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工程教育改革论文

2022-04-25

摘要新建地方工程院校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战略。确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是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实现科学发展、服务好区域经济的头等大事。新建地方工程院校要注重“地方性”和“适用性”特色。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现状与特征;接着分析了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的劣势、威胁、优势与机会;最后重点探索其发展战略选择。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地方院校工程教育改革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方院校工程教育改革论文 篇1: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路径探索

摘要:目前,我国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上却与国外相差甚远,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不明确、缺乏改革动力与措施等诸多问题。工程教育认证在我国的兴起,为我国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方向与思路。本文在厘清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意义与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和目标,从理念、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等六个大方面提出了推进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路径

一、引言

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曾经说过:“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在我国,工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于高等工程教育。根据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截至2013年底,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共有1170所,其中开设工科类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077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92%以上,包含地方本科院校在内的非中央直属本科院校有1060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90%以上。由此可见,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基石,是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工程人才辈出的摇篮。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以及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确立,社会对工程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工程人才,是地方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持续研究攻破的课题。工程教育认证在我国的兴起和推广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力量,随着“985”、“211”等高校逐步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如何以工程教育认证基本理论为指导,将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有机融合在一起,促进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是目前地方高校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目前我国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因此,工程教育必须要面向工程实际,但这却是我国地方高等工程教育长期以来主要欠缺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在某些科技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时期,部分地区甚至还处于农业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虽然近年来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在迅速扩张,但教育质量却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部分地方高校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实验设备老化,设计环节不被重视,实验教学难以落实,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很多地方高校虽然形式上向高水平大学靠近,却不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切实地进行改革,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千人一面,千校一面”,工程教育未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没有办出特色和水平。在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办学模式的同时,出现了“办学趋同化”的倾向,既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又没有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特色,师资队伍严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和经验。没有根据企业和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确定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方案,脱离工程实际的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相对较窄,现代工程设计思想、方法以及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相对欠缺,对现代工程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参与管理现代工程的领导、决策、协调、控制的能力以及管理素质相对较弱。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包括教育经费、基础素质、就业走向等,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对工程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到位、对工程教育理论的研究不深入、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缺乏工程教育改革的动力和活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位于沿海地区的部分高校抓准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利用外部环境优势,积极开展工程教育改革,以促进地方高等工程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式发展的新常态。有些高校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极不均衡,大部分地区的高等工程教育仍旧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较为陈旧,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也高呼改革的口号,却理不清改革的思路,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改革未见成效。

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发展和内涵

工程教育认证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现已发展成为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2006年,我国开始构建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虽然工程教育认证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项新生事物,但已备受高等工程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并引发对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研究的新一轮探索。2013年,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临时签约组织,即我国所采用的认证政策、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与其他签约组织具有实质等效性,认证结论可以获得各签约组织的认可,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向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工程教育认证主要倡导三个基本理念:一是学生中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进行资源配置和教学安排,并将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专业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产出导向理念,强调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学生教授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并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三是持续改进理念,强调专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能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并勇于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我国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与国际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加强工程教育与工业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对产业发展变革的适应性,在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同时,提升我国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其根本目的还在于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由此引发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深层次变革将会对整个工程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15个工科专业开展了认证,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与制度也进一步得到推广,并逐步向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渗透。

四、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

1.明确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推广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构成,内容覆盖了《华盛顿协议》提出的毕业生素质要求,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其中,通用标准规定了专业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的要求;专业补充标准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三个方面规定了相应专业类的特殊要求。认证标准各项指标的逻辑关系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通过完善的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保证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最终使学生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内涵。可见,工程教育认证为工程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对于资源相对短缺、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的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来说,推广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将会是推动工程教育改革的有力推手。

2.以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为依据,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地方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结构在设置上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明确其调整的方向。根据地方高校发展的地方性、服务性特点,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要依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实际,开展专业规划,坚持“改造老专业,培育新专业的”的建设思路。学科专业设置要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强调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对接,实现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专业调整需要从指令性转向以需求为导向性、从传统性转向现代性、从趋同性转向特色性。在专业建设时,地方高校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积极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以便更好地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这不仅体现了学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思想,又避免了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是地方高校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和“专业认证”的重要抓手,也有利于解决大学就业难的问题。地方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结构对接和深度融合的目的还在于充分了解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确立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出达到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专业与产业、行业的对接与相互渗透,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有效的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工程人才。

