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商务英语论文

2022-04-20

[摘要]从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需求总趋势出发,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科学定位培养目标,探讨培养特色,阐述其可行性。[关键词]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可行性基金项目:湖州师范学院2010年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JC10020)”的研究成果。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地方院校商务英语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论文 篇1: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转型之路

摘 要:伴随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地方院校应积极呼应国家、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宏观形势和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实践,确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基地拓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商务英语学科专业建设,推进高校专业链、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效对接,从而提升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商务英语;经济发展;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市场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活跃和国际商贸活动的纵深发展,中国人才市场对具备扎实的外语技能、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外语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积淀,商务英语的教学研究正方兴未艾,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商务英语理论体系,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1]。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精神,地方院校应充分利用地区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的“东风”,紧紧抓住转型发展机遇期,确定面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构建面向地区经济发展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的发展道路,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智慧资源。

一、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要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紧紧结合地区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瞄准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以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为依据,根据地方院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商务英语专业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师资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對接。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国际化的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法学、经济学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和思辨创新能力,能胜任经贸、商务、管理、教学等操作性和服务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引导学生客观定位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学习过程的针对性、侧重性、有效性,突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商务”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方面,力求专业培养目标与地区产业集群职业岗位要求一致。依据这些企业岗位群对员工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构建完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与素养结构,以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地方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明确培养目标之后,研究与定位对商务英语学生的培养内容,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学校应深入研究国家经济宏观发展形势,深入了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从业现状,进行人才需求分析和广泛调研、科学论证,力求学校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与行业、企业、单位人才需求接轨。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监控、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的社会评价及涉外商务行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搜集行业发展最新状况,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灵活调整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以企业岗位对员工商务英语实践操作能力要求为核心,以满足地区特色农林业、加工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的社会需求为导向,规划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削减理论课程,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增设反映行业前瞻性、时代性、真实性的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接轨的课程,拓展以增强学生商务应用能力的选修课程。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现完整性和复合性、实践性和人文性。鼓励学生取得商务英语、外贸、金融、司法、财务管理、会记、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中高级口译等资格证书。积极从相关外贸企业搜集相关素材用于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鼓励教师和外贸行家联合编写具有实用性、前瞻性、内容新颖的教材,向学生讲授行业最新知识与技能。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英语基础知识和国际贸易、商务礼仪、外贸函电等贸易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的合理规划。一方面,培养的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以及强烈的使命感和合作创新品质。另一方面,注重与自身岗位匹配的职业能力竞争性和发展性,注重执行力、职业道德、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养。另外,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讲座、选修课的形式介绍地区经济发展内容,包括地方生态、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特色农林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及物产储备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快速成长为职业化、技能化商务英语人才。

