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体育教育论文

2022-04-17

摘要:学校体育课程作为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在学期间获取体育技能學习的一项重要学科。人强国强,强健的体魄是保证良好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工作、学习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核心素养和能力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学生体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校学生体育教育论文 篇1:

关于体育教育与高校学生意志力的培养研究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越来越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无论历史如何变革,文化永久流传着,运动和健康也一直是不可忽视的主题。体育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高校体育课程,有必要充分地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学生的整个人生打下坚实基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我国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分析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意志力的重要意义,并且探索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的方法。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校  高校体育教育  意志力  意志力培养

我们常常会有无数计划、无数目的、无数想完成的心愿。有无数需要努力、需要坚持的时刻。有些人能够成功,而有些人却停在原地,先天因素是一部分,而后天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成功,需要足够的坚持和意志力。只有具备足够的意志力,人们才能自觉地通过支配其行为,并克服存在的障碍,得以实现愿望。意志力是独立、果断、坚定和自制的代名词,只有具有足够的意志力,才能够适当地调节情绪、控制好个人言行,才能够通过坚持不懈获得最终的胜利。

一、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

(一)体育教育具有社会性特点

人类属于群居动物,生活在社会当中。所谓社会性,是指人类群居于社会之中,形成意识的体现。相对于脱离社会的人而言,长期生活在社会当中,通常具有更多的优势。例如,常言某些人从监狱刑满释放,却很难再适应正常社会的生活,就是因为他已经脱离了社会太久。体育课程具有社会性特点,或多或少会受到社会性的影响。大学生已经有了较多的个人意识,因此在体育教育也更多的是依靠个人自觉。

(二)体育教育具有群体性特点

体育课程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同时又具备群体性的特点。体育课程需要学生运动起来,需要学生配合老师,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团体配合。因此学生在体育课堂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好像人们在社会生活当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存在着不同的关系。体育项目有许多规则需要遵守,只有,尤其是在比赛当中,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够获得胜利。由此也可以渗透到真实生活当中,需要遵守一些规则才能更有利于身心的发展。因此体育课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育素质,身体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

(三)体育教育具有竞赛特点

人们进行体育运动,一方面是为了强身健体,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竞技比赛。体育课程与传统课程并不相同,因为传统课程通常是为了增涨知识,通常在室内授课;而体育课程则更多是为了增强体质,通常除了理论之外,还有很多的运动实践部分,通常在室外授课。体育课程较之于传统课程,更为灵活多样,体育课程包括着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学生在学习的有更多的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体育比赛的竞技性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尤其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有着无数的发烧友,这也是体育所具備的独特魅力。

(四)体育教育具有精神特点

企业需要企业文化,学校也需要校园文化。对于文化的建立,不仅是纸面上的照本宣科,心灵上的满足和震撼往往能够为学生带来更为积极的引导。体育比赛的竞技性和团队的默契配合十分有意义,在赢得一场比赛时,通常会有无数的感慨,而这也是很多运动员的精神追求。体育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坚持、勤奋、拼搏、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激励了无数的人。由此可见,体育对于大学生的教育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甚至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整个人生,而这正是体育所具备的精神魅力。

二、高校体育教育之中意志力的重要意义

(一)意志力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体育一直从我国小学阶段贯穿到大学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一门科目。尽管体育课程的比例不多,但是其重要性非常明显,不论是在中考、高考还是大学阶段,都有对体育的要求。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并不相同,除了知识的积累和储备之外,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一个标准。身体健康是当前我们最大的追求,而体育也是能够帮助人们强身健体的一种好方法,因此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有足够的体育锻炼。由此显示,无论在什么时候,体育教育对于人生而言都至关重要。

(二)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之中的意志力现状

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只是少数,而平庸的人却是大多数。成功和良好的意志力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具备良好的意志力,才有利于获得成功。高校是人生的分水岭,通过高校教育可以使人改头换面,同时,也可以让人一落千丈。根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意志力普遍较差,存在着较高的惰性,并且缺乏耐心、无法坚持、心理素质不够好、抗压性差,面对压力很容易丧失信心和放弃。这显然不利于高校学生发展,也是高校体育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即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三、高校体育教育如何培养学生意志力