3.以产出为导向,制订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基于学习产出的工程教育模式。以产出为导向,即教育要注重教育的产出和实际成效,教育者需要对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水平有明确的认知,将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有机地导入到教学各环节中,明确各类各门课程对达到毕业生预期目标的贡献率,形成培养计划的无缝匹配矩阵,制订以提升工程能力为核心的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和工程教育评估体制。以产出为导向,需要高校对人才市场和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从学校和行业两个方面,确立工程人才培养标准,明确支撑行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并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围绕工程技术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来组织,按行业与企业对工程人才的评估标准,实施教学过程与教育教学活动,把行业的目标体现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教学组织管理中,并让行业和企业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让学生边学习边参与行业和企业的活动,不断进行自我验证和自我丰富,不断提高技能和改进缺陷与不足,并通过不断地积累、改善,使学生职业素养与行业要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模式的改革。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并不是新生事物,其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的结构模式。OBE工程教育模式以产出为导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工程教育认证得以推广的重要手段。目前,部分高校已对OBE工程教育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汕头大学,为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4.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地方高校在资金投入方面相比较“985”、“211”高校来说有限,需要地方高校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积极与地方相关企业和行业联合建立实验平台和实训基地,积极实施“企业进校,校进企业”工程,努力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入手,构建学校与地方经济合作的立体型校企合作体系,切实加强专业与地方产业的整体融合,将单一线性的校企合作模式发展到与行业内企业集群合作的模式,实现校企合作的系统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形成校企按需组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及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在建立校内实验室与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积极为学生提供参与重大科技与工程创新的机会与平台,积极开展与企业合作建立实验室的探索,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形成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实训基地。例如在香港理工大学的工业中心,学校和企业联合建设实验室,学生不仅可以在校内做实验,也可以到相关企业和行业实地做实验,企业将新设备赠予学校,委托学校培训工程人员使用设备,同时学校可利用新设备让学生做实验。

5.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工程类专业教师教学上岗前至少应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工程实践,针对目前工程教育中教师队伍缺乏工程实践训练经历的问题,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要创新自主引智机制,应以学科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和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建立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工程教育团队。一方面,学校可以直接从企业聘请部分工程科技或管理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也可以聘请企业已退休的高层次工程科技和管理人员,提高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另一方面,学校面向社会、企业和行业聘请高水平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师,参加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学生企业实习、工程训练、课程设计等。另外,学校制订专业教师、实验人员的实践学习、进修计划,选派缺少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到企业去进行定期培养,也可以选拔部分青年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一段时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或者利用假期到企业进行工程能力的培训。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

6.建立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持续改进机制。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和评估机制,地方高等工程教育保障体系应以学校为基础,以企业和行业组织为骨干,以政府作用的发挥为主导,建立一个“高校自我保证、行业和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多元监督”的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其中,学校处于质量保障的核心层,必须充分发挥其基础和核心作用;企业处于保障层,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配合与参与,培养质量是否合格需要接受企业的检验;行业处于联保层,工程人才的培养必须有行业的支撑;地方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工程教育中的战略规划、资源保障和组织实施中的作用;社会的独立中介评估机构起着质量监控作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专业必须有明确可行的改进机制和措施,能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并收集信息用于下一步改进,形成“评价—改进—再评价”循环式过程。地方高校要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向导的基本思路,引入校外评估,使校内评估与校外评估相结合,逐步建立完善的工程教育评价机制。

五、结语

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如何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依托地方产业发展实际,找准方向,寻求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是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希望本文提出的对策能为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慧研.构建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教育学院学报,2015,(2):29-31.

[2]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3]王瑞明,王孙禺,李锋亮.论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与工程师注册制度的衔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2):34-40.

[4]包榕.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54-55.

[5]赵予新.地方本科院校高等工程教育抽样评估与质量保障系统研究成果报告[J].大学(研究版),2015,(6):84-89.

