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开放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本文从思想、体制和人员结构上分析探讨影响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对策,为下一步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扫清障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堂教学开放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堂教学开放管理论文 篇1:

物流管理专业“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摘 要:针对当前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现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大学生厌学的重要因素。据此,以高校课程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核心研究内容包含乐学式的教学导入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全程考核式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案设计三个方面,对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同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乐学式;开放式;考核式;教学模式

物流管理是近十年来在国外兴起的一门新学科,但目前省属高校中的培养机制大都沿袭“高等教育高中化”的教学思路。课程设置偏重物流管理内容体系(运输、配送、仓储等)的理论讲解,在课堂上过于注重纪律要求和测试结果,忽略了学生亲自动手以及课堂互动的重要性。而通过对国外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等物流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后发现,其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及培养目标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在课堂形式方面主要采用交流、讨论和研讨的形式;其二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平等、友好、和谐;其三是多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兴趣为培养目标,最终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由此,对当下物流管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亦颇有启示作用。近年来诸多物流专业教育学者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实际提出了各种面貌一新的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如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的“P-A-E(Process-Ability-Evaluation)”创新课堂、 以学生参与为主的“181” 新课堂 、基于情景教学思想还原学习者的原生态体验的“生态式”课堂、以问题为导向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等。好的课堂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管哪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适合的范围和群体,要根据所教授的具体课程以及学生特点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综合使用多种教与学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感知-理解-运用-巩固”,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 物流管理专业“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1 研究目标

目前常用的物流课堂教学通常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完成,如《物流的设施与设备》只能让学生从图片上看到各种物流专业设备,无法到企业配送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或是学习兴趣不高,更谈不上主动学习。这种相对“封闭式”教学模式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其一,教师完全依赖于物流教材的灌输法,使得学生无法自由大胆地随时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与见解,课堂教学缺乏生趣;其二,传统“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思考,关注点完全在平时考勤和期末考试上,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其三,由于课堂气氛缺乏活力,大多数学生的被动、孤立、低效的,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表现出社会生存技能缺乏和素质能力偏低,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难以立足。

本研究在突破传统物流课程教学模式的思想下,结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期构建一个积极高效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并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进行方法设计,其主要目标体现为:(1)教学策略:运用激趣艺术来展示教学重点、个性化教学、有效教学;(2)师生关系:主导与主体、平等的对话;(3)学习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2 研究意义

当前物流专业教学中,教师面对PPT满堂灌的陈旧课堂教学模式是大学生厌学的重要因素。如今物流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与实际应该的发展严重脱节的问题,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导致到课率不高、听课率低的实际现象。而一味的强调课堂纪律,以考勤的方式管束学生的方式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现代物流教学课堂上,除了培养学生物流学科知识外,还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这就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理论上,本项目研究旨在构建一个积极高效的“开放式”物流课堂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实施物流专业教学的重要依托。课题的研究对象是高校物流课程体系中教与学的方法,具有较为广泛的普适性,对于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相关课程均能够起到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而且,课题拟构建的新物流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为教学改革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现实可行的手段。实际中,教学是一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两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课题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对教师来说,有利于因人施教传统教学模式的很少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本课题研究将创新的理念和创新意识全面系统地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变革“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综合采用启发、学生参与、师生对话等教学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所长并各有所得。对学生来说,有利于自主学习兴趣的养成教学過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和调度学生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多层次的考评体系全面激发学生潜能,从而建立学习信心和培养学习兴趣。

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依照“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思路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随之改变。

(2)如何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旨,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大程度的调动不同学生个体的潜能和学习积极性。

(3)采用何种考核方式,使得能通过对考核与评估体系的重新设计,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习过程全程化的学生学业评价标准。

基于此,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2 物流管理专业“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由于教学过程是由“教授(Teaching)”活动和“学习(Learning)”活动共同组成的,教学策略主要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本课题以高校课程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核心研究内容包含乐学式的教学导入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全程考核式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案设计三个方面,如图2所示。

2.1 乐学式的教学导入设计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迅速预热学生的大脑、启迪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求知兴趣,进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策略,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成功的课堂导入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的关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不同使得课堂导入的方法也是多样性的,课堂常用的导入方法包括:背景知识导入、问答导入、讨论导入、案例导入、复习导入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导入环节设置,使学生感到课堂内容有新鲜的东西,从而消除了他们的厌倦情绪。此外,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相关知识,使他们将课堂语言内容与现实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调动一切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一切能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创造良好的环境。

