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长沙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主要采取加强学研产合作、构架“通识+学术+技术(职业)”的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习指导与职业指导等改革举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论文 篇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文章通过分析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有研究,厘清主要的研究观点并简要评价,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现状

作者简介:梁丹(1990-),女,辽宁大连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徐涵(1964-),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是辽宁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团队(团队负责人:徐涵)的研究成果之一。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1]《决定》指明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思想及转型前提,并提出转型发展的基本走向。

随后,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提出:“各地采取计划、财政、评估等综合性调控政策引导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积极推进以部分地方本科高等学校为重点的转型发展试点,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形成一批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对区域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专业集群。”[2]《规划》依据上述《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地方应给予的政策调控、转型方式以及对转型的期望等内容。本文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与思考,以期为该方向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3]。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以下简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研究,从已有研究来看,其观点主要集中于《纲要》中提及的两大方面,即经济层面的需求和教育层面的需求。

(一)经济视角说

总的来说,持有“经济视角说”观点的学者普遍将社会、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定位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上,而我国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于层次而不满足于类型,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于类型却不满足于层次。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所应培养的人才类型兼具类型和层次的双重需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转型发展势在必然。

有学者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比较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内忧外患,提出基于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在数量、层次和结构上予以支撑。然而我国现阶段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之要求不相适应,进而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转型发展,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4]。也有学者从产业类型转变的角度出发,指出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端产业转型,而“学术型”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因此,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发展[5]。还有学者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指出经济和产业的发展需要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化,实现这一转变的方式就是要加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地方本科院校通过转型发展得以实现[6]。

(二)教育视角说

总体而言,持“教育视角说”观点的学者主要阐释社会与教育、教育与教育之间的不适应反逼地方本科院校加快转型,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有学者指出我国社会出现的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表面上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上的交错引起的,其根源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失调,寻根溯源,从源头上解决该问题需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填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空缺[7]。也有学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基础科学产生理论,应用科学将基础科学运用于实际,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科本身具有的属性,高等教育结构应涵盖学术研究型高等教育和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必然[8]。地方本科院校作为身处学术性大学和职业技术高校之间的“中间类型高校”[9],“地方本科院校不仅面临着同类本科院校的激烈竞争,而且受到重点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前后夹击”[10],地方本科院校的求生之道在于实现转型发展。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部分问题影响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顺利转型。有关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方面的研究,尽管各学者对此持不同看法,但观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观念上的分歧会滞缓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甚至导致转型无法落实。针对该问题,各学者从不同层面给予阐释。有学者在社会层面上指出,我国长期以来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实用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地方高校对于转型问题持怀疑、迟疑、观望等态度[11]。在学校层面上,有研究者通过实际了解到,在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教职工担心“与应用技术搭上边就‘降格’了”[12],学校的地位会有所降低。在教师层面上,一方面教师认为转型要求的“双师型”师资的定位,会使教师的地位从“学者”降低为“技师”[13];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的中老年教师已经适应学术体系下的教学模式,对指导学生生产、研发存在抵触情绪[14]。

(二)专业设置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在专业设置方面遇到的瓶颈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的区域性、应用性特征不明显,同质性特征显现。在区域性特征方面,有学者指出地方本科院校盲目设置热门专业,其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15]。在应用性特征方面,有学者指出,地方本科院校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建立的专业结构同按照应用技术型高校职业岗位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存在矛盾[16]。此外,还有学者指出,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趋同性过高,显现出同质性,没有体现出不同类型教育应有的特色[17]。

(三)师资队伍

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结构不合理和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有学者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提出,地方本科院校以学术资格为基础建立教师队伍,与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相矛盾[18];由于其以培养研究教学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学科体系主导专业设置,导致师资队伍的建设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19]。有学者从人才引进的角度指出,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以高学历为取向招聘教师,将人才引进定位于博士、学者、教授等,忽视具有行业、企业背景的专兼职教师的聘任[20]。还有学者从师资培训的角度指明,地方本科院校多以理论指导为主,缺乏技能训练[21]。此外,从制度层面上看,学校“缺乏有效引导教师参与企业行业实践的机制”[22]。

(四)评估制度

首先,在评价标准方面,有学者提出,新建本科院校采用普通高校的评价标准,与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标准无显著区别[23];地方本科院校以学术标准为主进行评价,这与应用技术型高校以技术积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取向的评价相矛盾[24]。再者,在评价主体方面,地方本科院校主要的评价主体为教育部门,缺乏行业、企业以及第三方中介组织参与评价,评价主体单一[25]。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

