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院校会计电算化论文

2022-04-15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出会计电算化,为会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升了各个企业中会计信息的处理速率,并在准确率上也有很大的提升,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中的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和准确,对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才能够更好地面对市场的竞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普通院校会计电算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普通院校会计电算化论文 篇1: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计算机在企业管理及会计信息处理中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在给我们带来极大方便和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关键字:会计电算化;发展;信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计算机在企业管理及会计信息处理中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在给我们带来极大方便和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下面就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问题进行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功效

(一)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会计以前一直是使用传统手工记帐的记账方式,这种记账方式,不仅耗时,而且耗力。每到月底进行会计记帐、登记帐簿、填制各种报表,以及年终的填制会计决算报表的核算都是相当复杂和繁琐的。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实务中,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在我国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从专用会计软件的开发研究到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应用,从单一的核算型会计软件到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对推动广大企事业单位向管理现代化转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数百万家企事业单位使用了会计核算软件处理会计工作,依靠这些会计核算软件的有效运行完成日常记帐、算帐、报帐任务,把广大财会人员从烦琐的手工会计工作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使财务管理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

会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管理生产过程的需要而产生的即对劳动耗费及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比较和分析的工具,它是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对大量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企业的投资作出正确的决策.

(1)手工记账

手工记账是指会计人员主要靠人工进行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分类、汇总、计算等形式,通过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两种分类,采用日记账、明细账、辅助账、总账以及会计法规定的会计核算形式,采用“平行登記、错账更正、对账、试算平衡、结账、转账”等记账规则的运用,进行账目处理的会计核算体系。

(2)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领域,完成数据的自动化.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社会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会计电算化通过数据库存入或提取会计信息,打破了传统手工系统会计工作对会计事项分散处理的记账规则.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质量指标体系的运用,加强了会计核算功能运用计算机的算术和逻辑运算功能,在会计史上真正实现了人机对话,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发展中的问题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足

尽管会计电算化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终极目标还有相当距离。然而,很多单位满足于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对进一步发展和优化裹足不前,究其原因,是与上上下下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无关系的。

l、管理层

绝大部分单位的管理层对会计电算化工作都极为重视,将其列为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这也是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得到长足发展的根本所在。很多管理层满足于为财务部门配齐计算机硬件设备、自行开发或购置一套应用软件便完事大吉,对会计电算化的后续管理、升级改造、全面推广等没有作为长期战略加以规划、安排、部署和落实。

2、会计人员

对于会计电算化,很多会计人员自身也存在着很大的认识误区。在实行电算化的初期,最为通俗的说法是实现会计上机,这从很大意义上说明只是将会计电算化视作了由手工记账演化为计算机记账,只是记账方式的转变,从而使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起点不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对会计电算化工作浅尝辄止,没有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发挥会计手工处理方式下无法比拟的作用和功能。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难以满足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充分运用,是计算机知识与会计知识的高度融合,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同时具备相当的计算机知识和会计专业特长,但在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实践中,会计人员兼具这些知识的比例还相当低。

1、计算机知识匮乏。在目前的会计人员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师傅带徒弟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老会计”,有的是从人中专院校会计专业毕业多年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对计算机知识没有充分的基础甚至一窍不通。

2、会计知识不全面。为了推动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开展,很多单位新招聘了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以充实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队伍。这些人的加盟,大大提高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应用水平,带动了部门内部对计算机使用的热情,但由于这些人长期专攻于计算机专业,对会计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从未有过接触。

3、知识综合性程度不高。会计电算化除涉及计算机和会计知识之外,还大量涉及法律、外语、经济、金融、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一些新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三)会计电算化在不同类型单位的发展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行业众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类型各异,这就决定了会计电算化在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单位之间差异明显,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由于内部设置了专门的独立部门,而且人才、资金优势明显,因此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早、发展快,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比较超前。而大量的小型、微型企业,限于管理水平、发展规模、人员、资金等多方面的不足,最基本的账务处理体系都未能很好地建立起来,更枉谈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了。

