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确认计量财务会计论文

2022-04-30

摘要: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企业会计变革,从以前的财务会计、税务会计一体化逐渐分开,并且各自担任企业的重要财务管理职责。尤其是《新会计准则》的颁布,针对财务会计的基本准则进行了修订,将其定义不断明确。市场经济下企业之中涵盖了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这两项会计对于我国企业非常重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税务会计确认计量财务会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税务会计确认计量财务会计论文 篇1:

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确认计量比较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不断的深化会计与税制改革,此过程中,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尤其是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相继实施后,二者在确认计量上的差异出新。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采取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目标,接着探讨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确认计量的比较,旨在总结出二者的差异,为二者差异的协调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确认计量;比较

一、前言

在企业管理中,会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分类上看,企业会计包含比较多的类型,且每种类型都具备不同的依据。对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来说,会计准则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是其存在的依赖,而对于税务会计管理工作来说,税法为其开展的依据,由于在依据上的差异,这两项工作也具有不同的目的,由此导致确认计量时区别的存在。企业应正确认识二者在确认计量方面的区别,以便于有效的开展会计工作,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目标

1.财务会计目标

财务会计各项工作的开展以会计准则为基础,在整个财务会计系统中,财务会计目标的地位十分重要,会计要素的构建、会计计量的开展等均需要以目标为出发点。一般来说,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理论有两种,一种为受托责任理论,此种理论的产生背景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者经营管理资源时,委托经营者进行,经营者通过对资源的有效管理及运营,保值的同时实现增值的目的,同时,经营者还承担着将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如实的报告给所有者的义务,由此看来,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如实反应即为财务会计的目标;另一种为决策有用理论,该理论中,将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为会计目标。

西方各个国家在研究财务会计目标时,多认可决策有用论,即财务会计的首要目标即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与外国相比,我国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晚,但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理论,我国学者提出了众多的观点,比如决策有用观点、双重会计目标观点、提高经济效益观点等。直至2006年,我国发布并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中对财务会计目标做出了明确的描述:企业应编制财务报告,报告中包含相关的会计信息,如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呈报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依据其中的会计信息,将经营者履行责任的情况反映出来,便于使用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2.税务会计目标

税务会计工作的开展以税法为基础,因此,其目标的确定也应基于税法。我国的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后,必然会形成税务会计这一产物。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法律制度的完善,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财务会计,促使其分离出税务会计。1987年,美国开拓性的研究了税务会计理论,并推出《收入法案》,在该法案中明确指出,税务会计的目标包含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企业在开展经济业务时,收入与费用应何时确认为与纳税有关的工作即为税务会计的目标,而在广义方面,企业开展经济业务过程中的收入与费用是否与纳税有关的确定为税务会计目标。

关于税务会计目标,我国学者也形成了比较多的研究成果,有的学者认为,出于企业最终财务利益实现的考虑,应具体的划分税务会计目标,其中,基本目标是指企业经济活动与税法规定相符合,具体目标是指将税务会计信息提供给使用者,以便于正确的进行税务决策,并保证涉税利益最大。也有学者指出,税务会计目标具有双向性的特征,即为纳税双方提供服务。“以税法为准绳”为税务会计执法性的体现,由于纳税人为税务会计信息的真正使用者,因此,税务会计主体才是纳税人。由以上叙事可知,双重性为税务会计目标的特征,一方面,决策有用信息应提供给税务管理当局;另一方面,还应提供给纳税企业管理当局。

三、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确认计量比较

1.相关性原则的比较

财务会计之所以要应用相关性原则,主要目的是对企业会计信息作出约束与规定,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避免虚假、错误会计信息的存在。在相关性原则的约束下,财务报表使用者可有效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会计核算目的的满足为会计信息的价值所在,而这也正是相关性所强调的。此外,财务会计信息还应关联于企业财务报告、相关决策等,并保持一致,以便于通过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促使会计管理人员详细的了解会计报告,预测、决策财务会计管理,保证财务会计工作高效、优质的完成,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因此,财务会计确认计量中,相关性原则作用重大,可指导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并保证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

