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一体化与国家主权论文

2022-04-23

[摘要]国家主权是国家固有的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是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标志,是国家的根本属性。这是在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产生而形成的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的含义。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国家主权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主权原则也因此受到冲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一体化与国家主权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济一体化与国家主权论文 篇1:

浅议经济一体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摘要] 经济一体化对国家和国家主权的影响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国家主权的限制、经济主权成为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文化主权成为国家主权的新课题三个方面论述了经济一体化时代,国家主权演变的主要表现,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积极应对国家主权演变、有效地维护我国国家主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国家主权 利益关系

一、国际政治是从政治角度来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规律

当今,面对跨世纪的国际社会大转折时期,国际政治的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其中有的是属于老主题需要新研究的,如战争与和平问题;有的是冷战后新突起的,如全球性民族主义浪潮问题;有的则是伴随世界经济国际化而出现的与国家主权碰撞问题,等等。新课题,需要有新的理论来概括,需要有新的理论作预测。这是学术性研究,也是政策性研究。现就经济国际化与国家主权碰撞的问题谈一点看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和突出,主要表现在:

1.资本的国际化。其标志是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以国际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商品资本的国际化,以国际信贷为重要内容的货币资本的国际化等。

2.生产的国际化。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拥有不同资源、工艺和劳动力的国家在更多更细的程度上进行分工协作,国际分工也日益深化:各国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整合中,更加紧密地与国际产业的更新和转移相结合,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统一经营网络。

3.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面,它表现在:跨国公司间的相互控制逐渐增强;国际技术合作与联盟更加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同类产品中更具竞争力的显然已是那些经过国际合作与支持的项目;国际技术转移、高科技產品的国际贸易及科技人员的国际流动日益增多。在此以前,更多地从政治角度来探析国家主权的涵义也许是天经地义的,而如今,经济的触角已经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家间的关系也从以战争手段掠夺领土转向以经济手段争夺市场。

二、区域性组织及一些国际性的经济机构越来越多,而且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日益不可分割

这些国际性机构实际上已经深深地介入世界政治的运行轨道,对国家主权产生着越来越深的影响。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及欧盟、东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由此,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全球性问题将不可能由单个国家或国家间的合作来解决,那些非国家行为主体如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肯定会积极参与。这就必然导致国家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国际利益势必出现多样化和分散化。当然,主权国家在面临这些矛盾与冲突时,并非是束手无策。

1.在当今,经济一体化趋势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和主权国家利益的。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单一的主权国家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经济实惠。

2.为了巩固国家主权,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国家宁愿付出某种代价——让渡部分经济主权,这种“让渡”是有条件的,即以不构成对国家主权的损害为前提。如跨国公司为母国带来可观的利润,同时,为东道国提供了急需的资本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3.国家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享有自主权,即经济一体化对国家主权的“侵蚀”是以维护国家主权为基础的。国家之间仍以主权平等为原则。区域性经济组织、跨国公司及相互依存的国家仍会小心翼翼地维护这种主权让渡的“契约”。因为任何导致主权国家对“侵蚀”其主权行为做出反弹的因素都会反过来“侵蚀”他们自身的利益,这是不言而喻的。

4.经济的联合毕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主权国家的形成过程是复杂的,影响它的因素除经济外还包括文化、传统、语言等更为深层次的方面。事实上,正是由于文化上逐渐趋同,才有可能在政治上达到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经济的联合,将欧盟国家联结在一起的,是其相近的文化观念,在这个层面上,主权国家存在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三、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创新体制也越来越引起更多的国家、政府及经济学家的关心

国家创新体制是指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各个国家也更加注重具有民族特征的多样性的发展。国家创新体制的兴起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具有同步性。事实上也正是由于区域性经济组织、跨国公司等的发展部分地“侵蚀”了国家的经济主权,才为国家创新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的基础。世界经济一体化似乎正在与国家创新体制构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都应当纳入世界轨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交流,与其他国家保持合作与协调。这同时意味着,要想发展也必须保持本国民族的特色,这也是国家主权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方面。概言之,经济一体化与国家主权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是为了共同的更多的利益,国家宁愿让渡部分主权,而区域性经济组织、跨国公司也不得不让度部分利益而尊重民族国家的主权,从而实现国家主权与经济一体化的“双赢”——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又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推进,将来国与国之间会发生怎样的错综复杂关系,传统的国家主权概念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这是需要作前瞻性研究的。西方学者已经提出传统的国家间的外交将转化为国家与国家间、国家与公司间、公司与公司间的三维新外交。我国学者应该在这些新课题的研究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都培炎: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3