(四)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功能未能全面发挥

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存在着如下误区,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综合功能的发挥。

1、重操作,轻分析

很多单位仅仅将会计电算化作为由计算机操作代替人手工操作的过程,侧重于所有业务操作均由计算机来完成。但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强大数据分析优势却被忽略了,没有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海量操作形成有价值的分析数据,用以指导本单位的经营实践。

2、重核算,轻监督

会计的两大基础功能是核算和监督,但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过多的精力用在了会计核算功能上,对会计监督的功能大大忽视了。很多人认为所有会计处理均由计算机完成了,会计处理的结果也由计算机来反映,因此对会计处理所依据的凭证不再像手工处理阶段那样严格,该有的签字或审批被忽略掉了,对计算机处理的结果也不再进行必要的审验,对会计处理反映山来的经营缺陷不再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形成了为会计核算而进行会计处理的局面,大大弱化了会计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谋的功能。

3、重投入,轻完善

很多单位在初始会计电算化投入时上上下下都比较重视,人、财、物均向其倾斜,但在会计电算化实现初步效果之后,便很少有人问津,对于计算机设备的升级换代、软件的维护与更新,得不到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

4、重硬件,轻软件

很多单位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百般挑剔,配置了处理速度和精度都很高的部件和设备,但对相配套的软件却重视不够,没有在事前进行周密的论证和规划,造成小马拉大车,系统功能无法充分发挥。

(五)会计电算化的后续管理工作有待完善

1、日常处理没有做到封闭运行。会计处理是一项保密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相对独立的运行空间。然而,很多单位的会计人员在操作账务处理时使用的是公共的计算机设备,软件功能也没有加密。

2、对会计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在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档案绝大部分以存储于计算机硬件设备中和拷贝成磁介质的形式存在。那么这些档案如何管理,存放于哪些地方,如何防止不被损坏,如何方便于查阅,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3、数据销毁的管理不够细致。一些单位在对会计数据销毁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带有会计数据的计算机设备遭淘汰时,没有到指定的销毁厂家进行作业;而有的在销毁时被人拆走了计算机硬盘,造成数据流失。对于磁介质的销毁,没有采取严格的粉碎程序,而是随意丢放,被人不经意间带走或挪作他用。销毁过程没有严格的监审程序,没有像纸质档案销毁时那样履行必要的手续。

三、电算化发展现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还不是很完善

1、会计电算化未能站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高度进行研究。因过分注意软件的会计核算功能,而轻视了财务管理和控制、决策功能。会计软件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模拟手工核算方法,缺少管理功能。

2、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未能有机结合。会计信息系统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软件内部各子系统也只以转账凭证的方式联系,从而造成数据在内外子系统之间不能共享,信息不能通畅,既影响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3、会计信息系统仍然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会计系统的开放性除了体现在企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之外,更体现在会计向外界披露信息的內容和发布方式上。但目前会计信息系统既不能通过Internet网络向股东发布财务报表等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也不能通过网络直接向税务、财政、审计、银行等综合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更不能有选择地披露相关的人事、技术、设备以及股东所关心的其他信息。

(二)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差

会计电算化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等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会计信息是以足够的安全技术为保障,以一定的计算机硬件支撑,在相应的软件管理下在网络中流通、存储和处理,并最终以人们需要的形式表现出来。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以各种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磁性存储介质上,这些存储介质上的信息是以机器可读形式存在的,因此很容易被复制、删除、篡改而不留下任何痕迹。数据库技术的高度集中,使未经授权的人员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财务数据。

四、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管理层的参与程度,虽然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愈来愈为广大管理者所认识、重视,但是他们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认识、理解还远远不够。会计电算化实现后,要求财务部门进行全面财务核算,加大参与单位内部经营管理的力度,由过去会计部门只是反映财务情况、提供财务信息,转化为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这就要求财务部门全面、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二)做好会计管理基础工作