(一)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意志力并不能单纯地依靠理论培养,也需要实践经历来积累。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是否能够较好地克服困难。因此,在体育教育中,可以着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体育教学可以逐渐地增加难度,给学生适应的时间,以及提升的是时间,让学生意识到,只有通过坚持和不断地努力,才能够克服体育遇到的障碍,才能够有所突破。而这也折射到真实的人生当中,只有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不断地跨越障碍,才能够养成更好的意志力,进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二)培养学生坚忍和耐力

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不同项目有不同的特点,能够训练学生不同的能力。在体育课程当中,要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考虑到各个项目之间的灵活配合。正如人生一样,在面对困难时,可以考虑不同方式来解决。体育训练是较为辛苦,即使是800米、1000米这类10分钟以内能完成的项目,对学生身体的消耗也比较大,而学生也往往会难以坚持。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可以通过不同项目的搭配,让学生获得身体素质强化,更有助于克服疲劳,培养出坚持和耐力。

(三)高校体育教育应激发学生好胜心理

很多人都有好胜心理,而比赛也是体育课程的一种特点。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应该借助竞赛性这一特点,给学生制造不同类别的比赛,激发出好胜心理,让学生明确胜利的目标,并且为之拼搏和努力。这样也增加了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由此让学生愿意为了目标去努力和奋斗,养成了不服输的良好品质。

(四)合理利用环境因素

成功一方面是靠主观的原因,另一方面是靠客观的原因。在体育课程当中,一方面,学生应积极参与,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制造难题,比如利用较差的天气或环境条件,让学生不得不受到天气条件和环境制约,并学会努力去适应。经过艰苦环境下的培养和历练,学生的意志力将会有所提升,并且会更为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五)关注团队合作

团队的力量,合作双赢是不可或缺的。在团队中要密切配合,并且发挥各个成员的优势,但同时,也应避免有团员掉队,一个成员甚至会背负着整个团队的胜负。尤其是自觉性较差的成员,如果因为个人原因影响了整个团队,想必也会心里感到自责,进而认真地反省,并更加努力地提升体育水平,争取为团队争光,而不是拉团队后腿。

(六)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教师作为体育课程当中的灵魂人物,肩负着培养学生意志力的重要使命。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树立好良好的榜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去模仿和坚持。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容易轻言放弃,对此,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激励,并给学生讲一些积极的案例,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坚持培养意志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受到教师和先进榜样的影响,逐渐提升其意志力。

四、结语

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成功需要的是汗水和拼搏。体育教育对于整个人生都非常重要,高校作为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应该充分地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且为学生做积极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培养出坚韧而正面的意志力,为以后的成功打好基础,获得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魏培雨.体育教育与高校学生的意志力培养[J].才智·創新教育,2015.

[2]宋韬.体育教育与高校学生的意志力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

[3]丛玉龙,张斐斐.体育教育与高校学生的意志力培养研究[J].才智·创新教育,2017.

作者单位: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作者:黄日峰

高校学生体育教育论文 篇2: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建设研究

摘要:学校体育课程作为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在学期间获取体育技能學习的一项重要学科。人强国强,强健的体魄是保证良好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工作、学习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核心素养和能力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核心素养;能力建设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一种古老职业,一直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面对未来的“蓝领”——以技术工种见长的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传授体育锻炼的知识,助其形成体育锻炼意识,进而成就良好的锻炼习惯,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加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平衡发展的教育模式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技能知识传授的能力,还需加强教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管理学等多方面交叉学科的学习。本文旨在研究体育教师在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面,提出一些教育活动思考。为未来体育课程多元化、多视角开展教学活动抛砖引玉。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要与时俱进,具有划时代的鲜明特征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由于学业的紧张,很多学生忽略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高考过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保证每周至少2学时的身体锻炼活动,学生又重新开始认识并学习体育课程。近年,根据《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的数据分析,高校学生体育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入学阶段身体素质整体质量大面积下滑。对数据的分析和监测是作为体育课程开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式基于对学生体质健康等方面的测评,使我们意识到学校体育工作不同的侧重点和未来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在高等教育体育课教学中,从学生培养周期来看,缺少一学年的授课过程。在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程的设计上应更多的倾向于实用性强、操作性强、掌握快易理解、便于培养其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选修课项目。高职院校主要以技能型、操作型、实践型为人才培养目标。学生体育课程安排为三个学期。以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为例,共开设三个学期体育选项课。课程包括足篮排、手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台球、棒垒球、跆拳道、健身、健美操、瑜伽、太极、素质拓展等项目。一年级二个学期为整班选项课,二年期一个学期为拆班选项课。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多元化的必要性