乐学式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的心态和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变苦学为乐学,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以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规律以及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过程五个方面出发,打造物流管理专业乐学式教学课堂。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树立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团队的使命感意识,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朝着深层次发展。

2.2 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设计

在物流课程教学中引入“开放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活动安排中将学生自学与教师讲评相结合,强调在教师主导课堂的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理论性、述评性和研究性的内容由教师讲授为主,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大班授课的课程,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以便于课堂管理。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建议每组5-6人为宜),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共同开展讨论和完成各项学习活动。

主要的教学活动类型包括:①兴趣—讲解—问题—反馈—矫正;②理论—分析—问题—研讨—拓展;③问题—指导—自学—反馈—应用;④问题—发散—收敛—综合—创造;⑤类比—讲解—问题—讨论—衍生。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改变过去单向传授知识的模式,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不仅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实现了教师自我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构建。对物流管理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落实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引入包括硬件设备、模拟软件和企业运营在内的实训平台,建设实践环节的在线物流课程,同时不断促进师资的培训与丰富发展,实现开放式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与时俱进与不断发展。

2.3 全程考核式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案设计

为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就必须突破传统考核的封闭性,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全程化考核模式,坚持从始至终全过程进行考核。即在学期学习过程中,从课堂学习的第一天开始直至期末考试结束后的时间内,每一阶段都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和真实学习过程的验证。另外,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点的不同,可以设置一定份额的拔高环节,如百分制之外的“附加分”(建议10分以内为宜),“附加分”为学生自愿参与的加分环节(如物流案例展示,课堂问题回答、该项分数值同时累计入最终成绩)。这样的课程考核计分方式:一方面能产生出一批满分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激发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施展。全程化考核模式的实现,也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首先,在开课前就要让学生了解物流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方式等,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另外,为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以配合完成自主学习的环节,教师应从不同途径搜集教学资料给学生提供物流管理的前沿性内容,可以通过网络邮件的形式发给每位学生。

针对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考评体系中诸如具体目标不明确、考评方式及标准单一化、考评主体和内容相较單一等问题,引入全程考核式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案,在全程化考核指标与专业能力的对接的过程中综合考察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学习、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实现考核评价体系的均衡化和系统化,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课后自学的积极性,并实现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考核模式的科学创新。

3 结论

根据本项研究所提出的理念,物流教师的教学策略不仅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而且要在设计自己“如何教”的同时设计学生“怎样学”,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从而使教学活动不再是单方面灌输知识,而是学习主体的知识、能力、人格的全面发展。本研究主要创新点有: 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要求,有针对性地综合运用不同的课程导学方法; 以改善教学氛围为导向,探究多种教学策略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养成为目标,构建多层次的全程化考评体系。

本研究通过借助本次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的契机,将“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中实施推广,不仅使本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与学生直接受益,而且也为其它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有益参照,并可根据实践效果在其它高校同类专业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浩昊,李齐放.明确思路,突出特色——三峡大学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263-264.

[2]谢如鹤,张素芬,周耀旭.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工程化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14-117.

[3]高智琛,刘江鹏.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1):128-130.

[4]丁雪峰,谢五洲.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26-128.

[5]叶飞.开放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2):201-202.

[6]范喜春.积极构建学生乐学的生态课堂[J].中国教育学刊,2016,(5):102-102.

[7]陆根书,陈晨,刘萍,等.国外一流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考核方法比较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6):62.

[8]孟庆亮.情景教学理论视角下的高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148-149.

作者:赵旭 潘诚

课堂教学开放管理论文 篇2:

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需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本文从思想、体制和人员结构上分析探讨影响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对策,为下一步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扫清障碍。

关键词: 实验室 开放管理系统 对策

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实践基地是实验室,同时是学科建设、科研活动的坚实基础,建设实验室是学校整体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设一流高校必须建设一流实验室。但在大学教育体制改革大潮中,诸如盐城工学院这样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验课依然处于理论课的附属地位,这种模式严重制约学生的知识、能力、技术和素质等方面的拓展。同时高校实验室仍主要采用传统封闭式教学管理模式,以班为单位进行课堂实验教学,真正向广大师生全天候开放的实验室仍然较少。这样既导致实验设备和资源使用率不高,又致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找不到实践场所,导致学生动手和科研能力很难提高,严重制约学生特长、兴趣、爱好的发展。