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认真、严谨、一丝不苟,日常工作应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来处理,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并非削弱了会计工作规范的要求,而是更有条件来实现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会计工作规范化同会计电算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会计工作规范化了才能搞好电算化工作。因为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

(三)提高会计人员应用计算机能力

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会计电算化,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为了参与企业管理,要更多地经营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

各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另外培养复合型人才,可以在大专院校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或在财会专业中增设计算机编程、维护等课程,可以让财会人员进修计算机课程,还可以让计算机人员、在岗人员实习并进修财会知识。

电算化会计下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从而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电算化会计下的人员除会计专业人员外,还有计算机专业人员。会计专业人员不但要精通本专业,还要熟悉计算机,具有上机处理基本业务核算工作的能力,掌握一般性故障排除方法和纠错方法;计算机专业人员除应有本专业知识外,还应有财会专业知识,了解会计核算工作,通晓会计数据流程。他们都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以不断满足电算化会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成为复合型人才。

同时,要加强并制定实事求是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计划,要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培训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工作需要,学了就能用得上。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

(四)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商业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上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第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第二,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三,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第四、健全数据控制结构。

(五)做好电算化档案管理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程序,加强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调阅的管理。

(六)从软件方面着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1、ERP软件与普通财务软件接口方式。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集成企业的所有資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基石。ERP对于我国企业界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它是基于MRP需求计划上发展起来的,它吸收并内嵌了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经验,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

2、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网络化发展。过去的会计电算化以单纯的计算机技术为主,现在的会计电算化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技术为主。在会计电算化的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且传递速度十分迅速,因此企业的在线财务报告有可能随时更新,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获取最新信息。日常会计工作中,所有的账务处理从凭证的取得、填制到有关的账项调整,再到最终会计报表的生成、财务报告的发布等均在网络上进行,最大范围地实现信息处理电子化,降低有关纸张、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将有关会计人员从繁忙的手工记账系统中解脱出来。

3、商品化软件对其用户应一包到底。商品化软件的开发自然是出于经济目的,如果我们要求商品化软件对用户一包到底,是否会影响其经济利益呢?我认为不会。作为软件公司,为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应高瞻远瞩,摒弃狭隘的市场观和短视行为,不能放弃老用户,应加强售后服务,与用户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老用户了解软件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及用户根据发展需要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产品,推出升级版本满足市场需要,同时用新的软件回报老的用户曾经给予的经济及信息反馈的支持,解除用户的后顾之忧。

4、政府主管部门与主管机构应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宏观管理。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与主管机构应对众多的软件开发商进行必要的引导。为此,首先在制度制订时,就应当考虑电算化会计信息在社会范围及相关专业间交流的需要,制度中的专业词汇、科目编码、报表列示内容、格式应做到精确、规范、统一,以利于社会范围内的信息交换。其次,积极组织与开展软件开发行业内的联合与交流,引导软件开发商注重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公开自己软件的部分文件结构与数据标准,完善软件的兼容性,降低企业成本、促进行业发展;同时引导软件开发商发展自身软件的个性化功能,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核算要求。这样会计信息不能共享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作者:王小捷

普通院校会计电算化论文 篇2: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探讨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出会计电算化,为会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升了各个企业中会计信息的处理速率,并在准确率上也有很大的提升,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中的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和准确,对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才能够更好地面对市场的竞争。从会计点算化的基础内容说起,具体以高校为例,阐述了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从会计电算化实践应用中开始分析,探讨了其对高校中会计工作实践有着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高等学校;影响

会计电算化将几种不同的学科融合在一起,包括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会计学,衍生出一个新的学科,在进行财务工作中,熟练使用会计电算化,能将处理数据的速度加快,并且提升准确率,相对减轻了数据处理工作做繁重性,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就将会计职能有一个很好的转变。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经济管理的领域中,应该加快走向现代化的脚步,其中非常重要一项就是财务工作中会计方面的会计电算化的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带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广泛应用在了企业的财务中,并且会计工作的手工形式会逐步被代替,引用科学和准确的会计电算化。高校经济管理中也应该将会计电算化应用的更加熟练,优化会计工作,提升高校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