与财务会计相比,税务会计与其之间的区别非常大,主要区别在于税务会计开展确认和计量工作时,前提表现为支出与其收入必须相关。税法的相关规定中,企业有两方面的相关收入,一方面,企业支出付出的目的必须为经济利益,与此无关时,不能扣除支出;另一方面,企业支出能够促使企业经济利益的显著提升,如广告费,理论上来看,应全额扣除此种支出,但为了避免企业偷税行为的存在,税法中设置了相应的扣除标准。总之,税务会计扣除时,支出必须与其收入直接联系,以保证国家税收工作良好的开展。

通过比较这两种会计的相关性原则发现,确认计量过程中,存在的差别比较大,应认真对待,避免错误的发生,保证确认计量的准确性,提高会计工作效能,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2.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比较

开展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时,应以会计准则为依据,在确认、报告及计量中,核算会计业务的依据为权责发生制,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及及时性能够有效保证。对于财务会计来说,确认和计量工作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确认企业收入过程中,确认和计量工作应当在收入发生当期开展,提前开展或延后开展均不允许,由此,才能将企业当期收入准确的反映出来;另一方面,在税法会计中,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开展企业所缴纳的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工作。但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单纯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税务会计确认计量工作时,可能会发生比较多的问题,比如货物销售采取分期收款方式时,考虑纳税必要资金,税法中规定,确定收入的实现以合同约定收款日期为依据,此时,即不适合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工作应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企业税务会计核算工作仅根据权责发生制开展时,将会严重的影响其经营与管理,甚至出现违规行为,增加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因此,税务会计确认计量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以企业收入与支出的实际情况为参照,详细核算应纳所得税,实现准确、合理的纳税,尽量避免纳税问题的存在,保证国家税收安全。

3.重要性原则的比较

所谓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方法与程序的选择工作时,应该对经济业务性质充分考虑,并以特定经济业务影响经济决策的程度为依据,以保证选择的合理性。企业中,部分业务的确认计量工作应按照重要性原则开展,要谨慎选择确认计量方法,尽量将其对企业的影响降至最低。财务会计开展确认计量工作时,企业的财务管理及现金流量状况均能够通过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反映出来。同时,管理财务管理及现金量期间,企业管理成果、经营决策、经营效益也应全面的体现出来,以能充分的运用确认计量工作,发挥财务会计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不过,税务会计在开展确认计量工作时,不仅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要能够通过财务管理活动体现出来,税法规定更应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反映出来,确认计量在税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开展,企业经营状况、管理状况、业务情况、规模大小等均不考虑。无论在何种企业,在税法面前都是平等的,均需要按照税法的规定开展税务会计确认计量工作。以上就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重要性原则方面的区别,企业会计开展确认计量工作时,应准确的把握二者的区别,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四、结论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作用都十分重要,财务管理人员应认真对待二者在确认计量方面的差异,以正确的方法开展确认计量工作,提升工作效果,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梦超.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收入确认与计量上的差异比较[J].商场现代化,2016,(02):196-198.

[2]裴新利.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披露边界的比较及启示[J].商业会计,2012,(15):13-15.

[3]马雪.税务会计确认计量原则与财务会计比较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4):4-5.

[4]李倩.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公允价值的比较及其相互借鉴[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324-325.

[5]周梦宇.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异同及协调机理研究[J].财政研究,2015,(04):109-111.

[6]王雪岩,宋奇慧.论税务会计的计量原则以及与财务会计的区别[J].现代商业,2013,(29):214.

作者:丁有钢

税务会计确认计量财务会计论文 篇2:

财务会计同税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差异

摘 要: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企业会计变革,从以前的财务会计、税务会计一体化逐渐分开,并且各自担任企业的重要财务管理职责。尤其是《新会计准则》的颁布,针对财务会计的基本准则进行了修订,将其定义不断明确。市场经济下企业之中涵盖了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这两项会计对于我国企业非常重要。但是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在计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主要针对其确认计量上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够为会计研究者提供参考,进而能够更加深入理解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确认计量;差异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金融冲击之下,我国企业发生了本质上的变革,无论是经济体制还是企业的营销模式均有所改变。但是企业始终不变的宗旨则是:盈利。那么在盈利验收的时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这两部分会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联[1]。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确认计量上所有不同,那么本文将针对该差异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研究现状