本文以盐城工学院“新型环保与先进制造实践教育中心”管理现状为例,剖析制约开放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

1.存在问题

1.1高校管理层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缺乏重视

盐城工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数量自高校扩招以来急剧增加,用于学校建设的大部分资金投入都用于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体育场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并没有将大量资金投入到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实验室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落后,导致高校实验室在实验室用房、仪器设备配置、管理方法配套设施等方面较为落后。高校改革发展过程中,有些校领导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未能给予足够重视,特别对于盐城工学院这些科研力量相对薄弱以教学为主的学校来说。学校领导片面地認为搞好课堂教学就抓住了教学中心工作,往往忽略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建设,从而影响资金的有效投入,制约盐城工学院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合理

盐城工学院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仍然沿用国外较老的校级—院级—系级三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是存在许多交叉关联学科的实验室重复建设问题,造成资金浪费和管理难度。从教学角度来看,目前盐城工学院的实验教学完全从属于课堂教学的验证性实验,以教师课堂实际操作为主;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由院级实验中心总体负责,存在某些具体项目实验室由任课老师兼职负责的现象,由于兼职实验室管理老师的时间有限,从而埋下实验室实验仪器维护不佳的隐患。

实验室在管理体制和制度上不够合理和健全,与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管理制度和体制的落后,导致目前几乎所有实验室管理仅依托于实验项目管理,且实验项目管理方法千篇一律。盐城工学院实验室每学期开始时按照课程大纲要求设置实验项目,安排实验时间和班级,当实验课表确定以后,整个实验室在没有课程实验的时间内处于闲置状态,势必造成实验资源的极大浪费。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学生预习实验内容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功效,很难做到物尽其用。另一方面学生想利用课余时间做其他相关实验变得异常困难。

1.3缺乏专门化实验技术人员

实验人员是最基本的实验基础研究队伍,他们既管理着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又管理着设备的运行维修、系统的优化升级工作,另外将来实验室对外开放管理工作也是他们负责的。在学校领导层中,包括各部门领导对实验室人员不能给予与理论教学教师同等程度的关爱和重视,致使实验人员工作怠慢,人员流失严重,不利于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传统观念中,由于实验室工作普遍被认为是一种辅助性工作,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中缺乏高学历、高级职称人员,特别缺乏应用技术和实验设计能力强的人员。随着高校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盐城工学院把建设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增加高水平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然而针对实验教学人员工作条件的改善和工资待遇的提高远远滞后,无法调动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很难吸引高技术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实验技术队伍中,长期如此,造成实验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此外由于学科关系,实验室被分割得过细,一些实验人员被分散在不同院系中,丧失相互间协作交流的机会,实验水平得不到提高。

由于传统观念中实验室往往处于教学从属地位,实验人员薪酬普遍比教师低,同时职称很难评,许多有能力的年轻人不愿在实验室工作,纷纷调离重要岗位,致使实验室工作效率降低。此外,由于缺少专职实验教师,很多实验课由理论课教师担任,尽管理论课教师从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上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实验,但是理论课教师往往还担任其他理论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很难满足实验教学改革对实验内容更新和实验方法革新的需求。

1.4缺乏对实验教学管理的认识

在实验室管理中,学校虽然在实验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建设与管理工作,但在诸如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资源分配、实验项目开发、仪器规格选定、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与实验室实际发展情况不协调的现象,导致实验指导教师缺乏工作学习积极性,学生严重缺失自主学习能力,大家不够重视实验教学,进一步导致实验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被动传授和被动接受现象,如此怎能谈得上倡导将实验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教学目的。在这种管理认识下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变得十分困难。

我校实验中心各实验室之间多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实验比重太少。绝大多数实验室仍然根据开设的课程设置实验内容,实验项目基本依托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且在现有实验教学中,主要以炎症性实验为主,学生按照制定好的实验指导书框架完成实验相关步骤,学生无法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目前我校实验室几乎只对本专业学生开放,基本满足实验教学大纲中学时的要求,但缺乏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环节,如机械学科和电气学科形成交叉的实验项目的开设,各实验室缺乏交流和协调。