1 简述会计电算化

同财务的信息系统结合到一起,应用电子、信息、网络等方式,运用操作软件和硬件,去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一种方式被称作是会计电算化。其具有一些优点:一是提升企业在财务工作中,财务数据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将企业在会计实践中的记错和算错情况进行了降低,并对企业会计的结算周期进行了缩短;二是会计点算化的实现,可以将企业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从传统的方式转变成为现代化的方式,把会计工作的处理流程变得更加规范,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

2 分析高校会计实践工作中应用会计电算化

2.1 会计电算化水平提升

面对着现代化的经济形势,不再让会计工作和管理工作以“机械性”的继续,在高等学校中,应该要注意到应用电算化软件,对提升高校的经营管理的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应该对现有会计工作方式进行改革,将会计电算化提升一个层次,网络联机形式的系统需要被实现,进而将会计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反馈的速率进一步提升;经营业务加上管理经营业务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后,相互统一的一个状态将被实现,这也就体现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将会计的传统智能同生产工作和销售工作走向集成化的系统,促进高等院校的经济效益能够有更大的提高。

2.2 设置会计电算化机构

建设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不单单是将硬件设备和软件设施购买回来,或者是设立一个新的机构,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机会上,促进高校管理理念以及管理从根本上有一个新的改变,助推管理进一步提升。在高校的经济管理领域中推行会计电算化是必然的,是其财务工作走向现代化的表现。

2.3 应用的会计电算化具有更强的功能

会计电算化的软件中,增加数据分析类功能,可以把高等学校中的普通会计核算,升级成为一种经济数据,就可以将业务的分析自动进行,提升高校经济管理的决策、预测、分析等经济管理性能力。在使用了会计电算化后,帮助高校的财务数据变得更加标准,也就将高校中的财务信息带有透明性。

2.4 相关人员提高数据分析意识

高校财务管理阶层,应该对会计工作的相关人开展一些提升能力的活动,培养其会计数据分析意识,管理阶层人员也要具有这样的数据分析意识,通过对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发现会计核算数据中不足的地方,进而找出高等院校在经营管理中有难些弊病存在,如果有必要,应该使用数据统计分析相关技术,对高校的经营情况实施时间序列分析工作。使用的会计软件,应该具有数据分析和管理协同性的功能。

3 会计电算化对高校会计工作产生影响

3.1 会计电算化在高校财务基础职能以及内部控制方面的影响

各个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非常重要,必须要坚持执行和授权、记录和经办、记录同资产管理、经办同审核监督、资产管理同经办职能,必须要分离的原则,设置不同会计工作岗位,在电算化的背景下,更应该必须严格执行,会计核算、会计审核稽查等不同的职位,必须由不同的工作人员担任,审批和监管要分开,会计工作准则必须遵守,像原始凭证的背书签名,必须由经办领导和财务的负责人签名,以此来表示确认和批准,还有记账凭证必须由财务监管的领导签字,主管会计和出纳员,这些经办财务人员签字,责任明确落实和区分。

高校的财务工作运用会计电算化,将传统形式的内部控制模式进行了改变,在岗位上的设计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应用软件后,可以在不同的会计岗位以及职能部门上,设置出不同权限及不同操作的口令。职务工作范围不同加上级别的不同,与之对应的操作模块就是不同的,拥有的数据权限也是不同的。对于数据权限来说,较大数额的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的核算工作,由更高权限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其中的软件系统维护的工作,可以经由软件公司代为负责, 绝对不能由出纳和会计等等崗位上的工作人员来承担;如果出现了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的数据的错误,应该依照会计专业方法进行处理,比如说,会计追溯等,更正错误的数据,绝对不可以使用计算机后台程序进行更正。

