力素质跟不上、就业技能欠缺,同时大量中小用人企业面临高素质技工短缺的“寻才难”问题。究其根源,在于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体系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之间出现了错位和失衡,形成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把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要努力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做好市场需求调研,多渠道与用人单位对接,真实了解市场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然后进行科学研判,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二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模拟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实践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综合起来,不断增强学生的课堂教学情感体验、知识认知和能力达成。同时,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强化知识、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基础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良好的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建设的支撑力量,更是形成区域品牌的关键所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过程中必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

(一)加大应用技术型师资队伍的引进力度

从目前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来看,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预期目标还相差甚远,并没有完全走出原有本科普通高校的固有模式,还远远滞后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滞后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必须强化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大应用型师资的引进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吸引优秀应用技术型人才进入校园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聘请企业中一些具有丰富经验、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专家和长期扎根在一线的技术骨干和能手担任专、兼职教师,把先进的理念带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真正发挥其在培养应用技术型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升优势学科作用,推动优势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打造固有的学科特色,使学科建设既有特色,又有竞争力。

(二)加强应用技术型师资队伍的内在培养

应用技术型师资队伍的内在培养,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更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引进优秀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基础上,加强应用技术型师资队伍的自我培养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大力落实青蓝工程,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进一步充分发挥学校双师型队伍中老教授、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另一方面,搭建多元化的培训、交流和发展平台,引导青年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强化价值观认同。在此基础上,鼓励青年教师深入企业,积极参加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实践,参加企业和科研单位的项目开发和应用,推进产业研一体化进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政府推动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保障

政府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主导者,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过程中,更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和政策支持。

(一)政府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加快推进转型进程

2015年11月,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确立了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主要任务、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加快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步伐。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转型也必然涉及一些“阵痛”,如何准确定位、如何保持特色、如何提高质量和竞争力,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面对的复杂难题。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顺利召开,教育大会对高校的定位和发展也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即要求高校“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可以看出,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政府的强力推动和政策导向更为重要。而在此过程中,政府尤其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资金倾斜力度,确保教育资源配备上,地方高校能有充足的资金建设一大批符合应用型教学要求的实践设施,从而使转型平稳过渡。二是加强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制度保障。规范和引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扩大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专业设置权,搭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多元化培训平台,利用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主流媒体宣传应用技术型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中的正向作用和优势,利用国家层面的舆论导向消除全社会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教育的偏见。

(二)政府要健全评价考核机制,促进转型健康发展

2015年以来,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已实现了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转型,但是转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如何更好地检验转型成果,突出教育改革的成效,这就需要有一套健全的考核評价机制。一方面,政府要健全考核机制,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奖励顺利实现转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挥政策的引领、激励和示范作用,从而带动更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积极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另一方面,政府要健全评价机制,应该尽快成立专门的辅助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教育组织和管理机构,通过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实地走访调研,切实开展转型的监督和评估,并把转型的效果纳入对高校的综合考核之中,强化问责和追责,逐渐形成“以评促改,以改促建”的科学评价机制,营造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还要适时引入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社会群体等第三方评价机构,对转型的成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从根本上克服转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为未来本科职业教育的长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产教融合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

教育部2018年教育工作指南提出,“搭建应用型高校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多方协调育人机制。”这从政策层面为新时期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指明了方向。而且从实践层面来看,产教融合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主要载体和平台,是育人工程质量提升的显著标志。基于此,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过程中,必须全方位地探索产教融合机制和平台,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一)加强校地社会实践融合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扩大视野、正确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必须牢牢认识到社会实践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多元化的社会实践平台,提升社会实践育人的质量。一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充分利用服务区域经济的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的联系,建立门类齐全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感受到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另一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要注重打造社会实践的品牌活动,定期开展常态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宣传报道,让广大学生真正参与到这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利用社会实践平台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加强校企合作平台融合

校企合作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实践多次证明,校企合作、校企融合不仅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更是其他多种类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必须将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方面,鼓励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充分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主动吸纳企业参与办学,探索“双元制”培养、订单培养模式,从而实现地方产业和地方高校双转、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双赢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鼓励师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实践中,尽可能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在丰富的企业实践中提升教学水平和技能素质,为“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做好能力储备。在此基础上,鼓励广大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熟悉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并参与到产品生产的一线,把课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大计。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必须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发挥各级联动作用,实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顺利转型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婉,邓泽民.本科高校转型需要解决的八大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

[2]  姚春梅.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从哪找定力[N].光明日报,2015-10-06(008).

[3]  单治国,刘兴元,蒋智林,张春花,强继业.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策略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4).