当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研究已经从“要不要转型”转向对“如何转型”的探讨。目前,国内诸多学者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从政府和院校两个层面分述之。

(一)政府层面

首先,在政策方面。有学者指出,国家要在政策上向新建本科院校倾斜,扩大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自主权[26];制定优先安排招生录取批次的相关政策,确保招生质量[27];打破现有的人事政策的制约,核定院校总编制并在此基础上自主聘用教师,同时采取职称聘任和聘期考核政策的规定,考核教师在教学、科研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的情况[28];制定财税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承担学生的实验、实习及实训等教学任务,鼓励企业同高校合作进行技术开发,投资兴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等[29]。

其次,在制度与机制方面。宏观层面上,有学者提出,“要构建中央宏观调控的引导机制,构建地方政府自主管理的责任机制”[30]。也有学者提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及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31]。微观层面上,针对考试制度,有学者提出支持开展对口招收高职生和技术技能人才在考试制度上的改革,提出探索“知识+技能测试”等类型的选拔录取机制[32]。针对“双师型”教师,有学者提出建立符合应用技术型高校特点的绩效工资制度[33]。针对评估与评价,提出鼓励专门机构和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课程、专业等进行评估,建立社会高度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针对校企合作,指出支持转型高校吸引企业、社会机构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科研机构,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34]。

第三,在经费方面。有学者提出需要“研究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该共同设立转型示范学校专项资金”[35];加强对新建本科院校在资金上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补偿性投入[36]。

(二)院校层面

第一,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学者提出,“要推行‘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兼具层级和类型需要的整体[37]。也有学者提出,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实际的教学体系构建为核心,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依照切合实际、满足需要的原则,形成规范的、以企业需求为基础的实践能力的培养[38]。

第二,在专业建设方面。一方面,专业设置要考虑社会需要和学校自身情况。有学者指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地方区域、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并得到其认可;同时还要瞄准地方的支柱性优势产业[39];并且专业设置要立足学校自身的办学实际办出特色[40]。另一方面,根据专业设置的特征,有学者提出要突出专业设置的应用性和针对性[41],改造基础理科专业,建设应用性理科专业,改造文科专业,建设应用性文科专业[42],体现地方特色及产业需求[43];通过对区域行业产业发展和未来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分析,确保专业设置具有前瞻性,发展新兴学科专业[44]。此外,增设新的专业方向,建立专业教育对接职业资格的认证制度[45]。

第三,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在课程上,有学者指出要“正确处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限选课与专业任选课、专业选修课与公共选修课、平台与模块、理论与实践(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密度与学习自由度、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等关系”[46]。同时还要增设与职业技能训练相关的考证考级课程,形成专业化的本科教育,促进学历教育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47]。在教学上,有学者提出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五大转变: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知识输入为导向转向社会需求为导向,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理论知识为重转向实践为重,死板固定转向组合搭配[48],并且要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探究性教学、情境体验教学等教学方法[49]。

第四,在教师方面。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师资培养,既要坚持让教师走出去,同时也要让教师走进来。因此,有学者指出,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每年需要有一定时间到企业实习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新上任的教师需要经过企业实习后方可上岗,并且选派优秀教师去国外进修;另一方面,引进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50],形成专兼结合的师资结构[51]。同时在教师聘用上,优先聘请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52],形成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资格认证机制[53]。在激励机制上,设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专项基金,激励教师主动到企业或生产一线进行培训和挂职工作等,支持教师考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54]。在科研上,建立教师科研团队[55]。在考核上,要根据教师的个人特征以及完成工作量等情况建立动态的、可供调整的评价机制[56]。

四、对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现有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一)研究范式模式化

从现有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局限于“问题-对策”的经验范式,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实践层面上面临的困境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学者们普遍采用在教育问题研究中常见的经验范式来研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一方面研究范式的僵化会导致研究内容浮于表层的经验层面,不利于发现现实问题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经验范式的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性,说服力不强。因此,应突破“问题-对策”的经验范式的桎梏与藩篱,对研究范式进行多角度的创新性思考。