三、加强实践实训教学平台建设,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脱离的现象,地方院校应不断完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满足日常教学需求;建立国际物流模拟实验室、进出口模拟实验室、商务谈判实验室,对实训的流程和环境加强管理与维护,确保符合实训要求;形成以校内实训基地为核心,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企、行、政联合共建的发展思路[2],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校友优势、师生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工作。使这些实习基地与校内实验室、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形成了互补,把商务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延伸到企业现场,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商务礼仪、商务会话,注重自身市场营销学知识、逻辑推理能力、资料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确保商务英语学生实践性教学的开展与商务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可以开展别开生面的校外实习基地合作模式。一方面,积极邀请企业优秀人才为学生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导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新知识、新信息与新技术,把理论学习与企业、行业、生产实际相融合。另一方面,在校外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应用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及跨学科知识等方面的优势以及高校教学资源优势,帮助企业员工提升员工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商务英语培训。由于学生商务英语知识优势及丰富的企业实践经历,企业培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对更明确,从而在双赢互惠的基础上为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在办学方式上,积极借鉴高职院校办学经验,开展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充分发挥商务英语专业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根据企业用人需求,量身定做,实行“订单式”培养。在学生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基本专业技能训练及专业实训后,到企业或中外相关企业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提前了解商务英语岗位群对员工的岗位要求,以及好员工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缩短学生岗位适应期。进一步积极开展与海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项目,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技能型商务英语人才。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及学生申报项目,创新创业,促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推进研究成果向产业转化,向实践育人转化,产业由学生自主经营管理,真实的工作环境,理论与现实结合,使学生成为具备丰富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力争探索一条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地区经济双轮驱动的转型发展新路子。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从全国看来,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力量缺乏是普遍现象,地方院校也不例外。目前,地方学院应着力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选派商务英语专业优秀教师通过进修、访学或学历教育的方式提高自身素质。优先考虑本、硕学历中有经济、法律、管理、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专业背景的教师及外籍教师充实到商务英语教师队伍[3],鼓励教师通过在企业兼职或挂职的方式深入企业,不断更新课堂教学理念与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教师素养、科研水平及商务英语实践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学院聘请商务英语实践丰富的企业优秀人才为兼职教授,为全院师生做专题讲座或是讲授相关商务英语实践课程,并对学生商务实训及企业实践进行任务指导,积极引进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商务英语实践类教师。通过多元化途径提升教师队伍人员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研水平专业化,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拥有扎实的商务专业能力和英語专业技能的商务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自如的运用英汉双语教材或全英文版教材,准确、流利运用英语分析商务实例[4],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教学手段的选取上,针对商务英语的跨学科性,灵活选取任务教学法、交际法、案例教学法或商科教学手段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还能促进学生专门商务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有效性,大大增加了学生职场竞争力。此外,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与发展。加大对商务英语图书资料的持续投入,满足师生对外语、商务、人文等中外图书期刊、电子数据库、工具书的学习及教学科研需求。当然,大数据环境下,学院积极提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充分利用“微课”、“慕课”、“翻转教学”等立体化教学方式与手段促进学生商务英语知识的内化与吸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编教材,或独立撰写高质量的商务英语教材,融合自身科研成果、教学经验,逐渐探索出适合学科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引进知名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资源,鼓励教师与知名院校共同联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不断完善学校数据库建设。

五、结束语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地方院校除了关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竞争性、知识的综合性、创新实践性,更注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对接的契合度,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水平,力争承担着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翁凤翔.论商务英语的“双规”发展模式[J].外语界,2014(2):10-17.

[2]李刚.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以西华师范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4(11):76-80.

[3]王立非,叶兴国,严明,等.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3):297-302.

[4]王艳艳,王光林,郑丽娜.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J].外语界,2014(2):34-39.

作者:夏元芬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论文 篇2: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与可行性分析

[摘要]从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需求总趋势出发, 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科学定位培养目标,探讨培养特色,阐述其可行性。

[关键词]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可行性

基金项目:湖州师范学院2010年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JC10020)”的研究成果。

1.引言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经济贸易日益增多,各行各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对精通英语的商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人才培养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高校的肩上。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培养市场所需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其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培养市场所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必须体现出科学的人才培养特色。应当使学习者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其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和水平能够满足经济社会、人才市场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

2.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需求趋势

目前的就业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开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外语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同国外的经济交往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就业市场对既懂英语又懂商务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旺盛。商务部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急需高素质、复合型、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商务英语人才。调查预测未来20至30年内,该类人才需求量将成倍增长。据统计,目前我国对内、对外贸易从业人员约1亿3千万,但这个数字仍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人才的需求,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将可能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瓶颈。全国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仍然不能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社会需求。本专业具有十分广阔的生源前景。

3.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

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实际应用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多向思维能力、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践行湖州师范学院“明体达用”校训精神,凸现“英语+商务”的复合型特色,不仅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而且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4.地方院校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可行性分析

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和沪杭宁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国家发改委网站2010年5月24日消息),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进一步纵深发展必将促进湖州的大发展。单就根据我们对湖州涉外企业的不完全调查,2011年至2015年湖州市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层次人才需求为660人以上,如果将周边县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纳入在内,则需求更大。

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湖州的发展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发展的6大重点特色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医药、新能源、金属管道与不锈钢、装备制造、特色纺织品与木地板。(湖州工业网)据湖州市发改委称,第一,“十二五”时期湖州肩负着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使命,第二,“十二五”时期湖州承担着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和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湖州市改革开放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看好浙北地区,外向型企业不断增加,对外商贸活动越来越频繁;浙北地区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特别是随着湖州国家级“卫生城市”、“魅力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的成功建设,两年一届的 “湖州湖笔国际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浙江省加快推进湖州建成“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进程,前来渡假、观光的外国客人逐年增加,形成了“旅游、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新局面,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由此也使得浙北地区本来就在商贸、外向型企业、旅游以及相关涉外部门商务英语人才短缺的形势加剧,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浙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外语人才的培养应当跟上浙北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晶晶.“教育部批准设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1世纪英语教育》英语教育周刊电子版,4,23, 2007

