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2023-02-05

中国邮轮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在专业建设的进程中,进行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被广泛提及与高度重视,成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教学效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的尝试中,有动力亦有困境,有机遇亦有挑战,值得进行思考和有益探索。

一、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一般认为,2006年是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起步元年。2007年,在“酒店管理”专业名称下出现“邮轮乘务”专业方向,亦成为专业发展的起步元年。十年来,邮轮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专业建设亦取得很多成绩,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专业正式定名为“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列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指导性文件《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以下简称《目录》),隶属于交通运输大类水上运输类,专业代码600302,主要职业类别为水上运输服务人员。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作为《目录》新增专业,较好地体现了国家旨在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促进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其次,开设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院校逐年增多,根据教育部招生指定信息发布平台数据显示,2016年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名称招收高职层次学生的院校数量为39所,2017年这一数量增加至66所,增幅达到69%。2017年开设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院校最多的五个省份依次为山东、河北、黑龙江、海南和福建,数量分别是8所、7所、6所、6所和5所,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再次,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设施建设等取得很大成效,在中国高等院校邮轮人才培养联盟的推动下,国内首套邮轮专业系列教材面世,具备邮轮行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逐渐增多,院校与邮轮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校内实训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专业毕业生广泛分布于各大国际邮轮公司并获得用人企业的普遍好评。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从萌芽到成长,目前正逐步走向成熟[1]。

二、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6年11月,国家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作为《目录》新增设专业,应通过专业及课程标准的制定来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此项工作既有其必要性,又面临特殊性,还需要审慎考虑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首先,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在目前开设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66所院校中,各院校专业设立时间长短不一,招生规模大小不一,专业建设基础亦不尽相同。在近两年来开设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院校数量膨胀式增长的背后,一是对应了行业人才需求数量的增长,二是折射出人才培养质量的隐患。各院校在进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除了普遍会遇到专业师资队伍匮乏、专业实训环境不佳等问题,最大的困境就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设设置等方面的模糊不清、标准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行业企业调研的深度不够,对专业系统性、整体性认知和把握不足,故而对专业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出现专业名称相同而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名称相同而课程体系混乱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起相对统一的标准,并实现这一标准的规范性、权威性以及对专业建设的指导性[2]。

其次,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应行业的国际性。国际邮轮行业是一个具有典型国际化特征的行业,学生就业的企业是具有高度垄断特征的国际邮轮企业。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十余年,美国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美国诺唯真游轮公司等境外邮轮公司占据中国邮轮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本土邮轮企业蹒跚起步,但在国际邮轮市场上并不具有竞争力。由于这种就业企业特殊性的存在,势必会带来国际标准与本土教育碰撞与磨合的问题,给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的制定带来难题。

二是,工作领域的复杂性。邮轮上有多少个岗位,这首先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于一艘载客以几千人计的豪华邮轮来讲,其酒店部门的员工就能高达一两千人,分布在厨房、餐厅、酒吧、咖啡厅、前台、客房、洗衣房、剧院、赌场、免税商店、会议室、摄影、康乐、健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多个部位,不胜枚举。制定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的首要问题,就是要确定职业岗位序列和技术等级,科学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邮轮工作领域的复杂性使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不同于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其他水上运输类专业,而是要必须解决职业岗位既不能过于宽泛又不能有所遗漏等难题。

针对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现实情况,进行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工作,必须要审慎思考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与国际邮轮企业深入交流,探讨国际邮轮企业从业标准与中国本土教育的共融问题,吸收国际邮轮企业专家对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工作的广泛参与?二是,如何解决国内开设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院校的共性问题,在复杂多样的工作领域中凝练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就业领域,科学合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三是,如何确定典型就业领域主要岗位的职业能力,并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四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条件下的教学模式,体现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可行性?在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实践中,需要解决这些核心问题。

三、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对策

(一)严格遵循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程序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属于新兴专业,需要从国际邮轮人才的特有特征角度分析和探讨问题。缺乏对国际邮轮行业的认知和了解,缺乏对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规格的解读和培养规律的认识,都会对其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的开发造成局限。故而,在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做好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调研这项基础性工作,从宏观上把握企业的用人需求和院校的培养现状,并形成相应的调研报告;其次,根据调研情况,验证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岗位、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岗位、邮轮酒吧服务与管理岗位、邮轮宾客服务与管理岗位、邮轮休闲娱乐服务与管理岗位作为主要就业领域这一假设的正确性,并对这些主要就业领域工作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形成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主要成果与特色;再次,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确定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实习实训环节等多个模块;第四,形成专业教学标准这一专业纲要性文件,全面涵盖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学习年限、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结构、指导性教学安排、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和实训(实验)设备等内容;最后,进行课程内容分析以及课程标准开发,避免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较好地体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的对接。

(二)着力推进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实践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实践中,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形成自上而下、多方参与的建设体系。

教学及课程标准的设计必须是构建学生终身学习和就业需求所必须的知识结构体系,这些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教师主观臆断的基础上,而是要进行充分的调研。针对国际邮轮企业规模大、数量少等特点,在进行企业调研时,可将在中国市场运营的单艘邮轮作为基本的调研单位,涵盖国际邮轮企业旗下船只以及本土邮轮公司旗下船只。

针对毕业生在国际航线就业分布面广等特点,要深入开展境外航线以及中国母港航线毕业生调研。在进行院校调研时,要在开设时间早晚不同、所处地域不同的院校全面展开。同时还要针对行业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展开调研。调研准确性、可行性以及科学性的提升,为就业领域以及职业能力的确定奠定了基础,进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在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实践中,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以职业分析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根据课程类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评价形式,形成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的课程标准。

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有效性,要注重专业课程标准开发过程与建设过程相衔接,注重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师资水平的优化,注重课程资源的不断积累与扩充,同时还要关注以教材建设为主体的教学资源建设。

此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贯彻事实就是的基本原则和各按步伐、共同推进的原则,逐步积累条件和资源,进而出台具有较高质量水准的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更好地指导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建设实践。

摘要:开发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是高职院校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对于新兴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而言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探讨专业教学及课程标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以期为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邮轮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 孟刚.浅议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7(03):50-53+136.

[2] 李法春,熊焰,张奇志.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标准的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03):37-41.

上一篇:电脑配筋的优越性下一篇:新媒体助力招商引资工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