[2]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13

[3]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4]刘英鹏:知识经济对国家利益的影响和挑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3):64

[5]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8

作者:韩富贵

经济一体化与国家主权论文 篇2: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再认识

[摘 要]国家主权是国家固有的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是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 基本标志,是国家的根本属性。这是在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产生而形成 的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的含义。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国家主权地位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主权原则也因此受到冲击。对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对 国家主权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做出理性抉择以便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特别是对于我们发展 中国家,更应该重新认识这一问题,端正自己的态度, 使我们能在这场全球化运动中最大限度 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并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

[关键词]全球化;国家主权;国家利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之一是要有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要做到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 的能力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世界发展的趋势。全球化进程是一种迅猛发展、势不可挡的国际 潮流,它对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特别是它对传统的国家主权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重新认识国家主权,对全球民族国家来 说势在必行。

一、全球化进程对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的冲击

十六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布丹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国家主权理论。布丹认为国 家拥 有至高无上的主权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政治组织的根本标志。国家主权具有绝对性、永久性 、不可让渡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受侵犯性。完整的国家主权概念是在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威 斯特伐利亚条约的产生而形成的。根据这一条约,各独立的国家对内享有至高无上的国内统 治权,对外享有完全独立的自主权。此后,国家主权被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内主权,即国家对 本国疆界以内的一切事务享有最高和最终的权威;二是对外主权,即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是平 等的一员,享有独立自主权,换言之,不存在一个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可以命令国家应该如 何行为的权威,因此我们不难从中看出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具有无可争议的合理性、绝对 的排他性及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然而,全球化这一冷战后整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正以不可回避的趋势迅速地改变着整个世 界的面貌。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种内在的、不 可分离的和日益加强的相互联系,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必然对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 全部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而政治生活的全球化就集中地体现为它对基于国家主权之上 的民族国家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如超国家组织对国内政治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跨国公司不 仅操纵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民族国家的国内政治,国家权力开始分层 化和中空化,国家在权力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国家的传统职能受到了严 重的限制和削弱,国际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国内政治发展的基本变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为 了改善投资软环境, 争相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法律, 使越来越多的外部因素进入了 过去的“禁区”,放弃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放弃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让渡自己的部分经 济主权;另外,全球经济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定的全球问题, 如环境问题、资源问 题、毒品问题、恐怖活动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全球问题的增加使得国家权力的边限在一定程 度上开始变得模糊,民族国家的认同遭到了危机,全球化正在重塑国家的自主性。这一系列 现象的出现正在从根本上动摇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国家形象。

二、在全球化进程中对国家主权的理性分析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全球化进程给国家主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 击。 但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同样清醒地认识到,国家主权是一种历史现象, 它的客观存在是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是历史的必然, 它与近代民族国家共存亡, 只有在民族国家走到尽头,

国家主权才会完成其历史使命。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仍处于核心的地位 并且起着核心的作用。它也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国家主权仍将是民 族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资格证书。因此,我们应该对 国家主权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理性的分析以求更好的把握国家主权。

首先,国家利益仍然是根本的政治利益。在国际社会中任何国家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 益,国家主权是国家利益的根本保障。“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所构成的, 那么国际 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至上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和 最终归宿。国家主权“作为历史的产物, 主权必然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演化, 必然与变动中的 国际环境相平衡, 与变动中的国家利益相适应”。因而对国家主权的态度取决于对国家利益 的追求,各国出于不同的国家利益可以对国家主权进行不同的解释和规定。

其次,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的主权观念也不同。国家主权在国际体系 层面上规定是抽象的、平等的,即各主权国家拥有平等的权力与地位。但事实上,主权在法 理上、形式上的平等都受到国家层面上的不平等冲击。这是因为在国家层面上,主权平等的 实现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国际体系中国家主权从来都是以各国实力为基础而发挥作用,所 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决定了世界上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主 权观念上是绝对不同的。于是发达国家提出了 “主权过时论”、“主权弱化论”等,而发 展中国家相应地提出了“主权强化论”等。

再次,注意使用主权和主权权力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主权权力是为了更好地让人们理解 主权这一概念而引入,像物理学中引进一个参照物一样,主权权力充当了主权的“参照物”, 它使主权这一抽象概念变得更为形象具体。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主权,它具有排他性和独立性 的特点。而主权权力则是主权的组成成份和体现者,如政治主权、文化主权等都是主权权力, 主权就是主权权力的总集合。在主权和主权权力的关系上,在一定条件下,主权权力的部分受 限、让渡、缺损,并不影响国家主权的客观真实存在。国家主权的本质和内核是对内最高统 治权及其对外独立权,它在主权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本源,就国家人格和主 权最高属性方面而言,主权是绝对的、抽象的、排他的、不可分割的,这在全面国际一体化 和民族国家消亡之前是不会改变的;而具体的主权权力则不同,它们是主权授予的下属权力 ,让渡或交换部分主权权力是可以的,有时甚至还是必要的,它并不对主权构成真正的威胁, 更不是国家主权的丧失。相反,它倒是主权得以实现、实施的前提。也许,正是以一小部分的 主权权力的让渡或交换,而换得了更大价值的国家利益。欧盟内部有关国家的高度密切合作, 正是其成员国相关主权权力转移和让渡的结果。