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体育课程一直以来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门学科。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人体在运功过程中产生的多巴胺也是使人感到快乐的源泉。根据研究所得,多巴胺能够治疗抑郁症;而多巴胺不足则会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严重时会令病人的手脚不自主地震颤或导致帕金森氏症。多巴胺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跟愉悦和满足感有关,当我们经历新鲜、刺激或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大脑中就会分泌多巴胺。

摒弃传统观念只针对学生身体健康,更多关注身心统一和谐的健康理念。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快速发展。来自生活、情感、升学、就业压力不断膨胀,使很多人都产生或存在诸多生理、心理健康问题。在高等院校每年进行的“心理筛查量表”等测试中,被试者的心理问题,也出现逐年增多的现象。这就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传授传统知识的同时,要兼顾横向多学科交叉知识的讲解和补充,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其开展正确的沟通或给予建议,帮助其在校期间能减缓、减轻、治愈随之而来的潜在问题。注重观察个体之间的差异,差异表现、种类、形成原因,并了解影响个体之间差异的因素及描述和测量的方法。

三、体育教师应具备“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和能力

“教学”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教”的人不限于教师,但主要指的是教师。“学”的人不限于学生,但主要指的是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出于业务提高和专业知识升级的需要,也会由传授者向接受者转变。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影响的一个过程。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方面,随着受教育个体的不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不断变革的需要,教育者需要不断调整更新自身水平,以适应教育环境的需要。

教师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带有明显职业特点的特殊能力,它体现教师履行教师职责的适应程度和承受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需的一种无形的能动力量。教师能力系统是一个有机的能力集成体,根据能力的教育指向性和专业化程度,可划分为由表及里的三个层次:基础层、专业层和核心层,分别对应于教师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

四、教师的核心能力

在现代教育活动中,教师核心能力的基本内涵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爱,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使学生逐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授课”理念,引导学生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使学生在人格表现上更自信、独立、自主。

教师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设计能力、组织能力、预测能力、援助能力和评价能力。这五种要素随着教育目标、内容、情境的不同,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形成教师核心能力结构。它外在地表现为教师核心能力系统的若干子系统,其中最为根本的子系统是知识启蒙系统、精神启蒙系统、人格感染系统和发展规划系统。这四个子系统,又经过一定的联结构成相对完整的教师核心能力系统的基本内核。

五、体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应体现多元化教学

传统体育课教学,主要以锻炼身体为主要教学目标。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变革,体育教师应运动心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交叉学科,结合体育课程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引领教育未来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适应个人终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助推和平教育与世界教育发展的融合与同步。

注重加强课程教学的任务分析理解。注重学生在思想道德的培养、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技巧的获得(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身心各种能力特别是智力(智力: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组成智力的各种因素中,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乃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完满个性的行程。

六、多维度开展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活动范围

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在强化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校体育科研的职能和社会服务(含社区体育)的职能,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研究。

出台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培训计划,着力加强师德建设。跨学科多领域安排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深造。例如,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关于地震的求生与急救、素质拓展课堂的攀岩技巧、速降逃生技巧,一些平時在电视剧中出现的专业消防训练、特种兵执行任务镜头,学生也可以体验并尝试。近年来,定向越野、野外求生、素质拓展等突破自我的课程逐步开展,尤其是应用于专业性强的学科,例如野外勘探、考古等对自身综合生存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

调查显示,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兴趣远高于传统体育课程。他们对掌握一项生存技能的感兴趣程度更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突破以往的教育理念,突破自我力求创新,接受继续教育和资格认证考核培训,为未来我国培养“大国工匠”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许龙成.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评价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4,(21):78-79.