[2]“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国网,政策信息;6,22,2010。

[3]“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湖州市重点特色产业推进计划的通知”,湖州工业网,经济管理,2,1,2011。

[4]“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湖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政府决策,4,1,2011。

作者:余祥越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论文 篇3:

《国标》指导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在正确领会和深入贯彻《国标》前提下,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玉林师范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为例,提出人才培养须以区域市场需求为导向;院校应改革课程体系,彰显学科融合特色;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研水平;通过“课证融通、学赛互促”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破除校企合作合而不“深”的障碍。

关键词 《国标》 商务英语 地方院校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A Study on Business English Talent Cultivation in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Standards"

——Taking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AO L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in, Guangxi, 537000)

为进一步提高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2018年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涵盖全国5.6万多个学位点,制订了587个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1]对本科教学质量设定了基本要求。对拔高突破质量基准提出了前瞻性纲领,鼓励各专业立足实际,切实提高目标达成度,追求卓越创新。本文以《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标准为理论依据,结合地方院校的区位和办学特点,直面商英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地方院校该如何落实《国标》要求,构建符合国家教育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且拥有自身特色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1《国标》引领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设定

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继续走深走实,中国企业走出去急需投资、国贸、会计、金融、法律、营销、物流、谈判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的跨境商务英语人才。[2]疫情背景下,跨境电商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撑和连通国内外“双循环”的重要形式,我国亟需大量新型英语跨境电商人才。在此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应突出国际化、复合型、应用性三大特点,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对高阶商务英语人才的需要。

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试点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012年,商务英语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三大英语类专业之一。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点294个;[3]到2021年,已高达414个,年招生人数近4万。5年时间里,专业点数量增加了120个。这说明商英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下一阶段应立足长远,集中力量实现高阶性和创新性人才培养。

《国标》规定:“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这个宏观目标统摄下,《国标》将人才培养规格细分为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涵盖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知识目标包括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能力目标包括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4]除了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国标》对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构、师资培养、实践体系建设、教学条件保障和教学质量评价和管理都作了系统性规定,建议院校立足自身特色,走“分層培养、分类卓越”的人才培养路径。

2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基础和资源上有一定局限性,在人才培养中会遇到一系列因主观或客观、内因或外因、硬件或软件等因素导致的实践和理论层面上的不足。

2.1培养和需求脱节,院校特色不突出

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是人才需求产生的主要原因,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地方性高校的重要社会职能。许多高校“依葫芦画瓢思想”严重,在培养目标确立前,未组织专家对当地的商务英语人才市场展开需求调研。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同质化严重,未能凸显“地域性”和院校特色,导致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不对称。

2.2课程体系不健全,学科交叉不明显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课程群之间的有机搭配才能更高效地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地方院校在建设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时容易出现两大偏离:一是学科交融度不充分,二是地方特色校本课程不充足。首先,商务英语专业本身具备学科交叉特征,各高校需在《国标》指导下,建构因“校”制宜的课程体系。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偏离了《国标》基准,商务核心课程和语言主干类课程的比例未根据院校定位、学生能力和区位需求进行系统调整,忽视对学生商务素养的培养。主要表现为商务英语核心课程设置不全,文学和语言学课程占比较大以及实践类课程不足。其次,个别高校忽视地方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课程设置千篇一律,完全照抄《国标》要求,并没有考虑到各自院校的师资实力、学生能力和地区人才需求。

2.3缺乏复合型师资,教研水平整体不高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人力保障,也是教学和研究活动开展的主体。从首次招生至今,商务英语只有短短15年的建设历史,存在以下三大师资建设难题。第一个难题是“双师型”师资匮乏。大多数教师由英语专业教师转岗而来,缺乏系统的商务主干知识和职业资质,比如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证书(ETTBL)、托业(TOEIC)证书,剑桥商务英语(BEC)高级证书、会计师证、经济师证、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书等。受区域经济和教育资源所限,地方高校教师进入大型外向型企业挂职锻炼机会较少,参加全国性業务培训的通道不够畅通,老师普遍缺乏商务实践经验,难以胜任商务实践类比赛和实训的指导工作。第二个难题是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讲师队伍庞大,副高职称以上教师较少,很难实现“老带青,传帮带”,团队凝聚力较低。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引进高水平、高学历的商英博士更难,导致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单一。第三个问题是商英科研产出影响力不广,发展后劲不足。商英师资队伍人数较少,人均课头多,新课也多,繁重的备课任务压缩了教师开展科研的时间,科研产出效率低,影响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学科建设。