(二)研究方法单一性

可以说,研究方法影响研究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研究,呈现出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十分匮乏的局面。在仅有的部分实证研究中,研究成果又局限于对某位专家的访谈上。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及教育自身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需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等内容进行量化,并加以剖析。在此需要指明的是,在研究方法上,绝不可持非此即彼的一刀切态度,应将调查法与分析法有效地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

(三)研究内容的局限性

1.研究视角狭隘性。应用技术大学在欧洲各国的发展中取得了诸多丰富且成功的相关经验,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瑞士应用技术大学、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芬兰应用技术大学以及爱尔兰理工学院等。而我国现阶段提出的应用技术型高校从层次上看属于本科层次,从类型上看属于技术教育,地方本科院校如何从本科层次的学术型教育向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转型发展,基于国际视角、比较视角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进行系统性研究是当前较为缺乏的研究视角。

2.研究内容宽泛性。目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其自身的发展上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其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瓶颈。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多数研究普遍存在研究内容过于宽泛的现象,其研究内容覆盖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的方方面面,但是在仅有的篇幅中一味追求研究内容的宽度,往往会忽视研究内容的深度,使得研究内容的重心不够突出。因此,未来的研究上,应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出现的某一具体问题入手,如课程方面的问题、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等等,也可以上述问题为基础,选择问题中的某个切入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如对课程问题中课程实施问题的研究等。

3.研究内容经验化。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无疑为在转型发展中持迟疑、观望状态的地方本科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是,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个案研究偏多,而区域性研究尚未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因此,通过分析区域内行业产业的切实需求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契合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合理化对策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另外,已有研究多重视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这一问题的描述,如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或对地方本科院校探索办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经验进行介绍。鲜有研究从价值层面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也缺乏对应用技术型高校、技术本科、高职本科等相关概念的内涵的剖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 国发[2014]19号,2014-5-2.

[2]教育部,等.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zcwj/201107/xxgk_122688.html.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中发[2010]12号,2010-7-8.

[4]汪明义.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8):8.

[5][13][20][22]俞国锋,阮晓菁.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N].福建日报,2014-7-7(10).

[6]陈衍.本科转型与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4(9):4.

[7][19][21][25]张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本科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2):10,11,11,11.

[8]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

[9]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1): 8.

[10]阙明坤.地方本科院校开启转型大幕[J].教育旬刊,2014(2):10.

[11]刘振天.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克服恐惧症[N].光明日报,2014-4-8(15).

[12][1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网.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EB/OL].http://www.chinagz.org/a/gaozhidongtai/gaozhiyaowen/2014/0311/875.html.2014-3-11.

[15][49]肖地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天中学刊,2014(5):115,116.

[16][18][24]焦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呼唤顶层设计[N].中国教育报,2014-1-6(4).

[17][23][31][35]焦新.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3-12-31(2).

[26][36]许青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4):121,121.

[27][34][41][43][51]孟庆国,曹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18):71,71,70,70,70.

[28][40][42][44][56]刘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4(3):4,3,3,3,4.

[29][32]栗甲.加快地方高校转型改革 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科技产业,2014(7):26,26.

[30]刘博智.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转型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4-4-28(3).

[33][50][52]刘教民.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大力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J].华夏教师,2013(9):8,8,8.

[37][45][47][48][54][55]夏明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二次转型发展的探索[J].决策咨询,2014(2):46,45,46,46,47,47.

[38]张君诚,许明春.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三落实”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4(3):7.

[39]董洪亮.为大量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怎样转型[N].人民日报,2014-5-15(18).

[46]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71.

[53]胡晓清,李建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4(21):20.

责任编辑 韩云鹏

作者:梁丹 徐涵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论文 篇2: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长沙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主要采取加强学研产合作、构架“通识+学术+技术(职业)”的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习指导与职业指导等改革举措。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外延解析

一般而言,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学术型、学科型)人才而言的,两者存在着类型的差异,前者强调应用性知识,后者强调理论性知识;前者强调技术应用,后者强调科学研究;前者强调“专、精、实用”,后者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当前,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无论是高职高专,新建本科院校,还是老牌本科院校,都提出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到底如何正确解析应用型人才的含义?应用型人才这个范畴应当放在具体的培养层次与类型上来理解,不宜笼统而言。