3.2 会计电算化应用后对高校的会计实践工作流程上的影响

3.2.1 会计工作流程的正确性

虽然说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操作人员在使用技术上并没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也必须要保证会计数据录入的准确性。这也就对会计实践工作的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中的会计工作流程,在设计时是科学合理的,更要确保时间流程是正确的,如果说,其中一个程序有错误存在,也就有可能导致整体电算化的系统出现瘫痪的问题。要求工作时间流程的正确性,也是计算机本身特性要求的。在现有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模式基础上,构建出可以相互牵制的电算化工作岗位,比如说,电算化工作的会计主管、电算化的出纳,并且可以设置一些其他的分管电算化业务人员,稽查和档案管理都应该必须设置,这样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工作人员,并且能同软件深度地结合。

3.2.2 会计工作流程的保密性

会计工作流程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在管理时注意到对操作人员管控,避免出现由操作人员将信息泄露出去,如果存在就必须要严重处理。对存有系统的计算机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查杀其中可能存在的病毒,确保系统是安全的。

3.2.3 会计工作中关键性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备份流程不可缺少,这个流程是最后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了最后工作成果,能不能被有效运用。如果说,备份没有成功或者是根本就没有备份,那么假设说,系统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将全部销毁,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进而必须要强化备份流程工作,有必要可以制定一些制度,规范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行为,确保数据能够备份。

3.3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产生的影响

第一,在应用了会计电算化之后,高校在选择会计和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上,必须是公开竞聘的方式,公平公正是基本的原则,选择优秀的人员进入到工作岗位。第二,相关机构的设置受到高校的重视,并对工作人员实施必要的培训工作,组织一些交流沟通的活动,强化会计工作人员的交流,逐渐实现资源的共享。第三,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进行的更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考试活动,要不定期和定期的举行,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能力,也促进其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高校在应用了会计电算化之后,对经济业务的分析能力不断极强,也就需要更多的专业性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这样高校的会计数据能够被充分得到利用,进而提升了高校的未来发展水平,提升了高校处在网络时代环境中的经济分析能力以及管理的分析能力。

3.4 会计电算化对高校的会计信息在安全性上产生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中有一个特点,数据可以被修改,所以在高校应用会计电算化时,应该注意实施一些安全的防范措施,进而确保会计数据信息的安全。

3.4.1 建立出独立财务数据库

高校依据电算化软件中专用的数据库,设置有关的设备,将财务的数据库相关建设工作进行完善,确保会计电算化在实际运行时是安全的。

3.4.2 設置专业性防火墙

高校为财务的电算化软件,设置专业性的防火墙,并同高校的杀毒软件、网络防火墙结合起来,构建出多样防火墙的体系;当使用光盘和u盘等等传输介质,进行文件的传输时,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扫毒,避免财务数据以及银行账户窃取问题出现,保障其安全性。

3.4.3 系统维护人员的专职性

系统的维护管理人员应该是专职的,并且必须具有高素质的管理维修经验,确保高校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实际操作时是安全和可靠的,一旦出现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处理,避免因为系统问题,耽误业务的进度。

3.4.4 操作记录的完整性

高校中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和管理,让其运行更加稳定和安全,在该系统上设有操作记录,操作人员依照规定填写,标明操作人员姓名、时间、运行情况等等,并对操作系统日志定期进行检查。

3.5 会计电算化在高校的会计档案方面产生的影响

在应用了会计电算化之后,依照其工作的特点,在会计档案的管理方面,建设出对应的管理体系。存放的地点同传统地点不同,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设有专业的电子档案保管室,并要远离磁场强的地点,防火和防潮也是必须的,以此来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保存,并能方便以及提高高校的管理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给各行各业的财务工作带来了便捷,促使财务数据工作进行的更加准确和更加高效,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基础。高校中应用会计电算化对其会计工作同样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各个方面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优化了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提升了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为高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浩伦.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J].知识经济,2015,(23):8081.