国外针对会计的研究比较早,关于会计的规范性和原则性上都有很深刻的认识。我国却针对会计的研究较晚,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原因。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执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企业竞争之中,而计划经济体制被永远的改变。改革之前,我国的计划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就使得国家的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影响会计的局面出现。使得税收会计与税收制度融合在一起,税收作为一种不可争议的问题,将税务会计与政策联系在一起。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市场经济下使得会计规范和税法的统一模式不复存在,会计和税收之间需要进行新的认识。税收会计和财务会计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于长春所发表的著作——《税务会计研究》,此书一出便成为了我国讨论税务会计的一部专著。加之当前新会计准则的出现,使得会计规范和税收制度发生了根本上的差异变化,这也是两种会计模式发展到一定时候所出现的分歧之处,也正是本文的研究之处[2]。

二、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原则

财务会计的确认和计量的时候其对象有所不同,计量与确认的主要原则是规范信息的产生过程中,而实施阶段主要在程序的规范性。新会计准则之中,虽然没有明确的针对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进行规定,但是在准则之中可处处看到原则。从准则中看:企业以权责关系来确认和计量财务,将权责作为核心会计的基础。而在会计计量中规定到:企业对于会计的相关要素进行计量需采用历史成本作为依据,并明确了历史成本在会计计量中的重要性[3]。

从准则中可以看出,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主要包含了:可靠性、相关性、历史成本、权责发生、谨慎性、重要性、配比、划分收益性原则以及处置原则。这些原则作为新会计准则对财务会计的定性,由此可见,针对财务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均要从这些方面进行认识。

三、税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原则

税务作为国家机关主要经济来源,其主要是以现行的税收法规和准则作为标准,并且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办法针对税款实现系统、连续以及全面征收模式。企业与税收相关事项进行确认、计量的时候必须有专门的报告,均要以税法作为根本。税务会计在计量原则和会计计量的时候都会隐藏在税法之中,实际的工作中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来实现对税法的抽象概括。

税务会计在确认和计量的时候其原则主要包含:实际发生原则、权责发生原则、相关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形式重于实质原则、法定性原则、配比原则、合理性原则、划分收益之处和资本之处原则、税收能力原则等[4]。这些确认和计量的原则构成了税务会计在工作中的主要内容,这些原则与财务会计所具备的原则不同,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四、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差异比较分析

(一)可靠性原则和实际发生原则比较

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可靠性和实际发生原则看似一致,均是以客观事实存在,但是其本质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靠性原则主要是会计在进行核算的时候实际发生或者事项依据为标准的确认和计量报告。将反映出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过程中的重要要素和其他信息,其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税务会计的实际原则是指企业所得税的扣除原则,只有当企业实际发生了费用支出才可实现税前扣除。另外,计算折旧的时间应为固定资产投入或者月份的次月收入,固定资产只有在实际的投入并使用时,才可进行折旧操作。新会计准则仅仅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之内完成折旧,而不需要强调其使用与否。企业必须遵照法律和行政的相关法规提取生态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可允许扣除,但是同时在会计准则之中又明确的规定了在实际提取的时候才进行税前扣除,若企业所提取的专项资金被用于其他地方,则不能被税收扣除[6]。

(二)相关性原则差异比较

所谓的财务相关性原则其主要是企业对于提取会计信息要求的时候,需要提供相应的财务报告和财务信息为使用者提供决策建议。当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对于企业的状况评价有误时,则财务报告信息和财务信息可为其提供参考和借鉴。相关性的原则重在强调会计信息在核算的时候是否被重点强调。

税收相关性原则同财务相关性原则比较,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和不同,税收会计相关性主要是在税前扣除,此支出必须存在着收入和支出关系。支出关系可以是企业的实际经济收入所获得的利益,例如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那么原材料就属于一种企业支出。另外一种支出则是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支出,这种支出不属于实际经济利益的支出,但是这种支出所对应的收益则可实现良好的预期效果,所以这种支出属于一种和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例如,企业的广告费用支出等,这类支出就属于和收入相关,但是又不是实际的经济利益支出。