1 应用型人才有层次的不同

从纵向而言,应用型人才有中专、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多种层次。中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某个单一的技能或岗位相对应。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主要对应于相关的岗位或职业。而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主要由本科院校培养,对应的是岗位群或职业群或某个行业。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主要由本科院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来完成,常见的如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等,是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提升。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在具体的生产活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和能力、所包含的创新程度、所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不同,因此,其人才规格也不同。

2 同一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有类型的不同

这里主要以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例,从横向分析,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有四大类型:技术型、营销型、管理型、研发型,且与不同的科类、专业紧密相连。如,本科院校的工科类专业,主要培养技术实施型、工程营销型、工程管理型、工程研发型人才。技术实施型人才,毕业后主要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工程技术工作,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工程营销型人才,主要到企业从事原材料的采购、储存保管、成品分销等事务。工程管理型人才主要到生产第一线从事工程管理工作。而工程研发型人才主要从事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促进工程技术和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一般而言,老牌本科院校,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发达的院校,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发展得比较好,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较广博的通识知识和较宽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培养研发型、管理型人才。然而,新建本科院校大都从专科升格而来,由于发展的继承性,在应用性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发展的局限性,几乎没有基础性学科专业,只设置了相关的基础课程,为所培养的人才奠定必备的理论基础服务,因此,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实施型和工程营销型人才。

二、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然之义

 1 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

随着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从宏观上说,既需要各层次的理论人才,也需要更多的各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人才的层次和类型上形成一个适当的结构和梯度,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从微观上说,用人单位急需的不是理论型人才,而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不仅需求量大,还在类型和层次上要多样化。比如,目前企业急需高级技工和营销人员,急需对高新技术吸收、利用和转化的应用型人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急需从事各种实务运作和基层工作的实用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位于省会城市或地级城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并接受地方政府的管理。随着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客观上要求高校,尤其是作为地方院校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来考虑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

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毛入学率持续攀高,2009年达到24%以上。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实用性、多样性人才培养成为改革的主要宗旨与方向之一。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应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和特色。

虽然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系统的类别和层次开始出现,但高校之间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趋同性的“研究型”高校的大一统“研究型”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矛盾加剧。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B.R.Clark)所言:“对各高等院校进行分工己经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因为这有利于不同单位全力投入不同的工作。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不同类型的、适合于不同学生的一般教育,复杂程度不等的研究(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到最侧重应用的研究),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因院校分工后产生了各类相应的组织结构而得到承担。”’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与专科层次的高职高专强调培养技能性人才以及老牌本科院校等精英型大学重视研发性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是有区别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独立的个体,因所处的区域和历史传统不同,与其他新建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还呈现出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

3 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需培养应用型人才

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着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学科积淀较浅、师资水平较低、教学条件较差以及生源整体水平较低等现实问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跳出传统的“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人才”的藩篱,由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改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否则,新建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其学术性比不上老牌本科院校,其应用性比不上职业定向的高职高专院校。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逐渐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高精尖技术的不断涌现,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难以完全满足时代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必须向本科甚至向更高层次延伸。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局限性,高职院校仅限于专科层次,没有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虽然有相关政策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提供了“专升本”的渠道,但不是为了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为了实施该制度而采取“压缩的本科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制约了应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无疑,面对我国相关政策盲点的局限性和市场需求,新建本科院校应有创新思维和改革的魄力,把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战略应对举措与战略选择,为加快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开辟新的途径。

三、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径

选择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由战略定位、学研产结合、课程建设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与管理、实践教学、学习指导与职业生涯指导等多方面组成的系统工程。下面主要以长沙学院为例来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路径。

1 加强学研产合作,学校、企业、政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战略联盟

学研产合作是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抓手,与人才培养的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学研产合作,就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优势,根据多赢和互惠的原则,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联系。学校与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一起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基地,引导专业的调整和建设,促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学校面向企业开展在职培训,以及校企合作进行科技开发等。然而,学研产合作能否真正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还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分工合作,形成统一的战略联盟。

为加强产学研合作,长沙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引导各职能部门、各院系主动开展学研产合作,鼓励各院系以专业为主体,积极依托与本系相关专业的产业集团、企事业单位形成战略联盟,开展学研产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还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当前, 个学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有利于学研产合作的战略联盟正在形成,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构架“通识+学术+技术(职业)”的课程结构,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课程体系平台