[2]罗琦茹.关于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230.

[3]袁华,包秀芬.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探讨——以高校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09):2729.

[4]胡英豪.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4):214215.

作者:林冰妮

普通院校会计电算化论文 篇3:

完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思考

[摘 要]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电算化实验对于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实验;实验教学

一、 会计电算化实验的地位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中,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取代手工完成日常的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任务,而且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它是一门融合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和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实验教学,会计电算化实验在教学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由于两方面原因:

1. 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在原因。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让学生学到系统的、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知识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因而会计电算化实验在教学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会计电算化实验,能够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能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会计电算化实验能够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和做好会计工作的信心,加深他们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感性认识和适应会计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培养既精通计算机又精通会计的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总之,会计电算化实验对于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 来自社会发展的外在原因。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管理理念层出不穷,企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市场形势下,高等教育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面临着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贴近应用的责任。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如火如荼,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单位使用计算机开展会计工作,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典型的边缘学科、应用学科,只有紧密结合实际,才能使学科的发展更具有生命力,因而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保证会计电算化实验的顺利开展,各高校纷纷斥资购置计算机,改善硬件配置,并使用最新的用友、金蝶、金算盘等财务软件进行教学和实验,同时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教学科研,不断提高实验技术水平,为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会计电算化实验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对其实验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和发展,对于未来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要有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针对社会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结合目前高校会计电算化实验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前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设施方面

大部分经济类院校都有会计电算化专业,而且几乎都建有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但往往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设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说,真正能够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的实验室并不多。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1. 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硬件建设简单,实验教学设备落后。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只是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计算机的规格、等级等参差不齐,而应同时配备的打印机、用于打印凭证和报表等的打印纸等则被省略,这对实验项目的全面开展极为不利。

2. 财务软件滞后于实际中的应用。尽管目前部分高校在企业赞助下建成ERP实验室,但由于软件售后服务、使用技术等问题,ERP软件往往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效果,并且有相当多的院校由于各种原因仍然使用普通版的财务软件,有些甚至为单机版或已经被淘汰的软件,学生接触的财务软件过于简单和滞后,跟不上软件在实际中的应用。

3. 缺少切合实验需要的实验指导书,实验资料不系统。实验指导书是实验项目、要求等的载体,是学生实验的基本依据,是实验教学功效与实践的中介。但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适用的实验指导书,高质量的实验资料则更鲜见。

(二)实验方式和内容方面

1. 从实验方式来看,当前的会计实验局限于校内模拟实验,实验室往往以安装有财务软件的计算机为主,缺少会计模拟操作必须的凭证、报表以及岗位的分工和设置等,未能做到全方位地模拟会计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会计职能岗位,实验的仿真性不强;并且也未能做到与企业联合,将实验室延伸到企业中,真正建成校外实验室。

2. 从实验内容来看,实验一般以账务处理系统和报表汇总生成为主,实验内容有限,即使安装了ERP软件,往往也只是使用其中的总账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少数系统。此外,长期以来,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教学时间有限等原因,对于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不足。总之,实验内容的单一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深入掌握,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运用技能和信息技术使用技能,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判断能力都有一定的束缚。

(三)师资方面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合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和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年轻的学科,与其他课程相比,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不仅能够传授最新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指导学生完成教学实践,具体包括:(1) 熟练掌握常用电算化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并能够解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2)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安装、调试和维护;(3)具有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技能,如局域网的管理、数据库的管理等等。但现代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职教师人员较少,素质不平衡,缺少高学历、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特别是长期以来,会计专业教师往往只重视理论深造,不注重实践的充实,致使一些专业课教师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熟悉计算机操作、精通财务软件的专业会计教师严重不足,这样势必会影响会计实验教学的质量。