(三)权责发生制原则差异

企业在对会计确认的时候往往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因为从企业的会计规定来看,权责发生关系构成之后才可进行会计的计量、确认以及报告。这就是说针对发生的费用和实现的收入而言,无论是发生了现金支付还是收到了现金都必须进行确认。而对于一些当期费用和收入不属于其自身的情况,即便是款项已经被当期收支,均要获得当期确认[7]。

税收法律针对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了规定,规定指出企业应该缴纳的所得税的额度均要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原则。但是在进行税务会计统计中,权责发生制并不是完全一样,特定的情况下,需要收付实现制来进行修正,为所得税的额度计算提供保障。

(四)对于重要性和法定性原则进行比较

重要性原则主要是对会计的方法和程序进行选择,并且对于经济业务本身规模和性质有更多的考虑。对于特定的经济业务决策所产生的影响,将会面临会计程序和方法选择。对于企业所能够提供的会计信息,要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等重要信息的交易和反映。税务会计必须遵循法定原则,税务会计必须满足税法的规定要求,企业缴纳所得税的时候不会因为额度大小而有所更改。因为法律针对个人所得税始终具有一套完善的计征体制,根据个人收益多少来实现对所得税的征取。

税收会计在扣除费用的时候所体现的合法性原则,在企业缴纳所得税的时候,无论其税收费用扣除是否真食合理,若出现非法支出,则应该按照财务会计制度列出费用,而不能够在税前扣除。对于一些违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支付罚金、罚款等,不能够在缴纳税收之前扣除。就合法的原则来看,其主要是针对成本、费用等进行扣除,而对于税收收入来看,其受到了合法性的限制,对于不合法的情况,也需要同样的缴纳税费。

(五)配比原则比较

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的时候,需要遵循配比原则,而配比原则又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企业将会计期间得到的收益和投入成本、费用等进行配比,从而可计算出在此期间的净损益。相对于财务会计在核算过程中强调收入和费用的因果配比时间,税务会计也存在着一定的配比要求。例如,不同时期企业所享受的税收政策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强调企业收入费用的时候,必须确认时间不能够滞后或者提前。由于政策导向所致,极有可能导致税收会计中的配比原则不能够达到完全配比的情况。对于某些税收需要按照标准进行扣除,而其超出了扣除标准的部分则需要在进行征税之前就扣除[8]。

(六)历史成本原则比较

企业对于会计要素计量的时候通常都是采用历史成本,而采用可变现净值、现值、重置成本等应当必须保证会计药物金额得到可靠计量。由此可见,准则明确了历史成本的基础,并且在特定的环境之下可采用多种计量属性进行计量。新会计准则下,人们对于公允机制的关注更加广泛,此时对于历史成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会计计量中存在着很多的客观瓶颈问题,同时一些成本-效益原则就限制了公允价值的应用和推广[9]。税务会计必须以历史成本税收作为基础,考虑到历史成本中所具有的优势:客观性、核实性以及资料等均较为容易取得,可有效提高税后征管效率。

五、协调财务会计和税收会计可行性、原则以及对策

(一)协调财务会计和税收会计的可行性

税务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其会逐渐从财务会计之中分离出来,税务会计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存在于财务会计之中。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出现不一致的会计事项的时候需进行纳税调整。而税务会计的很多资料均是来自财务会计,所以在进行税务计算和调整的时候,需进行分录调整,然后再将财务会计的账簿与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融合。按照财务会计的规定,制作原始的凭证,然后通过凭证可制作会计账簿,并完成快就报表,最后再经过征收税务,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务会计统计,并通过企业所得税制作申报表。

会计准则法和税法反映出了国家与企业利益上分配的差异性。国家税收和企业的利益存在着很明显的负相关,即当国家的税收过高,那么企业的实际利益收入就减少,若国家的税收较少,则企业的净利益就会增多。一些企事业单位根据税法制定出了相应的员工所得税,所以随着国家税收制度的改变,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员工个人的收入。政府征集了税收,因此其必须承担各种服务任务,例如,政府部门需要对内部维护社会秩序,而对于外部则应维护国家的主权。另外政府部门征集的税收还应加强社会的公益设施建设和公共福利建设,便于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政府部门通过征集的税收为社会做公共事业,这些社会公共事业的价值回报很大,因此对于政府部门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营效果。税收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部门承担了税收的收集,就应该促进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统一协调发展[10]。