长沙学院以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为框架,构架“通识+学术+技术(职业)”的课程结构,为人才培养搭建课程体系平台。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按“裁、并、减、转、增”五字方针对原来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裁”就是以“必需”和“相对完整”为准则,裁掉某些基础性、学科性课程,降低其所占的学分比例。“并”就是将两到三门相关或联系紧密的部分课程内容按“相关”和“精干”为原则进行合并,组成一门新的复合课程。“减”是减少、压缩某些多学分课程的学时/学分,为增加新课程留出空间。“转”是以应用为原则,将某些专业理论课程转为行业性(应用性)课程、职业资格课程。“增”是根据实际要求,增开一些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新课程、跨学科课程,将新的科研成果、新技术及时充实到课程中去。

通过以上方式形成的新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体系、学术课程体系、技术(职业)课程体系三大系统组成。通识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文化艺术素养、基本人文技能、应用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新兴科学交叉科学综合科学五个课程模块,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厚基础、宽口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学术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取向,为学生奠定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搭建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框架。技术(职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应用性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应用能力,以及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学院尤其重视课程的开发和设置、课程结构的优化和动态发展、课程模块之间的相辅相成,使整个课程体系不断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从“知”到“行”的桥梁

实践教学环节,消解了“知”与“行”之间的隔阂,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架通了从“知”到“行”的桥梁。长沙学院通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建立了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组成的层次分明、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由“基础实践活动、计算机操作技能、实验、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科技活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生产实践”10个模块组成。鼓励并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学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种专业技能(实务)竞赛、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50多项。学院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依托企事业单位,先后建立了110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与山河智能、中联重工、远大空调、三辰动漫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或组成对口的“山河班”、“中联班,,等教学改革实验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促进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受到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4 重视学习指导与职业指导,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方向与催化剂

经过多年的探索,长沙学院正逐步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大学生学习指导和职业指导体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助力。学生入学时,即通过讲座、班会、参观等方式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性质、特点、人才培养方案、发展前景等,在一年级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程,系统对新生开展学习指导,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上大学”、“怎样上好大学”“毕业以后做什么”等问题,促使他们把自己当今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联系起来。在二、三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还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教师个别指导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群或行业,及其对从业者的知识、能力、素养方面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把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同时在四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聘请企事业单位专家,优秀校友来校讲座,指导学生就业或创业,引导他们积极地去尝试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积极地面对、体验各种成功和失败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谷平,徐立清.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5):5-8.

[2][美]德里特·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教育部称毛入学率达40%不会导致高校快速扩张[EB/OL].http://office.whu.edu.cn/news/onews.asp?id=2243,2010-2-20.

[4][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泽.杭州:杭卅大学出版社,1994:291.

[责任编辑:周杨1

作者:张世英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论文 篇3:

基于SWOT分析方法的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创新探析

[摘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主力军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就业工作质量对我国高校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创新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的优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

SWOT

[作者简介]郝文静,嘉兴学院副教授(浙江嘉兴314001)

SWOT是一种企业经营管理中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高校与企业尽管存在本质的差异,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时面临与企业类似的问题。因此,本文尝试运用SWOT分析方法研究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问题。本文所指的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地理概念,即不在省会等中心城市或直辖市,非“211工程”大学,非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普通高校。

一、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的SWOT分析

(一) 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优势分析

1.本土化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本地生源优势。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在区域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对本地生源产生一定的吸引力,本地生源比重较大。这些毕业生在本地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在就业上具有本土优势。以嘉兴学院2010届毕业生为例,嘉兴地区生源比重占到21.63%。(2)本土文化优势。地方企业从人才稳定性和较快适应本地环境的角度出发,更希望招聘本地学校、本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在招聘营销、财务、会计等方面的管理人才时,企业更倾向于吸纳具有本地文化背景的毕业生,以便于沟通、管理。(3)本地政策信息优势。地方本科院校和地方政府联系紧密,能及时获得地方政府对毕业生的优惠礅策信息,使毕业生享受当地就业优惠政策。

2.专业适应性优势。与很多重点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专业设置也更适应市场需求,专业调整相对容易。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较新,“冷门”专业少,就业率相对较高。地方院校与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便于及时了解地方企业的招聘信息,而地方企业对本地高校比较了解,也更有信任感。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往往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都能与本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例如,浙江省台州学院坚持校地互动,完善专业布局,在服务地力中着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被专家们称为澌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转型的一个“样板”。在专业门类上,积极拓展与地方主导产业和优势行业紧密对应的应用型专业,及时撤销社会工作、社会体育、公共关系等发展前景差、社会需求少的专利专业,着力改造基础扎实、发展前景好的传统专业,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

