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会计计量论文

2022-04-15

【摘要】会计要素的正确计量,直接决定会计信息的质量。而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的核算项目,由于存在非交易因素,难以计量。因此,如何正确计量环境资产与环境负债要素,特别是非排他性自然资源,已成为实施环境会计的一个重要结点。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绿色会计计量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绿色会计计量论文 篇1:

浅谈绿色会计计量模糊性与精确性

绿色会计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展开的会计,其基本目标是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环境效益。但当前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的历史成本计价方法在绿色会计计量的运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因环境变化所引起的间接收益与间接费用的计量存在困难。因此,如何认识与把握绿色会计计量的模糊性与精确性就显得十分迫切。

第一,必须明确绿色会计计量模糊性与精确性的基本理论。绿色会计是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许多国家的会计理论界不断将环境问题纳入会计研究的范畴,从而导致了环境会计或称绿色会计的产生,绿色会计理论也因此形成并得以发展。绿色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是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在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等诸多方面必然与现代会计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计量是“根据特定的规则把数额分配给物体或事项”的活动,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将有关经济业务和事项确认并列入账户和财务报表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也就是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对业务和事项按其特性,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进行数量和金额认定、计算及最终确定的过程。而在不同的经济历史背景下,会计计量往往还受到不同计价模式的影响。绿色会计作为一种现代会计,在会计计量过程中由于计量方法的主观性以及人们对会计对象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将不同程度地导致计量的模糊性。同时不论选取何种计量单位一旦数量化后都造成结果的相对精确,因此对绿色会计计量的模糊性与精确性进行充分地认识十分必要。

第二,辩证看待绿色会计计量模糊性与精确性的关系。绿色会计计量的模糊性与精确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精确性不是绝对的,而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人们在研究事物的过程当中,按照认识的需要与可能,把本来在几何空间或结构上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中介加以简略,使事物界线清晰明了,从而获得质和量的规定性。所以,精确性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一定误差要求,并对某些模糊部分加以扬弃的结果,它并不是绝对精确的,是包含了一定程度模糊性的精确。另一方面,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人们对事物认识的非全面性,造成事物的模糊性则是绝对的、普遍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会计计量过程中,由于计量方法的主观性以及人们对会计对象的质和量的规定性,都不同程度地造成计量的模糊性。但在传统的观点中,往往把模糊性排除在会计之外,片面地认为越精确越好。实际上,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在会计领域中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是有好处。模糊与精确都具有其两重性,它们有各自适用的范围,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正确把握绿色会计计量模糊性与精确性。绿色会计计量模糊性的把握主要有:一是在理念上必须承认会计信息模糊性,它是绿色会计计量的前提和核算基础,也是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二是对于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或计价,应根据实际,适当适用模糊性计量。在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无法对其直接计量的,因此绿色会计计量往往要大量地依靠合理估计的方法,但只要估计具有合理性,就可按估计的结果进行计量。而这种估计就是基于绿色会计计量的模糊性。三是灵活运用计量方法。绿色会计计量方法多种多样,当会计要素的确认或计价适用模糊性估计时,则须适用相应计量方法。绿色会计计量精确性把握主要有: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克服机械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绝对观点,树立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观点。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度必须根据会计反映对象的不同特征,提出不同要求;在会计方法上,常规数字和模糊数字相互配合,共同提高信息的质量,使产生的信息在质、量、度三方面充分满足决策者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二是正确把握好需要准确确认与计价的会计要素。如环境效益的确认,由于环境效益的效用一定能够用货币计量。三是讲求计量方法。当会计要素需要精确计量,方法的正确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王立先

绿色会计计量论文 篇2:

绿色会计计量初探

【摘要】 会计要素的正确计量,直接决定会计信息的质量。而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的核算项目,由于存在非交易因素,难以计量。因此,如何正确计量环境资产与环境负债要素,特别是非排他性自然资源,已成为实施环境会计的一个重要结点。本文以绿色会计环境成本核算为切入点,围绕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的核算内容,阐释了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计量方法之间的矛盾,尝试了以资源定价模型建立一种全新的绿色会计测度方法。