(二)协调财务会计和税收会计的原则

1、合理性

会计制度与企业的所得税等均有其理论基础,需要遵从核算原则、规范形式、制定目标以及理论基础等。这就要求二者之间能够不断协作,必须考虑协作是否合理,虽然工作中不要求事事协调,但是也不能够从太不协调。分析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时候,应立足于制度层面进行系统分析,具体操作之中还应对会计准则和制度等进行严格审视。

2、效益大于成本

会计制度与企业所得税在制定的时候需要根据效益大于成本为基本原则,而不能够空有核算工作,需要对税款按照标准征收。若将税收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那么极易复杂化会计核算,进而增加税收征管的难度,不利于全面考虑。会计制度和企业的税收法规关系的研究应从综合方向进行考虑,针对利益和成本进行衡量。

(三)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确认和计量差异协调策略

1、完善会计制度体系

建立起完善的会计制度可以有效的达到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差异协调。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可以确保会计准则在相关的文件之内逻辑一致性,则可能避免不同准则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从而使得会计准则体系始终完整并保证其缜密性。健全会计制度,构建我国税务会会计理论体系,从而促进税务会计在我国的实践步伐。目前,针对理论界对于税务会计体系、特征以及方法都有较多的关注,另外还加强了对税务会计的研究。财务会计则应建立在相应的会计制度智商,因此税务会计和税法等均在此基础上得以实现。

2、完善税收制度

目前,我国的税收所得法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所得税法还未建立起一套独立的税收前扣除标准、费用确认标准,目前基本上还是以会计制度作为依据。其次,对于税前扣除项目应该进行严格审查,使得在收取税务的时候在税前应足额支付,而不符合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发展规律,这就不利于企业发展。最后,即使税收有优惠的政策,其在具体的实施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3、增加税收

从财务的报表来看,会计信息技术对于税收支持仅仅能够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纳税,并且确定纳税所得额。税收人员纳税申报表中涉及到纳税调整事项的核查,可以从会计资料中寻找出业务最初原始凭证。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披露其财务信息,这不仅使得税务机关对于企业所得税进行征缴的时候进行严格监管。为了更好的满足税务部门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企业必须设置差异相关的项目进行明细分账以及查账。

3、设立协调机构

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在制定的时候,分别属于国家和税务总局,两个政府部门的具体目标不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冲突事件,那么在两个部分的根本目标不一致。会计准则以及税收法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则两者间的沟通协调需要二者之间良好沟通。

总结语:税务会计中有配比上的要求,由于存在着不同的时期,企业所享受的税收政策可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针对企业收取费用的时候,需要根据时间来确定,而不能够因为时间或者其他事件因素造成滞后。不过,有时候会受到政策导向因素的影响,使得在税收会计中配比原则不能够进行完全配比。比如,税法对某些费用进行了相关规定,规定进行扣除,而对于扣除的标准#则不能进行税前扣除。(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铁柱.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J].现代农业,2013,01:68.

[2] 程亚玲.对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2:25.

[3] 曹巧伶.浅析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中外企业家,2013,01:131-132.

[4] 朱静.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J].中国商贸,2013,18:65-66.

[5] 吴其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与协调路径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3,23:142-143.

[6] 邓志勇,朱婕.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系统性评价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3,05:49-53.

[7] 于慧玲.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A].河北省工业气体协会、河北省冶金学会空分专业委员会.河北冶金学会2013年度空分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河北省工业气体协会、河北省冶金学会空分专业委员会:,2013:6.

[8] 田淑静.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J].科技致富向导,2013,06:138.

[9] 杨春阳.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的区别[J].财经界(学术版),2014,04:257+259.

[10] 谢东辉.刍议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差异及其影响[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4,03:38-40.