2.解决对策

2.1更新实验室管理理念

实验室管理是综合主、客观因素而特定的管理系统,具有系统的属性和特征。传统意义上其内容包括:实验中的教学管理、科研型实验管理、实验室人员的相关管理、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的管理、实验经费的管理、实验信息的管理等。

在高校改革进程中,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办学质量,特别是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管理改革已经成为各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重要性已经等同于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工作跟高校改革齐头并进。实验室管理理念不能守旧,要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改革发展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我校必须从传统陈旧的实验室管理方式中走出来,敢于尝试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

2.2强化实验室规章制度建设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规章制度是关键,关系实验室教学质量的保障。我校要建立符合实验室自身发展的、合理的规章制度。实验室科学管理行为依据规章制度,保障实验室日常工作正常运行。

通过建立全面合理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可以有效避免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使教学规范化运作。此外还应该对实验教学质量加强监控,及时反馈信息,定期通报实验教学情况,严格遵守规范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是实现实验室管理制度化、系统化的关键。

2.3强化实验教学科学管理,建立实验教学新体系

实验教学并不完全依托于理论教学,而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有效手段。过去传统单一的实验教学方法,学生不参与实验设计环节,只是跟着老师完成实验操作步骤。这个过程中显然把老师当成实验主体,学生即使完成实验,也很难激发创造力,达不到教学目的。再有实验都是在规定时间的课堂上完成的,时间非常有限,实验指导书由老师编写提供,学生无法获取可供参考的资料。学生缺乏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往往都是两人一组,甚至多人一组,丧失独立思考的机会。

传统实验教学中长期存在各种弊端,应当引起学校领导层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充分意识到实验教学环节在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其次坚定不移地深化实验教学体制改革的信心,当务之急是重点推出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试图改变实验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从属地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属于两条腿走路,这样才能有效推进教学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实验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4强化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實现实验室管理人员专业化的首要任务。在学校实验室管理过程中,主要依靠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管理。他们的业务水平、学历高低、管理能力大小及工作态度和积极性等都跟实验室管理水平息息相关。目前实验室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主要是专业实验人员数量不足和业务水平不高。充分分析各种原因,解决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2.4.1不断对现有实验人员进行培训。新形势下实验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作为实验室日常管理主体的实验管理和技术人员必须时刻对自身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和储备。他们的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实验室建设质量和水平,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实验人员队伍的培训,并且进行考核。只有不断充实提高,实验人员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才能创新实验室建设工作。

2.4.2积极鼓励、引导一部分教师参与实验室教学、管理和科研。以政策为导向,吸引一部分具有高学历和高技术能力的教师加入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中。需要学校针对实验室建设制定出有利于调动教师参与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积极性的政策。如待遇、工资、福利和奖励等各项制度,在实验室建设初期可适当倾斜,有利于在短期内充实实验室师资队伍。

3.结语

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的构建是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措施,它是基于先进的管理理念、健全规章制度、全新教学体系和强大师资队伍的前提下实现的,因此必须逐一克服目前学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邹爱英,刘华.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6):34-35.

[2]姚英彪.浅析高等学校开放实验室的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0(7):172-174.

[3]左苏霞.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65-67.

作者:曾勇 倪骁骅 吴乃领 张红蕾

课堂教学开放管理论文 篇3:

“大实践”理念下的高校公共机房开放管理探讨

摘要:结合学校确立的“大实践”教育理念,从公共机房开放管理重要意义、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机房开放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大实践;公共机房;开放管理

“大实践”的教育理念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将实践锻炼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的知识和理论固化为素质,转化为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理念 。也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工程实践教学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了解和熟悉工程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工程素养、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等诸方面都得到启蒙、训练和提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实践理念下的实践教学内涵的新认识

大实践教育理念,一是在实践育人的观念上,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教育思想,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学生全面发展、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和深化,都要通过实践固化本领和提升素质。二是在实践内容上,大实践不仅包括传统的实验、实习、设计等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还包括学生诚信实践、合作实践、德育实践、就业实践、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实践内容。因此,大实践理念下的实践教学既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桥梁,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的必经之路。大实践教育理念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开发环境。