【关键词】 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会计计量

引言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所作的基本分类。它既是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表现形式,又是会计确认的前提。会计确认是将某个项目作为资产、负债、收入或费用等会计要素正式列入会计核算体系的过程。会计确认用以解决会计要素的定性问题,是会计核算的基础环节。

目前很多会计专家在传统会计要素基础上,结合环境问题,界定了绿色会计要素的概念和特征,即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和环境利润的概念和特征。在会计六大要素中,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的核算内容与自然资源(如大气、水资源等)联系紧密,一般不存在相应的交易市场,难以计量,这就为绿色会计的具体实施带来很大的障碍。因此,如何正确计量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要素,是实施绿色会计的关键,也是会计学界极为关切的问题。

一、环境资产与环境负债的核算内容

环境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能以货币计量、预期可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环境资源。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一)环境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二)环境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所谓控制是指特定主体可能不拥有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但能够对其行使使用权;

(三)环境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中获得的;

(四)环境资产具有稀缺性。有些自然资源资产更具有不可再生性或其再生的时间相当长,其储藏量会随着开发利用而不断减少。

环境负债是指企业发生的符合负债的确认标准,并与环境成本相关的义务。在履行义务的支出金额和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对于某些国家来说,“环境负债”被称为“环境负债准备”。如果企业有支付环境成本的义务,应将其确认为负债。

根据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的定义,很多研究学者确定了各种详细程度不等的核算内容体系,并设置了相应的会计科目,较为详细的如表1所示。

与此相关,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绿色会计的财务报告中应予以披露的环境资料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披露有关企业的环境政策和实施情况;另一部分较具体地反映计入损益的环境费用性支出及与环境有关的资本性支出,并相应地在报表注释中披露。具体披露事项为:

①有关环境问题类型;企业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案。

②企业自定的环境排放指标以及企业如何对待这些指标。

③根据政府法规定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按照政府要求达到的程度;环境保护措施对目前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损益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④环境经常性支出的数字;已资本化了的数字及摊销情况。

绿色会计环境资料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披露如下:

二、环境资产负债核算内容与传统会计计量方法的矛盾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界对于计量单位的观点一致认同为:货币计量是会计本身固有的属性,一切非货币计量都是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的范围。所以,事实上,货币计量几乎被认定为传统财务会计计量的唯一尺度(管理会计则另当别论)。西方会计的计量单位有两种备选方案,其一是名义货币;其二是一般购买力单位。前者的有效性取决于货币币值的稳定程度,币值越稳定,其计量效果越好。后者是虚拟的货币单位,它考虑了货币购买力变动的因素。

由此可见,传统会计计量是以交易价格为前提的。而且,传统财务会计中,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主要是按照实际成本计价,用以保证账证的一致、相符。

绿色会计计量不同于传统财务会计计量,其主要特点是:

(一)绿色会计计量具有非交易性特点;

(二)环境标准是绿色会计计量的起点;

(三)绿色计量基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多重性,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替代成本等都可以充当环境会计的计量基础。

在环境资产负债表中,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的核算对象是全部自然资源,包括空气、水、海洋、矿产资源、臭氧层等。目前,针对这些自然资源存在许多非交易因素,不存在交易价格,所以,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尤以传统财务会计为甚)失效。因此,针对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的核算内容应当寻求新的计量模式。

三、绿色会计计量方法

排他性与非排他性是区别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私域”与“公域”的两个重要概念。所谓排他性,是指个人被排除在消费某种产品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为私人产品付费之后,其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产品或劳务所带来的利益,其他人必须付款并且支付足额的费用才能消费该物品。私域物品具有消费的排他性。所谓非排他性,是指只需支付少量费用,甚至不需付费就能消费该物品,如国防、航灯等。公域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由于技术上不可行或经济上不可行,公域物品要排除他人享用是困难的,非排他性可能形成免费搭乘者。

根据自然资源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可以把自然资源划分为两类:一类具有排他性,如矿产资源等;另一类具有非排他性,如大气等。