三、全球化进程中对待国家主权正确态度

在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下,国际政治的权力格局正处在调整与适应时期,世界各 国都 应该积极地调整和正确地认识国家主权范畴和本质,以便在这场不可避免的全球化浪潮中最 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增进国家利益,并进一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在这里笔 者认为主要应掌握两个主要的原则:一方面,国家主权的核心部分坚决不能放弃。这里主要 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处理其内、外部事务的权力。世界各国在这一点上都应该始终坚持的。美 国如此、欧盟各国如此、发展中国家更应是如此。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重视处于弱势 或是被动地位的,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其中扮演的是附属或是边缘的角色。对于作为弱者的广 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主权是保护和增进其国家利益的强大武器,在国内反对国家分裂,在国 际上坚持主权平等。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国家主权仍是其基石所在,没有主权架构的民族, 是得不到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及国际法的庇护的,所以国家主权的存在不仅为了 自身的利益,也是为了保证国际关系实现民主化。因此,在涉及主权本质的问题上,世界各 国的态度和立场都应是刚性的。

另一方面,在确保国家主权的核心部分不受侵犯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有条件地让渡部 分一般权力,以建立全球化进程中相互合作、相互受益的共同基础。也就是指世界各国在全 球化进程中也应采取一定的柔性态度,以自主适应的姿态,对具体的主权权力进行自主限制 或自主让渡。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不发达国家来说,因为发达国家往往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他 们制定或主导着大量的“国际游戏规则”,发展中国家在这场不可避免的全球化中必须接受 和适应这些规则,这其中就涉及到国家主权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主 权并非是先验存在的东西,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它必然随着历史进程而演化,必然与变动 中的国际环境相平衡,与变动中的国家利益相适应,所以发展中国家要想在这场“游戏”中 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场进程中去,以退为进,主动划 出国家主权的核心部分,对部分主权权利在最有利于自己国家利益的情况下作出适当的让渡 ,以在国际事务中争取发言权和规则制定权,为自己争取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新秩序。

总之,国家主权理论是一种发展的理论,其内涵可分解为主权本质的核心权力和其派生 的各项具体的主权权力,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维护主权的本质即国 家利益,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 “关于主权问题,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的 讲,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们决不能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加入全 球化的入场券。而各项具体的主权权力可以灵活地根据国家的需要加以自主限制或自主让渡 ,其目的是更好地维护主权的本质,使之成为我们与全球化和谐共进的根本保障。但也要坚 持让渡的资源型、平等性、和共享性原则。在全球化进程中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国家主权的 内容和形式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维护国家主权的策略也必须做相应的调整。对于我们这 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应当正确地把握国家主权原则, 必须在拥有国家主权的基础上,以主体资 格参与国际事务, 争取更多发展的主动权才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巩固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国家 利益的根本道路。

[参 考 文 献]

〔1〕王逸舟.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2〕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俞可平.全球化时代如何应对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J〕.学习月刊,2004,(12).

〔4〕 邢翠微,邓立群.国家主权原则过时了吗?——兼论主权与人权、民族自决权的关系 〔J〕.政治学研究,2003,(3).

〔5〕成伟.全球化视阙下我国主权的维护〔J〕.广西社会科学,2004,(3).

〔6〕 高凛.论全球化趋势与主权理论的嬗变〔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4).

〔责任编辑:王 柏〕

作者:付 颖

经济一体化与国家主权论文 篇3:

普遍管辖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摘要:普遍管辖权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法律问题,它不仅仅需要国内刑法相关理论的支持,更需要国际法层面的分析,因为国际普遍管辖权是基于国家主权中司法管辖权而产生,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国家主权,可以说国家主权既是国际普遍管辖权存在的基础,也是国际普遍管辖权发展道路中的绊脚石。所以,要较好的解决国际普遍管辖权中的问题,则首先应从国际法层面处理好国家主权与管辖权的关系,再进而去解决国际刑事犯罪的范围等问题。