作者:张宁

地方院校工程教育改革论文 篇2:

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摘 要 新建地方工程院校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战略。确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是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实现科学发展、服务好区域经济的头等大事。新建地方工程院校要注重“地方性”和“适用性”特色。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现状与特征;接着分析了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的劣势、威胁、优势与机会;最后重点探索其发展战略选择。

关键词 办学定位 工程院校 发展战略

1 我国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现状与特征

1.1 我国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现状

地方本科院校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新生力量,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承载者。自1999年开始,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我国实施了扩大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伴随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自1999年至2012年的14年中,全国新建普通本科院校319所,已占到2009年全国847所普通本科院校的37.6%,所占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

按照学科性质的不同,地方院校主要有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师范类及财经政法类等。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市场对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地方院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人才服务、科技服务和文化服务要求。在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导向下,2004年我国工程学院建立最多,共13所,占所有此类学院的42%。①

1.2 我国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的特征

与部委直属工程类高校相比,地方工程院校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办在地方,贴近县域。新建工程院校均为地方性高校,相当一部分新建工程院校还设置在地级城市,属于“省市共建”的管理体制。地方工程院校与县域中小企业毗邻,能更好地立足区域经济的发展,理论与实际互相促进。第二,地方投资与地方管理。作为地方院校,其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在干部人事等重大事项方面主要由地方党委、政府负责管理。②当地方财政不足以支持地方高校的发展时就会制约其发展。第三,服务地方。地方工程院校的主要使命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重点是为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

综上所述,地方工程院校具有“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服务地方”的基本特征。③

2 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的劣势与面临的威胁

新建工程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出不足,如办学资金不足、办学特色不突出、定位不明确、目标趋同、模式单一等。同时,新建地方工程院校也面临一些外部威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认清自身的劣势和外部的威胁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2.1 资金不足

作为地方院校,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拨款。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方财政收入多寡不同,财政支出导向差异,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此类院校的快速、健康发展。 以湖北省为例,2010年全国31省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排名中,湖北省排在第26位,人均经费约5900元,低于全国的平均支出9600元。即便如此,省内不同层次的高校所获得的财政拨款还是不同的,几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均财政拨款还远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④

2.2 高级人才的流失

地方院校“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在财政投入和科研水平方面明显不如重点高校,往往面临科研资金短缺和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地方院校在教师与科研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一部分教师会到发达地区,到重点高校,到发展前景好的地区去发展自己的事业,继续自己的专业研究。并且流出的往往为高级职称、高级学历者或者为青年骨干教师。大量优秀人才外流,这也直接影响到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2.3 社会认知度偏低

地方工程院校归属于省级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由地方财政出资,各种制约因素较多。加之有些院校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如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特色不突出,专业结构欠优化,课程体系不尽合理等。这些内外在因素致使地方院校在社会上并未得到充分的认可,从而此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以出身论英雄,在招聘中偏好“211”或“985”高校的毕业生,这也使得人们对地方院校存在偏见,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不够。

2.4 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

在争夺优质生源及师资方面,各高校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竞争中最首要的是高素质生源的竞争,新建地方工程院校不仅面临与国内老牌综合性高校的竞争,而且也面临民办高校的竞争。如今,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形式多样的高等教育也加入到激烈的争夺生源的战争中。同时,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各高校努力创新,不断提升自我,如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校际合作,这就使得高校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2.5 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

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一方面,高校提供给社会具有高学历高知识的人才,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录用门槛不断提高,人才浪费现象很严重。特别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境况,于是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高校。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使得学校面临的外部威胁越来越严重。

3 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发展的优势与面临的机遇

3.1 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地方工程院校大多建在地级市,由师范类或者专科类院校发展而来。他们办学经验丰富,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这些经验和特色有助于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向工程学院的转型也是学校根据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学校原有的专业资源优势所作的调整。这种调整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够更直接地面对教育市场,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更好地利用当地的各种社会资源。

3.2 地理优势

新建工程院校均为地方性高校,相当一部分新建工程院校还设置在地级城市。地方工程院校与县域中小企业毗邻,能更好地立足区域经济的发展,理论与实际互相促进。

3.3 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地方院校是一个城市知识的窗口和科技创新的摇篮。为了提升一个城市的人文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地方院校的发展,如资金上的帮助,高级人才引进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为院校的发展创造好的环境等。此外,新建地方工程院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与地方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等形式开拓经费来源,大幅增加教育经费。

3.4 多元化的国际教育市场

高等教育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市场。地方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

3.5 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腾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尤其对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高层次的一线应用型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加大,这也为地方工程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4 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发展战略与对策选择