[责任编辑 晓 群]

作者:周雨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论文 篇3:

“互联网+”视阈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互联网+”时代丰富了教育的形式,给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紧随“互联网+”时代潮流,清楚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做好人才培养定位,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平台建设,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路径。

随着经济节都的升级和调整,社会需求大量的应用型人才。我国传统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够科学,体现在重学术性人才培养而轻应用型人才发展,导致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很好适应新经济形态下的社会需求。随着“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迅速推广和深度应用,这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破解应用型人才培养瓶颈开辟了新的路径。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使命

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优化高等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3 年开始,政府着力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从此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转型热潮。2014年3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2015 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指出,要“引导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就是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认清形势,坚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使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客观需求

“经济新常态”是我国政府对于当下和今后经济发展的新定义,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速放缓,中高速增长成为常态,经济结构升级和调整成为常态,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成为常态。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需要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而应用型人才对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尚不能培养出大量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当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升级时,高等教育结构必定进行相应调整,于是各国大力举办应用技术大学,通过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国家大力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思路和目标是,通过侧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大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均设在地级市,且大都是所在地市唯一的本科高校。这些院校与地方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联系,能够直接满足区域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重需求,是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为应对地方产业升级和高校自身发展,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大家的办学共识。

(三)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学生特点和就业形势的需要

高等教育快速大众化阶段改变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入口与出口形势。近年来,高中升大学的比率很高,就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普遍不高,这些学生学科基础不太理想,对学术性问题不感兴趣,这决定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此外,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上还出现就业结构性矛盾,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就业难度大、就业质量差等问题。要破解这种结构性矛盾,需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根本上改變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的办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只有这样,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社会更需要的人才,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总体上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办学层次的转变,但仔细考查其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在转型发展中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一)办学定位不明确,教学模式陈旧

合理的办学定位能为学校的发展指明方向,也能使广大教职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强烈的归属感。然而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做强、做大、追赶一流”的浪潮驱动下,忽视自身发展条件及能力,在办学定位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攀高、求大、求全、尚名、逐利、趋同”等不良倾向,从而影响了学校各项功能的发挥,导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出现发展困难、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等系列问题。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教师培养成本高

教师的能力是制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应用型人才离不开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但当前大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在地市师范专科学校、成人高校或中专合并的基础上“转型”而来。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到高校”,重理论学习和擅长书本知识教学,缺乏行业背景,没有行业、产业经历,这导致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无法有效转向行业产业技术技能结构、智力技术技能结构,常常出现教师“包教不包会”的现象。

(三)“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育人效果低下

产学研协同育人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探索和实践已有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企业注重经济利益,对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不高,见习、实习活动很难推进或成规模开展;二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方面的基础性较薄弱,如缺乏专门的产学研协同育人组织机构、产学研协同育人法规制度不健全和专项资金投入不足,难于满足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要求;三是政府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主导作用不明显。这些问题使得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现象普遍存在,大量的合作资源处于琉璃分散状态,创新效能不高,也远未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三、“互联网+”视阈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倡“互联网+”概念,正式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跨界融合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的一个过程,其演进方向是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一)以“互联网+”为支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互联网 + ”时代,计算机终端、互联网都应成为高校教学的有效载体和深度应用的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模式,借助互联网环境和移动终端,大胆引入Blending Learning模式,把传统学习的优势和 E-learning 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人才培养中优势作用。

(二)以“互联网+”为依托,转变教师培养模式

当今时代,人手一部智能终端、无处不在的网络以及成本低廉的云端计算资源已经成为现实,“互联网+教育”开创新的教育格局已经得到成功实践。2015年初,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开设了一门超级声乐慕课——《戴你唱歌》。每星期一、三、五,戴老师都会请一个青年歌手做示范,亲自点评,并将活动视频(约25分钟/节)上传到慕课平台上。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这个平台的点击率已经高达4亿多人次,每星期全国有近千万人跟着戴老师在学唱歌。

《戴你唱歌》成功经验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培养的有益启示。既然连男高音这么高大上的艺术教育都能在互联网上进行,为什么别的技能不行呢?其实,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式,同样可以借鑒《戴你唱歌》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培训模式。首先,以政府主导方式从相关行业全国最先进企业中精心挑选出几名一线大师傅,将他们送到高等师范院校接受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专项培训。其次,高校将“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发给合作企业,企业参照相关行业国家标准,派教育技术人员协同师傅录制培训视频,将这些视频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上。最后,高校的相关专业教师基于互联网跟师傅学习相关技能,连续几年,再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的技术考级方式考取相应资格证书,获得证书者方可评“双师型”教师。这种政府主导,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与传统的“师徒制”相比有一些优势,它既节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成本和时间,又能保证教师直接学习到这个领域最先进的技术。

(三)以“互联网+”为导向,优化实践平台建设

实践平台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当代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著民”,学习、生活处处都离不开互联网,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资源互动平台,开拓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实践新途径,是当代大学生教育的时代需求。

在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也为教育及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依托互联网而发展的新兴行业在人才方面存在巨大的缺口,与“线下”传统行业相比,“线上”的行业更乐意也更有能力为学生提供见习和实习的机会,更愿意与高校尝试创新型的项目合作。门户网站、城市论坛、社交网站和商务网站等这些“线上”组织机构可以为在校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只要积极拓展,互联网将成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个无限广阔的实践平台。

四、结语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时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个地方高校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不断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出更多社会需求的,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作者单位为百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国与新加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编号:KY2015LX437)和“转型期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策略研究——以广西为例”(编号KY2015LX437)的研究成果。

作者:谭朝阳

上一篇:扎实做好家访推进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提问语言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