关键词:国家主权;普遍管辖权;国际法

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对于普遍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的利益的某些特定的国际犯罪行为,各国均有权实行管辖,而不论这些犯罪行为发生的地点和罪犯的国籍。普遍管辖权对于制约国际犯罪而言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机制。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有的国家是出于其本国的政治目的或其它毫无根据的事由积极利用普遍管辖权,从而引发主权国家间的摩擦,导致世界秩序的混乱,这种现象时有发生。普遍管辖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概括而言为冲突与共存。

一、普遍管辖权与国家主权的冲突

(一)普遍管辖权对传统主权的冲击

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认为:主权对内是最高的,对外是独立的、平等的,是一种绝对的、永久的、不可分割的、不可让渡的权利。然而,各种跨国犯罪等一系列严重危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犯罪行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而来,依据原有的绝对主权观念,各主权国家仅只能依据属地、属人来行使管辖权,可当一旦出现罪犯外逃之时或某国基于其本国的某种利益的考虑而不予管辖,原有的管辖基础就显得苍白无力,正是因为出现了管辖上的不利情形,普遍管辖权被人们重视起来并加以丰富。要有力打击此种国际罪行,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加强国际合作是必须的,国际合作的基础就是需要对国家主权的限制抑或让渡,由此而引发了普遍管辖权对传统国家主权的冲击。特别是在国际刑法领域表现尤为突出,《罗马规约》的通过以及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就是对传统国家主权的挑战,该法院对规约所列的罪行享有普遍性、强制性的管辖权,这种管辖权不以国家的自愿为前提,同时,它还规定了没有经非缔约国同意而赋予其一定的义务。规约的以上规定意味着成员国主权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国家主权并不再是绝对的、独立的,而且在国际社会中加强彼此间合作的今天,适度限制自身主权是国际社会的现实需求,这是对传统国家主权观念的严重挑战。

另一方面,普遍管辖权扩大了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引发了国家主权间的积极冲突。各主权国家间的管辖冲突,实质上是主权的冲突,各国基于本国主权对某一罪行行使管辖权,从而产生了管辖上的冲突,加之普遍管辖权更加赋予了各主权国家的对国际罪行的管辖,从而使管辖权冲突更加激烈。

(二)国家主权对普遍管辖权的制约

国际社会固有的主权观念使国际社会目前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超越国家主权的刑事司法系统。在尊重他国主权的前提下,任何国家的刑事司法机关都无权在他国领土上任意进行追诉犯罪的活动。但国际罪行往往涉及数个主权国家,实施国际罪行者往往利用国家主权逃避国内刑法的追诉。而且普遍管辖虽确定了刑事管辖权,但在罪行的起诉和审判上必须取得相关国家合作才能有效地打击和预防国际犯罪。显然,目前在对国际犯罪的打击上主要还得靠各国的自愿合作。一国往往会出于某种政治目的或其他的目的考虑而有时对他国所提请的刑事援助请求不予接受,即使对国际罪行的普遍管辖在国际习惯法上已是各国的一种义务,但国际法本身的弱法特性使之并不具有强制性,国际社会也没有强制执行机构去保障它的切实履行。在一些国际犯罪的实行地与结果地都不在一国境内,犯罪人也非本国公民的情况下,该国往往会出于麻烦及相关利益因素的影响而放弃对其进行普遍管辖,这种情形完全是一种政治的需要而失去了法律价值的追求,而这种违背国际义务的做法因无责任条款做后盾,往往形成对普遍管辖适用的阻碍。因此,国家主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普遍管辖的发展,有时会造成对国际犯罪打击的延误。

其次,刑法普遍管辖的实施必须通过缔约国国内刑法的立法实践与司法实践。即首先要求国内刑法对国际刑法认为必须实行惩罚的严重国际犯罪做出规定,然后司法实践才能加以贯彻执行。但由于各国价值观念、法律传统的差异,各国对国际罪行的刑罚轻重悬殊幅度较大。并且,由于各国法律文化传统的不同,经济、政治制度上的差异,使得各国对犯罪的定义、犯罪的种类、国际罪行的范围等都有不同的认识。

二、普遍管辖权与国家主权共生共存

普遍管辖权虽然受制于国家主权,国家主权也同样受到了普遍管辖权的冲击,但在现实社会中,国际犯罪的危害性日益严重,出于保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之考虑,各国之间加强彼此协作,普遍管辖在国际实践中是现实存在的。所以普遍管辖权与国家主权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共存的关系。