3.组织保障优势。地方院校的定位决定了他们更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因此,地方院校一般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机构,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实施党委书记和校长负总责的“一把手”工程,二级学院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卓有成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效果较好。

(二) 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劣势分析

1.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很难和中心城市的高校相比,高层次人才和教师的比例也相对较少,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许多著名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一般都通过校园宣讲和网投相结合的形式招聘毕业生,所选高校均为大城市的重点高校,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往往很难参与竞争。此外,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层次较低还体现在培养研究生等高学历的人才较少方面,毕业生求职无法面向学历要求较高的岗位。目前各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中,对学历和基层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高,应届本专科毕业生考取的比例越来越低。而且,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型国有企业也偏好招聘具有较高学历的毕业生,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较难获得面试机会。

2.学校就业指导能力相对较弱。虽然地方本科院校在就业方面有很强的组织保障,但由于地理位置、学术氛围、教师待遇等原因,就业指导专业人才还是相对缺乏,就业指导水平不高。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都是兼职的行政人员和辅导员,其自身经历简单,工作任务繁重,无法开展卓有成效的个性化、全过程化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而且,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缺乏特色,课程内容陈旧,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3.地方院校很难举办大规模的招聘会。地方本科院校在就业方面很难形成集群效应,较难吸引大型企业集体前来招聘。主要有两个原因:(1)地方本科院校的规模相对较小,专业设置虽然比较新,但专业种类有限,而重点大学则专业齐全,具备各级各类的专业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多种需求。(2)大城市特别是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高校云集,具有很强的集群效应,如上海、北京、武汉等地,企业一次招聘就可以寻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种人才,同时节约了招聘成本和时间。

4.高质量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较窄。就业信息的时效性、对称性、规模性是高质量就业信息的保障。由于地理位置、社会关系等原因,很多就业信息无法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地方本科院校,造成毕业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就业机会。各地政府和高校联合举办的各类大型招聘会,往往集中在省会城市或重点大学校园内,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因为信息不对称或应聘成本太高无法从中受益。另外,从大型招聘会的规模和质量来看,一般在重点大学和大城市中举办的各类综合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不仅能吸引全省各地企业,还能吸引其他省市的大型企业和单位参加,这些优势是地方本科院校所没有的。

(三) 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机会分析

1.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吸纳劳动力方面作用巨大。例如,在民营企业发达的浙江省,至2007年底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了1300多万就业岗位,成为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企业群体。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求职目标已经逐渐转向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城市的中小企业将是未来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之一。

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是不可逆转的。2008年12月,人保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通过降低社保费率、暂缓缴保费、失业保险基金用于社保补贴、对不裁员企业员工培训进行补贴等五项措施,帮助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和吸纳人才。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小企业对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将给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2.日益改善的政策环境所带来的就业机会。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扩大毕业生就业。中央政府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多项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特别是2009年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2009年3月出台的《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明确规定,国家对到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应征入伍,参加国家、地方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家庭困难的五类大学毕业生将分别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同时,地方政府为了积极落实中央政策,也出台了多种形式的就业扶持政策。例如,辽宁省提出:2009年开发1万个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优先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由省财政提供工资补贴;扩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类本科生计划”等项目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上述政策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尤其是扩大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面和提高就业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3.不断改善的创业环境所带来的创业机会。在国务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中,专门有为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而提供的多种优惠政策,自主创业将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解决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提出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等。例如,宁波大学2005年11月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2006年9月宁波大学学生创业基地落成。截止2008年底,该校在校学生已有14个创业团队入驻基地,已注册为有限公司的有7家,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解决了很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四) 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威胁分析

1.人才供求矛盾突出。金融危机和微利时代导致人才供求矛盾突出。(1)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造成了极大影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和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外向型企业出现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甚至倒闭的现象。同时,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促使中国市场微利时代加速到来,企业在招聘人员过程中更加慎重,千方百计降低用人成本。(2)大学毕业生供应方面却又出现大量增加的态势,毕业生人数激增,不断增加的供给和有限需求导致毕业生供求矛盾突出。