2.4教学效度较弱,学生职业能力待提升

除通用职业素养外,商务英语人才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商务知识,商务实践能力、双语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构建学生全面的职业能力需要合理的课程体系进行支撑,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有的院校认为本校学生英语能力不强,教学重心仍偏向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商务学习能动性得不到施展,不利于学生商务认知体系的搭建;有的院校过于重视商务知识教学,一言堂式的理论课较多,语言训练空间有限,学生的商务语言运用能力薄弱,造成人才规格上商科知识不及经管生,且英语素养上还丧失了优势,不利于学生就业和学科建设。部分教师忽视商务英语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挂钩的特点,教学内容拘泥课本,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不到拓展,商务视野变得狭窄,课堂效度较低。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的效度。

2.5产教融合不足,实践育人体系待完善

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不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是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主要环节。产业迭代导致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单纯依靠校内学习的话,学生难以掌握产业前沿信息,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借助企业的人力资本和硬件资源,通过协同育人模式才能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各高校都和企业机构开展了不同类型、程度不一的合作,但合作缺乏深入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例如如何开展外聘教师教学评价,如何提高协同育人质量,如何无缝衔接校内校外育人,如何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等,各校都需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和引导校企合作办学,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3基于《国标》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地方高校应正视上述问题,领会《国标》精神,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利用比较优势,优化学科建设,打造校级、市级或省级特色商务英语专业。通过剖析玉林师范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以下简称我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方面的尝试,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3.1以区域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准定位培养目标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才能最大化利用教育资源,让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我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立足桂东南,面向广西,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向社会输出具有扎实的英语素养,较全面的国际商务知识,较强的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5]毕业生去向包括粤桂外向型企业,外贸公司以及涉外机关单位如招商局、外联处、旅游局等,从事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及跨境电商、商务管理等工作。地方本科院校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切勿追求简单模仿,不能生搬硬套《国标》内容,更不应闭门造车,好高骛远。应结合办学实际,加深对区域经济环境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行业管理人员的意见并组织专家论证,以便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供给。

3.2改革课程体系,突显“商务+英语”学科融合

《国标》指出,课程体系构建要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循序渐进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课程设置的主线既要适应人才需求、体现院校特色,又要符合专业实际、扬长避短。例如,法学类高校可打造双语商务法学课程群,开设“金融法”“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理工类高校可根据学校优势学科设置特色课程,如重庆理工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了汽车英语类课程,如“汽车英语”“汽车营销”“车辆保险与索赔”“供应链管理”等。[6]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较完整,体现了商务和英语的学科融合,按类别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集中性教育实践课程,其中实践课程形式包括实训、实习、见习、创新创业实践、集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专业主干课程突出商务知识性,开设了“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商务谈判”“跨文化交际”“市场营销”等,专业拓展类课程按“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设置国际商务和跨境电商两个方向,开设“国际商法导论”“报关报检实训”“国际结算”“物流英语”“跨境电商多平台实训”“国际网络营销”等课程。遴选了十二门核心课程,积极推进校级和区级一流课程申报和建设,构建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等“金课”课程体系。建立了课程动态调整体系,每年根据毕业生走访、专业对口率调查、用人单位评价、学生访谈、师生座谈和问卷调整等教学监督和评价机制,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保障教学质量。