(四)实验结果的考核方面

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效果进行合理评价,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的质量。但目前在实验结果的考核方面各高校做法不一,有的高校简单地要求学生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一套企业账套,有的则利用现有的会计电算化初级或中级考试软件包进行考核,实验考核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

三、完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措施

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质量是我国高校的重要任务,基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这一思想,针对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完善实验设施

1. 硬件方面。一方面增加设备经费的投入,购置实验必需的设备,比如可配置中央处理器,一定数量的工作站,多媒体投影仪及其他必要耗材等,完善实验室的设施。另一方面可以和系统开发商展开合作,获得宝贵的实验资料、软件和开发经验,建立一个模拟企业真实经营环境下的网络财务机房,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2. 软件方面。尽可能与财务软件经销商形成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由其提供先进的实验教学用财务软件和技术服务与指导,并随着软件的不断开发和发展及时升级、更新。

3.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资料方面。当前市场上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于“自编为主,购买为辅”,有针对性地编写实验指导书。教师应积极主动深入到企业中,掌握企业实际的会计资料并加以提炼,结合会计手工模拟实验,自编一个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实施案例,由学生依据这个案例所提供的资料,结合所学的会计电算化知识,独立进行财务软件的实践应用,并将实验结果输出、汇总,与企业会计人员共同探讨、研究,做到“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从而增加实验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及自由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够使学生依据自己所学、所想去准备二次开发所用的各项资料。

(二)改进实验方式和内容

1. 校企合作共建ERP实验室和校外实验教学基地。为了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走出校门即能上岗的有经验、有实际能力的专业人才,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达成校企合作关系,一方面将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通过计算机模拟方式引入会计综合实验教学之中,共建ERP实验室;另一方面在企业中建设校外实验教学基地,解决实验室仿真性不足的问题,做到既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又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 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则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它可以分为3个步骤:首先,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结合通过调查提炼的企业实例,编制出相应的案例;其次,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讨论案例,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撰写报告,把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案例教学也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模拟实验、辩论、公开演示课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示范能力。只有建立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首的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充分调动这支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为高水平的实验教学提供人力保障。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理顺体制,健全制度。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实验室建设、管理、教学必需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2. 为在岗的教师提供参与实践教学的训练和深造的机会、条件,并建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学与改革的激励机制。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典型的边缘学科,其内容随着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企业应用的发展不断更新,因而一方面必须要求教师认真备好实验课,反复上机实践,归纳总结出每个模块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不断学习,经常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自觉更新知识结构。

(四)完善实验考核制度

为了检验学生的实验态度和实验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应对学生的实验进行合理评价,可以从以下3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1. 平时对学生的上机情况进行检查。学生的平时上机情况包括:单位调查报告中财务数据的收集,账务系统初始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会计期间的业务发生,制单、记账、账簿的打印输出,报表的生成,实验报告的书写,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等。对每一项内容都认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予以纠正。这部分的考核成绩可以占40分。

2. 临近期末对学生的账务系统处理等进行综合评价。由实验指导教师指定一套单位的财务情况和会计期间的业务发生情况,让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生成指定的账簿和报表等。通过这项考核可以对学生财务系统的整体处理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够检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项考核成绩可以占30分。

3. 期末使用考试软件包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安装或从互联网上下载会计电算化实验考试软件,软件的难易程度应不低于中级会计电算化水平。通过这种考核软件进行考核,得出的考试成绩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这项考核成绩可以占30分。

将以上3方面的成绩汇总,得出学生实验考核的综合成绩,满分为100分。

总之,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而实践技能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这一技能的重要源泉就是会计电算化的实验教学,完善高校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意义重大。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瑞君. 计算机会计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新玲,汪刚. 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周国钢. 计算机会计业务技能训练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李敏勤. 国内著名教改实验简介[M].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

[5] 靳惠.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 实验室科学,2005,(4).

作者:齐伟超

上一篇:新型社区城镇化发展论文下一篇:纳米粒子与纳米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