(一)普遍管辖权存在的基础是国家主权

对国际犯罪实行的普遍管辖是以各国主权的独立性和不可侵犯性这一客观现实为前提条件的。普遍管辖权是在各国以国际公约的方式对那些危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予以惩治与管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并不会侵犯到一国主权,相反普遍管辖权的确立是以国家主权为基础的。普遍管辖是以国际公约的形式对国际犯罪确立的管辖。这种国际公约本身,是世界上多数国家为了维护国际社会包括缔约各国在内的共同的重大利益而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的,是各个主权国家行使国家主权的结果。而对于不同意对有关国际犯罪实行普遍管辖的国家而言,它完全可以独立自主的决定不参加,从而不受该原则的约束,因而谈不上对其主权的侵犯。而且在国际刑事领域,国际刑法也不存在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的刑事管辖权,无法保障其普遍适用的效力,所以才需要规定各国对国际犯罪实行管辖的原则,需要通过并依赖于各独立的国家主权来实现国际刑法普遍适用于国际犯罪的效力。这种需要正是通过国际公约的形式确认并要求各国对国际犯罪实行刑事管辖,通过普遍管辖权来连接和协调各个独立自主地依照本国国家主权在国内刑法中确立对国际犯罪的刑事管辖来实现的。

所以普遍管辖的适用是有条件的,它不包含任何超越国家主权的特殊权力。它并没有允许任何国家可以无视别国主权而在他国领域内进行追诉犯罪的活动。普遍管辖权在实质上并不否认和取消主权,也不构成对国家主权的侵犯。只有对它的滥用才会构成对国家主权的侵犯。

(二)普遍管辖权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

普遍管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国家主权。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国家间及地区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同时,这种大环境也促使了国际性犯罪和跨国性犯罪呈现出日趋严重的态势。犯罪和犯罪人的无国界使得他们会利用国界对犯罪追诉的限制、逃避法律的制裁,这不仅严重危害一国的主权安全与利益,而且也侵害到他国的主权利益,更侵害到整个人类共享的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这时候个别国家的局部打击和单一防范就变得无能为力,传统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形式就难以奏效。而普遍管辖,作为国际刑法最重要和基本的原则,通过对国际刑法其他原则的补充和发展,来弥补由此产生的不足。它不仅可以避免因无权管辖导致的弊端,更好地打击国际犯罪,而且还能通过整个国际社会的力量去惩治国际犯罪分子,从而对那些严重危害国际社会安危与各国主权活动予以打击,来保障各国利益不受损害,也维护了国家主权的尊严。另一方面,普遍管辖权的行使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体现。

(三)普遍管辖权的对象基于各主权国家的统一认识

普遍管辖只能适用于各国共同认定的国际犯罪,而不是可以适用于任何犯罪,因而不至于干涉到各国对域内犯罪的刑事管辖权。国际犯罪所危害的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对这种共同利益的认识和维护是世界各国在平等自愿的原则基础上通过缔结国际公约的形式对国际犯罪确立普遍管辖权的基础。普遍管辖权在适用范围上的这种限制使它的确立和适用不至于干涉到各国对域内犯罪适用本国刑法的管辖权力。

普遍管辖权的对象在目前国际社会中,主要由各主权国家通过国际条约形式予以确认。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大量的国际条约,来规定或规范国际犯罪及对其适用的管辖原则,诸如,战争罪、贩运毒品、贩卖人口罪、灭绝种族罪、种族隔离罪、酷刑和对国际民用航空器的犯罪、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罪、劫持人质罪等等。伴随着大量国际条约对于各种国际犯罪依据普遍管辖行使管辖权的规定,普遍管辖权在国际条约中得到了广泛确认和进一步的规范。这表明在国际法上通过国际条约的方式已确立了普遍管辖权。

总之,普遍管辖权与国家主权是冲突与共存的关系。普遍管辖权在其发展过程中造成了事实上对国家主权的冲击,同时国家主权原则也对普遍管辖权的发展产生了制约,这看似矛盾的一对实质上是共生共存的。因为,普遍管辖权的存在基础是国家主权、其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普遍管辖的对象是基于各主权国家的统一认识。而且,两者关系的协调是国际法价值的体现,体现了"全人类共同利益"。所以普遍管辖权的发展要在遵守《联合国宪章》的总体要求下,国家对其主权适度限制,国际社会加强协作,明确普遍管辖权的行使范围,从而使得两者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岚君.国际法的价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葛洪义.法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高铭暄,赵秉志.当代国际刑法的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5]黄风,凌岩,王秀梅.国际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黄俊平.普遍管辖原则研究[M].北京: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7]黄亚英.现代国际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8]邵沙平.国际刑法学--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犯罪的法律控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9]赵秉志,周露露.国际刑法总论问题专项整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郭峻铭

上一篇:国际服务贸易交易费用论文下一篇: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论文