潘懋元教授曾经指出:“任何一所高校制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须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外部环境与自身特点做出准确的定位”。结合我国新建地方工程院校的特点,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劣势和面临的一些外部威胁,根据自身的优势,好好地利用各种外部机会,来寻求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并且通过这些战略来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模式,实现学校的最优化发展。

4.1 增长型战略

如果某些新建地方工程院校既有内部发展优势又面临着良好的外部机会,则可采用增长型战略。这是一种利用外部机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理想的战略模式。适用这一战略的院校具有特定方面的优势,如院校在办学特色、学科水平、师资队伍、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具有优势,而外部环境又为发挥这种优势提供了有利机会。在这种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下,院校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及时更新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注重拓宽自己的发展领域,适度扩大现有的办学规模和社会服务的范围,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促进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⑤

4.2 扭转型战略

扭转型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的战略。某些新建地方工程院校面临着良好的外部机会,但与此同时,他们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管理水平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劣势。自身存在的这些弱点妨碍其利用外部的良好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院校可采取措施先克服这些弱点。利用各种良好的机会,借鉴和学习其他地方工程院校的办学经验,进一步深入研究自身的发展战略,明确办学定位目标,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形成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扭转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力争在短时间内构建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4.3 防御型战略

防御型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某些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管理水平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同时,由于外部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他们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外部环境威胁。在这种内忧外患之际,这些院校往往面临生存危机,难以同竞争对手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院校首先需要探讨自身办学理念、定位及发展战略问题,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定位,强化内部的管理,消除现存的劣势,蓄积发展的能量,等待发展的机会。

4.4 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指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某些新建地方工程院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管理水平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处于明显的优势。但外部环境却处于不利状态,影响着自身优势的发挥,严重威胁其长远发展。在这种境况下,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自身的管理与发展,提高其应对外界风险的能力,探寻更多的发展机遇。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2B185)与湖北工程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2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 钟小斐.关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办学定位与特色的探讨[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② 肖玲莉.地方院校发展定位趋同化现象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③ 刘彩茹.河北科技大学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与探索[D].河北科技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④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⑤ 刘昕.我国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1):127-130.

作者:程静

地方院校工程教育改革论文 篇3:

面向新工科理念的地方高校材料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

摘    要:地方高校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在工程教育理念、课程内容与工程实践结合、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这要求地方高校面向新工科理念进行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文章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材料类专业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实践体系、育人平台、教师团队、工程实践能力评估和运行与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经验。

关键词:材料类专业;教育体系;地方院校;实践;探索

为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發展战略,依托区域传统特色产业,对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布局,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构建了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一批适应于地方产业的材料专业群[1]。然而,地方高校由于实践教育体系不完善、教学资源不足等先天劣势,导致了其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转型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契合度低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2017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指出:“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抓手,全面落实新工科理念,主动布局地方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深化产学研政协同育人,培养满足未来新工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2-3]这要求地方高校面向新工科理念,加快以培养满足地方产业需求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教学改革[4],其中,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材料专业为例,阐述了地方高校工程实践教育体系的建设现状与困境,近年来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模块化实践体系、立体化育人平台、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师团队、运行与保障机制等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方面采取的举措与成效,以期为其他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

一、地方高校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现状与困境

(一)工程教育理念的缺失,缺乏人才培养整体考虑

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并将其转化为课程目标的过程中,“知识本位”理念根深蒂固。传统材料类教育按知识传授的循序渐进原则组织课程和课程内容,形成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纵向叠加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存在诸多弊端。而新工科教育理念,要求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视角提出培养需求,进而将培养需求与课程目标有机衔接,重点强调对工程科技人才前期培养的整体考虑。

(二)课程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极为缺乏

工程案例在教材里踪迹难觅,新工科实践所引发的新问题与新思考几乎为空白。各专业课程自成闭合体系,不利于学科交融汇合,与新工科实践要求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格格不入。实践实验类课程教学内容中按给定方案验证科学理论居多,毕业实习难于落实;毕业论文(设计)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的居多,与工程实践联系的较少。因此,实践教育内容与形式已不能满足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需求。

(三)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强

地方院校引进教师大多来自学校,很少有在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的经历,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引进的教师擅长传授工程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对于进行工程实践很难给予有效的指导。