说自然资源具有排他性,就意味着这些资源的使用必须要花费一定的代价。为了准确计量这类资源的价值,可以通过产权界定,赋予这些资源人格化的所有权,这样就可以形成交易市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说自然资源具有非排他性,那么任何人无需付钱或仅支付少量费用就可以自由得到资源,结果就会造成这种资源的过度耗用。这样如何正确为非排他性自然资源定价,就成为正确核算企业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的关键。

绿色会计研究学者针对自然资源的计价,提出多种定价模型,如价格替代、支付意愿、接受意愿等。但是对于非排他性的自然资源,由于其使用存在“搭便车”现象,所以,上述方法不可能正确衡量自然资源的价值。鉴于这类资源的保护主要聚焦于合理利用,所以,对于企业而言,这类资源主要构成其环境负债。这样,就引入成本管理概念,结合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程度,对资源定价。

环境成本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经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支出,以及企业因执行环境要求而发生的其它成本。

一般环境成本分为两类:(一)环境控制成本。这是指企业为履行环境责任而产生的成本,具体表现为资源维护、环境保护等行为发生的支出。一般来说,该项成本越高,表明企业主动履行环保责任的程度越高;(二)环境故障成本。它是指除环境控制成本以外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支出。如果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的程度上打了折扣,则会发生诸如资源效用降级、环保处罚等支出,这些支出归为环境故障成本。

关于环境控制成本与故障成本的关系,一般来说,如果企业的环境控制成本较高,则企业履行的环保责任程度较高,相应的违规支出也会减少,因此环境故障成本就会较低。

基于环境控制成本与故障成本的关系,政府可以通过价格管制有针对性地减少非排他性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政府可以采用定价模型:

P=αC1+βC2

C1——环境控制成本;

C2——环境故障成本;

α、β——系数,取值(0,1),α+β=1,系数的大小可以调整企业的环保行为。

基于该定价模型,形成企业的环境负债而入账。

为提高企业的环保责任,适当降低系数α的取值,加大系数β的取值。这样,当两个企业的环境成本相等,而环境控制成本和环境保障成本不一样时给企业带来的环境负债也不一样。同等环境成本条件下,环境控制成本越高,社会效益越佳;环境故障成本越高,社会效益越差。同等环境成本条件下,环境收益越高,社会效益越佳;环境收益越低,社会效益越差。

例如:两个企业A、B,环境成本相同为10万,其中:A企业C1=8万, C2=2万;B企业C1=3万, C2=7万;取α=0.2,β=0.8,则:

A企业环境负债为=0.2×8+0.8×2=3.2

B企业环境负债为=0.2×3+0.8×7=7.2

所以,采用该定价模型,一方面可以提高这类资源的效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的环保责任,转变传统模式的末端治理观念,实现自然资源保护的未雨绸缪。

四、结束语

环境负荷超载、资源忧患加剧,使人们愈发格外关注资源代价与环境牺牲,从而成为环境成本产生的基本动因。实施绿色会计的关键是正确计量环境资产负债要素,特别是非排他性自然资源。划分环境控制成本和环境故障成本,建立定价模型,构成环境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其评价意义在于:环境控制成本越高,表明企业主动履行环保责任的程度越高;环境故障成本越低,表明企业相应的违规支出越低。

【参考文献】

[1] 刘晓静. 构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思考[J]. 资源·产业. 2004.6(5).

[2] 黑继丰, 刘晓波. 浅谈环境会计的理论结构体系[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5(3).

[3] 孙兴华, 王兆蕊. 环境会计的计量与报告研究[J]. 会计研究.2002(3).

[4] 刘常国, 安文忠. 环境会计计量模式[J]. 财会审计. 2005.9.