作者:王忠鹏 李孝章

税务会计确认计量财务会计论文 篇3: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分析

摘 要:税务会计实际上是由财务会计发展而来,可以被看作为财务会计的分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税务会计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通过税务会计来进行独立核算将是国家进行调配的重要实施基础。在财务会计的分化过程中税务会计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再加上国家财政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得税务会计已经与财务会计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化。本文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两者的协调进行了探讨,供与参考。

关键词:协调化;差异化;会计

0.引言

从以往国家财政发展来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其管理模式也是一致的。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而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也在日趋完善,在复合税制形成的同时税收也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税收已经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这个背景下会计核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就给会计核算带来了新的要求,同时会计核算也变得更具层次化,税务会计也就应运而生。通过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当中分割出来可以让税务会计实现独立核算,这也是国家直接参与分配的必然趋势[1]。

1.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性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我国会计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税务会计以及财务会计的有效实施可以对纳税人进行有力的监督,这对于国家财政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尽管税务会计是从财务会计当中分割出来,但是两者还是表现了一定的差异性。具体如下。

1.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具有不同的出发点

企业通过制定有效的会计制度可以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财政情况、企业业绩以及财政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并且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将上述情况放映给投资者、政府部门等,这样政府部门以及投资者就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企业财务情况并借助这些财务报表来准确地评断企业发展情况。从这方面来看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则表现出了不同的出发点。从功能层次上来看财务会计的目的是为了让投资者对企业资产的真实性给予充分了解,这样投资者才可以定下投资决策。而税务会计则是针对企业税务活动而言,通过税务会计来将企业的税务活动真实地反应出来,这样不仅仅能够促进纳税人进行依法纳税并且可以降低企业运营的负担,避免企业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

1.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实施对象存在区别

财务会计的对象是企业全部资金的运作过程,该过程通过货币流动来体现。税务核算仅仅是与企业税负相关的运动进行核算与监督,主要包括了稅款计算、税款核算、税款申报以及税款解缴等[2]。

1.3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进行核算的依据有所区别

财务会计的依托是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证。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会计制度以及准则实施,并且要保证企业财务活动记录的真实性。这样企业的运作情况和财务管理情况才能够如实反映出来,也就是说企业财务会计具备了高度的灵活性。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其财务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也存在区别,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多样性。而税务会计核算与其则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在进行税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税法规定实施,同时还要将相关记录如实如期地向相关部门以及税务机关汇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税收的强制性。所有企业的税务会计核算都体现出了高度统一性,而税法则是税务会计核算的根本依据。

1.4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原则性存在极大的差异

财务会计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应该以稳健作为前提并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对可能产生的损失以及相关费用要进行相应的预测,以此来降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经济风险。在税务会计实施的过程中也会与财务会计核算存在相似的原则,但是税务会计核算必须遵从费税法中所体现的公平原则、反避税原则以及收入均衡性,同时在税务会计还应该以方便行政管理为前提。从以上要素来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原则性依然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3]。

2.加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协调的有效对策

从上文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两者也具备了一定的共性。为了让社会经济活动能够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就必须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充分地发挥两者的协调性。

2.1实现统一化的会计核算基础

事实上财务会计核算与税务会计核算的原理都是一致的,但是在核算基础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通过将会计核算基础进行统一可以让税收保全得到促进,同时也可以让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化。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应该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对税务会计进行衡量,这样将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别,让税收的公平性得以体现。

2.2加强收入类业务协调

相对而言税务会计特别强调形式,但是财务会计则注重于实质。一旦两者差异程度过大并且不能保持协调性时,在进行税务处理的过程中同时还需要对相关业务进行纳税调整,这将会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那么通过对收入类业务进行协调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或者不重要的差异。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确认收入实现的条件和时间来让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相互协调,而对于一些非法漏税、偷税行为就需要加大监管力度让会计税收更具规范性。

2.3对我国税务会计理论体系建设进行深入完善

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税务会计理论体系在某些环节上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为了让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共同发展就需要对会计理论体系进行深化,让两者形成有机结合。让税收学的相关概念与税法学的基本原理能够进行相互转换,从而推动两者的协调发展。

另外还应该加强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制度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同时加强企业财务部门人员的相关业务培训,以此让财务会计工作与税收会计工作得以落实[4]。

3.结语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既存在着差异性也具备了一定的关联性,通过对两者进行协调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活动朝着有序地方向进行,这对于市场的稳定、国家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志.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J].中国外资.2012 (22):121-123.

[2]黄鸿平.浅谈税务会计的建立及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133-134.

[3]苗峰.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18):171-172.

[4]刘昆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公允价值计量上的差异[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01):167-169.

作者:汪林燕

上一篇: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论文下一篇:交通运输部门内部会计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