[3]朱全飞.高职院校青年体育教师素质培养途径探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54-56.

[4]申洪山,章潮晖.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建设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85-88.

[5]许龙成.高职院校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4,(32):13-15.

作者:刘秋梅

高校学生体育教育论文 篇3: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和激发

摘 要 体育课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独生子女学生的增多,学生怕辛苦、不愿上体育课,对上体育课失去了兴趣。本文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一下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兴趣培养 兴趣激发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种活动并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学习中最重要、活跃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学习活动的进程,而且与学习效果成正比关系。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上体育课缺乏兴趣的原因有哪些?具体原因有:1.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且“死板”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2.教学方法过于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3.缺乏理论的学习,对体育的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应以“教”的兴趣感染学生“学”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有对上体育课的兴趣,带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浓厚的兴趣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在生活中,不要把不好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反而要精神百倍,给学生一种蓬勃向上的感染力。

二、利用创新性、灵活性的教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我认为,应按照大纲的精神和范围,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项目,内容安排难易适度,且要求教学内容是学生经过一定努力能掌握的。同时,也考虑到水平较差学生也能跟上教学要求,使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满足感。如传统优势项目可适当增加课时,在重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特长。充分发挥现有场地、器材的最大效能,利用橡皮筋上跳远课,跳高课和田径的掷投课,学生感到新鲜又有兴趣。还考虑学生的需求来创设一些项目,如趣味的集体舞蹈、游戏和竞赛等。把一些有难度的动作或项目分解,由易到难,单一到复杂,把一些喜闻乐见的动作或游戏贯穿于其中。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后,进行连续前滚翻,双人前滚翻,远端支撑前滚翻、高处往低处前滚翻,这样由浅入深、内容新鲜,易于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

三、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学生带操接力比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纲项目,本身含有竞赛的特点,适当采用比赛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利用竞争心理因素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主体性融合到老师的主导中去。如把体育课的准备和放松活动交给学生(轮流带操)。每学期开始,就要求学生理解这种做法的目的和意义,教会学生写简单的带操稿、发口令、调整队伍和组织实施等。但实质上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指导、检查、帮助处理突发事件的作用。每次活动老师即时评价,这样,充分发挥了双主体的作用,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胆量。

四、采用分层次教学和目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做法是:在每个项目练习中分三个层次组织教学,第一层次是带领层:教师重点讲解、示范,多在教师带领,指导下练习;第二层是点拨层,即教师适时点拨,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练习;第三层是自练提高层,基本上由学生骨干带头自主学习,教师只是检查督促,并在每个层次中都有不同的练习目标。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来选择“层面”,也可以在中途根据自己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更换“层面”。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容易树立信心,培养兴趣。

五、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断获得成功,培养和激發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平时的体育课堂不断获得良好的成绩,是学生不断克服困难的动力,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上课时必须让学生明白这节课实现的教学目标。第二,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采取什么途径、运用什么方法、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场地怎样布局等,应有一定清晰的教学设计思路。第三,要重视信息反馈、做好总结评价。

六、利用项目选修,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据资料表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体育课的内容设计,他们的每节课都有十几种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在每学期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利用三分之一的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项目。目前设置的项目有乒乓球、气排球、羽毛球、篮球等十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设一个队长。教师与各队队长在每个学期开学一起制定学习目标,考察内容和办法,教师在其中起指导、检查纠正的作用,并在每学期结束时进行考核。这样做,学生大多在不同的任务、目标、方法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每学期的民意调查中,100%的同学都喜欢上体育课。

另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合理的考核制度、加强理论学习、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等,也是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当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兴趣吸引学生参与,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中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一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玉海,于建志.浅谈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02).

[2] 盛昌繁.激发学生兴趣的技巧[J].体育教学.2004.4.

[3] 孙萍.高校学生体育教育与兴趣培养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作者:杨勇

上一篇:媒体服务理论分析论文下一篇:高职旅游英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