[5] 王跃堂, 赵子夜. 环境成本管理: 事前规划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张思纯 孙兴华

绿色会计计量论文 篇3:

模糊数学方法在绿色会计要素计量中的应用

摘要:日益兴起的绿色会计强化了企业的环保意识,但在核算体系中也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因环境变化所引起的间接收益与间接费用的计量存在困难。本文针对环境费用与环境收益提出了新的计量方法—模糊识别与模糊聚类法,即在判别环境升降级的基础上,对费用和收益要素进行计量,以期为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会计 计量方法 模糊识别 模糊聚类

一、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概述

绿色会计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展开的会计,其基本目标是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其具体目标是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在一定期间的环境经济效益和经济损失,尽可能多的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绿色会计信息。

(一)绿色会计假设 绿色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和多重计量假设。绿色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独立核算企业的空间和范围,即必须是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的经营活动的主体;绿色会计可持续发展假设要求企业是在经营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基础上的持续经营,而不是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时,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忽视社会效益和威胁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资源的效用性、稀缺性、可替代性和非货币交易性决定了绿色会计计量是多重性。因为许多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无法直接用货币计量,所以要求企业运用管理科学、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及相关的数学模型方法进行确认和计量。

(二)绿色会计确认与计量 依据三要素观点,即环境资产、环境成本费用和环境收益,对各要素进行确认。环境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资产。按其形态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按能否再生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按经济学意义可分为自由取用资源和经济资源。环境费用是指某一主体在其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付出或耗用资产的转化形式。包括自然资源的耗减费用、生态资源的降级费用、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的费用、生态资源的保护费用等。环境效益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环境资产给人类带来的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效益。包括对环境进行开发利用、取得有形资源产品时获得的直接环境效益和取得无形环境效用时获得的间接环境效益。

(三)绿色会计核算 根据三要素观点开设会计科目,设置账户,进行财务处理。在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绿色会计在环境资产中应增设“环境资产”科目,在环境成本费用类账户中增设“环境治理费用”、“环境预防费用”、“环境降级费用”、“环境保护费用”等科目,在环境损益类账户中增设“环境收益”、“环境资本增值”、“环境损失”等科目。当取得自然资产时,借记“环境资产”,货记“银行存款”;当发生治理费用时,借记“环境治理费用”,货记“银行存款”;当收到良好环保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环境收益”。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中,会计要素是灵魂,只有通过计量,才能在会计核算体系中正式记录所要反映的经济事项。同样会计要素的计量也是难点,基于绿色会计要素特有的性质,计量具有模栅的特点,计量方法的多样化、计量对象的模糊性都给计量带来许多困难。可见,计量方法在建立绿色会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二、模糊数学方法在绿色会计要素计量中的应用

模糊数学是用精确数学的方法来处理过去无法用数学描述的模糊事物。它包含着精确数学。从研究和应用方法来看,模糊数学使用的完全是精确数学的方法,是精确数学的延伸和推广。在绿色会计要素计量中应用的主要是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识别模型和模糊聚类模型。

(一)模糊数学的相关概念 模糊数学由以下部分构成:一是论域。当讨论一个具体问题时,总要把这个问题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这个范围内被讨论的全部对象称为论域,通常用U或V表示。二是模糊向量。由隶属度组成的向量就是模糊向量。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是一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程度,取值范围[0,1]。如某企业水质好的程度为0.8,大气好的程度为0.6,植被好的程度为0.3,则向量(0.8;0.6;0.3)可表示该企业环境好的状况。三是模糊关系与模糊矩阵。论域u={质量好,质量一般,质量差}表示水的质量等级,V={价格高,价格中等,价格低}表示水的价格等级,那么水的质价关系R可表示为(表1)所示。那么R就是水的质价相符

作者简介:

李玉兰(1973-),女,河北抚宁人,燕山大学讲师

参考文献:

[1]常大勇、张丽丽:《经济管理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北京经济学院》1995年第8期。

[2]刘永祥:《论环境会计假设和核算原则》,《上海会计》2001年第9期。

[3]刘玉玲:《绿色会计浅论》,《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孙新华、王兆蕊:《绿色会计的计量与报告研究》,《会计研究》2002年第3期。

[5]朱丹:《论绿色会计的理论结构体系》,《上海会计》1999年第4期。

(编辑 殷功芹)

作者:李玉兰

上一篇:高职物理实验论文下一篇:工程建设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