2.各层次就业市场被不断挤占。就高端就业市场而言,比如大型跨国公司、世界500强等企业中重点院校和名牌大学毕业生所占比重较大,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很难进入。全球性经济危机引发很多留学生和高层次人才回流国内高端市场就业,这对少数优秀的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在该市场就业形成了较大冲击。此外,近几年研究生扩招比例不断扩大,200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34.4万,2009年已经达到47.5万。硕士研究生的扩招必定会对培养研究生比例较小的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进入高端市场就业形成新的压力。同时,由于高端就业市场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很多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降低了求职期望,冲击了原来属于地方本科院校的中端就业市场。就低端就业市场而言,职业技术类学校竞争实力强大。职业技术类学校一向重视毕业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很多学校采用“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这些学校和企业联系更加紧密,采用“订单化生产”方式满足企业需求。职业技术类毕业生就业期望普遍较低,动手能力普遍较强,能够从事其他大学生不愿意从事的工作,被用人单位所青睐。

3.就业观念转变跟不上就业格局的转变。大学生就业体制经历了“统分统包”、“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过程。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格局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即从事被社会默认的所谓传统、正规行业的毕业生比例下降,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非正规就业正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新模式。很多大学生及其父母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皇帝女儿不愁嫁”、“读书就可以获得一个稳定良好的工作环境”上,造成了毕业生既无法在正规行业部门就业,又被就业市场淘汰,沦为失业大军中一员的结果。

二、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创新

(一) 实施SO战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SO战略就是指充分发挥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会,尽可能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的竞争优势。发挥地方本科院校的优势,重点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联系。

1.加强和地方政府联系。地方本科院校地处地方,能够获得当地政府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是其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地方本科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发挥区位优势,有重点地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型专业。同时,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及政府组织的联合招聘会等。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为毕业生在当地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加强和地方企业联系。地方本科院校在地方属于“龙头老大”,在与企业合作中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地方本科院校应最大限度地发展这一天然联系,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建立实习基地、为当地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和管理难题等办法,加强合作关系。通过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联系,在当地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加强和校友联系。校友资源是高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地方高校拓展就业渠道的重要依托。地方本科院校可以经常联络在政府和企业中有影响力的成功校友,利用成功校友所积累的人脉资源,直接为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让毕业生受益。目前,校友联谊会已成为推动很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力量。例如,在南阳理工学院,60%以上主动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都与该校校友有关。

(二) 实施WO战略,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WO战略就是指利用外部机会来克服内部的劣势,从而挖掘地方本科院校的竞争优势。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需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这可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手。

1.打造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地方本科学校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课程、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高校可以通过针对大学生的SYB项目培训,使大学生将创业激情转化为理性的思考。

2.校企合力,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具体措施而言,需要高校主动出击,通过与用人单位强强联手开展学校教育,用人单位可以承担职业技能的培训课程,使学生学有所用,除获得实习就业机会外可使学生尽早对社会有所了解,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三) 实施ST战略,细分毕业生就业市场

ST战略就是指利用内部优势来回避外部威胁。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是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特色专业和特色培养模式培养的特色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所以,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保持固有特色,不能盲目扩张,走“大而全”的综合性高校发展模式。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是简单的专业数量和学生人数,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更应该追求“少而精”,凸显特色,形成比较优势。

(四) 实施WT战略,创新就业指导模式

WT战略就是指尽可能减少内部劣势,并且回避外部威胁。

1.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个性化就业指导可以通过各种详实的数据和真实的资料让毕业生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择业目标,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大学生就业群体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例如专门针对女生和男生的就业指导。

2.采用“全过程分级”教育模式,增强就业指导的时代性。学校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和形式要改变原来简单说教的方法,根据学生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渐积累发展过程的特点,采用“全过程分级”动态就业教育模式,分级就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所需开展相应的就业指导工作。例如,大一侧重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大二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大三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职业适应,大四转向政策教育与求职技能培养,使学生尽早做好职业角色转换的准备。

3.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一方面,通过正式聘用、人才租借、定期指导等多种方式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尤其要聘用社会上优秀的职业指导师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提升本校的就业指导水平。另一方面,加强自有人才培养。改变目前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就业工作人才的培养,组建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人才队伍。优秀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该是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综合知识的人才,他们不仅和用人单位有密切的联系,了解企业需求,同时也能有效开展就业咨询和指导、个性化指导工作。

作者:郝文静

上一篇:临床护理路径中外科护理论文下一篇:安全系统构建下网络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