(四)课程评价不能适应新工科改革需要

传统的试卷考试成绩难以体现是否达成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是否培养综合能力,课程要求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而新工科理念要求更新课程评价理念,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注重评价方式的针对性、有效性与创新性;课程评价要能准确客观地反映教学效果、学生的工程训练过程和训练成效。

二、对接产业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融合产教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

(一)紧扣新经济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在剖析省、市“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基础上,重点调研了区域新材料产业集群,了解地方产业发展最新的人才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确定了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材料化学专业确定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扎实的材料类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良好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结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材料类专业的专业建设成就与特色,进而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传授目标、技能培养目标和素质提升目标等。

(二)科学设计模块化实践体系

依据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地方产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及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产出为导向”的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了分层次、多形式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创新实践一体模块化”的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的开放式工程实践教育体系。该体系对实验实践课程教学、产学合作教育课程、毕业实习、学生课外科技等课程教学目的、内容选取、方案制定、参与过程、考评方式等环节进行整体优化;根据与工程接触的程度、深度不同,建构了基础实践、工程实践、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四个平台;将实验实践课程教学、产学合作教育课程、毕业实习、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等课程整合成“四个模块”,即专项技术能力模块、工程应用能力模块、综合应用能力模块和创新能力模块;科学设计将“理想信念、爱国奉献、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价值元素分阶段融入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产教融合搭建立体化育人平台

依托湖南省“双一流”学科、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等载体,构建课堂思政育人与实践思政育人、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于一体的立体化育人平台,满足大学生的实验实践、公共检测、工程设计、仿真模拟、创业实训等功能。将大学生研究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教师科研项目、企业技术开发项目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合,充分利用学科和科研资源,开放实验室,制定激励政策,支持学生开展课内外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师团队

制定鼓励高水平教师指导学生工程实训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资源,邀请企业家、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指导工程实践。聘请企业专家任兼职教师,邀请企业内部资深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员定期到校给学生授课;鼓励教师与安迪亚斯电子陶瓷有限公司、湖南美程陶瓷科技有限公司、鸿瑞新材料等地方企业紧密合作开展工程教育;以顶岗(挂职)锻炼的形式或考察研修的形式,每年选派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参加工程实践能力锻炼,提高教师的工程指导能力。

(五)以赛促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

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创新创业竞赛、湖南省化学化工实验与创新设计竞赛等相关学科竞赛,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从2019年起,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创业竞赛、湖南省化学化工实验与创新设计竞赛等多种比赛项目。

(六)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纵向性、综合性评估

制定并实施“多元个性化考核方案”,建立合理的学分体系及考评办法,将学生参加工程实践活动、参赛获奖、申请专利、发表论文、科研项目立项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建立以学生(获得感)评价为主,“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全面考核体系,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验实践技能等操作能力的考核中将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七)构建实践教育保障机制

对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等基本要素进行整体设计,多方位全面采集相关数据。健全实践教育管理机制,对已有的文件与相关制度进行规范与细化。制定与修订如《实验实训平台开放管理办法》《工程训练项目遴选与管理办法》等制度,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工程实践,保证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效果与经验

(一)模块化实践体系充分利用了学科和科研资源

“四模块”工程实践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了学科和科研资源。学校每年遴选学生,提供场地、配备导师,实施项目驱动、动态管理;校企共同指导学生结合生产工艺的改进要求和新产品的开发项目进行工程训练,提高学生参与工程训练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知识的应用能力。成立“趣味化学社”“cup化工设计俱乐部”等社团组织,定期开展培训实践活动。每年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有50余人次,参与企业技术项目的有20余人次,申报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0余项。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创新创业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银奖3项,省级铜奖2项。申报湖南省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22项,获立项6项,参与发表论文12篇。

(二)形成了一套大学生工程训练一体化的培养机制

积极探索和建立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相结合的体制,构建工程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材料类专业已形成了一套大學生工程训练一体化阶梯式的培养思路,一年级以专业认识为基础,培养能力为重点;二年级合理组织参与各类科技活动;三年级研究性创新实验等立项,以项目或任务为导向自主实践。四年级参与科技创新与教师科研活动,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立丹.高职教育发展契合“中国制造2025”路径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20(81).

[2]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6).

[3]李明磊,杜娟,王传毅,等.新工科:政策实践与研究进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0(60).

[4]夏建国,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5).

作者:刘鑫 胡传跃 胡继林

上一篇:有机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论文下一篇:高师曲式教学心理浅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