二、大实践理念下的公共机房开放的重要意义

1.公共机房的开放促进实验体系创新

随着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各高校对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数量要求不断增加,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如何使计算机公共机房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如何对计算机公共机房进行配置及更新从而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省资金的目的,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高校要求每一个专业学生都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并使之服务在相关专业。同时,凭借公共机房计算机的多媒体能力,计算机教学也在课堂上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清晰、生动、形象的动画及动听音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索中去,同时公共机房实行开放管理能确保学生有更多的实验机会,除了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和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外,还能更多地利用公共机房进行课程设计,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

2.公共机房的开放促进科技创新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加快,掌握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应用就可以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过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掌握,公共机房的开放能增加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專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申请创新实验项目,并且自主地确定项目方案。机房的开放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空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师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三、大实践理念下的公共机房开放管理体系的建立

公共机房开放体系就要做到时间、内容双开放,使机房的功能由单一的实验教学向服务型转变,即除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为教师、本科生、研究生等进行机房开放,为他们的毕业论文实验及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结合,与毕业设计现场结合,使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听课,由被动记忆变为主动、探索性学习。

1.公共机房开放的形式

公共机房采取在时间和空间上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和地点。开放形式上实行定时开放即公共机房视实际情况确定固定时间实行开放;预约开放即教师提前申请拟作上机的实验内容和所需软件设备,由机房管理人员根据学生人数、内容和时间安排教师的开放;阶段开放即机房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在某一阶段实行开放。

2.公共机房开放的内容

计算机机房中的软件逐渐丰富,除各种程序语言设计外还有许多办公软件、多媒体软件、网络软件等等,大大丰富了各专业学生的视野。因此,原来属于理工科的计算机机房也建到了文科院系,使部分教学内容依赖在机房实现。为了充分利用公共机房资源,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定时开放、预约开放的形式在开放时间内到机房进行课程实验。开放实验内容包括:一是各类课程教学计划内实验。允许学生在规定时间进入机房,完成课内实验要求或重复课堂实验;二是自选实验项目内容。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在完成课内实验之后,学生可以对那些有兴趣的内容进入实验室做自选项目实验;三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创新性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经指导教师同意后进入机房进行,这样既开阔学生的眼界、又激发学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兴趣,也能够起到服务社会的作用。

3.实验室开放的条件

当前高校计算机机房仍是辅助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场所,提供教学所需的各种软硬件环境仍然是机房的主要职能。但高校机房要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就要将职能扩展。扩展为学生们信息交流,科学研究的场所。这个场所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包括:一是需要完善的机房管理系统。机房为满足学生实验和课外上机的要求,由于课程不同,上机人员的流动性、随意性和使用系统的差异性,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经常被损坏,所以公共机房需要性能较好的计算机;需要高速的网络环境,先进的网络服务器,高速的网络传输媒体,充裕的宽带;需要配置IC卡管理系统;需要配置防盗系统;需要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机、大屏幕显示屏、扩音系统,使得学生们在各个角落都能听清,看到授课内容;需要配备先进的、专业的工具软件包括杀毒软件、还原卡等;需要教与学的互动系统、阅卷系统、考试系统等来满足网上教学多功能。二是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高校机房更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保证机房的正常运转。首先要从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着手。要求管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机房管理人员仅有一定的管理和维护微机的软硬件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计算机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鼓励管理者要自我提高发展完善,善于在日常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分析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面,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要关注最新计算机技术发展动态,加大与其他高校的学术交流,创造条件分批次、分层次地参与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由于要实现机房向研究型转化,需要有参与教学和科研的人员。要鼓励实验人员在他们比较熟悉的实验领域进行创新实践,参与实验教材的编写,让他们参加有关的科研项目,并将研究心得整理出来发表,使他们在学术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新技术。

由于机房的开放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机房向学生开放是进行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在大实践教育理念下,为构建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适应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机房必须从机房建设、管理、开放形式和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不断地探索实践,加快机房建设,使高校机房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机房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蕾.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9):131-132.

[2]张家栋,路勇.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8):167.

[3]冉黎.计算机实验室规划建设及维护[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7):92.

[4]孙天泽,王越峰,王志军.浅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2009,(3):382.

[5]孟晓蓓.高校计算中心机房管理与维护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8,(1):173-174

[6]曾跃进,马京然.高校机房的发展现状与方向[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2):27.

[7]李建坡,臧丽.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室[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3):34.

作者:孙遒

上一篇:工程造价成本控制论文下一篇:民办高校薪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