3.3优化师资结构,聚力打造高水平教研团队

大多数地方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比达不到国标要求,优化师资结构可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第一,地方本科院校应创造实际条件,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学习,考取商务类从业资格证书,提高整体教学资质。开通本校在职培训渠道,开设商英师资提高班,聘请经济、管理、法学学院等教授上课,补足教师知识短板。第二,共建教学和科研团队。我院定期组织教学示范课,开展教学经验分享,提升教学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以团队形式参加教学大赛、建设“金课”和“一流课程”,充分发挥了教师个人特长,聚集优势,共享成果。近五年来,我院商务英语教师团队教学成绩斐然,两次斩获“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商务英语专业组广西赛区特等奖。科研团队组建方面,我院在设立目标,合理统筹的原则下选聘科研团队带头人。在带头人领导下,制定团队科研中长期计划,凝心聚力,分工合作,有利于中青年教师发挥科研潜力。第三,开展企校人力资源互惠共享,打造“校企双师”品牌,企业的业务骨干可任兼职或外聘教师,教师也可去企业挂职锻炼。企业还能提供师资培训平台,开设寒暑假商务实践能力培训班,针对性地帮助教师积累实践经验。我院充分优化考评机制,鼓励教师入企业,下基层,打牢实践根基。

3.4创新教学模式,注重“课证融通、学赛互促”

教师综合素质是教学模式创新的突破口。商务英语教师综合素质包括商务知识、商务实践经验、双语能力、沟通能力、人文知识储备、教育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人格魅力等。商英教学要突出能力训练,不能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要革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并强化实践实训,这对教师综合素质是极大的考验。教师要积极开发任务式教学、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研讨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资源,建构探究式、体验式、沉浸式、反思性和整合性学习模式;要深入思考如何灵活使用教材,挖掘时效性素材,补充前沿学科知识、甄选商务案例以及如何激发生生讨论和开展师生互动。商务英语课堂质量的提高取决于“师生共建”的程度,教学内容和形式应趋向新颖性、趣味性、实用性和丰富性,打造互作共生的课堂生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00后大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严谨但不失幽默的授课风格,富有知识性但不沉闷的课堂环境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创新的主要渠道是“课证融通和学赛互促”。我院试点部分专业课程,使教学内容贴合考证内容,契合岗位需求,让课程教学与职业资质考试相对接,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证书持有率。改革指导教师奖励制度,教师可自行选拔学生组队参赛。备赛集训联通了教学和实践,塑造了学生的核心职业素养,提高了就业竞争力。通过比赛,教师的指导热情得以释放,学生的团队精神得以激发,更促使教师反思教学,优化改进教学;促使学生自我反思,发扬优点,补足短板。

3.5深化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实践体系一体化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要树立服务产业需求的意识,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一方面,院校应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商英实践的校内机制。提高实践课程占比,重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衔接和拓展;搭建校内实践平台,创建仿真实训室,丰富情景体验式实践形式,开展国际贸易谈判、国际营销模拟和国际商务会议模拟;采取“引进来”的方式,请企业骨干专家进校,拓宽学生的商务视野。另一方面,要落实合作主体多元化、合作形式多样化及合作程度深入化。多渠道增加校外实习单位数量,加强规范管理,保证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关联性。我院在实践体系建设方面,联合校内教师和校外跨境电商企业的专家办学,创办卓越跨境电商人才班。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择优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园,通过校内展销和电商直播带货进行品牌推广。举办实践周,依托社团开展市场营销策划比赛、广告创意比赛、市场调研报告比赛,鼓励学生组队参加全国商务翻译大赛、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全国商务英语竞赛等。通过这些尝试,较好地整合和调动了校内校外资源,体现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4结语

在全力推进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各高校要落实《国标》精神,力求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設彰显院校优势,契合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以产出为导向,建构复合型课程体系;打造优质教研团队,提升教学质量;健全协同育人体系,培养出双语素质高,商务理论扎实,具有人文底蕴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

基金资助:玉林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商英国标的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2020XJJGZC01);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专门用途英语翻译人才需求发展战略研究(2018KY0458)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关情况介绍.[EB/OL].(2018-1-30)[2021-08-15].http:// 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 xwfb_20180130/sfcl/201801/t20180130_325921.html.

[2]张海凤.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8):77-78.

[3]边立志.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十年:成就、问题与对策[J].外语电化教学,2018(01):63-69.

[4]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玉林师范学院教务处.玉林师范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20级培养方案[EB/OL]. (2020-3-23) [2021-08-15]. https://jwc.ylu.edu.cn/ info/1055/2780.htm

[6]黄斌,贾智勇.《国标》指导下的理工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以重庆理工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海外英语,2018(02): 104-105.

作者:陶琳

上一篇:质量管理软件工程论文下一篇:我国义务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